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纳米间隙长度的电极结构的制作方法、通过该方法得到的具有纳米间隙长度的电极结构和纳米器件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573266.4 申请日: 2012-02-28
公开(公告)号: CN106206685B 公开(公告)日: 2019-12-24
发明(设计)人: 真岛丰;寺西利治;村木太郎;田中大介 申请(专利权)人: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
主分类号: H01L29/41 分类号: H01L29/41;H01L29/76;H01L21/288;B82Y10/00;B82Y40/00;C23C18/16;C23C18/44;H01L21/768
代理公司: 31219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梁海莲;余明伟
地址: 日本琦玉***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将使金属层(2A、2B)具有间隙且成对地配置的基板(1)浸渍于无电解镀液中,所述无电解镀液是在含有金属离子的电解液中混合还原剂和界面活性剂而制成。利用还原剂将金属离子还原,金属析出于金属层(2A、2B)且界面活性剂附着在金属的表面,形成将间隙的长度控制为纳米尺寸的电极(4A、4B)的对。由此,提供一种使用能够控制间隙长度的偏差且具有纳米间隙长度的电极结构的制作方法,并且利用该制作方法提供一种抑制间隙长度偏差的具有纳米间隙长度的电极结构和具备该电极结构的纳米器件。
搜索关键词: 具有 纳米 间隙 长度 电极 结构 制作方法 通过 方法 得到 器件
【主权项】:
1.一种纳米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纳米间隙长度的电极结构,/n所述电极结构具备以具有纳米间隙地设置的一方电极与另一方电极;在所述一方电极与所述另一方电极之间配置的金属纳米粒子;以及在所述一方电极与所述另一方电极上均设置的单分子膜,/n在所述电极结构中,排列配置有多个设置以具有纳米间隙地被配置的电极对,多个电极对的各间隙长度的标准偏差是0.5nm至0.6nm;/n所述电极结构的制作方法为:将有间隙地且成对地配置有金属层的基板浸渍于通过在含有金属离子的电解液中混入还原剂和界面活性剂而制成的无电解镀液中,由此利用所述还原剂使所述金属离子还原,金属析出于所述金属层且所述界面活性剂附着在该金属的表面,形成将间隙的长度控制为纳米尺寸的电极对。/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未经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7326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半导体结构及存储器-201920754097.3
  • 杨正杰 -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 2019-05-23 - 2020-02-14 - H01L29/41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存储器,半导体结构包括:衬底、位于衬底内的栅极结构、第一源漏掺杂区以及第二源漏掺杂区;位于所述衬底内的反熔丝电容,所述第一源漏掺杂区作为所述反熔丝电容的电极板,所述反熔丝电容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源漏掺杂区侧壁表面的电容介质层以及位于所述电容介质层表面的电容导电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反熔丝电容以及栅极结构设置于衬底内,且利用控制栅晶体管中的源极或者漏极作为反熔丝电容的下电极板,提供一种具有全新结构的半导体结构。
  • 金属氧化物、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201910662255.7
  • 草柳岭秀;植田尚之;中村有希;安部由希子;松本真二;曾根雄司;早乙女辽一;新江定宪 - 株式会社理光
  • 2019-07-22 - 2020-02-04 - H01L29/41
  • 本公开涉及一种金属氧化物、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效应晶体管包括源电极和漏电极、栅电极、有源层和栅极绝缘层,所述制造场效应晶体管的方法包括蚀刻栅极绝缘层,其中,所述栅极绝缘层是包含A元素和选自B元素和C元素中的至少一种的金属氧化物,A元素是选自Sc、Y、Ln(镧系元素)、Sb、Bi和Te中的至少一种,B元素是选自由Ga、Ti、Zr和Hf中的至少一种,C元素是选自由元素周期表中的第2族元素中的至少一种,当形成选自由源电极和漏电极、栅电极和有源层中的至少一种时,使用蚀刻溶液A,并且当蚀刻栅极绝缘层时,使用蚀刻溶液B,蚀刻溶液B是与蚀刻溶液A类型相同的蚀刻溶液。
  • 具有垂直型跨接结构电极的水平式半导体元件-201610458409.7
  • 黄智方;郑克勇;杨伟臣;张庭辅;朱柏儒;林建霖;廖雅竹;曾心颖 - 黄智方
  • 2016-06-22 - 2020-01-31 - H01L29/41
  • 一种具有垂直型跨接结构电极的水平式半导体元件,包含一基板、一绝缘缓冲层、一外延单元、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该基板具有导电性,包括一第一表面,该绝缘缓冲层设置于该基板的该第一表面,该外延单元设置于该绝缘缓冲层上,该第一电极设置于该外延单元上,该第二电极包括一与该第一电极间隔设置并位于该外延单元上的第一电极部,及自该第一电极部延伸而与该基板的该第一表面相接触的第二电极部,让该第二电极部延伸至该第一表面,使水平式半导体元件的两电极位于基板的两相反面,以减少元件面积的使用。
  • 功率半导体器件-201910603177.3
  • A.P-S.谢;P.C.布兰特;H.许斯肯;V.拉皮杜斯;M.普法芬莱纳;F.D.普菲尔施 -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9-07-05 - 2020-01-14 - H01L29/41
  • 功率半导体器件包括半导体衬底,其具有有源区和半导体衬底的有源区与侧边缘之间的边缘终止区。多个非金属电极在半导体衬底的前侧上在边缘终止区中延伸。非金属电极包括至少三个彼此间隔开的非金属电极,其中非金属电极之一是具有内边缘的内非金属电极并且非金属电极中的另一个是具有外边缘的外非金属电极,其中内非金属电极的内边缘与大部分非金属电极的外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定义为距离p。每个非金属电极通过至少两个相应的金属塞子电连接到半导体衬底的相应掺杂区,每个金属塞子延伸穿过形成在电绝缘底层中的相应第一开口,其中不同非金属电极的任何两个金属塞子之间的最短距离d大于距离p。
  • 一种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201610763431.2
  • 蔡世星;单奇;郭瑞;赵景训;刘胜芳 -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2016-08-30 - 2019-12-03 - H01L29/41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该薄膜晶体管包括:基板、底栅极、底栅极绝缘层、沟道、刻蚀阻挡层、源极、漏极、顶栅极绝缘层和顶栅极,其中,底栅极位于基板上,底栅极绝缘层位于底栅极上,沟道位于底栅极绝缘层上,刻蚀阻挡层位于沟道上,源极和漏极分别位于沟道的两侧,顶栅极绝缘层位于源极和漏极上,顶栅极位于顶栅极绝缘层上,且源极和漏极与顶栅极或底栅极之一有重叠部分。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薄膜晶体管结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双栅极薄膜晶体管中的上沟道和下沟道很难同时导通的问题,即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薄膜晶体管结构,可以产生相对较稳的电流/电压,进而提高了AMOLED显示屏的显示性能。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