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墨烯包覆镍合金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424401.2 申请日: 2019-05-21
公开(公告)号: CN110170648A 公开(公告)日: 2019-08-27
发明(设计)人: 刘颖;郑峰;吴艳霞;王剑;张彩丽;董楠;韩培德 申请(专利权)人: 太原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B22F1/02 分类号: B22F1/02
代理公司: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代理人: 任林芳
地址: 030024 ***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属石墨烯复合材料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石墨烯/镍复合材料开发中的石墨烯分散性差、石墨烯与镍基体之间界面结合强度低等制约高性能石墨烯/镍复合材料开发的瓶颈,提供一种石墨烯包覆镍合金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先将可溶性固体碳源涂敷在预处理过的镍合金粉体颗粒表面,与隔离剂混合后在保护气氛下进行高温退火和快速冷却处理,通过碳元素的溶解‑析出机制在镍合金颗粒表面生长石墨烯而获得石墨烯包覆的镍合金复合粉体。有效抑制石墨烯团聚、与金属颗粒界面结合强度低等问题,石墨烯包覆镍合金复合粉体适用于传统粉末冶金或多种增材制造过程,用于开发轻质高强,兼具导电、导热、耐磨、耐腐蚀等功能特性的结构功能一体化镍基复合材料。
搜索关键词: 石墨烯 复合粉体 镍合金 包覆 镍复合材料 界面结合 制备 石墨烯复合材料 预处理 传统粉末冶金 镍基复合材料 可溶性固体 镍合金粉体 镍合金颗粒 导热 表面生长 高温退火 功能特性 结构功能 金属颗粒 颗粒表面 快速冷却 轻质高强 有效抑制 制造过程 析出 包覆的 分散性 隔离剂 耐腐蚀 镍基体 碳元素 导电 开发 耐磨 涂敷 溶解 团聚 一体化 瓶颈 制约
【主权项】:
1.一种石墨烯包覆镍合金复合粉体,其特征在于:先将可溶性固体碳源涂敷在预处理过的镍合金粉体颗粒表面,与隔离剂混合后在保护气氛下进行高温退火和快速冷却处理,通过碳元素的溶解‑析出机制在镍合金颗粒表面生长石墨烯而获得石墨烯包覆的镍合金复合粉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2440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york-shell结构CoNi@TiO2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201710880341.6
  • 高志猛;冯建杰;刘敏 - 承德中宇众航新材料有限公司
  • 2017-09-26 - 2019-11-08 - B22F1/02
  • 本发明公开一种york‑shell结构CoNi@TiO2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纳米微球,包括CoNi合金粒子核结构、壳层结构和中空层结构;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反应原材料的准备;步骤2、CoNi合金粒子核结构的制备;步骤3、内冲氮气处理,再用烘箱加热;步骤4、降温冷却,收集固相,乙醇冲洗,真空干燥;步骤5、注氮处理,将产物转移至乙醇、蒸馏水和氨水的反应溶液中;步骤6、反应物洗涤,干燥;步骤7、将上述反应物溶解在异丙醇溶剂中;步骤8、选取上述反应完成后得到的粉状体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本发明所述的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提高了CoNi@TiO2的耐腐蚀性和微波吸收率。
  • 一种制备镀铬石墨烯/铜复合粉末的方法-201711180667.4
  • 杨晓红;陈昱;邹军涛;梁淑华;肖鹏 - 西安理工大学
  • 2017-11-23 - 2019-10-25 - B22F1/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镀铬石墨烯/铜复合粉末的方法,具体为:将硫酸铬溶液加入氧化石墨烯溶液,进行化学镀铬,得到镀铬石墨烯混合溶液;在镀铬石墨烯混合溶液中加入铜粉,均匀分散后,加入水合肼,进行还原反应;对反应后的混合溶液进行离心、清洗,并对沉淀物进行干燥,即得到镀铬石墨烯/铜复合粉末。本发明通过对石墨烯化学镀铬进行表面改性,使石墨烯层片之间插入了铬粒子,从而使得石墨烯在与铜粉混合时,石墨烯不易产生团聚现象。通过镀铬石墨烯制备出镀铬石墨烯/铜复合粉末混合分散的更均匀,有利于获得组织均匀,强度和电导率均较高的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
  • 一种结合3D打印技术制备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方法-201711137115.5
  • 何新波;潘彦鹏;任淑彬;吴茂;曲选辉 - 北京科技大学
  • 2017-11-16 - 2019-10-18 - B22F1/02
  • 一种结合3D打印技术制备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金刚石复合材料领域。本发明采用盐浴镀覆技术在金刚石表面镀覆一层均匀的Cr7C3用来改善金刚石与铜的润湿性,然后采用化学镀覆方法继续在Cr7C3层表面镀铜,通过控制镀液中Cu2+含量来控制镀铜层厚度,从而制备出双镀层Cu‑Cr7C3‑Diamond粉末。采用3D打印技术对双镀层金刚石粉末进行激光熔覆,通过金刚石颗粒表面镀铜层熔化而相互粘接形成具有特定形状的多孔预制坯骨架,再放入开瓣石墨模具中通过无压熔渗铜液制备具有复杂形状的金刚石/铜复合材料零部件。该工艺能够制备出组织均匀、致密度高的复合材料,还可直接制备出具有复杂形状的金刚石/铜复合材料零件,解决了金刚石/铜复合材料难以机械加工的困难,可以根据需求定制化生产。
  • 一种改善金属软磁粉耐腐蚀性能方法-201910593879.8
  • 耿振伟;胡庚;朱圆圆;韩仕杰;王雪珂 - 深圳市麦捷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9-07-02 - 2019-10-08 - B22F1/02
  • 一种改善金属软磁粉耐腐蚀性能方法,本发明属于被动电子元器件领域,一种改善金属软磁粉耐腐蚀性能方法,所述的改善方法包括3步:1)取硼酸、可溶性磷酸盐、高锰酸钾加入到溶剂中,搅拌均匀后加入金属软磁粉,搅拌使溶剂挥发并在60℃~100℃烘干;2)取水玻璃、可溶性钼酸盐,加入到溶剂中,搅拌均匀后加入步骤1中金属软磁粉,搅拌使溶剂挥发并在100℃~180℃烘干;3)取偶联剂溶于溶剂中,搅拌均匀后加入步骤2中的金属软磁粉,搅拌使溶剂挥发并在60℃~100℃烘干,烘干后金属软磁粉过200目及以上标准筛,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经此处理的金属软磁粉制成的电子元器件能长期保持高绝缘、高防锈特性。
  • 一种共轭聚合物修饰的表面可控的银粉及其制备方法-201910682311.3
  • 谭恺;路承杰;王海林;史伟 - 常州宝邦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 2019-07-26 - 2019-10-08 - B22F1/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轭聚合物修饰的银粉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银粉表面通过吸附作用包覆共轭聚合物,且在制备过程中采用高分子分散剂和无机分散剂混用的方法制备而成。本发明基于共轭聚合物修饰的银粉表面可控,具有很好的分散性和导电性,可以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导电浆料中,提高导电浆料的稳定性、印刷性和用其制得电池片的光电转化效率。另外,因分散剂而残留的少量磷元素可以起到重掺杂的作用,有利于形成好的接触电阻。
  • 一种金属软磁粉高绝缘性包覆处理方法-201910698020.3
  • 耿振伟;胡庚;朱圆圆;韩仕杰;王雪珂 - 深圳市麦捷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9-07-31 - 2019-10-08 - B22F1/02
  • 一种金属软磁粉高绝缘性包覆处理方法,本发明属于被动电子元器件领域,为解决单一的磷化法存在的两个问题:1)磷化膜在160℃及以上高温条件下附着力减少,甚至脱落;2)绝缘性能差。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软磁粉高绝缘性包覆处理方法,可用于钝化金属软磁粉,其中每100份重量的金属软磁粉中加入0.5~3.5份可溶性磷酸盐、0.01~1.0份可溶性钼酸盐、0.05~2.5份可溶性铈盐、0.01~0.5份草酸、0.05~0.55份可溶性镍盐、0.01~1.5份可溶性锶盐、0.01~0.55份硅藻土,上述物料按一定顺序加入金属软磁粉中,待反应完全后取出烘干;之后再加入0.01~1.55份偶联剂、100~500份稀释剂、0.50~5.00份环氧树脂,待搅拌完全后取出烘干。由此钝化后金属软磁粉制成的电子类元器件具有优良的绝缘(≥1TΩ)、且能长期保持高绝缘特性。
  • 一种帽盖状金核/硫化铜壳结构的纳米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201710283916.6
  • 刘正奇;刘桂强;刘怡;汤莉;黄镇平;陈检 - 江西师范大学
  • 2017-04-26 - 2019-10-08 - B22F1/0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帽盖状金核/硫化铜壳结构的纳米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金纳米棒为种子,基于外延生长法,在环六亚甲基四胺和硫代乙酰胺的辅助作用下,使得硫化铜在圆柱形金纳米棒表面进行选择性生长,从而得到帽盖状金核/硫化铜壳结构的纳米棒复合材料。帽盖状硫化铜壳主要包覆在金纳米棒两端,纵横比的增加导致纵向等离激元共振明显红移,使得其物理、化学性质更多元化,可调性很强。本发明将帽盖状的硫化铜壳选择性生长在圆柱形金纳米棒两端外表面,提供的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可重复性高且得到的帽盖状金核/硫化铜壳结构纳米棒复合材料尺寸均匀、结构稳定且光学性质可调。
  • 用于铜-碳复合材料制造的镀铜碳粉-201910181329.5
  • 王宏亮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2019-03-11 - 2019-10-01 - B22F1/02
  • 一种铜‑碳复合材料形成的混合物,包括多个碳颗粒,每个碳颗粒电镀有铜。碳颗粒在电镀前具有在约0.5微米至500微米之间的平均尺寸。多个铜颗粒与电镀有铜的多个碳颗粒结合形成混合物。该混合物在挤压之前被预热,或者在环境温度下被挤压,以形成铜‑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在大约500开尔文的温度下的电导率大于铜的电导率。
  • 一种添加有纳米TiO2的合金粉末的制备方法-201810290341.5
  • 陈翠欣;赵向东;刘宝玺;薛海涛;左玉强 - 河北工业大学
  • 2018-03-30 - 2019-10-01 - B22F1/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添加纳米TiO2合金粉末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采用喷雾造粒的方法,将纳米TiO2包覆在该基体合金粉末的主成分原料粉末的表面上,使之形成TiO2/主成分原料粉末的包覆颗粒,进而使得纳米TiO2弥散分布在合金粉末中,制备出含有纳米TiO2的合金粉末;制备的工艺步骤为:制胶→胶与纳米TiO2混合→超声波振动→加入还原铁粉→喷雾造粒→混粉。该方法操作比较简单,工艺流程相对简便,且制备所用的粘结剂原料均为绿色无污染。通过该方法添加的纳米TiO2均匀的弥散分布在基体合金粉末中,有效地防止了纳米TiO2团聚现象的发生。
  • 被覆铜粉末、铜糊和铜导体膜-201610158067.7
  • 加藤浩司 - 株式会社则武
  • 2016-03-18 - 2019-09-27 - B22F1/02
  • 本发明提供能够形成耐氧化性高且导电性高的导体膜的铜粉末、铜糊以及难以发生氢脆且导电性高的铜导体膜。一种铜糊,是向铜粉末、载色剂中以按CaO换算相对于铜为25~1200ppm左右的比例添加有机钙化合物而成的,在烧成处理时,在铜粉末中作为脱氧剂而添加的磷与钙进行化合,因此磷与铜的反应被抑制。其结果,抑制了由含有磷导致的电阻值的增大,因此能够得到导电性高的内部电极。而且,不使磷损害导电性的结果是在铜粉末的制造过程中不需要出于提高导电性的目的来除去磷,因此具有能够得到高耐氧化性、所形成的内部电极也难以发生氢脆的优点。
  • 覆银铜粉及使用其的铜膏、导电性涂料、导电性片以及覆银铜粉的制造方法-201580079931.8
  • 冈田浩 -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 2015-10-27 - 2019-09-27 - B22F1/02
  • 一种覆银铜粉,能够使铜粉彼此的触点增多而确保优异的导电性,并且适宜地用于导电性膏、电磁波屏蔽等用途。本发明的覆银铜粉(1)呈现树枝状形状,该树枝状形状具有直线生长的主干(2)与从该主干(2)分支出的多个枝(3),主干(2)及枝(3)由平板状铜粒子集合而构成,该平板状铜粒子是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而求出的剖面平均厚度为0.02μm~5.0μm的平板状的铜粒子,在该铜粒子的表面被覆有银,所述覆银铜粉的平均粒径(D50)为1.0μm~100μm,所述铜粒子的相对于平板状面为垂直方向的最大高度是该平板状面的水平方向的最大长度的1/10以下。
  • 核壳结构碳包覆钛及钛合金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201711067387.2
  • 杨亚锋;李少夫;朱庆山;谭冲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2017-11-02 - 2019-09-24 - B22F1/02
  • 一种核壳结构碳包覆钛及钛合金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粉体以钛或钛合金粉体为核,以石墨颗粒、碳纳米管、碳纳米棒、无定形碳中一种或者多种碳物质为壳。本发明的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是通过流化床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实现的,所述复合粉体具有产品纯净、杂质含量低,碳包覆层与钛基体之间结合力强、不易脱落,碳物质在粉体表面分布均匀、含量可控等优点。该复合粉体可以直接作为碳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生产原料,能够解决传统粉末冶金技术制备碳增强钛基复合材料中存在的富碳相分布不均匀、数密度不易控制、杂质含量过高等问题。
  • 功能复合粒子及其制备方法-201910555403.5
  • 温振伟;袁安素 - 纳狮新材料(浙江)有限公司
  • 2019-06-25 - 2019-09-17 - B22F1/02
  •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了一种功能复合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功能复合粒子,其包括内核和壳层。所述内核由功能金属粒子构成并具有外表面;且所述壳层包括活性炭,所述壳层通过物理气相沉积(PVD)工艺设置在所述内核的外表面上,其中,所述活性炭为层状结晶堆叠结构从而允许所述内核中的功能金属粒子的离子态经由所述纳活性炭的晶界缓释至所述壳层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功能复合粒子能够通过其壳层中的活性炭,提供吸附功能来吸附周遭的粉尘粒子及附著在粉尘粒子上的各种细菌,并且与此同时透过由内核穿过所述活性炭的晶界释放的功能金属粒子的离子态达到抗菌及杀菌的作用,从而使其能够同时具备吸附及抗菌的功效。
  • 通过基于粉末床的增材制造工艺由超合金制造部件的方法和由超合金制成的部件-201680018190.7
  • F.海因里希斯多夫;R.赖歇;D.雷兹尼克;O.施蒂尔 - 西门子公司
  • 2016-03-10 - 2019-09-13 - B22F1/02
  • 本发明涉及通过例如激光熔融来制造部件的方法。在此,在粉末床(13)中制造部件(19),其中粉末被激光束(17)熔融。如果部件(19)例如由镍基超合金制备,则对于该合金典型的具有γ'析出物的微结构仅当根据本发明正在凝固和冷却的材料(在由激光束(17)产生熔池后不久)的冷却速率保持小于1℃/秒时才产生。为此,根据本发明规定,借助加热装置(23)预热所述粉末床。根据本发明,将粉末预热至约1000℃的温度范围仅能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即,由镍基超合金构成的粉末涂覆有例如由氧化铝形成的薄层。由此防止了粉末床中没有参与部件(19)的形成的那些颗粒的结块。因此,在制造工序结束后,所述粉末可被有利地轻易去除并且多次使用。
  • 硫化亚锡/金纳米颗粒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1710680158.1
  • 晏善成;宋海增;徐欣;王俊;吴建盛 - 南京邮电大学
  • 2017-08-10 - 2019-09-10 - B22F1/02
  • 本发明公开了硫化亚锡/金纳米颗粒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是:机械剥离硫化亚锡材料,产物厚度50‑100 nm,大小几微米到十几微米,氩气气氛中退火后备用;滴加氯金酸水溶液到机械剥离的硫化亚锡表面,沉积2‑5 min,氮气吹走多余的液体,120‑150℃反应时间2‑5;反应结束后,快速取出样品,得到金纳米颗粒在硫化亚锡自取向性组装,所得金纳米颗粒尺寸几十纳米,结晶性好,在光电探测器件、生物传感等领域具有广泛重要的应用前景。
  • 一种纳米金颗粒泡沫包覆聚苯乙烯微球的自组装方法-201811196716.8
  • 董烁;刘飒飒;易林;成乐笑;黎诗剑 - 华中科技大学
  • 2018-10-15 - 2019-09-06 - B22F1/02
  • 本发明属于微纳复合材料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纳米金颗粒泡沫包覆聚苯乙烯微球的自组装方法。通过对聚苯乙烯微球乳液进行改性,使得该微球表面带有电荷,然后与纳米金浓缩液混合,使得纳米金粒子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吸附在聚苯乙烯微球表面,多次重复包覆,直至纳米金颗粒最终以泡沫状形式包覆在聚苯乙烯微球表面,获得以聚苯乙烯微球为核,以纳米金颗粒泡沫为壳的微纳核壳结构复合材料,由于壳层结构为泡沫状,其壳层孔隙率和体表面积较大,由此解决现有技术采用微球核表面通过金种子生长得到的壳层孔隙率低和体表面积较小的技术问题。
  • 一种热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201710989072.7
  • 卯志华 - 东莞市热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
  • 2017-10-22 - 2019-09-06 - B22F1/0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含有Ni2+的化学镀液对Cu2SnSe3热电粉末进行包覆,还原后得到具有Ni镀层的Cu2SnSe3‑Ni复合粉体,然后经过压制和两步加热烧结步骤,得到块状热电材料,加工时间短,制备量大,粉体包覆均匀,处理工艺简单,设备成本较低,适合规模化生产,所得热电材料热导率低、电导率高,ZT值有明显提升。
  • 含Pt-Au双金属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201710866405.7
  • 刘意;姜久兴;方亦齐 - 安康德美(中山)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2017-09-22 - 2019-09-03 - B22F1/0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Pt‑Au双金属纳米粒子,其按以下用量比例包含以下组分:含铂种子液,其包含:(1)含铂种子液,其包含:浓度为1~6%wt的乳化剂水溶液4~10mL、去离子水1~3mL、无水乙醇2~8mL、浓度为1%wt的H2PtCl6水溶液0.05~0.2mL、浓度为0.008‑0.02mM的NaBH4水溶液0.5~1.2mL;(2)生长液,其包含:浓度为1~6%wt的乳化剂水溶液20~40mL、去离子水30~70mL、无水乙醇20‑70mL、浓度为0.002~0.006mM的AgNO3水溶液0~1mL、浓度为0.001~0.006mM的AuCl3溶液6~18mL、浓度为5~20%wt的HNO3水溶液0.4~2mL、浓度为0.05mM的Vc水溶液0.2~1mL。本发明的含Pt‑Au双金属纳米粒子中双金属元素均匀分布、稳定性良好。
  • 一种光伏电池正银浆料用超细银粉的制备方法-201910387322.9
  • 李向清;郜思衡;秦利霞;康诗钊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2019-05-10 - 2019-08-27 - B22F1/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电池正银浆料用超细银粉的制备方法,通过在液相还原法合成超细银粉的过程中适时引入氧化石墨烯,利用其表面丰富的含氧官能团与银离子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提高银与氧化石墨烯之间的作用以及还原后银粒子的分散性,同时借助其较高的电子迁移率提高银粉的导电性,从而克服传统分散剂对银粒子导电性的抑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工艺过程简单易操作、银的分散性好、电子迁移率高、导电性能好等优点。
  • 石墨烯包覆镍合金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201910424401.2
  • 刘颖;郑峰;吴艳霞;王剑;张彩丽;董楠;韩培德 - 太原理工大学
  • 2019-05-21 - 2019-08-27 - B22F1/02
  • 本发明属石墨烯复合材料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石墨烯/镍复合材料开发中的石墨烯分散性差、石墨烯与镍基体之间界面结合强度低等制约高性能石墨烯/镍复合材料开发的瓶颈,提供一种石墨烯包覆镍合金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先将可溶性固体碳源涂敷在预处理过的镍合金粉体颗粒表面,与隔离剂混合后在保护气氛下进行高温退火和快速冷却处理,通过碳元素的溶解‑析出机制在镍合金颗粒表面生长石墨烯而获得石墨烯包覆的镍合金复合粉体。有效抑制石墨烯团聚、与金属颗粒界面结合强度低等问题,石墨烯包覆镍合金复合粉体适用于传统粉末冶金或多种增材制造过程,用于开发轻质高强,兼具导电、导热、耐磨、耐腐蚀等功能特性的结构功能一体化镍基复合材料。
  • 一种聚合物包覆的纳米镁基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201610931895.X
  • 原建光;武英;李李泉;朱云峰;况春江;周少雄 - 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6-10-31 - 2019-08-27 - B22F1/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包覆的纳米镁基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储氢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聚合物包覆的纳米镁基储氢材料,按质量百分比由如下组分制成:镁镍合金:80‑98%,聚合物:2‑20%;以镁粉与镍粉为原料经混合预处理、氢化燃烧合成、然后与聚合物通过强力机械球磨制备而成。本发明提供的聚合物包覆的纳米镁基储氢材料具有优异的低温吸放氢动力学性能:在473K下,60min内,吸氢量达到3.73wt.%,120min内,放氢量达到1.02wt.%;在523K下,60min内,其吸氢量高达4.04wt.%,120min内,放氢量高达2.18wt.%,可以用于氢气的储运和氢燃料电池。
  • 一种制备核-壳结构SMC材料的绝缘包覆装置-201821809036.4
  • 梁丽萍;邵国庆;李东田;吴玉明 - 山东精创磁电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18-11-02 - 2019-08-27 - B22F1/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备核‑壳结构SMC材料的绝缘包覆装置,属于SMC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所述绝缘包覆装置包括包覆腔体,所述包覆腔体上连接有包覆介质溶液雾化气提供装置和粉料喷吹提供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包覆介质溶液雾化气进行包覆,能够节省包覆介质用量,降低环境压力,简化工艺,降低成本,并且粉料采用喷吹提供方式,在制备过程中能够避免粉末颗粒间团聚,保证包覆层形成的完整性,包覆效果好,能够提高制得的SMC材料的磁性能。
  • 一种增强相梯度分布熔渗类银基电接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201711220515.2
  • 穆成法;祁更新;吴新合;王开旭;陈家帆 - 温州宏丰电工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 2017-11-29 - 2019-08-23 - B22F1/02
  • 本发明公开一种增强相梯度分布熔渗类银基电接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步骤为:第一步,将银粉、增强相粉、添加物粉体X进行高能球磨,制备成复合粉体;第二步,将复合粉体与银粉进行混粉、过筛,再加入银粉进行湿法混合,并加入用于粉体造粒的胶体;第三步,将湿法混合后的粉体进行烘干、造粒、成型;所述成型采用至少两步压制,每一步压制形成一层,这些层按照密度从大到小排列;第四步,将坯体进行脱胶、熔渗。本发明制备的材料由工作面至焊接面增强相呈现一定浓度梯度分布,材料电阻随着浓度变化,不断降低,保障了开关在使用过程中整体接触电阻稳定性,且温升稳定/较低,提高了开关寿命。
  • 胶体金/三氧化二铁核壳型纳米结构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201510845952.8
  • 倪卫海;李月;赵军伟;徐鹏宇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2015-11-27 - 2019-08-23 - B22F1/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体金/三氧化二铁核壳型纳米结构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含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胶体金,并加入碱性物质使所述胶体金呈碱性,之后加入铁源,经反应制得所述胶体金/三氧化二铁核壳型纳米结构复合物,所述复合物的壳层具有均匀介孔结构,所述铁源包括含有有机物配体的铁盐。所述复合物包括胶体金核以及包覆所述胶体金核的三氧化二铁壳层,所述壳层具有均匀介孔结构。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在常温下一步完成,操作简单,重复率高,产品产率高,形貌可控,能耗低,且合成过程中使用的溶剂无毒害,安全环保,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