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棒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7101877.2 申请日: 1987-03-14
公开(公告)号: CN1004950B 公开(公告)日: 1989-08-02
发明(设计)人: 远藤善一郎;福本隆;齐藤庄藏;五十岚孝雄;吉本佑一郎;菅原敏;新保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主分类号: G21C7/10 分类号: G21C7/10
代理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代理人: 李强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带有若干叶片的控制棒,每个叶臣都包括一个中子吸收区,其中设有由吸收核链型中子吸收剂制成并从下插入反应堆芯的中子吸收器,该中子吸收区沿轴向上被分为上、下两区;上、下区的边界位于沿轴向距中子吸收区下端为中子吸收区全长的3/8到5/8的范围内。在下区中垂直于轴的截面中的吸收核链型中子吸收剂小于小于在上区中垂直于轴的截面中的吸收核链型中子吸收剂含量。
搜索关键词: 控制棒
【主权项】:
1.在包堆芯、用于控制所说堆芯的反应能力的控制棒、以及设置在所述堆芯下方以把所述控制棒插入所述堆芯的原子反应堆中的插入装置,每个所述控制棒包中子吸收区,该中子吸收区中包含有由吸收核链型中子吸收剂制成的中子吸收器,该吸收核链型中子吸收剂是这样的中子吸收剂,其中进一步吸收中子的核素为中子吸收反应形成的核素或蜕变核素,且这类吸收剂的中子吸收作用的衰减速度较低,和用以支承所述中子吸收器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a)所述中子吸收区沿轴向被分成上、下两区,所述上和下区包含有相同的中子吸收剂,且所述控制棒由所述插入装置从所述上中子吸收区插入所述堆芯,b)所述上、下两区的边界位于沿轴向距所述中子吸收区下端为所述中子吸收区全长的3/8到5/8的范围内,c)所述吸收核链型中子吸收剂的量在所述上和下区的所述边界处变化且在所说下区中垂直于轴向的截面内所含的所述吸收核链型中子吸收剂的量小于在所述上区中垂直于轴向的截面内所含的所述吸收核链型中子吸收剂的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8710187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空间核反应堆用安全棒及空间核反应堆-202310003176.1
  • 胡古;安伟健;郭键;葛攀和;李清;葛思淼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2023-01-03 - 2023-07-11 - G21C7/10
  •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间核反应堆用安全棒及空间核反应堆,空间核反应堆用安全棒包括:屏蔽部,该屏蔽部被构造成柱状结构;燃料部,该燃料部设置于屏蔽部的轴向的一端;以及换热机构,该换热机构的一部分设置于燃料部的内部,该换热机构的另一部分由燃料部伸出;外部的反应堆的堆芯设置有用于容纳屏蔽部并供屏蔽部通过的通道,燃料部被构造成随屏蔽部由脱离通道的次临界位置,向进入通道的运行位置移动,燃料部处于运行位置的情况下,换热机构的由燃料部伸出的部分位于堆芯的外部,以将燃料部产生的一部分热量传导至堆芯之外的宇宙空间。空间核反应堆用包括堆芯、屏蔽体及空间核反应堆用安全棒。
  • 燃料组件功率调节系统-202223208763.4
  • 崔军;李爽;韩万富;易奎铭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2022-11-30 - 2023-06-09 - G21C7/103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燃料组件功率调节系统,包括:若干控制棒、若干主泵管路、若干回流管路、第一主泵和设有控制液的储液罐;控制棒垂直穿设于压力容器的燃料组件之间,控制棒内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纵长设置的第一空腔;主泵管路连通供液调节阀、第一主泵和储液罐,供液调节阀用于将控制液从储液罐抽取至第一空腔;回流管路连通回流调节阀和储液罐,回流调节阀用于控制控制液从第一空腔回流至储液罐;控制液为用于降低燃料组件反应功率的中子吸收液体或用于提升燃料组件反应功率的中子慢化液体。本实用新型设计可有效降低反应堆系统整体高度,适用于空间狭窄的核动力装置,还可从实质上消除弹棒事故的发生。
  • 控制杆和关机杆在芯和芯的支撑结构外部的核反应堆-201780027893.0
  • L·奇诺蒂 - 水利矿业核能公司
  • 2017-05-04 - 2023-06-06 - G21C7/10
  •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反应堆(1),包括一个容器(2),所述容器(2)在顶部处由一个径向上在外部的固定封闭结构(3)和一个径向上在内部的移动封闭结构(4)封闭并且容纳一个芯(5)和一个液压分离结构(6),所述芯被浸没在主要冷却流体(F)中并且包括多个燃料元件(11)和控制杆和关机杆(18),所述液压分离结构界定一个热歧管(7)和一个冷歧管(8),主要冷却流体(F)在所述热歧管和所述冷歧管中循环;所述控制杆(18a)和所述关机杆(18b,18c)插入所述固定封闭结构(3)的相应的穿透部(19a,19b,19c)中并且因此在径向上位于所述移动封闭结构(4)的外部以及位于所述分离结构(6)的容纳所述燃料元件(12)的相应的头部(15)的上部部分(17)的外部。
  • 一种核反应堆控制棒组件-202310058407.9
  • 叶耀新;于超;包鹏飞;赵均;陈超;陈军;李志军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1-19 - 2023-03-31 - G21C7/103
  • 本申请涉及一种核反应堆控制棒组件,核反应堆控制棒组件包括控制棒和启动中子源,其中,控制棒用于插入核反应堆堆芯内,以使核反应堆停堆,启动中子源设置于控制棒上,启动中子源用于控制核反应堆的启动。如此,将设置有启动中子源的控制棒插入核反应堆堆芯中,可以使核反应堆启动,当核反应堆启动后,即核反应堆处于运行状态,将设置有启动中子源的控制棒从核反应堆堆芯中提出,使控制棒位于核反应堆堆芯的上部,此时,当核反应堆处于运行状态时,控制棒位于核反应堆堆芯的上部,使得启动中子源无法与核反应堆堆芯中的中子反应,进而减少了启动中子源的消耗,延长了启动中子源的使用寿命,适应长寿期先进核反应堆的启动和监督要求。
  • 一种铅基堆用安全棒及浮力式驱动系统-202221812211.1
  • 请求不公布姓名 - 安徽中科超核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7-13 - 2023-03-14 - G21C7/1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铅基堆用安全棒及浮力式驱动系统,该安全棒包括安全棒体和传动件,传动件的一端与安全棒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正常运行时,安全棒吸收体位于堆芯外围,慢化剂位于堆芯内,提高反应堆的反应性;紧急停堆时,利用液态铅合金对安全棒带来的浮力作为驱动力,实现安全棒吸收体快速插入堆芯,从而达到紧急停堆的效果,安全性高。
  • 控制棒吸收体芯块及控制棒-202210911082.X
  • 刘虓瀚;金鑫;卢勇;郑伟;王开元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7-29 - 2022-11-25 - G21C7/103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棒吸收体芯块及控制棒,控制棒吸收体芯块包括内部具有至少两个分腔的氢化锆柱体、至少两个碳化硼分块;所述碳化硼分块分别填充在所述氢化锆柱体的分腔中;在所述氢化锆柱体内,所述碳化硼分块的高度沿着所述氢化锆柱体的高度方向延伸。本发明的控制棒吸收体芯块,主要通过氢化锆柱体以及填充在其内的碳化硼分块形成,具有反应性价值高、辐照肿胀率低等优点,能够替代单纯的B4C等现有吸收体材料制成的吸收体芯块在快堆中应用,同时也具备在热堆中的应用潜力,提高控制棒使用寿命,从而提高控制棒组件的机械寿命。
  • 一种具有反射层的非均匀控制棒-202110474238.8
  • 刘成;聂小琴 - 西南科技大学
  • 2021-04-29 - 2022-11-04 - G21C7/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反射层的非均匀控制棒,包括:内层柱体,其上端连接有控制棒驱动装置连接杆,所述内层柱体设置有间隔分布的中子吸收体Ⅰ和非中子吸收体Ⅰ;外层圆环柱体,其可滑动设置在所述内层柱体的外部,其结构包括:中子吸收体Ⅱ和非中子吸收体Ⅱ,其在所述外层圆环柱体上间隔分布,所述中子吸收体Ⅱ的外侧设置有反射层。本发明使用反射层取代了非均匀控制棒的外部中子吸收体Ⅱ,通过反射层反射中子的形式阻止中子进入内部中子吸收体中,与外层圆环柱体的中子吸收体一样,反射层起到了自屏蔽的作用,降低了中子的消失率。有助于增加堆芯中子通量密度,从而实现提高堆芯燃耗水平的功能。
  • 一种新型反应堆控制棒及控制棒组件-202010917212.1
  • 周涛;丁锡嘉;张家磊;朱亮宇;陈娟;周蓝宇 - 东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
  • 2020-09-03 - 2022-10-25 - G21C7/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控制棒及核反应堆控制棒组件,该控制棒包括I型控制棒和II型控制棒,其中,I型控制棒为非均匀控制棒,放置在核反应堆的中央,II型控制棒为均匀控制棒,放置在核反应堆的边缘。本发明在核电厂反应堆的反应性控制领域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不仅能使核反应堆堆芯径向功率与轴向功率的畸变峰分解并展平,而且能够削弱温度场震荡对反应性控制的影响,提升了核反应堆的安全性。
  • 弹簧箱-202010762562.5
  • 薄涵亮;王大中;张作义;秦本科;赵陈儒;王金海;刘潜峰 - 清华大学
  • 2020-07-31 - 2022-09-23 - G21C7/10
  •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弹簧箱,包括筒体和速度控制组件,筒体沿轴向自下而上构造有第一筒段和第二筒段,第一筒段的内径大于第二筒段的内径,速度控制组件包括沿筒体的轴向自下而上依次设置于第一筒段内的第一缓冲件、缓冲锁和弹簧件,缓冲锁靠近弹簧件的一端用于与测量棒连接,缓冲锁靠近第一缓冲件的一端用于与驱动轴连接,弹簧件的上端与第一筒段和第二筒段交界处的端面相抵。第一缓冲件、缓冲锁与弹簧件配合对控制棒的落棒速度和制动进行控制,不仅满足摇摆倾斜条件下落棒速度的要求,也满足十字翼控制棒内置式水压驱动技术的工程应用。满足十字翼控制棒内置式水压驱动技术在热功率小于50MW先进一体化小型水堆的工程应用。
  • 可提升整体性能的控制棒驱动机构用连杆-202220063895.3
  • 喻杰 - 喻杰
  • 2022-01-11 - 2022-08-12 - G21C7/1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提升整体性能的控制棒驱动机构用连杆,包括连杆本体、设置在连杆本体上的两个销孔、所述连杆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提供销孔孔壁的耐磨层,用于开设两销孔的耐磨层为设置在连杆本体上的一体式结构。采用本方案提供的连杆,不仅便于保证加工精度和提升连杆整体连接强度,同时在保证耐磨性的前提下,可使得连杆整体具有理想的抗冲击韧性。
  • 一种固态临界装置-201911408373.1
  • 吴宜灿;宋勇;赵柱民;胡丽琴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2019-12-31 - 2022-07-08 - G21C7/103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临界装置,包括容器、一体化堆芯、反应性调节机构、快速停堆机构和屏蔽体,所述一体化堆芯设置在容器内,所述快速停堆机构从容器顶部正中贯穿一体化堆芯并从容器底端穿出,所述反应性调节机构设置在容器内壁上,所述屏蔽体罩在容器外面,所述容器底端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和屏蔽体均搭设在支承件上。本发明解决了快速停堆机构小尺寸下的快速落棒问题,显著提升了实验装置的安全性,本发明具有对环境友好,固有安全性高、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
  • 用于控制棒驱动机构的连杆-202220064757.7
  • 喻杰 - 喻杰
  • 2022-01-11 - 2022-05-27 - G21C7/1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棒驱动机构的连杆,包括连杆本体、设置在连杆本体上的两个销孔、所述连杆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提供销孔孔壁的耐磨层,任意销孔的耐磨层均为:在销孔的周向方向上,耐磨层上靠近另一销孔的局部厚度最大。采用本方案提供的连杆,可有效提升耐磨层的利用率,同时针对如基于对焊工艺的连杆耐磨层,还可有效提升连杆制造效率。
  • 一种用于核反应堆的安全棒及核反应堆-202210026146.8
  • 安伟健;郭键;葛攀和;胡古;薛慧哲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2022-01-11 - 2022-05-24 - G21C7/10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核反应堆的安全棒及核反应堆,安全棒包括屏蔽轴体和跟随轴体。跟随轴体的顶端与屏蔽轴体的底端连接,跟随轴体包括第一包壳、燃料段和第一轴向反射层。安全棒组装于核反应堆中。核反应堆未工作时,屏蔽轴体位于堆芯通孔内,屏蔽轴体阻止堆芯发生反应,保障核反应堆的安全性。当控制系统根据工作指令控制安全棒向上运动,使得屏蔽轴体抽出堆芯并进入屏蔽体中的预留孔,且跟随轴体进入堆芯的通孔。屏蔽轴体增强了屏蔽体的屏蔽功能。跟随轴体填补堆芯中的通孔,中间段的二氧化钍在中子照射作用下转化为核燃料铀‑233,核燃料铀‑233为堆芯引入正反应性,从而减缓堆芯反应性的下降速度,延长核反应堆的运行寿期。
  • 一种安全棒及空间核反应堆-202210078104.9
  • 郭键;安伟健;胡古;李清;邵静;葛攀和;葛思淼;丁明哲;范振东;冯潇;高剑;蒋骏飞;李淞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2022-01-24 - 2022-05-24 - G21C7/10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棒及空间核反应堆,安全棒包括吸收体段和跟随段。跟随段的顶端与吸收体段的底端连接,跟随段包括第一包壳、燃料段和第一轴向反射层。安全棒组装于空间核反应堆中。空间核反应堆未工作时,吸收体段位于堆芯通孔内,吸收体段阻止堆芯发生反应,保障空间核反应堆的安全性。当控制系统根据工作指令控制安全棒向上运动,使得吸收体段抽出堆芯并进入屏蔽体中的预留孔,且跟随段进入堆芯的通孔。吸收体段增强了屏蔽体的屏蔽功能。跟随段中的燃料段填补堆芯中的通孔,增大了堆芯中的燃料量,增加空间核反应堆的剩余反应性。有效减小空间核反应堆重量和体积,降低了成本。
  • 一种棒位探测器线圈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202210234704.X
  • 吴茜;孙娜;张瑞萍;叶琳;刘一鸣;余周俊;吕爱国 - 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
  • 2022-03-11 - 2022-05-24 - G21C7/10
  • 本发明提供一种棒位探测器线圈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仪控系统核心部件的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实现方案为:获取目标控制棒对应的探测器线圈的数据信息,所述数据信息包括:所述探测器线圈的电阻值和绝缘值;依据所述目标控制棒对应探测器线圈的电阻值预测所述探测器线圈的探测器线圈温度;依据所述目标控制棒对应的探测器线圈温度预测所述目标控制棒对应探测器线圈的等效电阻值;确定所述等效电阻值与标准电阻值的对比结果;依据所述对比结果和所述探测器线圈的绝缘值确定所述探测器线圈状态的管理数据。本发明可以提高对于棒位探测器线圈检测的准确性。
  • 核燃料用控制棒及其包壳-202111473891.9
  • 任志立;鲁亚恒;汤阳阳;李伟才;薛喆;庞铮铮 - 岭澳核电有限公司;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2021-12-02 - 2022-04-29 - G21C7/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燃料用控制棒及其包壳,核燃料用控制棒的包壳包括第一包壳管、第二包壳管以及双向端塞,所述双向端塞连接在所述第一包壳管和第二包壳管之间;所述第一包壳管的管内空间形成储气室,所述第二包壳管的管内空间形成用于放置吸收体的容置室;所述双向端塞内设有贯穿其相对两端的通孔,所述通孔将所述储气室和所述容置室相连通。本发明的核燃料用控制棒的包壳,将包壳分段设置并通过双向端塞连接为一体,包壳分段形成的第一包壳管和第二包壳管分别用于设置储气室和放置吸收体,储气室独立于吸收体所在的管内空间,有效储存吸收体吸收中子释放的大量气体,避免吸收体所在包壳管膨胀,提高包壳及控制棒的使用寿命。
  • 一种锆合金燃料组件导向管及其制备方法-201910099899.X
  • 张海芹;王旭峰;尉北玲;周军;杨锋;荆增辉;闫菲菲 - 西部新锆核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2019-01-31 - 2022-04-29 - G21C7/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锆合金燃料组件导向管,包括主体段、加强段和连接两者的圆锥过渡段,主体段、加强段和圆锥过渡段的外径相同,主体段的内径大于加强段的内径,圆锥过渡段的内径介于主体段和加强段的内径之间,且沿主体段至加强段的方向递减,圆锥过渡段的圆锥顶角为5°~30°,长度为3mm~28mm;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锆合金燃料组件导向管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主体段和加强段直径、圆锥过渡段尺寸与锆合金燃料组件导向管对应部位相同的芯棒对锆合金管坯冷轧。本发明通过缩短锆合金燃料组件导向管圆锥过渡区的长度降低了主体段与加强段间同轴度的控制难度,减少了控制棒下落时的卡阻风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对设备要求低。
  • 一种盘式快速停堆系统-201911408387.3
  • 郑珍珍;梅华平;张勇;吴庆生;陈建伟;吴宜灿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2019-12-31 - 2022-04-08 - G21C7/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盘式快速停堆系统,包括首尾断开的旋转滑轨、控制球组件以及控制球组件驱动机构;所述控制球组件驱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所述控制球组件滑动连接在所述旋转滑轨上,所述控制球组件与所述转动电机可拆卸连接;正常工况下,连上所述控制球组件与所述转动电机之间的连接,通过所述转动电机带动所述控制球组件在所述旋转滑轨上往复滑动,需要停堆时,断开所述控制球组件与所述转动电机之间的连接,所述控制球组件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从所述旋转滑轨上向下滑落。本发明将刚性的控制棒优化成柔性串行的控制球组件,不需要控制球组件整体进行往复上升和下降,从而有效降低了快速停堆系统高度方向的尺寸,有利于反应堆结构小型化。
  • 一种具有非均匀反射层的非均匀控制棒-202110475992.3
  • 刘成;聂小琴 - 西南科技大学
  • 2021-04-29 - 2022-03-04 - G21C7/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非均匀反射层的非均匀控制棒,包括:内层柱体,其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多个反射层Ⅰ,内层柱体上端的反射层Ⅰ与下端的反射层Ⅰ之间设置有间隔分布的中子吸收体Ⅰ和非中子吸收体Ⅰ;外层圆环柱体,其滑动设置在内层柱体的外部,外层圆环柱体的结构包括:反射层Ⅱ,其分别设置在外层圆环柱体的上端和下端,外层圆环柱体上端的反射层Ⅱ与下端的反射层Ⅱ之间设置有间隔分布的中子吸收体Ⅱ和非中子吸收体Ⅱ;中子吸收体Ⅱ的外侧设置有反射层Ⅲ,外层圆环柱体中部的中子吸收体Ⅱ外侧未设置反射层Ⅲ。本发明通过在非均匀控制棒中增加非均匀分布的中子反射层实现了堆芯轴向的中子补偿作用,改善了堆芯轴向功率分布。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