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储能式差动混合动力分配装置及系统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10144455.6 申请日: 2006-11-08
公开(公告)号: CN101177117A 公开(公告)日: 2008-05-14
发明(设计)人: 杨泰和 申请(专利权)人: 杨泰和
主分类号: B60K6/445 分类号: B60K6/445;B60K17/00
代理公司: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汤在彦
地址: 台湾省***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储能式差动混合动力分配装置及系统,用以驱动全轮驱动(AllWheel Driving)的载具,为由内燃引擎(或其他回转动力源)回转动能输出端,经中间传动及操控介面装置驱动前端负载,及驱动储能式差动混合动力装置的输入端,再输出驱动后端负载,储能式差动混合动力装置中设有具发电机及马达功能的电机组,藉操控电机组作马达或发电机功能运转,以调控前端及后端负载的动力分配。
搜索关键词: 储能式 差动 混合 动力 分配 装置 系统
【主权项】:
1.一种储能式差动混合动力分配装置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其是由内燃引擎或其他回转动力源回转动能输出端,经中间传动及操控介面装置驱动前端负载,及驱动储能式差动混合动力装置的输入端,再输出驱动后端负载,储能式差动混合动力装置中设有具发电机及马达功能的电机组,藉操控电机组作马达或发电机功能运转,以调控前端及后端负载的动力分配;其包含:--回转动力单元(100):由内燃引擎或其他回转动力源所构成,其回转输出轴(101)经离合器(102)、或具变速装置功能的中间传动及操控介面装置(103),以驱动前端负载(107),及驱动差动混合动力装置(104)的差动轴(105);--中间传动及操控介面装置(103):包括具有手排、或自排、或手控自排变速装置及其他离合器的公知人机操作介面装置所构成,供切换变速驱动前端负载(107),中间传动及操控介面装置(103)的输入端供输入回转动力单元(100)的回转动能,其输出端之一供驱动前端传动装置(106),进而驱动前端负载(107);中间传动及操控介面装置(103)的另一输出端,供联结差动混合动力装置(104)的差动轴(105)以传输回转动能,而由差动混合动力装置(104)的另一差动轴(110)供联结后端负载(114);--差动混合动力装置(104):由电机装置(108)、结合传动用三端轴差动轮组(109)所组成,其结构含两差动轴(105、110)及一组输入轴(111)呈三端轴的差动轮组(109)的结构,输入轴(111)直接或经传动装置耦合于电机装置(108),而两差动轴(105、110)其中一差动轴(105)供直接或经离合器(1116)联结来自中间传动及操控介面装置(103)的回转动能输出端,另一差动轴(110)供耦合于后端负载(114),或供驱动其他负载;上述三端轴差动轮组(109)亦可由游星式轮组取代,而齿轮组亦可由摩擦作用传动装置或其他传动装置所取代;--差动轴(105):为经由中间传动及操控介面装置(103)作输出,其输出转速与回转动力单元(100)的输出轴(101)可为具有等速比或不等速比转速比例;--前端传动装置(106):由公知传动机构所构成,供输入来自中间传动及操控介面装置(103)的回转动能,进而驱动前端负载(107),其结构中可选择性设置差动轮组(1017),而由其两可差动输出端驱动前端负载(107),或选择性设置传动轮组供驱动单独负载,此外亦可依需要选择性设置可操控离合器(1016),供传输或切断中间传动及操控介面装置(103)对前端负载(107)的回转动能;此项装置可依负载性质而选择性设置或不设置;--离合器(1016):为由人力、或机力、或电磁力、或流力、或离心力所驱动的离合装置,或为单向传动装置所构成;此项离合器(1016)设置于中间传动及操控介面装置(103)回转动能输出端与差动轮组(1017)之间,供接受中央控制器(118)的操控作结合或脱离的运作,以操控前端负载(107)与中间传动及操控介面装置(103)间回转动能的联结或切离;此项离合器可依需要选择性设置或不设置;--离合器(1116):为由人力、或机力、或电磁力、或流力、或离心力所驱动的离合装置,或为单向传动装置所构成;此项离合器(1116)供联结于中间传动及操控介面装置(103)回转动能输出端与差动混合动力装置(104)的差动轴(105)之间,供接受中央控制器(118)的操控作结合或脱离的运作,以操控中间传动及操控介面装置(103)与差动混合动力装置(104)之间回转动能的联结或切离;此项离合器可依需要选择性设置或不设置;--制动器(116):为由人力、或机力、或电磁力、或流力所操控的制动装置,供设置于电机装置(108)的转子与静止机体之间;此项装置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制动器(126):为由人力、或机力、或电磁力、或流力所操控的制动装置,供设置于差动轴(105)与静止机体之间;此项装置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电机装置(108):可由交流或直流、无刷或有刷式电机结构所构成,以接受驱动电路装置(115)作驱动操控,转子的转轴与静部机壳间设有制动器(116),制动器(116)接受中央控制器(118)的操控,以操控电机装置(108)的转子与静部机壳呈闭合制动或释放;制动器(116)可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电机装置(108)于输入电能时供作马达功能运转,而于被回转动能所驱动时作发电机功能运转,其发电电能可供对储放电装置(117)充电或对其他负载供电,电机装置藉发电输出的电流形成反转矩,而在所耦合的三端轴差动轮组形成差动阻尼功能,或供作为制动刹车时的再生发电制动功能,于引擎作为驱动主动力而前后端负载间因路况变化而具转速差时,可藉差动混合动力装置(104)的电机装置(108)作发电机功能运转以对储放电装置充电,而藉操控其充电电能以操控电机装置(108)的反转矩,进而被动调控前端与后端负载间的动力分配;于前后端负载间因路况变化而具转速差时,或于上下坡路或急速加速须作前后端负载的动力分配调整时,电机装置(108)亦可接受中央控制器(118)及驱动电路装置(115)的操控,以藉储放电装置(117)的电能驱动电机装置(108)作马达功能的正转或反转运转,以单独作回转输出驱动负载或与引擎同时回转驱动前端负载(107)及后端负载(114);或藉马达作正转或反转的运转,以主动调节前端及后端的动力分配;--驱动电路装置(115):由机电或固态电子元件所构成,设置于电机装置(108)与储放电装置(117)之间,供接受中央控制器(118)的操控,以操控电机装置(108)作马达功能的正转或反转运转,或操控电机装置(108)作为发电机功能运转,以对储放电装置(117)充电或操控对其他负载输出电能,并藉控制发电输出的电能在电机装置(108)形成反转矩,以操控前后端负载间的动力分配;--中央控制器(118):由电机或固态电子元件所构成,供输出操控指令输往驱动电路装置(115);--储放电装置(117):由可充放电的二次电池、或电容、或超电容所构成;--前端负载(107):含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轮组、或履带或其他负载所构成,由中间传动及操控介面装置(103)所直接驱动,或由中间传动及操控介面装置(103)经选择性设置的前端传动装置(106)所驱动;--后端负载(114):含由一个或一个以上被直接或经传动装置,或经差动轮组(113)所驱动的轮组、或履带或其他负载所构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泰和,未经杨泰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14445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用于机动车辆的动力系统-202180076788.2
  • H·维纳;C·施厄尔格胡贝尔;O·休莫 - AVL李斯特有限公司
  • 2021-11-24 - 2023-07-28 - B60K6/445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动力系统,其包括内燃机(ICE)、第一电机(E1)、第二电机(E2)、变速器单元(10),所述变速器单元具有:变速器输入轴(12)、具有三个变速器元件(1G,2G,3G)的仅一个行星变速器(PG),及具有第一中间轴(Z1)、第二中间轴(Z2)和变速器输出轴(13)的有级变速器(17)。所述有级变速器具有至少两个齿轮(1,2,3,R),所述齿轮具有不同的旋转速度传动比。所述变速器输入轴(12)旋转地连接到所述行星变速器(PG)的第一变速器元件(1G),且第三变速器元件(3G)旋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中间轴(Z1)。所述第一电机(E1)旋转地连接到所述行星变速器(PG)的第二变速器元件(2G),且所述行星变速器(PG)的所述第二变速器元件(2G)可经由第一制动元件(19)固定到外壳(11)。所述第二电机(E2)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出轴(13),且所述内燃机(ICE)可经由第一换档元件(18)直接旋转地连接到所述变速器输出轴(13)。
  • 变速器结构组件和驱动单元-202180007214.X
  • U·奥内穆斯 - 宝马股份公司
  • 2021-02-03 - 2022-07-29 - B60K6/445
  • 描述一种变速器结构组件(24),其包括第一变速器输入轴(32)和第二变速器输入轴(38)。在此,第一变速器输入轴(32)和第二变速器输入轴(38)以传递转矩的方式与第一行星齿轮传动装置(30)联接。此外,变速器结构组件(24)的变速器输出轴(82)以传递转矩的方式与第二行星齿轮传动装置(76)联接。在功率流中,在第一行星齿轮传动装置(30)与第二行星齿轮传动装置(76)之间布置有第一正齿轮传动装置(52)。此外介绍一种用于驱动第一车桥(12)的驱动单元(10),该驱动单元具有这样的变速器结构组件(24)。
  •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变速器装置-201790001741.9
  • T.加斯曼 - GKN汽车有限公司
  • 2017-06-29 - 2021-06-11 - B60K6/445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变速器装置,该混合动力车辆具有内燃机(3)、第一电机(4)以及第二电机(5),其中,通过变速器装置(1)能将内燃机(3)的至少一个第一驱动扭矩(6)和第一电机(4)的第二驱动扭矩(7)传递给混合动力车辆(2)的至少一个驱动轴(8),其中,变速器装置(1)至少具有下列部件:(1)第一变速器输入轴(9),内燃机(3)的第一驱动扭矩(6)能通过该第一变速器输入轴导入到变速器装置(1)中;(2)第二变速器输入轴(10),第一电机(4)的第二驱动扭矩(7)能通过该第二变速器输入轴导入到变速器装置(1)中;(3)第三变速器输入轴(11),第二电机(5)的第三驱动扭矩(12)能通过该第三变速器输入轴导入到变速器装置(1)中;(4)驱动轴(8);以及(5)行星变速器(13),包括至少一个齿圈(14)、行星架(15)和太阳轮(16);其中,第一变速器输入轴(9)通过行星变速器(13)与第三变速器输入轴(11)和驱动轴(8)连接。
  •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传动结构和用于操作混合动力车辆的方法-201980022305.3
  • H·维纳;C·施厄尔格胡贝尔 - AVL商业动力传动系统及拖拉机工程有限公司
  • 2019-04-03 - 2020-11-10 - B60K6/445
  • 本发明涉及混合动力车辆的传动结构(10),包括:壳体(11);传动输入轴(12)和至少一个传动输出轴(13);第一行星传动组(PG1),其具有第一太阳齿轮(zs1)、第一齿圈(zr1)以及用于与第一太阳齿轮(zs1)和第一齿圈(zr1)啮合的第一行星齿轮组(zp1)的第一行星架(c1);还包括第二行星传动组(PG2),其具有第二太阳齿轮(zs2)、第二齿圈(zr2)以及用于与第二太阳齿轮(zs2)和第二齿圈(zr2)啮合的第二行星齿轮组(zp2)的第二行星架(c2),其中,传动输入轴(12)抗旋转地连接至第一行星架(c1),第一齿圈(zr1)和第二齿圈(zr2)永久地彼此连接并抗旋转地连接至传动输出轴(13);还包括第一电机(E1)和第二电机(E2),其中,第一电机(E1)与第一太阳齿轮(zs1)永久地驱动接合,并且在至少一个操作模式下,第二电机(E2)与第二太阳齿轮(zs2)驱动接合,并且其中,第一太阳齿轮(zs1)可以经由第一开关元件(S1)连接至壳体(11)。根据本发明,第二行星架(c2)固定地连接至壳体(11),并且第二电机(E2)驱动地接合或能驱动地接合至第二太阳齿轮(zs2)。
  • 车辆用驱动装置-201580081601.2
  • 今村达也;田端淳;奥田弘一;今井惠太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5-08-10 - 2020-10-09 - B60K6/445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不损害耐久性的条件下对作为驱动力源的电动机的单相锁定状态进行抑制的车辆用驱动装置。该车辆用驱动装置具有第一传动路径(L1),其将发动机(1)所输出的驱动力传递至驱动轮(13),第二传动路径(L2),其将电动机(3)所输出的驱动力传递至驱动轮(13),第二传动路径(L2)具有中间轴(14),所述中间轴(14)将电动机(3)所输出的驱动力传递至第一传动路径(L1),在电动机(3)与中间轴(14)之间设置有液力联轴节(18),在电动机(3)与中间轴(14)之间,相对于液力联轴节(18)而并列地设置有离合器机构(19)。
  • 驱动系统和车辆-201880054780.4
  • D·J·施泰因贝格尔;J·J·莫罗;A·J·科特洛斯基;E·E·布劳恩 - 奥斯克什公司
  • 2018-08-31 - 2020-04-17 - B60K6/445
  • 驱动系统包括:第一行星齿轮组(110),其联接到第一电磁装置(40);第二行星齿轮组(120),其联接到第二电磁装置(50)并且直接联接到第一行星齿轮组(110);发动机(20),其利用连接轴(36)直接联接到第一行星齿轮组(110);以及输出轴(32),其联接到第一行星齿轮组(110)。第一电磁装置(40)和第二电磁装置(50)分别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连接轴(36)穿过第二电磁装置(50)并穿过第二行星齿轮组(120)延伸到第一行星齿轮组(110)。第一轴、第二轴、第一行星齿轮组(110)、第二行星齿轮组(120)、连接轴(36)和输出轴(32)径向地对准,从而形成直通变速器布置。
  • 电动可变变速器-201480056433.7
  • 迈克尔·L·杜海姆;斯科特·A·米勒;杜米特鲁·普尤 - FCA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 2014-10-08 - 2019-06-14 - B60K6/445
  • 电动可变变速器包括输入构件(22)、第一和第二电动发电机(46、50)和齿轮减速装置(42),所述齿轮减速装置(42)至少包括联接到至少一个第二齿轮(86)的第一齿轮(78)。第一行星齿轮组(38)包括第一太阳齿轮(60)、第一环形齿轮(64)以及第一承载构件(68),所述第一承载构件(68)可旋转地支撑多个与所述第一太阳齿轮(60)和所述第一环形齿轮(64)啮合的小齿轮(72)。所述第一承载构件(68)不可旋转地联接到所述输入构件(22),所述第一齿轮(78)不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二电动发电机(50)。扭矩传递装置(34)构造为选择性地固定所述输入构件(22)在第一旋转方向和第二相反的旋转方向中的至少一个的旋转。
  • 混合动力车辆及用于控制混合动力车辆的方法-201480054269.6
  • 平林秀一;阵野国彦;松本洋晃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4-10-01 - 2019-06-07 - B60K6/445
  • 混合动力车辆包括:内燃机(2);通过使用内燃机的输出来产生电力的发电机(6);蓄电装置(16),该蓄电装置(16)存储由发电机产生的电力;电动机(10),该电动机(10)通过接收由发电机产生的电力和存储在蓄电装置中的电力中的至少一种电力,来产生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力;加热车室的加热设备(26),该加热设备包括通过使用存储在蓄电装置中的电力来加热车室的电加热器;和电子控制单元(30)。该电子控制单元被构造成:(a)通过选择性地应用电量消耗(CD)模式和电量保持(CS)模式来控制车辆的行驶,CD模式是蓄电装置的荷电状态(SOC)被消耗的模式,并且CS模式是SOC得以维持的模式;并且(b)控制电加热器,使得与在CD模式中相比,在CS模式中,利用电加热器(26)的加热受到更多限制。
  •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201480070309.6
  • 杉山正隆;茨木隆次;木村浩章;桑本祐纪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4-12-11 - 2019-03-01 - B60K6/445
  • 发动机(12)和马达(MG2)被布置在不同的旋转轴线(C1、C3)上。从动齿轮轴(28)被布置成绕与马达(MG2)的转子轴(30)共用的旋转轴线(C3)旋转。从动齿轮轴(28)被连接到马达的转子轴(30)以传递动力。转子轴(30)由第一轴承可旋转地支撑。转子轴(30)和从动齿轮轴(28)由不同的轴形成。从动齿轮轴(28)被构造成在朝向转子轴侧的轴方向上延伸。第一轴承(64)被构造成支撑转子轴(30)以允许转子轴(30)的旋转。第二轴承(54、56)被布置在从动齿轮轴(28)的转子轴侧上的一部分中。从动齿轮(24)被设置在从动齿轮轴(30)上,由此来自发动机的动力被传递到从动齿轮(24)。输出轴(32)被布置成绕与马达(MG2)的转子轴(30)共用的旋转轴线(C3)旋转。输出轴(32)被连接到转子轴(30)以传递动力。输出轴(32)被连接到驱动轮(44L、44R)以传递动力。
  •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201480070415.4
  • 杉山正隆;茨木隆次;木村浩章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4-12-22 - 2018-06-22 - B60K6/445
  • 第一轴承装置(68)在转子轴(30)的轴向上的从动齿轮(24)侧上可旋转地支撑电动机(MG2)的转子轴(30)。第二轴承装置(70)可旋转地支撑从动齿轮轴(28)和输出轴(32)中的一个(32)。从动齿轮轴(28)和输出轴(32)中的所述一个(32)布置在从动齿轮轴(28)和输出轴(32)中的另一个(28)的径向内侧。第三轴承装置(72)被布置在从动齿轮轴(28)和输出轴(32)中的所述一个(32)的外周与转子轴(30)的内周或从动齿轮轴(28)和输出轴(32)中的所述另一个(28)的内周之间。第三轴承装置(72)可旋转地支撑从动齿轮轴(28)和输出轴(32)中的所述一个(32)。
  • 车辆用驱动装置-201480065600.4
  • 平野贵久;高见重树 -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 2014-12-24 - 2018-04-03 - B60K6/445
  • 本发明将沿着第二旋转电机的旋转轴心的轴向长度抑制得较短。本发明涉及具备差动齿轮装置、第一旋转电机、第二旋转电机、以及输出装置(70)的多轴结构的车辆用驱动装置。以假定最大传递扭矩传递至第一输出齿轮(26)的情况下的切线力(F1)小于假定最大传递扭矩传递至第二输出齿轮(45)的情况下的切线力(F2)的方式,设定第一输出齿轮(26)以及第二输出齿轮(45)各自的假定最大传递扭矩以及径(R26、R45)。
  • 带有功率分支和至少一个用于无级地改变传动比的电气变速箱的传动设备-201380008971.4
  • 曼努埃尔·格茨;格哈德·贝利 -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 2013-02-01 - 2018-03-16 - B60K6/445
  •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动设备(1),其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无级地改变传动比的电气变速箱(2)并具有功率分支。行星传动装置(3)与传动输入轴(4)和电气变速箱(2)的轴(29)以及换档变速器(5)联接,在其范围中与电气变速箱(2)相结合地可呈现多个传动比范围。传动设备(1)的传动比在传动比范围内通过电气变速箱(2)能分别无级地变化。根据本发明,在电气变速箱(2)的与行星传动装置(3)连接的轴(29)和行星传动装置(3)之间的功率路径中设置有装置(45),在该装置的范围中,在电气变速箱(2)和行星传动装置(3)之间的功率路径中引导的转动力矩的至少一部分是能支撑的。
  • 动力传递装置-201480056314.1
  • 柴田宽之;盐入广行;驹田英明;黑崎祐树;邓洪南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4-10-03 - 2018-01-26 - B60K6/445
  • 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发动机(1)和第一电机(MG1)。第二电机(MG2)配置在与供配置发动机(1)的轴(1a)不同的轴(32)上。第一差动机构(10)具有与第一电机(MG1)连接的太阳齿轮(11)、与发动机(1)连接的行星架(14)以及与第二电机(MG2)和驱动轮(35)连接的齿圈(13)。第二差动机构(20)具有与第一电机(MG1)连接的第一旋转元件(21)、第二旋转元件(24)和与发动机(1)连接的第三旋转元件(23),并且配置成使得第一电机(MG1)位于第一差动机构(10)与第二差动机构(20)之间。外壳(4)收纳第二差动机构(20)。制动机构(40)构造成限制第二旋转元件(24)的旋转并且配置在外壳(4)内。
  • 混合动力系统-201480042897.2
  • 金田俊树;茨木隆次;安田勇治;田端淳;今村达也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4-07-30 - 2018-01-09 - B60K6/445
  • 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ENG);第一旋转机械(MG1);变速装置(20),发动机(ENG)连接到所述变速装置;差动齿轮(30),变速装置(20)和第一旋转机械(MG1)连接到所述差动齿轮;离合器(CL1)和制动器(BK1),所述离合器和所述制动器通过第一板(83,93)和第二板(84,94)之间的接合和分离来致使变速装置(20)换档;壳体(60),其构造成容纳除了发动机(ENG)之外的构件,并且构造成连接到发动机(ENG);和盖壁(71),其构造成覆盖壳体(60)的开口,所述开口设置在发动机(ENG)侧。第一旋转机械(MGI)相对于离合器(CL1)和制动器(BK1)放置在发动机(ENG)侧,离合器(CL1)放置在制动器(BK1)的圆筒形构件(91)内,并且圆筒形构件(91)连接到盖壁(71)。
  •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201480050391.6
  • 金田俊树;茨木隆次;安田勇治;田端淳;今村达也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4-09-11 - 2017-12-08 - B60K6/445
  • 动力传递装置包含变速齿轮机构(17)和包括连接至第一输入构件(125)的第一旋转元件(8)、连接至旋转机(2)的第二旋转元件(6)、以及经由第一输出构件(129)连接至驱动轴(126)的第三旋转元件(7)的动力分配机构(4)。变速齿轮机构(17)配置为经由第二输出构件(101)将转矩传递至第一输入构件(125)和第一旋转元件(8)。变速齿轮机构(17)和动力分配机构(4)排列在与发动机(1)的输出轴相同的旋转轴线上。变速齿轮机构(17)和动力分配机构(4)从较靠近发动机(1)的那侧起以变速齿轮机构(17)和动力分配机构(4)的顺序排列。第二输出构件(101)和第一输入构件(125)通过花键(101a、125a)或锯齿(101a、125a)彼此连接。
  •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201480050653.9
  • 金田俊树;茨木隆次;安田勇治;田端淳;今村达也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4-09-11 - 2017-11-03 - B60K6/445
  •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TM)包含动力分配机构(4)、变速齿轮机构(17)和支撑件(118)。动力分配机构(4)包含设置有第一/第二/第三旋转元件的差动设备。动力分配机构(4)将动力分配且传递至驱动力源和驱动轴(126)。变速齿轮机构(17)改变发动机(1)的速度且将转矩传递至第一旋转元件(8),且从较靠近于发动机(1)的一侧起,变速齿轮机构(17)、旋转机(2)和动力分配机构(4)这些元件以列举的顺序布置。支撑件(118)布置在变速齿轮机构(17)和旋转机(2)之间,支撑旋转机(2)的旋转轴(2a),并且配置为允许润滑剂从变速齿轮机构侧进入旋转机侧。
  • 混合动力系统-201480042843.6
  • 金田俊树;茨木隆次;安田勇治;田端淳;今村达也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4-07-28 - 2017-11-03 - B60K6/445
  • 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其包括发动机(ENG)、变速装置(20)、差动装置(30)、旋转机械(MG1)、第一接合装置(CL1)、壳体(60)和盖壁(71)。第一接合装置(CL1)构造成切换变速装置(20)并且由液压压力致动。第一接合装置(CL1)包括第一油腔。旋转机械(MG1)布置在第一接合装置(CL1)和发动机(ENG)之间。壳体(60)容纳有旋转机械(MG1)、变速装置(20)、差动装置(30)和第一接合装置(CL1),壳体连接到发动机(ENG),并且在发动机侧具有开口。盖壁(71)覆盖所述开口,并且工作油经由盖壁(71a)供给到第一油腔。
  • 用于车辆的控制器-201580004077.9
  • 大野智仁;远藤隆人;岩濑雄二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5-01-05 - 2016-08-24 - B60K6/445
  • 车辆包含:发动机(2);旋转机械(MG2);至少一个驱动轮(25);第一离合器(CL1),第一离合器(CL1)被设置在动力传递路径(11)与旋转机械(MG2)之间,动力传递路径(11)被界定在发动机(2)与驱动轮(25)之间,第一离合器(CL1)被切换到接合状态或脱离状态;单向离合器(CL2),单向离合器(CL2)与第一离合器(CL1)并列地设置;油温检测器(5),油温检测器(5)被构造成检测被供应到包含旋转机械(MG2)的动力传递部分的油温;以及电子控制单元(40)。电子控制单元(40)被构造成与当油温检测器(5)检测到的油温高时相比,在油温低时,限制允许预定行驶模式的运行区,其中预定行驶模式是在旋转机械(MG2)的旋转停止的情况下车辆行驶的行驶模式。
  • 具有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扭矩传递装置及用于运行这样的扭矩传递装置的方法-201480059142.3
  • 马克·德·贝伊 - AVL里斯脱有限公司
  • 2014-10-28 - 2016-06-15 - B60K6/445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扭矩传递装置(2),特别用于机动车,具有第一驱动装置(70)和第二驱动装置(60),其中,第二驱动装置(60)特别被构建成机电能量转换器,具有:行星齿轮传动装置(40),其具有至少一个太阳轮(42)、至少一个行星轮组件(43)、至少一个空心轮(48)、以及第一输入轴(10)、第二输入轴(20)以及输出轴(50);第一、特别是可切换的传动装置(100),其具有中间轴(30)和另一传动轴(10),其中,该传动轴(10)和行星齿轮传动装置(40)的第一输入轴(10)重合;以及第二、特别是可切换的传动装置(200),其具有第一轴(61)和第二轴(20),其中,第一轴(61)可传导扭矩地与第二驱动装置(60)连接,且第二轴(20)与行星齿轮传动装置(40)的第二输入轴(20)重合。
  •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201480050671.7
  • 金田俊树;茨木隆次;安田勇治;田端淳;今村达也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4-09-11 - 2016-04-27 - B60K6/445
  •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TM)包括分配或合成动能且将该动能在发动机(1)和驱动轴(5)之间传递的动力分配机构(4)以及使用液压致动器(103,106)通过离合器(C1)和制动器(B1)的接合和释放来改变发动机(1)的转速的变速齿轮机构(17),在所述动力传递装置中,变速齿轮机构(17)形成为由前罩(108)和旋转机罩(118)覆盖的变速齿轮单元,并且变速齿轮单元安装至布置有动力分配机构(4)和电动机-发电机(2)的外壳(122),而用于供给液压压力至液压致动器(103,106)的用于变速控制的油路(116,117)形成在前罩(108)中或旋转机罩(118)中。
  • 混合动力车辆的传动系-201480025890.X
  • D·格里勒伯格;S·里克特内格;A·雷恩巴赫 - AVL里斯脱有限公司
  • 2014-03-12 - 2016-02-03 - B60K6/445
  • 本发明涉及混合动力车辆的传动系(1),该传动系(1)包括内燃机(ICE)、至少一个电机(EM1、EM2)以及具有三个连接件(4a、4b、4c)的功率分配式传动装置(4),其中,第一连接件(4a)具有到至少一个电机(EM2)的传动连接,第二连接件(4b)具有到内燃机(ICE)的传动连接,而优选地由总轴(s)构成的第三连接件(4c)具有到车辆的输出轴(2)的传动连接。此外,由双程四轴传动装置构成的转矩引导模块(5)连接到第一连接件(4a)。
  • 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201280077379.5
  • 北畠弘达;铃木阳介;岩濑雄二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2-12-06 - 2015-07-29 - B60K6/445
  • 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具备:行星齿轮机构、与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连接的第一旋转机、与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连接的发动机和单向离合器、与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连接的第二旋转机和驱动轮及制动装置,在发出制动指令时(步骤S10-Y),使第一旋转机的转速相对地向正转侧的转速变化(步骤S40)而执行由制动装置进行的制动(步骤S50)。
  • 混合动力车辆及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方法-201380035307.9
  • 尾山俊介;梅田泰宜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3-09-17 - 2015-03-18 - B60K6/445
  •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被配置成控制发动机(22)和电动机(MG1,MG2),使得蓄电池(50)被充电或放电并且混合动力车辆以行驶功率行驶。控制装置被配置成当净化催化剂(134)的温度高于或等于预定温度时执行放电向控制。在放电向控制中,发动机(22)和电动机(MG1,MG2)被控制,使得与当净化催化剂(134)的温度低于预定温度时相比,当净化催化剂(134)的温度大于或等于预定温度时,蓄电池(50)的充放电电力朝放电侧增加。预定温度低于劣化促进下限温度。换句话说,降低发动机输出来避免损害催化剂。
  • 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201280071587.4
  • 丸山智之;大野智仁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2-03-21 - 2014-12-10 - B60K6/445
  • 提供一种在如下的混合动力车辆中能够以充分的驱动力使车辆后退行驶的驱动控制装置,该混合动力车辆具备作为整体具有4个旋转要素的第1差动机构及第2差动机构、和分别与该4个旋转要素连结的发动机、第1电动机、第2电动机及输出旋转构件,4个旋转要素中的1个旋转要素中的第1差动机构的旋转要素和所述第2差动机构的旋转要素经由离合器选择性地连结,成为离合器的接合对象的第1差动机构或第2差动机构的旋转要素经由制动器选择性地与非旋转构件连结。在车辆后退行驶时,代替失效的制动器(BK)而使离合器(CL)接合,使第1电动机(MG1)输出正向旋转正转矩,使第2电动机(MG2)输出正向旋转负转矩,因此,能够不使发动机(12)旋转或者不使发动机(12)的转速变化而得到充分的后退驱动力。
  • 混合动力车辆和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方法-201280057655.1
  • 安藤郁男;佐佐木俊武;安部司;寺岛正人;林宏司;原田广康;山本正和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电装
  • 2012-11-23 - 2014-07-30 - B60K6/445
  • 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混合动力车辆包括:发动机(20),该发动机在排气通路中具有催化剂(27);第一和第二电动发电机(MG1,MG2);电池(63);和动力传递机构(30,50),该动力传递机构通过齿轮机构将驱动轴(53)、发动机(20)和电动发电机(MG1,MG2)连结成使得转矩能被传递。当冷却剂温度在阈值以下时,执行用于起动发动机(20)并且使点火正时延迟一延迟量的催化剂升温运转。当电池电量在阈值以下时,执行用于起动发动机(20)并且通过驱动第一电动发电机(MG1)来对电池(63)充电的强制充电运转。在强制充电运转期间,基于电池电量改变发动机负荷。当在强制充电运转期间执行催化剂升温运转时,随着发动机负荷增大而减小用于促进催化剂(27)的升温的延迟量。
  • 用于汽车的混合驱动装置-201280048124.6
  • N.肖尔茨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2012-07-25 - 2014-06-11 - B60K6/445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混合驱动装置(10),其包括壳体并且在壳体中至少区段性地含有:输入侧的驱动轴(12)、输出侧的从动轴(14)、具有相对壳体固定的外部定子(22)和内部转子(24)的第一电机(20)、具有相对壳体固定的外部定子(32)和内部转子(34)的第二电机(30)、第一行星齿轮变速器(40)和第二行星齿轮变速器(50),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变速器(40)包括齿圈(42)、太阳轮(44)以及与齿圈和太阳轮啮合的可旋转地安装在行星架(46)上的一组行星齿轮(48),其中,第一行星齿轮变速器的齿圈与从动轴(12)固定相连,并且第一行星齿轮变速器(42)的太阳轮与第一电机(20)的转子(24)固定相连,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变速器(50)包括齿圈(52)、太阳轮(54)以及与齿圈和太阳轮啮合的可旋转地安装在行星架(56)上的一组行星齿轮(58),其中,第二行星齿轮变速器(54)的齿圈与第二电机(30)的转子(34)固定相连,并且第二行星齿轮变速器(56)的行星架与驱动轴(12)固定相连。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第二行星齿轮变速器(52)的太阳轮借助第一制动器(60)与壳体耦连,以及第一行星齿轮变速器(46)的行星架借助第二制动器(70)与壳体耦连,并且第一行星齿轮变速器(44)的齿圈借助第一离合器(80)与第二行星齿轮变速器(54)的齿圈耦连。
  • 变速器单元-201280009883.1
  • M.比奇勒;R.朔伊彻 - 玛格纳动力传动系统股份及两合公司
  • 2012-02-15 - 2013-11-20 - B60K6/445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传动系的变速器单元,所述传动系具有至少一个内燃机和第一电机(以及优选地也具有第二电机),该变速器单元包括第一行星齿轮变速器,可切换的第二行星齿轮变速器和用于将第二行星齿轮变速器在第一运行状态和第二运行状态之间切换的离合器。第一行星齿轮变速器具有至少一个用于与第一电机联接的第一构件,用于接收内燃机的驱动功率的第二构件和用于输出驱动功率的第三构件。第二行星齿轮变速器具有至少一个用于与内燃机联接的第一构件,用于与第一行星齿轮变速器的第二构件联接的第二构件,以及第三构件。在第一运行状态下,离合器将第二行星齿轮变速器的第三构件保持固定。在第二运行状态下,离合器将第二行星齿轮变速器的第三构件与第二行星齿轮变速器的第一或第二构件抗扭地联接。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