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成本高性能中碳钢的生产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301767.6 申请日: 2018-04-04
公开(公告)号: CN108411086B 公开(公告)日: 2019-10-29
发明(设计)人: 冯运莉;宁江利;宋卓斐;王黎光;段宝美;孟冉冉;张馨月;曹阔 申请(专利权)人: 华北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21D8/00 分类号: C21D8/00;C21D1/18;C22C38/02;C22C38/04
代理公司: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代理人: 李桂芳
地址: 063200 河北***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成本高性能中碳钢的生产工艺,其包括热处理和温轧工序;所述热处理工序:将中碳钢坯料在加热炉内加热到850~865℃,保温;然后将坯料投入84~88℃的热水中进行淬火。本方法首先通过对中碳钢温轧前的预处理,减少先共析铁素体的析出量,增加珠光体的数量,并控制极少量的先共析铁素体沿珠光体晶界呈条状分布;然后通过合理控制温轧工艺参数使铁素体形成细小的亚晶粒,最终组织为超细铁素体加颗粒状碳化物的复相组织,从而显著提升中碳钢的力学性能。采用本方法生产的中碳钢各项性能指标得到显著提升,达到和商业合金钢相当的强度性能;这不仅避免了昂贵合金元素的添加,并且减少的合金元素含量还有利于焊接性的提高。
搜索关键词: 中碳钢 铁素体 温轧 低成本 珠光体 共析 坯料 生产工艺 合金钢 加热炉 预处理 昂贵合金元素 颗粒状碳化物 热处理工序 热处理 复相组织 合金元素 力学性能 强度性能 条状分布 析出 焊接性 控制极 亚晶粒 淬火 超细 晶界 保温 加热 生产
【主权项】:
1.一种低成本高性能中碳钢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碳钢的化学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配比如下:C 0.44~0.50%,Si 0.26~0.33%,Mn 0.60~0.70%,P≤0.025%,S≤0.02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或杂质,其包括热处理和温轧工序;所述热处理工序:将中碳钢坯料在加热炉内加热到850~865℃,保温时间为35~40min;然后将坯料投入84~88℃的热水中进行淬火;所述温轧工序:将中碳钢坯料在加热炉内加热到380~480℃,保温10~15min后进行轧制,累计压下率不小于80%,轧后空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理工大学,未经华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0176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高强度马氏体/铁素体双相钢强韧化处理工艺及双相钢-201910841748.7
  • 乔勋;白旭峰;孟东容;刘守法;党波;张仪 - 西京学院
  • 2019-09-06 - 2019-11-01 - C21D8/00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强度马氏体/铁素体双相钢强韧化处理工艺及双相钢,通过高温锻造与中温锻造两次锻造工艺和两相区淬火工艺,采用“层片状细化”工艺代替传统“颗粒状细化”工艺,最终获得晶粒细小的“层片状铁素体+层片状板条马氏体”两相组织双相钢;避免了传统“颗粒状细化”引起n值(应变硬化指数)降低对塑性的不利影响,实现了晶粒的“层片状细化”,达到晶粒细化的效果,完成强韧化处理;通过本发明处理工艺得到的双相钢中马氏体组织含量不低于40%,与普通工艺处理的样品对比,其抗拉强度σb可提高60%以上,塑性可提高70%以上,显著提高马氏体/铁素体双相钢的强韧性。
  • 一种低成本高性能中碳钢的生产工艺-201810301767.6
  • 冯运莉;宁江利;宋卓斐;王黎光;段宝美;孟冉冉;张馨月;曹阔 - 华北理工大学
  • 2018-04-04 - 2019-10-29 - C21D8/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成本高性能中碳钢的生产工艺,其包括热处理和温轧工序;所述热处理工序:将中碳钢坯料在加热炉内加热到850~865℃,保温;然后将坯料投入84~88℃的热水中进行淬火。本方法首先通过对中碳钢温轧前的预处理,减少先共析铁素体的析出量,增加珠光体的数量,并控制极少量的先共析铁素体沿珠光体晶界呈条状分布;然后通过合理控制温轧工艺参数使铁素体形成细小的亚晶粒,最终组织为超细铁素体加颗粒状碳化物的复相组织,从而显著提升中碳钢的力学性能。采用本方法生产的中碳钢各项性能指标得到显著提升,达到和商业合金钢相当的强度性能;这不仅避免了昂贵合金元素的添加,并且减少的合金元素含量还有利于焊接性的提高。
  •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锻件晶粒细化的方法-201910071181.X
  • 李刚亮;石宏亮;吴金波;邹琪 - 无锡市法兰锻造有限公司
  • 2019-01-25 - 2019-10-29 - C21D8/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奥氏体不锈钢锻件晶粒细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锻造:对不锈钢钢锭进行锻造,锻造的始锻造温度为1000‑1200℃,终锻造温度为720‑850℃;变形速率为0.01‑0.45S‑1,总锻造比不小于3,最后一个火次锻造比不小于总锻造比的20%;S2、热处理:将步骤S1得到的锻造件在1000‑1200℃下进行热处理,保温时间为1.0‑2.0min/mm,即得奥氏体不锈钢锻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奥氏体不锈钢锻件的晶粒更均匀,更细小,具有良好的抗晶间腐蚀性能,同时增加了奥氏体不锈钢锻造件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冲击功,提高了奥氏体不锈钢锻造件的综合性能。
  • 轨道的制造方法-201880014205.1
  • 本庄稔;木村达己;一宫克行;长谷和邦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2018-03-20 - 2019-10-15 - C21D8/00
  • 通过对具有含有C:0.70~0.85%、Si:0.1~1.5%、Mn:0.4~1.5%、P:0.035%以下、S:0.010%以下和Cr:0.05~1.50%且剩余部分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的成分组成的钢坯材,实施热轧而制作轨道,将该轨道以50tf以上的负荷进行矫正后,实施在150℃~400℃的温度区域保持0.5小时~10小时的热处理,从而在矫正处理后的轨道中实现对轨道的耐疲劳损伤性的提高有效的高0.2%耐力。
  • 一种纯铁部件提高硬度的工艺方法-201610361667.3
  • 王玉辉;张洪旺;黄晓旭;刘建华 - 燕山大学
  • 2016-05-27 - 2019-10-01 - C21D8/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铁部件提高硬度的工艺方法,该工艺方法基于精铸成型和高压、高温处理,该工艺方法的步骤中包括:a、准备精铸砂型和高温加压模具;b、借助精铸工艺和精铸砂型浇注获得纯铁毛部件、简易表面处理;c、毛部件置入916℃~925℃闷火炉中、保温3~60分钟;d、将闷火后的毛部件置入开合式加压钢模中、合模并定位在六面压机之中;e、选定合模的初始压力,使六面压机输出压力在1~3GPa之间,随自然降温过程采集的正反馈信号、对初始压力值随机调整,降至室温后卸压;f、取出毛部件。本发明强化处理方法简单、易行,且解决了硬质合金加工难的难题,为钢铁材料的硬化与应用开拓新的工艺路线。
  • 一种GCr15轴承钢的制备方法-201711276433.X
  • 李长生;李振兴;任津毅;李彬周 - 东北大学
  • 2017-12-06 - 2019-10-01 - C21D8/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GCr15轴承钢的制备方法,属于冶金材料领域。一种GCr15轴承钢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轧制和退火的步骤,其中,所述退火的步骤为:钢材终轧结束后立即以10~30℃/s的速度水冷至450℃~510℃,随后将钢材加热至亚临界温度690℃~710℃进行退火,退火时间4~5h,最后空冷至室温。本发明的方法利用了轧后余热,节省了能源,缩短了生产周期。
  • 一种热处理成形工艺-201910574265.5
  • 李贤君;侯俊卿;杨涛;张文良;罗平 -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 2019-06-28 - 2019-09-24 - C21D8/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处理成形工艺,其在对热处理件奥氏体化后,放在冷却控制平台对热处理件软区进行慢速快速冷却,使软区组织由奥氏体变为铁素体和珠光体(慢速冷却)或由奥氏体变为马氏体(快速冷却),硬区保持为奥氏体,然后回温处理,慢速冷却时,软区和硬区组织保持不变,快速冷却时软区组织由马氏体变为索氏体,硬区认为奥氏体;最后将热处理件放进模具中快速成型的同时快速冷却,快速冷却和慢速冷却时硬区组织均由奥氏体变为马氏体,慢速冷却时热处理件软区组织仍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快速冷却时软区组织仍为索氏体。这样,成型模具由于至承受冷却,不再承受加热,其使用寿命得到提高。
  • 控制网碳及带状组织的方法-201810804814.9
  • 钱亮;韩占光;高文星;谢长川;周干水;裴国良 - 中冶连铸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2018-07-20 - 2019-09-17 - C21D8/00
  • 本发明提供控制网碳及带状组织的方法,包括:检测铸坯中心区域的密度是否达到第一设定范围,所述第一设定范围根据钢种和铸坯的均匀性确定;如果达到第一设定范围,进入加热炉内加热,根据检测的铸坯中心区域的密度设定加热炉的加热时间;如果未达到第一设定范围,判断铸坯中心固相率0.6以后的位置是否存在压下辊;如果存在压下辊,增加所述压下辊的压下量;如果不存在压下辊,在铸坯中心固相率0.6以后的位置增加压下辊。上述方法提高保证终材组织的均匀性,保证产品性能,并且能显著降低现有工艺的生产成本。
  • 以S48C为材料的采用锻后余热淬火的环件制造工艺-201810683391.X
  • 徐锋;吴剑;朱乾皓;张斌;马苏 - 张家港中环海陆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2018-06-28 - 2019-09-03 - C21D8/00
  • 本发明公开了以S48C为材料的采用锻后余热淬火的环件制造工艺,其工艺步骤如下:下料→锻造前加热→锻造制坯→辗环→锻后余热淬火→回火。上述的环件制造工艺由于利用锻后余热对环形进行淬火,使得锻后余热不会被浪费,从而能降低生产成本,并且由于无需重新加热环形进行淬火,从而还能大大降低生产时间,进而能提高生产效率;另外,为了使采用锻后余热淬火的环形具备较好的力学性能,所述工艺针对不同尺寸的环件还对工艺参数进行改进和细化,使得产品性能更加稳定和优良,从而所述的环件制造工艺适用于环件的大批量自动化生产。
  • 一种超细晶纯铁梯度材料制备方法-201810582554.5
  • 罗伟;严密;楼圆;周健;吴琛 - 浙江大学
  • 2018-06-07 - 2019-08-30 - C21D8/00
  • 本发明属于梯度功能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超细晶纯铁梯度材料制备方法。该方法以普通纯铁为坯料,采用液氮温度下的大载荷冲击与线性梯度温度场热处理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制备超细晶纯铁梯度材料,工艺简单,操作便捷,无微孔隙和弱连接等制备微缺陷,制备效率高,经济性好,可调控材料的超细晶化和梯度化。该方法可制成的梯度材料种类比较多,除纯铁外,也适用铜、碳素结构钢、钛合金等材料。
  • 一种钐铁氮系永磁材料的制备方法-201711024579.5
  • 王书桓;柳昆;冯运莉;赵定国;宋春燕;王黎光 - 华北理工大学
  • 2017-10-27 - 2019-08-23 - C21D8/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钐铁氮系永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将亚稳态钐铁合金进行大塑性变形,然后进行氮化处理和退火晶化处理,即可得到所述的钐铁氮系永磁材料。本方法对形变后亚稳态材料进行氮化时,由于大塑性变形过程产生的多重剪切带可以使亚稳态合金中的自由体积“缺陷”含量增加,利于氮原子的进入和扩散,可显著增加合金的渗氮量和氮化均匀度;大塑性变形产生多重剪切带也可以降低后续晶化退火温度,减少或避免了形成氮化物;抑制亚稳相的生成,细化晶粒并提高矫顽力。本方法可提高氮化速度,降低氮化温度,抑制钐铁氮化合物的分解,细化微观组织结构,提高了钐铁合金制备钐铁氮磁性材料的氮化效率。
  • 一种热冲压成形防弹件的生产方法-201710228808.9
  • 王存宇;董瀚;赵仕豪;范建文;陈鹰;刘剑辉 - 钢铁研究总院;钢铁研究总院淮安有限公司
  • 2017-04-10 - 2019-08-23 - C21D8/00
  • 一种热冲压成形防弹件的生产方法,所述热冲压成形防弹件是指先将厚度大于1.8mm的防弹钢板加热至完全奥氏体区,然后冲压成一定形状,同时通过成形过程中快速冷却实现淬火,使防弹件获得超高强度的力学性能,例如,抗拉强度不低于1550MPa,具有抵抗子弹射击或破片的能力,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厚度大于1.8mm的防弹钢板加热至完全奥氏体化后进行模具热冲压成形为防弹件并在模具中同步将所述奥氏体淬火成马氏体,所述模具带有用于所述防弹件冷却的淬火装置,所述淬火装置中包括流动的冷却介质,利用所述冷却介质将所述防弹件冷却至马氏体转变终了温度Mf以下成为淬火马氏体防弹件。
  • 一种变强度高强度钢汽车零件制备方法-201710723966.1
  • 盈亮;高天涵;滕晖;侯文彬;胡平 - 大连理工大学
  • 2017-08-22 - 2019-07-16 - C21D8/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强度高强度钢汽车零件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步骤:对可热处理的高强钢板进行冷冲压成形,再转运至加热设备中进行加热与保温,以使得高强钢零件实现均匀奥氏体化;将均匀奥氏体化后的高强钢零件迅速传送至气雾淬火装置中,对均匀奥氏体化后的高强钢零件的不同部位分别进行局部气雾淬火,气雾淬火参数由对应的零件表面力学性能及分布要求决定;在气雾淬火过程中实时测量与监控均匀奥氏体化后的高强钢零件表面的温度分布以及降温特点,以反馈修正气雾淬火参数;气雾淬火工序结束后,将高强钢零件转运出,进行质量检查以及完成后续工序。本发明可以较方便与容易的控制气雾淬火参数,得到更多种类的强度分布特点,以实现更多的要求。
  • 一种利用基体纳米结构提高沉淀强化合金强度的方法-201711390665.8
  • 孙利昕;张宝兵;陶乃镕;卢柯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2017-12-21 - 2019-06-28 - C21D8/00
  • 本发明涉及合金沉淀强化领域,特别是一种利用基体纳米结构提高沉淀强化合金强度的方法,在不改变合金化学成分的前提下,通过塑性变形在合金基体中引入纳米尺度显微结构,并结合随后退火的处理方法,获得纳米尺寸沉淀相弥散分布的纳米结构合金,提高沉淀强化合金的强度。利用塑性变形产生纳米结构,并结合随后退火析出纳米尺寸沉淀相提高合金强度,塑性变形和退火皆为传统金属材料加工方法。合金初始状态为固溶处理并退火处理能够发生连续沉淀析出的合金,通过塑性变形引入具有高热稳定性的纳米结构,随后退火析出纳米尺寸沉淀相的同时保留变形引入的纳米结构,使合金同时具有纳米结构强化和沉淀强化,进一步提高沉淀强化合金的强度。
  • 时效硬化性钢-201910117338.8
  • 东田真志;祐谷将人;松本齐;长谷川达也;根石丰;牧野泰三 -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2014-10-01 - 2019-06-21 - C21D8/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时效硬化性钢,其具有如下的化学组成:C:0.05~0.20%、Si:0.01~0.50%、Mn:1.5~2.5%、S:0.005~0.08%、Cr:超过0.50%~1.6%、Al:0.005~0.05%、V:0.25~0.50%、Mo:0~1.0%、Cu:0~0.3%、Ni:0~0.3%、Ca:0~0.005%和Bi:0~0.4%,且余量由Fe和杂质组成,杂质中的P≤0.03%、Ti<0.005%以及N<0.0080%,且〔C+0.3Mn+0.25Cr+0.6Mo≥0.68〕、〔C+0.1Si+0.2Mn+0.15Cr+0.35V+0.2Mo≤1.05〕以及〔‑4.5C+Mn+Cr‑3.5V‑0.8Mo≥0.12〕,时效处理前的硬度为310HV以下,在时效处理后疲劳强度为480MPa以上、且由使用带缺口深度2mm且缺口底半径1mm的U型缺口的标准试验片而实施的夏比冲击试验评价的时效处理后20℃下的吸收能量为12J以上,因此极其适宜作为机械部件的原材料。
  • 用于通过由钢制成的板坯的改形来制造结构部件的方法-201580059268.5
  • I.邓克斯;S.米切 - 萨尔茨吉特法特尔有限公司
  • 2015-10-06 - 2019-06-14 - C21D8/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专利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通过由钢制成的板坯的改形来制造结构部件的方法,其实现了冷作硬化的机械分开的板材边缘的可改形性,并且独立于改形成结构部件地在所述板坯切割成型以及可能的其它冲裁或切割操作之后在任意的时间点上,将通过切割或冲裁操作冷作硬化的、在制造结构部件时经历随后的冷改形的板材边缘区域加热到至少600℃的温度上并且温度加载的时间最高为10秒。
  • 一种高强度钢处理工艺-201810048800.9
  • 李红斌;田亚强;郑小平;宋进英;陈连生 - 华北理工大学
  • 2018-01-18 - 2019-06-07 - C21D8/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钢处理工艺,将钢坯加热至1100‑1150℃,粗轧道次变形量为25‑45%,精轧总变形量为50~60%,终轧温度为830‑850℃,终轧板厚为2‑5mm,以50‑200℃/s的冷速冷却至卷取温度为720‑610℃,进行卷取,之后自然冷却;然后经冷轧至1‑2mm,对冷轧后的板材进行连续退火,退火温度为580‑680℃,保温时间20‑40s,随后空冷。本发明通过卷取温度和成分配比的协调性,在卷取的冷却过程中形成的两相区,在保温过程中实现合金元素向参与奥氏体扩散,从而完成合金元素配分过程,提高强度。
  • 一种用于制备生物发酵容器的不锈钢加工方法-201711113314.2
  • 唐文明 - 四川海盛杰低温科技有限公司
  • 2017-11-11 - 2019-05-21 - C21D8/00
  • 本发明属于生物发酵容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生物发酵容器的不锈钢加工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不锈钢加工方法不能满足生物发酵容器的需求的问题。本发明依次包括粗轧、固溶处理、精整检验、精轧、固溶处理、精轧、分条,固溶处理工艺步骤中,其温度控制在1130‑1137℃之间,速度控制在3.4‑3.6米/分钟,氢氮保护气体的露点≤‑80℃。
  • 一种提高0Cr13Ni4Mo钢低温冲击韧性的方法-201910006300.3
  • 廖云虎;黄志永;刘永新;雷德江;丁勇;张华国;高刚毅;朱小阳 - 四川六合锻造股份有限公司
  • 2019-01-04 - 2019-04-23 - C21D8/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0Cr13Ni4Mo钢低温冲击韧性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锻造时采用十字交叉锻造,对0Cr13Ni4Mo钢锭依次进行一次镦拔和一次拔长处理;(2)热处理时将0Cr13Ni4Mo钢先加热到850~900℃保温0.5~1h,然后以2~3℃/min的速率升温至980~1020℃进行油淬处理,再以3~5℃/min的速率加热至550~600℃进行2次回火处理;(3)控制成品中磷、氮、钼各元素的含量。采用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可以显著提高0Cr13Ni4Mo低温冲击韧性,其‑40℃KV2可达220J以上;在制备大规格产品时,其使用性能得到了大大提升。
  • 厚扁模具钢的制造方法及厚扁模具钢-201710695023.2
  • 赵中清;吴铖川;林发驹;杜思敏 - 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17-08-15 - 2019-04-02 - C21D8/00
  • 本发明属于冶金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厚扁模具钢的制造方法及厚扁模具钢,旨在解决现有厚扁模具钢的制造方法工艺参数的控制欠合理,所生产的厚扁模具钢进行超声波探伤检验的一次合格率较低的问题。该厚扁模具钢的制造方法,包括冶炼浇注步骤、均热加热步骤和轧制步骤。该厚扁模具钢由上述厚扁模具钢的制造方法生产制造而成。通过本发明方法生产得到的厚扁模具钢表面及内部质量良好,基本无缺陷,按GB/T4162‑2008进行超声波探伤检验,厚度≥150mm的厚扁模具钢合格级别为B级,探伤一次合格率由58%提升到85%以上。
  • 12CrNi5MoV低碳高强度合金钢轴锻件制造方法-201811268019.9
  • 曹虹;刘国平;于海娟;来坤领;马晓兵;罗波 - 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
  • 2018-10-29 - 2019-03-15 - C21D8/00
  • 本发明涉及12CrNi5MoV低碳高强度合金钢轴锻件制造方法,红送热钢锭在700~750℃加热保温,至1200~1270℃保温,置于锻造工装的上平下V型砧进行锻造,采用轻、重、轻的锻造下压方式,改善锻件的应力状态,减少锻件表面裂纹。锻造下压加工后进行调质处理,调质处理采用双淬火水冷透、回火方式,得12CrNi5MoV低碳高强度合金钢轴锻件。本发明在钢锭的化学成分上,采用低碳钢锭,并控制Mn、Ni合金含量在合理范围内;充分利用锻造、调质处理对最终组织索氏体的作用,获得细小索氏体组织,确保强韧性达到最佳,合金钢轴锻件能满足船舶及其他结构用超高强度零部件锻件的制造需要。
  • 一种提高Cr12MoV钢表面强度的工艺-201811239234.6
  • 任帅;张雲飞;赵英利;梁爱国;徐梓真 -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
  • 2018-10-23 - 2019-03-12 - C21D8/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Cr12MoV钢表面强度的工艺,所述Cr12MoV钢进行超声滚压,然后进行热处理;所述热处理过程为:所述Cr12MoV钢在180~220℃下保温1~2小时,出炉空冷即可。本发明通过超声频机械振动,工作头将静压力和超声波冲击振动传递到旋转的机械零部件表面,产生冲挤作用而使Cr12MoV钢产生大幅度塑性变形,Cr12MoV钢内部产生大量的位错;同时超声滚压完成后,Cr12MoV钢表面产生一定的弹性恢复,从而大大降低了Cr12MoV钢表面的粗糙度,并提高其表面的综合性能指标。本工艺通过超声滚压作用及热处理可以明显降低Cr12MoV钢表面粗糙度,提高其表面硬度,有效提高Cr12MoV钢表面强度,从而提高其表面抗磨损能力,进而提高其使用寿命,节约成本的工艺。
  • 一种改善Cr12MoV钢表面性能的工艺-201811239235.0
  • 任帅;张雲飞;赵英利;韩彦光;谷秀睿;田兴 -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
  • 2018-10-23 - 2019-03-12 - C21D8/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Cr12MoV钢表面性能的工艺,其包括超声滚压、冷处理和热处理工序;所述冷处理工序:将Cr12MoV钢冷却至≤0℃,保温3~60小时,再升温至20~30℃;所述热处理工序:将Cr12MoV钢升温至180~220℃,保温1~2小时,出炉空冷。本工艺采用超声滚压大大降低了Cr12MoV钢表面的粗糙度,并提高其表面的综合性能指标;零度及以下的冷处理,使部分残余奥氏体转变成马氏体,Cr12MoV钢硬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从马氏体中析出了大量细小的二次碳化物,使基体中碳化物分布更均匀、更细小,Cr12MoV钢的韧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热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因超声滚压而产生的内应力,进一步降低其开裂的风险,最大程度上保留超声滚压作用带来的Cr12MoV钢表面强度的提高。
  • 一种CLAM钢的强化处理方法-201811478159.9
  • 赵飞;李昌民;孙正;杨烈 - 贵州大学
  • 2018-12-05 - 2019-03-12 - C21D8/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LAM钢的强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CLAM钢以10°C /min加热至980~1020℃,保温20min~30min,奥氏体化;(2)以10℃/min的冷却速度将该奥氏体化的CLAM钢冷却到形变温度850~950°C;(3)进行形变量为50%~70%,轧制速度为1.5~2mm/s的热轧,最后水冷到室温。采用本发明处理后的CLAM钢,不但可以满足技术要求,而且可以使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与传统热处理相比有明显提高。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