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辣椒素的预防水稻胡麻叶斑病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648867.6 申请日: 2018-06-22
公开(公告)号: CN108651459A 公开(公告)日: 2018-10-16
发明(设计)人: 乔保建;夏祥华;付锡江;任代胜;陶元平;彭冲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袁粮水稻产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37/18 分类号: A01N37/18;A01P3/00;A01G13/00
代理公司: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代理人: 杨涛
地址: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弋***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胡麻叶斑病 辣椒素 水稻 预防 喷施 辣椒素溶液 关键步骤 环境毒性 水稻病害 水稻植株 体外实验 抑制率 可用 农药 生长 防治 环保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辣椒素的预防水稻胡麻叶斑病的方法,属于水稻病害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关键步骤如下:对于正常生长的水稻植株喷施浓度为2.5~15mg/L的辣椒素溶液,每三天喷施一次,连续两次可用于预防水稻胡麻叶斑病。本发明环保无污染,无环境毒性,操作简便,用量少,见效快,体外实验中对胡麻叶斑病菌有较高的抑制率,并可预防胡麻叶斑病在水稻上的侵害,可为基于辣椒素的农药提供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病害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辣椒素的预防水稻胡麻叶斑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辣椒素(capsaicin)是广泛存在于茄科辣椒属植物,尤其是红辣椒(chilipepper)中的一种香草酰胺类生物碱。对于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来说,辣椒素都是一种刺激性物质,机体的组织一旦接触到这种成分,就会产生强烈的灼烧感。

1816年P.A.Bucholz首先分离得到结晶状态的辣椒素分子,30年后L.T.Thresh再次分离得到这种物质并将其命名为辣椒素(碱)。直到1919年辣椒素结构被E.K.Nelson部分阐明,在此基础上E.Spath和F.S.Darling于1930年首先人工合成了辣椒素分子。此后,日本化学家S.Kosuge和Y.Inagaki又从红辣椒中分离得到一系列结构相似的物质,称之为辣椒素类物质(capsaicinoids)。

辣椒素纯品呈单斜长方形片状无色结晶,熔点65℃,沸点210-220℃。易溶于乙醇、乙醚、苯以及氯仿,微溶于二硫化碳。辣椒素可被水解为香草基胺和癸烯酸,因其具有酚羟基而呈弱酸性,所以可溶于碱水中并可以与斐林试剂(Folin)发生成色反应。辣椒碱是辣椒素晶体中的主要成份,高纯度辣椒碱是一种白色针状晶体。从生产的天然辣椒素晶体中成功分离出单一成份的分子量为305.4的辣椒碱晶体,产品为白色针状晶体,辣椒碱含量≥97%。

辣椒作为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剂,在我国广大地区都有种植产量很大,尤其是老熟后的红尖辣椒干,是目前销量最大的辣调味品;作为辣椒的主要活性成分,辣椒素可以促进机体的体液循环,物质的代谢维持血压平衡。清洗体内环境,因此辣椒素是一种很好的营养物质。

红辣椒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质,其中的辣椒素具有抗菌、杀菌特性辣椒碱对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及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使其可作为潜在的食品保鲜剂。大量研究表明,辣椒碱能够抑制食品中主要细菌及真菌,如大肠杆菌(Escherich 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 hylococcu saureus)、啤酒酵母(Sac2charomyces cerev isiae)澳大利亚酵母(S.ellipoi2 deus)等,但对霉菌类无抑制作用。辣椒碱在不同的pH值范围内均较稳定,在中性条件下能够很好地发挥抑菌作用,它的抑菌作用在高温下也较稳定。

水稻胡麻叶斑病,又称水稻胡麻斑病、胡麻叶枯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稻平脐蠕孢,又称稻离蠕孢(Bipolaris oryzae)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20世纪,水稻胡麻叶斑病在比利时、印度、孟加拉、伊朗、菲律宾及南美洲等国家均有发生。尤其在1945年,印度孟加拉因胡麻叶斑病大发生造成水稻大面积失收,导致饿死200多万人的大饥荒。同时,在我国的湖北、吉林、江苏、江西、浙江、福建、四川、北京、上海、宁夏、广西等多个省、市、自治区也发现此病。21世纪以来,在天津、河北唐、秦皇岛、昭平、唐海、广西岂宁、云南沾益等市县该病害又进一步发生,为害程度为近20年所罕见,成为一些地区晚稻的主要病害。这些地区感病田块,一般减产10~30%,严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给农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辣椒素在食品、保鲜、医疗等领域应用广泛,但作为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尚未被开发应用。现阶段防治水稻病虫害多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其环境污染大,对人体毒性高,气味刺鼻,且随着病虫害的抗性增加其用量也逐年增大,效果也逐渐变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袁粮水稻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袁粮水稻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88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蟑螂诱捕剂及其制备方法-201910639596.2
  • 黄成领;黄锡佳 - 广州龙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19-07-16 - 2019-10-15 - A01N37/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蟑螂诱捕剂,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按重量百分数计,植物性粉末60%‑75%,动物性粉末5%‑12%,糖类15%‑24%,鲜果果汁1%‑5%,硫氟酰胺0.5‑1.0%,余量为植物油。采用植物性粉末和动物性粉末复配,充分利用植物性粉末和动物性粉末散发出的气味,引诱蟑螂进入诱捕装置中,再添加硫氟酰胺以及常规食料进行配方调制,利用植物源和动物源对信息素的增效作用加强对蟑螂的诱集,使蟑螂主动取食,用硫氟酰胺作为饵料的毒杀成分,能够对蟑螂进行有效的灭杀。
  • 用于从鱼除去外寄生虫的处理-201780075664.6
  • J·马歇尔;M·朗肖;E·阿普尔亚德 - 基准动物健康有限公司
  • 2017-12-07 - 2019-09-20 - A01N37/18
  • 从水中的鱼除去外寄生虫的方法可包括将新烟碱类化合物施用至鱼以从鱼除去外寄生虫和将包含新烟碱类化合物和除去的外寄生虫的水与置换水交换,从而将除去的外寄生虫和鱼分开。该方法可包括防止除去的外寄生虫释放到环境中的进一步的步骤,例如通过使包含除去的外寄生虫的水的样品通过网状过滤器。提供的新烟碱类化合物可用于处理鱼的外寄生虫感染,并且用于处理鱼的外寄生虫感染的组合物可包含一种或多种外寄生物杀灭剂,其中一种或多种外寄生虫杀灭剂中的一种是新烟碱类化合物。新烟碱类化合物可以是吡虫啉。在使用中,剂量方案可以是亚致死的和/或致死的。
  • 一种油基农药制剂增效剂组合物及其应用-201811125879.7
  • 潘刚红;卢瑞;田裕宝;李现玲 -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 2018-09-26 - 2019-02-01 - A01N37/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油基农药制剂增效的组合物,由癸酰胺与三羟基甲基丙烷油酸酯组成,两者的质量比为1:8‑11:1,该组合物在油基农药制剂中所占的质量分数百分比为5%‑90%。将该组合物与农药有效成分、溶剂、助剂直接混合制备成油基农药制剂。本发明提供的增效剂组合物改善了油基农药制剂的渗透性、润湿性、抗挥发性,制剂药效增效显著,从而提高农药使用效率,降低了农药使用量,减轻了农民的用药成本,同时利于环境环保、食物安全。
  • 一种含苯酰菌胺与氟吡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201811117862.7
  • 蔡丹群;黄卫荣;王世银;彭军;吴光辉;刘世勇;陈锐东 - 广东广康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8-09-25 - 2019-01-18 - A01N37/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苯酰菌胺与氟吡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的活性成分包括苯酰菌胺与氟吡菌酰胺,所述苯酰菌胺与氟吡菌酰胺的重量比为1:20~30:1,优选为1:10~20:1,进一步优选为1:5~6:1。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的剂型包括乳油、可湿性粉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颗粒剂。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黄瓜白粉病和番茄早疫病,协同增效显著,即杀菌活性比各个活性化合物的活性的加和明显更高,而不仅仅是活性的增补,进而减少农药有效活性的使用量,节约了生产成本。
  • 粉末状驱虫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201680064957.X
  • 市村由美子;浅井洋;中山幸治 - 大日本除虫菊株式会社
  • 2016-11-25 - 2018-07-31 - A01N37/18
  • 作为驱虫制品的形态是着眼于粉末式,提供一种驱虫效果及对人体或动物的安全性优异是不言而喻的,并且在使用感或持续性方面也令人满意的无醇的粉末状驱虫组合物。一种粉末状驱虫组合物,含有:以选自由避蚊胺、3‑(N‑正丁基‑N‑乙酰基)氨基丙酸乙酯及埃卡瑞丁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有效成分的驱虫剂;以乙二醇系溶剂作为有效成分的刺激缓和剂;以滑石作为有效成分的水分保持剂;以及以硅酸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的油分吸收剂,上述水分保持剂的配合量(a)与上述油分吸收剂的配合量(b)之比(a∶b)以重量比计为3∶1~20∶1。
  • 一种提高内吸传导型除草剂效能的技术方法-201810200527.7
  • 张轶翔;张惠明 - 张轶翔;张惠明
  • 2018-03-12 - 2018-07-13 - A01N37/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内吸传导型除草剂效能的技术方法,即将内吸传导型除草剂与增效素和农药中可接受的助剂复配,制成复合型除草剂制剂,所述除草剂:增效素的质量比为100:0.01~100:10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具增效作用的复合型除草剂的优点在于与单独使用比较可明显提高除草的生物活性,降低使用量,减少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
  • 一种水稻种子处理剂-201711197328.7
  • 王爱龙;陈盛杰 - 安徽正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2017-11-25 - 2018-04-24 - A01N37/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种子处理剂,其原料重量份包括有效成分10‑50份、表面活性剂30‑10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3‑10份、有机溶剂50‑120份、水200‑400份;所述有效成分包括赤霉素、双氧水、草木灰、辣椒碱、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氨基寡糖素和稀土配合物。本发明提出的水稻种子处理剂,其能提高水稻种子的出芽质量,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同时能防治病虫害,促进植株的生长。
  • 一种轮船电缆用辣椒素防鼠剂及其制备方法-201710834676.4
  • 不公告发明人 - 南通香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2017-09-15 - 2018-01-19 - A01N37/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船电缆用辣椒素防鼠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轮船电缆用辣椒素防鼠剂主要由微胶囊芯材与包覆在微胶囊芯材外的微胶囊壁材组成,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微胶囊芯材水乳液的制备,S2,微胶囊壁材水溶胶的制备和S3,微胶囊防鼠剂的制备;所述微胶囊芯材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正一壬酸香草酰胺1%‑30%,环酰亚胺0.5%‑15%,蓖麻油10%‑90%,疏水性有机硅氧烷0.1%‑5%,表面活性剂1%‑50%。本发明通过用高分子材料将辣椒素包覆起来,制备成微胶囊防鼠剂,由于高分子材料的隔离保护,使辣椒素避免了氧化和吸潮水解,防鼠作用时间长,能持续地保护轮船电缆不被鼠咬。
  • 一种杀菌剂及其应用-201610294258.6
  • 闫合 - 闫合
  • 2016-04-28 - 2017-11-07 - A01N37/18
  • 本发明公开了lansiumamide B或其盐作为杀菌剂的用途。该化合物为黄皮果核中分离得到的酰胺类生物碱,对多种植物真菌病害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可单独或与其他药剂复配用于多种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治,特别对水稻纹枯病,油菜菌核病、草莓灰霉病防效更好。同时,该化合物也可用于种子处理、药肥、果蔬鱼肉保鲜。
  • 苯并咪唑衍生物及其用途-201480027084.6
  • S.L.林奎斯特;S.L.布赫瓦尔德;D.塔迪夫;N.朱伊 - 怀特黑德生物医学研究院;麻省理工学院
  • 2014-03-17 - 2016-02-17 - A01N37/18
  • 本发明提供了新的式(I)化合物,以及其可药用盐、溶剂合物、水合物、多晶型物、共结晶物、互变异构体、立体异构体、同位素标记的衍生物、前药及4其药物组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本发明的化合物和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和试剂盒,所述方法和试剂盒用于在有需要的受试者中治疗和/或预防与蛋白质聚集有关的疾病,例如淀粉样变性(例如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氏病),治疗和/或预防神经变性疾病,治疗和/或预防与Tar DNA结合蛋白43kDa有关的疾病,减少或预防蛋白质聚集,和/或调节E3泛素连接酶。
  • 作物的种子或果实的数目或重量的增收方法-201380066096.5
  • 木口奏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2013-12-13 - 2015-08-26 - A01N37/18
  • 一种作物的种子或果实的数目或重量的增收方法,其通过用式(1)所示的化合物和选自组(A)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的有效量对作物进行处理。能够提供一种使作物的种子或果实的数目或重量增收的方法。组(A):由戊唑醇、丙硫菌唑、环唑醇、叶菌唑、啶酰菌胺、氟吡菌酰胺、氟唑菌酰胺、嘧菌酯、醚菌胺、吡唑醚菌酯、肟菌酯和啶氧菌酯构成的组。
  • 一种姜田除草组合物-201410240932.3
  • 陈佛祥;冷忠国;吴泽伟;朱刚;张志伟;王礼文 -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 2014-05-30 - 2014-09-03 - A01N37/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姜田除草组合物,其除草活性成分为炔苯酰草胺和二甲戊灵,其余为农药助剂;炔苯酰草胺和二甲戊灵的质量份数比为1:20~20:1,炔苯酰草胺和二甲戊灵质量总和在组合物中的质量百分比为20~80%;根据现有农药加工技术,本发明可制备成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用于防除姜田一年生杂草,除草效果明显优于炔苯酰草胺、二甲戊灵单剂,扩大杀草谱,减少用药量,延缓杂草抗药性。
  • 雌激素受体配体以及其使用方法-201280051979.4
  • J·多尔顿;M·S·斯坦纳;C·C·科斯 - GTX公司
  • 2012-08-23 - 2014-07-30 - A01N37/18
  • 本发明涉及通过减少男性受试者中的促黄体激素(LH)或独立于LH水平来降低睾酮水平的方法,和治疗、压制前列腺癌、晚期前列腺(5)癌、去势抗性前列腺癌(CRPC)、转移性去势抗性前列腺癌(mCRPC),降低其发病率、降低其严重性,或抑制前列腺癌、晚期前列腺癌、去势抗性前列腺癌(CRPC)、转移性去势抗性前列腺癌(mCRPC),以及姑息治疗前列腺癌、晚期前列腺癌、去势抗性前列腺癌(CRPC)以及转移性去势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方法,以及降低患有前列腺癌、晚期前列腺癌、去势抗性前列腺癌(CRPC)以及转移性(10)去势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受试者中的高的或增加的PSA水平和/或增加的SHBG水平的方法。本发明的化合物压制游离睾酮水平或总睾酮水平而不管ADT继发的去势水平如何,并且降低高的或增加的PSA水平。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