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液体汽化发电方法及发电设备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987946.0 申请日: 2016-11-10
公开(公告)号: CN106401676B 公开(公告)日: 2018-07-13
发明(设计)人: 向松;向贵川;向荣斌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康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F01K25/00 分类号: F01K25/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54001 贵州省铜仁地***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液体汽化发电方法及发电设备,它将低温液体增压后泵入空温式低温液体汽化器中汽化成常温高压气体,通过热交换器提高管道内气体的温度,然后输送至汽轮机中膨胀做工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发电机运转产生电能输出;进入汽轮机膨胀做工后的气体进入气体储气室储存,再通过气体膨胀液化设备抽出进行液化,然后输送至低温液体储罐,再经增压后泵入空温式低温液体汽化器中汽化成常温高压气体,然后输送至汽轮机中膨胀做工驱动发电机运转产生电能。本发明属于新型环保发电技术,对环境无污染,能耗低,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消耗,而且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建设成本低,原料来源广,可持续发展,可以进行大规模推广和应用。
搜索关键词: 汽轮机 低温液体 汽化 常温高压气体 低温液体汽化 发电设备 增压 空温式 汽化器 膨胀 发电机 后泵 机械能 低温液体储罐 环境无污染 驱动 发电 传统能源 地理环境 发电技术 建设成本 气体膨胀 热交换器 新型环保 液化设备 运转 储气室 液化 能耗 抽出 储存 消耗 输出 转化 应用
【主权项】:
1.一种低温液体汽化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将低温液体通过低温液体管路输送至低温液体高压泵中进行增压,然后泵入空温式低温液体汽化器中将低温液体汽化成常温高压气体,常温高压气体通过常温高压管路输送至热交换器中通过热交换器提高管道内气体的温度,然后通过常温高压管路输送至汽轮机中膨胀做工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发电机运转产生电能输出;进入汽轮机膨胀做工后的气体通过排气管道进入气体储气室储存,然后通过气体膨胀液化设备将气体储气室的气体抽出进行液化,液化后的低温液体通过低温液体管路输送至低温液体储罐,低温液体储罐中的低温液体再通过低温液体管路输送至低温液体高压泵中进行增压,然后泵入空温式低温液体汽化器中汽化成常温高压气体,该常温高压气体再通过常温高压管路输送至热交换器中通过热交换器提高管道内气体的温度,然后通过常温高压管路输送至汽轮机中膨胀做工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发电机运转产生电能输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康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康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8794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热电联供系统-201910509226.7
  • 高岩;孙知;蔺新星 - 北京建筑大学
  • 2019-06-12 - 2019-09-03 - F01K25/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电联供系统,属于分布式能源技术领域。热电联供系统包括依序管道连接的热源输出口、蒸发器、换热器以及热源输入口,以形成第一循环,第一循环的管道中设有第一媒介物;热电联供系统还包括依序管道连接的热力管网输出口、冷凝器、换热器以及热力管网输入口,以形成第二循环,第二循环的管道中设有第二媒介物;热电联供系统还包括依序管道连接的膨胀机输出口、冷凝器、蒸发器以及膨胀机输入口,以形成热机循环,热机循环的管道中设有工质;蒸发器用于第一循环和热机循环之间的热量传递,冷凝器用于第二循环和热机循环之间的热量传递,换热器用于第一循环和第二循环之间的热量传递。
  • 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201710621066.6
  • 高建强;庄绪增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2017-07-27 - 2019-02-05 - F01K25/00
  • 本发明公开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电动机/发电机、压气机机组、各级冷却器、热网换热器、储气室、节流阀、透平机组、各级加热器、低品位热源换热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利用地下含水层作为储存压缩空气的储气室,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及系统效率;将传统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与冷热电联供相结合,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将各级冷却器通过管道与热网换热器连接,利用压缩过程中产生的压缩热给热用户供热;将各级加热器与低品位热源换热器连接,利用低品位热源对进入透平级前的压缩空气加热;将透平排汽与制冷机连接,为制冷机提供低温热源,进一步实现向用户供冷。
  • 向心式低温余热发电机组储液罐-201820599508.1
  • 季瑞轩;慕清浩;张勇;岳泽宇 - 北京华航盛世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2018-04-25 - 2018-11-16 - F01K25/0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向心式低温余热发电机组储液罐,向心式低温余热发电机组储液罐布置于向心式低温余热发电机组的蒸发式冷凝器和预热器之间,包括储液罐罐体,储液罐罐体的顶部开设工质入口,工质入口用于与蒸发式冷凝器的液态工质出口连通;储液罐罐体的底部开设工质出口,工质出口通过工质泵与预热器的工质进口连通;储液罐罐体的顶部开设工质回液进口,工质回液进口与向心式低温余热发电机组的输油管路连通。优点:(1)为工质泵与蒸发式冷凝器之间提供工质缓冲,可使机组稳定运行。(2)发电机组运行过程中积存在管路中的液态工质通过工质回液进口进入储液罐,实现了对积存于管路中的工质回收利用。(3)使用安全可靠。
  • 熔盐堆能量转换系统-201820294359.8
  • 张金红;邹杨;周翀;傅瑶;田健;朱贵凤;康旭忠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2018-03-02 - 2018-11-13 - F01K25/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熔盐堆能量转换系统。该系统如下:熔盐堆与第一换热器的一次侧通道串联形成第一熔盐回路,其用于将核裂变能传递至第二熔盐回路以及第三熔盐回路;第二换热器的二次侧通道与发电设备串联形成发电工质回路;第一换热器的二次侧通道与第二换热器的一次侧通道串联形成第二熔盐回路,其用于将第二熔盐回路的热量传递至发电工质回路;第一换热器的二次侧通道在用电低谷时还与储能换热器的一次侧通道串联形成第三熔盐回路,其用于将第三熔盐回路的热量传递至储能换热器的二次侧通道内的熔盐;冷熔盐储罐用于在用电低谷时向储能换热器的二次侧熔盐通道提供熔盐。该系统能够有效解决电网负荷波动问题。
  • 一种适用于电网调峰带喷射器的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201721704436.4
  • 谢媚娜;解伟;陈龙祥 - 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
  • 2017-12-08 - 2018-09-18 - F01K25/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电网调峰带喷射器的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组、储能装置、膨胀机组、压力控制阀组、喷射器,储能装置包括多个储能罐,储能罐的进口端与空气压缩机组的出口端连接,每个储能罐的出口端与膨胀机组的进口端之间设有压力控制阀组和喷射器,喷射器包括依次连接的接收管、混合管以及扩压管,接收管的进口的中心处设有拉伐尔喷管,拉伐尔喷管的进口端形成第一进气口,在接收管上还设有第二进气口,扩压管的出口端与膨胀机组的进口端连接,压力控制阀组包括第一送气管组、第二送气管组、第三送气管组、第一控制阀组、第二控制阀组以及第三控制阀组。本实用新型具有高效利用高压空气、环保的特点。
  • 熔盐堆能量转换系统及能量转换方法-201810174925.6
  • 张金红;邹杨;周翀;傅瑶;田健;朱贵凤;康旭忠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2018-03-02 - 2018-08-28 - F01K25/00
  • 本发明公开一种熔盐堆能量转换系统及能量转换方法。该系统如下:熔盐堆与第一换热器的一次侧通道串联形成第一熔盐回路,其用于将核裂变能传递至第二熔盐回路以及第三熔盐回路;第二换热器的二次侧通道与发电设备串联形成发电工质回路;第一换热器的二次侧通道与第二换热器的一次侧通道串联形成第二熔盐回路,其用于将第二熔盐回路的热量传递至发电工质回路;第一换热器的二次侧通道在用电低谷时还与储能换热器的一次侧通道串联形成第三熔盐回路,其用于将第三熔盐回路的热量传递至储能换热器的二次侧通道内的熔盐;冷熔盐储罐用于在用电低谷时向储能换热器的二次侧熔盐通道提供熔盐。该系统及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电网负荷波动问题。
  • 一种低温液体汽化发电方法及发电设备-201610987946.0
  • 向松;向贵川;向荣斌 - 贵州康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2016-11-10 - 2018-07-13 - F01K25/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液体汽化发电方法及发电设备,它将低温液体增压后泵入空温式低温液体汽化器中汽化成常温高压气体,通过热交换器提高管道内气体的温度,然后输送至汽轮机中膨胀做工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发电机运转产生电能输出;进入汽轮机膨胀做工后的气体进入气体储气室储存,再通过气体膨胀液化设备抽出进行液化,然后输送至低温液体储罐,再经增压后泵入空温式低温液体汽化器中汽化成常温高压气体,然后输送至汽轮机中膨胀做工驱动发电机运转产生电能。本发明属于新型环保发电技术,对环境无污染,能耗低,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消耗,而且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建设成本低,原料来源广,可持续发展,可以进行大规模推广和应用。
  • 一种基于混合气体膨胀循环的热力发电系统-201711372259.9
  • 陈小翠;张玉全;何中伟;杨行健 - 河海大学
  • 2017-12-19 - 2018-06-15 - F01K25/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气体膨胀循环的热力发电系统,包括发生器、电磁阀、换热器、热功转换机、冷凝器、集热板;其发生器、换热器、热功转换机分别通过电磁阀依次相连,热功转换机与集热板、冷凝器依次相接,冷凝器出口通过单向阀后由电磁阀与发生器输入口相连,从而形成其整个热力发电系统的热力循环。本发明依据工质热胀冷缩的热力特性,在密闭的容器中利用气压变化产生的巨大压强差产生电能,有效减少一次能源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电网均衡性,避免其它新能源发电系统对环境的较大影响,使得电力系统更加稳定高效。 1
  • 利用循环升压升温节能方法-201711087698.5
  • 张玉良 - 张玉良
  • 2017-11-08 - 2018-05-25 - F01K25/00
  • 一种利用循环升压升温节能方法,属于热能动力领域,动力系统使工质在升压、升温及膨胀做功等过程中循环工作,动力系统采用了循环升压过程及循环升温过程最大程度实现高参数高效率工作。环升压过程是指升压后流体有循环通道与升压装置入口相连,在循环通道上布置有喷嘴使循环工质在喷射状态与被升压工质混合后进入升压装置;循环升温过程是指动力系统采用了由回热喷射器与回热循环管路组成的回热装置,经过升压装置升压的动力工质通过喷嘴喷射进入回热喷射器内,回热工质由回热循环管路引到喷射器入口,动力工质与回热工质在回热喷射器内混合减速扩压排出后完成回热过程。
  • 一种新型能量转换系统-201510242554.7
  • 忻元敏 - 忻元敏
  • 2015-05-13 - 2018-04-20 - F01K25/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能量转换系统,包括两两相连的一热量集聚机构、一能量转换机构、一降温液化机构和一工质循环机构。其中所述热量集聚机构,利用气液相换热器技术聚集、转移自然环境热源或人工环境热源中的热量至系统工质,使工质获得升温、汽化;所述降温液化机构,利用一种强制式冷凝器技术实现工质尾气的有效散热和液化;所述工质循环机构,利用液泵和储液罐,提供工质在封闭体系内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可能性;所述能量转换机构,利用喷嘴和气流调节阀,使进入能量转换机构内的工质气流热能转换为机械能,进而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创新的超低温发电系统,可以利用并不限于各种低品位热能,并使这种低品位热能转变成机械动力做功,连接上发电机就是一种新型的发电系统。
  • 一种复合工质火力发电系统及工作方法-201610397937.6
  • 刘明;严俊杰;李根;王进仕;种道彤;刘继平 - 西安交通大学
  • 2016-06-07 - 2018-04-17 - F01K25/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工质火力发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所述发电系统采用水和二氧化碳两种工质,发电循环采用水蒸汽动力循环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两种循环;在锅炉烟气温度高于900℃的高温烟气区域布置水蒸汽动力循环受热面,烟气温度在300℃至900℃的中温烟气区耦合布置水蒸汽动力循环受热面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受热面,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冷端换热器热量用于加热水蒸汽动力循环工质和锅炉送风,在低温烟气区布置锅炉送风空气预热器和水蒸汽动力循环工质加热器;本发明能够大幅度降低锅炉中温烟气段不可逆损失,提高综合发电效率。
  • 一种空气能发电装置-201720563386.6
  • 李小红 - 贵州索尔科技有限公司
  • 2017-05-19 - 2018-02-27 - F01K25/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能发电装置,包括热泵循环系统,热泵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工质泵和系统内相连接的管道;还包括太阳能供电系统和膨胀发电机组,所述太阳能供电系统包括光伏太阳能板和并网逆变器,所述光伏太阳能板通过线缆连接并网逆变器,所述并网逆变器电连接主控板,所述主控板连接蓄电池和压缩机;所述膨胀发电机组设置在蒸发器和工质泵之间的管道上并依次连通,所述蒸发器的外壁上设有套设在蒸发器上的干燥网。充分利用太阳能、空气能和低温发电技术,将光能和空气能有机结合,将太阳能发电供给压缩机动力,避免外接电源,采用在蒸发器外部套设干燥网,吸取空气中的水分,以此避免结霜。
  • 自冷式热力循环方法-201611052205.X
  • 张玉良 - 张玉良
  • 2016-11-25 - 2018-01-19 - F01K25/00
  • 一种自冷式热力循环方法,属于热能动力领域,热力系统的工质升压后从热源吸热做功,包括了工质从低温状态开始的升压过程、升压后的预热过程、从热源吸热过程使工质成为动力气源、动力气源进入膨胀做功系统后的膨胀做功过程,以及完成膨胀做功的低温气体工质进一步释放热量的排热过程并实现热力循环过程,热力循环系统采用了开式循环或闭式循环,采用热泵过程吸收排热过程中工质释放的全部或部分热量,预热过程直接或间接吸收热泵过程排出的全部或部分热量,排热过程与预热过程之间可以采用回热过程,热力系统通过热泵过程与回热过程将全部或部分排热过程排放的热量回收。
  • 太阳能热与热电厂耦合发电和热储能组合系统及实现方法-201611221363.3
  • 王连生;杜宏伟;李大超;高英伟;周箭 - 王连生
  • 2016-12-26 - 2017-10-13 - F01K25/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热与热电厂耦合发电和热储能组合系统及实现方法,所述的组合系统包括热电生产模块、热电供热采暖模块、太阳能热模块和热能存储模块。本发明在非采暖季太阳能热模块加热热电生产模块的凝结水参与发电,减少热电生产模块的煤耗,从而减少排放;在采暖季通过热能存储模块与热电供热采暖模块耦合直接将热量供给热用户管网,减少了能量形式的转换环节从而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太阳能热模块所需的热能储存装置与热电生产模块电量低谷调峰所需的热能储存装置共用,比单一热电生产模块采用电量低谷热能储存装置单位投资小,增强了太阳能热利用的稳定性,同时还大大提升了热电供热采暖模块的灵活性及热电生产模块的调峰能力。
  • 一种低温液体汽化发电系统-201621211601.8
  • 向松;向贵川;向荣斌 - 贵州康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2016-11-10 - 2017-09-29 - F01K25/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温液体汽化发电系统,它包括低温液体储罐(1)、低温液体高压泵(2)、空温式低温液体汽化器(3)、热交换器及控温器(4)、汽轮机(5)、发电机(6)、气体储气室(7)、气体膨胀液化设备(8)、制氮及分离提纯设备(9)以及排气管道(10)、低温液体管路(11)、低压常温管道(12)和常温高压管路(13)。本实用新型采用低温液体汽化进行发电,对环境无污染,能耗低,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消耗,而且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建设成本低,原料来源广,可持续发展性好,可以进行大规模推广和应用。
  • 一种热功转换方法-201611050151.3
  • 靳北彪 - 熵零股份有限公司
  • 2016-11-25 - 2017-06-06 - F01K25/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功转换方法,利用工质自身的压力能使自身产生涡旋流和进动力矩,利用所述涡旋流和/或所述进动力矩对外输出动力。本发明所公开的热功转换方法具有步骤简单、效率高的优点。
  • 一种有机朗肯循环装置-201621084382.1
  • 范伟;赵若丞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2016-09-27 - 2017-04-26 - F01K25/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机朗肯循环装置,还包括旁路管道,所述旁路管道与所述稳压罐并联,所述旁路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门,所述旁路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门。那么当系统进入稳定负荷阶段,蒸发器出口为符合透平进口参数要求的蒸汽,此时系统流量和压力已趋于稳定,波动较小,稳压罐的作用不再明显时,关闭第一截止阀门,开启第二截止阀门,使得工质不再通过稳压罐,而是从旁路管道直接通过,蒸发器流出的蒸汽将绕过稳压罐,直接流经旁路管道进入透平中,避免了对稳压罐内工质的再加热,减少了稳压罐的散热损失,从而避免热损失。
  • 吸收式循环系统及循环方法-201510671297.9
  • 雷衍章 - 雷衍章
  • 2015-10-13 - 2017-02-01 - F01K25/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收式循环系统及循环方法,其系统包括吸收循环单元、增压回热单元、分离单元和做功单元。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该吸收式循环系统使得膨胀机排出的乏气温度低于冷却源的温度,从而提高了热效率。且该吸收式循环系统能使得浓溶液的温度比排出的乏气的温度更高,提高了进入分离塔的浓溶液的温度,而减少了该吸收式循环系统的加热量,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热效率。另外,该吸收式循环方法可以控制液压泵的流量和吸收剂的冷却温度,液压泵的流量越大和吸收剂的温度越低时,吸收剂的吸收能力就越强,吸收压力就可以控制到越低,膨胀机的排气温度就越低,循环就越容易进入到吸收循环。
  • 一种基于液化空气热功转换的开‑闭耦合式热力循环方法-201410359423.2
  • 许未晴;王佳;张胜利;蔡茂林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14-07-25 - 2017-01-18 - F01K25/00
  • 本专利是一种基于液化空气热功转换的开‑闭耦合式热力循环方法,属于压缩空气能量存储与利用领域。发明内容主要面向液化空气储能系统,提出了一种开‑闭耦合式热力循环方法及其实施方式,可大幅提高液化空气的热功转换效率,提高液态空气的能量利用率,提高储能系统整体效率。液化空气气化吸热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冷量”,而冷量是液化空气储存能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专利采用冷量利用与热功转换耦合的直接利用方式,通过在传统热力循环的基础上引入一个压缩循环,直接将冷量转化为机械功,以提高液化空气能量‑机械功转换率。
  • 一种蓄能系统-201610304050.8
  • 靳北彪 - 熵零股份有限公司
  • 2016-05-10 - 2016-12-28 - F01K25/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能系统,包括保温高压容器、保温低压容器、压缩机构和膨胀机构,所述保温低压容器经所述压缩机构与所述保温高压容器连通,所述保温高压容器经所述膨胀机构与所述保温低压容器连通。本发明所述蓄能系统具有效率高、结构简单的优点。
  • 一种基于偏心做功泵的热能动力系统-201610759342.0
  • 郭远军 - 郭远军
  • 2016-08-30 - 2016-12-14 - F01K25/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偏心做功泵的热能动力系统,包括热源、气化反应器、做功泵、冷凝器、压力泵和循环管道,气化反应器、做功泵、冷凝器和压力泵通过循环管道实现循环联通,气化反应器接触热源,所述做功泵包括旋转腔、偏心叶片和槽型转轮,槽型转轮偏心安装在旋转腔的偏心轴内,槽型转轮的侧边开设有卡槽,偏心叶片通过弹性件安装在卡槽,旋转腔的侧边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与出气口的间距角度大于相邻两个偏心叶片间的间距角度;本发明所述基于偏心做功泵的热能动力系统具有扭力大,动力输出非常均匀流畅的优点,并能较好的提高热能转化效率。
  • 一种热电厂循环水再利用装置-201620486474.6
  • 张明;葛斌伟;徐晖 - 常州市东南热电有限公司
  • 2016-05-25 - 2016-10-12 - F01K25/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电厂循环水再利用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热电厂循环水再利用装置包括真空保温储水箱,除盐水制备设备,除盐水存储装置和连接管路;真空保温储水箱通过连接管路与环水出水口、除盐水制备设备相连,真空保温储水箱包括支架和箱体两部分,支架与箱体底部连接,箱体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保温层、外层箱体、真空层、内层箱体,箱体顶部设有透气孔,侧面设有液位显示器,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利用热电厂的高温循环水制备除盐水,实现了循环水的再利用,节约水资源和燃料能源。
  • 一种热缩材料热机-201610017192.6
  • 陈荣杰;高冉冉;阚阚;郑源;张伟婷;付士凤;陈会向;何中伟;陈宇杰 - 河海大学
  • 2016-01-12 - 2016-06-15 - F01K25/00
  • 本发明涉及热机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热缩材料热机。热缩材料热机的底座上设有热水槽与冷水槽;三角形轴承支架垂直布置在底座上;三角形轴承支架的顶角部布置差动轮;三角形轴承支架的两个底角部分别设有驱动轮;两个驱动轮底部延伸入热水槽与冷水槽内;热缩材料传动带缠绕于差动轮与驱动轮之间;输出轴与差动轮相连;通过输出轴向差动轮传递转动力。本发明更提供的热缩材料热机噪音低,可广泛应用于农村秸秆发电和需要静音动力的场所;开发利用低温热源来代替昂贵的燃油,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可为消除雾霾做贡献;还可利用储存的太阳能热水、热油,在阴雨天发电。
  • 一种热泵辅助式太阳能与LNG冷能联合发电装置-201520706516.8
  • 张自波;董事尔;况岱坪;何翠兰 - 西南石油大学
  • 2015-09-14 - 2016-04-06 - F01K25/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泵辅助式太阳能与LNG冷能联合发电装置。装置利用LNG换热器(3)回收利用LNG低温冷能来液化发电循环工质(丙烯),并利用储热换热水箱(9)回收利用空气源热泵辅助式太阳能热水制备装置制热,为发电循环工质的升温气化提供高温热源,从而增大了发电循环高、低温热源温差,同时保障了高温热源温度的稳定。通过设置流量调节阀(6)与水浴式汽化器(5),使LNG气化量及天然气输送温度不受蒸汽动力发电循环开启状况的影响,从而提高了下游供气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可以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太阳资源和大量的LNG冷能,缓解我国电力需求压力。
  • 一种新型能量转换系统-201520307501.4
  • 忻元敏 - 忻元敏
  • 2015-05-13 - 2015-12-16 - F01K25/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能量转换系统,包括两两相连的一热量集聚机构、一能量转换机构、一降温液化机构和一工质循环机构。其中:所述热量集聚机构,利用气液相换热器技术聚集、转移自然环境热源或人工环境热源中的热量至系统工质,使工质获得升温、汽化;所述降温液化机构,利用一种强制式冷凝器技术实现工质尾气的有效散热和液化;所述工质循环机构,利用液泵和储液罐,提供工质在封闭体系内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可能性;所述能量转换机构,利用喷嘴和气流调节阀,使进入能量转换机构内的工质气流热能转换为机械能,进而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创新的超低温发电系统,可以利用并不限于各种低品位热能,并使这种低品位热能转变成机械动力做功,连接上发电机就是一种新型的发电系统。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