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合充气系统的热阴极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790531.X 申请日: 2022-07-06
公开(公告)号: CN115295375A 公开(公告)日: 2022-11-04
发明(设计)人: 叶孜崇;张炜;靳琛垚;江堤;徐国盛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H01J1/142 分类号: H01J1/142;H01J1/148;H01J1/20
代理公司: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代理人: 李晓莉
地址: 230031 安徽省***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结合充气系统的热阴极,包括充气系统、加热系统及阴极部件。所述热阴极电子枪包括对热阴极直接电流加热及间接电流加热的设计。所述设计通过将阴极材料、加热系统及充气系统整合成一个气密整体,或者通过独立的重启管道抵近阴极充气,将阴极表面变成装置的充气口,从而提高阴极表面局部的中性密度并压制空间电荷效应,实现更高的电子发射能力。所述设计尤其适用于使用六硼化镧等不容易被加工成丝状的阴极材料制成的热阴极器件,可大幅度提高其电子发射能力。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结合 充气 系统 热阴极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21079053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结合充气系统的热阴极-202210790531.X
  • 叶孜崇;张炜;靳琛垚;江堤;徐国盛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2022-07-06 - 2022-11-04 - H01J1/142
  • 一种结合充气系统的热阴极,包括充气系统、加热系统及阴极部件。所述热阴极电子枪包括对热阴极直接电流加热及间接电流加热的设计。所述设计通过将阴极材料、加热系统及充气系统整合成一个气密整体,或者通过独立的重启管道抵近阴极充气,将阴极表面变成装置的充气口,从而提高阴极表面局部的中性密度并压制空间电荷效应,实现更高的电子发射能力。所述设计尤其适用于使用六硼化镧等不容易被加工成丝状的阴极材料制成的热阴极器件,可大幅度提高其电子发射能力。
  • 发射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202011264784.0
  • 阴生毅;吕昕平;任峰;卢志鹏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2020-11-12 - 2022-09-27 - H01J1/142
  • 一种发射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其中,发射材料包括如下物质的量百分比的组分:40~50at%Ba、5~15at%Sr、5~15at%Ca、10~20at%Al和20~30at%Sc。本发明调整发射材料组分含量,利用机械方法进行混合,得到了新的高活性发射材料;采用这种新材料浸渍的阴极,在1100℃条件下的脉冲发射测试中,拐点处发射电流密度提升至318.06A/cm2。此外,本发明还以冷冻干燥法为前驱工艺,制备出了新的发射材料,解决了传统机械研磨、混合过程中原料混合不均匀及其所导致的阴极发射性能不一致的问题,改善了阴极的可靠性。
  • 一种钡钨阴极用发射活性盐及其制备-201811290717.9
  • 王金淑;潘兆柳;周帆;杨韵斐;李俊辉;吴浩 - 北京工业大学
  • 2018-10-31 - 2021-08-20 - H01J1/142
  • 一种钡钨阴极用发射活性盐及其制备,属于热阴极电子发射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以Ba(NO3)2、Ca(NO3)2·4H20、Al(NO3)3·9H2O和Y(NO3)3·4H2O为原料,以(NH4)2CO3为沉淀剂,通过液相共沉淀法制得盐的前驱粉末,将前驱粉末焙烧得到最终的发射活性物质盐。此钡钨阴极经充分激活后,在1100℃b下,脉冲发射电流密度达到了12A/cm2以上;在1100℃b下,次级发射系数高达4。采用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发射活性盐浸渍到钡钨阴极中具有较高的一次电子发射能力以及较大的次级发射系数。有望应用于磁控管等领域。
  • 片上微型热电子源-202021025066.3
  • 赵振征;刘文超 - 天津迈刻微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6-05 - 2021-02-19 - H01J1/142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片上微型热电子源,包括:衬底,至少一个电子发射体单元,设置在所述衬底表面的控制电极;所述电子发射体单元包括铱本体和设置在所述铱本体上的氧化钇薄膜;所述电子发射体单元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所述控制电极;所述衬底与所述电子发射单元相对的区域设置有沟槽,所述沟槽设于所述控制电极之间。本实用新型的片上微型热电子源中,铱本体和氧化钇组成的电子发射单元具有电流大、发射性能稳定、寿命长、抗中毒性强等优点。设置多个电子发射体单元及对应的控制电极,可以稳定发射性能、减小电子源的体积和功耗,具有较高的阵列集成度。
  • 一种耐轰击的电子发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201610120082.2
  • 姚斌雄 - 宁波凯耀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2016-03-03 - 2017-08-25 - H01J1/142
  • 本发明涉及照明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耐轰击的电子发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耐轰击的电子发射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物质52‑56份Ba(CO)2,30‑34份Sr(CO)2,10‑15份Ca(CO)2,1‑3份稀土氧化物。制备方法为按配比称取Ba(NO3)2溶液,Sr(NO3)2溶液,Ca(NO3)2溶液并混合均匀,制得混合硝酸盐水溶液,向所述混合硝酸盐水溶液中滴入(NH4)2CO3溶液得到共沉淀结晶,过滤后取共沉淀结晶烘干,并球磨40‑56h,最后加入CeO2并混合均匀便制得耐轰击的电子发射材料。本发明的耐轰击的电子发射材料具有粘结性好、耐粒子轰击好、低逸出功的特点,能够有效延长灯管寿命。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