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材料加热块、其制造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25100.0 申请日: 2012-02-06
公开(公告)号: CN102592689A 公开(公告)日: 2012-07-18
发明(设计)人: 杨培勇;王军荣;胡腾;马莉;李震东 申请(专利权)人: 国核华清(北京)核电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21C13/087 分类号: G21C13/087;G21C17/00;G21C21/00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孙秀武;高旭轶
地址: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加热块,其可在核能工程、热能工程和工程热物理等领域中用于临界热流密度(CHF)的精确测量或评估,尤其是用于热导率较低的材料的表面CHF的精确测量或评估。本发明还涉及该复合材料加热块的制造方法以及该复合材料加热块的应用。该复合材料加热块的特点是,制造方法简单,特别适合用于由热导率较低的材料(比如低合金钢)制成的表面CHF的精确测量或评估,热流密度耐受力高,可靠性好,并且容易操作和控制。
搜索关键词: 复合材料 加热 制造 方法 及其 应用
【主权项】:
一种复合材料加热块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复合材料加热块包括经由复合界面结合的由第一金属材料块A构成的层A和由第二金属材料块B构成的层B,所述复合材料加热块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热导率大于200W/(m·K)的第一金属材料块A和热导率小于100W/(m·K)的第二金属材料块B的准备步骤,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材料块A具有规定了该第一金属材料块A的厚度H1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所述第二金属材料块B具有规定了该第二金属材料块B的厚度H2的第三主表面和第四主表面;将所述第一主表面和所述第二主表面中的一方与所述第三主表面和所述第四主表面中的一方利用爆炸焊接法冶金结合为一体,从而获得金属复合材料块的复合步骤,由此形成所述第一金属材料块A与所述第二金属材料块B的复合界面;和按照以下方式(1)和/或(1')与方式(2)和/或(2')的组合,钻取至少一个孔A和至少一个孔B的钻孔步骤,其中所述孔A与所述孔B彼此完全独立,所述孔A的直径大于所述孔B的直径,并且所述孔A仅位于所述第一金属材料块A中,(1)沿着与所述复合界面平行的方向,向所述第一金属材料块A的块体中钻至少一个孔A,(1')沿着与所述复合界面成夹角θ的方向,向所述第一金属材料块A的块体中钻至少一个孔A,其中0º<θ≤90º,并且所述孔A的深度不及所述复合界面;(2)沿着与所述复合界面平行的方向,向所述第一金属材料块A的块体和/或所述第二金属材料块B的块体中钻至少一个孔B,(2')沿着与所述复合界面成夹角θ'的方向,仅从所述第一金属材料块A一侧开始,向所述第一金属材料块A的块体中钻至少一个孔B,其中0º<θ'≤90º,所述孔B为盲孔,并且所述孔B的深度选自:i)不及所述复合界面;ii)到达所述复合界面;和/或iii)穿越所述复合界面并进入所述第二金属材料块B的块体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核华清(北京)核电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核华清(北京)核电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2510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核安全壳新型结构-201810510949.4
  • 侯钢领;王滨生;刘宇;王炳媛;宋天舒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018-05-25 - 2018-11-06 - G21C13/087
  • 本发明属于危险化学品或者设备的存放结构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核安全壳新型结构。一种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核安全壳新型结构,由里到外依次由为壳内预应力体系、组合结构安全壳、壳外预应力体系三部分组成,壳内预应力体系由内预应力筋和内钢压杆组成,壳外预应力体系由外预应力筋和外钢压杆组成,组合结构安全壳由内钢壳、填充混凝土和外钢壳组成。本新型结构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适应于核电站的模块化设计,有利于推动核电站设备和建造的标准化,降低核电站的综合建造成本。本新型对于提高核电站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显著的意义。
  • 一种新型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材料-201310424516.4
  • 段绵俊;魏玲;李小全;王淮庆;陈俊;汪育;敬奇峰;王录雁 - 魏玲;段绵俊;李小全
  • 2013-09-18 - 2014-03-12 - G21C13/087
  • 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反应堆压力容器材料由两层金属材料组成:基体材料和耐腐蚀材料。基体材料为低合金钢A508,其成分中Mn:1.5%,Ni:0.4%~1.0%,Mo:0.6%,Si:0.18%,Cr:0.11%,Si≦0.18%,P≦0.005%,S≦0.009%,C≦0.18%,其余为Fe;耐腐蚀材料为308L,其成分为:Mn:2%,Ni:10.5%,Cr:20%,Si≦0.6%,P≦0.02%,S≦0.02%,C≦0.25%,其余为Fe。本发明材料的两种金属材料结合强度高,可经受后续机加工而不脱离。应用该材料建造压力容器后,无需再使用堆焊工艺,提高了压力容器内表面质量和结构强度,大大提高了压力容器的耐腐蚀性能并降低造价。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