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观察型无人遥控潜水器的设计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685920.5 申请日: 2017-08-11
公开(公告)号: CN107600375B 公开(公告)日: 2019-12-20
发明(设计)人: 凌宏杰;卞子玮;姚震球;王志东;彭冲;戴晓强;曾庆军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主分类号: B63G8/00 分类号: B63G8/00;B63G8/08;B63G8/14;B63G8/26;B63G8/38;B63C11/52;G06F17/50
代理公司: 11316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滑春生
地址: 212003***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涉及一种观察型无人遥控潜水器的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观察型无人遥控潜水器功能要求,进行各部件的选型和设计;(2)基于Solidworks软件完成功能部件三维建模和虚拟装配;(3)根据功能需求,设计出初步外形;(4)结构强度性能计算,若满足要求,计算本体基础参数;若不满足要求,重新设计和选型;(5)根据计算出的本体基础参数,判断静力学和动力学是否达平衡,若平衡,产品定型;若不平衡,调整空间布局和产品选型;(6)产品定型后,通过控制系统进行水池试验静力学、动力学、自航操作性测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本发明设计方法设计出了结构稳定性强、结构布局合理、密封性强以及散热性能强的观察型无人遥控潜水器。
搜索关键词: 无人遥控潜水器 基础参数 动力学 选型 定型 观察 结构强度性能 结构稳定性 产品选型 调整空间 功能部件 功能需求 功能要求 结构布局 控制系统 三维建模 散热性能 水池试验 虚拟装配 重新设计 密封性 平衡 自航 测试
【主权项】:
1.一种观察型无人遥控潜水器的设计方法,所述观察型无人遥控潜水器包括框架模块、外壳模块、耐压电子舱模块、水下推进器、水下灯和配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型无人遥控潜水器的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观察型无人遥控潜水器功能要求,进行框架模块、外壳模块、耐压电子舱模块、运动模块、照明模块及配重模块的选型和设计;(2)基于Solidworks软件完成功能部件三维建模和虚拟装配;/n(3)根据功能需求,设计出观察型无人遥控潜水器本体初步外形;/n(4)结构强度性能计算,看是否满足要求,若满足要求,通过辅助运动姿态控制装置以及简化模型计算脐带缆阻力,计算本体基础参数;若结构强度性能计算结果不满足要求,重新设计和选型;/n(5)根据计算出的本体基础参数,判断静力学和动力学是否达到平衡,若达到平衡,产品定型;若达不到平衡,调整空间布局和产品选型;/n(6)产品定型后,通过控制系统进行水池试验静力学、动力学、自航操作性测试;所述框架模块设计具体为包括基础框架和连接扣,所述基础框架具有一对且两基础框架对称设置,所述基础框架之间通过连接扣相连,连接扣在该对基础框架之间形成耐压电子舱固定架;所述基础框架包括前支架、后支架、侧支架和连接杆;所述前支架与后支架互相平行,所述前支架与侧支架的同一侧边均呈弧形结构且该侧边在平行于前支架或后支架的方向上设置有连接扣;所述连接杆垂直于前支架与后支架且将前支架与后支架上呈弧形结构的一边相连;所述侧支架垂直于前支架与后支架且将前支架与后支架上与呈弧形结构侧边的相对侧边相连;所述前支架、后支架和侧支架均设置有轻量化孔;在所述前支架上垂直于前支架的方向上设置有照明模块安装架;所述侧支架的延伸方向上位于后支架的外侧延伸有水平螺旋桨推进器安装架;所述侧支架上设置有垂直螺旋桨推进器安装孔。/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未经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8592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应用于潜水装置的浮空天线系统-201810183632.4
  • 王新胜;周志权;王晨旭;罗敏;刘晓宁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2018-03-06 - 2020-02-14 - B63G8/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潜水装置的浮空天线系统,包括固定壳体,其特征在于固定壳体内设有控制装置、浮空装置和气体反应室,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防水壳体、导线卷放装置、左挂钩移动装置、右挂钩移动装置和气体输送管,所述浮空装置包括吊舱体、天线、气体导管、左外挂钩、右外挂钩、气体导管、气囊和吊绳,所述吊舱体内固定有天线,吊舱体下端左侧设有左外挂钩,右侧设有右外挂钩,上端经吊绳与气囊固定连接,所述气体导管下端与吊舱体底部设有的插孔固定连接,上端穿过吊舱体与气囊相连通,所述防水壳体内设有导线卷放装置、左挂钩移动装置、右挂钩移动装置和气体输送管,本发明具有结构新颖、操作方便、控制简单、通讯距离远、通讯效率高等优点。
  • 多功能可放线水下航行器及其放线机构-201920358227.1
  • 张志强;毛卫东;陈浩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2019-03-20 - 2020-02-14 - B63G8/0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可放线水下航行器及其放线机构,所述放线机构包括固定在水下航行器外壳内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滚筒,所述滚筒的第一段外表面配置有齿轮结构,所述齿轮结构上方设有啮合抓手,所述啮合抓手与水下航行器外壳相铰接;水下航行器外壳上还设有舵机,所述舵机包括电动机和传动部件,所述啮合抓手通过连杆依次连接传动部件和电动机;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线缆的长度,便于航行器航行,避免在航行器航行过程中发生缠绕现象,当到达预定地点,可以释放线缆,变成长线状态,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 夹持释放机构-201920974085.1
  • 叶天源;王毅;唐安能;薛少锋;孙梦云 - 重庆前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2019-06-26 - 2020-02-14 - B63G8/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持释放机构,包括被夹件和可控夹持爪;其特征是:所述被夹件为顺水下用载物装置长度方向的条形块状结构,所述被夹件固定在水下用载物装置的外表面,所述被夹件的顶端为被夹部,该被夹部具有在垂直于水下用载物装置长度方向背对的两个被夹用凸起,每个被夹用凸起的外凸面均为顺水下用载物装置长度方向的条形凸状弧面;所述可控夹持爪用于固定安装在水下航行器上,所述可控夹持爪包括一对夹持块,该对夹持块为横向设置,且该对夹持块的夹持部上相对侧面具有可供被夹件的被夹部的两个被夹用凸起落入的限位槽。本实用新型夹持释放机构具有能够使得水下航行器与水下用载物装置之间尽量靠拢,降低水阻,提升夹持平稳性的优点。
  • 进水开启机构-201920974123.3
  • 蒙凌云;吕珍斌;谭双妮;陶启卯;叶天源 - 重庆前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2019-06-26 - 2020-02-14 - B63G8/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进水开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弹性件和活塞阻止结构;所述活塞可滑动密封地插装在浮力器的外壳上设置的进水孔处,所述弹性件安装在浮力器的外壳内部并施加给所述活塞一个能够脱离出所述进水孔处的作用力;所述活塞阻止结构在载物器装载在无人潜航器的外部时阻止住活塞,在载物器即将或正在与无人潜航器脱离时消除对活塞的阻止,且使得活塞在弹性件作用下移出并开启进水孔。本实用新型进水开启机构具有结构简单,无需电能消耗,可靠性高,易于实现的优点。
  • 水下潜艇出入舱-201911091370.X
  • 刘卫东 - 荆门一天阁动力机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2019-11-10 - 2020-02-11 - B63G8/00
  • 水下潜艇出入舱,包括:潜艇、出入舱、密封门、进水短接管、排水短接管、进气短接管、锁紧把手,潜艇出入舱呈椭圆形,出入舱椭圆形长的两小头和潜艇前后方向一致嵌置于潜艇上面舱壁,出入舱底是潜艇舱壁,出入舱顶有密封顶板,出入舱底潜艇舱壁和密封顶板中分别开有长40‑60厘米、宽35‑55厘米的开口,开口上分别装有密封门,密封门都朝外开且两密封门里外两面把手处都装有锁紧把手,出入舱底潜艇舱壁密封门上侧、下侧装有进气短接管和排水短接管,出入舱密封顶板密封门上侧装有进水短接管,进水短接管下口装有阀门开关。
  • 一种水下无人航行器油电混合动力装置-201711477467.5
  • 吴文辉;芦廷彬;冀功祥;李兵;刘方;尚奇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0研究所
  • 2017-12-29 - 2020-02-11 - B63G8/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无人航行器油电混合动力装置,属于水下无人航行器技术领域,包括:燃料舱段、发电舱段、电池舱段和电动力推进段;水下无人航行器在水下航行时由二次电池组提供的电能驱动推进器工作,当二次电池组的电能低于设定值时,启动浮力调节机构使水下无人航行器浮至水面后,通过吸排气机构进入内燃机的空气和来自油囊的燃油燃烧产生热能,对二次电池组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启动浮力调节机构使水下无人航行器潜入水下后,继续在水下续航;该装置能够使得水下无人航行器按照“水下航行‑上浮充电‑水下续航”的模式工作,并以此循环,完成多次续航。
  • 一种面向考古作业的水下机器人及其矢量控制方法-201911050010.5
  • 胡桥;丁明杰;冯兴龙;李俊;李怡昕 - 西安交通大学
  • 2019-10-31 - 2020-02-07 - B63G8/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考古作业的水下机器人及其矢量控制方法,属于水下航行器,在耐压控制舱内设置无线传输模块、控制模块和探测任务模块,然后在耐压控制舱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矢量推进器,利用控制模块实现矢量推进器的控制,从而实现水下机器人的航行控制,然后利用搭载于耐压控制舱内的探测任务模块采集水下图像信息并将采集的图像信息通过控制模块传输至上位机,从而实现水下探测作业,采用由推进器连接座和随动圆罩构成的矢量推进器,实现随动圆罩相对推进器连接座转动,滚转舵机的输出轴带动随动圆罩转动,从而实现随动圆罩上的推进器推进方向的改变,从而实现不同方向的推进,提高水下机器人的随动性,结构简单,便于水下机器人航线调整。
  • 一种用于水质检测的水下鱼雷型机器人-201920015791.3
  • 孙浩;范龙翔;东辉 - 福州大学
  • 2019-01-07 - 2020-02-07 - B63G8/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水质检测的水下鱼雷型机器人,包括鱼雷型外壳、核心舱、电源、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水质传感器、第一降压模块、第二降压模块、BNC转接模块、第一主控板、第二主控板、内部电源、直流电机、直流电机驱动模块、第一直流步进电机、第二直流步进电机、双口直流步进电机驱动模块、尾浆和尾部螺旋桨;水质传感器通过BNC转接模块分别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一主控板相连,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还与外部工控机通信相连,用以将水质传感器的测量信号传输到所述外部工控机上;直流电机,用以驱动尾部螺旋桨;第一直流步进电机和第二直流步进电机均各连接一个尾浆,用以驱动尾浆。本实用新型能够增大水域检测方位,减少人力物力。
  • 一种海底侦察机-201910970915.8
  • 夏进 - 泰州市中义电缆厂
  • 2019-10-14 - 2020-02-04 - B63G8/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侦察机,包括声波发射器、温度感应器、定位装置,所述声波发射器设置在侦察机机身的前端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侦察机机身与防水密封层紧密贴在一起;所述侦察机机身前端上安装有声波接收层,所述声波接收层前端设置有声波发射器;所述温度感应器设置在侦察机机身的外侧,所述侦察机机身最前端安装了防水摄像头;所述防水摄像头与远光照明灯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声波发射器通过数据线连接着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通过导线连接着供电电池;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可以通过声波和热感应检测到海底的情况,并传送信息,在捕鱼行业或者是军事行业中发挥更大的功能,并且结构也简单,成本低廉。
  • 一种多轴可悬停潜水器-201920366486.9
  • 叶峥;康建军;于丽萍 - 上海彩虹鱼深海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2019-03-20 - 2020-01-17 - B63G8/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轴可悬停潜水器,包括潜水器本体(10),还包括以所述潜水器本体(10)为中心、对称分布的2n个垂直推进器(20),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所述潜水器整体呈现正浮力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自身正浮力状态,方便在设备故障时潜水器自动浮上水面,安全可靠,且可以通过垂直推进器实现自由灵活的实现下潜、上浮、悬停、移动和转向。
  • 无人艇回收用连接装置及使用其的连接控制方法-201780002603.7
  • 金善泳;金演圭;孙南善 - 韩国海洋科学技术院
  • 2017-03-15 - 2020-01-17 - B63G8/00
  • 本发明的无人艇回收用连接装置及使用其的连接控制方法,包括:连接单元,与配备于母船上的起重机相连接并上下移动,形成为长条形状,并且一侧沿着外周选择性扩张并突出;收容单元,配备于无人艇,形成有上下连通的连接孔,用于插入上述连接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引导单元,引导上述连接单元连接于上述收容单元,并包括牵引绳以及绞车,上述牵引绳形成为长条形状并且在一侧贯通上述连接孔的情况下与上述连接单元连接,上述绞车连接于上述牵引绳的另一侧并选择性卷绕或解开上述牵引绳;以及控制单元,包括感测部以及控制部,上述感测部用于感测由于上述绞车的驱动而作用于上述牵引绳上的张力,当上述感测部感测到的张力大小在设定值以上时,上述控制部使与上述起重机相连接的上述连接单元降落,在上述连接单元降落时,上述控制部使上述连接单元与用上述绞车卷绕的上述牵引绳的长度对应地降落,使得上述连接单元与上述收容单元相连接。
  • 一种海流驱动的锚泊式长航时滑翔器-201910957031.9
  • 廖煜雷;曹建;雷明;李晔;李可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019-10-10 - 2020-01-14 - B63G8/00
  • 本发明属于滑翔式潜水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流驱动的锚泊式长航时滑翔器。本发明有效利用了广泛存在的海洋流场,通过调节可调式横向水翼与来流之间的攻角,产生不同的升力与阻力,从而驱动滑翔器的上浮和下潜,不需要依赖浮力调节装置。本发明可以定期浮出水面,利用尾部的天线杆进行通信与数据传输。本发明通过锚泊系统固定在一定的区域内,不会随波逐流。同时,它具有监测剖面海洋环境的能力,而且能耗低,能够实现长时间不间断作业。在区域海流存在的情况下,本发明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隐秘性,能耗低,长航时,控制可靠,适用于区域海洋环境的监测。
  • 一种声/光/磁综合探测型无人水下航行器-201920488000.9
  • 周春凯;徐青;赵蕊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2019-04-11 - 2020-01-14 - B63G8/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声/光/磁综合探测型无人水下航行器,设有无源探测系统,包括前视声纳、激光成像仪、合成孔径声纳、海洋磁力仪;航行器艏部左、右固定翼末端各设有一台海洋磁力仪,用于海底目标的无源磁探测;航行器外壳体艏部的前端设有激光成像仪,用于海底目标的光学探测;航行器外壳体内中前部下方两侧设有合成孔径声纳,用于海底目标的声学探测;前视声纳设置于水下航行器艏部下方位置,用于探测正前方和前下方的目标,同时兼顾对障碍的早期预警。本实用新型除了能探测海底大直径管路和大尺寸目标,还能探测小直径海底埋设线缆或大深度敷设线缆等小目标具体位置及路由走向,为海底线缆巡检维护、故障检测和维修作业提供精确的目标位置。
  • 一种具有安全防护装置的计算机控制的水下探测器-201810696457.9
  • 聂秀兰;王亚楠;王静;韩月晓;申艳芳 - 邯郸学院
  • 2018-06-29 - 2020-01-07 - B63G8/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安全防护装置的计算机控制的水下探测器,控制仓的内部底端设置有高压气瓶固定架,高压气瓶固定架上固定有高压气瓶,高压气瓶的一端设置有阀体,阀体中插装有阀杆,阀杆的下端连接有电动推杆;高压气瓶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的顶端固定有固定套,固定套内滑动插装有配重滑块,配重滑块中插装固定有上进气管,上进气管的下端插装连通有下进气管,下进气管通过安全阀一连通安全气囊;安全气囊的下端设置有压板,压板固定在支撑柱上,支撑柱插装在控制仓的底壁上;控制仓的顶端还设置有压力开关,压力开关和电动推杆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水下探测器沉向海底时,可以实现自动上浮,避免损失。
  • 潜航器的转舵机构-201910777701.9
  • 翁晶;吴金星;娄金凯;刘金花;贾应龙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2019-08-22 - 2020-01-03 - B63G8/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潜航器的转舵机构,属于舵机转向领域。转舵机构包括安装基座、缸体、活塞、活塞杆、滑块、凸块、转盘、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缸体固定在安装基座上;活塞可滑动地设置在缸体内,并将缸体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活塞杆可滑动地设置在安装基座上,活塞杆的第一端伸入第二腔体内,与活塞固定连接;活塞杆位于第二腔体外的部分上设有导向槽,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活塞杆的轴向垂直,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导向槽内;凸块固定在转盘的非圆心位置上,滑块套设在凸块外;第一油管的第一端和第二油管的一端分别与潜航器的舱体连通,第一油管的第二端与第一腔体连通,第二油管的第二端与第二腔体连通。本发明占用空间小。
  • 航标船海上作业水下机器人自动化作业装置及使用方法-201810468523.7
  • 李文华;施雨;韩凤翚;林珊颖;刘东;陈海泉;孙玉清 - 大连海事大学
  • 2018-05-16 - 2019-12-24 - B63G8/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标船海上作业水下机器人自动化作业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机架主体,所述机架主体的竖直方向设置有升降螺旋桨,水平方向设置有至少一个推进螺旋桨;所述机架主体前方设置有用于探测锚链位置及前方障碍的前探测装置,后方设置有用于观察机器人后方情况的后摄像头;所述机架主体上还设置有控制舱、平衡舱和脱钩装置;所述机架主体上设置有用于观察吊钩挂锚链情况的照明设备及吊钩监控摄像头;所述脱钩装置上设置有吊钩。本发明所述的航标船海上作业水下机器人自动化作业装置及使用方法,装置作业效率高,安全性和可靠性更好,不需要挂钩等人员直接参与的危险性作业,可在更高的海况下作业,获得更大的效益。
  • 一种海洋勘探用自主水下航行器打捞捕获装置-201810811249.9
  • 尹圣文 - 云南保利天同仪器有限公司
  • 2018-07-23 - 2019-12-24 - B63G8/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勘探用自主水下航行器打捞捕获装置,包括自主航行器,自主航行器上端可拆卸设有捕获蘑菇头,且蘑菇头顶端活动卡接在相邻两个捕获轴之间,捕获轴平行安装在机架上,捕获轴包括主轴、轴端方块和套管,轴端方块两侧下端的限位滑槽上分别内凹设有安装槽,该安装槽内设有电磁限位机构,电磁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块、上电磁铁、复位弹簧和下电磁铁,上电磁铁和下电磁铁的供电电路上同时串联有接近开关。本发明中自主水下航行器打捞捕获装置由吊装的捕获装置和捕获蘑菇头构成,捕获蘑菇头可拆卸式安装在自主航行器上,方便定期对捕获蘑菇头进行更换,通过吊装装置将整个机架吊起即可完成打捞工作。
  • 一种观察型无人遥控潜水器的设计方法-201710685920.5
  • 凌宏杰;卞子玮;姚震球;王志东;彭冲;戴晓强;曾庆军 - 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 2017-08-11 - 2019-12-20 - B63G8/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观察型无人遥控潜水器的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观察型无人遥控潜水器功能要求,进行各部件的选型和设计;(2)基于Solidworks软件完成功能部件三维建模和虚拟装配;(3)根据功能需求,设计出初步外形;(4)结构强度性能计算,若满足要求,计算本体基础参数;若不满足要求,重新设计和选型;(5)根据计算出的本体基础参数,判断静力学和动力学是否达平衡,若平衡,产品定型;若不平衡,调整空间布局和产品选型;(6)产品定型后,通过控制系统进行水池试验静力学、动力学、自航操作性测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本发明设计方法设计出了结构稳定性强、结构布局合理、密封性强以及散热性能强的观察型无人遥控潜水器。
  • 一种水下机器人-201920305919.X
  • 白晗 - 西安多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19-03-11 - 2019-12-20 - B63G8/00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水下机器人,包括圆柱形主外壳,所述主外壳一端的周向均匀分布有若干推进机构,所述主外壳上部周向设置有若干浮体机构,另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上设置有作业机构,所述作业机构通过所述动力机构驱动作业,解决了现有水下机器人航行阻力大的技术问题。
  • 一种便携式水下航行器折展翼-201920076570.7
  • 王延辉;王树新;杨绍琼;张连洪;张宏伟 - 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
  • 2019-01-17 - 2019-12-17 - B63G8/00
  • 一种便携式水下航行器折展翼,包含机翼外框架、机翼面板和弹性带,其中机翼外框架包括机翼外端杆、机翼中部连杆A、机翼中部连杆B和机翼固定杆,上述四者之间的连接是通过n边形槽和n边形凸台实现,上述四者上均有不少于2个机翼面板连接孔。机翼外端杆、机翼中部连杆A、机翼中部连杆B和机翼固定杆都为内部中空形式,弹性带可以从机翼外端杆、机翼中部连杆A、机翼中部连杆B和机翼固定杆中部顺次穿过,弹性带一端固定在机翼外端杆上,另一端固定在机翼固定杆上,机翼面板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工作、存放及运输需求将机翼折叠收起,减小了水下航行器的横向空间,提高批量存放和运输效率。
  • 一种水下高压气枪破冰系统-201920364032.8
  • 张阿漫;王诗平;张晓龙;崔璞;张帅;明付仁;刘云龙;刘丙祥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019-03-21 - 2019-12-13 - B63G8/0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下高压气枪破冰系统,属于破冰技术领域,是应用于极地海洋破冰的一种水下高压气枪破冰系统。主要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水下航行体、航行体支座、高压容器、充气电磁阀、储能室、触发电磁阀等。其计算机控制系统根据现场冰层情况,实时控制着高压气的输入、储能和高压气释放,调整储能室内高压气体的压强大小,通过充气电磁阀从高压容器向储能室内充入高压气体,由触发电磁阀将储能室内高压气体释放作用破冰,一次向高压容器内充入高压气,可进行多组破冰作业,本实用新型无需对破冰船和水下航行体进行更改,采用空气压缩,无污染,对极地海洋环境做到零污染,绿色环保,安全可靠,经济效应较好,并且可重复使用。
  • 一种改变水下机器人航态的方法及可变航态水下机器人-201910692111.6
  • 高雷 - 上海彩虹鱼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9-07-30 - 2019-12-06 - B63G8/00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改变水下机器人的航行姿态的方法以及可变航行姿态水下机器人。利用本公开所揭示的方法,该水下机器人能够在下潜、上浮过程中,以阻力最小的垂直方向下潜和上浮,从而实现快速的垂直运动。而在到达规定深度后,通过抛弃特殊压载、配合微调重心以及稳定翼辅助的方式,潜水器主体旋转90°,进入同样是阻力最小的水平航行姿态,实现在规定深度的高效率巡航、观测或作业。
  • 一种海空两栖无人平台及其操作方法-201711190589.6
  • 姚明珠;张军;白亚强;石亚军;袁昌华;曹耀初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 2017-11-24 - 2019-11-22 - B63G8/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空两栖无人平台及其操作方法,包括扁平的平台主体、电源动力系统、浮力调节系统、控制系统和翼形调整系统,所述平台主体两侧对称连接可折叠的副翼,尾端连接尾翼结构,所述尾翼包括水平折叠尾翼和垂直尾翼舵,所述浮力调节系统包括设置在平台主体上的压载水舱,所述压载水舱上下分别设置进出气孔和进出水孔,且压载水舱连接潜水泵,所述平台主体前端设置可向平台主体斜后下方喷射的推进器,所述电源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均电连潜水泵、翼形调整系统以及推进器,所述海空两栖无人平台可集空中飞行、水面航行、水下航行/滑翔功能于一体,且水面滑行起飞时可在无人平台下形成气垫,从而有效增加了起飞重量和载荷,同时节省动力。
  • 一种潜艇-201821882975.1
  • 张建勋 - 许昌市定邦科技有限公司
  • 2018-11-15 - 2019-11-19 - B63G8/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潜艇制造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潜艇,包括潜艇本体,所述的潜艇本体的前方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进水口,所述的潜艇本体的后方与两个进水口相对的位置均设置有排水口,相对应的进水口和排水口之间设置有贯穿潜艇本体的水腔,水腔连通相应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的水腔内均设置有排水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大大的提高潜艇的速度,同时有效的实现了分割离散集中涡,抑制和推迟梢涡空泡的产生,降低空泡脉动压力和噪声,大大的降低了潜艇的噪音,增强了潜艇本身的隐蔽性。
  • 用于观光体验的潜艇-201822116790.6
  • 刘军;王宇;夏书山;施伟东;童舟;施仲杰 - 上海恒润申启多媒体有限公司
  • 2018-12-17 - 2019-11-19 - B63G8/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观光体验的潜艇,潜艇壳体安装在运动连接架上,运动连接架底部的行走轮组能够带动潜艇壳体沿导轨运动,乘客可以从上客门进入到潜艇壳体的内腔中并从观光窗口观看潜艇壳体外面所展示的海底世界的影像,潜艇壳体的两侧还设有仿真推进器,游客乘坐在潜艇壳体中能够感受到逼真的潜入深海的效果。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观光体验的潜艇,能够方便地让人们体验潜入深海的感觉。
  • 一种遥控潜水器-201920068264.9
  • 魏建仓;王淑君;郝长印;王小妮 - 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2019-01-16 - 2019-11-15 - B63G8/00
  • 本申请公开一种遥控潜水器,包括本体、推进器、控制器和脐带缆,控制器位于本体的腔体内,推进器通过连接缆与控制器连接,本体的底部设有接线口组,接线口组连接控制器;接线口组包括推进器接线口和脐带缆接线口;连接缆包括第一连接缆,推进器包括第一推进器,第一连接缆的一端连接第一推进器,另一端连接第一密封接头,第一密封接头插入推进器接线口;脐带缆连接第二密封接头,第二密封接头插入脐带缆接线口。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