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作辊弯辊及横移装置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192261.2 申请日: 2018-10-12
公开(公告)号: CN109108092A 公开(公告)日: 2019-01-01
发明(设计)人: 唐卫东;赵利华;孙韶辉;付环宇;阮东辉;马树杰 申请(专利权)人: 一重集团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主分类号: B21B37/42 分类号: B21B37/42
代理公司: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代理人: 高永德;李洪福
地址: 116000 辽宁***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提供一种工作辊弯辊及横移装置,轧辊横移时,轧辊的弯辊平衡缸固定不动,由横移缸分别带动上下轧辊的两个方向(向内或向外)的移动,因所有的动作部件均被保护在罩体或缸体内部,对于热轧的恶劣环境来说,液压缸和密封的寿命极大的提高,安装拆卸方便,易于维护,安全可靠,结构简单;有效缩短固定块的长度,降低设备重量;有效增加滑板使用寿命。
搜索关键词: 工作辊弯辊 轧辊 横移装置 拆卸方便 动作部件 恶劣环境 缸体内部 固定不动 降低设备 上下轧辊 使用寿命 固定块 横移缸 平衡缸 液压缸 滑板 横移 弯辊 向内 罩体 热轧 密封 移动 维护
【主权项】:
1.一种工作辊弯辊及横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路块(1),上轴承座卡板(2),用于上轴承座卡板打开或者关闭动作的液压缸Ⅰ(3),安全锁定销(4),上导向板(5),上工作辊轴承座横移部件(6),下导向板(7),用于下轴承座卡板打开或关闭动作的液压缸Ⅱ(8),下工作辊轴承座横移部件(9),下工作辊轴承座卡板(10),上轴承座弯辊及平衡液压缸(11),上下轴承座弯辊及平衡液压缸装配缸体(12),下轴承座弯辊及平衡液压缸缸体(13)和横移液压缸(14);油路块(1)安装在上轴承座弯辊及平衡液压缸(11)之上,油路块(1)上表面设有与外部液压管路直接连接的连接口;上轴承座卡板(2)安装在工作辊弯辊及横移装置的上部向外延伸部分(横移缸的缸体)上,上轴承座卡板(2)为一套筒式结构,在套筒的两侧装有旋转耐磨环,上轴承座卡板(2)还在上轴承座卡板打开与关闭动作的液压缸Ⅰ(3)的作用下能绕横移液压缸(14)进行旋转,且上轴承座卡板(2)能横移液压缸(14)的作用下进行移动;上轴承座卡板打开与关闭动作的液压缸Ⅰ(3)安装在上工作辊轴承座横移部件(6)的支座上,即给上轴承座卡板(2)提供动力,实现上轴承座卡板(2)的打开与闭合,其本身也能绕其固定耳轴处转动;安全锁定销(4)安装在上导向板(5)和上工作辊轴承座横移部件(6)之间;或者安装在下导向板(7)和下工作辊轴承座横移部件(9)之间;所述安全锁定销(4)圆柱形结构,在轧机不需要横移时,通过安全锁定销(4)将上工作辊轴承座横移部件(6)与上导向板(5)锁定限位;或者将下工作辊轴承座横移部件(9)与下导向板(7)锁定限位,再或者将上工作辊轴承座横移部件(6)和下工作辊轴承座横移部件(9)同时锁定限位;上导向板(5)通过螺栓和键安装在轧机的机架上,所述上导向板(5)为钢板式结构,端面有固定用的键槽,有供安全锁定销(4)锁定时的销孔,其功能在于在下工作辊轴承座横移部件(9)进行横移时,提供导向和支撑;上工作辊轴承座横移部件(6)安装在工作辊弯辊及横移装置的上部向外延伸部分(横移缸的缸体)上,所述上工作辊轴承座横移部件(6)为一套筒式结构,在套筒的两侧装有旋转耐磨环和密封,在其外侧则是通过锁紧螺母将其与横移液压缸(14)的活塞杆连接,在液压油的作用下,能够在工作辊弯辊及横移装置的上部向外延伸部分进行滑动,从而带动轧辊轴承座进行移动;下导向板(7)通过螺栓和键安装在轧机的机架上,所述下导向板(7)为钢板式结构,端面有固定用的键槽,有供安全锁定销(4)锁定时的销孔,其功能在于在上工作辊轴承座横移部件(6)进行横移时,提供导向和支撑;下轴承座卡板打开与关闭动作的液压缸Ⅱ(8)安装在下工作辊轴承座横移部件(9)的支座上,用于给下工作辊轴承座卡板(10)提供动力,实现下工作辊轴承座卡板(10)的打开与闭合,其本身也能绕其固定耳轴处转动;下工作辊轴承座横移部件(9)安装在工作辊弯辊及横移装置的上部向外延伸部分(横移缸的缸体)上,所述下工作辊轴承座横移部件(9)为一套筒式结构,在套筒的两侧装有旋转耐磨环和密封,在其外侧则是通过锁紧螺母将其与横移液压缸(14)的活塞杆连接,在液压油的作用下,能够在工作辊弯辊及横移装置的上部向外延伸部分进行滑动,从而带动轧辊轴承座进行移动;下工作辊轴承座卡板(10)安装在工作辊弯辊及横移装置的上部向外延伸部分(横移缸的缸体)上;所述下工作辊轴承座卡板(10)为一套筒式结构,在套筒的两侧装有旋转耐磨环,下工作辊轴承座卡板(10)其特征还在下轴承座卡板打开与关闭动作的液压缸Ⅱ(8)的作用下能绕横移液压缸(14)进行旋转,下工作辊轴承座卡板(10)能在横移液压缸(14)的作用下进行移动;上轴承座弯辊及平衡液压缸(11)浮动安装在上下轴承座弯辊及平衡液压缸装配缸体(12)内,其外缸体为长圆形结构,缸体为圆形结构,其进油回油均通过油路块(1)与外部液压管路连接;上轴承座弯辊及平衡液压缸(11)外缸体与上下轴承座弯辊及平衡液压缸装配缸体(12)之间两块半长圆形结构的铜滑板;上轴承座弯辊及平衡液压缸(11)的活塞杆带有一个连杆,连杆与下轴承座弯辊及平衡液压缸缸体(13)相连接,在液压动力的作用下其上轴承座弯辊及平衡液压缸(11)上缸体或活塞杆可以任意动作;在连杆的作用下可以带动下轴承座弯辊及平衡液压缸缸体(13)一起动作;在不同的压力下,可以实现弯辊的功能、平衡的功能及换辊的功能;上下轴承座弯辊及平衡液压缸装配缸体(12)安装在机架的内侧,在机架的窗口侧安装有滑板,其缸体内孔为长圆形结构,缸体内侧上下装有半长圆形结构的铜滑板,在缸体的中部装有铜套式结构滑板,缸体的操作侧方向有延长部分,用于安装横移液压缸(14)、上工作辊轴承座横移部件(6)和下工作辊轴承座横移部件(9);下轴承座弯辊及平衡液压缸缸体(13)通过连杆与上轴承座弯辊及平衡液压缸(11)的活塞杆连接,其本体不通液压油,其动作均通过上轴承座弯辊及平衡液压缸(11)来实现;横移液压缸(14)安装在上下轴承座弯辊及平衡液压缸装配缸体(12)的延伸部分,其缸盖与活塞杆通过螺母固定在一起,在液压油的动力下,活塞杆带动缸盖一起运动,缸盖分别与上工作辊轴承座横移部件(6)和下工作辊轴承座横移部件(9)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轧辊的横向移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重集团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未经一重集团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19226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八辊冷轧机组板形轧制控制方法及系统-201811119039.X
  • 白振华;王晓雷;何召龙;翟乾俊;姜明光 - 燕山大学
  • 2018-09-25 - 2019-08-02 - B21B37/4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八辊冷轧机组板形轧制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及系统结合八辊冷轧机组设备特点与工艺特点,对所有机架综合考虑,协同设定各个机架窜辊量与弯辊力的初始值及寻优步长,定量分析八辊冷轧机组窜辊量及弯辊力对成品板形的影响,在线调整、优化八辊冷轧机组的弯辊力及窜辊量,获得窜辊量与弯辊力最优值,从而根据各机架窜辊量最优值和各机架弯辊力最优值控制各机架轧机轧制成品板形,使得八辊轧机成品带钢板形达到最好,同时对带钢缺陷产生的可能性进行最大程度的限制,提高了八辊冷轧机组成品带钢板形轧制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 一种炉卷轧机串辊方法-201710804192.5
  • 范丽芳;吴荣庆;陶娴 - 张家港浦项不锈钢有限公司
  • 2017-09-08 - 2019-02-01 - B21B37/42
  • 本发明涉及一种炉卷轧机串辊方法,所述串辊方法使用两个系统进行设定带钢卷的串辊值,所述两个系统为一级系统和二级系统,一级系统在控制串辊时,在带钢卷与带钢卷之间设定的串辊值的基础上加上二级系统新增加的每个道次的串辊值,然后一级系统对这两个串辊值进行叠加计算,得出每个道次的串辊值,并把此串辊值发送给串辊执行系统进行串辊动作的实施,根据实际测试进行调试,查看串辊效果,最终确定最佳每个道次的串辊值,串辊执行系统根据最终确定的每个道次的最佳串辊值进行串辊动作的实施。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有效改善了轧辊边部磨损,改善热轧带钢边部板型。
  • 一种热轧带钢全幅宽平坦度的控制方法-201710472538.6
  • 何安瑞;刘超;邵健;孙文权;周冠禹 - 北京科技大学
  • 2017-06-21 - 2019-01-22 - B21B37/42
  • 本发明属于热轧带钢质量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轧带钢全幅宽平坦度控制方法。所述方法从带钢头部过程控制级L2预设定控制和带钢全长基础自动化级L1反馈调节两方面,采用多种板形调节手段对带钢二次平坦度和四次平坦度同时进行调节,最终实现对带钢全长、全幅宽的综合板形质量控制。本发明所述方法一方面可以准确表述各板形调节手段与带钢全幅宽平坦度的定量关系,另一方面也可将以往根据少数特征点平坦度的局部板形控制方式升级为根据全幅宽平坦度分布的完整板形精确控制,从而为实现板带全长、全幅宽的综合板形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 高次板形控制方法-201510545835.X
  • 陈军;宿德军;徐江华;林润杰;王红兵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2015-08-31 - 2018-07-06 - B21B37/4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次板形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执行普通板形控制系统流程;将普通板形控制系统流程中的板形偏差曲线引入高次板形控制系统,进行高次板形识别;制定高次板形控制策略,计算板形调控机构的输出控制增益;制定高次板形控制系统的投入条件和各板形调控机构的连锁条件,判断实际输出控制增益是否执行;输出高次板形控制增益到普通板形控制系统;将普通板形控制系统和高次板形控制系统计算得到的各板形调控机构控制增益值相加,得到总控制增益;将总控制增益输出到PLC控制系统进行板形自动控制。本发明通过高次板形有效识别、板形控制调控机构的组合控制策略及相应的连锁条件判断等板形控制方法,可有效地抑制高次板形。
  • 用于调节轧机中的平度控制的方法及控制系统-201480018394.1
  • P-E.莫登 - ABB技术有限公司
  • 2014-03-05 - 2017-04-05 - B21B37/42
  •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调节用于在包括辊的轧机中轧制带的平度控制的方法,该辊能够借助于多个促动器控制,该轧机借助于轧机矩阵建模。该方法包括a)获得用于各个促动器的等同移动范围,b)通过基于等同移动范围缩放轧机矩阵来确定缩放轧机矩阵,以及c)获得缩放轧机矩阵的奇异值分解用于借助于促动器提供带的平度控制。本文中还提出了用于执行以上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和控制系统。
  • 基于执行机构调节能力的板形闭环反馈控制动态接力方法-201410855996.4
  • 赵菁;叶理德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2014-12-31 - 2015-05-20 - B21B37/42
  •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板形闭环反馈控制系统,提供一种基于执行机构调节能力的板形闭环反馈控制动态接力方法。板形闭环反馈控制是利用板形调控机构,以板形仪在线实时测量的板形信号作为反馈信号,计算实际板形与目标板形的偏差,进一步计算消除这些偏差所需要的板型调控机构的控制输出量,进而不断对轧机的各板形调控机构发出调节指令,使轧机对轧制过程中的带钢板形进行连续、动态、实时的在线调节,最终使板带产品的板形稳定良好。
  • 一种单机架可逆轧机轧制马口铁的调控方法-201410047956.7
  • 张喜榜;李飞;王凤琴;王秋娜;李彬;江潇;张长利;董立杰;于孟;朱国森;李沛环 - 首钢总公司
  • 2014-02-11 - 2014-07-02 - B21B37/42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机架可逆轧机轧制马口铁的调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计算轧机中各道次带钢的二次平坦度值和四次平坦度值;根据所述各道次带钢的二次平坦度值和四次平坦度值判断带钢浪形;根据所述带钢浪形调整轧机中各板形调控装置;根据所述各板形调控装置的调控参数变化量、调控装置的二次凸度功效系数和四次凸度功效系数计算调整后的各道次带钢的二次凸度值和四次凸度值,如所述调整后的二次凸度值和四次凸度值满足比例凸度恒定原则,则完成调整;如不满足比例凸度恒定原则,则根据所述带钢浪形调整所述轧机中各板形调控装置。本发明可提高可逆轧机对带钢浪形的调控能力,实现消除碎窄中浪的目的。
  • 一种精轧窜辊液压系统控制装置-201320013481.0
  • 刘新浩 - 鞍钢集团自动化公司
  • 2013-01-10 - 2013-08-28 - B21B37/42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轧窜辊液压系统控制装置,包括伺服阀、减压阀、过渡阀块,伺服阀通过过渡阀块连接在弯辊及窜辊系统控油管路中,所述的伺服阀为射流管式,伺服阀先导控制部分与减压阀连接,伺服阀与减压阀之间设有测压接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故障率,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合格率,降低了成本,减小维护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 形状控制装置及形状控制方法-201010119479.2
  • 服部哲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2006-11-28 - 2010-07-28 - B21B37/42
  • 即使轧制速度慢时也在不依赖于摩擦阻力的情况下使第一中间辊移位到适当的位置并使AS-U辊的挠曲量具有余量,从而进行高精度的形状控制。形状控制装置(2)控制AS-U辊的挠曲量和第一中间辊(13)的移位位置,控制向工作辊(14)施加的按压力同时对被轧制材(15)进行形状控制。此时,第一中间辊位置修正装置(3)基于被轧制材的实际形状、轧制速度、AS-U辊(11)的挠曲量及第一中间辊的移位位置来修正第一中间辊的移位位置。由此,即使AS-U辊的挠曲量达到限制值,第一中间辊也能够在适当的移位位置进行形状控制。此外,第一中间辊位置设定装置(4)保持过去的实际轧制数据,基于该实际轧制数据将第二辊的锥形位置设定在希望的位置上。
  • 五机架UCM冷连轧机组板形与板凸度在线综合控制方法-200810054613.8
  • 白振华;周莲莲;李欣伟 - 燕山大学
  • 2008-03-08 - 2009-12-16 - B21B37/42
  • 本发明公开一种五机架UCM冷连轧机组板形与板凸度在线综合控制方法,其特征是:a.收集五机架六辊UCM机型冷连轧机组的设备参数;b.收集待控制板形与板凸度的带材关键轧制工艺参数;c.对相关板形与板凸度控制参数进行粗搜索;d.对相关板形与板凸度参数进行精搜索;f.计算出冷连轧机组1-5机架中间辊的窜动量以及工作辊与中间辊弯辊力并在机组上实现板形与板凸度的在线控制。本发明在首次提出了一个板形与板凸度综合控制目标函数的基础上,同时兼顾到尽量降低轧辊辊耗问题,给出一套适合于五机架六辊UCM机型的冷连轧机组板形与板凸度在线综合控制方法。并开发出了相应的工程实用计算策略,首次实现了利用机理模型对冷连轧机的板形与板凸度在线适时控制。
  • 双六辊UCM机型平整机组板形综合控制方法-200810176031.7
  • 白振华;康晓鹏;龙瑞兵 - 燕山大学
  • 2008-11-05 - 2009-04-22 - B21B37/42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六辊UCM机型平整机组板形综合控制方法,其特征是:a.收集双六辊UCM机型平整机组的设备参数;b.收集待综合设定的带材关键轧制工艺参数;c.计算1#、2#机架工作辊与中间辊弯辊以及中间辊窜动量的最优设定值;d.根据所求出的最佳窜动量与弯辊力综合设定值在机组上对1#、2#机架的窜动量弯辊力进行综合设定。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综合控制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双六辊UCM机型平整机组工作辊与中间辊的弯辊及中间辊窜动等板形控制手段对板形的控制能力,充分发挥弯辊与窜动的作用提高成品的板形质量,而且可以提高轧辊的使用寿命,降低辊耗,给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