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金粉末、Fe基纳米结晶合金粉末和磁芯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80027795.6 申请日: 2019-04-26
公开(公告)号: CN112004625B 公开(公告)日: 2023-05-05
发明(设计)人: 太田元基;千绵伸彦;加藤哲朗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博迈立铖
主分类号: B22F1/07 分类号: B22F1/07;B22F3/00;B22F9/08;H01F1/147;H01F1/153;C22C38/00
代理公司: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代理人: 龙淳;邸万杰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合金组成:Fe100-a-b-c-d-e-fCuaSibBcCrdSneCf(其中,a、b、c、d、e和f以原子%计,满足0.80≤a≤1.80、2.00≤b≤10.00、11.00≤c≤17.00、0.10≤d≤2.00、0.01≤e≤1.50和0.10≤f≤0.40。)的合金粉末。
搜索关键词: 合金 粉末 fe 纳米 结晶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博迈立铖,未经株式会社博迈立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8002779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磁芯用粉末、使用其的磁芯和线圈部件-201980028557.7
  • 加藤哲朗;千绵伸彦;太田元基 - 株式会社博迈立铖
  • 2019-04-26 - 2023-04-18 - B22F1/07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第一Fe基合金的颗粒和软磁性材料的颗粒的磁芯用粉末,上述第一Fe基合金的颗粒具有纳米尺寸的FeSi结晶形成柱状组织的区域,上述软磁性材料的颗粒包含与上述第一Fe基合金的颗粒不同的金属组织。柱状组织包含沿着大致一个方向排列的多个线状的FeSi结晶和存在于该线状的FeSi结晶之间的非晶质相,线状的FeSi结晶成为平行存在而显现的条纹图案的组织。
  • 银粉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导电浆料-201980063297.7
  • 藤井政徳;东优磨 - 同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2019-09-26 - 2022-12-16 - B22F1/07
  • 本发明提供银粉,所述银粉含有在颗粒内部具有封闭的空隙的银颗粒,以10,000倍观察上述银颗粒的截面时,相对于上述截面的面积的Heywood径为200nm以上的空隙的个数的平均值为0.01个/μm2以下,并且,以40,000倍观察上述银颗粒的截面时,相对于上述截面的面积的Heywood径为10nm以上且小于30nm的空隙的个数的平均值为25个/μm2以上。
  • 一种微纳复合结构铝粉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202210974523.0
  • 吕英迪;姚冰洁;姜俊;李洪丽;唐望;郭涛;郑晓东;邱少君 -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 2022-08-15 - 2022-12-09 - B22F1/07
  •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纳复合结构铝粉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铝丝固定在电爆炸腔室内的上下电极上;将配方量的微米铝粉送入电爆炸腔室,然后将电爆炸腔室抽至真空后充入氩气,并将气压调至0.1MPa~0.2MPa,使微米铝粉颗粒在电爆炸腔室内循环流动;启动电爆炸装置,使电爆炸反应产生的纳米铝粉颗粒沉积于电爆炸腔内循环流动的微米铝粉颗粒上得到微纳复合结构铝粉材料。本发明最终制得的微纳复合结构铝粉材料具有宏观微米尺度和微观纳米结构的多尺度结构,形貌为球形、近球形或类球形;微纳复合结构铝粉材料的起始反应温度为550℃,一次氧化增重达到38.4%,反应温度和起始反应温度大幅降低、反应活性大幅提升、释能过程更加集中。
  • 一种银微纳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202210691332.3
  • 朱储红;倪明;刘丹;何泽金;杜海威;徐更生;李村;袁玉鹏 - 安徽大学
  • 2022-06-17 - 2022-09-23 - B22F1/0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微纳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微纳结构由位于导电衬底表面上的银微米半球以及半球表面生长的银主干、分支结构和生长在主干、分支上的银纳米片组成;该银微米半球由银纳米颗粒以球心为中心向导电衬底上的各个方向辐射堆砌组成,所述银纳米颗粒的尺寸为10‑20nm;该银微纳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在导电衬底上电沉积制备银微米半球,然后在微米半球表面电沉积生长由银主干、分支以及银纳米片组成的微纳结构。该银微纳结构具有抗团聚、比表面积大等优点,该结构可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的活性基底来测量其上附着的痕量有机物,能检测出浓度低至10‑16mol/L的罗丹明6G。
  • 用于纳米晶体金属粉末注塑的系统和方法-202080039459.6
  • A·C·伦德;T·赫兰德;L·E·乔恩森 - 维罗克辛特赛弗股份有限公司
  • 2020-03-27 - 2022-09-13 - B22F1/07
  • 本文所述的实施方式大致涉及用于使用纳米晶体金属注塑(NMIM)工艺用纳米晶体金属合金颗粒或粉末来产生纳米晶体和/或微米晶体金属合金制品的系统和方法。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使用NMIM制造金属制品的方法包括:使多个纳米晶体金属颗粒与粘合剂混合以形成模塑原料,将模塑原料转移到模具中以形成模塑结构,使模塑结构脱粘,对模塑结构进行烧结以形成金属合金制品,所述金属合金制品具有至少约90%的相对密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模塑原料可以包含低于约55体积%的纳米晶体金属颗粒。
  • 一种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形貌重构的方法-201911417471.1
  • 邓承雨;芦子哲 -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19-12-31 - 2022-06-24 - B22F1/07
  • 本发明公开一种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形貌重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提供三角板结构贵金属纳米粒子溶液;将所述三角板结构贵金属纳米粒子溶液与含有卤素离子的溶液混合,进行氧化处理,得到重构后的贵金属纳米粒子。本发明利用卤素离子配位和氧化反应协同作用对三角板结构贵金属纳米粒子进行刻蚀,把三角板结构贵金属纳米粒子重新构造成了圆盘状结构贵金属纳米粒子。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获得了单分散的、具有规则形状以及特定结构的贵金属纳米粒子。本发明所提供的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形貌重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可重复性高,能应用工业大批量合成生产等优点。
  • 一种超高导电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202111054138.6
  • 张琦;李双寿;季林红;杨建新;汤彬;王蓓蓓;王群;李睿;马运 - 清华大学
  • 2021-09-09 - 2022-06-17 - B22F1/07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导电性材料的制备方法,使用微烧结溶液分别将纳米银颗粒表面的有机配体和液态金属表面的氧化镓层去除,并可用于高均匀性液态金属‑纳米银粉改性材料的液相快速制备。同时,液态金属‑纳米银粉改性材料可形成纳米银、液态金属和纳米银‑液态金属三种导电通路,显著提升其导电性。此外,使用液态金属‑纳米银粉改性材料制备的刚性或柔性电路,可满足可穿戴设备、电子皮肤、智能传感等民用领域的应用需求。
  • 一种增材制造用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应用-202210110120.1
  • 李干;朱强;阮刚;黎兴刚;郭川;黄禹赫;程乐;温林举 - 南方科技大学
  • 2022-01-29 - 2022-05-27 - B22F1/07
  • 为克服现有增材制造得到的铝合金件容易出现热裂纹缺陷,影响材料成形性和力学性能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材制造用粉体,包括以下重量组分:铝合金粉末92~98份,纳米Ni粉末2~8份;其中,铝合金粉末的平均粒径为1~100微米,所述纳米Ni粉末的平均粒径为10~800纳米。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增材制造用粉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增材制造用粉体利于提高激光的输入效率,同时有效减少增材制造得到的铝合金件的热裂纹,提高铝合金件的力学性能。
  • 由微型磁珠为生长模板及DNA框架为引导载体的纳米粒子团簇组装方法-202010977519.0
  • 田野;王利辉;解晓琳 - 南京大学
  • 2020-09-16 - 2022-03-01 - B22F1/0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微型磁珠为生长模板及DNA框架为引导载体的纳米粒子团簇组装方法,首先由修饰了链霉亲和素的微型磁珠与DNA相结合,通过DNA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设计好的DNA折纸框架相连,以此固定纳米粒子团簇组装位置。本发明将DNA折纸框架与纳米粒子组成的复合结构作为一个生长单元,或者以纳米粒子直接作为一个生长单元。设计生长单元后,再设计生长单元之间连接的DNA序列,由DNA序列互补引导纳米粒子团簇的组装。通过以定点位置生长、DNA框架引导组装的方式,可获得高精确及高产率的目标组装体。本发明产率较高、可控、易于设计。整个制备流程需要时间短、无污染、操作简易,可以快速制备。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