[发明专利]一种十二指肠钩虫抗凝肽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06828.2 申请日: 2008-02-02
公开(公告)号: CN101497660A 公开(公告)日: 2009-08-05
发明(设计)人: 彭礼飞;邓莉;胡晶晶;杨陈;甘伟琼;吴亚敏;廖淑莉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医学院
主分类号: C07K14/44 分类号: C07K14/44;C12N15/30;C12N15/63;C12N15/70;A61K39/002;A61P7/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广东省湛***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十二指肠 钩虫 抗凝 及其 制备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本发明描述了一种新的抗 凝多肽-十二指肠钩虫抗凝肽1(Ancylostoma duodenale anticoagulant peptidel,AdAP1)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本发明还涉及此十二指肠钩虫抗 凝肽及编码此肽的核苷酸的制备和应用。

技术背景

在当前人类疾病中,血栓栓塞性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 由血栓栓塞所致的心肌梗死、脑梗死、肺梗死等其死亡总数为各种病因之首, 如何防治该类疾病是目前临床与医药科学研究的热点。尽管有肝素、口服香 豆素、链激酶和尿激酶等药物多年应用的历史,但这些药品的出血、血小板 减少等副作用限制了其应用,因此开发出疗效好、安全性好的血栓性疾病防 治药物倍受关注。目前临床上治疗血栓性疾病的药物主要分为抗血小板类药 物、抗凝血药物和溶血栓药物三大类。其中,抗凝血药是一类阻止血液凝固 的药物,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钩虫是寄生于人或动物宿主肠道的吸血寄生虫。钩虫能分泌抗凝物质, 使宿主被钩虫咬附伤口不易凝血,血液并经钩虫消化道迅速排出。1993年, 从犬钩虫(Ancylostoma caninum)中首次分离出抗凝肽。此钩虫抗凝肽被命名 为犬钩虫抗凝肽(Ancylostoma caninum anticoagulant peptide,AcAP),也称线 虫抗凝血蛋白(nematode anticoagulant protein,NAP)。此后,从犬钩虫及锡 兰钩虫(Ancylostoma ceylanicum)中陆续分离到AcAP5、AcAP6、AcAPc2、 AceAP1、AcAPc3、AcAPc4等抗凝肽[Stanssens P,P W Bergum,Y Gansemans et al.Anticoagulant repertoire of the hookworm Ancylostoma caninum.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6;93:2149~2154;Harssion,L.M., Nerlinger,r.D.Bungiro et al.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Ancylostoma inhibitors of coagulation factor Xa.Hookworm anticoagulant activity in vitro predicts parasite bloodfeeding in vivo[J].J.Biol.Chem,2002;277(8):6223-29; Mieszczanek J,Harrison L M,Vlasuk G P and Cappello M.Anticoagulant peptides from Ancylostoma caninum are immunologically distinct and localize to separate structures within the adult hookworm. Mol Biochem Parasitol. 2004;133(2),319-323]。钩虫抗凝肽及其重组产物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其抗凝作用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并被探讨应用于临床实践。其中,利用酵母表 达系统生产的重组AcAPc2(rAcAPc2,或rNAPc2)和重组(rAcAP5,或 rNAP5)的临床或临床前试验表明它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目前倍受医 药专家关注的正在开发的抗凝抗血栓药物。目前已研究报道的钩虫抗凝肽主 要来自于动物寄生的钩虫一犬钩虫及锡兰钩虫,本发明人首次报道了一种十 二指肠钩虫抗凝肽AduNAP7的原核表达及其抗凝作用(彭礼飞,邓莉,杨陈 等.十二指肠钩虫抗凝蛋白AduNAP7的原核表达、纯化及抗凝活性鉴定[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7,24(10):1021-1025)。在发明专利US5,863,894; US5,864,009;US5,866,542;US5,866,543;US5,872,098; US5,945,275;US6,040,441;US6,046,318;US6,087,487;US6,090,916; US6,096,877;US6,121,435;US6,534,629等中可见对钩虫抗凝肽AcaNAP48, AcaNAP23,AcaNAP24,AcaNAP25,AcaNAP44,AcaNAP31,AceNAP4, AcaNAP45,AcaNAP47,AduNAP7,AduNAP4,AceNAP5及AceNAP7的序列 简单描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医学院,未经广东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68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阴道毛滴虫α-actinin蛋白免疫保护性抗原、疫苗和应用-201510742631.5
  • 伦照荣;赖德华;谢祎婷;武亚平;王震杰 - 中山大学
  • 2015-11-04 - 2018-11-27 - C07K14/44
  • 本发明属于疫苗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阴道毛滴虫α‑actinin重组融合蛋白免疫保护性抗原、疫苗和应用;利用原核表达体系构建了可以大量稳定表达α‑actinin亚片段的表达菌株,同时纯化并获得ACT‑T蛋白,该蛋白作为抗原免疫感染阴道毛滴虫的小鼠后,小鼠在14天后基本痊愈,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接近100%,将ACT‑T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制成亚单位疫苗,从而实现对小鼠的免疫保护,该疫苗具有广泛的开发应用价值。
  • 日本血吸虫SjP40蛋白的表达纯化方法及用途-201510024897.6
  • 段义农;朱丹丹;陈金铃;孙晓雷;冯金荣;沈培;何雪;张令博 - 南通大学
  • 2015-01-19 - 2017-09-19 - C07K14/4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日本血吸虫SjP40蛋白的表达纯化方法及用途,包括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与鉴定、设计引物,在引物两端加入限制性酶切位点及保护碱基、pMD19‑T‑ SjP40为模板进行PCR构建pET‑28a‑SjP40 重组质粒、重组蛋白的表达及纯化等步骤。并提供了日本血吸虫P40蛋白在制备抑制LX‑2细胞中αα‑SMA以及I型胶原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的制剂中的应用、在制备抑制由TGF‑β1诱导的LX‑2细胞的活化的制剂中的应用。本发明方法简便、易操作,并提供了日本血吸虫P40蛋白的新用途。
  • 曼氏血吸虫诊断抗原的筛选与应用-201410199590.5
  • 李明;徐新东;吴英松 - 广州市达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2014-05-12 - 2016-08-24 - C07K14/44
  • 本发明公开了曼氏血吸虫诊断抗原的筛选与应用。具体的,所述的抗原来自曼氏血吸虫,且所述的抗原组合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来自下组的抗原:(a)如SEQ ID NO.:1‑17所示的多肽;(b)将SEQ ID NO:1‑17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取代、缺失或添加而形成的具有免疫原性的衍生多肽;(c)与SEQ ID NO:1‑17所示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90%的、具有免疫原性的多肽;或(d)具有免疫原性的多肽(a)-(c)的片段;其中,所述抗原组合中的抗原针对的抗体不相同。曼氏血吸虫病血清学检测表明,用这些阳性抗原检测曼氏血吸虫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本发明还提供了相应的诊断和监测曼氏血吸虫病的方法和试剂盒。
  • 对肝吸虫类具有抗原活性的蛋白质-201180069611.6
  • 洪性琮 - 韩国中央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 2011-12-29 - 2013-12-18 - C07K14/44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肝吸虫类具有抗原活性的蛋白质,更具体地,提供一种生成对肝吸虫类具有抗原活性的蛋白质,从而在诊断及治疗肝吸虫类时,增加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抗原蛋白质,上述对肝吸虫类具有活性的蛋白质包含选自氨基酸序列的全部或一部分中的序列,上述氨基酸序列选自包含序列号1至序列号4的组中。
  • 一种抗耐药菌的多肽及用途-200710168525.6
  • 李文鑫;曹志贱;戴潮;吴英亮;马一保 - 唐克煌
  • 2007-11-29 - 2009-06-10 - C07K14/4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耐药菌的多肽及用途,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获得蝎毒抗菌多肽,然后采用96孔板培养法测定了该蝎毒抗菌多肽对耐青霉素金黄葡萄球菌、耐青霉素表皮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人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溶血性葡萄球菌的最小抑制浓度和生长抑制曲线,结果表明该抗菌多肽对耐青霉素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具有高效的抗菌功能,其活性与万古霉素相当。多肽ABP-W1在制备治疗或预防由耐青霉素葡萄球菌或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本发明的抗菌多肽对耐青霉素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高,杀菌快,方法简便,可作为抗菌药物开发。
  • 基因工程免疫抑制多肽及制备方法和用途-200710053679.0
  • 李文鑫;吴英亮;曹志贱;韩松;尹世金;陈宗运 - 武汉大学
  • 2007-10-30 - 2009-05-06 - C07K14/4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因工程免疫抑制多肽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分离了一种蛋白质,其序列为SEQ ID NO:1和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基因工各所涉及的引物,将LWX-1和LWX-AD-1的核苷酸序列插入表达载体中pGEX-6P-1,构成重组表达质粒;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然后细胞裂解经GST亲和层析、小肠激酶切割和色谱纯化得到LWX-1和LWX-AD-1,通过质谱鉴定其分子分别为4073.1Da和4615.03Da。LWX-1和LWX-AD-1蛋白质在制备治疗或预防靶向钾通道Kv1.3、多发性硬化症、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方便。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