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携带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214044.9 申请日: 2008-08-22
公开(公告)号: CN101653307A 公开(公告)日: 2010-02-24
发明(设计)人: 丰豪;詹天敏;郑嘉旻 申请(专利权)人: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44B21/00 分类号: A44B21/00
代理公司: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梁 挥;祁建国
地址: 台湾省***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携带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携带装置,特别是一种通过弹性带而固定于物体上的携带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科技的蓬勃发展,人类的生活也随着科技越来越多姿多彩,人类也习惯性地在日常生活中依赖先进科技所衍生的各种电子产品。

这几年来,全球过度使用石油,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温室效应。因此,便开始有环保团体提出走出户外,享受乐活(Lifestyles of Health andSustainability,LOHAS)的生活,即以健康及自给自足的型态生活,让人类的一切取之于地球,也要将一切还诸于地球,让一切永续循环而不会枯竭。

时下出现了许多户外活动,包括跑步、自行车、登山等可以减少二氧化碳且又能促进健康的休闲运动。然而,人类仍需要随身携带一些物品,所述物品用以帮助放松心情或是在紧急时需要用到的物品,像是手机、钱包、随身听、卫星导航等。其中一些物品可以摆放于背包中,必要时再取出即可,但如手机、卫星导航等较常需要用到的物品,若是摆放于背包,频繁地取出会造成一些麻烦。但如果持于手中的话,对于从事户外活动也相对会造成相当大的不便及困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台湾专利第M307989号专利公开一种手腕式移动电话套,其为一套体供移动电话置放于其中,且背面设有横向的束带,束带可束合于手腕,使套体及移动电话可随手腕而携带。其中,束带可为具伸缩特性的松紧带、不可伸缩且附设有尼龙搭扣的带体,或是可穿过套环以调整长度且具有尼龙搭扣的松紧带。

然而,M307989号专利虽然提供了一种方便使用者随身携带电子产品的装置,但仍具有以下问题:因背面的束带为一外置式的束带,在不使用的情况时,仍暴露于外,造成束带容易脏污且占空间。并且采用尼龙搭扣的粘合方式,尼龙搭扣上多少会附着一些不容易清理的杂物,长期使用下来,尼龙搭扣的粘合力必会降低,容易在运动过程中,造成携带装置掉落,导致电子产品损坏。

发明内容

有鉴于公知的携带装置利用束带将电子产品固定在所欲固定的位置,但束带在不使用时仍露出于外,因而容易造成束带脏污且占据空间,而采用尼龙搭扣的粘合方式,在长期使用后,容易有灰尘杂物粘着于尼龙搭扣表面,造成尼龙搭扣的粘合力下降,导致携带装置容易掉落而造成电子装置损坏等问题。

本发明公开的携带装置固定于一物体上,其包括有壳体、枢轴、卡体、扭簧,及弹性带。枢轴枢接于壳体的一端,卡体对应于枢轴而设置于壳体的另一端,弹性带一端连接于枢轴,另一端可选择性地绕过物体并钩扣于卡体上,扭簧的一端连接于枢轴,另一端连接于壳体,当弹性带未钩扣于卡体时,扭簧将常态使弹性带卷绕于枢轴,当弹性带钩扣于卡体时,扭簧将产生一回复力而令弹性带紧固定于物体上。

本发明携带装置的弹性带为通过扭簧而常态卷绕于枢轴上,当弹性带钩扣在卡体时,扭簧将产生反向的回复力而令弹性带紧固定于物体上,以使携带装置可稳固地绑定于物体上,当携带装置不使用的情况,弹性带亦不会外露而可避免脏污,且弹性带通过钩扣的固定方式,以确保携带装置即使在长时间的使用后,仍可紧固定于物体上。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背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固定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垫片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固定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固定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固定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固定状态示意图;以及

图10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固定状态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     携带装置

20     壳体

21     上部

211    容槽

22     凹槽

221    开孔

23     下部

24     枢孔

30     枢轴

40     卡体

41     按键

42     弹簧

43     卡勾

50     扭簧

60     弹性带

61     结合部

611    连接片

612    卡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40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