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点阵构型电子漂移管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485018.8 申请日: 2019-06-05
公开(公告)号: CN110197782A 公开(公告)日: 2019-09-03
发明(设计)人: 曹柱荣;袁铮;王强强;王峰;杨家敏;黎航;陈韬;邓博;邓克立;黎宇坤;江少恩;丁永坤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主分类号: H01J29/02 分类号: H01J29/02;H01J29/54;H01J29/66;G21B1/23;G21K4/00
代理公司: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利中心 51210 代理人: 翟长明;韩志英
地址: 621999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点阵构型电子漂移管。该电子漂移管的点阵阴极将目标辐射的X光转换为具有空间阵列分布的电子脉冲串,电子脉冲串在空间阵列互不干扰的渐变电场作用下高速漂移,漂移中电子脉冲串的空间尺度被充分保障。然后穿过等比空间阵列分布的后端栅网,经微通道板获得倍增后轰击荧光屏发光,将电信号重新转换为光信号,整个过程电子脉冲串均处在由带屏蔽壳磁线圈产生的均匀磁场中。该电子漂移管可显著改善电子匀速漂移区内的空间分辨特性,利用磁场约束最大限度降低电子脉冲串的空间横向串扰,实现空间保真和大动态范围,有助于推动超高时间分辨二维成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对提升激光惯性约束聚变诊断精密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搜索关键词: 电子脉冲 漂移管 漂移 点阵 空间阵列 构型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 荧光屏 阴极 磁场约束 电场作用 二维成像 互不干扰 均匀磁场 空间尺度 空间分辨 空间横向 目标辐射 时间分辨 微通道板 诊断技术 重要意义 磁线圈 大动态 屏蔽壳 转换 渐变 保真 串扰 等比 端栅 轰击 倍增 精密 发光 穿过 诊断
【主权项】:
1.一种点阵构型电子漂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漂移管包括由内至外同心分布的飞行管道(7)和均匀缠绕在飞行管道(7)外壁的带屏蔽壳磁线圈(8);所述的飞行管道(7)内包括沿光路方向顺序排列的点阵阴极(1)、前端栅网(2)、后端栅网(4)、微通道板(5)和荧光屏(6),前端栅网(2)和后端栅网(4)之间包裹有环形的等位筒(3),所述的前端栅网(2)、后端栅网(4)和等位筒(3)包围的空腔为电子匀速漂移区;所述的点阵阴极(1)包括无磁性金属网和粘贴在无磁性金属网表面的透射式光电阴极,无磁性金属网的孔洞形状为正方形或圆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8501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点阵构型电子漂移管-201910485018.8
  • 曹柱荣;袁铮;王强强;王峰;杨家敏;黎航;陈韬;邓博;邓克立;黎宇坤;江少恩;丁永坤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2019-06-05 - 2019-09-03 - H01J29/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点阵构型电子漂移管。该电子漂移管的点阵阴极将目标辐射的X光转换为具有空间阵列分布的电子脉冲串,电子脉冲串在空间阵列互不干扰的渐变电场作用下高速漂移,漂移中电子脉冲串的空间尺度被充分保障。然后穿过等比空间阵列分布的后端栅网,经微通道板获得倍增后轰击荧光屏发光,将电信号重新转换为光信号,整个过程电子脉冲串均处在由带屏蔽壳磁线圈产生的均匀磁场中。该电子漂移管可显著改善电子匀速漂移区内的空间分辨特性,利用磁场约束最大限度降低电子脉冲串的空间横向串扰,实现空间保真和大动态范围,有助于推动超高时间分辨二维成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对提升激光惯性约束聚变诊断精密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一种灯丝支架-201820380989.7
  • 魏澄超;余东梅;郭芳玲 - 浙江虬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2018-03-20 - 2018-11-09 - H01J29/02
  •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荧光显示屏制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灯丝支架,包括基板、多个一体设置在基板上且用于分别连接多根灯丝的连接部,连接部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连接板、设置在连接板上的连接折边、设置在连接折边远离基板一端上且用于将灯丝压在连接折边上的限位折边。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将连接折边上的限位折边朝向连接折边一侧翻折,其中将灯丝放置在连接折边上,限位折边将灯丝压着连接折边上;随后利用灯丝焊接机将灯丝同时与连接折边和限位折边焊接在一起,此时通过连接折边和限位折边两个面同时焊接在灯丝上,相比于一个面焊接在灯丝上而言,即可增加灯丝支架与灯丝之间焊接时的结构强度,最终即可减小灯丝发生脱落的可能性。
  • 高下单边偏置独门控多弯底异环裙边多沿阴极结构的发光显示器-201710000920.7
  • 李玉魁 - 金陵科技学院
  • 2017-01-03 - 2018-03-09 - H01J29/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下单边偏置独门控多弯底异环裙边多沿阴极结构的发光显示器,包括由上平白玻璃硬质板、下平白玻璃硬质板和透明玻璃框所构成的真空室;在上平白玻璃硬质板上有阳极氧化物电极膜层、与阳极氧化物电极膜层相连的阳极拓展宽银层以及制备在阳极氧化物电极膜层上面的荧光粉层;在下平白玻璃硬质板上有高下单边偏置独门控多弯底异环裙边多沿阴极结构;位于真空室内的消气剂和分立方柱附属元件。具有制作成本低廉、制作工艺稳定可靠、发光灰度可调节性能优异、发光亮度高的优点。
  • 电子束莫尔条纹产生装置及电子光学成像系统-201710676245.X
  • 刘进元;蔡厚智;雷云飞 - 深圳大学
  • 2017-08-09 - 2017-12-19 - H01J29/02
  • 本发明提供了电子束莫尔条纹产生装置及电子光学成像系统,电子束莫尔条纹产生装置包括激发光源、透光窗、光电阴极、阳极栅网、管壳、分幅变像管、荧光屏,光电阴极表面设置有条纹状刻线,用于产生第一道电子光栅;阳极栅网的目数与刻线的空间频率相匹配,且阳极栅网贴近光电阴极设置,用于产生第二道电子光栅,并在第一道电子光栅和第二道电子光栅的作用下形成电子束的莫尔条纹。本发明提供的电子束莫尔条纹产生装置能够直接利用光电阴极和阳极栅网的相互作用产生莫尔条纹,无需扫描时间,提高了效率。
  • 一种用于超快电子脉冲横向压缩的短磁聚焦装置及方法-201610910739.5
  • 田进寿;罗端;惠丹丹;王兴;王俊锋;温文龙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2016-10-19 - 2017-12-05 - H01J29/02
  • 本发明属于超快诊断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超快电子脉冲横向压缩的短磁聚焦装置及方法。该短磁聚焦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管状的线轴和管状的内磁屏蔽壳;还包括两个外磁屏蔽壳,第一外磁屏蔽壳和第二外磁屏蔽壳沿线轴的轴向扣合于内磁屏蔽壳的外侧;第一外磁屏蔽壳的中心同轴设置有伸入线轴内的第一极靴,第二外磁屏蔽壳的中心同轴设置有伸入线轴内的第二极靴,第一极靴和第二极靴之间形成磁隙;外磁屏蔽壳的扣合处安装有磁隙调节装置;外磁屏蔽壳的外端面上设置有同轴调节装置,内端面与对应的挡板之间设置有冷却系统。本发明具有有效冷却线圈和同轴性可微调以及极靴间隙可精调的优点,尤其可实现长时间稳定工作。
  • 一种用于整流管的阳极组件-201610730255.2
  • 胡海城;曹玲玲;毕竞;罗菲;刘娟 - 安徽华夏显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2016-08-26 - 2017-10-10 - H01J29/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整流管的阳极组件,包括石墨阳极、由可伐金属制成的阳极金属支杆以及由镍材料制成的阳极套管,阳极套管密包于石墨阳极的后部以及阳极金属支杆的前部外周,石墨阳极的后端与阳极金属支杆的前端在阳极套管内紧密抵接,阳极套管分别与石墨阳极和阳极金属支杆焊接固定。本发明所用的可伐金属制成的阳极金属支杆与整流管使用的DM308钼组玻璃膨胀系数相近,两者封接时密封效果好,连接可靠稳定;阳极金属支杆可以大大增加阳极组件的整体强度,能够作为导电阳极引脚使用;在阳极套管的作用下,石墨阳极与阳极金属支杆接触良好,可以长期可靠地工作。
  • 集成真空微电子结构及其制造方法-201510117059.3
  • D·G·帕蒂;G·格拉索 - 意法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2015-03-17 - 2017-07-28 - H01J29/02
  • 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涉及集成真空微电子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描述了一种集成真空微电子结构(1),该结构包括高掺杂半导体衬底(11);置于所述掺杂半导体衬底(11)上方的第一绝缘层(12);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方的第一导电层;置于所述第一导电上方的第二绝缘层(93);形成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12,93)内的真空沟槽(19),该真空沟槽(19)延伸至高掺杂半导体衬底(11);置于所述真空沟槽上方的第二导电层(42),其作为阴极;置于所述掺杂半导体衬底(11)下的第三金属层(22),其作为阳极;将所述第二导电层(42)置于与所述真空沟槽(19)的上边缘(40)相邻,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被所述第二绝缘层的部分与所述真空沟槽(19)分隔开,并且该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42)电接触。
  • 一种用于超快电子脉冲横向压缩的短磁聚焦装置-201621139270.1
  • 田进寿;罗端;惠丹丹;王兴;王俊锋;温文龙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2016-10-19 - 2017-05-24 - H01J29/02
  • 本实用新型属于超快诊断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超快电子脉冲横向压缩的短磁聚焦装置。该短磁聚焦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管状的线轴和管状的内磁屏蔽壳;还包括两个外磁屏蔽壳,第一外磁屏蔽壳和第二外磁屏蔽壳沿线轴的轴向扣合于内磁屏蔽壳的外侧;第一外磁屏蔽壳的中心同轴设置有伸入线轴内的第一极靴,第二外磁屏蔽壳的中心同轴设置有伸入线轴内的第二极靴,第一极靴和第二极靴之间形成磁隙;外磁屏蔽壳的扣合处安装有磁隙调节装置;外磁屏蔽壳的外端面上设置有同轴调节装置,内端面与对应的挡板之间设置有冷却系统。本实用新型具有有效冷却线圈和同轴性可微调以及极靴间隙可精调的优点,尤其可实现长时间稳定工作。
  • 一种用于整流管的阳极组件-201620954871.1
  • 胡海城;曹玲玲;毕竞;罗菲;刘娟 - 安徽华夏显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2016-08-26 - 2017-02-15 - H01J29/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整流管的阳极组件,包括石墨阳极、由可伐金属制成的阳极金属支杆以及由镍材料制成的阳极套管,阳极套管密包于石墨阳极的后部以及阳极金属支杆的前部外周,石墨阳极的后端与阳极金属支杆的前端在阳极套管内紧密抵接,阳极套管分别与石墨阳极和阳极金属支杆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所用的可伐金属制成的阳极金属支杆与整流管使用的DM308钼组玻璃膨胀系数相近,两者封接时密封效果好,连接可靠稳定;阳极金属支杆可以大大增加阳极组件的整体强度,能够作为导电阳极引脚使用;在阳极套管的作用下,石墨阳极与阳极金属支杆接触良好,可以长期可靠地工作。
  • 一种电子束钛膜支撑装置-201620292581.5
  • 徐斌;蔡莉;赵跃春;姚江涛 - 安徽戈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6-04-07 - 2016-09-14 - H01J29/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束钛膜支撑装置,包括钛膜和支撑板,所述钛膜上依次排列多组支撑板,所述多组支撑板之间为真空室,所述支撑板每组间隔距离为5㎜‑10㎜,所述支撑板板宽为0.5㎜‑1.0㎜,所述支撑板板高为5㎜‑8㎜。本新型可以采用大面积的电子束输出窗,使用较薄的钛膜,使钛膜在支撑结构下局部变形比较小,也比较均匀。
  • 一种多层表面传导电子发射源结构及其制备方法-201510808436.8
  • 吴胜利;魏强;张劲涛;胡文波 - 西安交通大学
  • 2015-11-19 - 2016-02-24 - H01J29/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表面传导电子发射源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基板,基板上设有下电极,电子发射薄膜沉积于下电极上,且下电极与电子发射薄膜之间自下到上依次设有绝缘介质层及上电极,其中,上电极的长度小于绝缘介质层的长度,电子发射薄膜上开设有两个纳米裂缝,两个纳米裂缝位于上电极的两侧,两个纳米裂缝位于绝缘介质层上,上电极及下电极分别与电源的正极及负极相连接。本发明的电流密度及电子发射效率较高。
  • 集成真空微电子结构-201520153073.4
  • D·G·帕蒂;G·格拉索 - 意法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2015-03-17 - 2015-12-23 - H01J29/02
  • 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涉及集成真空微电子结构。描述了一种集成真空微电子结构(1),该结构包括:高掺杂半导体衬底(11);置于所述掺杂半导体衬底(11)上方的第一绝缘层(12);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方的第一导电层;置于所述第一导电上方的第二绝缘层(93);形成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12,93)内的真空沟槽(19),该真空沟槽(19)延伸至高掺杂半导体衬底(11);置于所述真空沟槽上方的第二导电层(42),其作为阴极;置于所述掺杂半导体衬底(11)下的第三金属层(22),其作为阳极;所述第二导电层(42)置于与所述真空沟槽(19)的上边缘(40)相邻,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被所述第二绝缘层的部分与所述真空沟槽(19)分隔开,并且该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42)电接触。
  • 一种场发射显示器阴极散热结构-201520291176.7
  • 乔宪武;吴昊 - 中国计量学院
  • 2015-04-30 - 2015-10-14 - H01J29/02
  •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场发射显示器阴极散热结构。所述石墨烯为阶梯层状排列,平面衬底上表面粘附阶梯状平面石墨烯层,碳纳米管生长在石墨烯上表面。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采用这一结构使碳纳米管尖端阵列成阶梯状分布,降低了平面内的阵列密度,从而有效的降低了静电屏蔽的影响。
  • 电子管阳极组件结构-201320826093.4
  • 张锦媚;于丽梅;王尹;夏欣;李柄林 - 锦州华光电子管有限公司
  • 2013-12-16 - 2014-07-02 - H01J29/02
  • 一种电子管的阳极组件结构,包括阳极,阳极前、后面设有阳极加强筋,阳极加强筋下部两侧分别设有上、下布置的二个凸台,位于同侧的二个凸台上设有上下对应的竖通孔,阳极加强筋上下两端设有十字形绝缘板,其特殊之处是:位于同侧的二个凸台的竖通孔内挂装有U型连接杆,所述U型连接杆外侧立杆位于阳极加强筋外,所述绝缘板固设在阳极加强筋上,所述阳极为石墨阳极。该电子管的阳极组件结构装配简单、装配精度高、可提高电子管阳极耗散功率,节约成本。
  • 用于在发射引导的放射治疗中使用的系统和方法-201280025934.X
  • S·马赞;A·南杜里 - 反射医疗公司
  • 2012-03-30 - 2014-03-19 - H01J29/02
  • 本发明所描述的是在坐标系统中用于定位关于一个或多个兴趣区域的放射源的系统和方法。这样的系统和方法可用在用于将放射局部传送到一个或多个患者肿瘤区域的发射引导的放射治疗(EGRT)中。这些系统包括在患者区域周围可移动的机架,其中多个正电子发射检测器、放射源被可移动地布置在该机架上,和控制器。控制器被配置为识别重合正电子湮没发射路径并且被配置为定位放射源以便沿着所识别的发射路径应用放射波束。本发明所描述的系统和方法可单独使用或与用于肿瘤治疗的外科手术、化学疗法、和/或短程疗法结合一起使用。
  • 场发射平面光源及其制作方法-201080066877.0
  • 周明杰;马文波;邵鹏睿 -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0-08-17 - 2013-01-30 - H01J29/02
  • 一种场发射平面光源及其制造方法。该发射平面光源包括阳极(110)、阴极(120)、出光面板(130)及隔离体(140)。阳极(110)与出光面板(130)之间由隔离体(140)隔开,阴极(120)位于阳极(110)、出光面板(130)及隔离体(140)形成的收容空间(150)中。阳极(110)包括阳极基板(112)、位于阳极基板(112)上的金属反射层(114)及位于金属反射层(114)上的发光层(116),阴极(120)包括阴极基体(122)及位于阴极基体(122)表面的电子发射体(124)。该场发射平面光源的散热性得到改善,可用于液晶显示器件或照明灯领域。
  • 场发射显示装置-201210224519.9
  • 柳鹏;范守善 - 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2010-12-29 - 2012-11-07 - H01J29/02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场发射显示装置,其包括:一绝缘基底具有一表面;多个行电极引线与多个列电极引线分别平行且间隔设置于所述绝缘基底的表面,该多个行电极引线与多个列电极引线相互交叉设置,且每两个相邻的行电极引线与两个相邻的列电极引线形成一个网格;以及多个像素单元设置于绝缘基底的表面,每个像素单元对应一个网格设置,且每个像素单元包括一阴极电极、多个电子发射体与该阴极电极电连接、一阳极电极与该阴极电极间隔设置、以及一荧光粉层设置于该阳极电极表面;其中,所述阴极电极和所述多个电子发射体至少部分环绕所述阳极电极设置。
  • 半蚀刻网格框-201220080494.5
  • 陈雪尧;梁泰频;何公明;王满根;史小军 - 宁波东盛集成电路元件有限公司
  • 2012-03-06 - 2012-10-03 - H01J29/02
  • 一种半蚀刻网格框,包括金属基板以及位于金属基板上的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周边形成网格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通过光蚀刻加工贯穿整个金属基板,所述网格框通过半蚀刻加工,厚度小于金属基板的原厚度。这样的半蚀刻金属网格框,不但加工方便,易于量产,而且网格框的厚度较小,导电性较好,使使用该金属网格框的真空荧光显示屏的性能也得到增强。
  • 一种用厚膜介质作为隔离子的场致发射显示结构-201210082091.9
  • 张永爱;郭太良;周雄图;叶芸;胡利勤;曾祥耀 - 福州大学
  • 2012-03-27 - 2012-07-25 - H01J29/0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厚膜介质作为隔离子的场致发射显示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场致发射显示结构由阴极基板和阳极基板组成,所述的阴极基板和阳极基板之间设有厚膜介质隔离子,隔离子设置于阴极基板的玻璃基底上,隔离子与玻璃基底牢固粘在一起成一整体。隔离子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均匀间隔排列,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相邻隔离子之间的距离均为10-50mm。所述的场致发射显示结构有二极结构、三极结构和多极结构。本发明可以实现场致发射显示结构所用的隔离子图形化,避免了制作隔离子时的复杂安装工艺,解决了隔离子放置存在对位不准的问题,并且使原来分立的隔离子装配问题得到了解决,降低工艺难度,增加器件性能的稳定性。
  • 场发射元件与场发射显示装置-201210067736.1
  • 邱胜正;吴宗典;郭志彻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2012-03-12 - 2012-07-18 - H01J29/02
  • 一种场发射元件,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以及图案化介电层。第一电极设置于第一基板面对第二基板的第一内表面上。第二电极、第三电极以及图案化介电层设置于第二基板面对第一基板的第二内表面上。图案化介电层设置于第二电极与第三电极之间且与第二电极以及第三电极互相分离。图案化介电层的第一厚度大于第二电极的第二厚度,且图案化介电层的第一厚度大于第三电极的第三厚度。
  • 像素结构与场发射显示器-201110396582.6
  • 陈盈颖;王仓鸿;刘志伟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2011-11-29 - 2012-05-02 - H01J29/02
  • 本发明提供一种像素结构,设置于一第一基板上,适用于一场发射显示器,并包括扫描线、数据线以及绝缘结构层。扫描线具有沿第一方线延伸的扫描主线以及连接扫描主线的扫描分支。数据线具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数据主线以及连接数据主线的数据分支。扫描主线与数据主线相交重叠而定义出主线重叠区,且扫描分支与数据分支重叠以定义出显示发射区。绝缘结构层配置于扫描线与数据线之间,且在主线重叠区的数据主线与绝缘结构层于具有至少一第一开孔,且在显示发射区的数据分支与绝缘结构层于具有至少一第二开孔。本发明的适用于场发射显示器的像素结构中,扫描线与数据线之间的寄生电容可以显著地下降而使像素结构具有理想的电性特性。
  • 一种碳纳米材料复合场致电子发射膜及其制备方法-201110142206.4
  • 郭太良;叶芸;洪春燕;林贺;肖晓晶 - 福州大学
  • 2011-05-30 - 2011-11-16 - H01J29/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材料复合场致电子发射膜,其包括碳纳米材料,含量为10%-70%;至少一种选自ZnO,SnO2、In2O3、PdO、Sb2O3、ZrC、HfC、WC、HfB2、ZrB2、LaB6、CeB6、YB4、GdB4、ZrN、Al-AlN和HfN的半导体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含量为30%-90%。该碳纳米材料复合场致电子发射膜能够防止在印刷过程中由于栅极边沿毛刺而导致的栅阴短路现象。采用所述碳纳米材料复合场致电子发射膜形成的场致发射显示器,可以简化生产工艺,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工作可靠性,提高分辨率。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碳纳米材料复合场致电子发射膜的制备方法。
  • 场发射型面光源器件及使用其的图像显示装置-201110069420.1
  • 赵显升;李炳坤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2011-03-22 - 2011-09-28 - H01J29/02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场发射型面光源器件以及使用其的图像显示装置。该场发射型面光源器件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设置成彼此面对;密封件,密封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设置在第一基板上使得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绝缘状态交叉;电子发射体,电连接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其中之一;磷光层,设置在第二基板的一个表面上;第三电极,设置在磷光层的一个表面上;以及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别电连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且在由密封件密封的区域外部设置在第一基板的相同侧。
  • 发射单元单阴单栅式无介质三极FED装置及其驱动方法-201010561422.8
  • 郭太良;姚剑敏;林志贤;叶芸;陈志龙;张永爱;徐胜;胡利勤 - 福州大学
  • 2010-11-27 - 2011-08-10 - H01J29/02
  •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发射单元单阴单栅式无介质三极FED装置及其驱动方法,该装置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阳极板和阴栅板,其特征在于:阴栅板上间隔均布有阴极和栅极,所述阴极和栅极在阴栅板上按阴极-栅极结构循环设置,以在阴栅板上形成依次并排的多个阴-栅结构的电子发射单元,各阴、栅电极之间为真空状态,阳极板上对应间隔均布有阳极,该驱动方法阴栅电压起扫描作用,阳极电压起信号调制作用,当阴栅板每根电极固定作为阴极或栅极时,采用固定电压驱动,当阴栅板上的电极可阴栅互换时,采用脉冲扫描的驱动方法。该装置制造工艺简单,制造难度低,相应的驱动方法有利于提高FED显示装置的工作性能。
  • 场发射电子器件及场发射显示装置-201010612655.6
  • 柳鹏;范守善 - 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2010-12-29 - 2011-06-01 - H01J29/02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场发射电子器件,包括:一绝缘基底具有一表面;多个行电极引线与多个列电极引线分别平行且间隔设置于所述绝缘基底的表面,该多个行电极引线与多个列电极引线相互交叉设置定义多个交叉处,所述行电极引线与列电极引线在交叉处电绝缘设置;以及多个电子发射单元设置于绝缘基底表面,且每个电子发射单元对应设置于一个交叉处,其中,所述每个电子发射单元进一步包括:一第二电极与所述列电极引线电连接;一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间隔设置且至少部分环绕所述第二电极设置,该第一电极与所述行电极引线电连接;以及多个电子发射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的表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场发射电子器件的场发射显示装置。
  • 成像设备-201010566849.7
  • 伊藤靖浩 - 佳能株式会社
  • 2005-12-15 - 2011-05-18 - H01J29/02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由在显示板中产生的前-后温差引起的电子束的入射位置的波动,从而能够实现不受这种温差影响的高质量显示的平板成像设备。在其中前板和背板由隔离物支承的成像设备中,从前板到背板的热传导路径中的热阻分割比被抑制为0.5或更小,以降低由隔离物的高度方向上的温度分布引起的隔离物表面上的电阻分布,从而抑制从电子发射装置到阳极的电子束的入射位置的波动。
  • 电子束装置和使用其的图像显示装置-201010178057.2
  • 诹访高典;东尚史;住谷利治 - 佳能株式会社
  • 2010-05-11 - 2010-11-17 - H01J29/02
  • 本申请涉及电子束装置和使用它的图像显示装置。通过适当地维持栅极(5)的膜厚h与从绝缘部件(3)的外表面到凹部(7)的内表面的距离L之间的关系,抑制由操作电子发射器件时产生的库仑力导致的栅极(5)的变形。据此,在具有叠层型电子发射器件的电子束装置中,防止栅极的变形以减少电子发射特性的变化,由此防止元件被破坏。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