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蒽醌类抑制植物病原真菌化合物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14133.4 申请日: 2007-03-30
公开(公告)号: CN101274885A 公开(公告)日: 2008-10-01
发明(设计)人: 田黎;林文翰;郑立;王小如 申请(专利权)人: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C50/34 分类号: C07C50/34;C12P7/26;C12R1/46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061山东省***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提供一种新蒽醌类抑制植物病原真菌化合物,该化合物由海洋放线菌ZFC02(Streptomyces sp.)发酵物获得,该化合物对稻瘟霉菌、镰孢霉菌、灰葡萄孢菌、黑白轮枝菌、芽枝霉菌等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物源抗菌农药具有高效、无公害、与环境兼容性好等特点,与其他生物源抗菌农药相比,微生物源抗菌农药以其更容易实现产业化、开发费用低的优势,使用前景广。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新蒽醌类 抑制 植物 病原 真菌 化合物
【主权项】:
1. 一种新蒽醌类抑制植物病原真菌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由海洋放线菌ZFC02(Streptomyces sp.)发酵物获得,具有通式(I)的化合物及其几何异构体通式(I)中,A、B、C、A’、B’、C’是氢,卤素,氰基,羟基,C1~6的烷基,C1~6的烷氧基,C1~6的卤代烷基,C1~6的卤代烷氧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未经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1413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防治病毒疾病的化合物及其应用-202010222005.4
  • 黄文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2020-03-26 - 2023-05-26 - C07C50/3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病毒疾病的化合物及其应用,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可显著抑制病毒的活性。本发明防治病毒疾病的化合物为蒽醌化合物、蒽醌化合物在药学上接受的盐和/或蒽醌化合物在药学上接受的载体。本发明的防治病毒疾病的化合物经实验证实其具有抗病毒作用的广泛性,例如可显著抑制冠状病毒HcoV‑OC43、COVID‑19、甲型流感病毒H1N1、乙型流感病毒以及HIV病毒的活性;并且其效果显著优于其母核化合物大黄素以及大黄素衍生物;与临床一线药物相比,其活性更为显著,效果优于利巴韦林、齐多夫定与阿昔洛韦;本发明的防治病毒疾病的化合物还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原材料经济,成本低,且便于工业化生产的特点。
  • 一种选择性提取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类成分的方法-202210206139.6
  • 严宗诚;夏晓萌;陈砺 - 华南理工大学
  • 2022-03-02 - 2023-03-24 - C07C50/3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择性提取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类成分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何首乌粉末分散在由低共熔溶剂、亲水性聚合物和无机盐水溶液构成的三液相体系中,再进行超声、静置和离心,分别得到含蒽醌类成分的上相、含二苯乙烯苷类成分的中相和含其它组分的下相。本发明利用由低共熔溶剂、亲水性聚合物和无机盐水溶液构成的三液相体系对何首乌进行提取,一步操作便可以同时达到提取二苯乙烯苷类成分和分离蒽醌类成分的效果,操作简单,提取率高,分离效果好,环境友好,适合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 一种橙色中间体的合成-202010632176.4
  • 卢林德;蒋志平;孟胜锋 - 浙江亿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2020-07-03 - 2023-03-24 - C07C50/3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橙色中间体的合成,属于橙色中间体领域,一种橙色中间体的合成,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准备好106‑110%硫酸作为溶剂;第二步,向干净的反应容器内加入对氯苯酚和过量的苯酐,并加入催化剂硼酐,然后将第一步所述的硫酸溶剂倒入反应容器中;第三步,加热反应容器至190‑200℃,第二步加入的对氯苯酚和苯酐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反应;第四步,反应完毕后,降温,稀释,分去上层废水,然后过滤得到所述的橙色中间体,本方案采用106‑110%硫酸作为溶剂、硼酐作为催化剂,可以大幅度减少苯酐的水解,从而减少苯酐的用量,收率大幅度提高,而且回收苯酐套用,三废COD大幅度减少。
  • 一种抗病毒的蒽醌衍生物及其应用-202010079269.9
  • 黄文;张伯礼;李幼平;张俊华;辛光;钮海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 2020-02-03 - 2023-03-10 - C07C50/3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病毒的蒽醌衍生物及其应用,涉及医药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新型抗病毒药物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抗病毒的蒽醌衍生物具有如下式Ⅰ的结构,其中:R1、R2、R3、R4为‑F、‑Cl、‑Br、‑I或‑NO2;R5、R6、R7为‑H、‑CH3、‑CH2CH3或‑COCH3;并且R5、R6、R7均为H时,R1、R2、R3、R4不同时为H。本发明提供的抗病毒的蒽醌衍生物经实验证实其具有抗病毒作用的广泛性,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抗病毒的蒽醌衍生物制得的抗病毒药物与临床一线药物相比,本发明抗病毒的蒽醌衍生物活性更为显著,效果优于利巴韦林、齐多夫定与阿昔洛韦。
  • (E)-2-苯乙烯基-9,10-蒽醌类化合物及其用途-202110913123.4
  • 魏敏杰;孟繁浩;张廷剑 - 辽宁中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2021-08-10 - 2023-02-17 - C07C50/34
  •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E)‑2‑苯乙烯基‑9,10‑蒽醌类化合物及其应用。所述的(E)‑2‑苯乙烯基‑9,10‑蒽醌类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下:。所述的(E)‑2‑苯乙烯基‑9,10‑蒽醌类化合物或包含(E)‑2‑苯乙烯基‑9,10‑蒽醌类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活细胞染色试剂中的应用。经试验证明该类化合物作为一类新的荧光探针分子,具有灵敏性高、选择性好、荧光量子产率高、斯托克斯位移大、摩尔消光系数高、化学结构简单、易于合成等特点。在细胞实验中,该法荧光分子探针可高效对细胞进行染色,且不影响细胞的存活。
  • 一种合成1,4-二羟基蒽醌的清洁工艺-202110355139.8
  • 王登兵;宋谷;胡影影;张勇 - 江苏华尔化工有限公司
  • 2021-03-31 - 2022-12-20 - C07C50/34
  • 本发明涉及染料中间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合成1,4‑二羟基蒽醌的清洁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在干燥的反应容器中依次加入计量比的98%硫酸、硼酸酐、苯酐及对苯二酚,搅拌均匀后升温至100~180℃,保温反应2~24h;保温反应结束后,将物料降温并转移至另一反应容器中进行水解;水解完成后降温,过滤、水洗得到1,4‑二羟基蒽醌。本发明提供的合成1,4‑二羟基蒽醌的清洁工艺能够减少原料苯酐的用量,大大的降低了废水的处理难度,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对1,4‑二羟基蒽醌的收率也有一定的改善。
  • 一种橙黄决明素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通便保健产品中的应用-202110521022.2
  • 赵一弘;雷雨 - 北京澳特舒尔保健品开发有限公司
  • 2021-05-13 - 2022-03-11 - C07C50/3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橙黄决明素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通便保健产品中的应用,所述橙黄决明素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决明子粗粉与溶剂混合,进行微波辅助处理,得到预处理液;(2)将步骤(1)得到的预处理液,加热回流,冷却,过滤,得到混合液;(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利用硅胶柱层析,洗脱,收集洗脱液;(4)将步骤(3)得到的洗脱液浓缩,重结晶,得到所述橙黄决明素。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显著提高了橙黄决明素的收率和纯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通便保健产品,通过橙黄决明素与番泻叶、茯苓、北沙参和山药等组分的复配,显著减少了番泻叶和决明子的用量,润肠通便效果显著,且安全性更高。
  • 一种蒽醌类衍生物SZ-685C的合成方法-202111186823.4
  • 余传明;景占鑫;张兆霞;廖铭能;李泳 - 广东海洋大学
  • 2021-10-12 - 2022-02-01 - C07C50/3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蒽醌类衍生物SZ‑685C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如下步骤:S1、以邻苯二甲酸为原料,并向邻苯二甲酸中加入溴素,进而被转化成羟基和甲氧基获得前驱体苯酐衍生物;S2、以乙二醛和丙酮为原料,通过醛酮缩合反应、取代反应、水解、羟醛缩合反应和McMurry偶联反应能够获得环己烯衍生物;S3、以步骤S1中的前驱体苯酐衍生物和步骤S2中的环戊烯衍生物为底物,以固熔体为催化剂一步合成最终的目标分子SZ‑685C。本发明主要用于通过全合成的方式,经9步反应即可制得目标分子SZ‑685C,该方法工艺简便、产物分离难度低、目标化合物产率高且生产周期短,能够为后期进行药理检测、临床试验和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
  • 大黄素型蒽醌Hedyanthraquinone 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1711204041.2
  • 王奎武;陈明龙 - 浙江工商大学
  • 2017-11-27 - 2021-03-30 - C07C50/34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黄素型蒽醌类化合物Hedyanthraquinone A(1,4,7‑三羟基‑2‑羟甲基‑9,10‑蒽醌)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大黄素型蒽醌类化合物Hedyanthraquinone A(1,4,7‑三羟基‑2‑羟甲基‑9,10‑蒽醌)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简单,抑制肿瘤细胞活性明确,具有潜在的开发为抗肿瘤药物的价值,该化合物化学结构经过波谱学数据得到确认,不存在光学异构体,可以避免光学异构体潜在的风险。
  • 一种从决明子中制备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的方法-201811094955.2
  • 韩迎国;安德荣;崔秀坤;程睿君;安航 - 西安绿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9-19 - 2019-01-15 - C07C50/3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决明子中制备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的方法,涉及功能性成分提取领域,该方法包括:选择干燥的豆科植物决明子备用;称取干燥决明子,按照决明子与60~80%乙醇料液比(g/mL)为1∶6~10,在电压60~140V,转速3600r/min的室温下,进行60~120s的闪式提取后,八层纱布过滤,残渣反复提取3次,最后合并提取液;将粗提物与展开剂混合、震荡、离心、去渣留液;利用陶瓷超滤膜对物料进行澄清过滤浓缩;将剩余的水相物质浓缩并加入到过量乙醇中沉淀,抽滤得到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甲醚晶体;本发明与传统工艺相比避免了热敏的大黄蒽醌苷受热破坏,且闪式提取工艺稳定、快速、高效,而且无须加热,单次提取时间仅为60s,应用到工业生产上可以节省大量能源和时间。
  • 从何首乌中提取大黄素的方法-201711043374.1
  • 谢冬养 - 桂林纽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17-10-31 - 2018-01-09 - C07C50/34
  • 本发明公开了从何首乌中提取大黄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何首乌粉碎,加入乙醇溶液进行回流提取,得到乙醇提取液;2)将乙醇提取液减压浓缩,将浸膏加水溶解,过滤,取滤渣备用;3)将滤渣溶于体积浓度为60~90%乙醇溶液中,上D‑101+大孔树脂,先蒸馏水洗脱,然后用70~9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4)将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溶剂,冷冻干燥,即为游离蒽醌;5)将游离蒽醌溶于乙醚中,再加入NaHCO3溶液,静置分层,取乙醚层;6)向乙醚层加入Na2CO3溶液萃取,静置分层,取水层,调节PH,过滤,滤渣即为大黄素。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制得的大黄素纯度高达95%以上。
  •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大黄素过渡金属配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201410307818.8
  • 谭君;王伯初;杨李;祝连彩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大学
  • 2014-06-30 - 2017-02-08 - C07C50/34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大黄素过渡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大黄素过渡金属配合物,其化学式为M(II)(Emodin)2(H2O)2(Emodin=1,3,8‑三羟基‑6‑甲基‑9,10‑蒽;M=Mn、Cr、Fe、Co、Ni、Cu、Zn、Mg、Ca、Pb),是由大黄素和过渡金属为原料,经过加热回流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制备而成,配合物分子结构稳定,合成方法简单。大黄素过渡金属配合物对HepG2、Hela、MCF‑7、MDA‑MB‑231、F10‑B16等肿瘤细胞增殖具有很强的抑制能力,优于临床广泛应用的顺铂药物。大黄素过渡金属配合物作为抗肿瘤药物将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 一种1,4-二羟基蒽醌对氯苯酚的加料装置-201620135259.1
  • 赵红林;杨刚;王云山;翟小平;张健 - 盐城市虹艳化工有限公司
  • 2016-02-24 - 2016-08-10 - C07C50/3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1,4‑二羟基蒽醌对氯苯酚的加料装置,包括带夹套槽体,所述带夹套槽体的上表面从左到右依次设有进料电动阀、放空电动阀、真空控制电动阀,所述带夹套槽体上表面的进料电动阀左侧通过温度控制器A连接蒸汽进料电动阀A的一端,所述蒸汽进料电动阀A的另一端连接带夹套槽体。该装置利用精确的加热系统,保证物料处于熔融态,避免堵塞,利用膜式液位计、压力控制器、空压机、滴加电动阀的联合作用,实现了对氯苯酚滴加量的稳定性,避免了常规计量罐滴加过程中滴加量随着计量罐液位降低,导致滴加量不稳定的问题,提高对氯苯酚转化率,提高产品品质。
  • 一种基于蒽醌结构的紫草素类似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201510979629.X
  • 赵立明;曹风霞;金海善 - 江苏师范大学
  • 2015-12-23 - 2016-05-25 - C07C50/3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蒽醌结构的紫草素类似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基于蒽醌结构的紫草素类似物为2-(4-取代苯基-1-羟基-3-丁烯)-1,4-二羟基-9,10-蒽醌衍生物,其制备方法是以1,4-二羟基蒽醌为原料,经羟烷基化在1,4-二羟基蒽醌的2位引入羟烷基得到;本发明与紫草素相比,对正常细胞的毒性明显降低,对这些化合物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将为研制临床上可用的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打下良好的基础。
  • 一种蒽醌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作为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应用-201510627742.1
  • 邓张双;邹坤;张宏岐;陈剑锋 - 三峡大学
  • 2015-09-28 - 2015-12-16 - C07C50/3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蒽醌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应用。采用微生物发酵方法获得发酵基质;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发酵基质,过滤去除不溶物,浓缩乙酸乙酯获得发酵产物浸膏;浸膏经色谱分离,浓缩洗脱液得蒽醌类物质。本发明从微生物中获得的蒽醌类化合物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1)和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抑制活性,该类化合物可用于新型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开发与制备,可进一步研制开发为新型靶点的抗肿瘤药物。
  • 一种从虎杖中提取、分离纯化大黄素及大黄素甲醚的方法-201510567562.9
  • 李爱峰;亢静静;柳仁民;孙爱玲 - 聊城大学
  • 2015-09-08 - 2015-11-18 - C07C50/34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虎杖中提取、分离纯化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的方法,是以虎杖药材为原料,经过下述步骤:(1)提取;(2)萃取;(3)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分析;(4)半制备型分离纯化;(5)化合物的纯度检测及结构鉴定。用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流动相为甲醇-水,得到2种高纯度的成分,经鉴定分别是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本工艺过程绿色环保,对环境无严重危害,综合成本低。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