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注水保护装置及具有其的反应堆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864436.8 申请日: 2019-09-12
公开(公告)号: CN110544543A 公开(公告)日: 2019-12-06
发明(设计)人: 张鹏;何丹丹;董博;苑皓伟;孙琼华;胡服全;刘丽芳;崔蕾;孔晓宁;费立凯;傅孝良;杨燕华 申请(专利权)人: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21C15/18 分类号: G21C15/18
代理公司: 11201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宋合成<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地址: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技城国***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安注水保护装置及具有其的反应堆,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安装于反应堆吊篮的外侧;遮挡板,所述遮挡板与所述本体的边沿相连,且所述遮挡板沿第一方向凸出于所述本体;引流板,所述引流板与所述本体的下边沿相连且从上到下向所述第一方向倾斜延伸。根据本发明的安注水保护装置,通过设置本体、遮挡板和引流板,减少蒸汽向上运动对安注水的夹带,可以防止安注水从冷管旁通,从而可以使安注水向下流入到压力容器的下降段环腔,从而对堆芯进行有效的保护。
搜索关键词: 注水 遮挡板 引流板 保护装置 反应堆 从上到下 倾斜延伸 向上运动 压力容器 下边沿 下降段 吊篮 堆芯 环腔 夹带 冷管 旁通 蒸汽
【主权项】:
1.一种安注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本体,所述本体安装于反应堆吊篮的外侧;/n遮挡板,所述遮挡板与所述本体的边沿相连,且所述遮挡板沿第一方向凸出于所述本体;/n引流板,所述引流板与所述本体的下边沿相连且从上到下向所述第一方向倾斜延伸。/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86443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201721920637.8
  • 不公告发明人 - 安徽中科超安科技有限公司
  • 2017-12-29 - 2020-02-07 - G21C15/1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电宝及其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该系统包括独立热交换器、冷凝器、储水罐、稳压罐、以及连接管道和阀门,其中,所述独立热交换器进出口分别设置独立热交换器出汽管道和独立热交换器进水管道,独立热交换器出汽管道和独立热交换器进水管道之间布置冷凝器,储水罐通过连接管道和第一隔离阀与独立热交换器进水管道相连,储水罐外盘绕来自蒸汽发生器的蒸汽管道,稳压罐通过连接管道与独立热交换器进水管道相连,所述冷凝器和独立热交换器之间设置第二隔离阀和节流孔板。整个系统仅第一和第二隔离阀属于能动设备,在系统启动后,无需外动力运行。本系统结构紧凑、体积小、安全可靠,可以实现对反应堆余热的长期冷却。
  • 一种地下核电站堆腔注入系统-201822231111.X
  • 刘海波;喻飞;赵鑫;潘霄;苏毅;袁博;张顺;叶任时;段斐;荣雪宁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2018-12-28 - 2020-02-07 - G21C15/18
  •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地下核电站堆腔注入系统,它包括位于地面上的地面水池(1)、位于地下岩层内的安全壳(2)和核废物厂房洞室(19);所述的核废物厂房洞室(19)通过堆腔注入管线(6)与安全壳(2)内反应堆堆坑(4)上部连接,所述的核废物厂房洞室(19)通过堆腔输水管线(5)与安全壳(2)内反应堆堆坑(4)底部相连,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堆芯熔融物进一步熔穿压力容器,进而将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至安全壳内的缺点,具有过滤器可灵活布置,根据事故进展及注入量大小,可灵活配置接入过滤器,降低系统放射性水平的优点。
  • 紧凑型压水堆一回路系统-201920767188.0
  • 郑文强;宋亚梅;李海阳;蒋光煜;魏川清;张立德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2019-05-24 - 2020-02-07 - G21C15/1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紧凑型压水堆一回路系统,包括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泵、稳压器、余热排出系统以及差压液位计,所述压力容器与所述蒸汽发生器之间通过第一内外套管结构连通,所述压力容器与所述主泵之间通过第二内外套管结构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与所述余热排出系统之间通过余排管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与所述稳压器之间通过波动管连通,所述波动管于靠近所述蒸汽发生器的一位置设有高压侧测点,所述波动管具有位于所述高压侧测点与所述蒸汽发生器之间的涡流限制管段,所述差压液位计通过引压管分别连接至所述高压侧测点和所述稳压器上设有的低压侧测点。本实用新型能够确保余热排出系统的运行可靠性,保证堆芯冷却功能。
  • 一种双重屏障熔融物包容防护系统-201811343342.8
  • 张震;李朋洲;昝元锋;卓文彬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2018-11-13 - 2020-01-31 - G21C15/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板和双重屏障熔融物包容防护系统,包括熔融物堆内滞留装置、熔融物安全壳内滞留装置和冷却系统,所述熔融物安全壳滞留装置,包括套设在压力容器外并向下延伸的熔融物延展腔、套设在熔融物延展腔外的第一冷却腔,熔融物延展腔由如前所述的冷却板制备而成的第一容器包围在压力容器外围合而成,第一冷却腔由如前所述的冷却板制备而成的第二容器沿着第一容器外周保持适当的间隙绕行围合围成。本发明提供了两个系统共同构成双重屏障熔融物包容系统,用于事故条件下核电设施带放射性的熔融物在安全壳内滞留,可以在多重极端事故条件下保障核设施的安全性,防止放射性泄漏。
  • 一种小型堆乏燃料冷却和净化系统-201810069335.7
  • 张明;谭璞;帅剑云;张立德;张守杰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2018-01-24 - 2020-01-21 - G21C15/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堆乏燃料冷却和净化系统,冷却净化回路从抑压池中取水送入安注水箱内,安注水箱内存放乏燃料,冷却净化回路对安注水箱内的水进行冷却,将其中的乏燃料余热带出,同时,冷却净化回路对安注水箱内的冷却水进行净化;安注水箱内存放的乏燃料移出,冷却净化回路将安注水箱内的水抽取至抑压池。实施本发明的小型堆乏燃料冷却和净化系统,能够解决使用安注水箱存储乏燃料带来的水源补给问题,为乏燃料冷却提供充足的水源,满足小型堆换料时乏燃料的冷却要求;实现小型堆换料时暂存乏燃料的安注水箱的水净化功能;结构设计合理,安全可靠,且易于维修和维护。
  • 一种核电站海水冷却系统加快排水装置-201920495769.3
  • 潘太云;潘晓辉;李立国;欧力瑞;李彦超 - 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
  • 2019-04-12 - 2020-01-21 - G21C15/18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核电站海水冷却系统加快排水装置,包括连通核电站海水冷却系统中任一台泵的出口管道的主排水管道以及设置于主排水管道上并能启动或关停的排水动力单元;其中,排水动力单元启动时,能改变主排水管道内的压力,使主排水管道与对应相连的出口管道之间的内部压力差变大,实现海水由主排水管道对应相连的出口管道加速通过主排水管道排出。实施本实用新型,加快了排水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使SEC系统排水更便捷,从而解决了传统的重力排水方式产生的排水困难及占用大量时间的问题。
  • 减轻核燃料损坏:核反应堆和/或事件或事故-201880035449.8
  • 罗伯特·G·阿布德 - 罗伯特·G·阿布德
  • 2018-10-03 - 2020-01-10 - G21C15/18
  • 组合物、制造和它们的制造和使用方法,其基本由具有大于或等于包含至少19.7%硼‑10同位素的硼的中子吸收截面的中子吸收剂和具有在海平面处在100℃的水的热导率的至少10%的热导率的热导体构成,它们组合以使所述粒子具有至少0.9982g/mL和最多2.0g/ml的密度。可以安置所述组合物以响应正常热阱丧失事件和/或正常冷却剂丧失事件以足以缓解正常热阱丧失事件和/或正常冷却剂丧失事件的量释放。
  • 基于斯特林发动机的核电反应堆堆腔非能动循环冷却系统-201910954757.7
  • 张科;李君仪;李广龙;高筱培 - 合肥本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19-10-09 - 2020-01-03 - G21C15/18
  •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斯特林发动机的核电反应堆堆腔非能动循环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堆腔装置、传热装置、冷却液储存装置、斯特林发动机和冷却液传输装置;传热装置的一端和所述堆腔装置的内部连通,传热装置的另一端斯特林发动机的输入端连通;斯特林发动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却液传输装置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堆腔装置通过冷却液传输装置与所述冷却液储存装置形成循环回路。本发明能够确保核电站在遇到严重事故的情况下特别是核电站在失去全部外部电源的时候,使该系统在非能动的情况下以循环方式向核反应堆的堆腔内注入冷却水,持续带走核反应堆压力容器辐射到核反应堆的堆腔中的热量,确保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完整性、安全性。
  • 一种铅冷快堆余热排出系统-201920462351.2
  • 章求才;陈逸凡;刘佳宁;罗温伟;陈林;胡方俊;黄麟钦;储志豪;何依琳;张利强;李苏哲;熊中祥 - 南华大学
  • 2019-04-08 - 2019-12-27 - G21C15/1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铅冷快堆余热排出系统,该余热排出系统由磁吸式换热器主动余热排出系统、余热驱动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及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三个独立工作的子系统组成,本实用新型通过用气动泵向蒸汽发生器的二次侧供水,解决了因断电工况下主给水泵无法正常工作时,二回路释热功能丧失的问题;同时在主动余热排出系统中采用独立于主动余热排出系统的磁吸式热交换器自然循环冷却回路,解决了传统换热器在断电工况下无法对堆芯进行换热的缺点;从而大大提升了堆芯内冷却剂的换热流量,加快堆芯余热的排出,不仅为反应堆安全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以铅冷快堆为动力的核潜艇研究提供了安全保障,达到了增强反应堆本质安全性的目的。
  • 一种核电厂核燃料余热导出系统-201920032264.3
  • 皮月;李博;于沛;姚亦珺;赵嘉明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2019-01-09 - 2019-12-24 - G21C15/18
  •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厂余热导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厂核燃料余热导出系统,用于导出核电厂的反应堆的堆芯和乏燃料池中的余热,其特征是:包括并联设置的四条冷却列,所述冷却列的上游、下游连接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和乏燃料池形成冷却液的循环回路,每条所述冷却列上沿冷却液流经方向依次设置一个泵前截止阀、一个冷却泵、一个泵后止回阀、一个泵后截止阀、一个换热器前截止阀、一个换热器、一个换热器后截止阀。多条冷却列并联的配置方案,提高了核电厂机组的冗余性和安全性,集中了核电厂的核燃料余热导出功能,提升了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了投资成本。
  • 一种钠冷快堆中间回路非能动事故余热排出系统-201920223010.X
  • 陆道纲;吕思宇;隋丹婷 - 华北电力大学
  • 2019-02-22 - 2019-12-24 - G21C15/18
  •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站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钠冷快堆中间回路非能动事故余热排出系统,包括三条回路组成,分别为:钠池内部与中间热交换器中一次侧所构成的一回路;中间热交换器二次侧与空气热交换器管侧所工程的二回路,空气热交换器与大气所构成的三回路。所述二回路的热管段引出支路与膨胀箱相连。所述空气热交换器置于排风烟囱内部。解决了全厂断电工况下由于独立热交换器(DHX)布置方式所带来的无法在钠池中充分建立自然循环的问题;得到了除独立余热排出系统的2条回路外的4条新的余热排出回路。在反应堆系统安全设计的多样性与冗余性上提供了支持保障。在全厂断电事故工况下,为反应堆提供一种利用自然循环所实现的长期有效的冷却。
  • 直接蒸发式非能动自冷却导流板-201510744943.X
  • 韩旭;封有才;刘宇;李军;张丽;元一单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2015-11-05 - 2019-12-13 - G21C15/18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接蒸发式非能动自冷却导流板,该导流板设置在核电厂安全壳的冷却系统中,包括导流板结构骨架,所述导流板结构骨架的一侧设有导流板多孔材料覆盖层,另一侧设有导流板绝热层,所述导流板结构骨架上设有冷却剂通道,所述冷却剂通道通过冷却剂接入管线与设置在安全壳顶部的导流板保湿冷却剂水箱连接,冷却剂通道上设有冷却剂扩散孔,所述冷却剂扩散孔与所述导流板多孔材料覆盖层连通。本发明的导流板,增加了蒸发换热机制和下降段空气与上升段受热通道内空气的温差,降低了系统热阻,促进了自然通风流量,从而增大系统的冷却能力。
  • 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201510744937.4
  • 韩旭;封有才;李春;邹文重;元一单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2015-11-05 - 2019-12-13 - G21C15/18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包括设置在安全壳外的置顶水箱(5)以及设置在安全壳内的螺旋盘管水冷壁(1),所述螺旋盘管水冷壁(1)的一端通过自然循环入口管线(3)与所述置顶水箱(5)连接,所述螺旋盘管水冷壁(1)的另一端通过自然循环出口管线(2)与所述置顶水箱(5)连接,螺旋盘管水冷壁(1)设置在安全壳穹顶(4)区域,其包括一根螺旋盘管或多根螺旋盘管。本发明的安全壳冷却系统,安全壳贯穿件少、换热面积大、换热效率高以及抗震性能好;结构简单,为核反应堆安全壳提供了更高的固有安全性。
  • 一种乏燃料水池冷却系统-201920506592.2
  • 霍焕广;张艳娥;李洁垚;丘锦萌;刘妍;盛美玲;戴俊 - 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
  • 2019-04-15 - 2019-12-10 - G21C15/18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乏燃料水池冷却系统,以解决现有的乏燃料水池冷却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较低的问题。所述乏燃料水池冷却系统包括乏燃料水池和第一冷却回路,所述乏燃料水池和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形成第一闭合回路;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包括第一取水管路、至少两个第一冷却水泵、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一排水管路;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经由并联连接的至少两个冷却水泵连接至所述第一取水管路的第二端。这样,当第一冷却回路中的一个冷却水泵出现故障时,乏燃料冷却系统仍然能继续运行,乏燃料水池冷却系统的安全性较高,并且,在第一冷却回路设置两个冷却水泵只需要一列供电支持系统,热交换器也只需一列冷却水支持系统,系统的经济性较高。
  • 一种改进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201910609931.4
  • 陆道纲;马翔凤;张钰浩;唐甲璇;夏子涵;梁江涛 - 华北电力大学
  • 2019-07-08 - 2019-11-29 - G21C15/18
  •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池式快堆热工安全技术领域的一种改进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该余热排出系统是一种贯穿堆芯上下腔的池式快堆燃料组件盒内自然循环系统;本余热排出系统由四套独立的冷却环路构成,每套冷却环路均含有位于冷钠池、热钠池之间的贯穿热交换器、止回阀等关键装置与部件。充分考虑运行成本、换热效率、安全性等综合因素,通过设计采用密度差、自身重力等固有特性工作,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减少因电源故障而引起的系统失效,较大程度地降低堆芯熔化概率;更有效地提高余热排出的效率,对提高核电站的固有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 一种冷却系统-201810460831.5
  • 陶俊;梁潇;谢小飞;宿健;陈军;孔翔程 - 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
  • 2018-05-15 - 2019-11-22 - G21C15/18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系统,应用于核电站,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水池和循环回路,所述循环回路包括蒸发器、冷凝器、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其中,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核电站的乏燃料水池内,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所述冷却水池内;所述第一管路连通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一管口与所述冷凝器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二管口与所述蒸发器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一管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二管口的位置。本发明的冷却系统,确保核电站处于全厂断电情况下依然可以带出乏燃料水池中乏燃料的衰变热,防止乏燃料过热损坏。
  • 高压安注系统及其安全注入方法-201711103078.6
  • 张琪;杨江;谭璞;林支康;张立德;梁活;张明;方思远;帅剑云;王婷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2017-11-10 - 2019-11-15 - G21C15/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安注系统及其安全注入方法,高压安注系统包括至少一组高压安注装置;所述高压安注装置包括相接的高压安注单元和硼酸循环单元;所述高压安注单元包括高压安注泵、连接在所述高压安注泵出口和压力容器之间的注入管线、连接在所述高压安注泵入口和安注水源之间的输入管线;所述硼酸循环单元包括硼酸注入箱、连接在所述硼酸注入箱和所述高压安注泵入口之间的硼酸管线。本发明的高压安注系统,取消连接至反应堆一回路系统的冷段和热段管线,通过高压安注泵出口的注入管线直接连接至压力容器,简化系统管线配置;取消了硼酸注入泵及应急注硼管线,应急注硼和高压安注功能通过高压安注泵及注入管线实现,简化系统配置,提高经济性。
  • 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船用反应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201710719215.2
  • 南金秋;张立德;谭璞;帅剑云;张守杰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2017-08-21 - 2019-11-15 - G21C15/18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船用反应堆应急余热排出系统,包括直流蒸汽发生器、第一余热排出系统、第二余热排出系统以及输入管、输出管。直流蒸汽发生器设置在安全壳内,第一余热排出系统、第二余热排出系统设置在安全壳外。第一余热排出系统工作时,经第一出口流出的气态冷却剂进入第一冷凝装置冷凝后,经第二出口流入冷凝收集箱进行收集,抽水装置将冷凝收集箱内的冷却剂由第一入口输送到直流蒸汽发生器内;第二余热排出系统工作时,经第一出口流出的气态冷却剂进入第二冷凝装置冷凝后,靠重力经第一入口输送到直流蒸汽发生器内。结合两种排热方式各自优势,适用事故范围广,排热效率高,同时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和电厂安全性。
  • 一种铅基快堆堆外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201822132156.1
  • 南金秋;周川江;谭璞;张立德 - 岭东核电有限公司;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2018-12-19 - 2019-11-15 - G21C15/18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铅基快堆堆外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包括:装有冷却水的冷却水箱、蒸汽管道、冷却水管道、传热管;冷却水管道第一端与冷却水箱接通,冷却水管道第二端与传热管的第一端接通;蒸汽管道第一端与冷却水箱接通,蒸汽管道的第二端与传热管的第二端接通;蒸汽管道上设置有蒸汽隔离阀,冷却水管道上设置有冷却水隔离阀;传热管包括上升管道以及与上升管道一端连接的下降管道,上升管道与下降管道之间设置有保温层;传热管设置在反应堆安全壳内,且传热管的上升管道靠近反应堆容器、传热管的下降管道远离反应堆容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具有排热效果好,数量少且无大型设备,安装方便,维修简单,有利于减少反应堆容器内部空间等优点。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