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重复使用运载器落地缓冲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060052.8 申请日: 2017-11-01
公开(公告)号: CN107972894B 公开(公告)日: 2019-11-29
发明(设计)人: 张雪峰;季宝锋;李雄魁;闫冰;张希;王婧超;张宏剑;王世勋;郭岳;孟德浩;闫路;林川;张超颖;匡格平;高艺航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主分类号: B64G1/62 分类号: B64G1/62;F42B15/00
代理公司: 11009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代理人: 李晶尧<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地址: 100076 北京***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可重复使用运载器落地缓冲装置,涉及航天运载器领域;包括箭体和4个支腿;其中,箭体为竖直放置的柱体结构;4个支腿相互垂直对称固定安装在箭体轴向底端的侧壁上;4个支腿同时动作,沿支腿与箭体侧壁的连接处转动,实现4个支腿的收缩或展开;箭体直径为120‑140mm;高度为510‑530mm;总质量为1.2‑1.3kg;箭体着陆后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大于10°;本发明可实现四腿动作反复收拢、折展变形,为运载器落地作支撑准备,在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着陆装置中适应落地动作顺序、自适应调整姿态、实现稳定着陆、高效缓冲地面冲击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重复使用 运载 落地 缓冲 装置
【主权项】:
1.一种可重复使用运载器落地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箭体(1)和4个支腿(2);其中,箭体(1)为竖直放置的柱体结构;4个支腿(2)相互垂直对称固定安装在箭体(1)轴向底端的侧壁上;4个支腿(2)同时动作,沿支腿(2)与箭体(1)侧壁的连接处转动,实现4个支腿(2)的收拢或展开;所述箭体(1)直径为120-140mm;高度为510-530mm;总质量为1.2-1.3kg;箭体(1)着陆后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大于10°;/n所述的支腿(2)包括驱动支腿(3)、下支腿(4)、动作支腿(5)和支撑支腿(7);其中,驱动支腿(3)的轴向一端与箭体(1)的底端侧壁固定连接;动作支腿(5)的轴向一端与箭体(1)的底端侧壁固定连接,且动作支腿(5)与箭体(1)侧壁的连接点位于驱动支腿(3)与箭体(1)侧壁的连接点的下方;下支腿(4)的轴向一端与驱动支腿(3)的轴向另一端连接,下支腿(4)的轴向另一端与动作支腿(5)的中部固定连接;支撑支腿(7)的轴向一端与动作支腿(5)的轴向另一端固定连接;/n所述的驱动支腿(3)轴向长度为140-160mm;下支腿(4)的轴向长度为140-160mm;动作支腿(5)的轴向长度为280-320mm;支撑支腿(7)的轴向长度为75-85mm;/n驱动支腿(3)、下支腿(4)、动作支腿(5)和支撑支腿(7)均包括两个对称放置的支腿板(9);支腿板(9)为细长板状结构;支腿板(9)采用玻璃钢材料,厚度为3-5mm;/n缓冲器(6)中设置有陀螺仪;/n落地缓冲装置还包括4个驱动电机(8);4个驱动电机(8)分别与驱动支腿(3)固定连接,且位于驱动支腿(3)与箭体(1)的连接处,实现驱动驱动支腿(3)的旋转运动。/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6005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可重复锁解的多级气动伸缩机构-201910984645.6
  • 崔琦峰;罗海军;王栋梁;周遇仁;李军;张晓东;王振剑;李红;宋佳;孙世超;姜强;赵栋梁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2019-10-16 - 2020-01-14 - B64G1/6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重复锁解的多级气动伸缩机构。使用本发明能够为多级气动伸缩机构提供良好的锁定功能,并能进行有序解锁以实现缸筒的收拢功能。本发明包括多级缸筒、筒内锁、密封件、支撑环以及进气嘴等,将薄壁圆筒与楔形锁相结合,具备大承载能力和快速响应特点,能够在高压气体作用下高速伸出并保持锁定。在锁定状态下,从解锁进气嘴通入一定压力气体能够实现筒内锁的自动解锁功能。本发明可维修性高,易损易耗件更换方便,具备可重复锁定承载及解锁收拢功能,可靠性高,可用于具有大承载能力需求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或航天器的地面着陆支腿。
  • 一种重复使用地面捕获回收装置-201920488632.5
  • 黄海忠 - 黄海忠
  • 2019-04-12 - 2020-01-03 - B64G1/62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复使用地面捕获回收装置,包括回收平台和箭地协调配合系统,回收平台设有台架,台架上设有滑轮组,滑轮组上连接设有阻拦索系统,台架底部设有阻拦索多向调节驱动机构,阻拦索多向调节驱动机构上方设有阻尼器,阻尼器上方设有防反弹棘轮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能保持现有运载火箭的外形和结构形式不变的情况下实现运载火箭的可控回收,能很好地利用目前我国已掌握的通过栅格舵技术实现运载火箭的精确落点控制,能够避免深度变推力发动机的研制难度和不确定性,省去箭体上着陆腿的设计还可以减轻火箭运载能力的损失和降低火箭研制的复杂度。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箭地可控回收。
  • 一种运载火箭整流罩回收方案-201910877409.4
  • 苑改红;于小岚;史一童;豆济材;辛朝军;薄子晛;邹涛;杨健睿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 2019-09-17 - 2019-11-26 - B64G1/62
  • 一种运载火箭整流罩回收方案,可用于运载火箭整流罩安全回收,采用“伞降+侧喷流+气囊”的方式,该方案主要由降落伞、侧喷流装置和气囊组成;降落伞主要由伞面、暗扣、绳索组成;侧喷流装置主要由密闭壳体、液压装置、液压作动筒、侧喷流发动机组成;气囊主要由密闭壳体、气囊本体、高压充气装置组成。降落伞可进行大幅度减速,侧喷流用于姿轨控,气囊用于回收末段落地缓冲。本发明采用“伞降+侧喷流+气囊”的方式,可增强整流罩回收过程稳定性,提高整流罩落点精确度,提升整流罩落地缓冲性能,具有可靠性高,成本低等优点。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