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竖直向上接触的半导体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39892.2 申请日: 2009-06-24
公开(公告)号: CN101615601A 公开(公告)日: 2009-12-30
发明(设计)人: R·埃泽勒;M·科克 申请(专利权)人: 丹福斯矽电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H01L23/48 分类号: H01L23/48;H01L25/00;H01L23/31;H01L21/56;H01L21/50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周心志;梁 冰
地址: 德国石*** 国省代码: 德国;DE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竖直 向上 接触 半导体 及其 制造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竖直向上接触的半导体,以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状态下,已知利用冲压格栅焊接DCB(direct copper bonds直接敷铜),其由模塑材料覆盖,并包括横向布置在封装(即、半 导体、承载半导体及其模塑材料的引线框架)上的线路。

引线框的电连接部分地从电路的中心引出到边缘。

为了实现带电部件(键合线、半导体和印刷导体)之间的高度电绝 缘并获得非常高的机械稳定性或坚固,如果封装由硬质塑料材料围绕, 可以获得这些产品。

该制造技术包括通过转移模制将硬质塑料、坚硬的、玻璃状聚合材 料(例如Henkel Loctite Hysol)完全填充模体的体积。对于单独的半导 体部件(像ST-Microelectronics IRF-540的TO 220外壳模具)和US 2005/0067719A1中所示的晶体管组是这种情况。

另外对于基板组,一些产品还围绕安装的减热板,例如Mitsubishi的 DIP-IPM(“A new Version Intelligent Power Module for High Performance Motor Control”;M.Iwasaki等;Power Semiconductor Division,Mitsubishi, Japan)。(DIP指:双列直插式封装(Dual Inline Package)而IPM指: 智能功率模块(Intelligent Power Module))。

这种部件组的最经常的部件形式是单列直插式封装和双列直插式封 装(SIP和DIP),例如Mitsubishi的DIP形式的DIP-IPM PS20341G 或者SIP形式的Mitsubishi SIP-IPM PS-21661。

通常的制造技术包括利用硬质塑料材料填充两个模具半部之间的中 空部。通常,包括印刷导体和触点的冲压格栅插在两个模具半部之间。 该冲压格栅仅用于内部连接和外部连接的引导。关于此点,半导体或者 放置在绝缘引线框(DCB、IMS或者PCB)上,或者在非绝缘的冲压格 栅上。

该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为了增加可获得功率,通常必须并联数个 SIP/DIP功率部件组。当使用一个或多个电相位时,这些并联的数个 SIP/DIP部件组应当彼此靠近地布置。冲压格栅触点形式的侧向延伸的触 点因而将需要模块体周围另外的空间。

并联的部件组通常通过焊接或螺纹联接连接到条形导体,已知为 轨。该联接技术需要模块体级别的另外的空间。这两因素导致相对长的 导体路径,尤其是高电流电源和高电流出口的。然而,以复杂几何形状 形成的长轨导致并联模块之间的寄生电感,这会对半导体的尺寸和可获 得的切换频率产生不利影响。

因而,由于连接对于封装侧向空间的要求,现有技术不允许紧凑的 侧向排列。从封装中心到冲压格栅边缘的印刷导体所需的另外的空间意 味着在该区域中形成连接是不可能的,并且除安装元件与电开关的交叉 之外,还存在高寄生电感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具有改进条件的模块。

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竖直向上的接触半导体模块,具有包括基板 的引线框、布置在基板上的半导体和电触头,所述触头从导线层开始形 成为与位于所述导线层之下的基板侧面相反的、向上指向的导电接触 体,其中,所述接触体形成具有两个腿部的金属舌状件,该金属舌状件 以其自由端部固定在引线框上,并包括向外的连接两个腿部的平面区域 作为接触表面,所述触头至少部分地位于围绕所述半导体的包封式模塑 材料中。

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引线框的向上接触半导体包括基板、布 置在基板上的半导体和电触头,其中触头形成为向上的导体。方向“向 上”是与基板侧相反的方向。

具体地,接触体应设计成具有变形区域的弹性金属舌状体,其尤其 用于确保在传递模塑期间,金属舌状件弹性地靠在模具内侧,因而最后 与内侧对齐,从而没有模塑材料会阻止接触。这使得最后,嵌在模塑材 料中的金属舌状件更稳定,且接触体的上侧与模塑材料的上侧齐平。

优选的是,接触体在它们的上端具有适合容纳插头的孔,其没有模 塑材料(在模制期间,通过接触模具边缘或者被移除的型芯,盲孔保持 没有模塑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福斯矽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丹福斯矽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98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方便插接的二极管-201822137681.2
  • 杨勇 - 深圳市美浦森半导体有限公司
  • 2018-12-19 - 2019-11-12 - H01L23/4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插接的二极管,包括二极管本体,二极管本体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底座底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引脚,底座底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条形板,条形板的顶端开设有两个第一圆孔,两个第一圆孔中部的内壁均开设有第二圆孔,条形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一侧的外壁均开设有紧固螺孔,两个紧固螺孔分别与两个紧固螺钉螺纹连接,两个固定块的顶端均开设有导线孔,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插接的二极管,通过设置在条形板上的两个第一圆孔,能够避免二极管产生歪斜现象,从而便于对二极管进行插接,通过设置的紧固螺孔、紧固螺钉和导线孔的配合使用,便于在二极管安装完成后与外接导线进行连接,省时省力。
  • 包括贯穿模制通孔的堆叠封装-201811432817.0
  • 严柱日;李在薰;崔福奎 - 爱思开海力士有限公司
  • 2018-11-28 - 2019-11-05 - H01L23/48
  • 包括贯穿模制通孔的堆叠封装。堆叠封装包括第一子封装和堆叠在第一子封装上的第二子封装。第一子封装包括第一半导体芯片、在X轴方向上与第一半导体芯片间隔开的用于连接的第一贯穿模制通孔(TMV)、在Y轴方向上与第一半导体芯片间隔开的用于旁通的第一TMV和用于将第一半导体芯片连接到用于连接的第一TMV的重新布线(RDL)图案。第二子封装包括第二半导体芯片、在Y轴方向上与第二半导体芯片间隔开的用于连接的第二TMV以及用于将第二半导体芯片连接到用于连接的第二TMV的另一RDL图案。堆叠的第二子封装堆叠在第一子封装上,使得用于连接的第二TMV连接到用于旁通的第一TMV。
  • 重配置线路结构及其制作方法-201710148835.5
  • 胡恩崧 - 南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7-03-14 - 2019-11-05 - H01L23/48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配置线路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所述重配置线路结构配置于具有接垫与保护层的基材上,保护层具有暴露出部分接垫的第一开口。重配置线路结构包括第一、第二图案化绝缘层及重配置线路层。第一图案化绝缘层配置于保护层上且包括至少一凸出部及对应于第一开口的第二开口。重配置线路层配置于第一图案化绝缘层上且包括接垫部及导线部,导线部包括本体及凹陷于本体的至少一凹槽,导线部从接垫部延伸至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内,以与接垫连接,本体包覆凸出部,且凸出部伸入凹槽。第二图案化绝缘层覆盖导线部且暴露部分的接垫部。本技术方案不易剥离,具有较佳的结构稳定度。
  • 半导体封装件-201611188275.8
  • 郑源德;玄盛皓;严柱日 - 爱思开海力士有限公司
  • 2016-12-21 - 2019-11-05 - H01L23/48
  • 一种平面双管芯封装件包括封装基板及第一半导体管芯和第二半导体管芯,该第一半导体管芯和第二半导体管芯并排设置在封装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外部连接器被设置在封装基板的第二表面上,并且封装基板的第二表面包括命令/地址球区域和数据球区域。第一半导体管芯和第二半导体管芯中的每一个包括设置在与命令/地址球区域对应的命令/地址焊盘区域中和与数据球区域对应的数据焊盘区域中的管芯焊盘。第一半导体管芯和第二半导体管芯中的每一个被设置在封装基板上,使得从命令/地址球区域朝向数据球区域的第一方向与从命令/地址焊盘区域朝向数据焊盘区域的第二方向一致。
  • 一种安装牢固的旋转整流管-201920544387.5
  • 刘胜弟 - 浙江华晶整流器有限公司
  • 2019-04-19 - 2019-11-05 - H01L23/4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装牢固的旋转整流管,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导电杆、芯片、外壳、底座、绝缘套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置可变的弹性卡接于外壳上;所述固定板上侧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圆环;所述第一圆环外侧设置有第二圆环;所述第一圆环上端与第二圆环上端之间设置连接板连接;所述固定板、第一圆环、连接板、第二圆环一体设置;所述第二圆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环形凹槽;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圆环与第二环形凹槽弹性卡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压紧力可调节,安装牢固的特点。
  • 功率电子开关装置-201910319118.3
  • C·埃文斯伯格 - 赛米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2019-04-19 - 2019-11-01 - H01L23/48
  •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率电子开关装置,其具有基板,该基板具有非导电绝缘层,在该非导电绝缘层上施加至少一个第一导体轨道和至少一个第二导体轨道,至少一个第一导体轨道被分配给功率电子开关装置的直流电压电位,至少一个第二导体轨道被分配给功率电子开关装置的交流电压电位;至少三个第一局部功率开关布置在至少一个第一导体轨道并导电连接到第一导体轨道;至少三个第二局部功率开关布置在至少一个第二导体轨道并导电连接到第二导体轨道;至少三个第一局部功率开关彼此并联电连接以形成第一并联电路,至少三个第二局部功率开关彼此并联电连接以形成第二并联电路;至少三个第一局部功率开关和至少三个第二局部功率开关以棋盘状模式布置在基板。
  • 芯片封装体-201810874691.6
  • 陈鹏升;邱瑞德 -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8-08-02 - 2019-10-29 - H01L23/4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八个或更多数量接脚的芯片封装体,所述芯片封装体包括封装基材、七个第一接脚以及一个第二接脚。所述封装基材用来容纳集成电路。所述第一接脚电连接所述集成电路、并且用来提供特定功能。所述第二接脚电连接所述集成电路、并且设置在部份的所述七个第一接脚旁。所述第二接脚属于不连接被动组件的自由接脚。所述第二接脚用来作为空接脚、或用来切换侦测精度、或用来致发打印功能、或用来执行翻页功能。本发明的芯片封装体对于旧型电子产品与新款电子产品都具有优选兼容性。
  • 具有磁性装置的电子模块-201710056407.X
  • 吕俊弦;吕保儒;江凯焩 - 乾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7-01-25 - 2019-10-25 - H01L23/48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模块。该电子模块包括具有一磁性本体的一磁性装置、电子组件及一基板,其中一第一接脚从一第一侧表面延伸出,一第二接脚从与磁性本体的第一侧表面相对的一第二侧表面延伸出,所述基板和磁性装置的第二接脚位于所述磁性本体的一相同横向侧,所述第二接脚从所述磁性本体的第二侧表面延伸至所述基板,以电性连接所述磁性装置和所述基板。
  • 元器件组-201920524547.X
  • 李华梅;晁阳;赵昕;欧阳科;叶海福;赵紫正;赵慧;杨荷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 2019-04-17 - 2019-10-25 - H01L23/48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元器件组,涉及电子元器件生产技术领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焊接温度需求高,焊接时间长的技术问题。该元器件组包括多个元器件本体和两个引线片;多个元器件本体层叠设置;两个引线片相对于元器件本体对称设置;引线片包括多个支片和连接片,多个支片间隔设置并连接于连接片;每个引线片的支片均与多个元器件本体一一对应焊接,且每个支片的一端均延伸出元器件本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元气器件组的引线片的支片与元器件本体焊接,支片之间具有间隔,多个支片的面积和小于现有整片支架的面积,降低了对焊接温度的需求,缩短了焊接时间,也能够避免对元器件本体带来高温过热损伤。
  • 防止导通孔电性断裂的半导体封装构造-201511015466.X
  • 方立志;张家彰;徐宏欣;张文雄;锺基伟;连加雯 - 力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5-12-30 - 2019-10-18 - H01L23/48
  • 本发明揭示一种防止导通孔电性断裂的半导体封装构造,包含一元件基板、复数个形成于元件基板中的气囊导通孔、一重配置金属层以及一保护层。元件基板的一表面上设置有复数个焊垫。每一气囊导通孔包含一贯穿孔、一孔壁金属层以及一孔底金属层,贯穿孔以对准焊垫的方式贯穿元件基板,孔壁金属层形成于贯穿孔的内侧面,孔底金属层形成于贯穿孔的内底面,以贴附地接合焊垫并连接孔壁金属层。重配置金属层设置于元件基板的另一表面上并连接孔壁金属层。保护层形成于该另一表面上并覆盖重配置金属层同时封闭贯穿孔的开口,借此能降低热应力对于导电贯孔的破坏。
  • 用于制造功率半导体模块的方法-201510564791.5
  • A·赫恩;G·伯格霍夫 -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5-09-07 - 2019-10-11 - H01L23/48
  • 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一种功率半导体模块。其具有模块壳体(6)、以及具有介电的绝缘载体(20)和上金属化层(21)的电路载体(2),该上金属化层被施加在介电的绝缘载体(20)的上侧(20t)上。半导体构件(1)被设置在电路载体(2)上。此外,功率半导体模块具有导电的连接块(5),其与电路载体(2)和/或半导体构件(1)固定地和导电地相连接并且具有螺纹(50),该螺纹从模块壳体(6)的外侧是可达到的。
  • 芯片封装结构-201710127732.0
  • 陈崇龙;曾伯强 - 南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7-03-06 - 2019-10-11 - H01L23/48
  • 本发明提供一种芯片封装结构,其包括可挠性薄膜、多个第一引脚、多个第二引脚、芯片以及图案化金属层。芯片与这些第一引脚设置于可挠性薄膜的第一表面上,图案化金属层与这些第二引脚设置于可挠性薄膜相对于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上。这些第一引脚分别接合于芯片的多个第一凸块与多个第二凸块。图案化金属层的位置与部分第一引脚与这些第一凸块或这些第二凸块的接合处重叠,且图案化金属层的第一开窗区暴露出至少一个第一引脚与对应的第一凸块或第二凸块的接合处的局部,且图案化金属层的支撑部与前述接合处相重叠。本发明的芯片封装结构,其能提高芯片上的凸块与可挠性薄膜上的引脚的接合良率。
  • 具有缺陷探测电路的半导体芯片-201610879501.0
  • 李宝罗;郑在皓;白南奎;禹孝锡;尹贤淑;李光镕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2016-10-08 - 2019-10-01 - H01L23/48
  • 一种半导体芯片,包括:衬底上的栅极图案;栅极图案上的层间绝缘层;在层间绝缘层上的第一布线结构;以及电连接到所述栅极图案和第一布线结构的缺陷探测电路。第一布线结构通过接触插塞电连接到栅极图案,该接触插塞穿过所述层间绝缘层。所述缺陷探测电路电连接到所述栅极图案和第一布线结构,且所述缺陷探测电路被构造成探测所述第一布线结构以及所述栅极图案和衬底中的至少一个内的缺陷。
  • 一种芯片封装结构-201710766023.7
  • 黄冕 - 深圳中科四合科技有限公司
  • 2017-08-30 - 2019-09-27 - H01L23/48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芯片封装结构,用于解决现有芯片封装结构在制备过程中的引线阻值偏大、弯曲高度高导致器件厚度无法变薄等问题以及成本问题。该芯片封装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金属层、第一绝缘层、芯片;第一绝缘层覆盖在至少一个第一金属层的非底部表面上,第一绝缘层的底部与至少一个第一金属层的底部齐平,至少一个第一金属层形成至少一个焊盘;至少一个第一金属层的垂直方向上设有盲孔,盲孔内填充有导电材料,且导电材料在盲孔的填充口上形成凸起;芯片固化在凸起上。
  • 半导体器件-201820698944.4
  • 吴澄玮 - 吴澄玮
  • 2017-08-29 - 2019-09-24 - H01L23/48
  • 揭示一种半导体器件。所述半导体器件包括重分布结构、处理器芯片和金属柱。所述金属柱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金属柱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重分布结构。所述第一端具有第一宽度。所述第二端具有第二宽度。所述金属柱具有腰部宽度。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所述腰部宽度。所述第二宽度大于所述腰部宽度。所述金属柱具有一侧表面。所述侧表面向内弯曲或向外弯曲。
  • 软性电路基板的布线结构-201810438804.8
  • 谢庆堂 - 颀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8-05-09 - 2019-09-20 - H01L23/48
  • 一种软性电路基板的布线结构包含软性基板及多个线路,该软性基板具有表面,各该线路形成于该软性基板的该表面上,各该线路具有凸块导接端,该凸块导接端位于该表面的芯片设置区中并电性连接芯片,其中,各该线路具有弯曲段,该弯曲段具有第一导接点及第二导接点,该第一导接点与该第二导接点之间具有直线距离,该弯曲段的长度大于该直线距离。
  • 一种芯片的封装结构-201822169365.3
  • 任玉龙;孙鹏 - 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2018-12-21 - 2019-09-20 - H01L23/4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芯片封装结构,包括:转接基板,具有第一表面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立的第二表面,在第一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向第二表面延伸的凹槽,在所述凹槽内埋置至少一个预埋线路;芯片,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具有至少一个伸出引脚,伸出引脚与所述凹槽内的预埋线路互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备方法,采用interposer工艺预先将线路埋置,可以有效避免现有技术采用TSV背面引线的高温高压工艺时,产生的高温高压使得芯片封装中多种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带来的翘曲问题,可以采用多种永久键合工艺,可靠性更高。转接基板可以采用12吋的晶圆或12吋方板,相比现有技术一般小于6吋的晶圆,能够大幅增加产能。
  • 线路重分布结构的制造方法与线路重分布结构单元-201610530280.6
  • 陈裕华;柯正达 - 欣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2016-07-06 - 2019-09-17 - H01L23/4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路重分布结构的制造方法与线路重分布结构单元,其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形成第一介电层于承载基板上。形成多个导电盲孔于第一介电层中。形成第一线路重分布层于第一介电层上。形成第二介电层于第一介电层。形成多个第一、第二孔洞于第二介电层中,并形成沟渠于第二介电层中,以将第二介电层切分为第一、第二部分,其中第一线路重分布层的第一部分与第一孔洞位于第二介电层的第一部分中,第一线路重分布层的第二部分与第二孔洞位于第二介电层的第二部分中。形成多个导电盲孔于第一、第二孔洞中,并形成第二线路重分布层于第二介电层上。此制造方法能避免整体结构发生翘曲,进而提升结构稳定度。
  • 集成电路芯片、显示装置和制造集成电路芯片的方法-201780001289.0
  • 陈立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17-10-23 - 2019-09-13 - H01L23/48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集成电路芯片。该集成电路芯片包括:集成电路(1);接合焊盘(3),其位于集成电路(1)上并且电连接至集成电路(1);第一绝缘层(10),其位于接合焊盘(3)的远离集成电路(1)的一侧;以及焊料凸块(4),其位于第一绝缘层(10)的远离接合焊盘(3)的一侧,并且电连接至接合焊盘(3)。第一绝缘层(10)在包含集成电路(1)的表面的平面上的正投影实质上覆盖焊料凸块(4)在包含集成电路(1)的表面的平面上的正投影。
  • 一种芯片扇出型封装结构-201822244619.3
  • 张春艳 - 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2018-12-28 - 2019-09-10 - H01L23/4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芯片扇出型封装结构,其芯片扇出型封装结构包括:层叠封装结构,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层叠封装结构包括依次层叠的多个封装体,不同封装体的封装材料不同;阶梯型导电通孔,形成在层叠封装结构中,一端暴露于层叠封装结构的第一表面,用于电连接多个封装体;阶梯型导电通孔沿成第一表面至第二表面方向,每层封装体中的通孔的孔径依次减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根据不同层封装体的封装材料制成的阶梯型通孔结构,使得位于不同层不同封装材料的封装体中包封的芯片或元器件都能引出其电信号,满足了实际应用中各种芯片或元器件分布在不同结构层的需求。
  • 用于可弯曲并且可伸展的器件的波状互连件-201480078557.5
  • 胡川;A·A·埃尔谢尔比尼;Y·富田;S·利夫 - 英特尔公司
  • 2014-05-28 - 2019-09-10 - H01L23/48
  • 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描述了用于可弯曲并且可伸展的器件的波状互连件以及相关联的技术和构造。在一个实施例中,互连组件包括限定平面的柔性衬底和设置在柔性衬底上的波状互连件并且被配置为沿着与所述平面共面的第一方向按照路线发送集成电路(IC)器件的电信号,波状互连件具有第二方向上的波状轮廓,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并且与所述平面共面。可以描述和/或要求保护其它实施例。
  • 锚固的互连件-201480076362.7
  • J·康;H·科塔里;C·C·蒙塔鲁;A·W·杨 - 英特尔公司
  • 2014-03-28 - 2019-09-10 - H01L23/48
  • 实施例包括一种半导体结构,包括:后端部分,该后端部分包括位于底部金属层与顶部金属层之间的多个金属层;顶部金属层包括具有第一侧壁表面和第二侧壁表面以及使侧壁表面彼此耦合的顶部表面的顶部金属层部分,其中,第一侧壁表面与第二侧壁表面相对;绝缘体层,该绝缘体层直接接触顶部表面;以及过孔,该过孔将接触凸块耦合至顶部金属层部分;其中,与耦合至后端部分的衬底正交的第一垂直轴与接触凸块、氮化物层、过孔、和顶部金属层部分相交。本文中描述了其它实施例。
  • 半导体器件以及包括该半导体器件的半导体封装-201510289069.5
  • 杨周宪 - 爱思开海力士有限公司
  • 2015-05-29 - 2019-09-03 - H01L23/48
  • 本发明提供半导体器件以及包括该半导体器件的半导体封装。一种半导体器件可以包括:基板,其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穿透电极,其穿过基板,以包括从基板的第二表面伸出的突起;以及前侧凸块,其电耦接至穿透电极并且设置在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半导体器件可以包括:第一钝化图案,其设置在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以基本围绕前侧凸块的侧壁,并且可以被形成为包括凹凸表面;以及第二钝化图案,其设置在基板的第二表面上以包括凹凸表面。穿透电极的突起可以穿过第二钝化图案,以从第二钝化图案的凹凸表面伸出。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