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翘嘴红鲌DNA条形码序列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829918.5 申请日: 2018-07-25
公开(公告)号: CN109055407A 公开(公告)日: 2018-12-21
发明(设计)人: 刘红艳;熊飞 申请(专利权)人: 江汉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53 分类号: C12N15/53;C12Q1/6888
代理公司: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代理人: 房德权
地址: 430056 湖北省武***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翘嘴红鲌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 标准检测序列 物种鉴定 应用 物种 基因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翘嘴红鲌DNA条形码序列及其应用,属于物种鉴定技术领域。所述翘嘴红鲌DNA条形码序列为SEQ ID NO:1。所述翘嘴红鲌DNA条形码序列为翘嘴红鲌COI(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基因。该DNA条形码序列可以作为翘嘴红鲌DNA的标准检测序列,有效的对翘嘴红鲌物种进行鉴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种鉴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翘嘴红鲌DNA条形码序 列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隶属鲤科(Cyprinidae) 鲌亚科(Culterinae)红鲌属(Erythroculter),主要分布于长江水系。 翘嘴红鲌为广温性鱼类,适应性与抗病力强,生长迅速,体型较大,属中、 上层大型淡水经济鱼类。鲌亚科鱼类往往由于形态学特征的相似,不同种 属的鱼类常常会产生混淆,难以区分,因此,有必要对物种进行有效的鉴 定。

DNA条形码是指生物体内能够代表该物种的、有足够变异的、标准的、 易扩增并且相对较短的DNA片段,可以快速、准确的进行物种鉴定。线 粒体DNA的COI基因具有长度适中、进化速率适中和富含系统进行发育信 息等特点。在研究中,能够较好地对物种的COI基因片段进行有效扩增。 因此,在动物物种分类和鉴定中,COI基因作为条形码应用有很大的潜力。

物种鉴定一直是分类学乃至几乎所有生物领域上的研究至关重要的 基础步骤。因此,准确的对物种鉴定和分类就显得尤其重要。目前,各国 研究者已经开展了从湖泊到海洋不同地理区域的鱼类DNA条形码研究计 划,研究表明DNA条形码在物种鉴定方面具有高效可行性。大量的研究结 果显示以COI基因为标记的DNA条形码能够准确的对各类动物进行物种鉴 定,可以选用COI基因作为各种动物条形码数据库的标准条形码。

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遇到标本量较少以及样本保存不完整等问题, 这样给传统的物种分类和鉴定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现有的技术中 心,均没有翘嘴红鲌DNA条形码序列以及翘嘴红鲌COI基因作为翘嘴红鲌 DNA条形码标准检测序列的记载和报道。

采用DNA条形码结合传统的分类学方法,对物种高效准确的鉴定和分 类起着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作为翘嘴红鲌DNA的标准检测序列,能够 有效的对翘嘴红鲌物种进行鉴定。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翘嘴红鲌DNA条形码序列,所述序列为SEQ ID NO:1。

优选地,所述翘嘴红鲌DNA条形码序列为翘嘴红鲌COI(cytochrome c oxidasesubunit I,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基因。

一种翘嘴红鲌DNA条形码标准检测序列的应用,该DNA条形码序列可 以作为翘嘴红鲌DNA的标准检测序列,有效的对翘嘴红鲌物种进行鉴定。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所得到的翘嘴红鲌DNA条形码序列可以作为翘嘴红鲌DNA的标 准检测序列,对翘嘴红鲌物种高效和准确的进行鉴定和分类。在实际工作 中,有时要进行鱼卵和鱼苗的物种鉴定,鱼卵很难通过传统的形态学方法 进行鉴定,另外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鱼苗形态特征也还不是很显著,无法通 过传统的形态学进行鉴定的时候,这时借助于物种的DNA标准条形码,就 很容易对该物种的鱼卵和鱼苗进行鉴定。有时在物种鉴定的时候,会遇到样本不完整或残缺不全,也给传统的物种分类和鉴定带来困难,这时借助 于物种的DNA标准条形码,可以很快的进行准确的鉴定。有时同一属內甚 至亚科内的不同物种形态相似,有时会出现同一物种,会错误的把它界定 为不同的物种,或者不同的物种,错误的把它界定为同一物种,分类关系 混乱,利用该物种的标准条形码可以方便快捷的对其物种进行准确的鉴 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汉大学,未经江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99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CYP71Z18基因及其编码蛋白与应用-201610819977.5
  • 王强;毛红洁;谌琴琴 - 四川农业大学
  • 2016-09-13 - 2019-11-08 - C12N15/53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YP71Z18基因,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CYP71Z18基因的编码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CYP71Z18基因的编码蛋白在调节和生产植物二萜类化合物及水稻育种中的应用。本发明有助于利用CYP71Z18催化特性在工业上生产多种新的二萜类化合物,以及对改造水稻二萜类化合物的合成途径等具有重要理论及实践意义。
  • OsARD1基因在增强水稻耐盐方面的应用-201710029897.4
  • 栾维江;熊炜;张泗举;梁闪闪 - 天津师范大学
  • 2017-01-17 - 2019-11-08 - C12N15/53
  • 本发明涉及一种OsARD1基因在增强水稻耐盐方面的应用,该OsARD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OsARD1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本发明的实验结果发现:高盐胁迫可以诱导OsARD1的表达。我们进一步构建了OsARD1的过表达载体获得了其过表达植株,发现过量表达OsARD1增强水稻耐盐胁迫的能力。本发明对于创立水稻高效耐盐的分子设计理论与技术体系,培育水稻耐盐新品种,从而有效利用大面积的盐碱地,对保障人民粮食安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顺式还原酮加双氧酶基因在提高水稻抗旱能力方面的应用-201710029896.X
  • 栾维江;熊炜;张泗举;梁闪闪 - 天津师范大学
  • 2017-01-17 - 2019-11-08 - C12N15/53
  • 本发明涉及顺式还原酮加双氧酶基因OsARD1在提高水稻抗旱能力方面的应用,其特征在于OsARD1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OsARD1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本发明的实验结果发现:过表达植株对PEG处理的耐受力更强,表明过量表达OsARD1明显提高了水稻对渗透胁迫的耐受能力。进一步的实验表明过量表达OsARD1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水稻的抗旱能力。通过利用转基因策略来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培育了抗旱作物品种,提高了作物产量,对于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 一种降解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基因及其编码的酶蛋白-201910614364.1
  • 郑艺;李盈萱;朱颖琪;王剑;崔超月;孙坚 - 广东实验中学
  • 2019-07-09 - 2019-10-08 - C12N15/53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解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基因及其编码的酶蛋白,属于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所述基因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酶蛋白具有如SEQ ID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基因及其编码的酶蛋白均有望应用于降解环境中的四环素类抗生素,为从基因层面和蛋白层面解决四环素类抗生素的降解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基因或蛋白的形式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进行降解,有利于降低环境中耐药基因传播的风险,避免了降解菌株直接投放造成的tde基因从工程菌传播到致病菌带来的人类健康安全威胁。
  • 一种短须裂腹鱼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克隆方法及其应用-201910744077.2
  • 王崇;梁银铨 -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 2019-08-13 - 2019-10-01 - C12N15/53
  • 本发明属于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短须裂腹鱼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克隆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从短须裂腹鱼的肝脏提取总RNA,反转录得到cDNA第一条链,采用RACE扩增法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5'‑和3'‑序列的克隆,利用软件对克隆得到的中间序列、5'‑和3'‑序列进行拼接成为Cu/Zn‑SOD cDNA全长序列。该序列共801bp,包括完全开放阅读框465bp,5'‑UTR为60bp,3'‑UTR为276bp。本发明首次公开了短须裂腹鱼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全序列及其全序列的克隆方法。同时,为深入研究短须裂腹鱼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抗氧化分子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 一种高酶活性L-谷氨酸氧化酶突变体及其制备方法-201910317848.X
  • 刘君;李家龙;徐宁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2019-04-19 - 2019-09-27 - C12N15/53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酶活性L‑谷氨酸氧化酶突变体及其制备方法。L‑谷氨酸氧化酶(LGOX)是一种黄素蛋白酶,能够专一地氧化L‑谷氨酸生成α‑酮戊二酸、过氧化氢、氨,但目前来源于链霉菌属的L‑谷氨酸氧化酶活性普遍较低并且稳定性较差,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本发明利用易错PCR技术建立突变文库,通过建立文库筛选和定向改造方法,最终获得了酶活性显著提升的含有单个或多个氨基酸突变位点的L‑谷氨酸氧化酶突变体,相关突变体将为开发α‑KG高效生物转化法奠定重要酶资源条件。
  • AOX1a基因在提高植物耐旱性方面的应用-201910603825.5
  • 林宏辉;张大伟;乔康;邓星光 - 四川大学
  • 2019-07-05 - 2019-09-24 - C12N15/53
  •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AOX1a基因在提高植物耐旱性方面的应用。将所述AOX1a基因应用于提高植物的耐旱性,所述AOX1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植物为番茄。AOX1a基因参与乙烯诱导的耐旱性,且能够提高植物的干旱耐受力。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提高植物耐旱性的基因AOX1a,对于转基因工程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一种分离的中黑盲蝽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201610909243.6
  • 陈利珍;罗静;马超;李哲;金双侠;雷朝亮 - 华中农业大学
  • 2016-10-18 - 2019-09-24 - C12N15/53
  • 本发明属于昆虫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离的中黑盲蝽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本发明分离的中黑盲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还包括中黑盲蝽基因RNA干扰序列的应用,所述的RNA干扰序列序列对中黑盲蝽基因具有良好的沉默效果。注射该干扰序列,显著降低了中黑盲蝽卵巢的挂卵量和干重,抑制了中黑盲蝽的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最终导致了中黑盲蝽的生殖能力下降,可以用有效的控制其种群的发展。进一步,本发明的基因及蛋白可用于转基因抗虫植物的开发以及中黑盲蝽的生物防治。
  • 一种降低尼古丁转化率的CYP82E5基因突变体及其应用-201710082843.4
  • 宋中邦;王丙武;李文正;高玉龙;李永平;孔光辉 - 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
  • 2017-02-16 - 2019-09-13 - C12N15/53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尼古丁转化率的CYP82E5基因突变体及其应用。所述的降低尼古丁转化率的CYP82E5基因突变体,相对于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的CYP82E5基因,所述的降低尼古丁转化率的CYP82E5基因突变体含有的CYP82E5基因序列中392位的G被A取代发生了点突变,所述的降低尼古丁转化率的CYP82E5基因突变体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应用为所述的降低尼古丁转化率的CYP82E5基因突变体在获得尼古丁低转化率的烟草植株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降低尼古丁转化率的CYP82E5基因突变体获得的云烟87材料中,叶片尼古丁转化率比对照下降约20%,显著降低了尼古丁的转化率。
  • 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及其编码蛋白-201710626682.0
  • 林峻 - 福州大学
  • 2017-07-28 - 2019-09-10 - C12N15/53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及其编码蛋白,所述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的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的编码蛋白具有如SEQ ID NO.2所示的蛋白序列。本发明SOD基因编码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兼具良好的耐热性和抗冻融性,能够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食品、医药学、环境保护等领域。
  • 羰基还原酶基因、编码酶、载体、菌株及应用-201510383476.2
  • 柳志强;郑裕国;陈翔;林超平;王亚军;吴林;姚丹凯;余道褔;胡忠梁;董思川;沈寅初 - 浙江工业大学
  • 2015-06-30 - 2019-08-30 - C12N15/53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来源于圆红冬孢酵母(Rhodosporidium toruloides)ZJB14212的羰基还原酶、基因、载体、菌株,以及其在制备手性药物中间体中的应用;所述羰基还原酶能够生物催化制备高光学纯度的(S)‑N,N‑双甲基‑3‑羟基‑3‑(2‑噻吩基)丙酰胺、(S)‑N‑甲基‑3‑羟基‑3‑(2‑噻吩基)丙酰胺、(R)‑3‑氯‑1‑(2‑噻吩基)‑1‑丙醇、(S)‑3‑羟基‑3‑(2‑噻吩基)丙酸乙酯、(S)‑3‑羟基‑3‑(2‑噻吩基)丙腈、6‑氯‑(3R,5S)‑二羟基己酸叔丁酯、(4S)‑3‑[(5S)‑5‑(4‑氟苯基)‑5‑羟基戊酰基]‑4‑苯基‑1,3‑氧氮杂环戊烷‑2‑酮及[S‑(E)]‑2‑[3‑[3‑[2‑(7‑氯‑2‑喹啉基)乙烯基]苯基]‑3‑羟基丙基]苯甲酸甲酯。
  • 一种罗博卢酮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及其应用-201610051232.9
  • 黄胜雄;纪旭;颜一军;杨静;罗剑英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2016-01-26 - 2019-08-13 - C12N15/53
  • 本发明提供一种托酚酮类天然产物罗博卢酮的生物合成基因簇,链霉菌Streptomyces sp.CGMCC No.11535,从它们获得罗博卢酮化合物1‑4的制备方法,以其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它们在制药中的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包含格罗博卢酮生物合成相关的所有基因和蛋白信息,对了解罗博卢酮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机制,为进一步遗传改造提供了材料和知识。本发明所提供的基因及其蛋白质也用来寻找和发现可用于医药、工业或农业的化合物或基因、蛋白。
  • 一种来源于枯草杆菌ZXN4的细菌漆酶基因、细菌漆酶及其应用-201610969510.9
  • 张应玖;杨雪;金兰娜 - 吉林大学
  • 2016-11-07 - 2019-08-06 - C12N15/53
  • 一种来源于枯草杆菌ZXN4的细菌漆酶基因、细菌漆酶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来源于枯草杆菌ZXN4的细菌漆酶基因cah4、由该基因表达的细菌漆酶CAH4以及该细菌漆酶CAH4在纺织工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中的应用。与传统漆酶相比,细菌漆酶CAH4具有明显的应用稳定性优势和作用广谱性优点,主要包括:(1)细菌漆酶CAH4在pH=3‑7的范围内具有较好的酸碱稳定性,(2)细菌漆酶CAH4在温度为30℃‑90℃的范围内均具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3)细菌漆酶CAH4对靛蓝类染料、偶氮类染料和三苯甲烷类染料的脱色作用均强,可用于工业染料的脱色,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且易实现工程化制备,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一种来源于枯草杆菌ZNXH1的细菌漆酶基因、细菌漆酶及其应用-201610969808.X
  • 张应玖;金兰娜;杨雪 - 吉林大学
  • 2016-11-07 - 2019-08-06 - C12N15/53
  • 一种来源于枯草杆菌ZNXH1的细菌漆酶基因、细菌漆酶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来源于枯草杆菌ZNXH1的细菌漆酶基因cahh1、由该基因表达的细菌漆酶CAHH1以及该细菌漆酶CAHH1在纺织工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中的应用。与传统漆酶相比,细菌漆酶CAHH1具有明显的应用稳定性优势和作用广谱性优点,主要包括:(1)细菌漆酶CAHH1在pH=3‑9的范围内具有较好的酸碱稳定性,(2)细菌漆酶CAHH1在温度为30℃‑90℃的范围内均具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3)细菌漆酶CAHH1对靛蓝类染料、偶氮类染料和三苯甲烷类染料的脱色作用均强,可用于工业染料的脱色,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且易实现工程化制备,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海带钒离子依赖型卤素过氧化物酶基因及其编码蛋白-201610565700.4
  • 刘涛 - 中国海洋大学
  • 2016-07-18 - 2019-08-02 - C12N15/53
  •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海带钒离子依赖型卤素过氧化物酶基因,该基因核苷酸序列及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为SEQ ID NO:1‑37和SEQ ID NO:38‑74。本发明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结合序列分析技术获得基因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载体,通过对重组蛋白进行酶活性检测,证实了其具有非常高的碘代过氧化物酶活性,无溴代过氧化物酶和氯代过氧化物酶活性。该基因对于提高海带等藻类中的碘含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植物亚麻酸合成酶基因CsFAD2-2及其应用-201910202885.6
  • 李海燕;王法微;崔景焱;李晓薇;刘伟灿;王南 - 吉林农业大学
  • 2019-03-18 - 2019-07-30 - C12N15/53
  • 本发明公开了植物亚麻酸合成酶基因CsFAD2‑2,它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一种表达载体,它插入了序列表SEQ NO.1所示的基因;所述的植物亚麻酸合成酶基因CsFAD2‑2提高植物物亚麻酸的含量的应用;以亚麻芥cDNA为模板,利用反转录PCR技术克隆CsFAD2‑2基因;该基因可以能够将植物体内的油酸及亚油酸催化生成亚麻酸,其过表达的转基因植株中亚麻酸含量较野生型植株高1.56倍;为基因工程育种以提高作物亚麻酸含量提供优质的候选基因。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