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平行缝焊的高频高速陶瓷无引线外壳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501849.6 申请日: 2016-06-30
公开(公告)号: CN105977215B 公开(公告)日: 2018-06-19
发明(设计)人: 乔志壮;刘林杰;郑欣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主分类号: H01L23/047 分类号: H01L23/047
代理公司: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代理人: 王占华
地址: 050051 ***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平行缝焊的高频高速陶瓷无引线外壳,涉及半导体封装用器件技术领域。所述外壳包括陶瓷件、封口环和金属盖板,陶瓷件的背面设有背面接地金属图形,背面接地金属图形上设有若干个向外突出的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之间设有射频信号传输焊盘,正面接地金属图形与背面接地金属图形通过内部或外部金属化互连孔互连,正面的接地线与背面接地金属图形通过内部或外部的金属化互连孔进行互联,射频信号传输线通过单独的外部或外部与内部相结合的金属化互连孔与射频信号传输焊盘互联。外壳的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低,带内平坦度好,无谐振点并可实现平行缝焊封口方式,降低了封口工艺难度和成本,保证了高可靠性和高气密性,有利于批量化应用。 1
搜索关键词: 接地金属 背面 金属化互连 平行缝焊 射频信号传输 外部 高频高速 接地端子 陶瓷件 焊盘 陶瓷 射频信号传输线 互联 器件技术领域 半导体封装 带内平坦度 插入损耗 封口方式 封口工艺 高可靠性 高气密性 回波损耗 金属盖板 封口环 接地线 批量化 谐振点 互连 应用 保证
【主权项】:
1.一种可平行缝焊的高频高速陶瓷无引线外壳,包括陶瓷件(1)、封口环(2)和金属盖板,所述陶瓷件(1)为上端开口的容器状结构,所述金属盖板通过所述封口环(2)将所述陶瓷件(1)上端的开口封闭,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件(1)的上表面为三个连续的从外到内高度逐渐降低的平面,分别为第一至第三平面,第二平面(3)上设有若干条射频信号传输线(4),所述射频信号传输线(4)的两侧各设有一条接地线(5),所述接地线(5)位于第一平面(6)和第二平面(3)上,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上的接地线通过内部和/或外部金属化互连孔互连,所述第三平面(7)上设有正面接地金属图形(8),所述陶瓷件(1)的背面设有背面接地金属图形(9),背面接地金属图形(9)上设有若干个向外突出的接地端子(10),所述接地端子(10)之间设有射频信号传输焊盘(11),正面接地金属图形(8)与背面接地金属图形(9)通过内部和/或外部金属化互连孔(12)互连,正面的接地线(5)与背面接地金属图形(9)通过内部或外部的金属化互连孔进行互联,射频信号传输线(4)通过单独的外部或外部与内部相结合的金属化互连孔(12)与射频信号传输焊盘(11)互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0184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TO金属陶瓷管壳结构-201710409192.5
  • 李志福 - 朝阳无线电元件有限责任公司
  • 2017-06-02 - 2019-10-25 - H01L23/04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O金属陶瓷管壳结构,包括管壳壳体、内部电极和外部电极;所述管壳壳体包括矩形铁镍合金边框、安装在矩形铁镍合金边框底部的钨铜底板以及烧结在钨铜底板顶部的氧化铍绝缘片;所述内部电极包括第一钼铜电极片和第二钼铜电极片,且第一钼铜电极片和第二钼铜电极片分别烧结在氧化铍绝缘片之上;所述外部电极包括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和第三电极片,本发明TO金属陶瓷管壳结构,巧妙地将普通TO金属陶瓷管壳产品的电极引出由芯片到第三电极片间的键合,变换到由芯片到第二钼铜电极片间的键合;陶瓷管壳产品尺寸与塑封产品保持一致,达到了兼容互换的目的。
  • 具有双面导热散热结构的半导体元件-201821872111.1
  • 伍昭云;郭正谡 - 深圳市一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18-11-14 - 2019-08-23 - H01L23/047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双面导热散热结构的半导体元件,包括衬底、芯片、一端与芯片连接的导体、与导体的另一端连接的引脚、胶座和导热散热板;胶座上开设有开窗,导热散热板的一端与芯片贴合,另一端伸出芯片之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胶座上并对应于芯片的位置开设有开窗,在开窗中设置有与芯片贴合的导热散热板,且芯片的一面可与导热散热板相贴合,另一面可与衬底相贴合,因此芯片的热量可分别传递至衬底和导热散热板并扩散,即该半导体元件可于两侧将芯片的热量扩散,进而可提高半导体元件的散热效果;通过导体将芯片与引脚连接,导体也能将芯片的部分热量传递至引脚并扩散,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 功率晶片覆晶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201711459242.7
  • 黄斐琪;邱宏威 - 黄斐琪;邱宏威
  • 2017-12-28 - 2019-07-05 - H01L23/04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率晶片覆晶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功率晶片覆晶封装结构,包含功率晶片及底座单元。功率晶片包含第一表面及第一导电部,第一导电部位于第一表面。底座单元供设置功率晶片且包含本体、凹槽及至少一个导电路径,本体具有第三表面,凹槽凹设于本体且供容纳功率晶片;凹槽包含开口、槽侧面及槽底面,开口受第三表面围绕,槽侧面一端连接第三表面,槽底面连接槽侧面的另一端,槽底面与槽侧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90度。导电路径设置于本体且自槽底面沿槽侧面往第三表面延伸;第一导电部与导电路径电性连接。借此可通过导电路径让第一导电部的电性延伸至本体表面。
  • 一种高压线性电源管理芯片IC安装结构-201822143617.5
  • 邹小娟;郑昌华 - 深圳市东方之芯电子有限公司
  • 2018-12-20 - 2019-06-18 - H01L23/047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线性电源管理芯片IC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与所述固定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卡板的上表面设置有IC芯片主体,所述卡板与所述卡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卡块,所述IC芯片主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引脚;通过在IC芯片主体的上表面设计护板,避免安装时上表面容易被挤压存在损坏,不便于保护,可以通过滑块在滑槽的内部滑动将护板与IC芯片主体闭合固定,通过第二弹簧发生形变的作用使得滑块紧密压合在滑槽内部,即可以将护板紧密固定在IC芯片主体的上表面进行保护,解决了固定后安装时不便于对芯片上表面保护的问题。
  • 具有双面导热散热结构的半导体元件-201811351593.0
  • 伍昭云;郭正谡 - 深圳市一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18-11-14 - 2019-03-19 - H01L23/047
  • 本发明适用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双面导热散热结构的半导体元件,包括衬底、芯片、一端与芯片连接的导体、与导体的另一端连接的引脚、胶座和导热散热板;胶座上开设有开窗,导热散热板的一端与芯片贴合,另一端伸出芯片之外。本发明通过在胶座上并对应于芯片的位置开设有开窗,在开窗中设置有与芯片贴合的导热散热板,且芯片的一面可与导热散热板相贴合,另一面可与衬底相贴合,因此芯片的热量可分别传递至衬底和导热散热板并扩散,即该半导体元件可于两侧将芯片的热量扩散,进而可提高半导体元件的散热效果;通过导体将芯片与引脚连接,导体也能将芯片的部分热量传递至引脚并扩散,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 一种高可靠性的金属外壳-201721746876.6
  • 肖添;燕子鹏;王斌;唐昭焕;刘勇;钟怡;胡镜影;李孝权;黄彬 - 重庆中科渝芯电子有限公司
  • 2017-12-14 - 2018-07-10 - H01L23/047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可靠性的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底板、金属壳体、接地引线、悬空引线、绝缘隔离和Al垫片。所述金属壳体安装在金属底板之上。所述金属底板上设有绝缘隔离。所述绝缘隔离将金属底板的上表面分割为区域1和区域2。所述区域1和区域2相互绝缘;所述区域1与对应的一根接地引线相连,所述区域2与对应的另一根接地引线相连。所述区域2内粘接有若干个Al垫片。所述区域1内焊接有芯片。所述芯片表面的源极通过若干根粗键合丝引出,焊接在Al垫片上。所述Al垫片的数量与粗键合丝的数量一致。所述芯片表面的栅极通过一根细丝引出,焊接在悬空引线上。
  • 可平行缝焊的高频高速陶瓷无引线外壳-201610501849.6
  • 乔志壮;刘林杰;郑欣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 2016-06-30 - 2018-06-19 - H01L23/04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平行缝焊的高频高速陶瓷无引线外壳,涉及半导体封装用器件技术领域。所述外壳包括陶瓷件、封口环和金属盖板,陶瓷件的背面设有背面接地金属图形,背面接地金属图形上设有若干个向外突出的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之间设有射频信号传输焊盘,正面接地金属图形与背面接地金属图形通过内部或外部金属化互连孔互连,正面的接地线与背面接地金属图形通过内部或外部的金属化互连孔进行互联,射频信号传输线通过单独的外部或外部与内部相结合的金属化互连孔与射频信号传输焊盘互联。外壳的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低,带内平坦度好,无谐振点并可实现平行缝焊封口方式,降低了封口工艺难度和成本,保证了高可靠性和高气密性,有利于批量化应用。 1
  • 一种TO金属陶瓷管壳结构-201720633431.0
  • 李志福 - 朝阳无线电元件有限责任公司
  • 2017-06-02 - 2018-01-02 - H01L23/047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TO金属陶瓷管壳结构,包括管壳壳体、内部电极和外部电极;所述管壳壳体包括矩形铁镍合金边框、安装在矩形铁镍合金边框底部的钨铜底板以及烧结在钨铜底板顶部的氧化铍绝缘片;所述内部电极包括第一钼铜电极片和第二钼铜电极片,且第一钼铜电极片和第二钼铜电极片分别烧结在氧化铍绝缘片之上;所述外部电极包括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和第三电极片,本实用新型TO金属陶瓷管壳结构,巧妙地将普通TO金属陶瓷管壳产品的电极引出由芯片到第三电极片间的键合,变换到由芯片到第二钼铜电极片间的键合;陶瓷管壳产品尺寸与塑封产品保持一致,达到了兼容互换的目的。
  • 一种三极管封装结构-201720449193.8
  • 江冠华;刘立双 - 苏州工业园区精电电子有限公司
  • 2017-04-26 - 2017-12-29 - H01L23/047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极管封装结构,包括封盖、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引脚一凹槽、引脚二凹槽、引脚三凹槽,所述引脚一凹槽与所述引脚三凹槽呈对称放置,所述引脚一凹槽和引脚三凹槽的外侧设有引脚卡块,所述引脚二凹槽的上端设有长形散热区,所述引脚二凹槽的中间设有三极管区,所述引脚一凹槽、引脚二凹槽、引脚三凹槽内分别放置有引脚一、引脚二、引脚三,所述三极管区放置有三极管,所述长形散热区内放置有散热片。封装效率高,能够有效将三极管产生的热量及时有效的散出,提高了三极管的发光效率。
  • 钢化陶瓷玻璃封装-201510544386.7
  • 陈胤辉 - 长乐芯聚电子科技研究所;陈胤辉
  • 2015-08-31 - 2017-09-26 - H01L23/047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化陶瓷玻璃封装通过加热和施压铸造形成,陶瓷基座厚度一基面延伸至少两个对应锚固至少一元件的堤部以及在至少两个对应的堤部之间延伸至少一阵列锥体图形的锥体端子与至少一元件一基面所对应的端子连接,及同一基面的侧面边缘水平均匀设置具有至少两个外部连接端子与至少一阵列锥体图形的锥体端子连接,所述端子连接设置具有相互电性导通,陶瓷覆盖设置了容纳陶瓷基座的凹部,凹部内底基面延伸至少一阵列锥体图形的锥体所对应至少一元件一基面的背面与陶瓷基座厚度一基面所延伸的至少一阵列锥体图形的锥体端子对应,具有较好的电性特性、较高的热导率、较低的热膨胀系数以及较高的抗形变机械强度。
  • 大功率晶闸管用铅芯电极陶瓷外壳-201621360327.0
  • 张琼;陈强 - 江阴市赛英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2016-12-13 - 2017-07-14 - H01L23/047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功率晶闸管用铝芯电极陶瓷外壳,它包含陶瓷底座和上盖,所述陶瓷底座包含有阳极法兰、瓷环、阳极密封上铜碗、阳极密封下铜碗、门极引线管和铝芯阳极电极;阳极法兰同心焊接于瓷环的上端面,阳极密封上铜碗同心焊接于瓷环的下端面,阳极密封下铜碗紧密压接在铝芯阳极电极下表面,铝芯阳极电极包裹于阳极密封上铜碗与阳极密封下铜碗之间,门极引线管穿接于瓷环的壳壁上;上盖包含有阴极密封上铜碗,阴极密封下铜碗和铝芯阴极电极,铝芯阴极电极通过紧密压接方式包裹于阴极密封上铜碗和阴极密封下铜碗之间。本实用新型用铝电极替换铜电极,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大大降低了封装结构的重量。
  • 一种小间距四边引脚的MCP陶瓷外壳-201621093619.2
  • 郭清军;李昕 -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 2016-09-29 - 2017-03-15 - H01L23/047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小间距四边引脚的MCP陶瓷外壳,包括陶瓷体、引脚、封焊环和盖板;陶瓷体由管壳基底和陶瓷墙体组成,管壳基底和陶瓷墙体构成外壳的腔体;外壳内部有电源/地线、信号线/控制线等,将小系统的数字逻辑控制、电源转换集成在一个的封装体内,无需芯片承载的基板,引线是四边引脚,是一种高密度高等级的MCP陶瓷封装。应用于混合集成电路,能大大简化生产工序,提高电路的成品率,提高混合集成电路的可靠性,提高电路的质量等级。
  • 一种混合集成电路用铝碳化硅一体封装管壳-201620678959.5
  • 贾波;朱训;冯庆 - 西安赛尔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2016-06-30 - 2016-12-07 - H01L23/047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合集成电路用铝碳化硅一体封装管壳,包括壳体,壳体上端设有“口”型凹槽,壳体前后两边上端设有安装孔,壳体左右两边上均设有多个通孔,壳体的左侧通孔内设有铜引线,壳体的右侧通孔内设有可伐合金引线,铝碳化硅材料的热导率与铜及铜合金相差无异,而且强度很高,高温加热时也不会产生变形;铝碳化硅的质量非常轻,只有铜的五分之一,可大大减轻管壳的重量;一体成型的铝碳化硅管壳,可以减少一道钎焊工艺,而且可靠性更高,不会存在气密性不合格的问题。
  • 可平行缝焊的高频高速陶瓷无引线外壳-201620674385.4
  • 乔志壮;刘林杰;郑欣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 2016-06-30 - 2016-11-23 - H01L23/047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平行缝焊的高频高速陶瓷无引线外壳,涉及半导体封装用器件技术领域。外壳包括陶瓷件、封口环和金属盖板,陶瓷件的背面设有背面接地金属图形,背面接地金属图形上设有若干个向外突出的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之间设有射频信号传输焊盘,正面接地金属图形与背面接地金属图形通过内部或外部金属化互连孔互连,正面的接地线与背面接地金属图形通过内部或外部的金属化互连孔进行互联,射频信号传输线通过单独的外部或外部与内部相结合的金属化互连孔与射频信号传输焊盘互联。外壳的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低,带内平坦度好,无谐振点并可实现平行缝焊封口方式,降低了封口工艺难度和成本,保证了高可靠性和高气密性,有利于批量化应用。
  • 外置式电极陶瓷封装外壳-201520993974.4
  • 陈国贤;徐宏伟;张琼 - 江阴市赛英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2015-12-05 - 2016-06-08 - H01L23/047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置式电极陶瓷封装外壳,包含有可以相互盖合在一起的陶瓷底座和上盖,所述陶瓷底座包含有阳极法兰、瓷环、阳极密封碗和外置阳极电极,所述阳极法兰同心焊接于瓷环的上端面,所述阳极密封碗同心焊接于瓷环的下端面,所述阳极法兰、瓷环和阳极密封碗自上至下叠合同心焊接,所述外置阳极电极置于阳极密封碗内;所述上盖包含有阴极密封碗和和外置阴极电极,所述外置阴极电极置于阴极密封碗内。本实用新型中阳极密封碗与阴极密封碗设计可以轻松实现电极的替换功能,电极不需要钎焊,从而降低了对电极材质的要求,面对器件的不同的应用场景,可选用铝电极取代铜电极;陶瓷外壳重量降低50%以上,成本可降低30%以上。
  • 外置式电极陶瓷封装外壳-201510879424.4
  • 陈国贤;徐宏伟;张琼 - 江阴市赛英电子有限公司
  • 2015-12-05 - 2016-03-30 - H01L23/047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置式电极陶瓷封装外壳,包含有可以相互盖合在一起的陶瓷底座和上盖,所述陶瓷底座包含有阳极法兰、瓷环、阳极密封碗和外置阳极电极,所述阳极法兰同心焊接于瓷环的上端面,所述阳极密封碗同心焊接于瓷环的下端面,所述阳极法兰、瓷环和阳极密封碗自上至下叠合同心焊接,所述外置阳极电极置于阳极密封碗内;所述上盖包含有阴极密封碗和外置阴极电极,所述外置阴极电极置于阴极密封碗内。本发明中阳极密封碗与阴极密封碗设计可以轻松实现电极的替换功能,电极不需要钎焊,从而降低了对电极材质的要求,面对器件的不同的应用场景,可选用铝电极取代铜电极;陶瓷外壳重量降低50%以上,成本可降低30%以上。
  • 钢化陶瓷玻璃封装-201520665604.8
  • 陈胤辉 - 长乐芯聚电子科技研究所;陈胤辉
  • 2015-08-31 - 2015-12-23 - H01L23/047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化陶瓷玻璃封装通过加热和施压铸造形成,陶瓷基座厚度一基面延伸至少两个对应锚固至少一元件的堤部以及在至少两个对应的堤部之间延伸至少一阵列锥体图形的锥体端子与至少一元件一基面所对应的端子连接,及同一基面的侧面边缘水平均匀设置具有至少两个外部连接端子与至少一阵列锥体图形的锥体端子连接,所述端子连接设置具有相互电性导通,陶瓷覆盖设置了容纳陶瓷基座的凹部,凹部内底基面延伸至少一阵列锥体图形的锥体所对应至少一元件一基面的背面与陶瓷基座厚度一基面所延伸的至少一阵列锥体图形的锥体端子对应,具有较好的电性特性、较高的热导率、较低的热膨胀系数以及较高的抗形变机械强度。
  • 用于功率半导体装置的模块布置-201480024240.3
  • M.拉希莫;H.杜兰 - ABB技术有限公司
  • 2014-01-30 - 2015-12-09 - H01L23/047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功率半导体装置的模块布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功率半导体模块(38),其中一个或多个功率半导体模块(38)包括具有第一表面(42)以及布置成与第一表面(42)相对的第二表面(44)的衬底(40),其中该衬底(40)至少部分电绝缘,其中传导结构布置在衬底(40)的第一表面(42),其中至少一个功率半导体装置布置在所述传导结构上并且与其电连接,其中一个或多个模块(38)包括用于接收至少一个功率半导体装置的内体积(56),该体积通过模块壳体(58)从其周围环境密封,其中模块布置(36)包括至少部分限定用于接收一个或多个模块(38)的体积(62)的布置壳体(60),并且其中布置壳体(60)覆盖所述体积(62)。这种布置考虑到改进的安全性以及改进的可靠性。
  • 用于集成电路管芯的封装-200810188630.0
  • 迈克尔·齐默尔曼 - 跃进封装公司
  • 2004-01-29 - 2009-05-20 - H01L23/047
  • 一种用于容纳半导体或其它集成电路器件(“管芯”)的电路封装,包括高铜凸缘、一个或多个高铜引线以及模塑到凸缘和引线的液晶聚合物框架。凸缘包括楔形榫形沟槽或其它框架保持部件,该保持部件与模塑的框架机械互锁。在模塑期间,框架的一部分形成冻结在框架保持部分中或其周围的键。引线包括一个或多个引线保持部件以与框架机械互锁。在模塑期间,框架的一部分冻结在这些引线保持部件中或其相邻处。框架包括阻止湿气渗透并使其热膨胀系数(CTE)与引线和凸缘的热膨胀系数相匹配的化合物。将框架设计为能承受管芯附着温度。在将管芯附着到凸缘之后,将盖子超声焊接到框架。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