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6β,14α-二羟基-4-雄甾烯-3,17-二酮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3121553.6 申请日: 1993-11-27
公开(公告)号: CN1095418A 公开(公告)日: 1994-11-23
发明(设计)人: 吉冈秀树;浅田创;藤田真司 申请(专利权)人: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C12P33/16 分类号: C12P33/16;C12P33/06;C07J1/00;C12N1/14;//;C12R1645)
代理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李瑛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生产6β,14α-二羟基-4-雄甾烯-3,17-二酮的方法,包括在加有4-雄甾烯-3,17-二酮的介质中培养属于Myrothecium属并能水解4-雄甾烯-3,17-二酮以产生6β,14α-二羟基-4雄甾烯-3,17-二酮的微生物,并从培养介质中分离6β,14α-二羟基-4-雄甾烯-3,17-二酮。根据本发明方法,6β,14α-二羟基-4-雄甾烯-3,17-二酮和14α-雄甾烯-3,6,17-三酮可用简单方法高产地生产。
搜索关键词: 生产 14 羟基 雄甾烯 17 方法
【主权项】:
1、一种生产6β,14α-二羟基-4-雄甾烯-3,17-二酮的方法,它包括步骤:在加有4-雄甾烯-3,17-二酮的介质中培养属于漆斑菌属并能水解4-雄甾烯-3,17-二酮以产生6β,14α-二羟基-4-雄甾烯-3,17-二酮的微生物,以及从培养过的介质中分离6β,14α-二羟基-4雄甾烯-3,17-二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化药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化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312155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雄甾-1,4-二烯-3,17-二酮的制备方法及所用发酵培养基-201510249629.4
  • 李继安;张韬;林惠敏;张骏梁;丁碧粉;张羡媛;张建斌 -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 2015-05-15 - 2021-03-02 - C12P33/1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雄甾‑1,4‑二烯‑3,17‑二酮的制备方法和所用的发酵培养基。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发酵:向发酵培养基中接种分枝杆菌,发酵获得发酵液;(2)粗提:破碎处理发酵液,固液分离将上清液过大孔吸附树脂A填充的色谱柱,之后对色谱柱进行洗脱,收集得到洗脱液I;(3)精提:将洗脱液I浓缩后湿法上样过骨架为苯乙烯‑二乙烯苯的大孔吸附树脂填充的色谱柱,以甲醇水溶液梯度洗脱,收集洗脱液,得到洗脱液II;(4)将洗脱液II浓缩结晶,再以有机溶剂溶解后重结晶,即得纯品。所述的方法全面改进了ADD的发酵提取工艺使发酵产物损失少,使用的有机溶剂较少,更加环保。
  • 一种雄甾-1,4-二烯-3,17-二酮的制备方法-201510249586.X
  • 李继安;张韬;林惠敏;张骏梁;丁碧粉;张羡媛;张建斌 -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 2015-05-15 - 2020-10-30 - C12P33/1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雄甾‑1,4‑二烯‑3,17‑二酮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向发酵培养基中接种分枝杆菌,发酵获得发酵液;(2)向发酵液中加入乙醇,破碎处理后,固液分离取上清液,将上清液过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的色谱柱,收集流出液,得到流出液I;(3)将流出液I上样至骨架为苯乙烯‑二乙烯苯的大孔吸附树脂,使用甲醇溶液洗脱,得洗脱液II,浓缩结晶,再以有机溶剂溶解后重结晶,即得雄甾‑1,4‑二烯‑3,17‑二酮纯品,所述的有机溶剂选自乙酸乙酯、乙酸丁脂和丙酮中的任一种。所述的方法全面改进了ADD的发酵提取工艺使发酵产物损失少,使用的有机溶剂较少,更加环保。
  • 一种用于植物甾醇侧链降解反应的底物处理方法-201610270775.X
  • 申雁冰;王敏;刘晶晶;汤睿;骆健美;郑宇 - 天津科技大学
  • 2016-04-27 - 2019-07-05 - C12P33/16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植物甾醇侧链降解反应的底物处理方法,属于微生物制药领域,本发明涉及的方法用于植物甾醇侧链降解生成雄烯二酮(AD)反应中,投加植物甾醇进行转化前预先将植物甾醇与凹土进行改性,根据底物投料量与凹土的添加量,控制植物甾醇与凹土的质量比为1:0.1~5,投入的共改性植物甾醇与凹土的浓度为1~40g/L。此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底物在水溶液中的分散度,提高底物的利用率和反应速率,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除底物和产物抑制,提高产物的转化率,且工艺简单,经济实用,对环境污染危害小,对用生物转化法生产甾体药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通过尖孢镰刀菌发酵改性小百部富集红苋甾酮的新方法-201510284205.1
  • 丁中涛;蔡乐;李莹 - 云南大学
  • 2015-05-29 - 2019-03-05 - C12P33/1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微生物发酵改性中药材的手段大量富集红苋甾酮的方法。即:中药材小百部经尖孢镰刀菌发酵改性,经过合适的溶剂超声提取,过滤,浓缩后,结合TLC薄层层析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可检测到大量的红苋甾酮的产生。到目前为止,该方法是一种高效的,创新性的,反应条件温和的,绿色无污染的,易扩大化生产的,操作设备简单的大量富集红苋甾酮的方法,不仅满足了现代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的需求,而且为后期红苋甾酮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一种微生物转化植物甾醇生产雄烯二酮的方法-201410845753.2
  • 张丽丽;张子亮;于新令;张同勋 - 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14-12-31 - 2016-07-27 - C12P33/16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转化植物甾醇生产雄烯二酮的方法。本发明的发酵培养基包含:丙三醇(甘油):10-30g/L,黄豆粉:13-40g/L,柠檬酸:2.5-4.5g/L,磷酸二氢铵:2-6g/L,硫酸铵:0.5-1.5g/L,七水硫酸镁:0.3-0.9g/L,七水硫酸亚铁:0.035-0.125g/L,轻质碳酸钙:2-8g/L,植物甾醇:20-100g/L,大豆磷脂:1-7g/L,消泡剂:0.3-2.0g/L;所述发酵培养基的pH为7.0-8.0;本发明反应底物浓度高,转化率高,生产成本低,发酵液易于提纯,适于规模化工业生产。
  • 一种9α-羟基雄烯二酮的制备方法-201510132168.2
  • 李波;江胜;李悦;申术霞;米建国;王博洲;陈文霞 - 河北达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5-03-25 - 2016-01-27 - C12P33/16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9α-羟基雄烯二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9α-羟基雄烯二酮高产菌株依次进行菌种活化、一级种子培养、二级种子培养和转化发酵;将转化发酵得到的发酵液静置分层,后除水层后得到植物油乳化物,蒸发所述植物油乳化物中的水分,降温、过滤,脱色,提纯、降温重结晶得到9α-羟基雄烯二酮。本发明利用微生物发酵法降解植物甾醇制备9α-羟基雄烯二酮,与化学合成法相比,减少了环境污染、简化了生产工艺,使发酵产物9α-羟基雄烯二酮的浓度和纯度均得到提高,提高了转化效率,为进一步工业化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一种麦角固醇酯的制备方法-201410231536.4
  • 何文森;胡迪;汪禹;刘世豪;尹吉;徐捍山 - 江苏大学
  • 2014-05-29 - 2014-08-20 - C12P33/1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麦角固醇酯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医药、化工和化妆品等技术领域。本发明以麦角固醇为原料,脂肪酸为酰基供体,在非水相脂肪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麦角固醇酯。该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副反应少、选择性好、易分离、绿色环保等优点。通过该法,既可以防止麦角固醇氧化,又可改善麦角固醇的油溶性,极大拓宽麦角固醇的实际应用范围。
  • 双液相系统发酵法降解植物甾醇制备雄烯二酮-201310143845.1
  • 杨旭锦;石慧 - 北京明新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2013-04-24 - 2014-03-12 - C12P33/16
  • 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双液相发酵系统发酵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p.DE6823制备雄烯二酮的方法,发酵培养基水相选用无菌蒸馏水,油相可选用米糠油、葵花油、大豆油和花生油,在发酵转化完成后,通过膜分离方法,得到含有雄烯二酮的溶液,经浓缩、脱色、过滤、浓缩、重结晶和真空干燥等操作可得到纯度在99%以上的雄烯二酮。根据选用油相的不同,植物甾醇的转化率在59%~85%的范围之间。本发明解决了我国现有雄烯二酮生产工艺中原料受季节和地域的限制,可有效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具有操作简单、环境污染小、转化率高、生产成本低等特点,适合产业化生产。
  • 将植物甾醇发酵制备雄二烯二酮的方法-03804973.2
  • J·P·库特尼;E·J·赫灵顿;G·斯帕索夫 - 阿克佐诺贝尔公司
  • 2003-02-03 - 2005-07-13 -
  • 将植物甾醇组合物发酵以制备雄烯二酮(雄-4-烯-3,17-二酮)和随后的雄二烯二酮(雄-1,4-二烯,3,17-二酮)的方法,其包括:在第一营养培养基中增殖分枝杆菌属的微生物培养物;将微生物培养物和植物甾醇组合物在生物反应器中放置足够的时间以将组合物基本上转化为雄烯二酮(“AD溶液”);在第二营养培养基中增殖镰孢属的真菌培养物;将1)镰孢属物种或2)真菌培养物培养基中的一种或多种注入生物反应器中,反应足够的时间以将AD溶液转化为雄二烯二酮。
  • 生产6β,14α-二羟基-4-雄甾烯-3,17-二酮的方法-93121553.6
  • 吉冈秀树;浅田创;藤田真司 -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 1993-11-27 - 1994-11-23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生产6β,14α-二羟基-4-雄甾烯-3,17-二酮的方法,包括在加有4-雄甾烯-3,17-二酮的介质中培养属于Myrothecium属并能水解4-雄甾烯-3,17-二酮以产生6β,14α-二羟基-4雄甾烯-3,17-二酮的微生物,并从培养介质中分离6β,14α-二羟基-4-雄甾烯-3,17-二酮。根据本发明方法,6β,14α-二羟基-4-雄甾烯-3,17-二酮和14α-雄甾烯-3,6,17-三酮可用简单方法高产地生产。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