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PAR活性化合物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80013794.8 申请日: 2008-03-05
公开(公告)号: CN101679250A 公开(公告)日: 2010-03-24
发明(设计)人: J·林;B·李;S·石;C·张;D·阿提斯;P·阿布拉黑姆;W·王;R·楚克曼 申请(专利权)人: 普莱希科公司
主分类号: C07D209/18 分类号: C07D209/18;C07D209/30;C07D209/32;C07D401/12;C07D403/12;A61K31/405;A61P3/00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赵蓉民
地址: 美国加利***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描述了下面所示的对PPARα、PPARδ和PPARγ中至少一个具有活性的化合物,其用于涉及调节PPARα、PPARδ和PPARγ中至少一个的治疗和/或预防方法。
搜索关键词: ppar 活性 化合物
【主权项】:
1.化合物,其具有化学结构其所有的盐、前体药物、互变异构体和同分异构体,其中:X2和X3独立地是CH或N;X1和X4之一是N或CR4并且X1和X4中另一个是N或CH;Ar是芳基或杂芳基;R1选自-C(O)OR8、-C(O)NR9R10和羧酸等排物;R2和R3每个都是氢,或R2和R3结合以形成任选取代的3-7元单环环烷基;R4是氢、氟、氯、甲氧基或氟取代的甲氧基;R5是氢、氟、氯、C1-3烷基或氟取代的C1-3烷基;R6是氢、氟、氯、C1-3烷基或氟取代的C1-3烷基;R7在各个情况下独立地选自卤素、任选取代的低碳烷基、任选取代的低碳链烯基、任选取代的低碳炔基、任选取代的环烷基、任选取代的杂环烷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NO2、-CN、-OR11、-NR11R12、-C(Z)NR11R12、-C(Z)R13、-S(O)2NR11R12、-S(O)nR13、-OC(Z)R13、-C(Z)OR11、-C(NH)NR14R15、-NR11C(Z)R13、-NR11S(O)2R13、-NR11C(Z)NR11R12和-NR11S(O)2NR11R12;R8选自氢、低碳烷基、苯基、5-7元单环杂芳基、3-7元单环环烷基和5-7元单环杂环烷基,其中苯基、单环杂芳基、单环环烷基和单环杂环烷基任选地用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所述取代基选自卤素、-OH、-NH2、低碳烷基、氟取代的低碳烷基、低碳烷氧基、氟取代的低碳烷氧基、低碳烷基硫代和氟取代的低碳烷基硫代,并且其中低碳烷基任选地用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所述取代基选自氟、-OH、-NH2、低碳烷氧基、氟取代的低碳烷氧基、低碳烷基硫代和氟取代的低碳烷基硫代,然而条件是,当R8是低碳烷基时,与OR8的O结合的低碳烷基碳上的任何取代是氟;R9和R10独立地选自氢、低碳烷基、苯基、5-7元单环杂芳基、3-7元单环环烷基和5-7元单环杂环烷基,其中苯基、单环杂芳基、单环环烷基和单环杂环烷基任选地用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所述取代基选自卤素、-OH、-NH2、低碳烷基、氟取代的低碳烷基、低碳烷氧基、氟取代的低碳烷氧基、低碳烷基硫代和氟取代的低碳烷基硫代,并且其中低碳烷基任选地用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所述取代基选自氟、-OH、-NH2、低碳烷氧基、氟取代的低碳烷氧基、低碳烷基硫代和氟取代的低碳烷基硫代,然而条件是,当R9和/或R10是低碳烷基时,与NR9R10的N结合的低碳烷基碳上的任何取代是氟;或R9和R10与连接它们的氮一起形成5-7元单环杂环烷基或5或7元含氮单环杂芳基,其中单环杂环烷基或单环含氮杂芳基任选地用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所述取代基选自卤素、-OH、-NH2、低碳烷基、氟取代的低碳烷基、低碳烷氧基、氟取代的低碳烷氧基、低碳烷基硫代和氟取代的低碳烷基硫代;R11、R12、R14和R15在各个情况下独立地选自氢;任选取代的低碳烷基;任选取代的C3-6链烯基,然而条件是,当R11、R12、R14或R15是任选取代的C3-6链烯基时,其没有烯碳与任何OR11的O或任何NR11、NR12、NR14或NR15的N结合;任选取代的C3-6炔基,然而条件是,当R11、R12、R14或R15是任选取代的C3-6炔基时,其没有炔碳与任何OR11的O或任何NR11、NR12、NR14或NR15的N结合;任选取代的环烷基;任选取代的杂环烷基;任选取代的芳基和任选取代的杂芳基,或R14和R15与连接它们的氮结合以形成5-7元任选取代的杂环烷基或5或7元任选取代的含氮杂芳基;R13在各个情况下独立地选自任选取代的低碳烷基;任选取代的C3-6链烯基,然而条件是,当R13是任选取代的C3-6链烯基时,其没有烯碳与任何S(O)nR13的S或任何C(Z)R13的C结合;任选取代的C3-6炔基,然而条件是,当R13是任选取代的C3-6炔基时,其没有炔碳与任何S(O)nR13的S或任何C(Z)R13的C结合;任选取代的环烷基;任选取代的杂环烷基;任选取代的芳基和任选取代的杂芳基;Z是O或S;n是0、1或2;和m是0、1、2、3、4或5,然而条件是,所述化合物不是其中R是H、甲基或乙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莱希科公司,未经普莱希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8001379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3;3’-二吲哚基乙酸酯的制备方法-201710911056.6
  • 张元;杨枭荣;周煌;李瀛 - 兰州大学
  • 2017-09-29 - 2019-04-05 - C07D209/18
  • 3,3’‑二吲哚基乙酸酯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被发现具有广泛的抗免疫、抗炎症及抑制水肿等活性。同时3,3’‑二吲哚基乙酸酯化合物也属于有机制备范畴内的一类重要中间体原料,该化合物可以用于合成多种具有3,3’‑二吲哚甲烷结构的生物活性分子,具有很高的有机合成应用价值。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为简洁的可见光催化的3,3’‑二吲哚基乙酸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为:以甘氨酸衍生物和吲哚衍生物为原料,以有机光敏剂(曙红Y、玫瑰红或罗丹明6G)为光催化剂,在室温和可见光照射下反应10‑30h,分离纯化得到产物。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制备方法具有步骤简洁、产率高、原料和催化剂廉价易得、无金属、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操作简单等优点,更适合于中试放大与大规模制备3,3’‑二吲哚基乙酸酯类化合物。
  • 一种制备3-吲哚丁酸的方法-201810430369.4
  • 李学兵;于培;陈松;王忠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2018-05-08 - 2018-08-24 - C07D209/18
  • 本发明属于合成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制备3‑吲哚丁酸的方法。将吲哚、γ‑丁内酯、四氢萘、相转移催化剂和固体超强碱催化剂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而后190~250℃加热回流反应3~6h,反应后过滤,滤液冷却,分出有机层用盐酸酸化析出灰白色固体,抽滤、水洗、干燥后得3‑吲哚丁酸。本发明利用固体超强碱的超强碱性,加速了烷基化反应,使得工艺流程操作简单,条件温和,收率较高,便于催化剂的回收利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可标记深红荧光活性酯-201611113245.0
  • 李聪;张云飞;李卓昀 - 复旦大学
  • 2016-12-06 - 2018-06-12 - C07D209/18
  • 本发明属荧光成像试剂领域,涉及可对生物分子进行快速标记的活性深红荧光活性酯IR640B‑NHS及其前体IR640B,本发明中以2,3,3‑三甲基吲哚为母体,与丁磺酸内脂等原料反应,合成带磺酸基的花菁类荧光基团,再通过Suzuki‑Miyaura反应,将苯基羧酸通过碳‑碳键引入到荧光基团,通过对苯基羧酸修饰生成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所述活性酯在生理条件下与生物大分子中的伯胺基反应,将深红荧光基团通过酰胺键标记到目标分子上。本发明可实现对生物大分子如多肽、蛋白、抗体或聚合物分子进行快速、安全、有效、稳定的标记,可利用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等对目标生物大分子的受体靶向性、细胞内分布进行体外评价,和通过活体光学成像对目标分子无创监测和定量示踪。
  • 吲哚‑甲酰胺衍生物-201480049876.3
  • 拉维·姚高希亚;罗兰·雅各布-勒特;延斯-乌韦·彼得斯;于尔根·维希曼 - 豪夫迈·罗氏有限公司
  • 2014-09-10 - 2018-04-17 - C07D209/18
  • 本发明涉及通式(I)的化合物,其中R1是芳基或杂芳基,所述芳基或杂芳基任选地被一个、两个或三个选自低级烷基、卤素、卤素取代的低级烷基、羟基、羟基取代的低级烷基、低级烷氧基、卤素取代的低级烷氧基、氰基或硝基的取代基取代;R2是卤素、低级烷基或氰基;R3是氢、低级烷基或卤素取代的低级烷基;R4是氢或低级烷基;R5、R6是氢、低级烷基或可以与它们所连接的N原子一起形成杂环烷基环;或其药用酸加成盐、外消旋混合物或其相应的对映异构体和/或光学异构体。所述化合物可以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强迫型人格障碍、重度抑郁症、双相型精神障碍、焦虑症、正常衰老、癫痫、视网膜变性、创伤性脑损伤、脊髓损伤、创伤后精神紧张性障碍、惊恐性障碍、帕金森病、痴呆、阿尔茨海默病、认知损害、化疗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化疗后大脑”)、唐氏综合征、自闭症谱系障碍、听力损失、耳鸣、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肌萎缩侧索硬化、多发性硬化、亨廷顿病、中风和由放射治疗、慢性应激或选自酒精、阿片制剂、甲基苯丙胺、苯环利定和可卡因的神经活性药物的滥用导致的失调。
  • 一种4‑氯吲哚‑3‑乙酸的制备方法-201510428781.9
  • 曾鹏程;顾晓春;刘宁;陆超 - 苏州卡耐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2015-07-21 - 2018-04-06 - C07D209/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氯吲哚‑3‑乙酸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在80~120℃温度条件下、无水DMF溶剂中,化合物ⅰ与DMFDMA进行缩合反应生成化合物ⅱ;2)采用THF和醇类的混合溶剂将化合物ⅱ溶解,在15~30℃温度条件下、惰性气氛中,加入雷尼镍并滴加水合肼进行反应,反应完全后得到化合物ⅲ;3)采用溶剂将化合物ⅲ溶解,加入无机强碱、相转移催化剂,在20~35℃温度条件下滴加化合物ⅳ进行取代反应,滴加完毕后,升温回流,反应完全后得到化合物ⅴ;4)将化合物ⅴ水解制得目标产物4‑氯吲哚‑3‑乙酸。本制备方法中所采用的原料无剧毒品,整个反应过程安全。
  • 一种制备N‑Ts‑3‑取代吲哚啉衍生物的方法-201710938694.7
  • 杨健国;邱方利;金秀秀;陈帝;莫寒劼 - 台州学院
  • 2017-09-30 - 2017-12-15 - C07D209/18
  •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备N‑Ts‑3‑取代吲哚啉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以N‑Ts‑邻碘苯胺和苯基苄基醚类化合物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金属钯催化下,在氮气保护体系中,合成目标化合物,具体步骤如下将N‑Ts‑邻碘苯胺(1mmol)、n‑Bu4NCl(1mmol)、NaHCO3(2mmol)、Pd(dppe)Cl2(0.05mmol)依次加入反应管中,将苯基苄基醚(1mmol)溶于4mL 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氮气保护下,将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后的苯基苄基醚注入至反应管中,然后放置在130摄氏度油浴中反应,反应12小时,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转移至250mL分液漏斗中,先加入乙酸乙酯和饱和食盐水各25mL,分液后水相再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合并有机相,有机相再用饱和食盐水洗涤1次,然后用无水Na2SO4干燥有机相,过滤,旋蒸浓缩,最后用流动相为石油醚乙酸乙酯=101柱色谱进行分离,得到白色固体。
  • 一种3位取代吲哚三级醇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201510315437.9
  • 闫建伟;倪天军;刘兆敏;闫福林;庄芳芳 - 新乡医学院
  • 2015-06-11 - 2017-10-20 - C07D209/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位取代吲哚三级醇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吲哚衍生物的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一种3位取代吲哚三级醇类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通式。本发明还公开了该3位取代吲哚三级醇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促进取代吲哚类化合物与1,3‑二羰基化合物通过双重碳氢官能化构建C(sp2)‑C(sp3)化学键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多官能化3取代吲哚三级醇类化合物,此类化合物的多个反应位点为其进一步衍生化研究,合成含吲哚结构的药物分子奠定了基础。
  • 一种含富电子芳香环三级醇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201510407855.0
  • 闫福林;庄方方;闫建伟;牛秉轩;杨丽娟;蒋燕;殷田田 - 新乡医学院
  • 2015-07-14 - 2017-10-20 - C07D209/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富电子芳香环三级醇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属于含富电子芳香环衍生物的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是将吲哚类化合物1、氮杂吲哚类化合物4和吡咯类化合物6分别与α位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取代的1,3‑二羰基化合物2在酸性溶剂中通过串联反应制得3位取代吲哚三级醇类化合物3、3位取代氮杂吲哚三级醇类化合物5和2‑位取代吡咯三级醇类化合物7。本发明将吲哚、氮杂吲哚或吡咯分别与α位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取代的1,3‑二羰基化合物通过碳氢功能化构建C(sp2)‑C(sp3)化学键合成了一系列含吲哚、氮杂吲哚或吡咯的多官能化三级醇,合成过程简单且易于控制,目标产物的多个反应位点为其进一步衍生化研究及合成含吲哚结构的药物分子奠定了基础。
  • 3‑烯基吲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201510330391.8
  • 俞静波;贾侃彦;苏为科;冯雯 - 浙江工业大学
  • 2015-06-15 - 2017-09-29 - C07D209/18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式(III)所示的3‑烯基吲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在不锈钢球磨罐中,加入原料式(I)所示的N‑取代吲哚化合物和式(II)所示的烯烃化合物、催化剂醋酸钯、氧化剂二氧化锰、助磨剂硅胶、研磨介质不锈钢球,密封球磨罐,置于球磨机中以100~650r/min的转速进行球磨反应20~75min后,反应混合物经分离纯化,得到式(III)所示的3‑烯基吲哚类化合物;本发明方法首次将机械研磨技术有效运用到氧化Heck偶联反应中用以制备3‑烯基吲哚类化合物,底物适用范围广,且经济高效,环境友好;
  • 一种双吲哚酰腙化合物及其用途-201510038452.3
  • 索有瑞;叶英;杨芳 -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2015-01-26 - 2017-09-19 - C07D209/18
  • 本发明提供了如式I所示双吲哚酰腙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或晶型,其中,R选自无或C1~5的烷撑。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可以作为潜在的抗菌药物或日化用品。令人意料不到的是,化合物4e~4h与化合物4a~4c结构极为相似,但其抗菌活性明显优于其他化合物,其中,尤以化合物4h的活性最强,甚至抗菌活性还显著优于化合物4e~4g。
  • 一种双吲哚酰腙化合物及其盐-201510038261.7
  • 索有瑞;叶英;杨芳 -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2015-01-26 - 2017-09-19 - C07D209/18
  • 本发明提供了如式I所示双吲哚酰腙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或晶型。其中,R选自无或C1~3的烷撑。本发明研究发现,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可以作为潜在的抗菌药物或日化用品。令人意料不到的是,化合物4d与化合物4a~4c结构极为相似,但其抗菌活性明显优于其他化合物;并且,化合物4d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要明显优于对大肠杆菌的作用,说明化合物4d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更为敏感,若使用该化合物进行抗菌,在有限的剂量下,更容易针对性的抑制特定菌种(如金葡菌),避免了其他细菌产生不必要的耐药性。
  • 一种具有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201510069767.4
  • 陈新华;郭文斌;崔鹏飞 -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 2015-02-10 - 2016-11-02 - C07D209/18
  • 一种具有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南极细菌发酵培养制备化合物领域。所述具有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的化合物的化学分子式为C11H12N2O2。制备方法:1)将南极细菌接种于LB培养基中活化培养;2)将步骤1)活化培养后的南极细菌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培养,得到接种有南极细菌的发酵培养液;3)将步骤2)中的发酵培养液离心得到发酵上清液,将发酵上清液分离纯化得到具有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的化合物。具有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的化合物,具有广谱的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显示出其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方面的良好应用前景。易于操作和实施,易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具备良好的实用价值。
  • 一种取代吲哚-3-乙酸的合成方法-201410479502.7
  • 葛裕华;潘东辉;康静宜 - 东南大学
  • 2014-09-18 - 2016-10-26 - C07D209/18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取代吲哚‑3‑乙酸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取代吲哚为起始原料,与酰基化试剂在催化剂作用下经过傅‑克酰基化得到1,3‑二乙酰基取代吲哚;(2)中间体1,3‑二乙酰基取代吲哚无需精制,直接与吗啉和硫磺经Willgerodt‑Kindler重排反应,在无机碱催化下水解,酸化后得到取代吲哚‑3‑乙酸。
  • 一种治疗血栓的药物组合物-201510860939.X
  • 赵家琦 - 赵家琦
  • 2015-11-30 - 2016-03-02 - C07D209/18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血栓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有效量的化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化合物具有下列结构:本发明的化合物治疗血栓的效果明显,可以开发成临床上有效的新的药物组合物。
  • 一种吲哚氧代乙酰(N-二芳甲基)哌嗪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1510639777.7
  • 蒋军荣;徐峰;柯中炉;潘万贵;吴翰桂 - 蒋军荣;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 2015-09-30 - 2015-12-30 - C07D209/18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吲哚氧代乙酰(N-二芳甲基)哌嗪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一种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药物,提供一种吲哚氧代乙酰(N-二芳甲基)哌嗪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在缚酸剂存在的条件下,使吲哚氧代乙酰氯和二芳基甲基哌嗪进行反应,得到产物吲哚氧代乙酰(N-二芳甲基)哌嗪衍生化合物。本发明的吲哚氧代乙酰(N-二芳甲基)哌嗪衍生物具有较好的抑制肿瘤细胞的活性,能够用作预防或治疗肿瘤的药物和食品,且只需要采用一步法即可合成,具有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的优点。
  • 一种双吲哚酰胺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201510246077.1
  • 魏薇;邵士俊;郭勇 - 四川理工学院
  • 2015-05-15 - 2015-09-23 - C07D209/18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吲哚酰胺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通过将吲哚溶解在无水乙醚中,冰水浴中强烈搅拌下缓慢加入草酰氯,反应1小时后,将反应液抽滤,将抽滤后的沉淀物洗涤,得到中间体吲哚酰氯;将中间体吲哚酰氯溶解在乙酸乙酯中,加入水合肼,再逐滴加入相转移催化剂PEG-400,室温下搅拌反应10分钟后,再加入质量浓度5%的NaOH溶液,室温下搅拌反应1小时,将反应液抽滤,将抽滤后的沉淀物洗涤、干燥,得到双吲哚酰胺受体粗产物。该双吲哚酰胺受体能高效、快速的检测和识别铅离子,在生物、医药和环境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 双吲哚类化合物及合成方法-201410246013.7
  • 郁彭;王天娇;王义乾;史彪;邓旺;姜磊;孙华;杨尧;宋彬彬;向岑 - 天津科技大学
  • 2014-06-05 - 2014-09-10 - C07D209/18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吲哚类化合物及合成方法,其中2,2'-二(3,3'-N-苄基-3-1H-吲哚基丙酰胺)苯基甲烷,2,2'-二(3,3'-N-苄基-3-1H-吲哚基丙酰胺)对硝基苯基甲烷,2,2'-二(3,3'-N-苄基-3-1H-吲哚基丙酰胺)对氟苯基甲烷,2,2'-二(3,3'-N-苄基-3-1H-吲哚基丙酰胺)对甲氧基苯基甲烷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肿瘤细胞有着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56.19μM,90.71μM,58.55μM,67.22μM,分析结果表明苯环对位连有弱吸电基与间位连有供电基的分子结构活性较好。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