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燃气轮机过渡段的仿蝴蝶鳞片式换热结构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1832887.6 申请日: 2017-12-25
公开(公告)号: CN207777000U 公开(公告)日: 2018-08-28
发明(设计)人: 于征磊;张天翼;郭昊添;梁逍;吉野辰萌;徐涛;刘欢 申请(专利权)人: 吉林大学
主分类号: F02C7/12 分类号: F02C7/12;F23R3/60
代理公司: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代理人: 张建成
地址: 130012 吉***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燃气轮机过渡段的仿蝴蝶鳞片式换热结构。燃气轮机过渡段承接火焰筒和透平,分为内外两腔。内腔入口端为圆形,出口端为扇环形,高温燃气通过内腔被输送到第一级透平进口做功。在燃气轮机过渡段主体的外侧包绕开有冲击冷却孔的导流衬套筒,与燃气轮机过渡段主体之间形成环形空腔,该腔为外腔,即冷却腔。冷却介质通过冲击孔进入外腔,与燃气轮机过渡段主体外表面发生对流换热,外表面布有仿蝴蝶鳞片式换热结构,该结构能增大冷却介质与过渡段高温壁面的换热面积,同时通过改变流场流动特性,强化了冲击冷却的扰动。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燃气轮机过渡段的冷却效率,提高燃气轮机过渡段主体寿命。
搜索关键词: 燃气轮机 过渡段 换热结构 鳞片式 蝴蝶 本实用新型 冷却介质 透平 外腔 冲击冷却孔 主体外表面 冲击冷却 对流换热 高温燃气 环形空腔 冷却效率 流动特性 内腔入口 外表面布 衬套筒 冲击孔 出口端 第一级 火焰筒 冷却腔 扇环形 扰动 包绕 导流 换热 流场 内腔 做功 应用 承接 进口
【主权项】:
1.一种应用于燃气轮机过渡段的仿蝴蝶鳞片式换热结构,燃气轮机过渡段具有内腔室(1)和外腔室(3),内腔室(1)为高温燃气通道,从火焰筒中排出的高温燃气由圆形进口进入内腔室(1),再由扇形出口排出进入透平做功,外腔室(3)是导流衬(4)包绕在燃气段主体(2)外形成的环形腔,外腔室(3)为冷却介质通道;导流衬(4)上均匀分布多排冲击孔(5),冷却气体经由冲击孔(5)进入外腔室(3),冷却气体与燃气轮机主体(2)外表面经过冷却换热后由外腔室(3)出口流出,其特征在于:在过渡段主体(2)外表面布有仿蝴蝶鳞片式换热结构(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83288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基于双燃料复合冷却的冲压-强预冷组合飞行器推进系统-201711203229.5
  • 邹正平;梁科;王一帆;刘火星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17-11-27 - 2019-09-27 - F02C7/1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燃料复合冷却的冲压‑强预冷组合飞行器推进系统,主要用于飞行马赫数为0~6范围内的高超声速飞行。引入外涵燃油‑冲压系统,包括外涵燃油泵、外涵燃油调节阀、前端冷却器、旁路燃烧室和旁路尾喷管,形成双燃料复合冷却的冲压‑强预冷组合循环。当飞行器的飞行马赫数达到第三预设范围值时,外涵燃油调节阀打开,前端冷却器启动冷却剂冷却功能。本发明引入外涵燃油‑冲压系统,解决在高超声速飞行时由于来流气流热量大,单一燃料作为热沉无法完全满足冷却需求导致的燃料浪费,以及采用氢等低比体积热沉燃料带来的有限空间内携带燃料质量小的问题。
  • 具有膜孔的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构件-201910192558.7
  • A.E.史密斯;M.B.兹拉蒂诺夫;T.E.代森 - 通用电气公司
  • 2016-11-11 - 2019-08-16 - F02C7/12
  • 一种构件(80)被提供,并且包括包含第一表面(84)和第二表面(86)的至少一个壁(82)。至少一个膜冷却孔(90)在第一表面(84)与第二表面(86)之间延伸穿过壁(82),并且具有第二表面(86)处的出口区域(94)。膜冷却孔(90)包括为侧部扩散部分(112)的第一扩展区段,以及为置后扩散部分(116)的第二扩展区段,其中侧部扩散部分(112)在置后扩散部分(116)上游并且与置后扩散部分(116)间隔。
  • 冷却系统-201610372169.9
  • M.R.塞尔尼;C.J.克罗格尔;B.W.米勒 - 通用电气公司
  • 2016-05-31 - 2019-08-09 - F02C7/12
  • 提供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和/或飞行器的热管理系统(100),其包括热传输母线(102),该热传输母线(102)具有流过其的热交换流体。该热管理系统(100)还包括多个热源交换器(106)和至少一个热沉交换器(108)。该多个热源交换器(106)和该至少一个热沉交换器(108)与热传输母线(102)中的热交换流体热连通。该多个热源交换器(106)沿热传输母线(102)布置且构造成将热量从一个或更多个附属系统转移至该热交换流体,且至少一个热沉交换器(108)位于该多个热源交换器(106)的下游且构造成从热交换流体移除热量。
  • 一种航空发动机降温冷却管理系统-201811490251.7
  • 刘天昊 - 芜湖市努尔航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2018-12-06 - 2019-04-23 - F02C7/1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降温冷却管理系统,包括发动机本体,所述发动机本体底部设置有四个安装块,每个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发动机本体正面安装有安装盘,所述发动机本体上方设置有第一导热块,所述第一导热块上设置有换热管外壳,所述换热管外壳上设置有若干横向翅片,所述换热管外壳顶部设置有第二导热块,所述第二导热块上设置有若干纵向翅片。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整合度较高,满足较小的航空发动机,并保证航空发动机的散热性,通过在导热块内设置有多片内翅片,让水与航空发动机产生的热量换热效率更高,从而延长航空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同时其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和制作,适合推广使用,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 用于在冷却孔内附加特征的加成制造方法-201480015993.8
  • J.徐 - 联合工艺公司
  • 2014-03-11 - 2019-04-16 - F02C7/12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在衬底中形成扩散冷却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所述衬底移除材料以便形成计量段,所述计量段具有在所述衬底的第一侧上的入口;以及从所述衬底移除材料以便形成扩散段,所述扩散段在所述计量段和位于所述衬底的第二侧上的出口之间延伸,所述第二侧大体上与所述第一侧相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计量段和所述扩散段中的一个之内的衬底表面上形成特征。形成所述特征包括:在所述衬底表面上沉积材料;以及选择性地加热所述材料,以便使所述材料与所述衬底表面结合并且形成所述特征。
  • 冲击冷却式壁组件、包括它的燃烧器和/或燃气涡轮及冲击冷却方法-201510318236.4
  • M.T.莫雷;U.本兹;F.鲍姆加特纳 - 安萨尔多能源瑞士股份公司
  • 2015-06-11 - 2019-01-04 - F02C7/12
  • 本公开涉及一种冲击冷却式壁组件(12),其中,流偏转器(21)布置在受冷却的壁(7)和套管(10)之间的冷却流径(15)中,以使横向流(16)偏转远离第二孔口(14)。流偏转器(21)沿横向流(16)的下游方向延伸超过第二孔口(14),所述流偏转器(21)的第一支腿沿横向流(16)的下游方向沿着第二孔口(14)的一侧延伸,而第二支腿沿着第二孔口(14)的另一侧延伸。根据本公开,在壁(7)的第一对流冷却区段(29)中未布置冲击冷却孔口(13,14)。这是在流偏转器(21)的上游端和下游端之间的、在由偏转器(21)遮蔽的区段外部的壁区段。除了冲击冷却式壁组件之外,还公开了具有这种组件的燃气涡轮(1)和用于冷却管壁的方法。
  • 一种发动机散热装置及无人机-201820313959.4
  • 赵曙光 - 天津曙光天成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3-07 - 2018-10-02 - F02C7/1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散热装置及无人机,其属于直升机技术领域,发动机散热装置包括隔热板和轴流风机,隔热板位于发动机的一侧并与发动机间隔设置,隔热板上开设有出风口,出风口与发动机的燃烧室的外壳正对设置;轴流风机包括进气口和排气口,排气口正对出风口设置,出风口的面积大于排气口的面积。无人机包括上述发动机散热装置。发动机工作时,轴流风机同时工作,通过隔热板的出风口向发动机的排出高速空气,带走发动机所产生的热量;因为隔热板与发动机间隔设置,且出风口的面积大于排气口的面积,当轴流风机工作排出高速空气时,由于空气流动产生压差,带动周围空气向隔热板的出风口处流动,增大空气流量,增加散热效果。
  • 冲击冷却组件-201410574041.1
  • M.T.莫勒;M.胡伯;S.扎希罗维 - 安萨尔多能源瑞士股份公司
  • 2014-10-24 - 2018-09-11 - F02C7/12
  • 本发明涉及冲击冷却组件。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冷却导引热气流(19)的导管的导管壁(7)的冲击冷却组件。该冲击冷却组件包括冲击套管(10),冲击套管(10)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压缩空气气室(20)中,并且与导管壁(7)隔开一距离,以在导管壁(7)和冲击套管(10)之间形成冷却流路径(15),使得通过套管(10)中的孔口(14)从压缩空气气室(20)喷射出的冷却空气冲击在导管壁(7)上。至少一个偏流器(21)布置在冷却流路径(15)中,以使横向流(16)偏转远离至少一个孔口(14)。除了冲击冷却组件之外,还公开具有这种组件的燃气涡轮(1),以及用于冷却导管壁的方法。
  • 一种应用于燃气轮机过渡段的仿蝴蝶鳞片式换热结构-201721832887.6
  • 于征磊;张天翼;郭昊添;梁逍;吉野辰萌;徐涛;刘欢 - 吉林大学
  • 2017-12-25 - 2018-08-28 - F02C7/1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燃气轮机过渡段的仿蝴蝶鳞片式换热结构。燃气轮机过渡段承接火焰筒和透平,分为内外两腔。内腔入口端为圆形,出口端为扇环形,高温燃气通过内腔被输送到第一级透平进口做功。在燃气轮机过渡段主体的外侧包绕开有冲击冷却孔的导流衬套筒,与燃气轮机过渡段主体之间形成环形空腔,该腔为外腔,即冷却腔。冷却介质通过冲击孔进入外腔,与燃气轮机过渡段主体外表面发生对流换热,外表面布有仿蝴蝶鳞片式换热结构,该结构能增大冷却介质与过渡段高温壁面的换热面积,同时通过改变流场流动特性,强化了冲击冷却的扰动。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燃气轮机过渡段的冷却效率,提高燃气轮机过渡段主体寿命。
  • 一种发动机散热装置及无人机-201810188250.0
  • 赵曙光 - 天津曙光天成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3-07 - 2018-07-10 - F02C7/1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散热装置及无人机,其属于直升机技术领域,发动机散热装置包括隔热板和轴流风机,隔热板位于发动机的一侧并与发动机间隔设置,隔热板上开设有出风口,出风口与发动机的燃烧室的外壳正对设置;轴流风机包括进气口和排气口,排气口正对出风口设置,出风口的面积大于排气口的面积。无人机包括上述发动机散热装置。发动机工作时,轴流风机同时工作,通过隔热板的出风口向发动机的排出高速空气,带走发动机所产生的热量;因为隔热板与发动机间隔设置,且出风口的面积大于排气口的面积,当轴流风机工作排出高速空气时,由于空气流动产生压差,带动周围空气向隔热板的出风口处流动,增大空气流量,增加散热效果。
  • 一种应用于燃气轮机过渡段的仿蝴蝶鳞片式换热结构-201711418675.8
  • 于征磊;张天翼;郭昊添;梁逍;吉野辰萌;徐涛;刘欢 - 吉林大学
  • 2017-12-25 - 2018-04-20 - F02C7/12
  • 本发明涉及燃气轮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燃气轮机过渡段的仿蝴蝶鳞片式换热结构。燃气轮机过渡段承接火焰筒和透平,分为内外两腔。内腔入口端为圆形,出口端为扇环形,高温燃气通过内腔被输送到第一级透平进口做功。在燃气轮机过渡段主体的外侧包绕开有冲击冷却孔的导流衬套筒,与燃气轮机过渡段主体之间形成环形空腔,该腔为外腔,即冷却腔。冷却介质通过冲击孔进入外腔,与燃气轮机过渡段主体外表面发生对流换热,外表面布有仿蝴蝶鳞片式换热结构,该结构能增大冷却介质与过渡段高温壁面的换热面积,同时通过改变流场流动特性,强化了冲击冷却的扰动。本发明能够提高燃气轮机过渡段的冷却效率,提高燃气轮机过渡段主体寿命。
  • 用于整流罩下分流冷却的方法和设备-201710913755.4
  • M.埃尔比巴里;C.G.维伯格;B.C.克拉克;S.E.诺尔特 - 通用电气公司
  • 2017-09-29 - 2018-04-10 - F02C7/1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其包括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定位于腔体内且从径向内部壳体孔隙延伸到径向外部壳体孔隙。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流体连通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管处于流动连通且延伸到所述腔体中。所述冷却系统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导管和所述第二导管内的至少一个阀。所述至少一个阀和所述第一导管被构造成在第一操作模式期间将第一流体从所述径向内部壳体孔隙引导到所述径向外部壳体孔隙。所述至少一个阀、所述第二导管和所述第一导管被构造成在第二操作模式期间将第二流体从所述径向外部壳体孔隙引导到所述腔体。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燃气涡轮发动机以及冷却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方法。
  • 涵道风扇-201720481120.7
  • 不公告发明人 - 深圳光启合众科技有限公司
  • 2017-05-03 - 2018-01-30 - F02C7/1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涵道风扇,该涵道风扇包括涵道,涵道具有中心轴线;涵道支柱,设置于涵道内部,涵道支柱的中心轴线与涵道的中心轴线重合;风扇,邻近涵道的进风口而设置,风扇可绕涵道支柱的中心轴线旋转;散热器,嵌设于涵道支柱内,且涵道内的部分气流流经散热器;以及动力驱动装置,与风扇连接以驱动风扇旋转,动力驱动装置与散热器连接并形成冷却液回路,且通过散热器进行散热。通过在涵道支柱内嵌设散热器,利用风扇在涵道内产生的高速气流,实现了散热器散热性能的高效性,提高了以液冷发动机为动力系统的飞行器发动机的冷却效率;进而能够减小散热器的尺寸,减小飞行器的重量,并节省了飞行器的空间。
  • 一种新型测试用冷却装置-201720836442.9
  • 钱正纬;刘俊峰;孙国玉;齐海涛;张岩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2017-07-11 - 2018-01-30 - F02C7/12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测试用冷却装置,包括安装边(2)、焊接座(3)、套筒、端盖、进气管(7)、出水管(8)、进水管(11)、隔热包覆层(12)、排气管(14),圆环形安装边(2)一侧端面与引电器组件安装架(1)相连,该安装边(2)另一侧端面通过焊接座(3)套接具有双层筒壁的套筒,并通过端盖封严,使得两层筒壁之间形成一空腔,内层筒壁内侧形成另一空腔,套筒及端盖外侧包覆隔热包覆层(12),出水管(8)、进水管(11)穿过隔热包覆层(12)与套筒中的一空腔相通,进气管(7)、排气管(14)则与另一空腔相通。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装置,解决了现有结构复杂,加工困难,成本偏高的现状,提高了冷却能力和发动机整体安全性。
  • 具有灭火系统的飞行器推进组件-201480065639.6
  • 皮尔里克·查理曼;戴尔芬·勒鲁 - 斯奈克玛
  • 2014-12-22 - 2017-11-28 - F02C7/12
  • 飞行器推进组件(10),包括发动机(16)、包围发动机的发动机舱(18)和用于对可能在发动机中和/或在发动机舱中发生的火焰进行灭火的系统,该灭火系统包括用于将灭火剂供给到至少一条灭火剂分配管道(36)的装置(34),至少一个灭火剂分配管道(36)通至发动机的腔(32)中和/或发动机舱的腔(26)中,其特征在于,该推进组件(10)进一步包括用于为所述至少一条管道供给空气以使一个/多个腔通风的装置(48)。
  • 一种应用于气膜冷却技术的旋流冷气腔结构-201610147198.5
  • 岳国强;向世建;王付凯;刘喆;杨昊;樊楚皓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016-03-15 - 2017-10-31 - F02C7/12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气膜冷却技术的旋流冷气腔结构,包括冷气导流段、漩涡发生段、圆柱气膜孔,冷气导流段和漩涡发生段相连,圆柱气膜孔安装在漩涡发生段上,冷气导流段为长方体结构,漩涡发生体为一侧具有倒圆角的长方体结构,圆柱气膜孔为圆柱体结构;漩涡发生段的倒圆角半径为R,圆柱气膜孔的直径为D,冷气导流段和漩涡发生段的高度之和为L2,冷气导流段截面的长为L4,冷气导流段截面的宽为W2,圆柱气膜孔与漩涡发生段相接触处到漩涡发生段三个边的垂直距离均为W1,W2/L4的值在1~4之间,L2的值在2~5倍D之间,R的值在0.5~1.0倍D之间,W1的值在0.1~0.5倍D之间。本发明既能保证冷却效果又能克服加工制造和结构强度困难。
  • 一种冷却燃气内燃机燃气轮机进气系统-201610395337.6
  • 钱阳志;许红胜;马永贵 - 东南大学
  • 2016-06-06 - 2017-09-19 - F02C7/12
  • 一种冷却燃气内燃机燃气轮机进气系统,包括进气管、冷却室、U形干燥管及送风管,进气管的出气口与冷却室的进气口连接,冷却室的出气口与U形干燥管的进气口连接,U形干燥管的出气口与送风管的进气口连接,在所述U形干燥管的底部填充吸水树脂,进气管包括进气管管体,在进气管管体的入风口上连接有常温进气口且在所述常温进气口上设有常温气体进气口止回阀,在进气管管体内顺序设有第一过滤网、第一消声器及引风机,在进气管管体的出气端设有第一无纺纱布层,在进气管管体的入风口上还连接有空调用户的冷废气进气口且在所述空调用户的冷废气进气口上设有空调用户的冷废气进气口止回阀。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了夏天的空调系统排放的冷量。
  • 航改型轻型燃机压气机进气冷却系统-201720059119.5
  • 李晓军 - 李晓军
  • 2017-01-18 - 2017-09-01 - F02C7/12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航改型轻型燃机压气机进气冷却系统,包括燃机透平、燃机高压和低压压气机、进气蜗壳管、排气蜗壳管、中冷器和水冷系统,通过中冷器上引出的冷却气管连接到接气口上,从而能够对压气机内部做功及压气机进行冷却,从接气口中进入的气体能够随压气机自身的系统排入到进气管中,通过水冷系统能够将送到水冷管路中,从而能够对进入燃机压缩空气及动、静叶片进行冷却,进水冷却水管、出水冷却水管和水冷却管路形成循环工作回路,当需要进行拆卸维修或更换时,只需拆下冷却气管、进水冷却水管、出水冷却水管即可,整个系统能够提高冷却进入燃机的进气,从而提高燃机做功效率、节能环保,此装置便于拆卸维修方便,降低维护成本低特点。
  • 具有冷却流体路径的燃气涡轮发动机-201710063342.1
  • J.R.拉茨拉夫;R.S.班克 - 通用电气公司
  • 2017-02-03 - 2017-08-18 - F02C7/12
  •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气涡轮发动机的设备和方法,燃气涡轮发动机包括转子,其具有至少一个盘,其中转子限定轴向面;和定子,其具有至少一个环,该至少一个环具有面对转子轴向面的定子轴向面,其中轴向面的终端部分在其之间形成流体出口。凹部形成在轴向面中的一者中,以限定缓冲腔,翼从轴向面中的另一者延伸到该缓冲腔中并且具有面对流体出口的表面。流反向部还设在表面或轴向面中的另一者的终端部分中的至少一者内。
  • 用于组合式换热器的方法及系统-201611234111.4
  • M.E.H.森诺恩 - 通用电气公司
  • 2016-12-28 - 2017-08-11 - F02C7/12
  • 本发明涉及用于组合式换热器的方法及系统。具体而言,一种换热器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组件,其包括在环形通道的流动流中沿周向间隔开的多个翼型部件。各个翼型部件包括径向内端部和径向外端部以及构造成将冷却流体流导送穿过其间的第一内部流路。换热器组件包括第二换热器组件,第二换热器组件包括在流动流附近延伸的多个翅片部件,以及构造成将冷却流体流导送穿过其间的第二内部流路。换热器组件包括集管系统,其包括构造成流连通地联接第一换热器组件和第二换热器组件的管道通路。集管系统包括构造成从热负载接收热流体流的入口连接以及构造成将冷却的流体引导至热负载的出口连接。
  • 用于发电涡轮封装的通流通风系统-201480009028.X
  • J·戴维斯;S·德鲁里;A·怀尔丁 - 西门子股份公司
  • 2014-01-22 - 2017-07-21 - F02C7/12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系统(100),包括具有第一壳体部分(I)和第二壳体部分(II)的壳体(108),设置在第一壳体部分(I)中的交流发电机(110),以及设置在第二壳体部分(II)内的燃气轮机(120)。交流发电机(110)能够由燃气轮机(120)驱动,其中第一壳体部分(I)包括进气口(101),气流(102)可以通过该进气口(101)注入第一壳体部分(I)中,使得气流(102)通过交流发电机(110)并冷却交流发电机(110)。第一壳体部分(Ⅰ)联接到第二外壳部分(II),使得在气流(102)已经通过交流发电机(110)之后,气流(102)可馈送到第二壳体部分(II)。第二壳体部分(II)包括出气口(103),气流(102)可以在其通过燃气轮机(120)之后通过出气口(103)排出。
  • 热气区段组件-201310527559.5
  • U.本兹;C.阿佩尔;O.康拉德特;I.勒努兹;A.马科维 - 通用电器技术有限公司
  • 2013-10-31 - 2017-07-07 - F02C7/12
  • 一种尤其用于燃气涡轮的燃烧室的热气区段布置(20)包括至少一个热气区段(22),该热气区段可移除地安装到托架(21)上,并且在其外侧经受热气且在其内侧被冲击冷却,其中带有多个分布式冲击孔(25)的冲击板(23)以一距离布置于所述冲击板(23)的内侧,其中冷却空气供应装置(24)被提供用于向所述冲击板(23)加载加压冷却空气以便通过所述冲击孔(25)生成冷却空气射流,其冲击于所述热气区段(22)的内侧上。通过为闭合容器(24)的部分的所述冲击板(23)和带有所述冲击板(23)的所述容器(24)来增加冷却效率和寿命,该闭合容器(24)被供应所述加压冷却空气且独立于所述热气区段(22)安装在所述托架(21)上。
  • 带有成形冷却孔的衬底及制造方法-201410181607.4
  • J.H.斯塔克维瑟;W.班尼特;J.吉邦斯;A.乌尔班斯基 - 通用电气公司
  • 2014-04-30 - 2017-06-27 - F02C7/12
  •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有成形冷却孔的衬底及制造方法。一种衬底,所述衬底具有形成在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成形发散冷却孔。每个成形冷却孔均具有相对于燃烧器衬套的出口表面成角度的钻孔。所述钻孔的一端是形成在所述燃烧器衬套的入口表面中的入口。所述钻孔的另一端是形成在所述燃烧器衬套的所述出口表面中的出口。所述出口具有仅在一个维度上扩展的成形部分。本发明还公开了形成成形冷却孔的方法。
  • 用于燃气轮机的冲击冷却结构-201410300743.0
  • 王辉;罗昌金;王克菲;王晓增;冯晓星 - 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2014-06-27 - 2017-06-09 - F02C7/12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燃气轮机的冲击冷却结构,包括冲击衬套、多个气体出口、多个气体回流口、气体导入区域以及气体导出区域。该冲击衬套与需要冷却的壁面间隔相对,形成冲击通道。该多个气体出口设置在该冲击衬套上且面向该冲击通道。该多个气体回流口设置在该冲击衬套上且面向该冲击通道。该气体导入区域与各气体出口相通。该气体导出区域与该气体导入区域隔离,与各气体回流口相通。该气体导入区域的压力高于该冲击区域的压力,且该冲击区域的压力高于该气体导出区域的压力。
  • 用于控制转子叶轮中的流的系统和方法-201310254994.5
  • S.K.贾;S.N.吉里;B.佩米;H.博马纳卡特;R.阿楚罕 - 通用电气公司
  • 2013-06-25 - 2017-04-12 - F02C7/12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控制转子叶轮中的流的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可包括转子叶轮以及设置在所述转子叶轮上的一个或多个叶轮轮叶。所述系统还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由相邻叶轮轮叶界定。所述一个或多个流体通道可径向设置在所述转子叶轮上。此外,所述系统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形状记忆合金阀,所述一个或多个形状记忆合金阀设置在每个所述流体通道内。所述一个或多个形状记忆合金阀可配置用于改变形状,从而控制穿过所述流体通道的流体流。
  • 一种燃气轮机过渡段中强化冷却的肋式仿生换热表面-201610975382.9
  • 徐涛;郭昊添;于征磊;杨坤;张友鹤;梁逍;刘欢 - 吉林大学
  • 2016-11-07 - 2017-03-15 - F02C7/1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轮机过渡段中强化冷却的肋式仿生换热表面,燃气轮机过渡段主体位于燃烧室火炎筒与透平之间,燃气轮机过渡段主体为圆柱形管道,圆柱形管道为高温燃气通道,高温燃气通道的入口与燃烧室火炎筒相连接,燃气轮机过渡段主体的出口与透平相连接,燃气轮机过渡段主体外部包绕具有冲击冷却孔的导流衬,绕燃气轮机过渡段主体与导流衬之间形成环形腔,该环形腔为冷却腔,燃气轮机过渡段主体外表面为肋式仿生换热曲面,肋式仿生换热曲面为肋式凸起曲面,肋式仿生换热曲面用于将外腔冲击注入的冷却介质,沿该肋式凸起曲面轨迹,形成导向湍流及扩散,增加在冷却腔室内的环绕,提高冷却效率,更好的保护燃气轮机过渡段主体不被高温气体所损害。
  • 向冷却回路内的热腔提供冷却流体流的热阀、系统和方法-201610404610.7
  • C.M.米兰达;S.F.辛普森;D.J.戴维斯 - 通用电气公司
  • 2016-06-08 - 2016-12-21 - F02C7/12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向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冷却回路内的热腔提供一个或多个冷却流体流的热阀、系统和方法。该热阀可以包括温敏元件和阀组件,该阀组件与温敏元件机械连通。该阀组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入口,该至少一个入口与至少一个冷却流体源流体连通;至少一个出口,该至少一个出口与热腔流体连通;和至少一个阀,该至少一个阀与温敏元件机械连通。该至少一个阀可以被布置在至少一个入口与至少一个出口之间。该温敏元件可以被配置成使该至少一个阀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