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接收单元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80028889.0 申请日: 2018-03-08
公开(公告)号: CN110582855B 公开(公告)日: 2023-03-14
发明(设计)人: T·劳尔曼;C·佩珀;W·克斯特勒 申请(专利权)人: 阿聚尔斯佩西太阳能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H01L31/167 分类号: H01L31/167;H01L31/0304;H03K17/78;H03K19/14;G02F3/00
代理公司: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 郭毅
地址: 德国海***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光接收单元(EM),其具有第一能量源(VQ1),第一能量源具有分别构造为电流源或电压源的两个部分源(TQ1,TQ2),在第一部分源(TQ1)的上侧上构造有第一连接接通部(VSUP1),在第二部分源(TQ1)的下侧上构造有第二连接接通部(VSUP2),部分源(TQ1,TQ2)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半导体二极管(D1,D2),第一半导体二极管(D1)具有与第一光波长(L1)相匹配的吸收棱边,第二半导体二极管(D2)具有与第二光波长(L2)相匹配的吸收棱边,第二光波长与第一光波长(L1)不同,从而第一部分源(TQ1)在以第一光波长(L1)进行照射的情况下产生电压,第二部分源(TQ2)在以第二光波长(L2)进行照射的情况下产生电压,第一半导体二极管(D1)与第二半导体二极管(D2)极性相反地串联连接,从而由第一半导体二极管和第二半导体二极管(D1,D2)所产生的电压至少部分地相互抵消。
搜索关键词: 接收 单元
【主权项】:
1.一种光接收单元(EM),所述光接收单元具有第一能量源(VQ1),其中,/n所述第一能量源(VQ1)具有两个部分源(TQ1,TQ2),所述两个部分源分别构造为电流源或电压源;/n在所述第一部分源(TQ1)的上侧上构造有第一连接接通部(VSUP1),而在所述第二部分源(TQ1)的下侧上构造有第二连接接通部(VSUP2);/n所述第一部分源(TQ1)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半导体二极管(D1),而所述第二部分源(TQ2)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半导体二极管(D2);/n所述第一半导体二极管(D1)具有与第一光波长(L1)相匹配的吸收棱边,而所述第二半导体二极管(D2)具有与第二光波长(L2)相匹配的吸收棱边,从而所述第一部分源(TQ1)在以所述第一光波长(L1)进行照射的情况下产生电压,而所述第二部分源(TQ2)在以所述第二光波长(L2)进行照射的情况下产生电压;/n所述第一光波长(L1)与所述第二光波长(L2)相差一个波长差(D);/n其特征在于,/n所述第一半导体二极管(D1)与所述第二半导体二极管(D2)极性相反地串联连接,从而由所述第一半导体二极管(D1)所产生的电压和由所述第二半导体二极管(D2)所产生的电压至少部分地相互抵消。/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聚尔斯佩西太阳能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阿聚尔斯佩西太阳能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8002888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光接收单元-201880028889.0
  • T·劳尔曼;C·佩珀;W·克斯特勒 - 阿聚尔斯佩西太阳能有限责任公司
  • 2018-03-08 - 2023-03-14 - H01L31/167
  • 一种光接收单元(EM),其具有第一能量源(VQ1),第一能量源具有分别构造为电流源或电压源的两个部分源(TQ1,TQ2),在第一部分源(TQ1)的上侧上构造有第一连接接通部(VSUP1),在第二部分源(TQ1)的下侧上构造有第二连接接通部(VSUP2),部分源(TQ1,TQ2)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半导体二极管(D1,D2),第一半导体二极管(D1)具有与第一光波长(L1)相匹配的吸收棱边,第二半导体二极管(D2)具有与第二光波长(L2)相匹配的吸收棱边,第二光波长与第一光波长(L1)不同,从而第一部分源(TQ1)在以第一光波长(L1)进行照射的情况下产生电压,第二部分源(TQ2)在以第二光波长(L2)进行照射的情况下产生电压,第一半导体二极管(D1)与第二半导体二极管(D2)极性相反地串联连接,从而由第一半导体二极管和第二半导体二极管(D1,D2)所产生的电压至少部分地相互抵消。
  • 一种高压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光控晶闸管-202220918637.9
  • 黄曹斌;聂强;任成贤 - 四川两用技术有限公司
  • 2022-04-20 - 2022-09-06 - H01L31/167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光控晶闸管,包括晶闸管本体以及为所述晶闸管本体提供光信号的光纤,所述晶闸管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开设有芯片腔,芯片腔中设置有芯片以及与所述芯片连接的光路;所述光纤穿过壳体伸入芯片腔的内部并与光路连接。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高压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光控晶闸管工作过程较普通晶闸管工作时无须接通额外的触发电平,从而避免了高压电流通过触发回路返回到触发器上,导致人身伤亡事故以及触发器损坏的发生,使用时只要激光能量及激光光纤的长度足够就可以轻松实现远程操作。
  • 光学传感器封装件-202010952141.9
  • 栾竟恩 - 意法半导体有限公司
  • 2020-09-11 - 2021-03-12 - H01L31/167
  •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光学传感器封装件。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的光学传感器封装件,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具有在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之间延伸、并且将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耦合的密封剂。第一组件包括:第一衬底;第一管芯,在第一衬底上;透明材料,在第一管芯上;以及红外过滤器,在透明材料上。第二组件包括:第二衬底;第二管芯,在第二衬底上;透明材料,在第二管芯上;以及红外过滤器,在透明材料上。穿过与第一管芯和第二管芯对准的密封剂形成孔。第一管芯被配置为通过一个孔透射光,其中,光从待检测的物体反射并且通过孔中的另一个孔,在第二管芯处被接收。
  • 半导体装置和封装装置-202021980581.7
  • 栾竟恩 - 意法半导体有限公司
  • 2020-09-11 - 2021-03-05 - H01L31/167
  •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半导体装置和封装装置。本公开涉及一种半导体装置,包括:第一组件,包括:第一衬底;第一管芯,在第一衬底上;以及透明材料,在第一管芯上;第二组件,包括第二管芯;密封剂,在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上,密封剂包括在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之间延伸、并且耦合到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的部分;第一孔,穿过密封剂、并且与第一组件对准;以及第二孔,穿过密封剂、并且与第二组件对准。
  • 一种半导体光控太赫兹量子阱振荡器-201810944789.4
  • 毛陆虹;李佳奇;谢生 - 天津大学
  • 2018-08-19 - 2020-05-12 - H01L31/167
  • 一种半导体光控太赫兹量子阱振荡器,包括有铟砷化镓基底层,铟砷化镓基底层上端面的一端设置有金金属漏极,另一端设置有金金属源极,在金属漏极和金属源极之间且位于铟砷化镓基底层上端面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作为沟道的砷化镓层、作为第一层势垒的铝化砷层、作为半导体量子阱的铟砷化镓层、作为第二层势垒的铝化砷层和作为吸光材料的N型铟砷化镓层,其中,铟砷化镓层、铝化砷层和N型铟砷化镓层两端与所对应的金属漏极和金属源极之间分别形成有氧化绝缘层,N型铟砷化镓层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作为顶栅结构的金属铁电极层。本发明结构简单、对光波长敏感、制备工艺简单的太赫兹半导体量子阱振荡器件,能够满足改变光波长来控制输出振荡频率的需要。
  • 接收器模块-201780010691.5
  • C·韦希特尔;D·富尔曼;W·古特;C·佩珀 - 阿聚尔斯佩西太阳能有限责任公司
  • 2017-02-02 - 2018-10-23 - H01L31/167
  • 一种接收器模块(EM),其具有数量N个彼此串联连接的、构造成半导体二极管的部分电压源,使得所述部分电压源产生源电压,并且所述部分电压源中的每个具有带有p‑n结的半导体二极管,各个部分电压源的部分源电压彼此具有小于20%的偏差,分别在两个彼此相继的部分电压源之间构造有隧道二极管,并且所述部分电压源的数量N大于等于2,在所述第一堆叠(ST1)上,光(L)在所述上侧处照射到所述第一堆叠(ST1)的表面(OB)上,所述第一堆叠(ST1)在所述表面(OB)上具有第一电接通部并且在所述下侧上具有第二电接通部,所述堆叠布置在半导体衬底上,并且所述半导体衬底与所述堆叠以及晶体管(T)单片地连接,其中,所述晶体管(T)的控制输入端与所述两个电接通部中的一个连接。
  •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光感测封装体-201510188987.9
  • 黄振昌;詹前奎;梁育志 - 力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2015-04-21 - 2016-11-23 - H01L31/167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光感测封装体。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壳体、盖体及光感测封装体。盖体设置于壳体上。盖体具有第一透光区域与第二透光区域。光感测封装体设置于壳体中。光感测封装体包括第一晶片、第二晶片及阻隔部。第一晶片提供一光源。第二晶片具有第一感测区及第二感测区。第一感测区提供一环境光感测信号,第二感测区提供一近接感测信号。第二感测区位于第一晶片与第一感测区之间。阻隔部设置于第一晶片与第二晶片之间。第一感测区位于第一透光区域之下。第一晶片与第二感测区位于第二透光区域之下。
  • 半导体光学器件-201210383495.1
  • 朱雷;关口茂昭;田中信介;河口研一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2012-10-11 - 2013-06-05 - H01L31/167
  • 一种半导体光学器件包括:第一包覆层、第二包覆层以及夹设于第一包覆层与第二包覆层之间的光波导层;其中该光波导层包括:第一半导体层;第二半导体层,布置在第一半导体层上且沿一个方向延伸;以及第三半导体层,覆盖第二半导体层的顶表面;以及其中该第一半导体层包括:n型区域,布置在第二半导体层的一侧;p型区域,布置在第二半导体层的另一侧;以及i型区域,布置在n型区域与p型区域之间,以及其中第二半导体层的带隙比第一半导体层和第三半导体层的带隙窄。采用该半导体光学器件,可以减少半导体光学器件的功率消耗或缩短器件长度。
  • 反射型光断续器-200910258404.X
  • 堀尾友春 -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 2009-11-03 - 2010-07-14 - H01L31/167
  • 本发明提供的反射型光断续器包括:基板、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基板具有第一面和与该第一面相反的第二面,并且具有在第一面侧开口的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发光元件能够射出光,被设置于第一凹部中。受光元件是用于接受从发光元件射出并由检测对象物反射的光的部件,被设置于第二凹部中。
  • 透过型光断续器及其制造方法-200710186756.X
  • 塚原阳平 - 夏普株式会社
  • 2007-11-16 - 2008-05-21 - H01L31/167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过型光断续器及其制造方法,其具有发光元件、受光元件、引线架和连接器端子,并使用遮光性树脂一体化成型。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被装载于引线架的同一面上,为了使发光元件内的发光芯片与受光元件内的受光芯片彼此相对,将其彼此向相反方向弯曲。利用这种透过型光断续器的简化结构,可以减少组装部件数量及组装工序数量,从而能够谋求降低成本。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