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倾覆水力式升船机用主动抗倾覆机械同步系统及其设置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26919.7 申请日: 2016-01-16
公开(公告)号: CN105484222B 公开(公告)日: 2017-06-23
发明(设计)人: 马洪琪;袁湘华;向泽江;艾永平;钏毅民;南冠群;邹锐;陈兆新;胡晓林;张洪涛;肖海斌;黄群;周科衡;许义群;迟福东;胡亚安;李中华;李云;宣国祥;王新;严秀俊;薛淑;郭超;黄岳;张宗亮;李自冲;马仁超;曹以南;凌云;谢思思;余俊阳 申请(专利权)人: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E02C5/02 分类号: E02C5/02
代理公司: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53100 代理人: 徐玲菊,蒋文睿
地址: 650214 ***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提供一种抗倾覆水力式升船机用主动抗倾覆机械同步系统的设置方法,通过对主动抗倾覆机械同步系统同步轴刚度、强度设置及间隙、制造误差控制,使主动抗倾覆机械同步系统同时具备承船厢抗倾覆和传递均衡承船厢不均匀荷载双重功能,当承船厢受到不平衡荷载作用下出现倾斜时,能通过主动抗倾覆机械同步系统的微量变形对承船厢主动产生抗倾覆力矩,达到控制承船厢倾斜量和降低同步轴扭矩的目的,并在船厢倾斜量或同步系统扭矩达到设计值时,通过主动抗倾覆机械同步系统的制动器锁定卷筒转动,保障升船机整体安全,有利于确保水力式升船机安全、可靠运行。
搜索关键词: 倾覆 水力 式升船机用 主动 机械 同步 系统 及其 设置 方法
【主权项】:
一种抗倾覆水力式升船机用主动抗倾覆机械同步系统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抗倾覆机械同步系统包括与承船厢两侧的多个部位相连的多根钢绳,多根钢绳的另一端分别绕过对应的设置在顶部的卷筒以及设置在竖井中浮筒上的滑轮固定在竖井的顶部,多个卷筒之间通过同步轴及联轴器相连;所述多个卷筒及联轴器和同步轴与承船厢两侧的钢绳相对应地设置成两排,两排之间通过伞齿轮对及联轴器连接有横向同步轴,构成矩形框连接,且每一卷筒上均设有常规制动器;所述主动抗倾覆机械同步系统按下列方法进行设计:主动抗倾覆机械同步系统同时具备承船厢抗倾覆和传递均衡承船厢不均匀荷载双重功能,该系统通过同步轴的微量变形对承船厢主动产生抗倾覆力矩,并在承船厢倾斜量或同步系统扭矩达到设计值时,通过设置在卷筒上的安全装置锁定卷筒,保障升船机整体安全;设主动抗倾覆机械同步系统中的两排卷筒及联轴器和同步轴,以及伞齿轮对、联轴器和横向同步轴完全对称、承船厢充分调平、各卷筒、钢丝绳受力和摩擦完全相同,忽略承船厢和钢丝绳刚度影响,则主动抗倾覆机械同步系统刚度、强度按下列方法设置,具体为:一、刚度设置方法所述承船厢倾斜后作用在主动抗倾覆机械同步系统的最大倾斜荷载ΔP按下式计算:ΔP=(Δh+Δh0)LcBcρg24+Mb+Mp2Lc---(1)]]>式中:Δh为同步轴受不均匀荷载产生变形以及同步轴之间的间隙之和引起的承船厢倾斜量,单位为m;Δh0为承船厢升降运行卷筒、钢绳加工安装误差引起的承船厢倾斜量,单位为m;Lc为承船厢长度,单位为m;Bc为承船厢宽度,单位为m;ρ为密度,单位为kg/m3;g为重力加速度,单位为m/s‑2;Mb为承船厢水面波动引起的倾覆力矩,单位为kN·m;Mp为承船厢偏心荷载引起的倾覆力矩,单位为kN·m;因同步轴受不均匀荷载产生变形以及同步轴之间的间隙之和引起承船厢发生倾斜量Δh后,主动抗倾覆机械同步系统又通过卷筒作用于承船厢的抗倾覆力ΔF根据下式计算:ΔF=Δh-θ2R+4MfRΣi=1nLiGIpiR2Σi=1nLiGIpi---(2)]]>式中:ΔF为作用于承船厢的抗倾覆力,单位为kN;Δh为同步轴受不均匀荷载产生变形和同步轴间隙之和引起的承船厢倾斜量,单位为m;θ2为同步轴之间的总间隙,单位为弧度;R为卷筒半径,单位为m;Mf为单个卷筒摩擦力产生的扭矩,单位为kN·m;G为剪切弹性模量,单位为kPa;Li为第i根同步轴长度,单位为m;Ipi为第i根同步轴截面极惯性矩,其中:Ip=πD432(1-a4)]]>式中:D‑‑同步轴外径;a‑‑空心同步轴,内径/外径;实心同步轴相当于内径为0,即a=0;因此,在不考虑同步轴强度破坏条件下,得知:(1)ΔF>ΔP,同步轴受不均匀荷载产生变形和同步轴间隙之和引起承船厢倾斜Δh时,通过卷筒作用于承船厢的抗倾覆力ΔF大于承船厢倾斜后作用在主动抗倾覆机械同步系统的最大倾斜荷载ΔP时,承船厢倾斜量Δh将减小;(2)ΔF<ΔP,承船厢倾斜量Δh继续增加,同步轴需要发生更大的扭转变形,产生更大的抵抗力,这样才能保证承船厢平衡;(3)ΔF=ΔP,承船厢倾斜量Δh等于其作用在主动抗倾覆机械同步系统的最大倾斜荷载ΔP时,承船厢稳定,则记β=LcBcρg24,δ=RΣi=1nLiGIpi]]>根据承船厢稳定时的条件即ΔF=ΔP可知,承船厢稳定时应满足以下条件:Δh=θ2R1-βδR+Δh0βδR1-βδR+δR(Mb+Mp)2Lc(1-βδR)-4δMf1-βδR---(3)]]>由于Δh≥0,定义主动抗倾覆机械同步系统整体刚度公式(4)成立的必要条件是:1>βδR,即主动抗倾覆机械同步系统能维持承船厢稳定的必要条件为:K>LcBcρgR224---(4)]]>承船厢升降运行过程中,承船厢允许发生的最大倾斜量为Δhmax,则主动抗倾覆机械同步系统刚度还应满足:γ1(θ2R+Δh0)+γ2(Mb+Mp)‑γ3Mf≤Δhmax          (5)式中:(1)γ1(θ2R+Δh0)为制造误差产生的倾斜量,即主动抗倾覆机械同步系统间隙、钢绳走线误差等引起的承船厢倾斜量,定义:为制造误差倾斜系数,定义γ1为与承船厢尺度和同步轴刚度相关的系数,结合公式(5)可知γ1∈[1,+∞),根据系数γ1定义可知γ1为大于或等于1的数值;同步轴刚度越大,γ1值越小,但不会小于1;当同步轴刚度无穷大时γ1=1,此时制造误差引起的承船厢最大倾斜量为θ2R+Δh0;因此γ1会对制造误差产生的承船厢倾斜量起到放大作用,同步轴的刚度越小,对制造误差产生的承船厢倾斜量放大作用越大;同步轴的刚度越大,对制造误差产生的船厢倾斜量放大作用越小;(2)γ2(Mb+Mp)为倾覆力矩引起的承船厢倾斜量ΔH2,即承船厢在水面波动、承船厢偏心荷载等倾覆力矩作用下发生的倾斜量,定义为波动倾斜量系数,刚度无穷大时,γ2→0,此时水面波动倾覆力矩对承船厢产生倾斜量影响越小;(3)‑γ3Mf为系统摩擦力产生的承船厢倾斜量抵抗量,定义为摩擦力倾斜量抵抗系数,系统越大,对降低承船厢倾斜量越有利;因此,主动抗倾覆机械同步系统要具备抗倾覆能力,其同步轴刚度应同时满足公式(4)和公式(5);二、强度设置方法承船厢运行过程中同步轴最大扭矩TN表示为:式中,为倾覆力矩系数,MQ为承船厢倾覆力矩,单位为kN·m;为制造误差系数;θ2R+Δh0为主动抗倾覆机械同步系统制造误差;体现了承船厢水面波动、承船厢偏心荷载产生的承船厢倾覆力矩MQ对同步轴扭矩的影响;体现了承船厢加水后,主动抗倾覆机械同步系统制造误差θ2R+Δh0对同步轴扭矩的影响;体现了承船厢内水体对同步轴扭矩荷载的影响;反映了系统摩擦力对同步轴扭矩的抵抗作用;Mk反映了由于安装误差在同步轴转动时产生的同步轴内部扭矩变化;Mg反映了承船厢初始调平时,相邻卷筒、钢绳受力不均对同步轴产生的初始扭矩;无水承船厢升降运行时,忽略这两项影响,因此无水承船厢升降运行时,同步轴扭矩表示为:三、间隙及制造误差控制条件对于主动抗倾覆机械同步系统间隙θ2R、制造误差倾斜量Δh0,应按以下条件进行控制:(θ2R+Δh0)≤Δhmax+γ3Mf-γ2(Mb+Mp)γ1---(6)]]>式中:Δhmax为承船厢允许发生的最大倾斜量,单位为m;Mmax为主动抗倾覆机械同步系统允许的最大扭矩,单位为kN·m;其余符号意义同前;所述主动抗倾覆机械同步系统的其它设置按常规进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2691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垂直升船机对接装置及方法-201910669237.1
  • 金龙;黄金根;温良;王敏;李倩;王曾兰;李宜燃;陆永亚 - 杭州国电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19-07-24 - 2019-10-25 - E02C5/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垂直升船机对接装置及方法,主提升系统作用于承船厢,上闸首和船厢上游工作门对接,下闸首和船厢下游工作门对接;上游对接时,上闸首工作大门对接导向销缓慢插入船厢上游工作门对接导向槽内,上闸首工作大门对接水封压紧在船厢上游工作门门叶上;随后承船厢仍上行,船厢上游工作门门叶缓慢下沉至承船厢上游侧的门槽内;下游对接时,船厢下游工作门对接导向销缓慢插入下闸首工作小门对接导向槽内,船厢下游工作门对接水封压紧在下闸首工作小门上;随后承船厢仍下行,下闸首工作小门缓慢下沉至下闸首工作大门的门槽内。本申请对接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化,从而简化对接流程,提高了对接效率,降低对接过程中事故风险。
  • 一种重力式垂直升船机及升船方法-201910537503.5
  • 郑闻博 - 郑闻博
  • 2019-06-20 - 2019-09-06 - E02C5/02
  • 一种重力式垂直升船机及升船方法,包括承船厢,承船厢通过钢丝绳及提升装置与平衡重连接,在承船厢下部设置有重力水箱,重力水箱上安装有进水管和排水管,进水管和排水管分别由进水阀和排水阀控制,在重力水箱还设有排气孔;升船机还包括充水装置,用于向承船厢中充水,充水装置包括水箱,水箱与卷扬机连接,可实现水箱的升降。本发明通过在承船厢上加装重力水箱的结构,人为的制造承船厢侧与平衡重侧的重量差,使该重量差等于或略大于升船机的最大提升力,在该重量差的作用下,迫使承船厢达到升降的目的,提高了升船效率;通过加装重力水箱,而重力水箱与承船厢可预先在厂房中进行加工,减少了现场土建的施工量,降低了升船系统的建造难度。
  • 一种浮体履带式升船机和船只过坝方法-201910128207.X
  • 董兴林;郭新蕾;李甲振;王涛;付辉;郭永鑫;杨开林;王斌;吴佳鹏;马慧敏;柴端伍;路锦枝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2019-02-21 - 2019-05-10 - E02C5/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体履带式升船机和船只过坝方法,包括:至少两个通过车架连接的浮箱,所述的浮箱上设有履带式行走机构,所述的两个浮箱之间的车架上设有能够使船只保持水平的支撑台,所述的支撑台为至少两条中间低两端翘起的圆弧形轨道,所述的圆弧形轨道上运行承载船只的承船厢,所述的承船厢底部设有多个与圆弧形轨道紧密接触的转轮。本发明采用圆弧形轨道,实现完全的自动平衡,无需任何机电控制系统,就可以实现过坝船只自始至终保持水平状态。本发明还采用履带式行走机构和浮箱,实现两栖运行,升船机可以直接进入水中,将船只载入或放出,无需专门开挖前池。
  • 一种船舶提升设备-201811401789.6
  • 王垚达 - 王垚达
  • 2018-11-22 - 2019-01-29 - E02C5/0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提升设备,包括坝体以及位于所述坝体内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右侧端壁内连通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后侧端壁内连通设置有上河道,所述上河道内设置有闸门装置,所述闸门装置包括所述闸门以及开关齿轮,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提升装置;本发明的设备自带调节装置,能够依据下河道液面调节提升仓下移距离,同时,提升仓能够在船只进入前倾斜便于所述船舶的进入,才提升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提升仓保持水平,使提升更加稳定,同时设备利用同一动力源实现所述闸门装置以及所述调节装置之间的驱动切换,简化了结构,提高了设备自动化水平与使用安全性,具有较高的使用和推广价值。
  • 分散气压式垂直升船机-201820684287.8
  • 陶桂兰;曹佳雷;朱召泉;潘跃鹏;邓运倜;冯刚;陈洁 - 河海大学
  • 2018-05-08 - 2018-12-07 - E02C5/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散气压式垂直升船机,包括:提升系统、加压系统,所述提升系统包括平衡重,所述平衡重设于塔柱内,所述提升系统还包括设于平衡重顶部的第一卷筒和设于塔柱顶部的第二卷筒;钢丝绳一端与塔柱顶部连接,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一卷筒底部、第二卷筒顶部连接承船厢;所述加压系统包括空气泵、等惯性输气管道、塔柱内与平衡重形成的竖井,所述等惯性输气管道的一端连接空气泵,另一端经分流后与竖井相通。本实用新型采用分散气压式输气系统,能够使多个气室共同承担气压力,降低了对设备的要求,增加了系统的安全性。
  • 分散气压式垂直升船机-201810430377.9
  • 陶桂兰;曹佳雷;朱召泉;潘跃鹏;邓运倜;冯刚;陈洁 - 河海大学
  • 2018-05-08 - 2018-08-14 - E02C5/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散气压式垂直升船机,包括:提升系统、加压系统,所述提升系统包括平衡重,所述平衡重设于塔柱内,所述提升系统还包括设于平衡重顶部的第一卷筒和设于塔柱顶部的第二卷筒;钢丝绳一端与塔柱顶部连接,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一卷筒底部、第二卷筒顶部连接承船厢;所述加压系统包括空气泵、等惯性输气管道、塔柱内与平衡重形成的竖井,所述等惯性输气管道的一端连接空气泵,另一端经分流后与竖井相通。本发明采用分散气压式输气系统,能够使多个气室共同承担气压力,降低了对设备的要求,增加了系统的安全性。
  • 排水减重式防冲撞升船机承船厢-201610329802.6
  • 徐东君;王明选 - 徐东君
  • 2016-05-17 - 2018-08-14 - E02C5/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水减重式防冲撞升船机承船厢,涉及升船机水工结构工程。它包括排水减重式防冲撞升船机承船厢,包括U型承船厢壳体、转轴连接在U型承船厢壳体前后开口处的两个卧倒门;其特征在于:U型承船厢壳体的左右两内侧面上均安装有A排水防撞气囊;两个卧倒门的内侧面均安装有B排水防撞气囊;U形承船厢壳体的底面开有至少两个平衡闸门。本发明能够降低湿运升船机的工作重量,降低功耗,而且能防止冲撞,运行可靠,调度效率高。
  • 一种水力式升船机电气控制系统-201611029508.X
  • 李彦松 - 李彦松
  • 2016-11-22 - 2018-05-29 - E02C5/02
  • 一种水力式升船机电气控制系统,实现了水力式升船机电气控制系统的各项功能,并在景洪水电站水力式升船机工程上得到成功应用。该水力式升船机电气控制系统系统完全满足水力式升船机运行监控的要求,网络层次分明、站点设置合理、配置性价比高、性能稳定可靠。
  • 一种水电站升船机承船厢拼接入水浮运方法-201711034535.0
  • 杨焱;王贵来;宋金育;易吉林;吴让林;马要坡 -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构皮滩发电厂
  • 2017-10-30 - 2018-03-06 - E02C5/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电站升船机承船厢拼接入水浮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生产厂家完成承船厢各零部件的制造;步骤2在水电站库区内设置承船厢拼装场,搭设组装平台,其规模应能满足船厢结构组装的要求,且下水平台靠近水路,或易达到水路;步骤3将承船厢各零部件从厂家运输至水电站库区内的组装平台进行组装;步骤4拼接好的承船厢采用气囊下水方式整体浮运至船厢室,其中下水浮运时,控制水库水位>第一级升船机上闸首高程+承船厢整体浮运时的吃水深度之和;与在船厢室拼接组装相比,本发明能够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使水位保持高水位运行,增加经济效益。
  • 一种船舶进出升船机承船厢下沉量减小方法-201510136326.1
  • 胡亚安;王新;李中华;严秀俊;郭超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2015-03-24 - 2017-03-01 - E02C5/02
  • 一种船舶进出升船机承船厢下沉量减小方法,在承船厢底部沿纵向均匀对称布置等惯性连通管连接承船厢两端水体,连通管中间布置可逆泵,在船舶出厢时,船尾水面下降,控制系统根据承船厢内水位计提供的水面降低值,启动可逆泵向船尾水域补水,在船舶进厢时,船首水面雍高,控制系统根据水位计提供的水位雍高值,启动可逆泵排水,在补水或排水过程中,控制系统时刻根据水位变化调节变频器控制可逆泵流量,始终保证承船厢水面趋于正常水位,从而显著减小船舶下沉量,确保船舶进出承船厢安全,另外也有助于消除长波波动、偏心荷载等不利影响,提高升船机运行效率。
  • 水力浮动式升船机及其同步系统侧向倾覆稳定性判别方法-201510072907.3
  • 赵兰浩;郭博文;张伟;李同春 - 河海大学
  • 2015-02-11 - 2017-02-22 - E02C5/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力浮动式升船机同步系统及其侧向倾覆稳定性判别方法,该水力浮动式升船机同步系统为在船厢室设置承船厢,承船厢的水面上漂浮有船,承船厢两侧连接有若干根钢丝绳,每根钢丝绳分别绕过卷筒连接着位于竖井中的浮筒,位于承船厢同侧的卷筒通过同步轴连接。该稳定性判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水力式升船机系统;采集数据;建立水力式升船机系统的力学平衡方程;建立水力浮动式升船机侧向倾覆稳定性判别条件。本发明从理论上提供一种可量化的水力式升船机稳定性判别方法,用于水力式升船机的稳定性定量判别以及为设计升船机的同步系统合理参数的取值提供依据,提高水力式升船机工作的可靠性与可行性。
  • 一种水电站升降设备-201520103510.1
  • 林啟达;梁勇;李建强;李梦兰;陈志伟;罗金 - 广东梅雁吉祥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2015-02-11 - 2015-08-19 - E02C5/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电站升降设备,包括上游支撑杆、下游支撑杆、连接桥、滑轮、动力装置、钢丝绳、平衡重、承船厢,所述的上游支撑杆与下游支撑杆各有两条,对应的支撑杆之间设有长方体连接桥,连接桥上固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滑轮,滑轮对应位置设有响应的动力装置,钢丝绳通过滑轮一端连接平衡重,另一端与承船厢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升降的过程中通过平衡重、承船厢、支撑杆以及动力装置之间的协调工作进行调平,保证升降过程的稳定平衡,提高了升降效率,节省了升降时间。
  • 一种水囊式水力升船装置-201410748219.X
  • 练继建;王鸿振;王海军 - 天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14-12-10 - 2015-04-08 - E02C5/02
  • 一种水囊式水力升船装置,包括坝闸部分、水箱部分和橡胶水囊部分,坝闸部分包括拦河闸坝、闸墩、人字形闸门和液压杆,两个闸墩平行设置于河堤之间并设有拦河闸坝,人字形闸门垂直设置于拦河闸坝的一侧;水箱部分包括水箱、导轨、系船柱和系缆,水箱设置于人字形闸门下游一侧两个闸墩之间,矩形水箱的侧面与四根导轨配合沿导轨上下滑动;橡胶水囊部分包括基坑、橡胶水囊、盖板和支柱,橡胶水囊顶部密封固定有盖板,四根钢结构支柱分别与水箱底部连接固定。本发明的优点是:该水囊式水力升船装置结构简单、制备成本低、施工容易、适用性强;该升船机用水量少,节省时间,船舶通过效率较高,适于小型内河船舶可顺利通过建有拦河闸坝的河流。
  • 一种大坝水力升船机封闭闸门装置-201320292848.7
  • 张屹;韩俊;温焕翃 - 三峡大学
  • 2013-05-27 - 2013-10-23 - E02C5/02
  • 一种大坝水力升船机封闭闸门装置,包括竖井,竖井一侧设有开放的连通部,在连通部从上到下设有多个可启闭且互相之间可形成密封的封闭闸门装置。所述的封闭闸门装置中,封闭闸门与竖井通过转轴以可旋转的方式活动连接,封闭闸门还与驱动封闭闸门启闭的液压启闭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竖井壁从上到下设置多个封闭闸门装置,从而在承船厢与浮筒之间可以形成刚性连接,通过封闭闸门装置的依次开启和关闭,竖井壁不会与运行过程中的承船厢,主要是承船厢的延伸梁形成干涉。由此刚性连接的方案,水力升船机对于控制精度的要求降低,控制更为便利。且大幅提高了安全性。
  • 一种大坝水力升船机-201320293174.2
  • 温焕翃;张屹 - 温焕翃
  • 2013-05-27 - 2013-10-23 - E02C5/02
  • 一种大坝水力升船机,包括承船厢,承船厢与平衡重物通过钢丝绳绕过平衡滑轮组连接,在承船厢的侧部设有至少一个竖井,竖井的一侧与容纳承船厢的空间连通,在连通部从上到下设有多个可启闭的封闭闸门装置;竖井内设有浮筒,承船厢通过穿过连通部的延伸梁与浮筒刚性连接;竖井底部通过输水管分别与连通上游的进水管和连通下游的泄水管连通,所述的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阀,泄水管上设有泄水阀。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与承船厢刚性连接的浮筒,并配合沿竖井从上到下设置的封闭闸门装置,实现方便地控制承船厢的升降,且无需额外的升降驱动力,由于采用刚性连接,对于竖井内进水或出水的控制要求不高,降低了控制的难度。
  • 一种大坝水力升船机封闭闸门装置-201310199818.6
  • 张屹;韩俊;温焕翃 - 三峡大学
  • 2013-05-27 - 2013-09-11 - E02C5/02
  • 一种大坝水力升船机封闭闸门装置,包括竖井,竖井一侧设有开放的连通部,在连通部从上到下设有多个可启闭且互相之间可形成密封的封闭闸门装置。所述的封闭闸门装置中,封闭闸门与竖井通过转轴以可旋转的方式活动连接,封闭闸门还与驱动封闭闸门启闭的液压启闭装置连接。本发明通过在竖井壁从上到下设置多个封闭闸门装置,从而在承船厢与浮筒之间可以形成刚性连接,通过封闭闸门装置的依次开启和关闭,竖井壁不会与运行过程中的承船厢,主要是承船厢的延伸梁形成干涉。由此刚性连接的方案,水力升船机对于控制精度的要求降低,控制更为便利。且大幅提高了安全性。
  • 一种大坝水力升船机-201310199812.9
  • 温焕翃;张屹 - 温焕翃
  • 2013-05-27 - 2013-09-11 - E02C5/02
  • 一种大坝水力升船机,包括承船厢,承船厢与平衡重物通过钢丝绳绕过平衡滑轮组连接,在承船厢的侧部设有至少一个竖井,竖井的一侧与容纳承船厢的空间连通,在连通部从上到下设有多个可启闭的封闭闸门装置;竖井内设有浮筒,承船厢通过穿过连通部的延伸梁与浮筒刚性连接;竖井底部通过输水管分别与连通上游的进水管和连通下游的泄水管连通,所述的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阀,泄水管上设有泄水阀。本发明通过采用与承船厢刚性连接的浮筒,并配合沿竖井从上到下设置的封闭闸门装置,实现方便地控制承船厢的升降,且无需额外的升降驱动力,由于采用刚性连接,对于竖井内进水或出水的控制要求不高,降低了控制的难度。
  • 一种升船机船厢对接锁定装置-201210556920.2
  • 钮新强;廖仁强;于庆奎;方晓敏;廖乐康;单毅;余友安;彭翰新;伍友富;宁源;方扬;吴飞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2012-12-20 - 2013-04-10 - E02C5/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升船机船厢对接锁定装置,包括由顶杆、底杆和连接杆组成的框架,连接杆的两侧各设有至少一个撑紧油缸,撑紧油缸的活塞杆分别固定于连接杆的两侧,顶杆或底杆内侧固定有与撑紧油缸的缸体外壁相配合的筒状导承套,框架分别设有纵向导向轮和横向导向轮,框架下方设有两套缸体相连的上位支承油缸和下位支承油缸,上位支承油缸的活塞杆和下位支承油缸的活塞杆分别与底杆和船厢铰接,框架与船厢之间设有倾斜设置的液气弹簧油缸,液气弹簧油缸的活塞杆和缸体分别与连接杆和船厢上的液气弹簧油缸支座铰接。本发明专门承受船厢竖向附加载荷,能适应航道水位变化条件,可以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升船机领域。
  • 齿轮齿条垂直升船机-201220275624.0
  • 陈光耀;蒋志勇;岳丽霞 - 蒋志勇;岳丽霞;陈光耀
  • 2012-06-13 - 2013-02-06 - E02C5/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齿轮齿条垂直升船机,包括升船机船厢室、船厢、齿轮齿条机构和安全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船机船厢室为对称式双船厢室,对称的两个船厢室内的船厢完全相同,两个完全相同的船厢用钢丝绳和绳轮组连接成一体,两个船厢的运动方向相反,两个船厢互为配重。是一种节约动力、制造成本低、能够根据航道具体情况改变运力、船厢不会被卡在乘船机内,乘客能及时被疏散的新型齿轮齿条垂直升船机。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