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虚拟接线分解的低压分相接线图自动成图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899725.1 申请日: 2019-09-23
公开(公告)号: CN110738018A 公开(公告)日: 2020-01-31
发明(设计)人: 章坚民;范玉权;徐皖秋;邱程峰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G06F30/39 分类号: G06F30/39;G06F30/30
代理公司: 33240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 杨舟涛
地址: 310018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接线分解的低压分相接线图自动成图方法。本发明首先提出配变低压母线悬挂式三个半扇面的3相分相接线图布局和配变低压母线为圆心的1/3扇面的3相分相接线图布局图两种分相接线图布局方式;其次提出配电变压器为中心低压配电网分相接线图自动生成原理;对于提出的虚拟全单相接线图形,基于其单线束扇形图形设计参数和排列顺序,提出单线束初始布局以及缩放和旋转参数计算方法以生成初始图形;基于以上原理,得到的虚拟全单相接线图形可以分解组装得到分相接线图;为主动配电网提供信息高集聚、接线高识别、态势高察觉的态势画面提供配电网单线接线图。
搜索关键词: 接线图 配电网 单相接线 低压母线 虚拟 单线 接线 单线接线图 低压配电网 配电变压器 分解 布局方式 画面提供 扇形图形 设计参数 旋转参数 自动成图 自动生成 圆心 布局图 悬挂式 缩放 察觉 集聚 组装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虚拟接线分解的低压分相接线图自动成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自动成图原理及计算步骤:/n1)分相接线图构图原则/n从配电变压器低压母线分出的三相四线主干线束,含分线箱引出的单相双线线束,称为低压出线束;假设有M束,用m标设其顺序,即m∈[1,M];对应m束出线,其分相图形标设为a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89972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PCB布局与产品外壳结构核对方法及装置-201911026261.X
  • 刘均;廖义奎 -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9-10-25 - 2020-02-14 - G06F30/39
  • 本申请提供一种PCB布局与产品外壳结构核对方法,应用于虚拟现实设备中,包括:获取第一PCB三维模型和第一产品外壳三维模型,其中,所述第一产品外壳三维模型包括产品内部结构三维模型;确定所述第一PCB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一产品外壳三维模型是否完全匹配;在所述第一PCB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一产品外壳三维模型完全匹配的情况下,确定PCB元器件布局与产品外壳内部结构匹配;在所述第一PCB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一产品外壳三维模型不完全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PCB元器件布局与产品外壳内部结构不匹配。上述方案有利于提高PCB布局与产品外壳结构核对的效率,为用户提供舒适的立体视觉效果。
  • 一种集成化纳秒脉冲程控增益调节模块-201920385171.9
  • 秦海兵;任文贞;方正军;金鹏程 - 西安中智科仪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 2019-03-26 - 2020-02-07 - G06F30/39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化纳秒脉冲程控增益调节模块,通过阻抗匹配、放大电路进行放大输出,其通过ARM处理将阻抗匹配、放大电路、线性电源构成数字电路部分的最小系统,来控制增益输出电压,对信号放大倍数进行调节;或者通过数字编码器进行手动调节;或者通过程控接口进行控制实现增益调节;调节出的增益值在液晶显示界面显示。本实用新型采用集成度比较高的处理器实现控制和处理功能,将所有功能集成到一个电路板上,实现所有功能,且将放大增益设计为可调节,实现集成化、模块化、小型的纳秒脉冲信号增益调节。
  • 一种基于虚拟接线分解的低压分相接线图自动成图方法-201910899725.1
  • 章坚民;范玉权;徐皖秋;邱程峰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2019-09-23 - 2020-01-31 - G06F30/39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接线分解的低压分相接线图自动成图方法。本发明首先提出配变低压母线悬挂式三个半扇面的3相分相接线图布局和配变低压母线为圆心的1/3扇面的3相分相接线图布局图两种分相接线图布局方式;其次提出配电变压器为中心低压配电网分相接线图自动生成原理;对于提出的虚拟全单相接线图形,基于其单线束扇形图形设计参数和排列顺序,提出单线束初始布局以及缩放和旋转参数计算方法以生成初始图形;基于以上原理,得到的虚拟全单相接线图形可以分解组装得到分相接线图;为主动配电网提供信息高集聚、接线高识别、态势高察觉的态势画面提供配电网单线接线图。
  • 一种输入输出端口的工艺映射方法-201611079491.9
  • 孟祥龙;王元鹏;樊平 - 京微齐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2016-11-30 - 2020-01-31 - G06F30/39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输入输出端口的工艺映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用户设计输入;预提取所述用户设计中输入输出的端口信息;将所述用户设计转换为门级网表;建立所述输入输出端口的通用模型;在所述通用模型上,进行所述门级网表的工艺映射。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预提取用户设计中输入输出的端口信息,提前对用户设计中的I/O物理约束进行处理,缩短了I/O端口的工艺映射时间,进而极大的提高了用户开发流程的效率。
  • 多鳍片高度集成电路的修改方法-201910566417.7
  • 林威呈;杨惠婷;曾健庭;袁立本;赖韦安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2019-06-27 - 2020-01-24 - G06F30/39
  • 一种修改多鳍片高度集成电路的方法包含以下的操作:识别集成电路的至少两个含鳍片功能区域;针对一连串鳍片高度中每一鳍片高度产生集成电路的每一含鳍片功能区域的效能曲线;以及决定对于每一效能曲线而言是否存在拐点。方法进一步包含关于以下的操作:选择含鳍片功能区域中每一者的效能特性的值,选定值在含鳍片功能区域中的每一者中具有对应的鳍片高度;修改每一含鳍片功能区域以具有对应于效能特性的选定值的鳍片高度;以及组合经修改的含鳍片功能区域以形成经修改的集成电路。本案通过调整鳍片尺寸修改集成电路的电导参数以降低功耗。
  • 一种PCB设计方法-201910839076.6
  • 郭丹萍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19-09-05 - 2020-01-14 - G06F30/39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PCB设计方法,包括将PCB脚本中的被动元件的丝印放置在显示顶层并保存至本地库;判断PCB的板卡的pin密度;当所述板卡的pin密度大于预设阈值时,对artwork的silk/top和silk/bot层面进行丝印的调整;将所述artwork的assembly/top和assembly/bot层面的文字居中摆放,打印成PDF档案,因此被动元件的丝印就不会对PCB的设计造成干扰了,这些被动元件对于芯片和功能的识别等工作影响不大,这样工程师就不需要花费精力删除一些丝印来腾出设计空间了,从而能够简化PCB处理丝印的流程,减少layout工程师的工作量,提高layout工程师的工作效率和正确率。
  • 一种设有光立方单元的单片机综合开发系统-201920958208.2
  • 栗伟周;张赞;马军磊;吕存杰;李帆;吴鑫鑫;王伟峰 - 许昌学院
  • 2019-06-24 - 2020-01-07 - G06F30/39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设有光立方单元的单片机综合开发系统,包括单片机开发板,单片机开发板上设置有主控芯片以及与主控芯片的通讯单元、供电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立方单元,光立方单元包括多个规则排列的发光二极管/雾灯,并在光立方单元的底部设置有与光立方单元内发光二极管/雾灯引脚连接的插针;所述单片机开发板上设置有与光立方单元底部插针相对应的接口,所述主控芯片与各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将发光二极管/雾灯排列设置成立体的光立方单元,可进行三维空间的灯光控制实验,解决现有技术中单片机开发系统实训效果较差的问题。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