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钻头切割元件的选择性沥滤的多晶结构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80058345.6 申请日: 2013-09-05
公开(公告)号: CN104769167B 公开(公告)日: 2019-04-05
发明(设计)人: M·D·穆玛;A·D·穆尔多克;J·M·克莱格;W·H·达博斯;N·A·鲍登 申请(专利权)人: 阿特拉钻孔技术有限合伙公司
主分类号: C30B28/00 分类号: C30B28/00;C30B29/04;E21B10/46
代理公司: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代理人: 陈文平
地址: 美国得***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用于切割元件或其他磨损部件的多晶金刚石(PCD)切割层的沥滤速率通过在沥滤之前在所述PCD中引入添加剂而改变。将所述添加剂选择性引入PCD切割结构的一个或多个区域中允许控制所述PCD结构的部件的选择性沥滤的沥滤速率,其允许在所制造的PCD结构的所述沥滤和非沥滤区域之间生成边界,使得与暴露于所述沥滤液的一个或多个表面不平行。所述添加剂包含增加所述PCD对所述沥滤液的渗透性或所述PCD对所述沥滤液的接纳性的材料,例如亲水物。
搜索关键词: 用于 钻头 切割 元件 选择性 多晶 结构
【主权项】:
1.制造烧结多晶金刚石结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形成包含金刚石砂粒的复合片;在催化剂存在下烧结所述复合片,从而形成包含表现出金刚石与金刚石结合的整块烧结多晶金刚石(PCD)的金刚石结构,所述催化剂占据其中的孔隙;和从所述烧结金刚石结构内与所述结构的工作表面相邻的区域部分地沥滤所述催化剂;其中所述烧结金刚石结构在所述复合片的部分内包含散布有至少一种亲水添加剂的至少一个区域,以与所述金刚石结构的包含明显较少的所述至少一种亲水添加剂的至少一个其他区域相比,增加所述PCD对沥滤液的渗透性或所述PCD对沥滤液的接纳性,其中所述PCD相对于它的工作表面具有不同的沥滤深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特拉钻孔技术有限合伙公司,未经阿特拉钻孔技术有限合伙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8005834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新型氧化物半导体多晶块体的制备方法-201710505203.X
  • 张忻;冯琦;刘洪亮;肖怡新;赵吉平 - 北京工业大学
  • 2017-06-28 - 2019-08-09 - C30B28/00
  • 新型氧化物半导体多晶块体的制备方法属于氧化物半导体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以CaCO3粉末和Al2O3粉末为初始原料,采用熔融反应‑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活性金属还原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高纯度的氧化物半导体[Cs24Al28O64]4+·[2(1‑X)O2‑]·4Xe多晶块体,该制备方法可以在1017~1021/cm3范围内调控电子浓度,从而实现新型氧化物半导体电输运特性的可控,且该方法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 连接机构及隔热笼组件-201821346428.1
  • 顾亮;邵长洲;夏益民;王立;王姣 - 扬州荣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8-20 - 2019-06-25 - C30B28/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机构及隔热笼组件,连接机构包括:安装体,其固定于隔热笼上,安装体具有一个水平的止挡面,丝杠的端部活动连接于安装体上;台阶面,其形成在丝杠的第一柱体与第二柱体的连接处,第一柱体的直径小于第二柱体,且第一柱体靠近安装体;限位体,其可拆卸的设置于台阶面与止挡面之间并与两者抵靠。本实用新型利用限位体同时与台阶面以及止挡面相抵靠,进而能够限制丝杠活动(即,限制转动自由度),进而当需要提升隔热笼时,丝杠始终保持竖直状态,且隔热笼也不会发生倾斜,因此,能够有效避免因丝杠活动而造成在提升隔热笼时隔热笼出现倾斜,进而避免出现与盖体产生卡死情况。
  • 一种硅锭长晶用支撑装置-201721495628.9
  • 刘耀峰 - 无锡荣能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
  • 2017-11-10 - 2018-06-29 - C30B28/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锭长晶用支撑装置,包括定向块,在所述定向块下方设置有支撑柱,在所述定向块上方设置有垫板,在所述定向块四周分别设置有隔热条,所述隔热条将所述定向块四周表面进行全部覆盖。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硅锭长晶用支撑装置,通过在定向块四周设置隔热条,使坩埚四边热量不容易散失,相对提高了硅锭边缘的温度,更好的保证硅锭长晶温度,保证硅锭晶柱笔直而且均匀往上生长,更有效的使硅锭边角的长晶稳定及定向。
  • 多晶炉保温机构-201220442011.1
  • 钱新江 - 安徽日能中天半导体发展有限公司
  • 2012-08-31 - 2013-04-17 - C30B28/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晶炉保温机构,包括有罐体,罐体的端部扣合有端盖,罐体内固定有坩埚,坩埚的内壁具有保温层,坩埚的口部压置有碳板,碳板覆盖坩埚的口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坩埚的内壁上具有由保温材料形成的保温层,并在坩埚的口部压置碳板,提高了坩埚的保温效果,成品率从65%提高到75%,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减小了材料的浪费,增加了产品效益。
  • 多晶炉腔体卡扣装置-201220171177.4
  • 冯琳 - 上海汉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2012-04-20 - 2013-01-02 - C30B28/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晶炉腔体卡扣装置,包括:用于锁住多晶炉的上炉体和下炉体的卡扣;用于移动卡扣的移动部;用于控制移动部的控制部;调节所述移动部移动的调节部;其中,所述控制部控制移动部移动,实现卡扣的开关。卡扣为L型。移动部为气缸或油缸。调节部为调节阀。本实用新型采用移动部实现卡扣开关,来代替人工操作,实现自动化,节省操作时间,增加安全性。
  • 上装料多晶炉-201110145108.6
  • 汤旋 - 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
  • 2011-05-31 - 2012-12-05 - C30B28/0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装料多晶炉,包括炉体(8)和炉盖(1),还包括:一端连接在所述炉盖(1)上的连接臂(3);设置在所述炉体(8)外侧的光轴(9),其上套设有轴套(10),该轴套(10)能够绕所述光轴(9)转动,且铰接在所述连接臂(3)的两端之间;与所述轴套(10)相连的转动座(6);一端铰接在所述转动座(6)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连接臂(3)的另一端,且驱动所述连接臂(3)在竖直面内沿其铰接点转动的伸缩部件(5)。本发明提供的上装料多晶炉减小了炉盖的重力产生的弯矩,进而减小了光轴与轴套之间的摩擦力,保证了炉盖稳定的打开。
  • 多晶炉腔体卡扣装置-201210118711.X
  • 冯琳 - 上海汉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2012-04-20 - 2012-08-22 - C30B28/00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晶炉腔体卡扣装置,包括:用于锁住多晶炉的上炉体和下炉体的卡扣;用于移动卡扣的移动部;用于控制移动部的控制部;调节所述移动部移动的调节部;其中,所述控制部控制移动部移动,实现卡扣的开关。卡扣为L型。移动部为气缸或油缸。调节部为调节阀。本发明采用移动部实现卡扣开关,来代替人工操作,实现自动化,节省操作时间,增加安全性。
  • K型热电偶布线结构-201020581209.9
  • 罗鸿志 - 上海申和热磁电子有限公司
  • 2010-10-28 - 2011-05-18 - C30B28/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K型热电偶布线结构,包括K型热电偶和防漏盘,所述K型热电偶在所述防漏盘上沿所述防漏盘的腔体四周绕成一圈状结构,所述圈状结构在所述防漏盘对应坩埚四个转角处为波浪形绕线结构,较佳地,所述圈状结构在两所述波浪形绕线结构之间的连接部分为波浪形绕线连接部分,所述K型热电偶在所述防漏盘的轴孔处还设置有绕线结构,所述绕线结构围绕所述轴孔成圆形绕线结构并串接在所述圈状结构中。本实用新型的K型热电偶布线结构设计巧妙独特,结构简洁,检测及时准确,以减少异常事故损失,使各方面如原材料和炉内热场部件等的损失降到最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 一种大面积单畴二维胶体晶体的制备方法-200910232604.8
  • 王振林;孙洁;詹鹏;韩振绿 - 南京大学
  • 2009-12-03 - 2010-06-02 - C30B28/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面积单畴二维胶体晶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两块衬底按一定角度放置并固定,形成一个楔形微腔;再将单分散胶体微球的悬浊液注入楔形微腔内;然后将楔形微腔静置,楔形微腔内的液体蒸发,单分散胶体微球在毛细力作用的驱动下在液体干燥界面与衬底的接触线处发生自组织,形成有序结构;最后,当液体完全干燥后,在衬底上得到大面积单畴二维胶体晶体。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操作,制得的胶体晶体具有单畴性好、面积大等优点,有利于制备新型微、纳周期性结构及新型光电子器件,在光电功能材料、纳光子材料、仿生材料、生化传感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半导体片和制造其的方法-200910141010.6
  • R·荣奇克;J·兰德 - 通用电气公司
  • 2009-05-08 - 2009-11-11 - C30B28/00
  • 提供半导体片和制造其的方法。提供制造半导体材料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形成具有下表面(36)和相对的上表面(38)的第一硅粉层(18,30)。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一层的上表面上沉积第二硅粉层(20,32),其中第二硅粉层具有下表面和相对的上表面(46)并且具有比第一硅粉层低的熔点。该方法还包括加热至少第一和第二硅粉层中之一以使至少第一和第二硅粉层中之一的可控式熔化开始,以及冷却至少第一和第二硅粉层中之一以使至少第一和第二硅粉层中之一的结晶化开始。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