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隔离度收发共用天线双工器及提高隔离度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280627.6 申请日: 2016-04-29
公开(公告)号: CN105812020B 公开(公告)日: 2019-08-02
发明(设计)人: 蒋云昊;丁稳房;席自强;宫力;张杰;赵楠;刘聪;熊兰;陈辉 申请(专利权)人: 湖北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H04B1/525 分类号: H04B1/525
代理公司: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代理人: 鲁力
地址: 430068 湖北***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隔离度收发共用天线双工器及提高隔离度的方法。包括一个自适应宽带大功率泄漏干扰抑制系统、与自适应宽带大功率泄漏干扰抑制系统输入端连接的环形器、与自适应宽带大功率泄漏干扰抑制系统输出端连接的耦合器、双工器分别与环形器、天线以及延迟器连接,所述延迟器与耦合器连接。本发明可解决收发共用天线双工器宽带大功率泄漏信号的抑制问题,可保证收发系统正常工作。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隔离 收发 共用 天线 双工器 提高 方法
【主权项】:
1.一种提高双工器隔离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一种高隔离度收发共用天线双工器,包括环形器、可控延迟器、控制器和自适应泄漏功率抑制系统;环形器与发射通道相联,输出端与可控延迟器相联;环形器从发射通道提取逆流发射信号,通过可控延迟器送入自适应泄漏功率抑制系统,用以产生与接收通道耦合的发射泄漏信号等幅反相的抵消信号,并通过耦合器注入接收通道,实现发射泄漏干扰消除;可控延迟器输入与环形器相联,输出与自适应泄漏功率抑制系统相联;可控延迟器对环形器提取的逆流发射信号进行自适应时延,使泄漏通道与抑制通道间的时延一致;可控延迟器根据发射信号的频段和延迟精度要求,可选用可控电缆延迟线和可控光纤延迟线;在VFH频段可选择延迟精度为ns级的可控电缆延迟线,在UHF以上频段可选用延迟精度可达ps级以内的可控光纤延迟线;控制器输入分别与环形器输出和耦合器输 入端相联,输出与可控延迟器控制端相联;控制器提取逆流发射信号及接收通道耦合的泄漏发射信号,进行自适应延迟量计算,并利用计算的延迟值控制可控延迟器的延迟大小,从而匹配泄漏通道与抑制通道间的时延;控制器可选用C6000系列高速DSP,为保证足够的采样精度,可外置高精度AD;自适应泄漏功率抑制系统包括:移相器、可调衰减器、相关器、合成器和耦合器;移相器的输入与可控延迟器相联,对延迟后的提取发射信号进行90度移相,形成两路正交输出信号,该两路正交输出信号分别与I路可调衰减器和I路相关器以及Q路可调衰减器和Q路相关器相联;I、Q可调衰减器输入与移相器输出相联,输出与合成器相联;可调衰减器实现对输入发射信号的幅值调整,调整量由相关器输出控制;可调衰减器在大功率应用时采用高精度可控步进衰减器,在其他情况采用双极性电调衰减器;I、Q相关器的两个输入分别与移相器输出和耦合器输出相联,其输出与可调衰减器相联;相关器实现移相器输出的发射提取信号和泄漏干扰抑制剩余信号之间的相关运算,并输出运算的相关值控制可调衰减器的衰减量;相关器由模拟乘法器、积分器组成;模拟乘法器的两个输入分别与移相器输出和耦合器输出相联,输出与积分器输入相联;模拟乘法器实现发射提取信号与泄漏干扰抵消剩余信号的相乘运算;由于发射提取信号与发射泄漏信号具有相同的频率成份,相乘运算后将产生直流量和交流量,其中直流量即为相关器需要设法获取的相关值;模拟乘法器根据发射信号的频带可采用MC1954L或AD834或AD835芯片;积分器输入与模拟乘法器输出相联,输出与可调衰减器相联;积分器用于滤除模拟乘法器输出的交流量,保留直流量,即保留相关值;积分器可采用OP77芯片;合成器输入与I、Q可调衰减器输出相联,输出与耦合器相联;合成器实现可调衰减器输出信号的合成,用于抑制接收通道泄漏干扰信号;耦合器输入端与合成器相联,输出与接收通道相联;耦合器实现合成信号与接收通道泄漏干扰信号的抵消;耦合器的接收通道入端信号送入可控延迟器的控制器,用于计算可控延迟器的延迟量,其接收通道出端信号送入I、Q相关器,用于计算相关值;方法基于以下定义:定义接收通道接收到的宽带泄漏信号为其中,i表示宽带泄漏信号中的第i个频率分量,取值范围1~N;si是泄漏信号第i个频率分量的幅值;ωi为泄漏信号角频率;t′是泄漏通道的时延,γi是泄漏信号相位;由环形器提取的发射信号直接经过移相器后的两路信号为其中,gi是第i个频率分量的幅值;ωi为角频率;αi是初相位;上述信号加权合成输出可表示为A(t)=W1GI(t)+W2GQ(t)     (3)其中W1和W2分别表示加权值;经过耦合器的输出剩余信号为其中D(t)为接收到的远端发射的微弱有用信号;由于泄漏通道的时延随环境和温度因素会随机变化,在环形器后插入自适应可控延迟器,追踪泄漏通道的时延变化,自适应调节抑制通道的时延,使泄漏通道和抑制通道的时延相匹配,使αi=ωit+γi,剩余信号为当W1=‑si/gi,W2=0,泄漏信号被完全抵消,远端发送的有用信号被正常接收;只要采用合适的延迟匹配方法,满足αi=ωit+γi,再通过可调衰减器的幅值自适应控制,即可实现宽大泄漏信号的有效抑制;由于W2=0,理论上只需要一路相关器和可调衰减器即可;但时延完全匹配,在实际中难以实现,为进一步提高泄漏信号的抑制水平,采用两路相关器和可调衰减器可以进一步提高时延匹配的精度;可控延迟器可实现变化延时的自适应匹配,其自适应调整可由控制器采用LMSTDE自适应时延计算法实现:其中,S(n‑M)是从耦合器提取的接收泄漏信号采样离散值,M表示采样时延;G(n)为环形器提取发射信号采样离散值的抽头延迟列矩阵,w(n)是自适应时延计算法中的加权值,为一列矢量,wT(n)表示其转置;e(n)表示接收泄漏信号与提取发射信号抽头延迟加权值之差;式(6)第二式为权值迭代方程,μ为权值迭代步长因子;只要迭代因子μ选取合适,自适应时延计算法收敛,e(n)→0,权值w(n)达到最优权值wopt(n),从其中检测出峰值即为延时的估计量,用以控制可控延迟器的延迟大小;具体包括下步骤:步骤1,由环形器获取小部分由双工器逆流返回的发射信号,该获取信号一路通过可控延迟器后,送入移相器,另一路送入数字控制器;步骤2,可控延迟器实现泄漏通道和抑制通道间的时延匹配,用于对提取的发射信号进行时延,用以提高宽带泄漏信号的抑制效果;步骤3,系统运行中受到环境和温度的影响,信号通过泄漏通道和抑制通道的时延会随时间发生变化,为了实现宽带泄漏信号的有效抑制,采用数字控制器对该变化的时延进行准确计算,并控制可控延迟线对泄漏通道和抑制通道的时延进行精确匹配;数字控制器接收来自环形器的发射提取信号以及来自耦合器入端的泄漏信号,通过LMSTDE自适应时延计算法,计算出抑制通道对泄漏通道的延迟差,调节可控延迟器对抑制通道的时延进行实时调整,实现泄漏通道和抑制通道间的时延匹配;步骤4,采用环形器提取逆流的发射信号,可以避免采用耦合器提取发射信号造成发射信号损失的问题,但人为增大了提取发射信号的时延,为避免泄漏干扰抑制系统对泄漏信号跟踪发散,在双工器和耦合器间插入以延迟器;步骤5,移相器对自适应延迟器输出的发射提取信号90度移相,输出为两路正交信号,分别送入I可调衰减器、I相关器和Q可调衰减器、Q相关器;步骤6,I、Q两路可调衰减器对两路输入信号进行幅值调整后,由合成器实现两路信号的合成,再由耦合器注入接收通道实现与泄漏信号的抵消;步骤7,抵消后的剩余信号由耦合器提取并送入I、Q两路相关器与来自移相器的两路参考提取信号进行相关运算;步骤8,由相关器的相关运算值控制可调衰减器的衰减量大小和正负,实现对其输入信号的幅值调整;步骤9,在延迟匹配精度较高时,也可以只采用一路可调衰减器和相关器实现泄漏信号的抑制;步骤10,自适应时延调整环节与自适应泄漏功率抑制环节可以互换位置,与原系统等效;原系统的自适应时延调整环节在计算时延时要将自适应泄漏功率抑制环节功率信号传输时延计入算法,位置互换后的自适应时延环节在计算时延时不需要计入该时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8062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单天线同频同时全双工系统自干扰抑制系统-201610842736.2
  • 马猛;焦秉立;段晓辉;张建华 - 北京大学(天津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
  • 2016-09-23 - 2019-11-12 - H04B1/525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天线同频同时全双工系统的通信方法以及通信系统,发射与接收共用一根天线,发射与接收信号通过环形器进行隔离,所述通信节点在相同的频率和时间上进行信息的发射和接收;发射信号经环形器送至天线,环形器的单向传输特性使发射信号不能直接进入接收通道,但实际上环形器会存在少量泄漏形成自干扰,且由于天线与连接电缆阻抗的不完全匹配,还会引起发射信号反射形成自干扰;有用信号及多径自干扰信号从天线经环形器进入接收通道,多径自干扰可通过对发射信号模拟域重建,并在接收通道对消去除,环形器泄漏和天线反射自干扰,可通过外加自干扰抑制天线的方法,对干扰提取重建并对消去除。
  • 一种谐波干扰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201810402223.9
  • 张厦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2018-04-28 - 2019-11-05 - H04B1/525
  • 本发明提供一种谐波干扰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其中,该谐波干扰的处理方法包括:检测移动终端的射频系统的当前工作场景;在移动终端的射频系统的当前工作场景发生谐波干扰时,控制射频系统内的非线性器件工作于线性区,其中,非线性器件工作于线性区时,非线性器件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成线性相关。本发明能够改善非线性器件工作状态的线性度,从而减小谐波干扰,提升射频性能;并且,本发明实施例中射频电路简单,能够节约电路设计成本。
  • 多部收发一体电台共址干扰对消装置-201710846705.9
  • 李毅;孟进;何方敏;葛松虎;唐健;邢金岭;苟川杰;赵奎;张磊;赵治华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2017-09-19 - 2019-10-22 - H04B1/52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部收发一体电台共址干扰对消装置,包括n个通道对消电路模块、n个电台、n个天线、一个控制模块、一个接收天线选择模块、一个合成模块及一个反馈与调理模块,天线的个数、电台的个数均与通道对消电路模块的个数相等,n为自然数;其中,每个通道对消电路模块包括一个收发切换模块、一个时延模块和一个幅相调整模块。依据电台的收发状态信号,自动切换装置的状态,无需人工参与,简化了装置的使用;通过选定一根天线作为接收天线,而不采用多个天线接收信号再合成的方法,降低了对接收信号插损;平台内收发一体电台的增减,只需扩展或减少相应的通道数即可有效消除共址干扰,保障通信系统正常工作。
  • 一种新型的全双工共生通信系统-201811524478.9
  • 梁应敞;龙睿哲;郭化盐 - 电子科技大学
  • 2018-12-13 - 2019-10-18 - H04B1/525
  •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的全双工共生通信系统。本发明提出一种将全双工被动式物联网设备和共生无线通信系统相融合的通信系统架构,通过该架构,物联网反射设备通过全双工技术接收来自主发送机的广播信号,极大地提高了频谱利用效率;主发送机通过波束成形设计,进一步优化该共生通信系统;方案实施简单,且可证明能实现高于为各自系统分配专用通信资源的频谱效率,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 一种用于抵消不可分辨多径的全双工射频自干扰抑制方法-201710769807.5
  • 刘东林;吴飞;邵士海;沈莹;唐友喜 - 电子科技大学
  • 2017-08-31 - 2019-10-18 - H04B1/52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抵消不可分辨多径的全双工射频自干扰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进行同时同频全双工通信之前,测量识别自干扰信道不可分辨多径的时延分布;S2.针对识别的不可分辨多径时延分布,排布射频自干扰抑制抽头架构,完成自干扰抵消器的配置;S3.利用配置的自干扰抵消器构建全双工射频自干扰抑制模型,在全双工通信过程中基于该模型完成自干扰抑制。本发明针对自干扰信道中不可分辨多径进行设计,有效抑制了射频自干扰中的不可分辨多径信号,提升了全双工射频自干扰抑制能力。
  • 低互调的多系统合路装置-201910622462.X
  • 蓝师东;刘富宵;余连明;赖贞晓;邓志鹏 - 广东阿尔创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2019-07-11 - 2019-10-11 - H04B1/525
  •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互调的多系统合路装置,包括信号衰减模组、N个一级合路器、功分模组及N个二级合路器,N为大于1的整数。本发明为一种低互调的多系统合路装置,通过设置信号衰减模组以及由一级合路器、功分模组及二级合路器组成的POI系统,使得各输入的网络信号先经过信号衰减模组的衰减,再经过POI系统进行合路,可以大幅度减少合路的汇聚功率,汇聚功率每降低1dB,反射三阶互调到达基站接收机就减少3dB,因此可以大幅度减少互调干扰,从而使得本多系统合路装置既可实现MIMO功能同时没有上行干扰。
  • 一种自干扰信号的消除装置及消除方法-201710687665.8
  • 王侃;曹广平;南建设;杨拓 -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 2017-08-11 - 2019-10-01 - H04B1/525
  •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干扰信号的消除装置及消除方法;信号源经过功分器分为两路,一路与发射天线连接,一路与自干扰信号重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自干扰信号重建电路的输出端与合路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接收天线的输出端分别与合路器的第二输入端、自干扰信号重建电路的反馈调节端连接;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设置在不同的位置。本发明提供的自干扰信号的消除装置,通过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分开设置并且极化隔离,使得天线间的隔离度较高,降低了对模拟消除的要求,因此只需要单路衰减器和移相器就能完成对自干扰信号的消除,电路结构简单;并且采用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代替环形器的使用,减小了整个装置的体积,降低了成本,可以广泛用于移动通讯终端。
  • 一种RFID读写器载波泄露消除系统-201611214208.9
  • 马中华;陈慧斌;邢海涛;杨光松 - 集美大学
  • 2016-12-26 - 2019-10-01 - H04B1/52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FID读写器载波泄露消除系统,包括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功率分配器、衰减器、移相调节器、限幅器和功率合成器;在RFID读写器中,由于环行器的隔离度不高,所以有一部分载波泄露到接收回路。而天线接收的反向散射信号功率远远小于泄露载波的功率,将造成接收回路的低噪声放大器饱和失真,导致接收灵敏度很低,读写距离变短。本发明通过在接收回路提取部分载波,再经过移相调节器和限幅器的调整,和泄露的载波进行抵消,有效降低了接收回路泄露的载波功率,提高数据和载波的功率比,提高读写器的接收灵敏度,增大和标签之间的读写距离。本发明可用于目前UHF频段的读写器,提高RFID的读写距离,满足物联网迅速发展的需求。
  • 一种宽带差分自干扰抵消器-201710676322.1
  • 黄晓国;张锦旗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
  • 2017-08-09 - 2019-09-27 - H04B1/52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带差分自干扰抵消器及其设置方法。所述宽带差分自干扰抵消器包括三个第一移相单元和三个第二移相单元,所述第一移相单元与所述第二移相单元相位差在宽带范围内保持恒定的90°;其中两个所述第一移相单元和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移相单元构成第一T型结构,另外一个所述第一移相单元和另外两个所述第二移相单元构成第二T型结构,所述第一T型结构和所述第二T型结构构成三对差分端口,分别为一对发射差分端口、一对接收差分端口和一对天线差分端。该自干扰抵消器不仅具有宽频带自干扰抵消功能、共模干扰抑制功能,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用于基于滤波器特性改善性能的方法和装置-201610658881.5
  • 张大维 - 苹果公司
  • 2013-02-04 - 2019-09-20 - H04B1/525
  • 本公开提供了用于基于滤波器特性提高可操作性能和/或成本性能的方法和装置。现有的用于测量滤波器性能的方案基于频率范围和温度范围内最差情况的滤波器性能。滤波器性能能够在一个或多个频率范围内更准确地被表征。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函数(例如线性平均值)度量对频率进行表征。通过提供更准确的接收/传输滤波器性能的表示,网络和设备优化均能够有力地管理可用功率并且能够对更小的(更严格的)边际值进行处理。
  •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干扰消除的装置、方法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201610355823.5
  • N·坦齐;G·钱斯 - 英特尔IP公司
  • 2016-05-26 - 2019-09-13 - H04B1/525
  • 本发明涉及模拟自干扰消除的架构和控制。一种在被配置用于接收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干扰消除的装置包括:接收信号路径,被配置为将包括Rx信号和残余发送(Tx)信号的总体接收(Rx)信号从天线端口传递到收发机的Rx输入端口;以及至少一个消除路径,被配置为从天线端口接收泄漏Tx信号。此外,该装置包括:消除单元,被配置为将消除信号施加到接收信号路径中的总体Rx信号;以及补偿单元,被配置为基于补偿控制信号,通过修改消除路径中的泄漏Tx信号来生成消除信号。此外,该装置包括反馈接收机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总体Rx信号中的残余Tx信号和消除信号来生成补偿控制信号。
  • 一种窄带收发信机的射频功放滤波器组件-201920247704.7
  • 张国燕;蔡楚才 - 武汉博畅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2019-02-27 - 2019-08-23 - H04B1/525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窄带收发信机的射频功放滤波器组件,通过功率分解及匹配电路将射频信号分成两路功率信号;通过设置功率放大电路,将两路射频信号的功率放大到足够大,提高射频信号的强度;通过功率合成及匹配电路将功率放大电路放大后的两路射频信号合成一路信号,保证了后级功率放大器在大信号输入下的线性度,提高了组件的抗干扰性能;通过设置谐波滤波器,可以抑制杂波,有效的提高了整个组件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整个组件将射频后端分布零散的电路高度集成,使收发信机设备小型化,组件操作简单化,实现收发一体,收发隔离度最高可达70分贝。
  • 用于自干扰消除的装置和方法-201480076861.6
  • 刘晟;陈特彦;程宏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2014-03-20 - 2019-08-23 - H04B1/525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干扰消除的装置,能够提高自干扰消除的性能,装置包括:本地振荡器,用于生成本振信号;第一分路器,用于对本振信号进行分路处理,以将本振信号分别传输至上变频器和延迟器;上变频器,用于获取基带发射信号,并根据本振信号,对基带发射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以生成发射信号;延迟器,用于根据预设的目标时延对本振信号进行延迟处理;第一下变频器,用于获取接收信号和经延迟处理后的本振信号,并基于经延迟处理后的本振信号,对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以获取基带接收信号,并将基带接收信号传输至自干扰消除器;自干扰消除器,用于对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
  • 一种广频率覆盖的射频自干扰对消装置与方法-201910525230.2
  • 潘文生;王亚赟;邵士海;沈莹;马万治 - 电子科技大学
  • 2019-06-18 - 2019-08-20 - H04B1/52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广频率覆盖的射频自干扰对消装置与方法,包括干扰参考信号下变频模块、射频域干扰重建模块、干扰重建信号上变频模块、合成干扰对消模块、功分模块和干扰控制模块;干扰参考信号下变频模块的输出端依次通过射频域干扰重建模块、干扰重建信号上变频模块、合成干扰对消模块与功分模块连接,功分模块将来自干扰对消模块的信号分为两路,一路对外输出,一路反馈给干扰控制模块。本发明通过对广频率干扰参考信号进行下变频,使干扰参考信号变频至固定中频,通过射频域干扰重建模块得到重建信号,再将重建信号上变频回射频广频率,输入至干扰合成对消模块与受干扰的射频接收信号进行合成实现干扰对消,降低干扰重建的复杂度。
  • 一种面向同时同频全双工的多抽头模拟自干扰抵消方法-201710843711.9
  • 黄川;黎旭冬;刘东林 - 电子科技大学
  • 2017-09-19 - 2019-08-20 - H04B1/52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同时同频全双工的多抽头模拟自干扰抵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直连本地发射机和接收机,本地发射和接收已知的导频信号,在时域估计射频不匹配系数;将本地接收信号转换到频域,对射频不匹配系数下的自干扰信道频域响应进行估计;利用估计得到的不匹配系数,对估计的自干扰信道频域响应进行校正;利用校正后的自干扰信道频域响应,计算所需的自干扰抵消脉冲,并根据计算结果重建多抽头自干扰抵消器,应用在同时同频全双工通信系统中,进行全双工通信过程中的自干扰抑制。本发明考虑了射频不匹配系数的影响,降低了自干扰消除误差,提高了自干扰抵消器的性能。
  • 射频电路、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201910471103.9
  • 肖石文;刘广辉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2019-05-31 - 2019-08-16 - H04B1/525
  • 本发明提供一种射频电路、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该射频电路包括:第一通路,所述第一通路包括第一天线、第一收发单元和滤波网络单元,所述第一收发单元与所述第一天线连接,所述滤波网络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收发单元与所述第一天线之间,所述滤波网络单元的第二端接地;第二通路,所述第二通路包括第二天线和第二收发单元,所述第二收发单元与所述第二天线连接。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实现所需的对谐波的抑制效果,以至少解决目前终端的接收能力差的问题。
  • 介质POI-201910410617.3
  • 王魏东;孙雷;周敏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 2019-05-16 - 2019-08-09 - H04B1/525
  • 本发明提供一种介质POI,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滤波器、合路器,以及电桥,所述多系统合路平台具有多个用于接入基站信号的信号输入端和用于接入天馈分布系统的信号输出端,其中,每个信号输入端用于对应输入一种制式信号,对于频段之间间隔较近的制式信号的传输信道中均包含滤波器和合路器的通路,并且滤波器和合路器其中之一为具有介质谐振器的器件,另一为均由金属谐振器构成通路的器件。本发明中,在POI内引入介质滤波器和金属合路器,或者是金属滤波器和介质合路器的组合,进而提高了该介质POI各系统之间的隔离度,减少了各系统之间信号的干扰,并且该介质POI体积不变,插损降低。
  • 一种零陷波带宽自适应自泄漏信号抑制方法-201610278910.5
  • 蒋云昊;丁稳房;席自强;宫力;张杰;赵楠;刘聪;熊兰;陈辉 - 湖北工业大学
  • 2016-04-29 - 2019-08-02 - H04B1/525
  • 本发明涉及自适应信号处理和通信电磁兼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零陷波带宽自适应自泄漏信号抑制系统及方法,包括耦合器一、移相器、可调衰减器、相关器、控制器、合成器、耦合器二以及耦合器三,本发明可用以解决收发共用天线连续波体制雷达通信系统内部的自泄漏干扰问题,并可减小高隔离度环形器和双工器的设计难度和成本,在发射功率不很大的场合甚至可以取代环形器和双工器。本发明系统也可应用于提高双天线连续波雷达收发系统的隔离度,还可推广应用于干扰信号与有用信号频率极邻近时有用信号的提取。
  • 处理信号的收发机设备和方法-201610340821.9
  • 薛峰;崔洋硕;叶书苹;希尔帕·塔瓦尔;瓦亚·杜斯特内贾德 - 英特尔公司
  • 2016-05-19 - 2019-07-30 - H04B1/525
  • 本发明公开了处理信号的收发机设备和方法。处理信号的方法可以包括:基于输入信号向量和输出信号向量计算协方差矩阵和相关向量;基于预定义的标准标识参数向量的多个关键元素,其中参数向量描述了输入信号向量和输出信号向量之间的关系;计算线性系统的解以生成具有多个元素的被降低的参数更新向量,其中线性系统是基于参数向量的多个关键元素、协方差矩阵和相关向量;使用降低的参数更新向量来更新参数向量的多个关键元素以生成被更新的参数向量,其中降低的参数更新向量具有比参数向量更少的元素;以及使用被更新的参数向量来处理与输入信号向量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信号。
  • 射频载波对消方法及系统-201710484014.9
  • 王兵 - 江苏本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17-06-23 - 2019-07-30 - H04B1/525
  • 本发明提供一种射频载波对消方法及系统,其中射频载波对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固定设置I路控制电压为第一电压值;在调整范围内扫描Q路控制电压,通过所述功率检测单元获得对应的第一功率电压,在所述第一功率电压为最小时确定Q路控制电压对应的第一控制电压值;固定设置Q路控制电压为第二电压值;在调整范围内扫描I路控制电压,通过所述功率检测单元获得对应的第二功率电压,在所述第二功率电压为最小时确定I路控制电压对应的第二控制电压值。本发明简化了射频载波对消的方式,保证了射频载波对消的效果。
  • 一种内置具有驻波监测功能低噪放的基站双工模块-201821632411.2
  • 孙涛;倪小龙;刘洋;吉荣新 - 南京泰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8-10-09 - 2019-07-26 - H04B1/525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置具有驻波监测功能低噪放的基站双工模块,包括TX‑ANT端、ANT‑RX端、TX‑FC端、ANT‑RC端和具有驻波检测功能的RRU低噪放模块;所述的TX‑ANT端为基站设备发射端口对基站射频输出天线端口;所述的ANT‑RX端为基站射频输出天线端口对基站设备接收端口;所述的TX‑FC端为基站发射端口对前向耦合端口;所述的ANT‑RC端为基站射频输出天线端口对反向耦合端口。本实用新型节约基站内部空间,将低噪放及外部驻波采样模块集成到双工器中,减少射频电缆连接,实现一体化,具有高可靠性,利用腔体模块的耦合性能,减少了故障节点,提高基站的维护效率。
  • 一种飞机防电台干扰系统-201710817014.6
  • 秦涛;冯立新;康凌志;张云峰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2017-09-11 - 2019-07-19 - H04B1/52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防电台干扰系统。所述飞机防电台干扰系统包括:第一射频兼容装置,其包括第一采样输入接口、第一数据传输输入接口、第一输出端及第一数据传输输出接口;第一采样输入接口与数传装置连接;第一数据传输输入接口与语音传输天线连接;第一数据传输输出接口与语音装置连接;第一输出端与数传传输天线连接;第二射频兼容装置,其包括第二采样输入接口、第二数据传输输入接口、第二输出端及第二数据传输输出接口;第二采样输入接口与语音装置连接;第二数据传输输入接口与数传传输天线连接;第二数据传输输出接口与数传装置连接;第二输出端与语音传输天线连接。本申请的飞机防电台干扰系统采用信号相互滤除方式抵消相互干扰。
  • 具有自适应接收功率降低的全双工无线电-201580076088.8
  • 何高宁;马可·马索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2015-02-12 - 2019-07-19 - H04B1/525
  • 提供了一种全双工无线电单元,包括传输单元,天线,接收单元,环行器和功率降低单元。传输单元配置为产生第一信号。环行器配置为从传输单元向天线提供第一信号。天线配置为发送第一信号并且使用相同的频率或频带同时接收第二信号。环行器配置为向功率降低单元提供第三信号,其中第三信号包括第二信号和通过天线和环行器的第一信号产生的干扰。功率降低单元配置为通过将第三信号乘以因子ρ,降低第三信号的功率,其中ρ介于0和1之间,从而产生第四信号。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第四信号。
  • 一种自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及装置-201710606017.5
  • 陈朝喜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2017-07-24 - 2019-07-09 - H04B1/525
  •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自干扰信号的消除方法及装置,属于通信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反射系数与功率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反射系数对应的功率是通信节点使用第一耦合信号抵消其接收的第一自干扰信号后得到的第二自干扰信号的功率,所述第一耦合信号是使用所述反射系数对所述通信节点产生的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进行调整后得到的耦合信号;使用所述对应关系中的功率小于预设阈值的反射系数调整所述第二耦合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得到第三耦合信号;根据所述第三耦合信息抵消所述通信节点接收的第一自干扰信号。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调整模块和抵消模块。本公开能够减小自干扰信号的功率。
  • 自适应抵消无源互调信号的装置-201821919998.5
  • 孟庆南 - 香港梵行科技有限公司
  • 2018-11-20 - 2019-07-09 - H04B1/525
  •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抵消无源互调信号的装置、方法及应用设备。包括一个耦合器、双工器、天线、天馈组件、抵消器电路、接收单元、无源互调检测电路、数字处理单元、发射电路单元和收发模块;耦合器与双工器的天线口、天线链路上的天馈组件连接,耦合端口和抵消器电路的射频端口连接;收发模块经发射电路单元与双工器的发射信号输入端连接,无源互调检测电路通过接收单元与双工器的接收信号输出端连接,无源互调检测电路的数字采样信号输出端与数字处理单元连接,数字处理单元的控制量信号输出端与抵消器电路连接。其能将无线收发设备以及该设备天线口至天线这一段链路上其他设备或组件产生的无源互调信号落入到接收频段的分量抵消。
  • 通信装置及电子装置-201711364641.5
  • 王琪佳 - 镇江智宸电子有限公司
  • 2017-12-18 - 2019-06-25 - H04B1/525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及电子装置。其中,该通信装置包括:天线、频分电路及至少一可变阻抗电路。其中,频分电路具有公共端口,该公共端口耦接于该天线和至少一输出端口,且该频分电路用于将从该公共端口接收的频率范围划分为多个频率子范围并将该多个频率子范围中的至少一个分别输出至该至少一输出端口;以及至少一可变阻抗电路中的每一个耦接于该频分电路的该至少一输出端口的一个对应的输出端口与一个第一参考电压之间,且每个可变阻抗电路分别提供在不同的阻抗值之间切换的可变阻抗值。本发明提供的通信装置可有效地抑制通信装置中的谐波干扰。
  • 基于深度学习的非线性数字自干扰消除的方法-201910122763.6
  • 张友文;郭嘉城;李俊轩;黄福鹏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019-02-19 - 2019-06-21 - H04B1/525
  • 基于深度学习的非线性数字自干扰消除的方法,属于5G通信技术领域。为了降低传统非线性干扰对于接收信号的影响,本发明以消除非线性数字自干扰消除模型建立了深度学习网络。本发明的使用分为三个个阶段,首先使用正交载波进行信息调制,产生发射数据。经过同相正交混合器、功率放大器和自干扰信道后得到接收信号。其次基于大量的训练数据进行训练,通过训练过程使定义的损失函数最小并反馈调节整个深度学习网络的随机参数来得到有效的消除非线性数字自干扰的模型。最后,是将产生的训练模型投入实际测试阶段,在不需要信道函数的条件下直接得出非线性数字自干扰功率谱。本发明适用于5G通讯领域。
  • 一种零中频全双工收发机的数字自干扰消除方法-201711326494.2
  • 夏亦犁;李喆;裴文江;王开;达尼洛·曼迪奇 - 东南大学
  • 2017-12-12 - 2019-06-21 - H04B1/52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中频全双工收发机的数字自干扰消除方法,该方法主要应用于数字自干扰消除器内,根据接收端采样后得到的数字信号,以及发射端已知的数字波形,对收发机信号传输链路中的自干扰进行估计。该方法可消除理想元器件下发射机产生的自干扰,由发射链上变频调制器和接收链下变频解调器的IQ不平衡产生的镜像自干扰,由发射链功放失真产生的非线性自干扰,以及IQ不平衡和功放失真联合导致的镜像非线性自干扰。该方法相比较于传统的增广复数LMS算法,可以在发射信号功率较大时仍获得理想的自干扰消除效果和较快的收敛速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