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泥资源化利用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20237849.9 申请日: 2019-02-26
公开(公告)号: CN209652240U 公开(公告)日: 2019-11-19
发明(设计)人: 张宇锋;黄小龙;王崇俭;成伟;沈彬彬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叁拾壹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0G1/04 分类号: C10G1/04;C02F11/00
代理公司: 32218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许轲<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地址: 211101 江苏省南京***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萃取箱 抽油泵 进油口 外壁 油泥 浮筒 本实用新型 抽油软管 固定设置 绕线辊 抽油 圆环 资源化利用装置 长方体状 抽油装置 顶部中心 回收利用 人工操作 水平转动 中空结构 贯穿 竖直 通孔 油面 油头 萃取 开口 回收 延伸
【说明书】:

实用新型公开了油泥资源化利用装置,包括萃取箱和浮筒,所述萃取箱为顶部设有开口的长方体状中空结构,且萃取箱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抽油泵,所述抽油泵的顶部连接有进油口,且抽油泵上方的萃取箱的外壁上水平转动连接有绕线辊,所述绕线辊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圆环,所述进油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抽油软管,且抽油软管远离进油口的一端贯穿圆环延伸至萃取箱内,所述浮筒的顶部中心竖直贯穿设置有通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可以在抽油过程中使抽油头随油面一起下降,免去了人工操作抽油装置,使用起来更加便捷,大大提高油泥回收效率,解决了以往油泥回收利用时抽油不便的问题,实用性强,易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含油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油泥资源化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含油污泥是指混入原油、各种成品油、渣油等重质油的污泥。含油污泥不是自然界固有存在的,而是由于油田开采、石油炼制过程、运输、使用、贮存等各种与原油、成品油有关的工业、民用、个人等,因各种事故、操作不当、设备陈旧、破损、腐蚀等原因造成原油、成品油跑、冒、滴、漏,外泄到地面,沉积到海洋、湖泊、河底,与泥土、水等混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油、土,水,甚至掺混有等其他污染物的混合物。含油污泥对人体有害,对植物、水体生物有害,蒸发在空气中的油气能刺激皮肤、眼睛及呼吸器官,使土地失去植物生长的功能,处理和修复困难,是石油及石油化工工业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现有含油污泥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溶剂萃取法、焚烧法、生物法、焦化法、含油污泥调剖、含油污泥综合利用等。其中溶剂萃取法的方式回收油的效果最好,处理油泥相对来说比较彻底,但以往在萃取后在对油抽取时需要根据油的高度进行调节,使用起来十分不便,为此我们设计出油泥资源化利用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油泥资源化利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油泥资源化利用装置,包括萃取箱和浮筒,所述萃取箱为顶部设有开口的长方体状中空结构,且萃取箱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抽油泵,所述抽油泵的顶部连接有进油口,且抽油泵上方的萃取箱的外壁上水平转动连接有绕线辊,所述绕线辊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圆环,所述进油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抽油软管,且抽油软管远离进油口的一端贯穿圆环延伸至萃取箱内,所述浮筒的顶部中心竖直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抽油软管远离进油口的一端贯穿通孔延伸至浮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抽油头,且抽油头与浮筒固定焊接,所述萃取箱的底部中心设置有抽泥泵,且抽泥泵的底部连接有出泥管,所述出泥管贯穿萃取箱的内底部设置。

优选的,所述萃取箱远离抽油泵的一侧外壁上水平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延伸至萃取箱内,且转动杆的外壁上设置有搅拌叶片。

优选的,所述圆环固定套接在伸缩软管的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萃取箱的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

优选的,所述绕线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浮筒、抽油头、抽油软管、抽油泵、绕线辊和圆环的设计,可以在抽油过程中使抽油头随油面一起下降,免去了人工操作抽油装置,使用起来更加便捷,利用加热装置加速萃取的速度,提高油泥中油回收的效率,解决了以往油泥回收利用时抽油不便的问题,实用性强,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油泥资源化利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萃取箱、2抽油泵、3进油口、4绕线辊、5圆环、6抽油软管、7浮筒、8通孔、9抽油头、10抽泥泵、11出泥管、12加热装置、13驱动电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叁拾壹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叁拾壹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378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可溶于柴油的木质素油以及其生产方法-201680015239.3
  • 约阿希姆·巴赫曼尼尔森;安德斯·詹森;安高·德詹森 - 丹麦技术大学;哥本哈根大学
  • 2016-01-13 - 2020-02-07 - C10G1/04
  • 来自水热预处理的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精制的预提取的木质素或比较不纯的富含木质素的固体残余物的在超临界乙醇、丙醇或丁醇处理中的溶剂消耗可以通过以木质素到溶剂的非常高的负载量进行反应来最小化。比较不纯的未加工的富含木质素的固体残余物可以通过超临界醇处理直接转化成显著可溶于柴油的木质素油,而不需要木质素的预提取或预溶解或不需要添加的反应促进剂如催化剂、氢供体共溶剂、酸、碱或H2气体。在此类方法中使用未加工的木质素残余物可以容易地获得0.20或更低的水平的产物油的O:C比率。
  • 一种油砂沥青及其制备方法-201911106896.0
  • 李晓东 - 敦中(山东)能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2019-11-13 - 2020-01-24 - C10G1/04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砂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油砂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油砂沥青的制备方法通过溶剂对油砂进行浸出,可将油砂中的沥青质稠油浸出至溶剂中,得到尾砂和浸出液,浸出液经过溶剂去除后,即可得到稠油,且溶剂去除产生的溶剂可作为浸出用溶剂使用,稠油进一步与调质辅料混合,再经减压汽提,即可得到油砂沥青,同时在侧线分离得到柴油和蜡油,该方法所得油砂沥青的性能与石油沥青相当,可作为石油沥青的替代物使用。
  • 一种烃源岩中有机质的快速抽提器-201822146854.7
  • 李沛阳;朱钢添;刘飞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018-12-20 - 2019-12-17 - C10G1/0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烃源岩中有机质的快速抽提器,具体包括以下设备:冷凝管、抽提管、蒸汽管、虹吸管、控制开关、提取瓶、加热带、温控仪,其中:冷凝管与抽提管上部的管口相连通;提取瓶与抽提管下部的管口连通;控制开关安装在打通后的抽提管底部,通过控制开关控制通道进行工作模式的切换;最后在抽提器外部装置了加热带。本快速抽提器通过改进传统索式抽提器,提高了抽提效率,除能实现浸泡、冲洗淋滤两种抽提功能可供选择外,还通过采用柔性加热带对抽提器进行加热保温,解决了寒冷环境下烃源岩样品抽提的实验周期过长的问题。
  • 油泥资源化利用装置-201920237849.9
  • 张宇锋;黄小龙;王崇俭;成伟;沈彬彬 - 南京叁拾壹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2019-02-26 - 2019-11-19 - C10G1/0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油泥资源化利用装置,包括萃取箱和浮筒,所述萃取箱为顶部设有开口的长方体状中空结构,且萃取箱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抽油泵,所述抽油泵的顶部连接有进油口,且抽油泵上方的萃取箱的外壁上水平转动连接有绕线辊,所述绕线辊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圆环,所述进油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抽油软管,且抽油软管远离进油口的一端贯穿圆环延伸至萃取箱内,所述浮筒的顶部中心竖直贯穿设置有通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可以在抽油过程中使抽油头随油面一起下降,免去了人工操作抽油装置,使用起来更加便捷,大大提高油泥回收效率,解决了以往油泥回收利用时抽油不便的问题,实用性强,易于推广。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