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车辆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382660.9 申请日: 2018-04-17
公开(公告)号: CN109941372A 公开(公告)日: 2019-06-28
发明(设计)人: 陈明;陈锋 申请(专利权)人: 陈明;陈锋
主分类号: B62D61/02 分类号: B62D61/02;B62K1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063000 河北省唐山***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新型车辆,它包括车身总成和前轮,该前轮与车身总成机械连接,其特征是:车身总成、后轮摆臂、后轮总成依次通过侧摆铰链机械连接,该后轮摆臂还与执行器机械连接,该执行器与车身平衡控制电路电连接,该车身平衡控制电路感知到车身总成倾斜后就会控制执行器带动后轮摆臂向车身总成倾斜方向摆动、从而带动后轮总成也向车身总成倾斜的方向移动,这样就使车辆后轮支点与车辆重心形成新的平衡关系、从而使纵置两轮车辆继续保持平衡、避免翻车,本发明实现了平衡结构与转向机构的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并且易于制造、成本低廉,还可以显著提高窄三轮、窄四轮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搜索关键词: 车身总成 后轮摆臂 车身平衡 后轮总成 机械连接 新型车辆 前轮 控制电路电连接 控制执行器 行驶稳定性 车辆后轮 车辆重心 方向移动 互不干扰 铰链机械 控制电路 两轮车辆 平衡关系 平衡结构 倾斜方向 四轮车辆 转向机构 摆动 侧摆 纵置 翻车 感知 平衡 制造
【主权项】:
1.一种新型车辆,它的前轮(2)与车身总成(1)机械连接控制车辆转向,其特征是:车身总成(1)、后轮摆臂(3)、后轮总成依次通过侧摆铰链(13)机械连接,该后轮摆臂(3)借助侧摆铰链(13)实现相对车身总成(1)的左右摆动,同时带动后轮总成相对车身总成(1)左右移动,该后轮摆臂(3)与执行器(5)机械连接,该执行器(5)与车身平衡控制电路(10)电连接控制车辆平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明;陈锋,未经陈明;陈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8266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新型车辆-201810382660.9
  • 陈明;陈锋 - 陈明;陈锋
  • 2018-04-17 - 2019-06-28 - B62D61/02
  • 一种新型车辆,它包括车身总成和前轮,该前轮与车身总成机械连接,其特征是:车身总成、后轮摆臂、后轮总成依次通过侧摆铰链机械连接,该后轮摆臂还与执行器机械连接,该执行器与车身平衡控制电路电连接,该车身平衡控制电路感知到车身总成倾斜后就会控制执行器带动后轮摆臂向车身总成倾斜方向摆动、从而带动后轮总成也向车身总成倾斜的方向移动,这样就使车辆后轮支点与车辆重心形成新的平衡关系、从而使纵置两轮车辆继续保持平衡、避免翻车,本发明实现了平衡结构与转向机构的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并且易于制造、成本低廉,还可以显著提高窄三轮、窄四轮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 一种新型车辆-201820615007.8
  • 陈明;陈锋 - 陈明;陈锋
  • 2018-04-17 - 2019-04-30 - B62D61/02
  • 一种新型车辆,它包括车身总成和前轮,该前轮与车身总成机械连接,其特征是:车身总成、后轮摆臂、后轮总成依次通过侧摆铰链机械连接,该后轮摆臂还与执行器机械连接,该执行器与车身平衡控制电路电连接,该车身平衡控制电路感知到车身总成倾斜后就会控制执行器带动后轮摆臂向车身总成倾斜方向摆动、从而带动后轮总成也向车身总成倾斜的方向移动,这样就使车辆后轮支点与车辆重心形成新的平衡关系、从而使纵置两轮车辆继续保持平衡、避免翻车,本专利实现了平衡结构与转向机构的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并且易于制造、成本低廉,还可以显著提高窄三轮、窄四轮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 一种具有Z字形曲轴的自平衡四轮车-201820887782.9
  • 刘玉华 - 刘玉华
  • 2018-06-08 - 2019-04-23 - B62D61/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Z字形曲轴的自平衡四轮车,自平衡四轮车包括车架和Z字形曲轴,车架的前端可转动地设置有前轮,车架的后端可转动地设置有后轮;Z字形曲轴包括主轴、设置在主轴一端的左摇臂和设置在主轴另一端的右摇臂,主轴贯穿车架,且主轴和车架垂直设置,使得主轴能够在车架上以自身轴线为轴转动,主轴、左摇臂和右摇臂在同一水平面上;左摇臂上设置有左轮轴,左轮轴上可转动地设置有左轮;右摇臂上设置有右轮轴,右轮轴上可转动地设置有右轮。该自平衡四轮车既能完美的拥有两轮车的运动模式,同时又能调节车身自平衡使车身保持稳定,可以有效提升驾驶乐趣和安全性。
  • 一种防侧倾勘探机器人-201810226378.1
  • 单淑梅 - 单淑梅
  • 2018-03-19 - 2019-02-15 - B62D61/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勘探机器人,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防侧倾勘探机器人,机器人可以防止自身侧倾,机器人的轮子自带减震效果,取消了传统减震器的安装,节省了空间,减轻了机器人体的重量;并且机器人的高度可以进行调节。所述的主体组件包括主板,主体组件设置有两个;连板I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圆轴,连板II间隙配合插在连接圆轴的上端,连接圆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齿轮I,齿轮I位于连板II的上端,连板II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架,电机架上固定连接有电机I,电机I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II,齿轮II与齿轮I啮合,连板I的左端固定连接在一个主板上,连板II的右端固定连接在另一个主板上。
  • 一种具有多种运动模式的两轮机器人-201820483277.8
  • 林群煦;杨一湛;黎家健;陆宗峰;王卫超;翟玉江 - 五邑大学
  • 2018-04-08 - 2018-12-18 - B62D61/02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多种运动模式的两轮机器人,包括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支撑板上的两个行进机构、两个转向机构、两个平衡机构、传动机构,两个所述的行进机构、以及转向机构对称设置在支撑板的左右两端,其中,两个所述的转向机构分别与两个行进机构传动连接,两个所述的平衡机构与传动机构设置在支撑板中央位置,且位于传动机构的左右两侧,并且所述的传动机构分别与两个所述的平衡机构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用性强,该机器人通过行进机构驱动机器人转动,并通过转向机构实现机器人转向,并通过平衡机构、以及传动机构实现机器人的平衡,并且该机器人具有3种运动模式,可根据不同需求使用不同运动模式,使用范围广泛。
  • 一种具有多种运动模式的两轮机器人-201810305091.8
  • 林群煦;杨一湛;黎家健;陆宗峰;王卫超;翟玉江 - 五邑大学
  • 2018-04-08 - 2018-08-28 - B62D61/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种运动模式的两轮机器人,包括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支撑板上的两个行进机构、两个转向机构、两个平衡机构、传动机构,两个所述的行进机构、以及转向机构对称设置在支撑板的左右两端,其中,两个所述的转向机构分别与两个行进机构传动连接,两个所述的平衡机构与传动机构设置在支撑板中央位置,且位于传动机构的左右两侧,并且所述的传动机构分别与两个所述的平衡机构传动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用性强,该机器人通过行进机构驱动机器人转动,并通过转向机构实现机器人转向,并通过平衡机构、以及传动机构实现机器人的平衡,并且该机器人具有3种运动模式,可根据不同需求使用不同运动模式,使用范围广泛。
  • 车辆平衡系统-201611270838.8
  • 祝凌云 - 北京凌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16-12-29 - 2018-07-06 - B62D61/0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平衡系统,车辆平衡系统包括:陀螺系统,设置在车体上,陀螺系统用于调节车体的平衡;重心调节机构,设置在车体上,重心调节机构根据陀螺系统的运行状态调节车体的重心位置。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在对陀螺系统进行卸载时车体频繁晃动的问题。
  • 一种具有越障功能的AGV小车-201711449796.9
  • 聂贵平 - 湖北鑫光印务股份有限公司
  • 2017-12-28 - 2018-06-05 - B62D61/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越障功能的AGV小车,包括车体底座、驱动组件和至少两个万向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主动轮,所述驱动电机驱动主动轮轮旋转,所述主动动轮和驱动电机安装在车体底座上,所述车体底座上设有两个铰接支点,其中任一所述铰接支点通过摇臂与主动轮活动连接,所述摇臂的另一端与另一铰接支点之间通过拉簧相连接;至少两个所述万向轮分别安装在车体底座的前部和后部,所述驱动轮与万向轮支撑整个车体。本发明所述的AGV小车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具有很好的越障功能。
  • 一种摩托车型机器人-201721507098.5
  • 王洪阳;刘舸;邢冲 - 北京赛曙科技有限公司
  • 2017-11-13 - 2018-05-29 - B62D61/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型机器人,包括车架、前轮机构、转向舵机、后轮机构、后轮驱动机构、平衡机构和支脚机构,所述前轮机构和所述后轮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前端和后端,且所述前轮机构和所述后轮机构均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所述前轮机构与所述转向舵机传动连接,所述后轮驱动机构与所述后轮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平衡机构设置在所述车架上部,所述支脚机构设置在所述车架下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摩托车与平衡机构进行整合,平衡机构基于倒立摆原理和动量交换原理可使整个摩托车型机器人保持直立状态,从而可减小前轮和后轮的宽度,提高其通过狭窄环境的性能。
  • 车辆平衡系统-201621491972.6
  • 祝凌云 - 北京凌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16-12-29 - 2017-08-01 - B62D61/02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平衡系统,车辆平衡系统包括陀螺系统,设置在车体上,陀螺系统用于调节车体的平衡;重心调节机构,设置在车体上,重心调节机构根据陀螺系统的运行状态调节车体的重心位置。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在对陀螺系统进行卸载时车体频繁晃动的问题。
  • 用于车辆的空气通风系统-201280072751.3
  • 达尼·马鲁瓦;大卫·拉罗什 - 庞巴迪动力产品公司
  • 2012-04-30 - 2017-03-01 - B62D61/02
  • 一种跨骑式车辆具有框架和连接在其上的一对前轮,至少一个后轮,一对脚蹬,发动机,连接至该发动机的散热器用于冷却该发动机,和外罩。该外罩包围至少一部分散热器,并且包括与该散热器的一部分流体连通的入口,在第一侧上的侧向出口,和在下表面上的向下出口,两个出口都在该入口的后方。该入口适于引导空气通过该散热器的一部分进入该外罩。设置在该入口和该对脚蹬中的一个之间的外罩壁使空气偏斜远离该对脚蹬。该侧向和向下出口每个与该入口流体连通,适于引导从该外罩排出的空气远离该对脚蹬。
  • 一种电动两轮汽车-201410409611.1
  • 祝凌云 - 北京凌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14-08-19 - 2016-03-02 - B62D61/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两轮汽车,包括:车架;与所述车架联接的外壳;与所述车架联接的一个前轮及一个后轮;与所述车架联接的陀螺装置,所述陀螺装置包括飞轮;以及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在所述电动两轮汽车的启动但未行驶期间、正常行驶期间或转弯期间,通过控制所述飞轮的进动角速度来维持所述电动两轮汽车的车身的平衡。
  • 一种利用双动量轮平衡的两轮汽车-201510113031.2
  • 杨卫民;丁飞;张艳娜 - 青岛科技大学
  • 2015-03-13 - 2015-09-23 - B62D61/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双动量轮平衡的两轮汽车,主要包括车架、前轮、后轮、1#高速电机、2#高速电机、1#动量轮、2#动量轮、动力系统、控制系统、1#电磁刹车、2#电磁刹车等部分。两个动量轮并排同轴放置于车中,轴线方向与车身方向一致,分别由与其连接的高速电机及电磁刹车控制动量轮的转动或停止。整车动力系统的能量来源为电能,汽车启动后,两个动量轮以某一特定转速运转,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感应车身的平衡,当车身发生倾斜时,控制系统控制电磁刹车将与车身倾斜方向转向相反的动量轮快速刹停,从而保持车身稳定。车身回复平衡位置后重新启动停止的动量轮至特定转速。
  • 一种双轮微型摩托车-201310615859.9
  • 杨亮;孙艳波 - 哈尔滨功成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 2013-11-27 - 2015-06-03 - B62D61/02
  • 一种双轮微型摩托车,其组成包括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其中机械系统包括两轮、车体、框架;控制系统包括:电机、驱动器、传感器、电池,并且传感器为系统提供反馈信号,构造闭环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通过PID控制来控制系统的平衡运动。类似于传统的倒立摆的构简单的轮式移动机器人。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双轮微型摩托车是基于典型的移动倒立摆模型设计的,根据运动特性可将其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为机械系统,包括两轮、车体、框架等,负责实现机器人的机构功能,承载硬件电路、搭建工作平台;第二部分为控制系统,包括:电机、驱动器、传感器、电池等。其中传感器为系统提供反馈信号,构造闭环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通过PID控制来控制系统的平衡运动。
  • 一种农用高地隙作业机-201410454004.7
  • 范国强;孟相国;孙丰涛;许风华;冯海明 - 泰安海松机械有限公司
  • 2014-09-09 - 2015-03-25 - B62D61/0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用高地隙作业机,它包括车架、车轮、驾驶室、操作系统和驱动装置,车轮包括设置在车架前后端的两个驱动轮以及设置在车架两侧的两个支撑轮,四个轮呈菱形分布,驱动轮设置在基座Ⅰ上,基座Ⅰ与车架铰接,驱动轮也为转向轮,驱动轮与驱动系统连接,驱动轮与转向装置连接,支撑轮通过可调长度和宽度的可调支架与车架连接,支撑轮与车架之间设置有空隙,该农用高地隙作业机车身倾斜度、轮距可调和转向半径小,稳定性高,且价格较低,以满足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需要。
  • 一种农用高地隙作业机-201420514261.0
  • 范国强;孟相国;孙丰涛;许风华;冯海明 - 泰安海松机械有限公司;山东农业大学
  • 2014-09-09 - 2015-03-18 - B62D61/02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农用高地隙作业机,它包括车架、车轮、驾驶室、操作系统和驱动装置,车轮包括设置在车架前后端的两个驱动轮以及设置在车架两侧的两个支撑轮,四个轮呈菱形分布,驱动轮设置在基座Ⅰ上,基座Ⅰ与车架铰接,驱动轮也为转向轮,驱动轮与驱动系统连接,驱动轮与转向装置连接,支撑轮通过可调长度和宽度的可调支架与车架连接,支撑轮与车架之间设置有空隙,该农用高地隙作业机车身倾斜度、轮距可调和转向半径小,稳定性高,且价格较低,以满足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需要。
  • 一种电动两轮汽车-201420469283.X
  • 祝凌云 - 祝凌云
  • 2014-08-19 - 2015-01-14 - B62D61/02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两轮汽车,包括:车架;与所述车架联接的外壳;与所述车架联接的一个前轮及一个后轮;与所述车架联接的陀螺装置,所述陀螺装置包括飞轮;以及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在所述电动两轮汽车的启动但未行驶期间、正常行驶期间或转弯期间,通过控制所述飞轮的进动角速度来维持所述电动两轮汽车的车身的平衡。
  • 一种基于Mega16的微型双轮摩托车-201410463081.9
  • 李相武;王瑛;李忠喜 - 哈尔滨恒誉名翔科技有限公司
  • 2014-09-12 - 2014-12-10 - B62D61/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类似于传统的倒立摆的构简单的轮式移动机器人。基于Mega16的微型双轮摩托车是基于典型的移动倒立摆模型设计的,根据运动特性可将其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为机械系统,包括两轮、车体、框架等,负责实现机器人的机构功能,承载硬件电路、搭建工作平台;第二部分为控制系统,包括:电机、驱动器、传感器、电池等。其中传感器为系统提供反馈信号,构造闭环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通过PID控制来控制系统的平衡运动。
  • 一种苗木短途运输车-201320660594.X
  • 陈振雄;陈友光;周仲祥;黄衍生;吴时雨 - 广东如春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 2013-10-25 - 2014-04-02 - B62D61/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苗木短途运输车,包括支撑轴及设于支撑轴两端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轴上设有一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一苗木固定基座,所述的支撑架上还设有一牵引拉力圈,所述的拉力圈上连接有一牵引绳。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苗木短途运输车,具有的有益效果为:解决了短距离中转大树的问题,方便快捷,省力省工,通常3-4个人就可以完成中转,大大节省了中转费用;在运输过程中对苗木基本无伤害,有效的保证了运输过程对苗木土球无伤害,确保苗木不松、散土球,成活率较高,大大降低了运输损耗。
  • 一种机器人的跨障碍行走机构-201220615226.9
  • 侯俊岭;付植桐;杨俊 - 上海欧桥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申能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津瑞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 2012-11-20 - 2013-06-12 - B62D61/02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器人的跨障碍行走机构。包括自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在自走机器人的底盘上安装有从动轮支架,从动轮支架沿前行方向设置,在从动轮支架的前后两端由转轴连接从动轮,在底盘的中部安装有主动轮支架,主动轮支架的上端由转轴连接在底盘上,在主动轮支架中部设置有弹簧拉杆,弹簧拉杆上连接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与位于底盘上的弹簧高度调节立柱相连接,在主动轮支架下端的两侧各安装有一主动轮,每个主动轮各自连接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在安装时处于预压力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轮与从动轮在同一平面,主动轮的轴线位于两个从动轮的跨距中心线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够实现自走机器人的跨障行走。
  • 一种机器人的跨障碍行走机构-201210470998.2
  • 侯俊岭;付值桐;杨俊 - 上海欧桥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申能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津瑞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 2012-11-20 - 2013-02-13 - B62D61/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人的跨障碍行走机构。包括自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在自走机器人的底盘上安装有从动轮支架,从动轮支架沿前行方向设置,在从动轮支架的前后两端由转轴连接从动轮,在底盘的中部安装有主动轮支架,主动轮支架的上端由转轴连接在底盘上,在主动轮支架中部设置有弹簧拉杆,弹簧拉杆上连接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与位于底盘上的弹簧高度调节立柱相连接,在主动轮支架下端的两侧各安装有一主动轮,每个主动轮各自连接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在安装时处于预压力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轮与从动轮在同一平面,主动轮的轴线位于两个从动轮的跨距中心线上。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够实现自走机器人的跨障行走。
  • 球形两轮双向轿车-201010254433.1
  • 于雪松 - 于雪松
  • 2010-08-18 - 2010-12-22 - B62D61/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形两轮双向轿车,它包括球形轮或椭圆形车轮、驾驶舱、减震系统、驱动装置、动力装置、两组双臂扭杆式转向、悬挂系统等。该车运用了“不倒翁”的原理,两个带凸缘的球形或椭圆球形车轮和与之相连接的舱身中段横截面为圆形、卵形、或近似椭圆形的不规则曲面形驾驶舱、位于驾驶舱的最底部动力舱使整车重心位于轴中心线以下,重心至地面的垂直高度小于球形轮的半径,车身倾斜时,车身沿着球形轮的弧面左右摆动,重心升高,会产生使车身恢复至垂直状态的力矩,使两轮车在静止状态下不需要任何支撑或扶持即可具备自身稳定、在一定幅度内左右摇摆而不会翻倒的性能。
  • 两轮轿车-200920080819.8
  • 孙悦铷 - 孙悦铷
  • 2009-05-13 - 2010-02-03 - B62D61/02
  • 一种两轮轿车,其特征是,由车门、挡风玻璃、车篷与车底盘连接构成防护罩体,其悬挂的车轮只有两个,为一个前轮一个后轮,踏板两侧与车门下部设置有便于驾驶员停车时伸脚踏地的活动区域;该车采用摩托车发动机做动力机,或采用电动机做动力机,或将摩托车发动机与电动机同时装配做动力机。本实用新型既避免了现有轿车四个轮子容易堵车且能耗高昂等问题,又克服了现有两轮摩托车或两轮电动车不防风雨和不安全的缺点,实现了轿车二轮化和两轮摩托车及两轮电动车的轿车化。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