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及其发动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476902.6 申请日: 2017-06-21
公开(公告)号: CN107035485B 公开(公告)日: 2023-10-13
发明(设计)人: 赖民杰;陈志勇;郭彦炜;谢辉;陈红波;张淑坤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F01N3/34 分类号: F01N3/34
代理公司: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尹君君;李海建
地址: 311100 浙江省杭州***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暂无信息 说明书: 暂无信息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发动机,发动机包括多个气缸和多个排气管,还包括补气管路和设置在所述补气管路上的阀门,所述补气管路能够向多个所述排气管中补充空气。如此设置,补气管路向排气管补充新鲜空气,新鲜空气给排至排气管中未燃烧完全的废气补充氧气,以使未燃烧完全的废气在排气管中继续燃烧后再排至大气,进而降低了排至大气中的未燃烧完全的废气量。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车辆 及其 发动机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7690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车辆及其发动机-201710476902.6
  • 赖民杰;陈志勇;郭彦炜;谢辉;陈红波;张淑坤 -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2017-06-21 - 2023-10-13 - F01N3/3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发动机,发动机包括多个气缸和多个排气管,还包括补气管路和设置在所述补气管路上的阀门,所述补气管路能够向多个所述排气管中补充空气。如此设置,补气管路向排气管补充新鲜空气,新鲜空气给排至排气管中未燃烧完全的废气补充氧气,以使未燃烧完全的废气在排气管中继续燃烧后再排至大气,进而降低了排至大气中的未燃烧完全的废气量。
  • 一种多通道补气阀及内燃机-202222311464.7
  • 邵利军;谢安源;张武;李彬;文翔;张侨 - 重庆安来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张武
  • 2022-08-31 - 2022-11-29 - F01N3/34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通道补气阀及内燃机,多通道补气阀包括阀体底板和盖合于所述阀体底板上的阀体上盖,两者间形成有内腔,所述阀体上盖上设有与内燃机补气管连通的出气口,所述阀体底板上并排设置有至少两个进气口,所述内腔内设有与所述进气口相等数量的弹性阀片,任一所述进气口上覆盖有一片所述弹性阀片,所述弹性阀片用于开闭所述进气口,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将内燃机中的补气阀设置为多通道补气阀,在保持补气阀关闭时密封性的前提下,其进气通道更宽,补气效率更高,可以有效降低CO和HC的排放量;内燃机具有前述结构的多通道补气阀,并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
  • 废气管、内燃机和机动车-201880041151.8
  • V.施莱尔马歇尔;R.克尔佐克;U.施罗特克;D.图尔曼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2018-06-05 - 2022-07-15 - F01N3/34
  • 用于内燃机的废气线路的废气管(30),其具有用于空气端口(42)的进入开口(40),其特征在于内管区段(56),其由外管区段(58)包围,以便构造环形通道(60),其在一端封闭且在另一端朝向废气管(30)的内部容积敞开构造,其中用于空气端口(42)的进入开口(40)通到所述外管区段(58)中。借助于这样的废气管(30),可以以结构上简单的方式实现经由空气端口(42)供应的空气(68)有利地混合到在废气管(30)内流动的废气(62)中,这尤其可归因于空气结合在此存在的流动方向沿着环形通道(60)或废气管(30)的纵轴线(50)的全面的导入。
  • 一种通用发动机及二次进气中间部件-202111275331.2
  • 周颜;冯朋博;魏际燕;王永刚 - 重庆隆鑫通航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 2021-10-29 - 2021-12-28 - F01N3/3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用发动机及二次进气中间部件,二次进气中间部件设置于气缸头的排气口或通气管道其中之一,二次进气中间部件设有供燃烧废气通过的废气通道及供外部新鲜空气通过的空气通道,空气通道与二次进气阀组件连通;二次进气中间部件被设置成:在燃烧废气通过废气通道时在邻近出气口的周缘区域产生负压,外部新鲜空气在该负压的作用下通过空气通道加速混入燃烧废气。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通用发动机及二次进气中间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二次进气不再仅依赖于活塞运动间隙性地产生的负压,二次进气动力获得额外负压,能够显著加速进气速度,极大地增加二次进气量,保证炽热燃烧废气中CO充分燃烧,从而有效达到CO减排目的。
  • 一种提升气体机冷启动排放性能的系统及方法-202011209828.X
  • 张萍;王晓华;张瑜;王意宝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2020-11-03 - 2021-02-02 - F01N3/3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气体机冷启动排放性能的系统,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排气管路上设置有涡轮机,所述涡轮机的后端设置有催化器,所述涡轮机和所述发动机之间的所述排气管路上设置有空气喷射系统。本发明的提升气体机冷启动排放性能的系统,缩短了催化器起燃时间,降低了气体机冷启动阶段的排气中HC和CO的排放量。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升气体机冷启动排放性能的方法。
  • 一种汽车二次空气泵管路连接结构-201721500889.5
  • 鲍秀梅 - 鲍秀梅
  • 2017-11-10 - 2018-10-26 - F01N3/3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二次空气泵管路连接结构,其结构包括底座、泵体、压扣、法兰盘、上座、出气管、出气口、螺栓孔、六角螺栓、进气管、空气过滤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种汽车二次空气泵管路连接结构通过安装有空气过滤器,在使用时通过管件和固定螺栓与进气口相连接,安装方便,可以对空气进行过滤,可以避免空气中的杂质进入空气泵内损坏空气泵,延长空气泵使用寿命,提高装置实用性。
  • 带二次空气供给装置的发动机-201510115308.5
  • 二宫雄介;高桥知里子;佐藤贵纪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5-03-17 - 2018-04-10 - F01N3/34
  • 提供带二次空气供给装置的发动机,不将尾管向下方延伸就能够适当地确保尾管的长度。带二次空气供给装置的发动机(12)具备燃料箱(16),其配置在气缸盖(33)的上方;排气消声器(41),其配置在燃料箱(16)的下方、并且比排气口(42)靠下方的位置;排气管(43),其将排气口(42)与排气消声器(41)连结;二次空气导入管(81),其与排气管(43)连结;和尾管(44),其将排气消声器(41)的排放气体放出到外部(61)。在排气消声器(41)与燃料箱(16)之间形成有上空间(56),尾管(44)以蜿蜒的方式配置在上空间(56)。
  • 带二次空气供给装置的发动机-201510115443.X
  • 二宫雄介;高桥知里子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5-03-17 - 2017-12-01 - F01N3/34
  • 提供带二次空气供给装置的发动机,其能够防止尘埃、雨水等浸入。带二次空气供给装置的发动机(12)在气缸(32)的下方形成有下空间(36)。该发动机(12)具备冷却风扇(22),其配置在气缸(32)的侧方;气化器(23),其设置在比冷却风扇(22)靠下空间(36)侧的位置;排气消声器(41),其与气化器(23)隔着气缸(32)配置在相反侧;二次空气导入管(81),其从与排气消声器(41)连通的排气管(43)延伸到下空间(36);进气管嘴(84),其与二次空气导入管(81)连通而朝向冷却风扇(22)的相反侧开口;和隔壁(85),其配置在进气管嘴(84)的开口部(84e)与气化器(23)之间。
  • 一种用于车辆的空气二次喷射装置及车辆-201621480531.6
  • 王喆;梁剑;梁丽;孙道培;陈杰;王瑞平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锋锐发动机有限公司
  • 2016-12-30 - 2017-08-25 - F01N3/34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空气二次喷射装置及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所述用于车辆的空气二次喷射装置用于将引入进气歧管的空气部分地供应至排气歧管,包括用于从所述进气歧管处抽取空气的空气喷射泵,所述空气喷射泵位于从所述进气歧管分支的分支路径处;和用于控制进入排气歧管空气流量的流量控制阀,所述流量控制阀位于所述空气喷射泵的下游管路处。所述车辆包括车身及所述用于车辆的空气二次喷射装置。本实用新型中的流量控制阀能够根据阀两侧的压力自动控制进入排气歧管的空气量,因此能够针对发动机的不同排量而引进适量的空气,极大提高了空气的利用率,同时该流量控制阀结构简单,能有效降低空气二次喷射装置的制造成本。
  • 车辆尾气处理装置-201420512002.4
  • 赵安成 - 日立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 2014-09-05 - 2015-01-21 - F01N3/34
  • 一种车辆尾气处理装置,能减少催化剂活化时间来避免长时间将车辆尾气回收在储罐,并在理论空燃比下同时对发动机排放的尾气和储罐内储存的尾气进行净化,同时在发动机长时间处于低排温的状态下,避免车辆尾气排放恶化。车辆尾气处理装置包括构成三通管的空气总管、第一空气进入管和第二空气进入管。在空气总管与第一空气进入管及第二空气进入管的连接部位处设置有流量控制阀,在催化剂温度没有达到活性温度下,控制部将流量控制阀切换为使外部空气经由第一空气进入管进入发动机的排气管中,在达到活性温度下,控制部将流量控制阀切换为使外部空气同时经由第一空气进入管和第二空气进入管,分别进入发动机的排气管和催化器中。
  • 车辆尾气处理装置和发动机系统-201310409198.4
  • 赵安成 - 日立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 2013-09-10 - 2014-04-09 - F01N3/34
  • 一种车辆尾气处理装置及发动机系统,能减少催化剂活化时间来避免长时间将车辆尾气回收在储罐,并在理论空燃比下同时对发动机排放的尾气和储罐内储存的尾气进行净化,同时在发动机长时间处于低排温的状态下,避免车辆尾气排放恶化。车辆尾气处理装置包括构成三通管的空气总管、第一空气进入管和第二空气进入管。在空气总管与第一空气进入管及第二空气进入管的连接部位处设置有流量控制阀,在催化剂温度没有达到活性温度下,控制部将流量控制阀切换为使外部空气经由第一空气进入管进入发动机的排气管中,在达到活性温度下,控制部将流量控制阀切换为使外部空气同时经由第一空气进入管和第二空气进入管,分别进入发动机的排气管和催化器中。
  • 跨骑式车辆的排气净化装置-201210036335.X
  • 清水孝彦;三川诚;木村国治;辰巳贵俊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2-02-17 - 2012-09-05 - F01N3/34
  •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式车辆的排气净化装置,能够维持基于二次空气的排气净化装置的性能且实现防止与排气净化装置的配置相伴的车辆的大型化的部件等的配置。所述跨骑式车辆(1)的排气净化装置(8)具备:一端与内燃机(2)的排气通路(25)连接的二次空气供给管(80);与二次空气供给管的另一端连接且控制二次空气向二次空气供给管的供给的二次空气控制阀(90);向二次空气控制阀导入外部气体的外部气体导入通路(82),其中,在外部气体导入通路(82)的中途部设有二次空气用的空气过滤器(83)和共鸣通路(84)。
  • 摩托车发动机尾气净化装置-201120413196.9
  • 刘家健;郭厚强;杨剑锋;赵勇;陈国照;李达华 - 江门气派摩托车有限公司
  • 2011-10-26 - 2012-06-13 - F01N3/3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尾气净化装置,包括摩托车发动机,向该发动机供气的供气装置,消声器以及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装置上设有向所述喷射装置供气的供气管,所述喷射装置包括进气管、负压控制阀、单向阀以及出气管,所述进气管连接于所述供气管,所述出气管与所述消声器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喷射装置根据发动机工况将新鲜空气间接输入到消声器中,在高温富氧的条件下,将消声器中的HC和NO实现氧化和再燃烧,提高汽油的燃烧效率,使燃烧更充分,大大减少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 整体形成有联接的二次空气喷射阀的机械真空泵-201010565465.3
  • G.L.奈;R.L.雅克斯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 2010-11-30 - 2011-11-23 - F01N3/34
  • 本发明涉及整体形成有联接的二次空气喷射阀的机械真空泵。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机械真空泵包括凸缘,所述凸缘配置用于附连到发动机的气缸盖。所述凸缘限定孔,所述孔配置用于将气缸盖中的喷射空气入口与二次空气喷射阀的喷射空气出口互连。二次空气喷射阀直接安装到机械真空泵,从而将二次空气喷射阀间接地安装到发动机的气缸盖,其中,孔从二次空气喷射阀传送新鲜空气给气缸盖。
  • 一种泵动力的空气辅助雾化尿素还原剂喷射控制系统-201020136100.4
  • 张克金;王丹;魏晓川;崔龙;张苡铭;刘国军;董鹤维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 2010-03-13 - 2011-05-18 - F01N3/34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动力的空气辅助雾化尿素还原剂喷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压缩空气主管的进气端设有调压阀,出气端与尿素还原剂喷嘴相通,尿素还原剂回流输送管连接在尿素还原剂容器上;尿素还原剂输送管与尿素还原剂回流输送管通过液体流量电磁阀与尿素还原剂喷嘴相通,设在发动机排气管上的温度传感器和氮氧化物传感器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控制单元与气体流量电磁阀和液体流量电磁阀和尿素泵电连接。其设计回流回路,控制尿素还原剂流量,使尿素还原剂在二腔混合单元中充分雾化,达到消除NOX的目的;其成本相当于进口系统的约1/2-1/3,可靠性高。
  • 用于发动机的排气净化装置-201010158883.0
  • 大场纯一;西村英浩;泷井修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2005-02-24 - 2010-09-15 - F01N3/34
  • 一种用于跨骑式车辆的排气净化装置,能防止当二次空气供应管连接到排气管时影响车辆的外观,包括:连接到发动机(4)的排气管(15);和位于排气管(15)中的上游侧催化器(21)和下游侧催化器(22);与上游侧催化器(21)和下游侧催化器(22)之间的排气管(15)相连接的二次空气供应管(23),中,二次空气供应管(23)在其一端包括连接于排气管(15)的一部分的连接部分(23a),二次空气供应管(23)的另一端连接于簧片阀组件(26),二次空气供应管包括:弯曲部分(23c),该弯曲部分从连接部分(23a)沿排气管(15)的径向延伸出来并弯曲而沿与排气管(15)的轴向相同的方向延伸。
  • 内燃机-200880112889.5
  • 罗兰·柯克伯格 - 罗兰·柯克伯格
  • 2008-09-02 - 2010-09-15 - F01N3/34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其具有至少一个气缸(1),它的气缸盖(5)构成至少一个汇入到排气支管(14)中的排气道(8),此排气道包括管状的装在气缸盖孔(10)内部的构成环形间隙(12)的嵌入件(11),其中,与排气道(8)处于流动连接状态的环形间隙(12)与空气管(15)连接。为了创造有利的供气条件,建议,所述管状嵌入件(11)是排气支管(14)的组成部分;以及所述环形间隙(12)在空气管(15)出口区内扩展为通过膜片阀(17)相对于空气管(15)隔开的腔室(16)。
  • 骑乘型车辆-200910175089.4
  • 伊藤有;两角直洋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2009-09-27 - 2010-03-31 - F01N3/34
  • 本发明涉及一种NOx净化率得到改善的骑乘型车辆。本发明的骑乘型车辆,具备以小于理论空燃比的空燃比进行燃烧的内燃机1、设置在用于将燃烧气体从内燃机1排出的排气通路7a内的第1催化剂2A、设置在排气通路7a内且位于第1催化剂2A下游侧的第2催化剂2B、和用于向排气通路7a的第1催化剂2A和第2催化剂2B之间的部分导入二次空气的二次空气导入装置3。第1催化剂2A和第2催化剂2B分别含有贵金属成分,所述贵金属成分含有铂、铑、钯和金的至少一种。第2催化剂2B还含有分解氨的氨分解成分。第2催化剂2B的氨分解成分含有铱。
  • 车辆部件和用于供应二次空气的发动机部件-200780005469.2
  • 饭田旭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07-02-15 - 2009-03-11 - F01N3/34
  • 一种AI(空气喷射)管(1),其形成有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第一壳体(11)由薄金属片制成并具有被保留下来的夹持部(C1)。第二壳体(21)也由薄金属片制成,并且也具有被保留下来的夹持部(C2)。当装配在一起时,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形成管部(31)。对于该AI管(1),在夹持部(C1)和夹持部(C2)的至少一个中形成通过压制加工而冲出的通孔(H)。
  • 发动机排放补气装置结构-200720123636.0
  • 李飞 -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 2007-02-15 - 2008-04-23 - F01N3/3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排放补气装置结构,空气补充器包括两个带气流容腔的壳体,其中第一壳体与发动机的风扇罩连为一体,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腔对腔连接固定,两壳体的气流容腔之间设有单向阀,其中一个壳体的气流容腔内设有过滤芯,该壳体上设有空气进气孔,另一个壳体上设有空气输出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容易,既能有效降低废气排放,又能降低排气噪音。
  • 车辆用内燃机-200710112210.X
  • 久保田良;味村政秀;舩山芳浩;浜涡朗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07-06-21 - 2007-12-26 - F01N3/34
  • 一种车辆用内燃机,其在气缸盖上具备吸气排气口和两个点火火花塞,高效率布置各点火火花塞和二次空气导入通路。本车辆用内燃机具备:设置有进气口(49)和排气口(50)的气缸盖(24)、安装在该气缸盖(24)上的两个点火火花塞(64)、(65),其中,以将所述排气口(50)夹在其中的方式在一侧配置一个点火火花塞(64),而在另一侧配置向所述排气口(50)供给二次空气的二次空气导入通路(83)。
  • 用于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流体抽吸装置-200710103253.1
  • G·D·曼德鲁西亚克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 2007-05-10 - 2007-11-14 - F01N3/34
  • 本发明公开了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流体抽吸装置和发动机,该发动机包括用于将空气提供至多个气缸的进气系统、用于将排气输送离开气缸的排气系统、以及用于从引入系统抽吸空气并将空气注入排气系统以促进排气氧化并加热催化转化器的二次空气喷射(SAI)系统。该SAI系统通过多个孔从引入系统抽吸空气以均匀地分布抽吸效果,由此降低引入系统内质量空气流量传感器周围的速度梯度及紊流水平。
  • 摩托车发动机的补气系统-200620110753.9
  • 李建军 -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 2006-06-08 - 2007-08-15 - F01N3/34
  •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发动机的补气系统,包括化油器和空气滤清器,空气滤清器通过管道与化油器连接,化油器通过进气管与发动机汽缸头的进气口连接,补气系统中设置有空气喷射泵,空气滤清器通过管道与空气喷射泵的进口连接,空气喷射泵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进气管连接,还通过管道与发动机汽缸头的排气口连接,且该管道上安装有单向阀。该补气系统可提高发动机的二次补气效果,使发动机废气转化率稳定,而不受与发动机匹配的排气消声器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发动机废气排放的质量。
  • 汽车、摩托车尾气排放自动给氧装置-200620078853.8
  • 万怀全 - 万怀全
  • 2006-04-21 - 2007-05-09 - F01N3/3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摩托车尾气排放自动给氧装置,包括尾气排放管和消音器,所述尾气排放管的后端与其一体设置有直径逐渐缩小的尾管,所述尾管的外侧设置有工作管,所述工作管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管,工作管和固定管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尾气排放管后端的外圆上;工作管上设置有补氧孔,补氧孔通过与其连通的补氧管穿过固定管的管壁与外部大气连通。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工作性能可靠、可有效地提高汽车和摩托车尾气的排放标准。
  • 机动两轮车的二次空气供给装置-200610139565.3
  • 守岩毅人;梅泽尚司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06-09-26 - 2007-04-04 - F01N3/34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在机动两轮车内,可抑制配置空间的二次空气供给装置。二次空气供给装置(50),在车身架(11)的中央设置谐振器(60),在该谐振器(60)的下游且车身架(11)的中央,设置二次空气滤清器(61)。在该二次空气滤清器(61)的下游且车身架(11)的左侧,设置二次空气控制阀(62)。用二次空气通路(51)将这些部件连接。二次空气通路(51),由谐振器(60)附近的、连接二次空气吸入口(64)与二次空气滤清器(61)之间的吸入管(65)、连接二次空气滤清器(61)与二次空气控制阀(62)之间的第1配管(66)、连接二次空气控制阀(62)与发动机(31)的排气管(45)之间的第2配管(67)构成。
  • 电控主动补气装置-200620109853.X
  • 杨明发;徐廷茂;石万宜 -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 2006-01-25 - 2007-02-21 - F01N3/34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控主动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动空气喷射泵、导管和双向控制阀,其中电动空气喷射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双向控制阀的进气口连通,双向控制阀有一个负压管和两个输出供气口。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性能好、便于安装和调整的优点,它可以在摩托车匀速及加速行驶时主动对发动机排气道补入新鲜空气,也可以在摩托车高速回油门或急减速时主动向发动机进气道补入新鲜空气,不仅消除了“放炮”现象,而且还明显减少了CO、HC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 双排发动机二次补气结构-200520011248.4
  • 邓智勇 - 重庆隆鑫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2005-03-30 - 2006-07-26 - F01N3/3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双排发动机二次补气结构包括发动机气缸头和补气管,气缸头上设有分叉的两个排气道,其特征在于:在两排气道分叉部位设有与排气道贯通的补气孔,补气孔外端的气缸头外壁上固定装有补气管。这种双排发动机二次补气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实用、加工及装配方便、不会增加发动机噪音的优点。
  • 二轮机动车的二次空气导入装置-200510138115.8
  • 草野拓平;岛田信弘;杉谷启安;古波成行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05-12-22 - 2006-07-05 - F01N3/34
  • 一种二轮机动车的二次空气导入装置。在向发动机(16)的排气通路供给二次空气的二轮机动车中,在作为排气通路的排气管(33)上设置多个作为二次空气导入通路的第1空气导入通路(75)和第2空气导入通路(76),从第1空气导入通路(75)和第2空气导入通路(76)向排气管(33)导入二次空气,通过增加向排气管(33)的二次空气导入量,可促进排气管(33)内的未燃烧气体的氧化。通过改善二轮机动车的二次空气导入装置,来增加二次空气导入量,以确保必要的量而不会造成输出功率下降等的影响。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