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西北内陆棉区宽早优的原棉生产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379454.4 申请日: 2017-12-19
公开(公告)号: CN107996339B 公开(公告)日: 2020-06-19
发明(设计)人: 张西岭;宋美珍;庞念厂;王香茹;贵会平;张恒恒;董强;时增凯;刁玉鹏;黄殿成;孙君灵;代帅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22/50 分类号: A01G22/50;A01B79/02;A01C21/00;A01G7/06
代理公司: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代理人: 王敏锋
地址: 455000 ***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西北内陆棉区宽早优的原棉生产方法,步骤是:A、裂变式良种繁育:a.选用品种;b.10万倍裂变式繁种;c.大小粒排队粒选;B、宽等行种植,配套技术:a.品种选择和适期早播技术;b.增宽边行膜采光技术;c.播种行不覆土及膜上不压土技术;d.适量滴出苗水技术;e.头水迟滴技术;f.株高放高适当推迟打顶技术;g.重施花铃肥技术;C、早发早熟配套技术;D、优质原棉质量控制配套技术:a.适期揭地膜防污染技术;b.适期适量喷施脱叶催熟剂技术:c.田间杂草及异物清除技术:d.适期采收技术。方法易行,操作简便,实现了由矮密早的向温要棉,转变为向光、温和环境资源的挖潜,为棉花优质高产高效提供支撑。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适用于 西北 内陆 棉区 宽早优 原棉 生产 方法
【主权项】:
1.一种适用于西北内陆棉区宽早优的原棉生产方法,其步骤是:A、裂变式良种繁育:a.选用高产、优质、生长势强、发育进程快、生育期适宜、适合机采的品种,纤维长度32-34mm、断裂比强度33cN/tex,马克隆值在3.7~4.4范围,所述的品种中641和后续的品种;b.10万倍裂变式繁种,当年10月从育种专家获取1kg原原种,到繁基地种植,亩留苗3900-3100株,翌年4月在繁种基地种植,在1周年时间里1kg原原种种子裂变为原种一代,每亩0.8kg播种量,亩成苗7100-7300株;c.大小粒排队粒选,种子是遗传物质的载体,采用重力筛精选的方法,按照种子大小排队分为三级,一级和二级作种子,播种时在田间分区种植,实现棉花的整齐出苗、匀苗、壮苗,分级标准为: 9.0-12.0 g为一级,8.0g~8.9g为二级,>12.0g和<8.0g的为三级,实现种子分级播种,整齐出苗、匀苗;B、宽等行种植及配套技术:宽等行距为:76、86、96cm,株距7.7~12.5cm,每亩7000~9000株,株高调节在90~110cm,与矮、密、早的66cm+10cm宽窄行,株距9.7~11.7cm,每亩14000~18000株,株高60~70cm及以下相比,平均单株占地面积提高了70%,群体空间提高了40%,改善了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和棉铃的空间分布,利于后期脱叶落地,提高机采棉质量,配套技术如下:a.品种选择和适期早播技术:选择生长势强、生长发育快、优质、高产、适合机采的棉花品种:棉花品种为中641;于3月底4月上旬当膜下5cm地温连续3天达12℃以上时适期早播,尽早搭起丰产架子,利用前期有利资源;b.增宽边行膜采光技术:边行膜覆膜窄于中间行,增加地膜覆盖宽度,使边行外地膜采光宽度在10~20cm;c. 播种行不覆土及膜上不压土技术:在滴灌条件下,播种后及时滴出苗水,地膜贴于地面,防止刮风揭膜,膜面不压土或少压土,棉行不覆土及膜上不压土,播种机自然落土1.4-1.6cm,不再另加覆土,利用滴出苗水使地膜紧贴地面防风揭膜;d. 适量滴出苗水技术:提倡冬季和春季灌水蓄墒,足墒播种免滴出苗水或少滴出苗水8~12m3/667m2,未贮水灌溉或墒情不足的滴灌棉田,应滴适量出苗水18~22m3/667m2,滴水量以浸润区与底墒相接,地下水位较低的棉区,出苗水的浸润深度达到28~32cm;e.头水迟滴技术:蕾期第一次浇水称为头水,滴头水的时间,滴出苗水的棉田于6月中、下旬,未滴出苗水的6月上、中旬,滴水量15~20m3/667m2,浸润深度达到40~45cm;f. 株高放高适期打顶技术:打顶过早造成植株矮小、有效花蕾减少,使上部和外围有效空间不能充分利用,在适期范围:指6月底至7月上旬,开花有效期终止前18-22d,北疆棉区7月1~5日,南疆棉区7月5~10日,单株果枝9~11台,株高放高至90~110cm,打顶采用人工打顶,打去主茎顶部一叶一心并带出田外;g.重施花铃肥技术:花铃期是施肥高效期,追施总施肥量的60%~70%,滴灌条件下,花铃肥要重施2~3次,初花期施肥量为40%~50%,铃期50%~60%;氮肥为尿素,磷肥为三料过磷酸钙或磷酸二铵,钾肥为硫酸钾或氯化钾;h.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根据棉田病虫草害发生危害规律,采取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虫品种,调整品种布局、选留健康种苗、轮作、深耕灭茬、冬灌冬灌、调节播种期、合理施肥、及时灌溉排水、搞好田园卫生和安全运输贮藏;生物防治,分为以虫治虫和以菌治虫二大类,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防治棉花红蜘蛛,每公顷用有效成分8.1~16.2g,防治棉铃虫21.6~32.4g,兼治棉蚜、蓟马和盲蝽象;防治棉花蚜虫使用剂量为每公顷有效成分15~41g,兑水410~900kg药液喷雾,兼治蓟马和烟粉虱;棉田用于防治棉花蚜虫、蓟马、烟粉虱、盲蝽象害虫,防治蚜虫每公顷用有效成分11.25~13.5g ,防治盲蝽象为20~30g,兑水600~900kg 喷雾;C、早发早熟配套技术:a.冬季或早春灌水蓄墒,精细耕翻耙耱,以土壤条件和足墒促早发;b.于3月底4月上旬5cm地温连续3天达12℃以上时精量播种,以早播精播促早发;c.采用单粒分级播种、地膜覆膜、铺设滴灌带一体化作业,以播定植,无需间苗定苗;d.棉苗5~7叶期每亩用缩节胺0.5~1.0g,打顶后8~10d用缩节胺5~7g喷施一次,之后8~10d再用缩节胺6~8g喷洒;e.适时适量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除冬、春灌水耕翻时施入基肥外,追肥结合滴灌施入,其中初花期施40~50%、铃期施50~60%,追肥与滴水结合,滴灌间隔5~8d,8月下旬~9月上中旬视长势、墒情停水,做到不早衰、不贪青,腐熟有机肥每公顷1.5万kg~2.25万kg或腐熟饼肥1500kg~2250kg;f. 7月上、中旬人工打顶,或化学封顶、7月初机械剪顶;D、 优质原棉质量控制配套技术:早发实现棉花开花结铃期处于温光季节为6~8月,以宽等行配套技术实现棉铃空间的分布,提高原棉质量采取以下配套技术:a. 适期揭地膜防污染技术:6月15~25日浇头水前,行间机械揭膜或人工揭膜;b. 适期适量喷施脱叶催熟剂技术:9月上旬吐絮40~60%、一周内气温大于20℃时喷脱叶催熟剂,每公顷用噻苯隆50%可湿性粉剂300~600g加40%乙烯利水剂1500~2250ml兑水均匀喷洒,间隔6-8d再重喷一次;c.田间杂草及异物清除技术:结合残膜回收,清理田间杂草和异物,采收前进行查验和清理;d.适期采收技术:脱叶催熟20天后,9月底至10月初,吐絮率在95%以上,进行机械采收;e.全程机械作业;f.在宽行利于叶片落地,减少籽棉和皮棉清理次数,严控机械加工对纤维的损伤,提高加工品质,保证原棉质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7945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