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亚声速混合层风洞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255129.5 申请日: 2018-03-27
公开(公告)号: CN108181076B 公开(公告)日: 2020-02-04
发明(设计)人: 陆小革;易仕和;何霖;冈敦殿;易君如;刘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G01M9/02 分类号: G01M9/02;G01M9/04
代理公司: 43211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罗红枚
地址: 410073 湖***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亚声速混合层风洞,包括:引流系统,用于引入两股温度和速度均不相同的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还包括稳定段,连接于引流系统的出流端,用于对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分别进行整流和输送。以及试验段,连接于稳定段的出流端,用于供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进行剪切混合,试验段中设有供光学非接触测试技术实施的光学观察窗口。采用本发明的混合层风洞可进行亚声速混合层流场结构研究,进而根据亚声速混合层流动研究气动光学效应机理,认识气动光学效应和流场结构的关系,为有效进行气动光学控制、提高气动光学性能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且可通过光学观察窗口进行定量流动成像技术研究,进而研究亚声速混合层流动结构的特征。
搜索关键词: 混合层 亚声速 风洞 气动光学效应 光学观察 引流系统 出流端 试验段 稳定段 光学非接触测试 光学控制 光学性能 技术实施 技术研究 剪切混合 结构研究 流场结构 流动成像 流动结构 层流场 研究 引入 流动
【主权项】:
1.一种亚声速混合层风洞,其特征在于,包括:/n引流系统(10),用于引入两股温度和速度均不相同的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n稳定段(20),连接于所述引流系统(10)的出流端,用于对所述第一气流和所述第二气流分别进行整流和输送;以及/n试验段(30),连接于所述稳定段(20)的出流端,用于供所述第一气流和所述第二气流进行剪切混合,所述试验段(30)中设有供光学非接触测试技术实施的光学观察窗口;/n所述引流系统(10)包括用于引入所述第一气流的第一气流引入装置(11)、用于引入所述第二气流的第二气流引入装置(12),所述第一气流引入装置(11)和所述第二气流引入装置(12)均包括:用于根据实验需求供给相应速度气流的气源(101)、与所述气源(101)相连的用于输送气流的气流输送管(102),所述气流输送管(102)的输出端与所述稳定段(20)相连,所述第一气流引入装置(11)和/或所述第二气流引入装置(12)的所述气流输送管(102)的管路中连接有用于加热气流以使两根所述气流输送管(102)中气流的温度不同的气体加热器(103);/n所述稳定段(20)包括与所述引流系统(10)相连的水平段(21)、与所述水平段(21)的出流口相连的收缩段(22),所述收缩段(22)的出流端连接所述试验段(30);所述水平段(21)内腔的截面尺寸在气流流动方向上保持不变;所述收缩段(22)内腔的截面尺寸在气流流动方向上逐渐缩小。/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25512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实现风洞入口平面移动的旁路装置-201920753371.5
  • 闫渤文;马晨燕;杨庆山;曹曙阳;李珂 - 重庆大学
  • 2019-05-23 - 2020-02-14 - G01M9/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现风洞入口平面移动的旁路装置,包括风洞流道,风洞流道内设有模拟试验区,模拟试验区的一侧侧面上设有模拟试验通孔,模拟试验通孔上安装设有模拟风口二维平面移动装置;模拟风口二维平面移动装置包括覆盖在模拟试验通孔上的软质遮挡带,软质遮挡带上设有模拟风口,且软质遮挡带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驱动其移动并使模拟风口在模拟试验通孔区域内做二维平面移动的模拟风口移动机构;模拟风口移动机构包括用于收放卷软质遮挡带的收放卷辊和用于驱动收放卷辊沿其轴向方向移动的轴向移动机构。本实用新型实现风洞入口平面移动的旁路装置,可使模拟风口在平面上做二维运动,以满足移动状态下的龙卷风和下击暴流等自然现象的模拟要求。
  • 一种模拟火箭弹射座椅出舱吹袭的试验装置-201911125662.0
  • 谢武俊;闵立武;李洪文;段宝利;洪涛 - 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 2019-11-15 - 2020-02-04 - G01M9/0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火箭弹射座椅出舱吹袭的试验装置,包括座椅安装平台(8)、座椅安装板(9)、开口风洞(10)、火箭弹射座椅(11),火箭弹射座椅(11)安装在座椅安装板(9)上,位于开口风洞(10)风向口前方,在开口风洞(10)和火箭弹射座椅(11)之间设有挡风板(5),所述挡风板(5)下端同高速油缸(2)的活塞杆(12)连接,两侧与通过滑轮(13)同导轨(6)相连,在高速油缸(2)驱动下挡风板(5)沿导轨上下移动,实现挡风板抵御1400km/h的高速气流吹袭;通过在座椅安装平台上设置由电动缸驱动的旋转机构,实现座椅出舱角度的调节。该装置结构简单,安全性高,测试数据准确。
  • 亚声速混合层风洞-201810255129.5
  • 陆小革;易仕和;何霖;冈敦殿;易君如;刘小林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2018-03-27 - 2020-02-04 - G01M9/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声速混合层风洞,包括:引流系统,用于引入两股温度和速度均不相同的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还包括稳定段,连接于引流系统的出流端,用于对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分别进行整流和输送。以及试验段,连接于稳定段的出流端,用于供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进行剪切混合,试验段中设有供光学非接触测试技术实施的光学观察窗口。采用本发明的混合层风洞可进行亚声速混合层流场结构研究,进而根据亚声速混合层流动研究气动光学效应机理,认识气动光学效应和流场结构的关系,为有效进行气动光学控制、提高气动光学性能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且可通过光学观察窗口进行定量流动成像技术研究,进而研究亚声速混合层流动结构的特征。
  • 一种应用物理的小型烟风洞-201921113753.8
  • 周予森 - 周予森
  • 2019-07-16 - 2020-02-04 - G01M9/02
  •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洞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应用物理的小型烟风洞,包括视窗箱,与视窗箱右侧密封连接的收集器,与视窗箱左侧密封连接的扩散器,所述收集器右侧设有矫直器,所述扩散器左侧设有网罩,扩散器靠左侧内部设有变频电机,所述变频电机转轴上设有叶轮。本实用新型视窗箱设有多个可拆卸盖板,便于不同测试模型的快速更换和安装,型矫直器的气道为进气口小出气口大,可放慢进入收集器的气体流速,减少背压,同时能产生平稳的直流气体,且窗盖为透明材质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 一种用于风洞试验的桨叶可调的螺旋桨模型-201910932798.6
  • 杨连波;傅铖虎;刘建付;赵忠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2019-09-29 - 2020-01-17 - G01M9/02
  • 本申请属于风洞试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风洞试验的桨叶可调的螺旋桨模型。包括桨毂及桨叶,桨毂分为桨毂前段(1)及桨毂后段(5),桨毂前段的外环上具有多个第一槽,桨毂后段的外环上具有多个二槽,从而形成容纳桨叶根部的槽孔,其中的一个槽内设置有贯穿桨毂的调节通孔,调节通孔内转动连接有锁紧螺母,该槽内还设置有锁紧环,锁紧环在一端形成半环形的压紧端,在另一端形成螺杆,压紧端具有贴合安装在槽孔内的桨叶根部的压紧面,螺杆受锁紧螺母驱动,从而压紧锁住桨叶根部。本申请的螺旋桨模型可以在不拆卸桨毂的情况下单独实现对每一个桨叶桨叶角的调节与固定,大大缩短了螺旋桨桨叶角变换的时间,提高了试验效率。
  • 一种新型多风扇阵列龙卷风风洞-201920549423.7
  • 姚裕;李先影;吴洪涛;柯世堂;陈彬;易弢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19-04-22 - 2020-01-17 - G01M9/02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多风扇阵列龙卷风风洞,包括风塔、多风扇阵列、转动装置和法兰。风塔顶层中心位置安装顶部单风扇,风塔底部沿周向安装底部单风扇。顶部单风扇和底部单风扇通过转动装置与风塔壁连接,且所有单风扇均能实现吹气和吸气功能,可以使龙卷风风柱发生扭曲变形,从而模拟自然界扭曲变形的龙卷风风场;顶部单风扇同时通过滑块和直线导轨做直线运动,实现龙卷风风场水平移动;通过底部单风扇转动,调节入流区气流的入射角,可获得不同涡流比的龙卷风风场。本实用新型能够模拟龙卷风风柱可扭曲变形、可水平移动、涡流比可变的龙卷风风场。
  • 高超声速进气道加速自起动实验方法-201710201912.9
  • 谢文忠;葛严;吴中明;高晓天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17-03-30 - 2020-01-10 - G01M9/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超声速进气道加速自起动实验方法,包括前平板长度的确定。本发明高超声速进气道的工作原理是:该实验方法通过将安装有前平板的进气道模型在风洞实验段整体从极限正攻角旋转至极限负攻角,前平板会产生激波对远前方气流压缩,或产生膨胀波对远前方气流加速,而位于前平板下游的进气道即可获得加速自起动过程所需连续加速的来流条件。该方法既能抑制风洞运行前期的非定常效应,又能在固定马赫数风洞中开展进气道的连续变马赫数的实验。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 基于视频和亚像素技术对风洞密度场进行测量的方法-201810708350.1
  • 唐亮;周润;洪兴福;范金磊;秦建华;蒋鸿;杨振华;杨国超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2018-07-02 - 2020-01-07 - G01M9/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频和亚像素技术对风洞密度场进行测量的方法,包括:S1、分别对风洞试验前及试验过程中的密度场进行图像采集,以得到对应的静态密度场测量图像及动态密度场测量图像;S2、基于亚像素定位技术对动态密度场测量图像中各圆心进行定位;S3、通过对动态密度场测量图像中各圆心坐标和静态密度场测量图像中各圆心坐标的位置变化来计算光学折射率,以此来计算得到风洞的密度场。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视频和亚像素技术对风洞密度场进行测量的方法,其能够以视频测量为基础,通过对比试验过程中和试验前背景图像圆心的位置变化来计算风洞的密度场,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方法,有着更简单方便,精度高,测量速度快的优点。
  • 高超声速内转式进气道及隔离段流场层析显示方法、系统-201710097182.2
  • 李一鸣;李祝飞;詹东文;杨基明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7-02-22 - 2020-01-03 - G01M9/02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超声速内转式进气道及隔离段流场层析显示方法和系统,获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风洞输入水蒸气,水蒸气在风洞中凝结形成纳米颗粒;纳米颗粒作为示踪粒子,进入内转式进气道及隔离段形成的流场中;在流场至少一个方向上的多个截面位置,采用激光照射,拍摄激光照射平面内示踪粒子的散射图像,以获得流场的层析图像。本发明采用水蒸气凝结而成的纳米颗粒作为示踪粒子,分析其散射图像,从而间接获得流场密度分布情况,能够较好地实现流场观测,解决传统纹影方法无法准确反映的问题。另外,水蒸气形成的示踪粒子,易于满足粒子数量与直径大小的要求,且减少了纳米颗粒的注入步骤,也不受风洞实验时间的限制。
  • 可模拟移动下击暴流突风效应的风洞-201920753407.X
  • 闫渤文;王振国;杨庆山;曹曙阳;李珂 - 重庆大学
  • 2019-05-23 - 2019-12-31 - G01M9/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模拟移动下击暴流突风效应的风洞,包括风洞流道,风洞流道内设有模拟试验区,模拟试验区的一侧侧面上设有模拟试验通孔,模拟试验通孔上安装设有模拟风口二维平面移动装置;模拟风口二维平面移动装置包括覆盖在模拟试验通孔上的软质遮挡带,软质遮挡带上设有模拟风口,且软质遮挡带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驱动其移动并使模拟风口在模拟试验通孔区域内做二维平面移动的模拟风口移动机构;模拟风口移动机构包括用于收放卷软质遮挡带的收放卷辊和用于驱动收放卷辊沿其轴向方向移动的轴向移动机构;还包括与模拟风口同步移动的模拟器安装架,模拟器安装架上安装设有用于模拟下击暴流突风的下击暴流突风模拟器。
  • 一种模拟龙卷风和下击暴流的一体化风洞-201920757673.X
  • 曹曙阳;王振国;杨庆山;闫渤文;李珂;魏民 - 重庆大学
  • 2019-05-23 - 2019-12-31 - G01M9/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拟龙卷风和下击暴流的一体化风洞,包括风洞流道,风洞流道上设有模拟风口,且模拟风口外设有模拟装置;模拟装置包括中心风道、第一导流风道和第二导流风道,中心风道内安装设有模拟风机;第一导流风道的进风端和出风端与模拟风机的出风端与进风端相连通,且第一导流风道的进风端与模拟风机的出风端之间设有第一阀门;第二导流风道的进风端与模拟风机的出风端相连通,且第二导流风道的进风端与模拟风机的出风端之间设有第二阀门;中心风道上设有位于模拟风机进风端与第一导流风道的出风端之间的第二进风通道,第二进风通道上设有第三阀门;中心风道上设有位于第二进风通道与第一导流风道的出风端之间的第四阀门。
  • 基于微应变的风场检测装置-201920950494.8
  • 祁力钧;吴亚垒;杨泽鹏;肖雨;程浈浈;张豪;杨知伦;刘婠婠 - 中国农业大学
  • 2019-06-21 - 2019-12-31 - G01M9/02
  •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保喷雾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微应变的风场检测装置,主要用于悬停状态下无人机、风洞试验、风幕机等产生的稳定风场进行在线检测。本实用新型采用聚丙烯片来模拟风场下的叶片受风压弯曲的过程,贴附于聚丙烯片的应变片随之弯曲并发生的阻值变化,根据应变片组成的全桥电路中压差信号测量风速风向。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自动调节检测高度,可实现同时对同水平面内多点X、Y、Z方向风速进行快速检测,并计算该点风向及风速值,可实现检测点位置的精确调节,还可对风场的分布均匀性进行评价。本实用新型的风场检测装置检测灵敏度高,检测精度高,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检测部件成本低廉且易于更换。
  • 一种风洞微型测量系统-201911070996.2
  • 黄辉;熊健;邓晓曼;黄昊宇;苗磊;刘光远;范金磊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2019-11-05 - 2019-12-24 - G01M9/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微型测量系统,包括:电气接口模块,其包括前面板和后面板,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模拟电压信号输入端子,后面板上设置有电源输入接口、触发接口和网络接口,所述前面板上连接有增益控制模块;低通滤波模块,其设置在增益控制模块的后端;扫描采集模块,其通过同步采集开关与低通滤波模块相连;主控模块,其与扫描采集模块相连,所述主控模块包括固件模块和驱动模块;LAN总线接口模块,其与主控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本发明的一种风洞微型测量系统具有缩短传输线路,减少信号衰减,提高抗干扰能力;支持多种总线和存储接口,可进行有线和无线数据传输并实现数据离线存储、数据的在线处理和分析诊断功能的优点。
  • 一种模拟多灾害耦合的多功能风洞-201920753416.9
  • 杨庆山;曹曙阳;李珂;闫渤文;李大隆 - 重庆大学
  • 2019-05-23 - 2019-12-20 - G01M9/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拟多灾害耦合的多功能风洞,包括风洞流道,所述风洞流道内设有用于产生背景风的风洞风机,且所述风洞流道内还设有陆地环境试验区和水域环境试验区;所述陆地环境试验区和水域环境试验区内分别设有极端气流模拟装置,或所述风洞流道包括直线试验段,所述陆地环境试验区和水域环境试验区均设置在所述直线试验段内,且所述直线试验段内设有可用于同时在所述陆地环境试验区和水域环境试验区内模拟极端气流的极端气流模拟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模拟多灾害耦合的多功能风洞,不仅可模拟陆地环境和水域环境下的载荷对建筑结构的作用,而且可以模拟建筑结构在各种单一风场环境下的真实反映情况,以及建筑结构在至少两种风场耦合作用下的真实反映情况。
  • 模拟背景风和波浪联合作用的移动龙卷风风洞-201920753419.2
  • 杨庆山;李大隆;曹曙阳;闫渤文;李珂 - 重庆大学
  • 2019-05-23 - 2019-12-20 - G01M9/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拟背景风和波浪联合作用的移动龙卷风风洞,包括:风洞流道;风洞风机,用于产生背景风;波浪槽,用于模拟波浪;龙卷风模拟装置,用于模拟移动状态下的龙卷风;风洞流道的顶面设有位于波浪槽上方的模拟试验通孔,模拟试验通孔上安装设有二维平面移动装置;二维平面移动装置包括覆盖在模拟试验通孔上的软质遮挡带,软质遮挡带上设有模拟风口,且软质遮挡带的两端分别设有模拟风口移动机构;模拟风口移动机构包括用于收放卷软质遮挡带的收放卷辊和用于驱动收放卷辊沿其轴向方向移动的轴向移动机构;龙卷风模拟装置包括与模拟风口同步移动的龙卷风模拟器安装架,龙卷风模拟器安装架上安装设有龙卷风模拟器。
  • 一种基于提高煤炭发电效率物料模型环境实验仓-201910873069.8
  • 刘凤娇;贾向阳;沈斌 - 恒菱机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2019-10-23 - 2019-12-06 - G01M9/02
  • 本发明公开涉及一种基于提高煤炭发电效率物料模型环境实验仓。包括:至少设有动力段的回字形的风洞本体,所述风洞本体上至少设有一组相对应的喷口段,所述喷口段用于连接待测试的物料模型,沿气流前进方向,在所述喷口段的下游位置设有封门结构。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一台设备可以实现多种试验不同的检测需求,功能性较强,不仅降低了试验成本,且大大提高了试验准确性以及试验效率。
  • 一种适应于风洞的不同风速风向土壤风蚀自动测量仪-201920349658.1
  • 李宏;赵爱国;张耀南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2019-03-19 - 2019-12-06 - G01M9/02
  • 一种适应于风洞的不同风速风向土壤风蚀自动测量仪,包括转盘、压力传感器、气泵、升降机构、可移动平衡车、供桥电源和数据采集仪、环形密封气囊,所述可移动平衡车通过升降机构与支撑板连接;支撑板上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转轴与转盘连接;转盘上设有3个压力传感器;所述圆形土壤样品容器放置于压力传感器上;所述圆形土壤样品容器置于风洞试验段内;所述圆形土壤样品容器内设有土壤样品;土壤样品的上表面与风洞试验段底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圆形土壤样品容器与风洞试验段之间设有环形密封气囊。本实用新型适应于不同风速风向的土壤风蚀自动采集,能够真实模拟野外现场环境条件,提供数据的准确性,为沙漠化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
  • 一种用于建筑风洞试验的地形像素化模拟装置-201910826946.6
  • 曹聪 - 温州春桦秋时科技有限公司
  • 2019-09-03 - 2019-12-03 - G01M9/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建筑风洞试验的地形像素化模拟装置,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包括洞体,所述洞体内设置有模拟建筑和模拟可变障碍物,所述模拟可变障碍物位于模拟建筑靠其进风口一侧,所述模拟可变障碍物包括一外壁封闭的壳体,所述壳体由若干盖板拼装而成,相邻两个盖板之间通过密封结构密封连接,每一顶部盖板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控制其单独进行驱动变换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控制其单独进行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同时驱动所述顶部盖板和第一驱动装置进行上下移动,若干顶部盖板以及密封盖板的共同变换实现了整个壳体外部结构的变换。本发明能够模拟研究不同障碍物对低矮建筑所承受的风压、风载荷影响的模拟装置,指导房屋的建设。
  •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投放风洞试验武器模型-201910923699.1
  • 刘伟;艾俊强;卢静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2019-09-27 - 2019-12-03 - G01M9/02
  • 本申请属于风洞试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投放风洞试验武器模型。该模型包括弹头(1)、弹体(2)及弹尾(3),弹头(1)及弹尾(3)分别可拆卸连接在弹体(2)两端,弹头(1)内设置有前固定配重块(4),弹尾(3)内设置有后固定配重块(5),弹体(2)为中空筒体结构,其内设置有丝杠(10),所述丝杠(10)上套设有能够沿丝杠轴线运动的移动配重块。本申请采用固定配重块+移动配重块的结构方式在设计中保证模型质量特性,加工完成后不需要另外增加配重,仅需微调移动调节块以保证重心位置,实际应用中,仅需加工2~3个投放武器模型即可完成试验,相比现有技术,加工量及质量特性调节周期缩减90%以上,降低了加工难度。
  • 一种颤振模型风洞试验装置-201920453999.3
  • 王赫喆;于佳鑫;苍峰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2019-04-04 - 2019-11-29 - G01M9/02
  • 本申请属于颤振模型风洞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颤振模型风洞试验装置,包括:风洞,其壁上标记有基准标记;飞机风洞模型,设置在风洞中,用以进行颤振模型风洞试验;激光发射器,安装在飞机风洞模型上,用以发射激光束;激光束照射在盖板风洞的壁上,形成激光束照射点;基准标记根据激光束照射点进行标记,试验人员可通过对激光束照射点的观察,容易的判断得到飞机风洞模型的状态。
  • 模拟移动式龙卷风和下击暴流的一体化风洞-201920752867.0
  • 曹曙阳;赵乐;杨庆山;闫渤文;李珂 - 重庆大学
  • 2019-05-23 - 2019-11-26 - G01M9/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拟移动式龙卷风和下击暴流的一体化风洞,包括风洞流道,风洞流道内设有模拟试验区,模拟试验区的一侧侧面上设有模拟试验通孔,模拟试验通孔上安装设有模拟风口二维平面移动装置;模拟风口二维平面移动装置包括覆盖在模拟试验通孔上的软质遮挡带,软质遮挡带上设有模拟风口,且软质遮挡带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驱动其移动并使模拟风口在模拟试验通孔区域内做二维平面移动的模拟风口移动机构;模拟风口移动机构包括用于收放卷软质遮挡带的收放卷辊和用于驱动收放卷辊沿其轴向方向移动的轴向移动机构;还包括与模拟风口同步移动的模拟器安装架,模拟器安装架上安装设有用于模拟龙卷风和下击暴流的二合一模拟器。
  • 模拟背景风作用下波浪和移动下击暴流耦合的风洞-201920757675.9
  • 杨庆山;赵乐;曹曙阳;闫渤文;李珂 - 重庆大学
  • 2019-05-23 - 2019-11-26 - G01M9/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拟背景风作用下波浪和移动下击暴流耦合的风洞,包括:风洞流道;风洞风机;波浪槽;下击暴流模拟装置,用于模拟移动状态下的下击暴流;风洞流道的顶面设有位于波浪槽上方的模拟试验通孔,模拟试验通孔上安装设有二维平面移动装置;二维平面移动装置包括覆盖在模拟试验通孔上的软质遮挡带,软质遮挡带上设有模拟风口,且软质遮挡带的两端分别设有模拟风口移动机构;模拟风口移动机构包括用于收放卷软质遮挡带的收放卷辊和用于驱动收放卷辊沿其轴向方向移动的轴向移动机构;下击暴流模拟装置包括与模拟风口同步移动的下击暴流模拟器安装架,下击暴流模拟器安装架上安装设有用于模拟下击暴流的下击暴流模拟器。
  • 一种适用于风洞的不同坡度土壤风蚀量自动测量仪-201920348754.4
  • 李宏;赵爱国;张耀南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2019-03-19 - 2019-11-22 - G01M9/02
  • 一种适用于风洞的不同坡度土壤风蚀量自动测量仪,包括风洞试验段、土壤风蚀样品容器、传感器平衡架、压力传感器、供桥电源和数据采集仪、液压升降柱电源、升降架控制电机、机座、升降架、支撑板、液压升降柱、密封气囊。本装置适用于风洞的不同坡度土壤风蚀量自动测量,实现在强气流条件下,沙尘土壤样品箱重量的减轻,通过传感器和数据采集仪直接换算,可及时显示数据即风蚀量,数据精确,消除人工称量误差,简洁方便,为沙漠化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
  • 风洞试验高速涵道尾桨模型复合材料桨叶装配结构-201910716663.6
  • 刘传辉;李盛文;王春生;李忠义;陈宝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
  • 2019-08-05 - 2019-11-19 - G01M9/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洞试验高速涵道尾桨模型复合材料桨叶装配结构。包括上、下桨毂、金属桨柄和桨叶梁,所述的上、下桨毂相配合其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的金属桨柄的一部分安装在该空腔结构中,该部分的外沿为圆形的凸台结构,该凸台结构的外沿套有拉紧环,螺钉从上桨毂穿入到其内部锁紧拉紧环,所述的金属桨柄的内腔为扁平的截锥体空腔,所述的桨叶梁的根部的形状与金属桨柄的内腔形状相对应,并且过盈嵌入在金属桨柄的内腔里。本发明的涵道尾桨复合材料桨叶装配结构简单,有利于桨叶的角度调整及锁紧,进而降低高速旋转时离心载荷,提高了风洞试验高速涵道尾桨模型高速旋转时桨叶的安全性。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