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宽范围工作功率的再生式换热器结构及控制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254053.2 申请日: 2021-10-27
公开(公告)号: CN113790623B 公开(公告)日: 2023-07-25
发明(设计)人: 斯俊平;刘晓松;赵文斌;孙胜;张亮;刘洋;吴红伟;卢孟康;许裕恒;李坤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主分类号: F28D17/04 分类号: F28D17/04;F28F27/02
代理公司: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20 代理人: 梁田
地址: 610000 四川省***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宽范围工作功率的再生式换热器结构及控制方法,涉及核工程及化工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再生段包括一次水流通管道与二次流道管道,一次水流通管道依次串联后构成再生单元的一次侧管路,多个二次流道管道依次串联后构成再生单元的二次侧管路;再生单元设有可将一次侧管路中至少一个一次水流通管道短接的一次水旁流管道,一次水旁流管道设有第一调节阀,一次侧管路中短接部两端的一次水流通管道的入口或出口均设有第二调节阀。本发明可以将再生单元中的一次水在流通路径上部分不经过二次侧冷却,从而提升再生单元一次水出口温度,以增加一次水进入冷却单元的温度,达到提升再生式换热器对外换热的能力。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具有 范围 工作 功率 再生 换热器 结构 控制 方法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11125405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微通道板式颗粒换热器-202223504285.1
  • 章颢缤;张思成;宓霄凌;俞明锋;周楷 - 浙江高晟光热发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22-12-27 - 2023-09-08 - F28D17/0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通道板式颗粒换热器,包含:换热器壳体和换热芯体;换热芯体包含:多个换热板,多个换热板沿水平延伸的第一方向平行间隔排布,换热板内形成有若干流体通道,相邻两个换热板之间的间隙处设置有多个引导条,相邻两个换热板之间的多个引导条沿着水平延伸且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相互间隔排布以在两个换热板之间形成多个引导通道;相邻两个换热板之间的引导通道的出口与入口的口径的差值与引导通道距离对应的换热板的中部的距离成反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通道板式颗粒换热器,布置在换热板间的引导条使颗粒在两个换热板间的各位置处流速和换热效果趋于一致,从而使得换热器壳体内的颗粒温度更加均衡稳定。
  • 一种具有宽范围工作功率的再生式换热器结构及控制方法-202111254053.2
  • 斯俊平;刘晓松;赵文斌;孙胜;张亮;刘洋;吴红伟;卢孟康;许裕恒;李坤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2021-10-27 - 2023-07-25 - F28D17/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宽范围工作功率的再生式换热器结构及控制方法,涉及核工程及化工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再生段包括一次水流通管道与二次流道管道,一次水流通管道依次串联后构成再生单元的一次侧管路,多个二次流道管道依次串联后构成再生单元的二次侧管路;再生单元设有可将一次侧管路中至少一个一次水流通管道短接的一次水旁流管道,一次水旁流管道设有第一调节阀,一次侧管路中短接部两端的一次水流通管道的入口或出口均设有第二调节阀。本发明可以将再生单元中的一次水在流通路径上部分不经过二次侧冷却,从而提升再生单元一次水出口温度,以增加一次水进入冷却单元的温度,达到提升再生式换热器对外换热的能力。
  • 用于操作回热式蓄热器装置的方法和蓄热器装置-201980026552.0
  • K·克诺普 - 碳清洁技术有限公司
  • 2019-04-16 - 2022-08-05 - F28D17/04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操作回热式蓄热器装置(9)的方法,其中蓄热器装置(9)具有:用于加热载气(3)、特别是用于加热空气的至少一个气体加热器(2);具有多个蓄热器模块(5)的蓄热器排(4);以及至少一个压缩机(6),其中,在充注循环期间,在气体加热器(2)中加热的载气(3)流过至少一个蓄热器模块(5‑8),优选地流过蓄热器排(4)的多个随后的蓄热器模块(5‑8),所述至少一个蓄热器模块通过将热量从加热的载气(3)传递到蓄热器模块(5‑8)的蓄热材料而被热充注,并且在充注过程期间冷却载气(3),其中,如果在蓄热器模块(5‑7)的充注之后,载气温度达到或超过用于蓄热器排(4)中的随后的蓄热器模块(6‑8)的最低充注温度,则将载气(3)供给到随后的蓄热器模块(6‑8)用于充注,并且其中,如果载气温度下降到用于随后的蓄热器模块(6‑8)的最低充注温度以下,则将载气(3)再循环,并且载气(3)在再循环时被供给到压缩机(6),并且在压缩之后被供给回到气体加热器(2)以重新加热载气(3)。
  • 基于微热管的水水换热器-202122477315.3
  • 柯细勇;涂孟南;柯勇勤 - 北京环益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 2021-10-14 - 2022-03-18 - F28D17/04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微热管的水水换热器,它由上盖、上箱体、密封垫、下箱体、下盖和若干束微热管构成;所述密封垫位于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在上箱体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有冷水进水口和冷水出水口;在下箱体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有热水进水口和热水出水口。微热管垂直或倾斜地固定在下箱体内,其上部穿过密封垫位于上箱体内。热的流体经下箱体热水进水口流入,从热水出水口流出;冷水从上箱体的冷水进水口流入,从冷水出水口流出。在热水流经下箱体时,微热管内的介质吸热,汽化,介质上移至上箱体,液化,释放热量,将热量传递给流经上箱体的冷水,使其温度升高,实现热量的传递。本实用新型传热效率高,结构简单,制作成本和维修成本低。
  • 接收和释放热能-202080033568.7
  • M·杰哈德;N·帕格森;J·V·瓦格纳 - 西门子歌美飒可再生能源有限两合公司
  • 2020-03-02 - 2021-12-03 - F28D17/04
  • 描述了一种用于接收和/或释放、特别是存储热能的装置(100),包括:用于保持存储材料(103)的容器(101),所述容器具有第一流体端口(105)和第二流体端口(107),用于允许沿基本上水平的流动方向(111,112)流过所述容器的流体(109)的流入和流出,以便对所述存储材料(103)进行充热和/或放热;至少两个第一阀(V1b,V1d),其位于所述第一流体端口(105)的不同竖直位置;至少两个第二阀(V2b,V2d),其位于所述第二流体端口(107)的不同竖直位置;以及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T1b,T1d),其在不同的竖直位置处、特别是在垂直于流动方向的一个平面(P1)中布置在容器(101)内。
  • 使用富石墨烯产品来用于分配热能的系统和方法-201480050313.6
  • M.巴加瓦 - 更新集团私人有限责任公司
  • 2014-08-21 - 2018-07-17 - F28D17/04
  • 一种使用GEP来传导和分配热能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热能源、至少一个GEP、用于通过GEP提取热能的系统、和用于分配通过GEP提取的热能的系统。本发明可包括若干热源,包括地热能、太阳能、核能、化学能、岩浆能、或电能。本发明可包括接合热源的多种装置。本发明还可包括多种导管,石墨烯应用或组合在其上,以形成GEP。用于提取热能的系统可包括多种装置,诸如换热器、锅炉、涡轮、热电偶、或热电发电机。用于分配热能的系统可包括计算机控制的歧管或调节器,以用于划分通过热源提取的热能。用于分配热能的系统可包括用于将热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的多种装置,包括电、蒸汽、机械的、势的、动的、弹性的、传导、对流、化学的、核的、或白炽。
  • 用于控制流体温度的型件以及利用这种型件所构造的热交换器-201680012343.7
  • 丹尼尔·威德哈姆 - 杜尔系统股份公司
  • 2016-02-11 - 2017-11-28 - F28D17/04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流体温度的型件,其比如可以用于构成再生器(14)的热床(24),其具有由一种导热材料构成的块(27),该块通过基面(X‑Y)和与基面垂直延伸的高来定义,其中该块(27)在平行于其基面(X‑Y)的横截面上具有多个格子(28),并且所述格子(28)分别具有平行于该块(27)基面(X‑Y)的规则多边形形状的横截面形状。在该块(27)中另外还构造有多个通道(30,32,38),所述通道基本相互平行并在该块(27)的高度方向(Z)上来延伸,其中每个通道(30,32,38)在格子(28)中如此来设置,使得在相邻格子(28)中通道(30,32,38)之间具有一个内壁(34)。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