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维光子晶体面发光激光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80016883.8 申请日: 2022-02-24
公开(公告)号: CN116941147A 公开(公告)日: 2023-10-24
发明(设计)人: 野田进;井上卓也;吉田昌宏;石崎贤司 申请(专利权)人: 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
主分类号: H01S5/18 分类号: H01S5/18
代理公司: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代理人: 刘新宇;李靖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暂无信息 说明书: 暂无信息
摘要: 二维光子晶体面发光激光器(10)具备:二维光子晶体层(12),其是在板状的母材(121)中周期性地配置折射率与母材(121)的折射率不同的异折射率区域(122)而形成的;活性层(11),其设置在二维光子晶体层(12)的一个面侧;以及反射层(15),其以与二维光子晶体层(12)分离的方式设置在二维光子晶体层(12)的另一个面侧、或者设置在活性层(11)的与二维光子晶体层(12)相反的一侧,其中,二维光子晶体层(12)与反射层(15)的彼此相向的表面间的距离d被设定为使辐射系数差Δαv=(αv1‑αv0)为1cm‑1以上,该辐射系数差Δαv是从被二维光子晶体层(12)放大的光中的损耗第二小的第一高阶模式的辐射系数αv1减去损耗最小的基本模式的辐射系数αv0所得到的值。
搜索关键词: 二维 光子 晶体 发光 激光器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未经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28001688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二维光子晶体面发光激光器-202280016883.8
  • 野田进;井上卓也;吉田昌宏;石崎贤司 - 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
  • 2022-02-24 - 2023-10-24 - H01S5/18
  • 二维光子晶体面发光激光器(10)具备:二维光子晶体层(12),其是在板状的母材(121)中周期性地配置折射率与母材(121)的折射率不同的异折射率区域(122)而形成的;活性层(11),其设置在二维光子晶体层(12)的一个面侧;以及反射层(15),其以与二维光子晶体层(12)分离的方式设置在二维光子晶体层(12)的另一个面侧、或者设置在活性层(11)的与二维光子晶体层(12)相反的一侧,其中,二维光子晶体层(12)与反射层(15)的彼此相向的表面间的距离d被设定为使辐射系数差Δαv=(αv1‑αv0)为1cm‑1以上,该辐射系数差Δαv是从被二维光子晶体层(12)放大的光中的损耗第二小的第一高阶模式的辐射系数αv1减去损耗最小的基本模式的辐射系数αv0所得到的值。
  • 利用半导体材料非线性效应实现自锁模的超快紫外激光器-202310751360.4
  • 张鹏;朱仁江;王涛;蒋丽丹 - 重庆师范大学
  • 2023-06-25 - 2023-09-19 - H01S5/18
  • 本发明属于激光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利用半导体材料非线性效应实现自锁模的超快紫外激光器,包括半导体激光二极管激励光源、前端反射镜、偏振及滤波器件、面发射增益介质、第一折叠镜、第一频率转换晶体、第二折叠镜、第二频率转换晶体和后端反射镜;半导体激光二极管激励光源发出的激励光被面发射增益介质吸收并产生受激辐射;面发射增益介质产生非线性效应,形成负透镜并启动激光器自锁模。受激辐射在谐振腔内形成基频激光,被转换为二次谐波激光和最终的紫外激光。本发明不需要额外的锁模元件,利用增益介质中的非线性效应实现自锁模,而且锁模光的高峰值功率可提高基频激光到紫外激光的转换效率,可广泛用于科研领域及高端制造业。
  • 一种高光束质量和宽波长范围的全半导体紫外激光器-202310751355.3
  • 张鹏;朱仁江;王涛;蒋丽丹 - 重庆师范大学
  • 2023-06-25 - 2023-09-19 - H01S5/18
  • 本发明属于激光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光束质量和宽波长范围的全半导体紫外激光器,包括边发射半导体激发光源、面发射半导体增益介质以及基频振荡和频率转换部件,面发射半导体增益介质以及基频振荡和频率转换部件形成谐振腔;边发射半导体激发光源发出的激发光能够投射到面发射半导体增益介质上;面发射半导体增益介质能够吸收边发射半导体激发光源所发出的激发光的光子能量,并产生激光波长的受激辐射;受激辐射在谐振腔中形成基频激光振荡,并完成频率转换,最终输出为紫外激光。所用的激发光源及增益介质均为半导体材料,即激光器为全半导体激光器,从而使得激光器的转换效率高、功耗低、寿命长、体积小,具有技术优势和应用价值。
  • 一种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及面发射外腔激光系统-202310521244.3
  • 张星 - 江苏长光时空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2023-05-10 - 2023-07-14 - H01S5/18
  • 本发明涉及激光半导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及面发射外腔激光系统。包括横向振荡组件、垂直振荡组件、衬底组件、透镜组件和反射镜组件,所述反射镜组件设置在所述衬底组件的上表面,所述垂直振荡组件与横向振荡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反射镜组件的上表面,所述横向振荡组件设置在所述垂直振荡组件的两侧,所述透镜组件安装在所述垂直振荡组件的顶端,所述横向振荡组件通过电注入形成激光并将激光泵浦至垂直振荡组件中,由透镜组件进行发射。本发明的横向振荡组件通过电注入形成激光,发射的激光直接泵浦垂直振荡组件的有源区并形成垂直振荡激光。通过垂直振荡组件顶部的压电组件调节腔长,可以改变激光的发射波长。
  • 具混合光栅结构的面发射激光元件与制法-201911166887.0
  • 潘建宏;吴承儒 - 光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9-11-25 - 2023-06-27 - H01S5/18
  • 将一面发射激光元件的光栅层在至少一第一水平方向上区分为一第一光栅区及一第二光栅区。该第二光栅区是位于光栅层的一中间区域、而第一光栅区则位于光栅层的外侧区域。于各该第一光栅区及该第二光栅区内分别包含多个微光栅结构。该第一光栅区内的多个该微光栅结构的光栅周期是符合以下数学式:并且,该第二光栅区内的多个该微光栅结构的光栅周期是符合以下数学式:其中,∧是光栅周期长度,λ是该激光的该激光波长,neff是半导体波导的等效折射率,m=1且o=2。因此,该第一光栅区为第一阶光栅结构区、且该第二光栅区则为第二阶光栅结构区,藉以在该光栅层形成一混合光栅结构。其中,该面发射激光元件是由该第二光栅区所定义的一出光面垂直射出激光。
  • 一种氮化镓基光子晶体面发射激光器及制备方法-202310441061.0
  • 刘启发;刘珂;撒同良 - 南京邮电大学
  • 2023-04-23 - 2023-05-26 - H01S5/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镓基光子晶体面发射激光器及制备方法,包括衬底层、底层GaN层、多孔GaN/GaN组成的DBR层、AlGaN‑n层、GaN‑n层、有源层、p‑GaN层、TiO2光子晶体层、p电极、n电极。本发明采用多孔GaN/GaN组成的DBR和TiO2光子晶体层,可以实现光场模式分布的强约束及调节控制,从而优化得到光场在光子晶体层和有源层的高限制因子,利于低阈值高效激光器的实现。
  • 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201880078807.3
  • 广瀬和义;黑坂刚孝;泷口优;杉山贵浩 -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 2018-11-28 - 2023-03-31 - H01S5/18
  • 本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分别关联的不同折射率区域的重心位置与晶格点的位置关系与现有的发光装置不同的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在该发光装置中,在基板上设置有包含发光部和与该发光部光学耦合的相位调制层的层叠体。相位调制层包含基本层和设置于该基本层内的多个不同折射率区域。各不同折射率区域的重心位置配置于通过设定于基本层的设计面上的假想的正方晶格的晶格点中的对应的基准晶格点的假想直线上。另外,基准晶格点与不同折射率区域的重心的沿该假想直线的距离以从该发光装置输出形成光学图像的光的方式对多个不同折射率区域的各个个别地设定。
  • 表面发射激光器的制造方法、检查方法以及检查装置-202210407726.1
  • 久保田良辅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2022-04-19 - 2022-12-16 - H01S5/18
  • 本发明提供表面发射激光器的制造方法、检查方法以及检查装置。在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表面发射激光器的制造方法中,准备具有包含多个区域的主面的衬底。在多个区域中分别设置有多个表面发射激光器。对通过对多个表面发射激光器中的n个(n为2以上的整数)表面发射激光器分别施加直流电压而从n个表面发射激光器分别射出的第一激光进行测定。对通过对多个表面发射激光器中的m个(m为小于n的自然数)表面发射激光器分别施加交流电压而从m个表面发射激光器分别射出的第二激光进行测定。基于第一激光的测定结果对n个表面发射激光器的好坏进行判定。基于第二激光的测定结果对m个表面发射激光器的好坏进行判定。
  • 硅基光通信C波段高线性面发射激光光源及其制作方法-202110560796.6
  • 薛正群;邓仁亮;施文贞;方瑞禹;苏辉 - 福建中科光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2021-05-22 - 2022-10-14 - H01S5/18
  •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基光通信C波段高线性面发射激光光源,包括左激光芯片、右激光芯片和二阶光栅波导;所述二阶光栅波导两侧设置有喇叭口波导;所述左激光芯片、右激光芯片分别与二阶光栅波导两侧设置的喇叭口波导相连。本发明采用P面朝下生长的方法解决了常规激光器通过表面发热困难的问题,激光器量子阱发热直接通过衬底进行导热,有效改善激光器的高温线性度和特征温度;采用绝缘的掺Fe InP实现脊条型的电注入区域,并实现相邻激光芯片的电隔离,但光学上又相互耦合形成相干光,左右激光芯片实现激光器有效增益体积的增大,有效提高输出光功率。
  • 二维光子晶体面发光激光器-202080015129.3
  • 野田进;井上卓也;吉田昌宏;M·德佐萨 - 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
  • 2020-02-04 - 2021-09-28 - H01S5/18
  • 二维光子晶体面发光激光器(10)具备:活性层(11);以及光子晶体层(12),其具有在配置于活性层(11)的一侧的板状的母材(121)上设置的、作为第1二维光子晶体区域的二维光子晶体光放大部(123)以及作为第2二维光子晶体区域的二维光子晶体光反射部(125),二维光子晶体光放大部(123)具有放大部光子带隙(15),该放大部光子带隙(15)是在倒易空间的规定的点具有能带端的2个光子能带之间形成的光子带隙,二维光子晶体光反射部(125)设置于二维光子晶体光放大部(123)的周围,具有反射部光子带隙(16),该反射部光子带隙(16)是在倒易空间的所述规定的点具有能带端的2个光子能带之间形成的光子带隙,其中,放大部光子带隙(15)的能量范围与反射部光子带隙(16)的能量范围不同且有一部分重叠。
  • 发光元件、发光元件的制作方法、及相位调制层设计方法-201980083301.6
  • 伊藤昭生;黑坂刚孝;日高正洋;广瀬和义;枝村忠孝 -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 2019-12-11 - 2021-07-30 - H01S5/18
  •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光元件抑制光输出效率的降低并且输出清晰的光学图像。该发光元件具备基板、发光部、将基板与发光部接合的接合层。发光部具有被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夹持的半导体叠层,半导体叠层包含相位调制层。相位调制层具有基本层和多个差异折射率区域,并且包括与第二电极一致或包含整体的大小的第一区域和该第一区域以外的第二区域。位于第二区域内的各差异折射率区域的重心按照特定的排列条件配置于基准面上。从半导体叠层的表面输出的光为单一光束,关于从基板至半导体叠层的表面的第一距离和从基板至半导体叠层的背面的第二距离,沿着基板上的特定方向变动的第一距离的变动量比第二距离的变动量小。
  • 电激发光子晶体面射型雷射元件-201810505434.5
  • 林国瑞;徐铭扬;陈俞谌 - 智林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2018-05-24 - 2021-05-25 - H01S5/18
  • 一种电激发光子晶体面射型雷射元件,包含:一电流局限结构,位在光子晶体结构及主动层上,并具有一孔径;一透明导电层,位在电流局限结构上,并覆盖光子晶体结构;一正电极金属,位在透明导电层上,并具有一金属孔;本发明直接从磊晶结构最上方往内部蚀刻来制作光子晶体,无需晶圆熔合或磊晶再成长的复杂技术,不仅可以使雷射光穿透,还同时具有导电性,进而得以电激发量子结构,再借由光子晶体结构,使光能从磊晶结构的正面出光,且具有远场发散角小等优异特性。
  • 发光装置-201980056016.5
  • 广瀬和义;泷口优;杉山贵浩;黑坂刚孝 -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 2019-08-27 - 2021-04-09 - H01S5/18
  • 本实施方式涉及能够从S‑iPM激光的输出光除去0次光的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具备活性层和相位调制层。相位调制层包含基本层和多个不同折射率区域。在相位调制层上设定了假想的正方晶格的状态下,各不同折射率区域的重心从对应的晶格点离开,且决定各不同折射率区域的重心的位置的各晶格点周围的旋转角度根据用于光学图像形成的相位分布而设定。晶格间隔和发光波长满足相位调制层的倒易晶格空间中的M点振荡的条件。形成在倒易晶格空间上且分别包含与输出光的角度扩展对应的波数扩展的4个方向的面内波数矢量中的至少1个的大小小于2π/λ。
  • 半导体激光器-201980048075.8
  • 约尔格·埃里克·佐尔格;弗兰克·辛格;克里斯托夫·科勒 - 欧司朗OLED股份有限公司
  • 2019-07-15 - 2021-03-26 - H01S5/18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激光器(20),具有:载体(21);布置在载体(21)上的边缘发射激光二极管(22),并且边缘发射激光二极管具有用于产生激光辐射的有源区和具有辐射射出区的棱面(23);光学元件(25),其覆盖棱面(23);连接材料(26),其布置在光学元件(25)与棱面(23)之间;模制体(27),其至少局部地覆盖激光二极管(22)和光学元件(25),其中,光学元件(25)对于在运行中由激光二极管(22)发出的激光辐射至少是部分透明的,并且光学元件(25)设计用于改变在运行中进入到所述光学元件(25)中的激光辐射的主传播方向。
  • 表面发射激光器封装件和包括其的发光装置-201980046525.X
  • 金明燮;金伯俊;姜镐在;朴柱映;李巴露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2019-05-13 - 2021-02-26 - H01S5/18
  •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表面发射激光器封装件和一种包括该表面发射激光器封装件的发光装置。根据本实施例的表面发射激光器封装件可包括:壳体,包括腔体;表面发射激光器元件,设置在所述腔体中;和扩散部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扩散部件可包括聚合物层和设置在所述聚合物层上的玻璃层。所述聚合物层可包括:与所述表面发射激光器元件沿竖向重叠的第一聚合物层,以及不与所述表面发射激光器元件沿竖向重叠的第二聚合物层。第一聚合物层的厚度薄于第二聚合物层的厚度。
  • 发光元件-201980040825.7
  • 青木优太;广瀬和义;大河原悟 -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 2019-06-19 - 2021-02-05 - H01S5/18
  • 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光元件具备用于提高形成共振模式的层的光限制系数的结构。该发光元件具备第一包覆层、活性层、第二包覆层、共振模式形成层和高折射率层。第一包覆层、活性层、第二包覆层、共振模式形成层和高折射率层主要包含氮化物半导体。高折射率层具有比第一包覆层、活性层、第二包覆层和共振模式形成层的任一者的折射率高的折射率,并且具备具有彼此不同的折射率的二个以上的层重复层叠而成的超晶格结构。
  • 发光元件-201980038069.4
  • 青木优太;广瀬和义;大河原悟 -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 2019-06-05 - 2021-01-26 - H01S5/18
  • 本实施方式涉及主要包含氮化物半导体且具备形成共振模式的层的面发光型的发光元件。该发光元件提高形成共振模式的层的光限制系数,具备活性层、相位调制层和1个或其以上的高折射率层,还具备夹着活性层、相位调制层和高折射率层的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包覆层。相位调制层包含基本层和多个不同折射率区域。多个不同折射率区域的重心在假想的正方晶格的各晶格点中,配置在通过该晶格点且相对于正方晶格倾斜的直线上。各不同折射率区域的重心与晶格点的距离根据光像个别地设定。
  • 发光装置-201980038651.0
  • 广瀬和义;杉山贵浩;泷口优;野本佳朗;上野山聪 -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 2019-06-04 - 2021-01-22 - H01S5/18
  • 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发光装置降低S‑iPM激光器的输出中包含的0次光。该发光装置具备发光部和相位调制层,相位调制层具有基本层和分别包含多个异折射率要素的多个异折射率区域。以设定于相位调制层上的假想的正方晶格的晶格点为中心的各单位构成区域中,从对应的晶格点至异折射率要素的各重心的距离大于晶格间隔的0.30倍且为0.50倍以下。此外,从对应的晶格点至异折射率要素整体的重心的距离大于0且为晶格间隔的0.30倍以下。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