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新技术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2112412.0 申请日: 1992-10-31
公开(公告)号: CN1086569A 公开(公告)日: 1994-05-11
发明(设计)人: 宁远明 申请(专利权)人: 合肥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E03B3/32 分类号: E03B3/32
代理公司: 机械电子工业部机械专利服务中心 代理人: 孙文彩
地址: 230009***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所涉及的是用辐射井将地表水与地下水实现相互转化的新技术。在江河、湖泊岸边凿设辐射井,使之穿透相对隔水地层至弱含水或含水地层,且在不同深度、方向、位置设置辐射井的辐射管道若干条。地表水通过辐射井及辐射管道向弱含水或含水地层自动渗透,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的开采与补给达到新平衡,从而缓解和消除因大量开采地下水所带来的地质灾害。本发明技术方案易于实现,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搜索关键词: 地表水 地下水 相互 转化 新技术
【主权项】:
1、一种采用辐射井实现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的技术,其特征是在地表集流、蓄水的江河湖泊等岸边水下或岸上凿设一口或多口补给辐射井(1),穿过相对隔水地层(6),在弱含水或含水地层(7)中的不同深度、方向、位置上,设置若干条补给辐射井(1)的辐射管道(2),使地表水通过补给辐射井(1)及其辐射管道(2),利用天然水头向弱含水或含水地层(7)中自动渗透;开采辐射井(3)可以是一口,也可以是多口,其深度比补给辐射井(1)更深,穿过相对隔水地层(6),在弱含水或含水地层(7)中的不同深度、方向、位置上,设置若干条开采辐射井(3)的辐射管道(4);在被开采的弱含水或含水地层(7)中,补给辐射井(1)为开采辐射井(3)提供充足的补给水源,使地下水的开采与补给达到新平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211241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岩质边坡的生态化水循环控制系统及方法-202211262286.1
  • 包含;许飞;葛亚军;曹占强;敖新林;刘长青;郑涵;晏长根 - 北京首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长安大学
  • 2022-10-14 - 2023-04-04 - E03B3/32
  •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质边坡的生态化水循环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水分监测子系统、补水控制子系统、蓄水子系统和边坡管道网络;水分监测子系统用于确定边坡需水量,将已确定的边坡需水量发送至补水控制子系统;补水控制子系统用于控制蓄水子系统通过边坡管道网络向岩质边坡输送水量为边坡需求量的水,以通过岩质边坡向边坡植被供应水分。水分监测子系统可以将确定出的边坡需求量发送至补水控制子系统,补水控制子系统可以控制蓄水子系统通过边坡管道网络向岩质边坡输水,补充岩质边坡内部的水,实现对岩质边坡和边坡植被的智能化供水,提高对岩质边坡的供水效率,增强岩质边坡的保水性,保证边坡植被的正常生长,有效进行对岩质边坡的生态修复。
  • 一种雨源性河流的生态补水系统-202121250722.4
  • 唐颖栋;楼少华;周欣星;吕权伟;邵宇航;周梅芳;任珂君;黄灿强;王飘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21-06-04 - 2022-11-29 - E03B3/32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雨源性河流的生态补水系统,包括水厂取水系统、补水管道系统、补水综合利用系统和雨水蓄用系统。水厂取水系统包括并列的溢流井出水系统以及闸门井出水系统;补水综合利用系统包括有四种水利用方式,包括河道上游补水口、人工湿地和小湖塘库以及预留后期补水接口,人工湿地和小湖塘库最终出水通过管道连接至河道,补水管道系统和小湖塘库分别有预留后期补水接口。补水管道系统出水管网采用主系统形成环形管路、支系统采用枝状管网流入各出口的布置方式。雨水蓄用系统包括雨水蓄水模块,雨水流经沉泥弃流井至雨水蓄水模块。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仅可以实现流域补水,而且还能够针对不同情形提高流域活水充沛、水质清澈达标效果。
  • 回灌井-202121982154.7
  • 邓婧芫;程大伟 - 邓婧芫
  • 2021-08-20 - 2022-04-26 - E03B3/3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灌井。属于保水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盲沟;引水管,其水平设置于所述盲沟一侧土层的下部,所述引水管一端与所述盲沟底端连通,另一端与渗水井连通;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盲沟与所述引水管连通处,其包括细滤层、粗滤层及活性炭吸附层。本实用新型通过盲沟与引水管连接处设置的过滤装置,将流入盲沟内的雨水经过过滤经引水管导入渗水井后下渗到土壤中,从而有效消除城市积水和积水夹带的泥沙造成现有下水道、沉沙池的阻塞、满冒形成的城市渍水。
  • 一种全自动定压补水装置-202121812517.2
  • 曹仲康 - 常州市奥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2021-08-04 - 2022-02-01 - E03B3/3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定压补水装置,涉及自动补水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盒和补水盒,连接盒内设置有内部装置,连接盒的顶部设置有顶盖,连接盒设置在补水盒的底部,补水盒内设置有补水装置,补水装置包括底槽和出水槽,底槽和出水槽均开设在补水盒的内底壁,补水盒内设置有弹性密封垫和密封板,弹性密封垫和密封板之间设置有连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内部装置和补水装置,通过第一强力磁铁和第二强力磁铁之间的同级互斥原理,可以带动密封板向上移动,进而使补水盒内的水可以通过出水槽进入到连接盒内,避免使用人工操作,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的同时也可以使水及时的得到补充,提高整个装置的自动性。
  • 一种道路雨水地下回灌装置-202122362198.6
  • 林小莉;陈群;黄睿元 - 林小莉;陈群;黄睿元
  • 2021-09-28 - 2022-01-21 - E03B3/3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路雨水地下回灌装置,包括地面和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腔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卡座,所述第一卡座的内侧卡接有HEPA过滤网,所述过滤箱内腔的左右两侧且位于第一卡座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卡座。本实用新型通过扩散管和进水口使雨水进入过滤箱的内腔中,雨水首先通过HEPA过滤网进行过滤,可以吸附雨水中细小的颗粒物和沙石,然后雨水经过活性炭过滤网进行过滤,可以吸附雨水中的有害物质,然后雨水经过导流板进入滤筒的内腔中,通过电机的输出端带动搅拌杆转动,搅拌杆带动搅拌叶转动,产生离心力,使雨水经过滤筒再次进行过滤,过滤后的雨水经过回灌管渗透至土地中。
  • 一种中深层回灌井专用井口设备-202121628186.7
  • 郭彦平;赵怀成;王战强;杨延斌;潘志刚;赵郭勇 - 中煤任远(陕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21-07-18 - 2022-01-14 - E03B3/3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深层回灌井专用井口设备,包括排污管,所述排污管顶部贯穿连接有井口管,所述井口管一侧贯穿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端部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一侧开设有第一圆孔,所述固定盘远离排气管的一侧连接有密封垫。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正转带动转盘转动22.5度,使得多个第一圆孔、多个第二圆孔以及多个第三圆孔同时正对齐,回灌时除去井口管内的气体及在回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避免影响回灌,井口装置旁通底部安装法兰球阀与集水坑连接,在回灌开始阶段,打开法兰球阀,将尾水排入集水坑内,待水净后再进行回灌,避免管道中的砂砾及杂质进入回灌井,保证回灌的正常运行。
  • 利用坎儿井冬闲水回灌的地下水系统-202121402897.2
  • 曹伟;徐静波;苟婷睿;李锐楠;朱韬;马亮 - 新疆农业大学
  • 2021-06-23 - 2022-01-07 - E03B3/3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利用坎儿井冬闲水回灌的地下水系统,包括过滤网、支撑侧板、拱形板、支撑竖杆和下井盖,通过设置支撑竖管对竖井(坎儿井本体)四周的土壤进行加固支撑,通过设置支撑侧板和拱形板对暗渠四侧的土壤进行加固支撑,提升了坎儿井中的暗渠的整体稳定性,通过支撑横杆和支撑竖杆的配合设置,对拱形板进行加固支撑,进一步提升了坎儿井中的暗渠的整体稳定性,通过设置下井盖可以对湿热水汽进行阻断,当湿热水汽上升遇到下井盖就凝结成水珠后滴落下来,进而降低湿热水汽进入竖井内造成冻融循环,通过设置上井盖上井盖,有效降低杂物进入至支撑竖管内,通过设置过滤网可以防止落入明渠内的杂质进入至暗渠内长期堆积造成堵塞污染。
  • 一种具有水流优化结构的回灌井注水装置-202121793644.2
  • 郭新亮;郭红霞;杨子龙;孙延宗 - 山东地矿新能源有限公司
  • 2021-08-03 - 2021-12-21 - E03B3/3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水流优化结构的回灌井注水装置,包括承载台,所述承载台底部的边角位置倾斜固定安装有平衡支脚,所述承载台的外部上端固定安装有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的外部上端固定安装有软化处理罐,所述防护外壳与软化处理罐之间固定连接有承接套筒,所述软化处理罐外部上端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软化处理罐外部两侧的上端位置分别固定安装有进料斗和进水管。该具有水流优化结构的回灌井注水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后续处理步骤多,影响整体工作进度的问题,并具有直接在注水作业中解决水体质量问题,通过一个主轴带动两个不同优化机构对水体进行优化处理作业的优点,有效扩大了该装置整体的适用范围。
  • 一种河流补水用水量控制装置-202120854579.3
  • 周飒;曹科;周海 - 周飒
  • 2021-04-25 - 2021-11-23 - E03B3/32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流补水用水量控制装置,包括基站,所述基站顶部外壁通过四个柱子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一侧内壁设置有控制器,基站顶部外壁一侧浇筑有两个以上固定块,固定块一侧内壁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一端连接有预埋管,出水管一侧外壁分别设置有补水电磁阀和电子流量计量表,补水电磁阀和电子流量计量表分别通过电线与控制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基站,将基站建设在河边,然后用固定块固定出水管,将出水管与预埋管相连起来,预埋管与补水泵房内的补水泵相连接,在出水管一侧外壁分别设置有补水电磁阀和电子流量计量表,用于对补水管道水流量的监测,并且利用供电机构对补水电磁阀和电子流量计量表进行供电。
  • 回灌井成井结构-202120757580.4
  • 丁亮;穆根胥;马艺璇;张怡玮;武红利;董朕 - 陕西一二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2021-04-14 - 2021-11-19 - E03B3/32
  • 回灌井成井结构,包括井管,井管的外侧自上向下依次设置固定层、第一过滤层第二定位块和第三过滤层,井管的侧部安装箱式回灌水通过装置,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增设了箱式回灌水通过装置,箱式回灌水通过装置能够在数个过滤层均出现通水不畅时,通过工人开启阀门的方式,让环形水箱绕过固定层、第一过滤层、第二定位块、第三过滤层通过回灌水,从而辅助将回灌水排出,避免了轻易出现多个过滤层均出现通水不畅时引发的排水故障。环形水箱通过进水管排入回灌水,并通过排水管、阀门排出回灌水。环形水箱可以同时连通数个进水管,从而减小了进水阻力。
  • 岩溶地区水库集水及防渗结构-202021000720.5
  • 张利;李斗;杨德宏;熊伟;季景远;纪敬辉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三航(重庆)生态修复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20-06-03 - 2021-04-30 - E03B3/32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岩溶地区水库集水及防渗结构,包括:溢水井,溢水井的井身围绕水库底部的岩溶通道设置,井身的地基深入水库库底,井身的顶部高出水库正常蓄水位,井身上且位于水库正常蓄水位与水库死水位之间开设溢水口,溢水口处设置止回阀,止回阀在溢水井内外压差作用下自动开启或关闭;阻水结构层,设于水库的库底且环绕溢水井设置;集水结构层,设于阻水结构层的下方且环绕溢水井设置,集水结构层内设置呈一定坡度布置的镂空集水管,镂空集水管的出水口连通溢水井内,镂空集水管内集水汇入溢水井。本申请防止水库水向地下渗漏、确保水库蓄水同时,收集分布于库底阻水结构层下的地下水对水库进行补水。
  • 一种非饱和层辐射管渗滤的深层地下水封闭抽灌装置-201921361659.4
  • 仕玉治;李福林;常雅雯;黄栎洲;宋艳 -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 2019-08-21 - 2020-06-30 - E03B3/3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饱和层辐射管渗滤的深层地下水封闭抽灌装置,包括:井壁管、球式转换阀、输水管、非饱和层滤水机构、提水机构、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止回阀和第一潜水泵;本实用新型可利用大厚度非饱和层进行回灌水源水质净化预处理,安全高效且可就地建设,防止含水层回灌过程中产生物理和化学堵塞;该装置无需外部动力,仅利用阻塞球重力和抽水冲力调整阻塞球在辐射廊道管中的位置,实现抽取地下水和回灌补给地下水的模式转换,具有原理简单,节约成本的优点;适合干旱地区大厚度非饱和层地下水超采区回灌补源,尤其适用于中深层地下水回灌与开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矿井水处理方法-202010117432.6
  • 朱开成;晏嘉;肖雄飞;杜金龙;赵岳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 2020-02-25 - 2020-06-19 - E03B3/32
  • 本发明涉及矿井水处理领域,提供矿井水处理方法。该矿井水处理方法包括步骤:在地面选择位置,钻设探查孔,并终孔于回灌目标层;通过探查孔进行岩芯及水样取样,并根据取样分析结果确定回灌目标层的可注水性;确定回灌目标层具有可注水性,在地面且位于所述探查孔附近的位置,开设注水孔;通过探查孔及注水孔将矿井水回灌至回灌目标层。本发明能够实现可持续将矿井水注入到深部的回灌目标层中,实现矿井水安全、有效、低耗的无害化处理。
  • 一种非饱和层辐射管渗滤的深层地下水封闭抽灌装置-201910774080.9
  • 仕玉治;李福林;常雅雯;黄栎洲;宋艳 -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 2019-08-21 - 2019-11-19 - E03B3/3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饱和层辐射管渗滤的深层地下水封闭抽灌装置,包括:井壁管、球式转换阀、输水管、非饱和层滤水机构、提水机构、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止回阀和第一潜水泵;本发明可利用大厚度非饱和层进行回灌水源水质净化预处理,安全高效且可就地建设,防止含水层回灌过程中产生物理和化学堵塞;该装置无需外部动力,仅利用阻塞球重力和抽水冲力调整阻塞球在辐射廊道管中的位置,实现抽取地下水和回灌补给地下水的模式转换,具有原理简单,节约成本的优点;适合干旱地区大厚度非饱和层地下水超采区回灌补源,尤其适用于中深层地下水回灌与开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一种水利水电用浮力提水装置-201610651130.0
  • 尹红霞;马秋娟;张红光;穆征;高子兰 - 河北工程大学
  • 2016-08-05 - 2019-04-05 - E03B3/3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利水电用浮力提水装置,包括提水管道和浮力提水筒,浮力提水筒包括一筒体,筒体上表面外侧设有一挡水板,筒体底部设有若干单向阀,筒体内设有一安装凹槽,安装凹槽内设有一浮力调节装置,浮力调节装置包括一耐压筒,耐压筒由油箱组件、液压控制装置及浮力容腔装置构成,油箱组件由油箱体、位于油箱体内的活塞及用于检测活塞相对油箱体位移的位移传感器构成,液压控制装置由控制单元、直流电机、液压泵及电磁阀构成。本发明利用提水管道形成一个水路,优化设计浮力提水筒结构,可以将提水管道内自然水面提升至一个较高水面,方便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具有节能、环保、提水效率高的特点。
  • 一种地下暗管式潜水补给系统-201610097109.0
  • 束龙仓;吴佩鹏;温忠辉;鲁程鹏;刘波;肖锐 - 河海大学
  • 2016-02-22 - 2017-10-13 - E03B3/3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暗管式潜水补给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首部枢纽和暗管入渗系统,以及对潜水补给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监测的运行监测系统;所述首部枢纽设置在地表,用于提供补给用水;所述暗管入渗系统预埋在地表下的砂砾石包气带内,用于通过内外水头差将补给用水渗漏补给含水层以增加地下水储量;所述运行监测系统,用于监测补给区域的水文和气象资料。本发明提供的地下暗管式潜水补给系统,可弥补现阶段广泛应用的管井注入法和地面入渗法存在的不足,可促进地下水调蓄功能的发挥,使区域水资源得到合理调控,使其不产生地表井流,从而减少蒸发损失,可有效控制植被根系层土壤含水量;还可降低维护难度,防止补给区域含水层堵塞,减少占地面积。
  • 一种蔬菜棚区地下水自动回灌装置-201720176815.4
  • 周莹;仇强;项艳;庄维刚 - 周莹
  • 2017-02-27 - 2017-09-15 - E03B3/32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蔬菜棚区地下水自动回灌装置,集水槽通过管道与集水池连接,集水池与回灌水池并排设置,集水池与回灌水池之间通过过滤层隔开,回灌水池内设有水质传感器,回灌水池通过水泵及管道与回灌井连接,管道末端甚至回灌井内,管道的末端连接有稳压阀,回灌井内设有水位计,水位计、水泵、水质传感器均通过线路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还与电源装置、用户终端连接。通过控制装置实现回灌过程自动化控制;同时,利用回灌水井水位信息反馈,自动控制水泵的开启与关闭,使得回灌系统达到最优回灌水平,防止回灌井发生溢流破坏回灌水井结构。该装置具有原理简单、自动控制的优点,适合蔬菜棚区地下水回灌补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地热水人工密封回灌方法-201611194140.2
  • 朱颖超;周宏;冯学坤;张淼;范显利 - 辽河石油勘探局
  • 2016-12-21 - 2017-05-17 - E03B3/32
  • 本发明涉及浅层地热能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热水人工密封回灌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一、将储气罐的进气口与氮气瓶连接,储气罐的进气管线上连接阀门Ⅱ,阀门Ⅱ后端的进气管与气循环管线Ⅰ相连接,气循环管线Ⅰ上连接有阀门Ⅲ,气循环管线Ⅰ下端伸入到开采井内静水位以下,开采井上端密封井口外侧的气循环管线Ⅰ上连接有阀门Ⅸ。本发明实现了地下水在整个热泵运行过程中是在一个氮气密封状态下进行的,与氧气不发生接触,使地下水的铁、锰等离子不被氧化,不破坏地下水的成分,大大减少了地下水在回灌过程中的化学堵塞和生物化学堵塞,延长回扬周期,从源头上解决回灌井堵塞问题。
  • 一种回灌井浮式自动防溢装置-201621197504.8
  • 赵景成 - 赵景成
  • 2016-11-07 - 2017-05-17 - E03B3/32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灌井浮式自动防溢装置,包括回灌管,所述回灌管上部套设有上下滑动的浮子,回灌管下部套设有上下滑动的环形阀体,浮子与环形阀体之间通过钢丝连接,环形阀体的下方设有重块体,环形阀体通过钢丝与重块体连接,浮子与环形阀体之间、环形阀体与重块体之间的钢丝均通过固定件固定于回灌管上,固定件中间设有小孔,钢丝穿过小孔上下移动,浮子与环形阀体之间的回灌管壁上设有多个出水孔。根据回灌井水位变化,利用浮子浮力和重块体重力力差牵动环形阀体上下移动,自动开启或关闭环形阀体,自动调节回灌水量,防止回灌井溢流,保护回灌井结构,延长回灌井使用寿命。
  • 一种河道取水装置-201620226236.1
  • 李道源;崔红姬;章卫东 - 上海中韩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李道源;金晟
  • 2016-03-23 - 2016-10-12 - E03B3/32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针对江水、河水和湖水的取水装置,安装在江、河或湖底部的土木结构外罩外表面设有多个管道,外罩的每个面上具有一个以上的能够过滤江水、河水或湖水的第一过滤体和第二过滤体,外罩外表面的第一过滤体网格大于外罩内表面的第二过滤体网格;外罩内部设有具有吸入作用的排管,排管上设有多孔结构的吸入孔防止二次堵塞,同时可有效分散吸入压力;利用升降装置可实现升降的取水装置。本装置可防止堵塞现象,并且可以通过升降装置拉到地面后进行拆分和维修,安装在外罩内外部的过滤体清洗通过排管装置的反冲洗完成,无需潜水作业或切断水流进行维护,维护管理较方便,有效提高使用寿命。
  • 一种泵船桁架式摇臂联络管-201520842587.0
  • 易海洋 - 长沙鑫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2015-10-28 - 2016-06-08 - E03B3/32
  • 为了克服现有的摇臂联络管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泵船桁架式摇臂联络管,本实用新型包括联箱、联箱、上管桁架、侧栏、流体输送管道、支架、杆件、侧栏网、杆件、下管桁架、电缆敷设便桥、电缆敷设便桥、人行便桥、下管桁架、上管桁架、侧栏网、联箱;本实用新型将流体输送管道兼作桁架结构主梁构建桁架,使桁架自重减轻50%,大幅降低摇臂接头工作荷载,有利于摇臂取水机构运行;本实用新型具有刚度、强度好、跨度大的优点,较好地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本实用新型采用现代电算技术优化设计,安全性能可靠。
  • 一种平原区井渠沟结合的水土保持方法-201610036439.9
  • 黄延军;田增刚;于英武;孙雪琦;耿灵生;宗萍萍;韩合忠;陈凤琴 -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 2016-01-20 - 2016-04-27 - E03B3/32
  •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原区井渠沟结合的水土保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排水沟渠(1)的底部,排水沟渠(1)和井(5)之间按照一定的水力坡度开挖一条联系排水沟渠(1)和井(5)的沟槽(6),沟槽(6)在排水沟渠(1)的一端高于在井(5)的一端,沟槽(6)底部铺设棉花秸秆(4),作为水力联系通道,沟槽(6)的进水端布设细沙反滤层(2),使反滤层(2)、棉花秸秆(4)共同组成排水体(7)。所述棉花秸秆(4)截成长4~6厘米的秆段,为增强防腐能力,将秆段包裹上水泥浆,后将棉花秸秆(4)装填至无纺布袋(3)内制成排水体(7)。本发明的优点是:工艺简单,便于施工,蓄水补源迅速,就地取材,费省效宏,易于推广利用。
  • 多分支长距离输送压力水系统-201410835289.9
  • 宋建桥 - 浙江诺顿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 2014-12-25 - 2015-07-22 - E03B3/3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55KW以上大功率高压离心水泵远距离多分支输送压力水系统,包括高压离心泵、高压离心泵电机、硬质输送管和异径三通接头,所述高压离心泵与高压离心泵电机连接,所述硬质输送管一端安装在高压离心泵上,另一端安装有封堵盲板,所述硬质输送管上设有多个异径三通接头,所述异径三通接头上连接有冲挖用水枪,所述异径三通接头与冲挖用水抢之间设有小管径硬质管和输送软管。大功率高压离心泵远距离多分支输送压力水系统施工工艺,在压力水长距离输送过程中,通过改变输送管道材料及管径,可减少水头损失,保持流速,确保冲挖土方用水的有效压力的施工工艺;具有安装方便、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等较多优点。
  • 水稻田晒水池向水稻田水井补水系统-201420451692.7
  • 王福林;付晓明;罗诗义 - 东北农业大学
  • 2014-08-04 - 2014-12-17 - E03B3/32
  • 水稻田晒水池向水稻田水井补水系统属于农田水利机械设备;在晒水池底部上设置沉淀池,滤水池配置在晒水池外部,连通管将沉淀池与滤水池连通,在所述连通管上配装过滤网和补水阀,补水管将滤水池与水井连通,在滤水池上设置排污口;本系统可将晒水池内储存和注入的雨水方便地注入补充到水井内,提高地下水资源的储量,具有结构简单、补水操作简易方便、使用可靠、补充地下水效果好、减少水资源损失浪费的特点。
  • 浮沉式水压自动连续抽水装置-200910300710.5
  • 韦在元;于桂喜 - 韦在元;于桂喜
  • 2009-03-05 - 2009-08-19 - E03B3/32
  • 一种利用水压进行抽水,将水提升到有用高度的浮沉式水压自动连续抽水装置。其特点是在大自然水源边的500米内,在低于水源水平面下挖筑两个蓄水池A、B,两池底部只有一个唯一通道,中间设有自动电开关闸;在水源与蓄水池A、B间挖筑一个略低于水源水平面人字形的水沟,左、右分别有自动电开关闸而且直通到蓄水池A、B之上;两池内各安装上为定量水容器,下为水泵。利用向水池注水提升容器,打开出水口后,定量水容器下降,将水泵内的水压出的原理进行抽水工作。其优点是利用自然水源自然水量无限的特点,无须消耗任何能源,就可将水提升到相应的高度,实现节能环保,工效高。
  • 泵船取水管径超过1米的双摇臂联络管-200520095873.1
  • 何应龙 - 何应龙
  • 2005-04-06 - 2006-08-23 - E03B3/32
  • 泵船取水管径超过1米的双摇臂联络管,用于江河浮船式取水设备泵船与岸上水厂之间的连接。它具有一卧式输水直管,直管的两端,连有输入端弯管和输出端弯管,其特征是,输入端弯管和输出端弯管均为双边弯管,对称地焊接在卧式直管的两侧,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双边弯管的另一端各与相连的两个立式三通管相连,各端的两个立式三通管之间、立式三通管与弯管之间、卧式直管的其中两段之间,皆通过套管法兰组合式活动接头相联。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了大口径的联络管为适应取水泵船因水流变化、风浪颠簸、水位涨落而产生任意方位的移动、摆动和转动所要求的合理结构以及活动接头的密封问题,使江河浮船式取水设备的应用范围能大为拓宽。
  • 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新技术-92112412.0
  • 宁远明 - 合肥工业大学
  • 1992-10-31 - 1994-05-11 -
  • 本发明所涉及的是用辐射井将地表水与地下水实现相互转化的新技术。在江河、湖泊岸边凿设辐射井,使之穿透相对隔水地层至弱含水或含水地层,且在不同深度、方向、位置设置辐射井的辐射管道若干条。地表水通过辐射井及辐射管道向弱含水或含水地层自动渗透,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的开采与补给达到新平衡,从而缓解和消除因大量开采地下水所带来的地质灾害。本发明技术方案易于实现,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