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片加热扩散炉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080092.9 申请日: 2017-11-06
公开(公告)号: CN107604444B 公开(公告)日: 2023-07-18
发明(设计)人: 赵阿强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长捷电子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30B31/02 分类号: C30B31/02;C30B29/06
代理公司: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代理人: 贾庆
地址: 409100 重庆*** 国省代码: 重庆;50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片加热扩散炉,包括炉体和设置于炉体内的多根炉管,炉体上设有控制柜,炉管相互间隔的横向装设于炉体内,且炉管的两端设为炉口和炉尾,且炉口和炉尾于炉体上设有炉门。炉管的炉口、炉尾和炉管的中部分别设有加热元件,炉管内设有石英层,且炉管的炉口和炉尾的外表面分别套设有石棉垫和石棉圈,控制柜实时监控和控制炉体内的温度。本发明的炉口和炉尾的外表面分别套设有石棉垫和石棉圈,进而可达到对炉口和炉尾保温的作用,防止其散热导致炉口、炉尾和炉管的中部三点温度不一致影响产品质量,因此,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不仅可以保证产品质量,还可以防止炉口和炉尾因散热导致炉门处温度过高导致变形的情况。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硅片 加热 扩散
【主权项】:
一种硅片加热扩散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和设置于炉体(1)内的多根炉管(2),所述炉体(1)上设有控制柜(3),所述炉管(2)相互间隔的横向装设于所述炉体(1)内,且炉管(2)的两端设为炉口(2a)和炉尾(2b),且所述炉口(2a)和炉尾(2b)于所述炉体(1)上设有炉门(4),所述炉管(2)的炉口(2a)、炉尾(2b)和炉管(2)的中部分别设有加热元件(5),所述炉管(2)内设有石英层(6),且炉管(2)的炉口(2a)和炉尾(2b)的外表面分别套设有石棉垫(7)和石棉圈(8),所述控制柜(3)实时监控和控制炉体(1)内的温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8009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硅片加热扩散炉-201711080092.9
  • 赵阿强 - 重庆长捷电子有限公司
  • 2017-11-06 - 2023-07-18 - C30B31/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片加热扩散炉,包括炉体和设置于炉体内的多根炉管,炉体上设有控制柜,炉管相互间隔的横向装设于炉体内,且炉管的两端设为炉口和炉尾,且炉口和炉尾于炉体上设有炉门。炉管的炉口、炉尾和炉管的中部分别设有加热元件,炉管内设有石英层,且炉管的炉口和炉尾的外表面分别套设有石棉垫和石棉圈,控制柜实时监控和控制炉体内的温度。本发明的炉口和炉尾的外表面分别套设有石棉垫和石棉圈,进而可达到对炉口和炉尾保温的作用,防止其散热导致炉口、炉尾和炉管的中部三点温度不一致影响产品质量,因此,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不仅可以保证产品质量,还可以防止炉口和炉尾因散热导致炉门处温度过高导致变形的情况。
  • 一种Cr掺杂II-VI族化合物同质包边多晶激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202110477013.8
  • 张龙;范金太;姜本学;张阳 - 杭州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2021-04-29 - 2023-06-02 - C30B31/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r掺杂II‑VI族化合物同质包边多晶激光材料及其的制备方法,其中,方法包括步骤:在II‑VI族化合物激光材料的通光面上镀Cr膜,得到一次处理II‑VI族化合物激光材料;在所述一次处理II‑VI族化合物激光材料的非通光面上镀Fe膜,得到二次处理II‑VI族化合物激光材料;在所述二次处理II‑VI族化合物激光材料的通光面和非通光面上镀Au膜,得到三次处理II‑VI族化合物激光材料;将所述三次处理II‑VI族化合物激光材料置于真空环境中并在800‑1000℃的温度条件下扩散2‑8周,得到所述Cr掺杂II‑VI族化合物同质包边多晶激光材料。本发明制备的Cr掺杂II‑VI族化合物同质包边多晶激光材料可以抑制激光增益介质的寄生振荡,从而提升材料的中波红外增益性能。
  • 一种n型半导体金刚石材料的制备方法-202310155639.6
  • 贺端威;郭睿昂 - 四川大学
  • 2023-02-23 - 2023-05-30 - C30B31/02
  • 本发明所述n型半导体金刚石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如下:(1)单晶金刚石的预处理,以去除单晶金刚石表面的杂质;(2)掺杂坯体的制备,将预处理后的单晶金刚石置于n型掺杂物质的单质粉体或化合物粉体中模压成型,或者将n型掺杂物质的单质粉体或化合物粉体放入箔材或无机非金属材料容器中,再将预处理后的单晶金刚石置于n型掺杂物质的单质粉体或化合物粉体中模压成型;(3)将掺杂坯体放入静高压设备中,在确定的掺杂压力和掺杂温度保温保压进行热扩散掺杂,热扩散掺杂完成后,清洗去除包裹材料和掺杂后的金刚石表面杂质并干燥,即得到晶格完整、掺杂浓度高、性能优良的n型半导体金刚石材料。
  • 一种P型碳化硅晶体及其生长方法和生长装置-202310029517.2
  • 袁振洲;刘欣宇 - 江苏超芯星半导体有限公司
  • 2023-01-09 - 2023-05-09 - C30B31/02
  • 本发明提供一种P型碳化硅晶体及其生长方法和生长装置,所述生长方法包括:将铝源层和碳化硅粉层交替置于反应腔室中,进行反应,得到所述P型碳化硅晶体;其中,所述铝源层为至少一层。本发明通过将铝源层和碳化硅粉层交替设置,确保了整个P型碳化硅晶体生长过程中铝原子的掺杂均匀,使得反应后可以得到高品质的P型碳化硅晶体。该生长方法工艺成熟,简单且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 一种低电阻N型碳化硅晶体及其制备方法-202310029504.5
  • 袁振洲;刘欣宇 - 江苏超芯星半导体有限公司
  • 2023-01-09 - 2023-05-02 - C30B31/0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电阻N型碳化硅晶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在反应腔体内填入反应粉料并安装碳化硅籽晶,然后将反应腔体放入晶体生长装置内,反应后得到所述低电阻N型碳化硅晶体;所述反应粉料包括至少两层碳化硅粉层,且每两层碳化硅粉层之间设置有铝源层;所述反应粉料的最上层和最下层分别独立地设置有碳化硅粉层。本发明通过在制备过程中同时引入氮原子和铝原子制备得到低电阻N型碳化硅晶体,既可以保证晶体质量,又能实现低阻的效果,可以满足下游器件客户对碳化硅器件电阻率的需求;所述制备方法简单,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 一种IVB族原子和铝共掺制备p型4H-SiC的方法-202110475998.0
  • 皮孝东;徐所成;王蓉;黄渊超;钱怡潇;杨德仁 -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 2021-04-29 - 2022-01-11 - C30B31/02
  • 本发明通过在4H‑SiC中掺入铝原子与IVB族原子,有效地降低了碳化硅晶体中铝的电离能,实现了低阻p型4H‑SiC的制备。本发明利用IVB族原子掺杂后引入一个空的杂质轨道e能级,与Al的3/4占据的e轨道形成有效的库伦排斥,从而降低Al杂质的电离能。IVB族原子的掺杂浓度保证在1017cm‑3以上,铝原子的掺杂浓度在1020cm‑3左右。本发明解决了4H‑SiC中铝原子电离能较高的问题,增加了碳化硅中载流子有效浓度,降低4H‑SiC碳化硅晶体电阻率,对电力电子领域中各类电子器件的制造有重要的意义。
  • 一种钛扩散制备铌镁酸铅钛酸铅光波导的方法-202110541056.8
  • 胡庆元;杨瑞;刘鑫;庄永勇;徐卓;魏晓勇 - 西安交通大学
  • 2021-05-18 - 2021-09-14 - C30B31/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扩散制备铌镁酸铅钛酸铅光波导的方法,对PMN‑PT单晶样品进行抛光,得到具有平整、无划痕的光学级表面的基片,清洗后利用光刻工艺制备特定图案的钛金属膜,将表面附着钛金属膜的单晶基片放在氧化铝板上,并将氧化铝板放在底部均匀撒上氧化铅粉末的氧化铝坩埚中,在湿氧环境下进行退火扩散后得到PMN‑PT晶体光波导。本发明的工艺步骤简单、易于操作、重复性好,制备出的PMN‑PT晶体光波导用于电光调制器件中能够有效降低驱动电压和器件尺寸,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 一种在长石晶体中生长纳米材料的方法-202011212050.8
  • 周青超;王成思;沈锡田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滇西应用技术大学
  • 2020-11-03 - 2021-08-31 - C30B31/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长石晶体中生长纳米材料的方法,该制备方法通过高温扩散的手段将金属元素引入到长石晶体内部,为了减少长石晶体在高温扩散过程中与扩散原料的化学反应对长石晶体表面造成的损伤,在高温扩散过程中将长石晶体的一部分包埋在扩散原料中,另外一部分露出不与扩散原料直接接触。这种方法得到的含有纳米材料的长石晶体露出的部分表面无损伤,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其作为宝石材料、光电材料的应用价值。
  • 光激发光剂量检测晶体制备方法-201410806914.7
  • 周明奇 - 国立中山大学
  • 2014-12-23 - 2018-10-30 - C30B31/02
  • 一种光激发光剂量检测晶体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先将氧化铝(Al2O3)以碳包覆起来,在真空下经过扩散(Diffusion)后,使碳原子扩散进入氧化铝晶格内,再于大气下进行退火(Annealing),使氧与碳原子反应,透过C+O转换成CO,或C+O2转换成CO2,使氧化铝晶体产生氧空缺(Oxygen Vacancy),而可简易制得碳分布均匀的检测晶体(C:Al2O3)结构,具有光激发光剂量响应灵敏度高,且线性剂量响应范围宽的特性。
  • 一种硅片加热扩散炉-201721467033.2
  • 赵阿强 - 重庆长捷电子有限公司
  • 2017-11-06 - 2018-07-10 - C30B31/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片加热扩散炉,包括炉体和设置于炉体内的多根炉管,炉体上设有控制柜,炉管相互间隔的横向装设于炉体内,且炉管的两端设为炉口和炉尾,且炉口和炉尾于炉体上设有炉门。炉管的炉口、炉尾和炉管的中部分别设有加热元件,炉管内设有石英层,且炉管的炉口和炉尾的外表面分别套设有石棉垫和石棉圈,控制柜实时监控和控制炉体内的温度。本实用新型的炉口和炉尾的外表面分别套设有石棉垫和石棉圈,进而可达到对炉口和炉尾保温的作用,防止其散热导致炉口、炉尾和炉管的中部三点温度不一致影响产品质量,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不仅可以保证产品质量,还可以防止炉口和炉尾因散热导致炉门处温度过高导致变形的情况。
  • 一种能够提高硅棒导电性的掺杂装置-201721273821.8
  • 范桂林;李茂欣 - 上海磐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2017-09-29 - 2018-06-08 - C30B31/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提高硅棒导电性的掺杂装置,包括支架和位于支架下方的硅棒本体,所述硅棒本体为中空结构,且硅棒本体的顶部设置为开口,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柱,支柱上固定安装有限位柱,限位柱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限位柱覆盖于硅棒本体的开口处,所述硅棒本体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位置与固定槽相对应的固定块,固定块与对应的固定槽相卡装,所述固定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内安装有移动柱,移动柱靠近固定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卡块,固定块靠近移动柱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槽。本实用新型便于对硅棒本体进行拆卸,从而便于对石英杯内的掺杂剂进行更换,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 抗下垂制动装置及侧壁加热器扩散炉的超低质量运送系统-201210279698.6
  • 理查·W·帕克斯;路易斯·阿雷安卓·芮·加希亚;彼得·G·拉给 - TP太阳能公司
  • 2012-08-07 - 2013-03-06 - C30B31/02
  • 多区域太阳能电池扩散炉具有多个辐射元件(SiC)或/和高强度IR灯加热式加工区域,区域包含挡板区域、升高区域、焙烧区域、均热区域及冷却区域。通过超低质量晶片运送系统来实施将太阳能电池晶片运送穿过炉的操作,太阳能电池晶片,晶片运送系统包括横向隔开、有防护、并且同步驱动的金属带或链,金属带或链承载悬挂在金属带或链之间的金属丝上的非旋转式氧化铝管。晶片位于沿着氧化铝管横向隔开的凸起圆周支座上,减少污染。高强度IR通量对晶片进行快速光辐射调节,使得扩散发生的速度比常规高质量热炉快两倍以上。使用插在运送管中的因科镍护套的纵向侧壁加热器来确保对邻近侧壁的晶片边缘进行均匀加热,加热器包括盘管式加热器。
  • 离子扩散法改性钨酸铅晶体的工艺-201110425979.3
  • 向卫东;邵明国;梁晓娟;黄海宇;陈兆平 - 温州大学
  • 2011-12-16 - 2012-07-04 - C30B31/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扩散法改性钨酸铅晶体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以PbO粉末和WO3粉末为原料,按照n(PbO)∶n(WO3)=1∶1摩尔比精确配料,利用坩埚下降法或提拉法生长钨酸铅晶体;2)将生成的钨酸铅晶体经X射线定向仪精确定向、切割、研磨成厚度为2~5mm规格的钨酸铅晶片,清洗后得到纯钨酸铅晶体样品;3)将步骤(2)得到的纯钨酸铅晶体样品放入装有金属氧化物粉末的坩埚中,使纯钨酸铅晶体样品被金属氧化物粉末严实包裹,然后将坩埚放入马弗炉中,升温至800~1000℃,保温12~36h后扩散结束,然后降温至室温,得到改性的钨酸铅晶体。本发明具有低能耗、高效率的特点。
  • 适用于轻掺及中高阻直拉硅单晶的掺杂装置-201120085198.X
  • 李巨晓;孙新利;王飞尧;何国君;张立安 - 杭州海纳半导体有限公司
  • 2011-03-28 - 2011-11-23 - C30B31/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轻掺及中高阻直拉硅单晶的掺杂装置,包括上吊杆(1)、下挂架(2)和石英托盘(6);在下挂架(2)的上表面搁置三爪架(3),上吊杆(1)从上至下的贯穿三爪架(3)的中心通孔后与下挂架(2)固定相连,与三爪架(3)固定相连的不锈钢导轨(4)从上至下的贯穿下挂架(2),石英托盘(6)位于不锈钢导轨(4)的下方,石英托盘(6)的左端通过左石英吊杆(5)与不锈钢导轨(4)的底端固定相连,石英托盘(6)的右端通过右石英吊杆(8)与下挂架(2)的底端固定相连。在常规的CZ单晶炉中使用该掺杂装置,能轻易实现向炉内的晶锭原料中添加掺杂剂。
  • 无色水晶的高温钴离子扩散致色的方法-200910198541.9
  • 张渠;王瑛;蒋伟忠;陈小英;万钧 - 东华大学
  • 2009-11-10 - 2010-05-12 - C30B31/02
  • 无色水晶的高温钴离子扩散致色的方法,包括:(1)称取氧化钴和石英砂混合均匀,氧化钴和石英砂的质量含量比为1~5∶100,然后将清洗过的无色水晶包埋于该混合粉末中;(2)缓慢升温至1100~1600℃,保温1~10小时;(3)待温度下降到20~60℃,取出水晶并清洗干净。本发明操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安全可靠,能有效改善无色水晶颜色。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