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芯反共振光纤冷原子束流导引与通量探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775716.7 申请日: 2018-07-16
公开(公告)号: CN108770177B 公开(公告)日: 2019-08-20
发明(设计)人: 徐小斌;宋凝芳;胡笛;路想想;李玮;宋一桐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主分类号: H05H3/02 分类号: H05H3/02
代理公司: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代理人: 姜荣丽
地址: 100191***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芯反共振光纤冷原子束流导引与通量探测方法及装置,属于量子传感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步骤一、冷却原子与产生冷原子束流;步骤二、利用导引激光激发空芯反共振光纤中的基模高斯光束对冷原子束流进行导引;步骤三、对空芯反共振光纤输出端的冷原子束流的原子通量进行探测。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空芯反共振光纤的冷原子束流导引与原子通量探测装置,所述装置具体包括:冷原子束流产生部分、冷原子束流导引部分以及冷原子束流探测部分。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可导引连续冷原子束流,解决了冷原子束流耦合进空芯反共振光纤内效率低的难题,同时采用平衡探测法与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相结合的方案,提高了测量分辨率。
搜索关键词: 冷原子 束流 导引 空芯 光纤 探测 原子通量 通量 微弱信号检测 测量分辨率 方法和装置 传感技术 导引激光 高斯光束 光纤输出 平衡探测 探测装置 耦合 基模 量子 冷却 激发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空芯反共振光纤的冷原子束流导引与原子通量探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冷却原子与产生冷原子束流;步骤二、利用导引激光激发空芯反共振光纤中的基模高斯光束对冷原子束流进行导引;步骤三、对空芯反共振光纤输出端的冷原子束流的原子通量进行探测,具体为:采用共振吸收法探测冷原子束流,并使用平衡探测法与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相结合提取微小信号强度,计算空芯反共振光纤输出端的冷原子束流中冷原子的数目及原子通量;所述共振吸收法具体为:利用一束功率10μW的探测光垂直于冷原子束流运动方向照射通过空芯反共振光纤的冷原子束流,探测光频率与冷原子跃迁频率共振,使所述冷原子束流中的冷原子跃迁并吸收一部分探测光功率,实现共振吸收;所述平衡探测法具体为:探测激光经准直器准直输出后,经过偏振消除模块进行偏振滤除,再依次通过1/2λ波片和柱面镜,在z方向被压缩成长1mm,x方向被压缩后形成宽0.5mm的探测激光;该压缩后的探测激光经过偏振分光棱镜两次反射后分成两束激光,其中一束作为探测光,另一束作为参考光;所述探测光的传播方向与冷原子束流速度方向垂直,沿y方向通过空心反共振光纤输出的冷原子束流;所述参考光位于空芯反共振光纤及探测光所形成的平面上方20mm处,与探测光平行,通过冷原子束流输出位置的探测光与未通过冷原子束流输出位置的参考光共同被耦合进平衡放大光电探测器中,经功率相减并放大处理,以电压信号作为输出;该电压信号是冷原子束流吸收的探测光功率的对应量,所述电压信号可发送至示波器直接输出显示;所述参考光和探测光的功率相等;采用微弱信号检测的方法,提取上述平衡探测法得到的电压信号,具体为: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两路相位、幅值及频率完全相同的高频调制方波,一路作为AOM驱动模块的启动电信号来控制阻断光的AOM以高频进行开关循环;一路作为锁相放大器的参考信号输入,阻断光沿x轴垂直入射进真空探测腔中,位于空芯反共振光纤输出端面与探测光之间;当阻断光打开时,空芯反共振光纤导引输出的冷原子束流被打断;阻断光关闭时,冷原子束流运动至探测光区域;利用锁相放大器将平衡放大光电探测器输出的电信号与信号发生器产生的参考信号进行相干检测,利用Matlab储存并处理检测数据,进而计算得到冷原子束流的原子通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77571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空芯反共振光纤冷原子束流导引与通量探测方法及装置-201810775716.7
  • 徐小斌;宋凝芳;胡笛;路想想;李玮;宋一桐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18-07-16 - 2019-08-20 - H05H3/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芯反共振光纤冷原子束流导引与通量探测方法及装置,属于量子传感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步骤一、冷却原子与产生冷原子束流;步骤二、利用导引激光激发空芯反共振光纤中的基模高斯光束对冷原子束流进行导引;步骤三、对空芯反共振光纤输出端的冷原子束流的原子通量进行探测。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空芯反共振光纤的冷原子束流导引与原子通量探测装置,所述装置具体包括:冷原子束流产生部分、冷原子束流导引部分以及冷原子束流探测部分。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可导引连续冷原子束流,解决了冷原子束流耦合进空芯反共振光纤内效率低的难题,同时采用平衡探测法与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相结合的方案,提高了测量分辨率。
  • 原子束源-201680002242.1
  • 辻裕之;高桥知典;近藤好正;北村和正;赤尾隆嘉;长江智毅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2016-08-18 - 2019-02-15 - H05H3/02
  • 原子束源(10)具备:筒状的阴极(20),其具有设置有能够射出原子束的射出口(32)的射出部(30);设置在阴极20的内部的棒状的第一阳极40;以及与第一阳极(40)分开设置在所述阴极(20)的内部的棒状的第二阳极(50);通过将从阴极(20)的形状、第一阳极(40)的形状、第二阳极(50)的形状、以及阴极(20)与第一阳极(40)和所述第二阳极(50)的位置关系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设为预定的构成,从而抑制溅射粒子的射出,该溅射粒子是由第一阳极(40)与第二阳极(50)之间的等离子体生成的阳离子与阴极(20)、第一阳极(40)及第二阳极(50)中的至少一个发生碰撞而产生的。
  • 一种使用无隔膜型激波管的超高温分子束源-201720212006.4
  • 俞冰;张向平;赵永建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 2017-02-24 - 2017-09-12 - H05H3/02
  •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能量分子束流产生领域,一种使用无隔膜型激波管的超高温分子束源主要包括由分流器I和分流器II相间隔为真空室I和真空室II和真空室III而组成的真空腔、驱动气体进口、主阀、高压室、低压室、束流出口I、分流器I、斩波器、束流出口II、分流器II、供气阀、排气阀,由所述驱动气体进口、主阀、高压室、低压室、束流出口I依次连接组成的激波管位于所述真空室I,所述斩波器位于所述真空室II,所述分流器I和所述分流器II中间均开有小孔。本实用新型激波加热时间短,喷嘴温度不会上升很快,克服了喷嘴温度对材料的限制,能产生具有更高平移动能的分子束;无隔膜型激波管不用像现有隔膜型激波管那样需要频繁更换隔膜,节省成本及时间。
  • 一种使用无隔膜型激波管的超高温分子束源-201710126773.8
  • 赵永建;张向平;方晓华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 2017-02-24 - 2017-05-31 - H05H3/02
  • 本发明涉及高能量分子束流产生技术领域,一种使用无隔膜型激波管的超高温分子束源主要包括由分流器I和分流器II相间隔为真空室I和真空室II和真空室III而组成的真空腔、驱动气体进口、主阀、高压室、低压室、束流出口I、分流器I、斩波器、束流出口II、分流器II、供气阀、排气阀,由所述驱动气体进口、主阀、高压室、低压室、束流出口I依次连接组成的激波管位于所述真空室I,所述斩波器位于所述真空室II,所述分流器I和所述分流器II中间均开有小孔。本发明激波加热时间短,喷嘴温度不会上升很快,克服了喷嘴温度对材料的限制,能产生具有更高平移动能的分子束;无隔膜型激波管不用像现有隔膜型激波管那样需要频繁更换隔膜,节省成本及时间。
  • 一种流体冷却的气体亚稳态原子束流产生装置-201610350247.5
  • 洪延姬;冯高平;王明东;文明 -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
  • 2016-05-24 - 2016-11-02 - H05H3/02
  • 本发明采用射频气体放电方式,提供一种亚稳态原子束流激发装置。该装置由空心螺线圈组件、黄铜屏蔽层组件、限流导气管组件和超高真空法兰接口组件四部分组成。该装置可采用多种低温流体(空气、水、液氮等)对放电线圈进行冷却降温,克服了在真空环境下进行气体放电时,射频线圈无法散热而导致工作不稳定甚至无法工作的问题;将螺线圈置于导气管内部,通过气体分子与螺线圈管壁的碰撞,原子束流温度可预冷至与冷却介质相同的温度;通过降低原子束流速度,提高束流的准直度,增加原子处于激发区域时间,从而提高亚稳态原子的激发效率;放电系统的相对位置通过简单地增减定位垫环的数量调节,以满足不同工作状态的需求。
  • 一种空间中性原子探测仪器的定标系统及方法-201410806257.6
  • 杨垂柏;曹光伟;张斌全;荆涛;孔令高;张珅毅;路立;梁金宝;朱光武;孙越强 -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 2014-12-19 - 2016-07-13 - H05H3/0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间能量中性原子探测仪器定标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含:粒子检测仪、粒子束流产生装置、真空罐和转台;其中,转台位于真空罐中,粒子检测仪放置在转台上,粒子束流产生装置位于真空罐的外部侧方,且粒子束流产生装置的轴线与真空罐轴线垂直;所述粒子束流产生装置进一步包含:运输管道、注氢设备、加电的静电偏转板;用于产生输入真空罐的中性原子;所述的粒子检测仪用于初步探测中性原子束流的能量和通量参数;所述粒子检测仪得到的粒子能量和通量参数值与待定标测试的中性原子探测仪得到的粒子能量和通量参数值进行比较,进而修正中性原子探测仪指标,完成中性原子探测仪的定标。
  • 一种原子发生器-201510772032.8
  • 李小平;丁甜田;雷敏 - 华中科技大学
  • 2015-11-12 - 2016-03-23 - H05H3/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子发生器,包括真空法兰、气体引入模块、加热模块、隔热模块、冷却模块和出口模块,气体引入模块包括供气源、真空微调阀和供气管;加热模块包括电源、钨毛细管和钨加热子;隔热模块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真空法兰上的钼隔热层;冷却模块包括套接在所述钼隔热层上的冷却套;出口模块包括设置在钨毛细管下方的出口支座,出口支座固定安装在钼隔热层上,其上设置有锥状内孔,锥状内孔的中心线与所述钨毛细管的中心线同线并且其顶端的直径小于其底端的直径。本原子发生器在原子出口处添加了一个有锥状内孔的出口支座,增加原子在小极角的流量密度,抑制原子在大极角的流量密度,改善出口处的原子束的角分布,提高原子利用率。
  • 一种能提高原子束密度的原子发生器-201510769696.9
  • 李小平;雷敏;丁甜田 - 华中科技大学
  • 2015-11-12 - 2016-03-02 - H05H3/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提高原子束流量密度的原子发生器,包括真空法兰、气路组件、加热装置和隔热冷却装置,气路组件包括供气源、真空微调阀、气体引入法兰、供气管、陶瓷套和钨毛细管;加热装置包括直流稳压电源、电引入法兰和钨加热子;隔热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引入法兰、铜套、钼隔热层和冷却块,铜套上设置有冷却水道,钼隔热层的下端设置有作为原子束出口的第一圆孔,铜套上设置有作为原子束出口的第二圆孔,并且所述钨毛细管、第一圆孔、第二圆孔的轴线重合。本发明出口处原子角度分布上,小极角范围内的原子流量密度得到增加,使原子发生器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同时抑制了大极角的原子流量密度,减小了对周围元器件的影响。
  • 一种基于加热的多毛细管氢原子发生装置-201410411357.9
  • 李小平;李炯炯;雷敏;冯加云 - 华中科技大学
  • 2014-08-20 - 2014-12-10 - H05H3/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加热的多毛细管氢原子发生装置,用于将氢气裂解得到氢原子,其包括氢原子发生组件,该氢原子发生组件包括多个相互平行且紧密相邻的金属毛细管,缠绕在所述多根金属毛细管外周的金属加热线圈,所述金属加热线圈接通外界高频交流电,所述高频交流电使金属加热线圈周围产生高速变化的交变磁场,位于磁场内的金属毛细管在电磁感应作用下产生无数涡流,该涡流使毛细管快速发热而温度升高,高温使从金属毛细管一端通入的氢气裂解为氢原子,氢原子从金属毛细管另一端喷出。本发明中采用电感加热多根毛细管,并采用隔热套对发热部件进行隔热,无需额外的冷却设备,得到的氢原子流分布均匀。
  • 一种可调频调幅的连续型冷原子束制备装置-201310169981.8
  • 冯焱颖;陈姝;薛洪波;熊继军 - 清华大学
  • 2013-05-09 - 2014-11-12 - H05H3/02
  • 一种可调频调幅的连续型冷原子束制备装置,其采用三对冷却激光束与真空腔内的原子共振并冷却,再加一对以原子束出射方向为轴线的反亥姆霍兹线圈对原子产生向中心的捕获力;三对激光束由三个依次装有1/2波片、PBS、1/4波片和透镜的扩束器产生平行激光束,及相应经1/4波片和反射镜反射得到的同入射光同频、相反偏振态反射光束组成;在其中一对激光束中耦合一路再泵浦光提高原子利用率;在沿原子束出射方向的1/4波片和反射镜中心小孔形成不平衡光压将原子漏出,得到连续冷原子束;通过改变原子束出射方向上对应激光束的偏振态,改变激光束与原子的相互作用力,实现原子束速度和通量连续可调,即实现了对原子束的调频调幅。
  • 积分球磁不敏囚禁系统-201410014819.3
  • 王文丽;邓见辽;王育竹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2014-01-14 - 2014-04-30 - H05H3/02
  • 一种积分球磁不敏囚禁系统,主要包括真空腔体、磁场系统和光路系统。本发明用于制备高密度、长相干时间的冷原子源。本发明通过一对准赫姆霍兹线圈和单根导线形成Ioffe-Pritchard微磁阱,利用其产生的梯度场搜寻磁不敏原子态,具有装置简易,体积小,功耗低,操作方便等优点,利于实现积分球内原子态的相干操控研究,为最终研制高精度小型化星载原子钟提供一种新的技术。
  • 一种二维可调温控束源装置-201320410555.4
  • 康会鹏;明凯峰;柳晓军 -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 2013-07-11 - 2013-12-25 - H05H3/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维可调温控束源装置,涉及原子束实验技术。本实用新型包括上下依次连接的加热部分(10)、连接部分(20)和调节部分(30);加热部分(10)通过螺丝固定在连接部分(20)中的不锈钢支架(21)之上,可以方便地拆卸和更换;调节部分(30)通过滑块(32)与连接部分(20)中的不锈钢支柱(26)紧密接触,利用千分尺旋钮(31)实现调节。本实用新型在保证原子束源稳定性的同时,能精细地实现原子束位置的二维调节;适用于探测依赖激光空间分布的信号,通过精细调节原子束源的位置,分别获得作用区内来自不同激光区域的信号,由此可对作用区内激光光斑质量进行诊断。
  • 二维可调温控束源装置-201310290437.9
  • 康会鹏;明凯峰;柳晓军 -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 2013-07-11 - 2013-10-09 - H05H3/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可调温控束源装置,涉及原子束实验技术。本发明包括上下依次连接的加热部分(10)、连接部分(20)和调节部分(30);加热部分(10)通过螺丝固定在连接部分(20)中的不锈钢支架(21)之上,可以方便地拆卸和更换;调节部分(30)通过滑块(32)与连接部分(20)中的不锈钢支柱(26)紧密接触,利用千分尺旋钮(31)实现调节。本发明在保证原子束源稳定性的同时,能精细地实现原子束位置的二维调节;适用于探测依赖激光空间分布的信号,通过精细调节原子束源的位置,分别获得作用区内来自不同激光区域的信号,由此可对作用区内激光光斑质量进行诊断。
  • 折叠式双光束磁光阱系统-200910194929.1
  • 周子超;魏荣;史春艳;王育竹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2009-09-01 - 2010-02-24 - H05H3/02
  • 一种折叠式双光束磁光阱系统,主要适用于激光冷却中冷原子的产生。本发明通过多次反射入射激光,在真空腔内形成三对偏振相反,相向传播的激光,并在由反亥姆赫兹线圈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下,形成磁光阱。其特点似利用多次反射,重复利用激光能量,获得冷原子,具有结构简单,功率平衡容易,原子团稳定,激光输入功率低,易于调节的优点,为冷原子频标,精密测量和激光冷却物理实验提供了更好的冷原子源。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