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卫星应急系统变周期控制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637930.8 申请日: 2014-11-06
公开(公告)号: CN104443433A 公开(公告)日: 2015-03-25
发明(设计)人: 李振松;葛莹;杜建伟;周中泽;彭洲;史晓霞;孙小松;刘新彦;柴志;王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主分类号: B64G1/28 分类号: B64G1/28;B64G1/24
代理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代理人: 安丽
地址: 100080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卫星应急系统变周期控制方法,在合理设计卫星应急状态姿态确定算法的基础上,根据当前中断计数的控制周期实现方式和选用敏感器(陀螺)的状态,设计一种控制周期随应急软件运行时环境变化而改变的系统控制方法。在敏感器(陀螺)选择未发生变化时,每个控制周期不再进行陀螺安装矩阵选择及求伪逆(矩阵)等复杂计算过程,采用保存值进行定姿;否则重新进行陀螺安装矩阵选择及求伪逆计算。在陀螺安装矩阵重新选择及求伪逆的定姿过程中不再更新中断计数,从而客观上延长了控制周期,避免控制周期计算超时的问题。另一方面避免由于复杂重复计算导致不必要的较长控制周期的需求,提升了航天器应急系统的控制效果,缩短了姿态偏置下的控制时长。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卫星 应急 系统 周期 控制 方法
【主权项】:
一种卫星应急系统变周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卫星应急系统上电初始化时,根据每个陀螺的健康标志字和加电状态字,设定陀螺选用标志字flgGyro;2)如果应急系统是上电后首次运行或者运行中陀螺选用标志字flgGyro发生变化,则确定当前周期陀螺选用标志字flgGyro后,跳转至步骤3),否则如果应急系统正常运行时,即陀螺选用标志字flgGyro未发生变化,则跳转至步骤4);3)根据陀螺选用标志字flgGyro确定所选用陀螺在卫星本体系下的安装矩阵R,并进行安装矩阵R的伪逆运算Rv=inv(RT·R)·RT,其中inv(*)为矩阵求逆计算,RT为安装矩阵R的转置矩阵;4)将计算得到的安装矩阵R的伪逆运算结果Rv矩阵和所选陀螺的角速度矩阵ωai相乘,得到卫星三轴惯性角速度,其中ωaiT=[ωai_1,ωai_2,...,ωai_n],ωai_1,ωai_2,…,ωai_n分别为各个所选陀螺测量得到的角速度值;将卫星三轴惯性角速度与数字太阳敏感器测量的卫星滚动和俯仰角作为卫星控制器输入,计算得到本周期的控制量;5)设定中断计数cntINT并置初值为0;在卫星应急系统的定时器中断处理时,如果中断计数cntINT未达到m‑2时,m为整数且m>2,则本次中断处理中cntINT正常累加计数,即中断处理中cntINT执行加1操作;如果进入中断处理时定时器中断计数cntINT等于m‑2,再判断若本周期执行了安装矩阵R的伪逆运算且伪逆运算还未完成,则本次中断处理不对cntINT进行累加并保持原数值,若本周期未执行安装矩阵R的伪逆运算,或本周期执行了安装矩阵R的伪逆运算且伪逆运算完成,则中断处理中cntINT执行加1操作,并将步骤4)得到的本周期的控制量输出给执行机构;如果进入中断处理时定时器中断计数cntINT等于m‑1,则将本周期的控制量清0,执行机构停止输出,中断计数cntINT清0,并置本周期结束标志,开始执行下一次的控制周期任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63793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用于航天器的磁流体飞轮-201910746524.8
  • 杨磊;张激扬;杨屹;周刚;张强;武登云;张绍卫 -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 2019-08-12 - 2019-11-12 - B64G1/28
  • 一种用于航天器的磁流体飞轮,避免了常规机械飞轮的摩擦阻尼和磨损的难题,提高了使用寿命和抗过载能力,属于航天器姿控系统。磁流体飞轮,包括导电流体环组件、磁钢组件和电极;结构简单、装配精度高,便于替换。其中,磁钢组件用于形成导电流体所用提供高强度的均匀垂直主磁场,两个电极引出磁流体飞轮的正、负极,通过给正负电极加电,使流体环内外壁形成电势差,电荷移动使导电流体受力旋转,导电流体环组件内的导电流体旋转可产生力矩与角动量,实现磁流体飞轮低扰超静的指标。
  • 一种卫星用大转动惯量轻质复合飞轮及其制备方法-201910740840.4
  • 杨智勇;孙宝岗;杨昆晓;孙荣庆;史汉桥;郭鸿俊;程雷;张艺萌 -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2019-08-12 - 2019-11-08 - B64G1/28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卫星用大转动惯量轻质复合飞轮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应用于金属与复合材料共固化整体成型复合材料构件,是实现卫星用轻质大转动惯量飞轮制备的关键技术。该复合飞轮包括金属环、碳纤维复合材料蒙皮、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强环和泡沫筋条。成型模具为组合阴、阳模具+金属环限位工装组成,阳模具由钢质分瓣阳模块+硅橡胶软模组成,阴模具由整体凹模+硅橡胶软模块组成。复合飞轮的蒙皮、加强环筋条采用连续纤维预浸料实现预制体制作,再将金属环套在其外侧,利用热压工艺实现了复合飞轮的共固化成型。研制出的复合飞轮不仅满足减小轮体重量和离心力的刚度和强度的要求,还满足大转动惯量平衡稳定要求。
  • 卫星动静隔离式结构-201611083681.8
  • 唐忠兴;廖波;刘胜;赵洪波;徐毅;廖鹤;赵艳彬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2016-11-30 - 2019-10-08 - B64G1/28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卫星动静隔离式结构,包括载荷舱、平台舱以及连接在所述载荷舱和所述平台舱之间的非接触磁浮机构。本发明有以下创新设计:1)以空间上动静隔离,采用完全位姿解耦控制思想,利用高精度、高带宽卫星动静隔离式结构,实现卫星姿态指向精度优于5×10‑4度、姿态稳定度优于5×10‑6度/秒的超高精度,彻底解决“双超”技术瓶颈,实现了载荷姿态的完全可测可控。2)通过磁浮机构非接触连接,实现动静隔离,直接隔断平台舱活动和挠性部件向载荷舱的微振动传递,有效保障载荷的超精超稳工作状态,从而达到全频带隔振的效果,极大降低了对控制系统产品的带宽需求。3)两舱空间隔离,有效避免了平台热变形对载荷指向的影响。
  • 一种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装置-201710280178.X
  • 韩邦成;郑世强;李海涛;周新秀;王坤;乐韵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17-04-26 - 2019-08-06 - B64G1/2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装置,由飞轮系统和框架系统组成,飞轮系统由飞锤、径向磁悬浮轴承、径向位置传感器、轴向被动磁悬浮轴承、电机、保护轴承、密封壳和轴座等组成,保护轴承处于飞轮的中部,两侧是密封壳和轴座,保护轴承上下两侧由里向外依次是飞锤、径向磁悬浮轴承、径向位置传感器、轴向被动磁悬浮轴承、电机;框架系统由支架、转盘、力矩电机、轴承、套筒、锁母、导电滑环、光电码盘、端盖和底座组成,框架系统中支架与轴座相连,支架与转盘相连,转盘中部是导电滑环,向外是套筒、轴承、锁母、光电码盘和端盖。本发明采用了轴向被动磁悬浮轴承和光电码盘,减小了体积、重量和振动,提高了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 一种嵌入式设备布局安装的集成化支架-201910148019.3
  • 张晓莉;闫亮;钱志英;曾惠忠;李昂;洪斌;赵二鑫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2019-02-28 - 2019-07-05 - B64G1/28
  • 一种嵌入式设备布局安装的集成化支架,涉及航天器结构领域;包括环梁、井字梁、第一辅助梁系和第二辅助梁系;其中,环梁为环状结构;井字梁为四面对称的井字梁;井字梁的外端固定安装在环梁的内壁上;第一辅助梁系固定安装在井字梁的内壁上;第二辅助梁系固定安装在井字梁与环梁之间;其中,井字梁包括口子型梁和8个延长梁;第一辅助梁系为平板状直角三角形结构;第二辅助梁系包括4个加强梁;口子型梁的四个侧边、对称渐变面和第一辅助梁系的斜边处分别对应安装1个外部动量轮;本发明解决了设备响应大的瓶颈问题,有效降低了设备响应,为资源二号卫星平台布局及类似安装支架设计拓展了思路和应用范围。
  • 一种三飞轮一体化布局装置及其安装调整方法-201711122894.1
  • 代京;沈重;康军;穆星科;陈永强;谭珏;周晓丽;陈尚;曹晓瑞;满益明;陈洪波;朱永贵;杨勇;姚纳新;熊艳丽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2017-11-14 - 2019-06-18 - B64G1/2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飞轮一体化布局装置及其安装调整方法。三飞轮一体化布局装置包括:树状支架、飞轮;树状支架包括支架本体;纵向飞轮安装在主支撑杆一端,主支撑杆另一端与飞行器连接;主支撑杆沿飞行器机体坐标系Y轴方向,纵向飞轮的主惯量轴沿飞行器机体坐标系Y轴方向;横向飞轮、斜置飞轮分别安装在各斜向支撑杆端部,与横向飞轮连接的斜向支撑杆与主支撑杆垂直,沿飞行器机体坐标系Z轴方向,横向飞轮的主惯量轴沿飞行器机体坐标系Z轴方向;各结构连接杆与主支撑杆垂直,端部连接飞行器。本发明解决了航天飞行器舱内空间紧凑,三飞轮组布局困难,同时由于舱内空间开敞性不好,安装操作空间不足,测量光路可达性不好的问题。
  • 星上有效载荷扫描机构大干扰力矩实时补偿方法-201611045964.3
  • 俞洁;吕建民;宋效正;罗达;张洋;陆国平;袁荣刚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2016-11-21 - 2019-06-07 - B64G1/2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上有效载荷扫描机构大干扰力矩实时补偿方法,其步骤主要包括:步骤一,当有效载荷扫描机构接收到中心管理计算机工作指令后,在启动以及运动过程中的加减速时刻通过串口向专用力矩补偿轮发送当前载荷的同步信息及当前工作模式判别代码,实现同步工作;步骤二,单个力矩补偿轮设计两路具备接收功能的RS422接口分别接收两个有效载荷的同步信息及当前工作模式判别代码等。步骤三,在具有大干扰力矩的有效载荷与飞轮组合之间,设计专用换向同步硬线,时间同步精度优于20us,相对传统软件校时方法提高时统精度,协同实现对星上有效载荷的干扰力矩实时补偿。本发明保证有效载荷干扰力矩与前馈力矩补偿之间的同步性。实现卫星高精度高可靠姿态稳定度控制。
  • 一种敏捷小卫星姿态快速机动控制方法-201710723194.1
  • 徐开;刘萌萌;张晓磊;钟兴;张雷;戴路;陈志刚;李峰;范林东 - 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 2017-08-22 - 2019-05-24 - B64G1/28
  • 一种敏捷小卫星姿态快速机动控制方法,涉航空航天领域,本发明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反作用飞轮的力矩输出方向夹角为90°;第四反作用飞轮与第一、第二、第三反作用飞轮的夹角均相同;第一、第二与第三大力矩飞轮的力矩输出方向夹角为90°;第四大力矩飞轮与第一、第二、第三大力矩飞轮的夹角均相同;第一反作用飞轮与第一大力矩飞轮的力矩输出方向平行且方向相反,以此类推;启动飞轮输出同向力矩;判断达到指定姿态后,大力矩飞轮反向输出力矩;反作用飞轮输出消旋力矩和控制力矩;判断大力矩飞轮的转速绝对值是否下降至10rpm以内;大力矩飞轮停止输出力矩,反作用飞轮输出姿态控制力矩。本发明控制难度低、敏捷性和稳定性高。
  • 一种基于地磁力矩的飞轮起旋控制方法-201710043948.9
  • 王世耀;范蕾懿;杜宁;李芳华;孙锦花 -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 2017-01-19 - 2019-04-30 - B64G1/2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磁力矩的飞轮起旋控制方法,包含如下步骤:S1,针对速率模式飞轮,以控制用姿态计算飞轮控制用指令转速,输出飞轮指令转速为飞轮指令控制量与飞轮转速偏置量之和;S2,对飞轮进行磁卸载控制,实现对飞轮反作用动量控制,使得飞轮在磁卸载目标转速工作;S3,调整俯仰飞轮起旋的目标转速,对俯仰飞轮的起旋或消旋控制。本发明能够在无喷气推力可用的工况,仍能实现偏置动量飞轮的起旋和消旋控制。
  • 一种五轴位标器-201710165373.8
  • 周洁;徐松;倪萍;戚学德;贾晓东 -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 2017-03-20 - 2019-03-26 - B64G1/2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五轴位标器,它包含自由陀螺与双轴框架伺服机构,通过自由陀螺安装在双轴框架伺服机构的双轴框架内框上,构成五轴位标器。光学系统集成在陀螺转子上,探测器固连在自由陀螺的万向支架底座上。这种位标器可以具有更大的跟踪场和更快的跟踪角速度,保证了产品在全方位角下工作的高效稳定和精度,提高位标器探测性能。
  • 一种多功能动量轮支架-201820941384.0
  • 刘瑞;诸成;周苗苗;沈超慧;陆姗姗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 2018-06-19 - 2019-03-26 - B64G1/28
  •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功能动量轮支架,其包括星体安装接口、动量轮机械安装接口、电缆接插件安装接口、和电缆穿线槽。本实用新型设计在传统动量轮支架上新增线缆尾端接插件安装接口及过线槽,有效利用了动量轮支架背部及支架内腔安装空间,减少了电缆支架及其安装所需的紧固件、埋件,克服了现有技术空间需求大、质量重的缺点,有效地节省了动量轮及其线缆所需的安装空间、降低了星体质量。
  • 一种中空超声电机驱动的小型框架式控制力矩陀螺-201820784097.3
  • 潘松;徐张凡;陈雷;唐洪权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18-05-24 - 2019-03-01 - B64G1/2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空超声电机驱动的小型框架式控制力矩陀螺,包含框架、动量轮、定子、定子线圈、第一至第四轴承、底座、编码器和中空超声电机;框架包含U型支架和轴部;动量轮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U形支架对应连接;定子和动量轮同轴设置;底座上设有供框架轴部穿过的通孔;框架轴部通过第三轴承、第四轴承和底座的通孔相连;编码器用于测量框架轴部的转速;中空超声电机的转子采用柔性连接件和框架轴部的下端面固连,用于驱动框架轴部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控制力矩陀螺刚度高、固有频率高、控制精度高,能够满足高精度中小型空间机动平台的需要。
  • 一种利用正交安装飞轮控制避免过零的方法-201710049171.7
  • 王文妍;吴敬玉;石晓涵;陈为伟;秦捷 -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 2017-01-20 - 2019-01-25 - B64G1/2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正交安装飞轮控制避免过零的方法,其包含:根据当前卫星信息,分别计算X方向飞轮,Y方向飞轮以及Z方向飞轮分别需要产生的指令转速ωcx(k)、ωcy(k)、ωcz(k);将一对称偏置Δωx分配到X方向的HX1和HX2两个飞轮上,使飞轮HX1与飞轮HX2的转速均不过零;对Y向飞轮HY的角动量卸载一偏置Hy0使Y向飞轮HY转速不过零;对Z向飞轮HZ的角动量卸载一偏置Hz0使Z向飞轮HZ转速不过零,该偏置Hz0根据外干扰力矩在卫星本体三周坐标系下X方向的常值分量Tω0x确定。其优点是:在不影响系统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利用正交安装飞轮使飞轮转速变高从而避免转速过零,以达到工作在此工况下的飞轮轴承组件的润滑环境较好,对其寿命有利。
  • 一种组合驱动多力矩输出动量轮及其控制方法-201610651640.8
  • 刘磊;李青;梁健 - 西北工业大学
  • 2016-08-10 - 2018-12-25 - B64G1/28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驱动多力矩输出动量轮,包括动量轮、转子电机、第一压电作动器、第二压电作动器、柔性球铰链、安装外罩、连接杆和连接轴承:所述转子电机通过柔性球铰链安装在安装平台上,动量轮的中心位置设有中心孔,转子电机的转轴与动量轮的中心孔固连;转子电机转轴的顶端与连接轴承相连,连接轴承通过x、y方向的连接杆分别与第一压电作动器、第二压电作动器的一端相连,同时第一压电作动器、第二压电作动器的另一端通过同方向连接杆与安装外罩的内壁相连。本发明的优点体现在:压电作动器能够保证飞行器受到高频干扰时姿态的稳定性。同时压电驱动能够实现飞行器姿态的高精度控制。
  • 用于航天器的姿态稳定的动量轮装置-201680049727.6
  • M·爱茵格 - 罗克韦尔柯林斯德国公司
  • 2016-07-15 - 2018-12-21 - B64G1/28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航天器的姿态稳定的动量轮装置,其具有基座(1)、转子(2)、用于驱动转子(2)相对于基座(1)旋转的磁驱动器(4)以及设置于转子(2)和基座(1)之间的滚动轴承(3)。通过磁驱动器(4)能够在转子(2)和基座(1)之间产生磁力,用于预紧滚动轴承(3)。转子(2)的外径(A)可以是例如最大只为滚动轴承直径(W)的2.5倍。
  • 一种中空超声电机驱动的小型框架式控制力矩陀螺-201810509744.4
  • 潘松;徐张凡;陈雷;唐洪权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18-05-24 - 2018-12-07 - B64G1/2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空超声电机驱动的小型框架式控制力矩陀螺,包含框架、动量轮、定子、定子线圈、第一至第四轴承、底座、编码器和中空超声电机;框架包含U型支架和轴部;动量轮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U形支架对应连接;定子和动量轮同轴设置;底座上设有供框架轴部穿过的通孔;框架轴部通过第三轴承、第四轴承和底座的通孔相连;编码器用于测量框架轴部的转速;中空超声电机的转子采用柔性连接件和框架轴部的下端面固连,用于驱动框架轴部转动。本发明专利控制力矩陀螺刚度高、固有频率高、控制精度高,能够满足高精度中小型空间机动平台的需要。
  • 一种失效卫星的消旋控制方法及系统-201810814186.2
  • 师鹏;黄思明;雷冰瑶;赵育善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18-07-23 - 2018-12-07 - B64G1/28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失效卫星的消旋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刚体姿态动力学模型,分析给定外力矩作用下刚体的角速度和转动动能的变化规律,并确定第一消旋阶段的控制策略和第二消旋阶段的控制策略;执行所述第一消旋阶段的控制策略,并测量目标失效卫星的角速度;若判断所述角速度分量满足第一消旋阶段的结束条件,则执行所述第二消旋阶段的控制策略,直至所述目标失效卫星的角速度满足所述第二消旋阶段的结束条件;其中,所述控制策略用于将控制力矩作用于目标失效卫星的给定惯性主轴以使目标失效卫星的角速度降低至预设阈值。本发明可以保证航天器在控制力矩受限、测量不够精确的条件下稳定消旋,控制方案简单,实用性强。
  • 一种电推位保过程中的卫星高精度高稳度姿态控制方法-201610914810.7
  • 操宏磊;王静吉;朱虹;陈占胜 -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 2016-10-20 - 2018-11-20 - B64G1/2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推位保过程中的卫星高精度高稳度姿态控制方法:S1、卫星控制系统参数切换为高带宽控制参数;S2、卫星控制系统采集连续多个控制周期的飞轮转速并进行高阶差分,辨识出卫星受到的姿态干扰力矩,若干扰力矩小于设定的干扰力矩上阈值,判定矢量电推已转到指定角度附近,执行步骤S5,若干扰力矩大于设定的干扰力矩上阈值,执行步骤S3;S3、根据干扰力矩,计算卫星质心偏移量;S4、根据卫星质心偏移量计算电推力矩平衡时矢量电推应转角度,采用开环控制方法驱动电推转到该指定方向,返回执行步骤S2;S5、将干扰力矩作为反馈量接入系统进行闭环控制,通过控制算法调节转角将干扰力矩控到0附近,完成高精度干扰力矩抑制。
  • 一种动量轮支架-201721650354.6
  • 薛碧洁;张磊;印璞;王轶博;李修峰;钟红仙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2017-11-30 - 2018-07-10 - B64G1/28
  • 一种动量轮支架,为一体化结构,包括动量轮安装面(1)、支架安装底面(2)、薄壳锥筒支撑体(3);薄壳锥筒支撑体(3)为锥台形壳体;位于薄壳锥筒支撑体(3)底部的外翻平面结构为支架安装底面(2);动量轮安装面(1)位于薄壳锥筒支撑体(3)侧面,与支架安装底面(2)垂直,与薄壳锥筒支撑体(3)锥面过渡连接。本实用新型既满足安装角度和精度的要求,满足强度、刚度等力学指标要求,又能保证其重量最轻,可靠性、结构稳定性最高。
  • 一种控制力矩陀螺转子系统吸振阻尼装置-201610363896.9
  • 王虹;鲁明;罗睿智;田兴;田利梅;魏大忠;卿涛;武登云 -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 2016-05-26 - 2018-06-01 - B64G1/2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力矩陀螺转子系统吸振阻尼装置,包括配重、阻尼单元和悬臂波片;悬臂波片顺序设置有悬臂端、波纹段和固紧端,悬臂端下部设有凹槽结构,可提供刚度的阻尼单元置于悬臂波片悬臂端的凹槽中,阻尼单元可带动悬臂波片同步振动;配重置于悬臂波片悬臂端的上部,螺栓将配重、悬臂波片、阻尼单元与控制力矩陀螺转子系统端盖连接,通过拧紧力矩调整阻尼单元的刚度;悬臂波片的波纹段底面与顶面分别贴合于控制力矩陀螺转子系统端盖及壳体,悬臂波片振动时与控制力矩陀螺转子系统端盖及壳体产生干摩擦。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中引入柔性环节使系统振动模态增多相比,不会改变系统的振动模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振。
  • 一种基于矢量匹配的多敏感器星上自主互校验方法-201610081905.5
  • 张锐;林宝军;白涛;熊淑杰;武国强;王昊光;李笑月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 2016-02-05 - 2017-12-29 - B64G1/28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卫星上多个姿态敏感器的测量输出信息自主进行互校验的方法,卫星在轨运行期间采用该方法能够自主校验出各姿态敏感器输出的正确性,确保卫星获得正确的姿态测量信息。本发明提出的多敏感器互校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各姿态敏感器的输出数据进行有效性自判断;步骤二、利用光轴矢量匹配法进行多个星敏感器(简称星敏)间的互校验;步骤三、利用太阳矢量匹配法进行星敏与太阳敏感器(简称太敏)的互校验;步骤四、利用地心矢量匹配法进行星敏与地球敏感器(简称地敏)的互校验;步骤五、利用角速度矢量匹配法进行星敏与陀螺的互校验;步骤六、利用日地夹角匹配法进行地敏与太敏的互校验。通过上述方法可校验出输出正确的敏感器。
  • 一种智能材料驱动控制力矩陀螺-201720566084.4
  • 杜津铭;李青;刘磊;李静 - 西北工业大学
  • 2017-05-22 - 2017-12-12 - B64G1/2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材料驱动控制力矩陀螺,包括动量飞轮和安装平台,安装平台的底部安装有球形铰链、第一层叠式压电驱动器和第二层叠式压电驱动器,球形铰链、第一层叠式压电驱动器和第二层叠式压电驱动器均与安装平台的底面活动连接,安装平台的顶部中心处安装有转轴;本智能材料驱动控制力矩陀螺,层叠式压电驱动器代替传统的电机驱动,克服了传统电机驱动控制力矩陀螺精度低、响应速度慢的缺点,层叠式压电驱动器不需要传动机构,不存在摩擦影响,这使得系统可达到很高的控制精度,此外,采用叠式压电驱动器可实现较大的动力输出,能得到大幅度的输出力矩。
  • 航天器记忆合金驱动绳索抱紧可重复解锁装置-201710419674.9
  • 李庆;聂斌斌;赵发刚;王智磊;杜三虎;薛景赛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2017-06-06 - 2017-11-17 - B64G1/2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记忆合金驱动绳索抱紧可重复解锁装置,其包括钢丝绳、锁定弹片、转动部件、安装底座、记忆合金弹簧、加热器基座、滑动块、弹簧、锁紧块、内六角螺栓、一字头螺栓、导轨、钢丝绳夹紧头、锁定弹片底座、铰链装置,锁定弹片底座通过内六角螺栓与安装底座相连,锁定弹片通过铰链装置与锁定弹片底座相连,加热器基座通过一字头螺栓与安装底座相连等。本发明采用记忆合金加热的方式启动锁紧组件,结构稳定,可靠性高,具有可重复性;本发明结构简单,刚度高,具有高适应性;本发明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变换锁定弹片的分布位置和数量,便于优化控制;本发明只需控制记忆合金加热器的通断电实现加热控制,方便快捷。
  • 一种磁化悬浮感应驱动式反作用动量球-201610160426.2
  • 范达;范春石;贺杨;宋坚;张南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2016-03-21 - 2017-11-07 - B64G1/28
  • 本发明一种磁化悬浮感应驱动式反作用动量球,包括球形转子、弧形定子、位移传感器、转速传感器、控制器以及驱动电路;球形转子作为角动量交换的载体,悬浮于6个弧形定子组成的线圈笼中,受线圈中电流产生的电磁力矩控制,绕任意轴进行旋转;弧形定子与航天器本体固为一体,共有6个,每个包括带齿的弧形磁轭及绕制在弧形磁轭上的线圈;位移传感器检测球形转子在弧形定子组成的线圈笼中的位置,并将位置信号传递给控制器;转速传感器检测球形转子相对弧形定子的转速,并将转速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位置信号和转速信号分别产生悬浮驱动控制信号和旋转驱动控制信号;驱动电路对控制器产生的控制信号进行放大,并加载于线圈之上产生电流。
  • 卫星控制力矩陀螺用振动隔振装置-201510466099.9
  • 虞自飞;周徐斌;申军烽;满孝颖;黄俊杰;石新宇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2015-07-31 - 2017-08-29 - B64G1/28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控制力矩陀螺用振动隔振装置,用于控制力矩陀螺的振动隔振,包括隔振器组件和蜂窝板;其中,所述隔振器组件设置在所述蜂窝板上;所述隔振器组件包括封盖、连杆、隔振器、阻尼层、转接件和底座;所述连杆、隔振器、阻尼层、转接件和底座顺次相连;所述封盖设置在所述连杆、所述隔振器和所述阻尼层的外侧;所述底座连接所述蜂窝板;所述连杆用于连接所述控制力矩陀螺。所述隔振器组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隔振器组件呈矩形分布;相邻两个隔振器组件对称分布。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显著降低控制力矩陀螺在轨运行时引发的微振动响应对敏感载荷的干扰,保证星上高精度敏感载荷在轨运行时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 一种皮纳卫星的模块化姿态确定与控制装置及其方法-201610143290.4
  • 刘勇;袁建平;侯建文;杨家男;冯乾;苏笑宇;李毅兰;潘泉 - 西北工业大学
  • 2016-03-14 - 2017-08-11 - B64G1/28
  • 本发明属于皮纳卫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皮纳卫星的模块化姿态确定与控制装置及其方法。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用于测定皮纳卫星姿态的姿态敏感单元,用于根据皮纳卫星姿态发出命令信号的姿控计算机,用于执行姿控计算机发出的命令的姿态控制执行单元;方法为卫星本体坐标系为Obxyz,轨道坐标系Ooxyz,太阳矢量和地磁场矢量在Ooxyz中分别为S1、S2,在Obxyz中分别为在姿控计算机内预存有皮纳卫星的旋转角度的设置阈值Δw,陀螺仪实时测量皮纳卫星的旋转角度w,旋转角度w大于姿控计算机内的设置阈值Δw,启动姿态消旋控制对皮纳卫星进行消旋处理,直至旋转角度w小于等于姿控计算机内的设置阈值Δw后,进入姿态确定和姿态捕获控制的循环阶段。
  • 一种趋向目标框架角的控制力矩陀螺群操纵律实现方法-201510705194.X
  • 操宏磊;朱庆华;陈文晖;施桂国;刘笑;汪礼成 - 上海新跃仪表厂
  • 2015-10-26 - 2017-06-06 - B64G1/2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趋向目标框架角的控制力矩陀螺群操纵律实现方法,在控制力矩陀螺群框架角空间对框架角运动进行全局的路径规划,通过设定框架角运动的目标框架角并制定运动过程中对奇异点的回避策略,实现对框架角位置的直观控制和框架角速度的有效限制,能够有效实现卫星相对任意轴向进行任意角度的频繁姿态机动。本发明提供的趋向目标框架角的控制力矩陀螺群操纵律实现方法,控制力矩陀螺群在输出控制力矩过程中,框架角位置可控,当前状态与奇异状态之间的关系明确,操纵律物理意义清晰,在频繁机动任务中可靠性更高。
  • 卫星旋转部件动静不平衡干扰力矩自补偿方法-201611183882.5
  • 谢祥华;严玲玲;张锐;刘剑;胡志强;祁海铭;赵璟;本立言;何夏维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 2016-12-20 - 2017-04-26 - B64G1/28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卫星旋转部件动静不平衡干扰力矩自补偿方法。卫星上旋转部件快速旋转时产生的动静不平衡干扰力矩会影响卫星的稳定性,降低卫星的控制精度。传统的消除旋转部件动静不平衡干扰力矩的方法是对旋转部件进行动平衡配平,再通过卫星姿控系统对动静不平衡干扰进行主动控制,而这种方法对于惯量大,转速快,形状不规则的旋转部件应用具有局限性。本发明利用在星上旋转部件上配置两台小型偏置动量轮,根据动静不平衡干扰的在轨标定结果,配置两偏置动量轮的转速,以消除旋转部件旋转时产生的动静不平衡干扰力矩。本发明方法简单,效果明显,成本低廉,便于工程实现。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