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中深层地热能间接供热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830831.0 申请日: 2017-07-10
公开(公告)号: CN207113272U 公开(公告)日: 2018-03-16
发明(设计)人: 徐德龙;李勇;冯绍航;王晓龙;沈宝镜;马智;杜兴亮 申请(专利权)人: 陕西德龙地热开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F24T10/13 分类号: F24T10/13;F24D3/02
代理公司: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5 代理人: 段俊涛
地址: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新型中深层地热能间接供热系统,包括设置在地岩热换热孔中的地热能换热器,地热能换热器上部为保温段,下部为高温换热段,内部有输出中层管,所述地热能换热器注有换热介质,换热介质在所述地热能换热器高温换热段内与地下高温蓄热岩层进行换热,热源侧动力泵将换热介质通过输出中层管输送至换热机组进行换热,换热后换热介质返回地热能换热器,形成热源侧环路;用户末端通过管道与换热机组相连后,再连接至用户侧动力泵,然后通过管道连接至用户末端,形成用户侧环路;两个环路的循环介质通过换热机组进行换热。本系统工艺简单,取热不取水,实现了地热能的低成本、高效率、无干扰的利用。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新型 深层 地热能 间接 供热 系统
【主权项】:
一种新型中深层地热能间接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地岩热换热孔(11)中的地热能换热器,地热能换热器上部为保温段(2),下部为高温换热段(4),内部有输出中层管(3),所述地热能换热器注有换热介质,换热介质在所述地热能换热器高温换热段(4)内与地下高温蓄热岩层进行换热,热源侧动力泵(6)将换热介质通过输出中层管(3)输送至换热机组(7)进行换热,换热后换热介质返回地热能换热器,形成热源侧环路;用户末端(9)通过管道与换热机组(7)相连后,再连接至用户侧动力泵(8),然后通过管道连接至用户末端(9),形成用户侧环路;两个环路的循环介质通过换热机组(7)进行换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德龙地热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德龙地热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83083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可持续利用的跨季节地热能开发系统-201920238875.3
  • 张金龙;李晶;王含;郑新;张迪;王绪伟;周杲昕;张小铮;孙雨潇 -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19-02-25 - 2019-11-12 - F24T10/13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持续利用的跨季节地热能开发系统,包括:地热井、井下外管、可切换地热井隔封、绝热套管、井下内管、多级板换、热泵、用户、循环水箱、可再生热源、梯级利用系统循环泵、跨季节不热系统循环泵、夏季供冷系统循环泵及多个阀门,其中,可切换地热井隔封设置在地热储层的低温区与高温区之间,通过对可切换地热井隔封进行切换,使可持续利用的跨季节地热能开发系统进入不同的能源开发模式。本实用新型应用范围广、长期运行经济性佳、环保效益显著,彻底解决地热单井供能小、长期使用热量衰减等问题,并提高了地热能利用的热源稳定性和经济最优性,在开发地热能的同时保护了地热资源的可持续性。
  • 一种地热能复合运行系统-201920288085.6
  • 鲍玲玲;徐豹;王晓明;王景刚;侯立泉;罗景辉;陈凯;朱淑静 - 河北工程大学
  • 2019-03-07 - 2019-11-12 - F24T10/13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热能复合运行系统,包括中深层地热井下供热系统、浅层地埋管系统、过渡季循环管路和热泵机组以及入户循环管路、建筑末端调温系统,入户循环管路包括冬季用循环管路、夏季用循环管路;中深层地热井下供热系统、浅层地埋管系统通过热泵机组、入户循环管路与建筑末端调温系统连通;通过调节相应管路上阀门的开启与关闭来实现供热和降温的交替作业。本实用新型中深层地热井下供热系统能够在只取热不取水的前提下来换取中深层地热能,充分利用中深层地热能在冬季为地面建筑提供热量;浅层地埋管系统充分利用浅层土壤在夏季为地面建筑提供冷量;该系统构思巧妙,布局合理,安全环保。
  • 一种地热井套管导热器-201920029192.7
  • 赵旭江;张宏博 - 陕西清乔环保新能源有限公司
  • 2019-01-09 - 2019-10-29 - F24T10/13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热井套管导热器,包括套管接头,所述套管接头一端可拆卸连接导热头,内部设有导热芯轴,所述导热头上开有若干导热孔;所述套管接头与导热头、导热芯轴之间均设有套管扣,所述套管扣上方嵌入防松连接件,所述套管接头与导热芯轴外表面均设用于夹持套管导热器的凹槽。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导热芯轴可有效传递热能量,各零件采用专用的特殊合金钢生产,具有耐酸碱、耐腐蚀的作用;同时该特殊合金钢不会与石油套管、井内其他PE管发生化学反应,影响使用期限;维修率低、使用寿命长。适应的工作环境为PH6‑9,在此环境下能够稳定使用30年不发生变化。
  • 一种封闭式井换热装置及地热井-201920003565.3
  • 赵璞;任虎俊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
  • 2019-01-03 - 2019-10-18 - F24T10/13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闭式井换热装置及地热井,换热装置设置在地热井中,包括导热套管和隔热取水管,所述导热套管设置在地热井中以将其内的水与所述地热井周边的地热能进行换热,所述隔热取水管套设在所述导热套管内并通过端部取水口将所述导热套管内经过换热的水取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装置,利用导热套管和隔热取水管的相互套设的结构,减少了井内热水在上升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增加了封闭式取热系统的水量,从而提高了封闭式“U型”井换热装置的单位时间内换热效率。
  • 一种适用于中深层地热井取热不取水的中心管-201920112759.7
  • 沈智慧;方向清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
  • 2019-01-23 - 2019-10-18 - F24T10/13
  •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热井换热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中深层地热井取热不取水的中心管。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中心管本体,所述中心管本体的侧壁上由上至下等间距设置有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圆孔,最下端的所述中心管本体的下端为切口,所述切口的切角角度为15°~75°。这样,通过在中心管本体的侧壁上设置圆孔以及在最下端的中心管本体底端开设切口,使得循环水在流通过程中不会发生紊流的现象。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克服了循环水在中心管底部形成的紊流,降低了循环水的运动阻力,提高循环水泵效率,延长了循环泵的使用寿命。
  • 土壤换热器和地源热泵系统-201920089191.1
  • 刘心一 - 北京维源泰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2019-01-18 - 2019-10-01 - F24T10/13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壤换热器和地源热泵系统,土壤换热器包括井体、换热介质和换热管道;换热管道包括进水管道、回水管道和渗透补水管道;进水管道的一端、回水管道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井体底部;渗透补水管道延伸至井体底部,渗透补水管道位于井体的部分的管壁上设置有渗水孔;井体内设置换热介质;循环介质在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中进行热交换,渗透补水管道通过渗水孔向井体内渗水,渗透至换热介质内,提高换热介质的导热系数。本方案的渗透补水管道向换热介质内补水,提高了换热介质的含湿率,增大了导热系数,同时换热介质能够减缓水的流失,进而提高了土壤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降低了打井数量和占地面积。
  • 一种防腐蚀防氧化的地下水热能提取设备-201910441547.8
  • 李进 - 湖南达道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2019-05-24 - 2019-09-20 - F24T10/13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腐蚀防氧化的地下水热能提取设备。所述防腐蚀防氧化的地下水热能提取设备包括出水管、密封机构、推动机构、防氧化机构、固定机构及连接管,所述密封机构安装于所述出水管的侧壁;所述推动机构滑动连接于所述出水管的侧壁,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套筒,所述出水管的侧壁滑动连接有所述套筒;所述防氧化机构滑动连接于所述出水管的侧壁,所述防氧化机构包括橡胶套;所述连接管焊接于所述出水管的底部。本发明提供的防腐蚀防氧化的地下水热能提取设备可对热水提取后的出水管内壁进行防护,避免生锈影响下次初始热水的提取利用。
  • 一种地热能热量交换装置-201910441514.3
  • 李进 - 湖南达道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2019-05-24 - 2019-09-17 - F24T10/13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热能热量交换装置。所述地热能热量交换装置包括两个出水管道、保温机构、两个热水进水机构、地热能输送机构及吸热机构,所述衣袖对称缝合于所述主体;所述保温机构安装于两个所述出水管道的侧壁;所述热水进水机构包括储水箱及热水进水管;所述地热能输送机构连通于两个所述储水箱的之间,所述地热能输送机构包括热水输送管,若干呈阵列装分布的所述热水输送管连通于两个所述储水箱之间;所述吸热机构安装于所述地热能输送机构的表面,所述吸热机构包括冷水管、第一连接管、冷水进水管及第二连接管。本发明提供的地热能热量交换装置方便安装拆卸、占地面积小。
  • 一种高效水平螺旋型地埋管换热器-201821758742.0
  • 王雪;杨卫波;王迪溦;徐悦;张艳;任天钰 - 扬州大学
  • 2018-10-29 - 2019-08-20 - F24T10/13
  • 一种高效水平螺旋型地埋管换热器,属于地源热泵空调技术领域,由分水器、集水器、螺旋形地埋管、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连接构成;分水器的一端连接设有分水器出水口,分水器另一端的中心连接设有分水器进水口,集水器的一端连接设有集水器进水口,集水器的另一端中心处连接设有集水器出水口,螺旋形地埋管设置在集水器进水口与分水器出水口之间,与传统的地埋管结构相比,水平螺旋弹簧式埋管的结构,增大了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通过设置的2×2形式的地埋管铺设方式,能够减小埋管的密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速累积热量的及时扩散,减小土壤热失衡带来的影响;相比于传统垂直埋管形式,由于埋深较浅,降低了埋管费用,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 一种基于能量桩的桩基换热装置-201711125330.3
  • 刘艺辉 - 湖南中大经纬地热开发科技有限公司
  • 2017-11-14 - 2019-08-06 - F24T10/13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能量桩的桩基换热装置,包括成U形的换热管和翅片,还包括一支撑件和一成直线状的导热管,支撑件位于换热管的两个平行的直管段之间、且与换热管固接,支撑件具有一沿其轴向延伸的插孔和贯穿插孔的孔壁的通槽,插孔内设有一操作杆,翅片套设在换热管和支撑件外、且沿换热管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翅片从至少一边缘延伸有弹性部,导热管套在多个翅片外,所述导热管的管壁至少具有一个用于与所述弹性部的至少一部分相贴合的平面部,所述弹性部的端部与一拉绳的一端连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槽至所述插孔内、且由所述操作杆拉动。本发明的换热装置,在保持较高换热效率的同时,具有可更换性。
  • 干热岩(EGS)超长真空绝热采热装置-201710674115.2
  • 魏志海 - 魏志海
  • 2017-08-09 - 2019-07-16 - F24T10/13
  • 本发明是一种干热岩(EGS)超长真空绝热采热装置,本装置由外管(1)、内管(2)、密封装置(3)、真空泵(4)、真空表(5)组成。外管(1)和内管(2)之间的环空抽成真空。本发明利用真空绝热技术,高效率地将干热岩体中的热能导出,运用于发电、供暖(制冷)等,实现低碳环保,高效节能,能源再生的社会价值。本发明是一种全新的开发利用干热岩的技术。
  • 一种地热能复合运行系统-201910171547.0
  • 鲍玲玲;徐豹;王晓明;王景刚;侯立泉;罗景辉;陈凯;朱淑静 - 河北工程大学
  • 2019-03-07 - 2019-06-11 - F24T10/13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热能复合运行系统,包括中深层地热井下供热系统、浅层地埋管系统、过渡季循环管路和热泵机组以及入户循环管路、建筑末端调温系统,入户循环管路包括冬季用循环管路、夏季用循环管路;中深层地热井下供热系统、浅层地埋管系统通过热泵机组、入户循环管路与建筑末端调温系统连通;通过调节相应管路上阀门的开启与关闭来实现供热和降温的交替作业。本发明中深层地热井下供热系统能够在只取热不取水的前提下来换取中深层地热能,充分利用中深层地热能在冬季为地面建筑提供热量;浅层地埋管系统充分利用浅层土壤在夏季为地面建筑提供冷量;该系统构思巧妙,布局合理,安全环保。
  • 一种中深层地岩换热装置及其采热保温管-201821316847.0
  • 郭宪强;郭宪法;白金叁 - 三河方元绿洲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8-16 - 2019-05-03 - F24T10/13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深层地岩换热装置及其采热保温管,其节能环保,能有效提取地岩的热量,该换热装置包括地热能换热器,地热能换热器包括上下两端开口的换热器外管、换热器内管以及换热介质进管;换热器外管具有换热段和保温段,其换热段的下端套装有下堵头,换热器内管穿设于换热器外管中,换热器内管的上端套装有上堵头,上堵头中部贯穿地开设有螺纹孔,换热介质进管通过螺纹连接方式配合在螺纹孔内,其部分位于换热器内管中,上堵头上还贯穿地开设有出液口,出液口与换热器内管和换热介质进管之间形成的空腔连通;储热箱内存储有换热介质,储热箱通过进液管与换热介质进管连通,储热箱通过出液管与出液口连通,循环泵设于进液管上。
  • 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地热提取设备-201811465508.3
  • 李进 - 湖南达道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2018-12-03 - 2019-04-09 - F24T10/13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地热提取设备。所述具有保温功能的地热提取设备包括主体机构、进水管、出水管、压力水泵和换热器,所述主体机构包括主体外壳、吸热面、保温真空腔和隔板,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设有所述保温真空腔,所述主体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吸热面,所述主体外壳的内侧壁上距离底部三分之一处固定连接有所述隔板;所述进水管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体外壳顶部的一侧;所述出水管固定安装于所述进水管在所述主体外壳顶部上的一侧。本发明提供的具有保温功能的地热提取设备具有操作方便,可以在提取地热过程中最大程度保持热量不消散,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能够准确提示操作人员水量何时用尽的的优点。
  • 干热岩(EGS)单井双分支人工致裂换热系统-201710669372.7
  • 魏志海 - 魏志海
  • 2017-08-08 - 2019-03-29 - F24T10/13
  • 本发明是一种干热岩(EGS)单井双分支人工致裂换热系统,有三大系统组成:a.注入系统,包括注入管(1)、座封器(2);b.换热系统,包括水平裸眼井孔(3)、人工致裂岩层(4);c.排出系统,包括排出管(5)、隔传导型材料(6);三大系统与地面热能利用设备连接,形成循环系统,高效率地将干热岩热储层的热能导出,运用于发电、供暖(制冷)等,实现低碳环保、能源再生的社会价值。本发明是一种全新的提取利用地热能的技术。
  • 单井干热岩热能提取系统-201710182823.4
  • 王效勇;王翔宇;李振函;刘国爱;张建民;李继明;王东;锡景跃 - 东晨干热岩热力有限公司
  • 2017-03-24 - 2019-03-22 - F24T10/13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井干热岩热能提取系统,包括设置于干热岩层深井内的套管,所述套管的底端封闭,所述套管内底部设有井内换热器,所述套管内底部灌有水,所述井内换热器没入水中;所述井内换热器的顶端设有介质进管和介质出管,所述介质出管连接至地上换热器的一次侧进口,所述地上换热器的一次侧出口经过高压泵后连接至所述介质进管;所述地上换热器的二次侧连接地面热能利用设备。本发明的单井干热岩热能提取系统,能够有效地提取利用干热岩热能。
  • 一种利用单井采集干热岩热能的长导程旋流换热器-201820491810.5
  • 杨锐志;张为廪 - 山东达尔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4-08 - 2019-01-04 - F24T10/13
  •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热岩热能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广泛用于干热岩热能开发地热系统中,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有效防止热量散失、可复制性强、受环境因素影响弱的采集干热岩热能的长导程旋流换热器,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为数组井下换热螺旋槽管连接而成,内管为保温管,外管和内管同轴线安装,外管的内侧壁和内管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环状空间,内管的下半部的管壁上设有钻孔,钻孔为倾斜向下角度的开孔,内管的底端呈不封闭状态,内管的底端与外管的底端连通。
  • 基于地源热泵换热系统中的高效复合换热管件-201810793202.4
  • 彭睿 - 芜湖锦晔双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7-18 - 2018-12-07 - F24T10/13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地源热泵换热系统中的高效复合换热管件,涉及复合换热管件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外部换热管道、内部电加热管、缓流装置;内部电加热管包括若干加热管、基座盘、环形管板;加热管一端固定在基座盘一端面上;加热管穿过环形管板上开设的通孔固定在环形管板上;基座盘一端面专设第一旋钮;缓流装置包括圆柱形缓流塞;缓流塞一端开设弧形延伸的限流通孔。本发明通过外部换热管道内安装内部电加热管实现对换热管道内的水流加热同时在管道出口处安装缓流装置且缓流,高效便捷的实现水流的加热以及对水流的大小的控制,提高热换效率。
  • 一种中深层地岩换热用封压出回水分离式装置-201820301493.6
  • 仇春伟;王福龙;朱树譞;朱汉臣;朱汉斌;刘佩佩 - 天津柯瑞斯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2018-03-05 - 2018-12-04 - F24T10/13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深层地岩换热用封压出回水分离式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盖板、第一分离装置和第二分离装置,且相邻两者之间均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盖板上设有放气阀、球阀和光缆过线孔;所述第一分离装置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位于第一筒体内;第一连接管一端伸出第一筒体,另一端与第二分离装置连通;所述第二分离装置包括第二筒体和一内部中空且上下端敞开的倒立锥体;所述第二筒体和锥体均与第一连接管连通,第二筒体位于锥体的上方;锥体内设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为T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深层地岩换热用封压出回水分离式装置,装置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可以减少系统管路成本。
  • 地热空调管道监控及维护机构-201820301136.X
  • 高波;倪吉;徐龙;于佳佳;张红;乔振勇;陈红林;黄渝兰;巫朝敏;王潇逸 -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 2018-03-05 - 2018-11-13 - F24T10/13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地热空调管道监控及维护机构,包括上下设置的多个布管单元,相邻布管单元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上下相邻的连接管之间设置有辅助C型管;布管单元均埋在地层中,在布管单元的侧部开有深井,辅助C型管上相对于两个管口的另一端为底部,该底部漏处在深井中;辅助C型管包括依次连接的上部水平管、中部竖直管、下部水平管,上部水平管和下部水平管中均设置有移动块,移动块开有L型孔A,移动块的孔口的一端处可转动地连接有螺纹转动柱,螺纹转动柱中同样开有L型孔B,L型孔A与L型孔B相连通,L型孔B与中部竖直管相连通,螺纹转动柱的另一端伸出辅助C型管外。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便于监控,且能够及时方便的维护。
  • 一种地热能高效换热系统-201810312379.8
  • 熊志 - 芜湖智为有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2018-04-09 - 2018-11-06 - F24T10/13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热能高效换热系统,包括增压风机、空气放大器、空气涡流管、导流管、承载柱、换热盘、温度传感器、热能转换装置及控制电路,承载柱为空心管状结构,换热盘嵌于承载柱内,并与空气涡流管连通,空气涡流管与增压风机相互连接,增压风机与空气放大器相互连通,空气放大器分别与换热盘出口端和热能转换装置连通。本发明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地热能采集利用率,降低设备建设、运行维护成本,另一方面可根据不同地层地热能分布情况分别进行高效采集,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地热能资源采集作业的工作效率和范围,避免了资源浪费。
  • 一种太阳能地热能混合能源供给系统-201810312092.5
  • 熊志 - 芜湖智为有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2018-04-09 - 2018-09-28 - F24T10/13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地热能混合能源供给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地热井、地热采集泵、地热采集管、保温缓存罐、热能转换装置、余热回收装置、循环管、循环泵及控制系统,地热井与一条地热采集管和一条循环管相互连通,其中地热采集管通过地热采集泵与太阳能集热器相互连通,太阳能集热器通过导流管与热能转换装置相互连通,热能转换装置通过导流管与至少一个余热回收装置相互连接,余热回收装置通过循环泵与循环管相互连通。本发明一方面可有效的实现地热能和太阳能同步采集运行作业的需要,另一方面具有良好的资源循环利用能力,降低资源损耗和因开采地热资源而导致的地下地质结构受损等现象发生。
  • 生态热交换进气地锚-201721436255.8
  • 张延年;刘文亮 - 沈阳建筑大学
  • 2017-11-01 - 2018-08-31 - F24T10/13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热交换进气地锚,包括换热与保护金属外壳、底部下锚椎、吊装与锚入盖、室外空气进入管、换热后空气流出管、换热下旋螺旋盘、分隔内环壁和加强支撑板;换热与保护金属外壳和分隔内环壁的水平横截面为同心圆,二者之间设置有加强支撑板;分隔内环壁的内外两侧分别形成有返气内腔和气体热量交换腔,返气内腔和气体热量交换腔只在底部联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热交换深度大,地下温度比较恒定,保证进入室内的空气四季平稳,不仅施工简单、受力性能好、持力稳定,而且显著提升空气热交换效率;整体性好,空气流通性好,新鲜空气被巧妙地引入建筑内部,确保关闭着门窗的房屋也能空气流通。
  • 一种解决地下水源热泵回灌井溢水的装置-201721615344.9
  • 刘柱 -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
  • 2017-11-28 - 2018-08-28 - F24T10/13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解决地下水源热泵回灌井溢水的装置,包括底板、防护壳和动态平衡阀,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装置外壳,所述底板与装置外壳焊接,所述装置外壳与防护壳焊接,所述装置外壳的顶端设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呈水平设置在装置外壳的顶部,并与装置外壳通过螺丝固定连接,该种解决地下水源热泵回灌井溢水的装置能更好的解决当前面临水资源流失的问题,装置结构简单易懂,给工作人员带来便利性,从而更好的防止水资源的流失,进行合理利用,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装置中的水位探测器对水位探测,用报警器对水位进行报警,从而实现了对水资源进行及时处理,防止水资源溢出。
  • 一种利用单井采集干热岩热能的长导程旋流换热器-201810305739.1
  • 杨锐志;张为廪 - 山东达尔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4-08 - 2018-08-10 - F24T10/13
  • 本发明涉及干热岩热能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广泛用于干热岩热能开发地热系统中,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有效防止热量散失、可复制性强、受环境因素影响弱的采集干热岩热能的长导程旋流换热器,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为数组井下换热螺旋槽管连接而成,内管为保温管,外管和内管同轴线安装,外管的内侧壁和内管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环状空间,内管的下半部的管壁上设有钻孔,钻孔为倾斜向下角度的开孔,内管的底端呈不封闭状态,内管的底端与外管的底端连通。
  • 具有混合元件的地热探头-201480052490.8
  • 安东·莱德翁 - 动力蓝控股公司
  • 2014-09-23 - 2018-08-07 - F24T10/13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热探头(10),其用于地热探头(10)周围的地面与传热流体之间的热交换,其中地热探头(10)被设置在工作状态。地热探头(10)包括具有流入管内表面(16)的流入管(12)和具有流出管外表面(19)的流出管(18),其特征在于,在流入管内表面(16)与流出管外表面(19)之间形成了环形空间(15),层流的传热流体进入该环形空间(15)。环形空间(15)中设置有至少两个彼此间隔的混合元件(20)。混合元件(20)使得传热流体在层流与混合之间反复更替。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