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防治螨、昆虫及线虫的组合物及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813291.6 申请日: 2021-07-19
公开(公告)号: CN115633687A 公开(公告)日: 2023-01-24
发明(设计)人: 宋玉泉;刘少武;常秀辉;班兰凤;于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41/12 分类号: A01N41/12;A01N43/54;A01N43/12;A01N53/08;A01N43/707;A01N51/00;A01N47/40;A01N43/40;A01N41/10;A01N47/38;A01P7/04;A01P7/02;A01P5/00
代理公司: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代理人: 李颖;高笑
地址: 110021 辽宁***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防治 昆虫 线虫 组合 应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作为组分(A)的式(A-I)化合物或其盐和作为组分(B)的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化合物或其盐;

组分(B)的至少一种选自以下的化合物为:B-1[3-(2,4-二氯苯基)-2-氧代-1-氧杂螺[4.5]癸-3-烯-4-基]碳酸丁酯(CAS 1305319-70-3)、B-2氟丙菊酯(CAS 101007-06-1)、B-3喹螨醚(CAS 120928-09-8)、B-4FlipperTM(含C7-C20脂肪酸的接触性生物杀虫剂/杀螨剂)、B-5N-[[2-氟-4-[2-羟基-3-(3,4,5-三氯苯基)-3-(三氟甲基)吡咯烷-1-基]苯基]甲基]环丙烷甲酰胺(CAS 1365070-72-9)、B-6(S)-N-[[2-氟-4-[2-羟基-3-(3,4,5-三氯苯基)-3-(三氟甲基)吡咯烷-1-基]苯基]甲基]环丙烷甲酰胺(CAS 2044701-44-0)、B-7Fluxametamide(CAS 928783-29-3)、B-8Spidoxamat(CAS 907187-07-9)、B-9溴虫氟苯双酰胺(CAS 1207727-04-5)、B-10Nicofluprole(CAS 1771741-86-6)、B-11环丙氟虫胺(CAS2375110-88-4)、B-12 5-[[3-[3,5-双(三氟甲基)苯基]-2,2-二氯-环丙烷羰基]氨基]-2-氯-N-[3-[(2,2-二氟乙酰基)氨基]-2,4-二氟-苯基]苯甲酰胺(CAS 2220132-55-6)、B-135-[[(1R,3R)-3-[3,5-双(三氟甲基)苯基]-2,2-二氯-环丙烷羰基]氨基]-2-氯-N-[3-[(2,2-二氟乙酰基)氨基]-2,4-二氟-苯基]苯甲酰胺)、B-14 5-[[(1S,3S)-3-[3,5-双(三氟甲基)苯基]-2,2-二氯-环丙烷羰基]氨基]-2-氯-N-[3-[(2,2-二氟乙酰基)氨基]-2,4-二氟-苯基]苯甲酰胺)、B-15四氯虫苯甲酰胺(CAS 1104384-14-6)、B-16Afidopyropen(CAS915972-17-7)、B-17 4-二甲基-2-[2-(3-吡啶基)吲唑-5-基]-1,2,4-三唑烷-3,5-二酮、B-18N-[3-氯-1-(3-吡啶基)吡唑-4-基]-2-甲磺酰基-丙酰胺(CAS 2396747-83-2)、B-19Tyclopyrazoflor(CAS 1477919-27-9)、B-20N-(1-甲基环丙基)-2-(3-吡啶基)吲唑-4-甲酰胺(CAS 1689545-27-4)、B-21Dimpropyridaz(化学文摘社编号1403615-77-9)、B-22氟啶虫酰胺(CAS 158062-67-0)、B-23Pyrifluquinazon(CAS 337458-27-2)、B-24吡蚜酮(CAS123312-89-0)、B-25氟虫腈(CAS 120068-37-3)、B-26 3-(2-氯噻唑-5-基)-8-甲基-5-氧代-6-苯基-2,3-二氢噻唑并[3,2-a]嘧啶-8-鎓-7-醇盐(CAS 2413839-57-1)、B-27(3R)-3-(2-氯噻唑-5-基)-8-甲基-5-氧代-6-苯基-2,3-二氢噻唑并[3,2-a]嘧啶-8-鎓-7-醇盐(CAS 2413390-32-4)、B-28(3R)-3-(2-氯噻唑-5-基)-8-甲基-5-氧代-6-苯基-2,3-二氢噻唑并[3,2-a]嘧啶-8-鎓-7-醇化物(烯醇化物互变异构体)(CAS 2413839-58-2)、B-29(3R)-3-(2-氯噻唑-5-基)-8-甲基-5-氧代-6-苯基-2,3-二氢噻唑并[3,2-a]嘧啶-8-鎓-7-醇盐(二酮)(CAS 2246757-58-2)、B-30三氟苯嘧啶(CAS 1263133-33-0)、B-31 1-(2-氰乙基)-4-氧代-3-[3-(三氟甲基)苯基]吡啶并[1,2-a]嘧啶-1-2--2-醇盐(CAS 2032403-97-5)、B-32二氯噻吡嘧啶(CAS 1263629-39-5)、B-33吡虫啉(CAS 138261-41-3)、B-34氟吡呋喃酮(CAS 951659-40-8)、B-35噻虫啉(CAS 111988-49-9)、B-36氟啶虫胺腈(CAS 946578-00-3)、B-37啶虫脒(CAS 135410-20-7)、B-38 Flupyrimin(CAS 1363400-41-2)、B-39呋虫胺(CAS 165252-70-0)、B-40烯啶虫胺(CAS 150824-47-8)、B-41噻虫胺(CAS 210880-92-5)、B-42噻虫嗪(CAS 153719-23-4)、B-43四唑虫酰胺(CAS 1229654-66-3)、B-44氟虫双酰胺(CAS 272451-65-7)、B-45氯虫苯甲酰胺(CAS 500008-45-7)、B-46氰虫苯甲酰胺(CAS736994-63-1)、B-47 5-溴-2-(3-氯-2-吡啶基)-N-[4,6-二氯-3-氟-2-(甲基氨基甲酰基)苯基]吡唑-3-甲酰胺(化学文摘社编号2129147-03-9)、B-48环溴虫酰胺(CAS 1031756-98-5)、B-49氯氟氰虫酰胺(CAS 1262605-53-7)、B-50 5-溴-2-(3-氯-2-吡啶基)-N-[2,4-二氯-6-(异丙基氨基甲硫酰基)苯基]吡唑-3-甲酰胺(CAS 1442448-92-1)、B-51 1-[6-(2,2-二氟-7-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烯并[4,5-f]苯并咪唑-6-基)-5-乙磺酰基-3-吡啶基]环丙烷腈(CAS 2408220-94-8)、B-52 6-(5-环丙基-3-乙基磺酰基-2-吡啶基)-2,2-二氟-7-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烯并[4,5-f]苯并咪唑(CAS 2408220-91-5)、B-53 2-(5-环丙基-3-乙磺酰基-2-吡啶基)-5-(三氟甲基磺酰基)-1,3-苯并恶唑、B-54 2-[3-乙基磺酰基-5-(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咪唑并[4,5-b]吡啶(CAS2133042-44-9)、B-55 2-[3-乙基磺酰基-6-(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咪唑并[4,5-b]吡啶(CAS 2133042-31-4)、B-56 2-[3-乙基磺酰基-6-(1,2,4-三唑-1-基)-2-吡啶基]-3-甲基-6-(三氟甲基)咪唑并[4,5-b]吡啶(CAS 1808115-49-2)、B-57 2-(3-乙基磺酰基-2-吡啶基)-5-(2,2,3,3,3-五氟丙氧基)吡嗪(CAS 2095470-94-1)、B-58Oxazosulfyl(CAS 1616678-32-0)、B-59Benzpyrimoxan(CAS 1449021-97-9)、B-60茚虫威(CAS 173584-44-6)、B-61氰氟虫腙(CAS 139968-49-3)、B-62溴氰菊酯(CAS52918-63-5)、B-63联苯菊酯(CAS 82657-04-3)、B-64高效氯氟氰菊酯(CAS 76703-62-3)、B-65高效氯氰菊酯(CAS 1315501-18-8)、B-66α-氯氰菊酯(CAS 67375-30-8)、B-67氰戊菊酯(CAS 51630-58-1)、B-68顺式氰戊菊酯B-68(CAS 66230-04-4)、B-69氯氟氰菊酯(CAS91465-08-6)、B-70七氟菊酯(CAS 79538-32-2)、B-71(2Z)-2-[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磺酰基)苯基]亚氨基-3-(2,2,2-三氟乙基)噻唑烷-4-酮、B-72(R)-(2Z)-2-[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磺酰基)苯基]亚氨基-3-(2,2,2-三氟乙基)噻唑烷-4-酮、B-73 2-[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磺酰基)苯基]亚氨基-3-(2,2,2-三氟乙基)噻唑烷-4-酮(CAS 1445684-82-1)、B-74Flupentiofenox(CAS 1472050-04-6)、B-75Flufenerim(CAS 170015-32-4)、B-76Fluhexafon(CAS 1097630-26-6)、B-77甲氧虫酰肼(CAS 161050-58-4)、B-78虫酰肼(CAS 112410-23-8)、B-79Fluopyram(CAS 658066-35-4)、B-80 Fluazaindolizine(CAS 1254304-22-7)、B-81Guadipyr(CAS 1227849-60-6)、B-82三氟甲吡醚(CAS 179101-81-6)、B-83 3,4,4-三氟丁-3-烯基2-(2-甲氧基苯基)-5-氧代-四氢呋喃-3-羧酸酯(CAS 2074661-82-6)、B-84Tioxazafen(CAS 330459-31-9)、B-85Afoxolaner(CAS 1093861-60-9)、B-86Fluralaner(CAS 864731-61-3)、B-87Sarolaner(CAS 1398609-39-6)和B-88Tigolaner(CAS 1621436-41-6)或其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329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二丙基二硫醚在促进番茄生长中的应用-202310800283.7
  • 周新刚;金雪;张敬禹;张鲜红;冉令义;吴凤芝;高丹美 - 东北农业大学
  • 2023-06-30 - 2023-09-29 - A01N41/12
  • 本发明公开了二丙基二硫醚在促进番茄生长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应用方法为:将二丙基二硫醚溶解于表面活性剂中,加水,得到二丙基二硫醚溶液,之后将所述溶液置于容器中,并使二丙基二硫醚以气体的形式从容器中向外挥发,将装有二丙基二硫醚溶液的容器置于番茄植株根部即可。本发明通过外源添加二丙基二硫醚的方法,诱导番茄提高了根系分泌苯丙氨酸、脯氨酸的含量,显著提高了番茄根际土壤微生物中细菌和真菌的菌群丰度,改变了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诱导番茄代谢变化,改善番茄根际微生态环境,促进了番茄生长,提高了番茄对病害的抗性。
  • 一种用于驱避棉蚜的化合物组合、棉蚜驱避剂及用途-202310028167.8
  • 陆宴辉;杨媛雪;张涛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2023-01-09 - 2023-06-23 - A01N41/12
  • 本发明涉及棉蚜防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驱避棉蚜的化合物组合、棉蚜驱避剂及用途。所述用于驱避棉蚜的化合物组合中,用于驱避棉蚜的效力组分包括二烯丙基二硫醚和丙基二硫。本发明发现二烯丙基二硫醚和丙基二硫对棉蚜均具有明显的驱避作用,同时可利用二烯丙基二硫醚和丙基二硫组合作为棉蚜驱避的用途以及棉蚜驱避剂,为环境友好且高效的防治棉蚜危害棉花等作物提供了新途径,作物田棉蚜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广阔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 一种新型防霉抗菌干燥包-202211300608.7
  • 陈庆伟;叶嫦嫦;傅万翔;曹达烽 - 广州市宝绅科技应用有限公司
  • 2022-10-22 - 2023-01-24 - A01N41/1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防霉抗菌干燥包,旨在提供一种新型防霉抗菌干燥包,该新型防霉抗菌干燥包不仅对霉菌孢子有良好的抑制性能,同时具有长久干燥性能;其技术方案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酸钠5‑8份,蒙脱石49‑65份,碳酸钙15‑45份,微胶囊防霉剂1‑5份;所述的微胶囊防霉剂包括β‑环糊精、肉桂醛和异硫氰酸烯丙酯;属于化工技术领域。
  • 一种液体除草剂组合物及其应用-202011623656.0
  • 李刚;刘勇;黄键;陈恩昌 - 山东先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 2020-12-31 - 2021-08-27 - A01N41/12
  • 本发明涉及除草剂领域,公开了一种液体除草剂组合物及其应用。该组合物中含有两者以上混合保存或者各自独立保存的以下组分:以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计,组分a:0.01‑30重量%的苯丙草酮,组分b:0.5‑20重量%的烷基丁二酸酯磺酸盐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组分c:6‑45重量%的乳化剂;组分d:15‑88重量%的溶剂。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除草效果。
  • 韭菜迟眼蕈蚊的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201710709445.0
  • 张治军;吕要斌;林文彩;李晓维;章金明;郦卫弟;贝亚维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2017-08-17 - 2019-11-08 - A01N41/1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韭菜迟眼蕈蚊的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生物引诱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韭菜迟眼蕈蚊的引诱剂,包括烯丙基甲基二硫醚和二烯丙基二硫醚,对韭菜迟眼蕈蚊的引诱作用明显,并且无毒无害,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本发明提供的韭菜迟眼蕈蚊的引诱剂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诱芯,包括本发明提供的引诱剂,能够高效引诱韭菜迟眼蕈蚊成虫,可用于韭菜迟眼蕈蚊成虫监测、诱捕或者诱杀,降低虫口密度,降低韭蛆对韭菜的危害。
  • 一种二甲基二硫与丁氟螨酯混配农药悬浮剂-201710509174.4
  • 王涛 - 王涛
  • 2017-06-28 - 2019-01-04 - A01N41/1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甲基二硫与丁氟螨酯混配农药悬浮剂,属于农药及其制剂领域,所述农药悬浮剂的有效成分是二甲基二硫与丁氟螨酯,二甲基二硫与丁氟螨酯的重量比是1:30‑30:1。所述二甲基二硫与丁氟螨酯的重量比是1:15‑15:1。所述农药悬浮剂还包括辅剂,辅剂中各组分占所述农药制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溶剂0.1—60.0%,乳化剂0.1—60%,稳定剂0.1—5.0%,抗冻剂0.1—5.0%,增稠剂0.1—5.0%,防腐剂0.1—5.0%,水补充至100.0%。本发明二甲基二硫与丁氟螨酯混配农药悬浮剂,持效期长,对环境污染小,施药简便。
  • 组合挥发性化合物及其在防治芒果采后炭疽病中的应用-201810174458.7
  • 李其利;唐利华;莫贱友;郭堂勋;黄穗萍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2018-03-02 - 2018-07-06 - A01N41/12
  • 本发明提供组合挥发性化合物及其在防治芒果采后炭疽病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了组合挥发性化合物在防治芒果采后炭疽病中的应用。组合挥发性化合物可以在密闭环境中不接触水果,通过挥发以气体形式作用炭疽菌菌丝和分生孢子,抑制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和病斑扩展,从而达到防治芒果炭疽病的效果。由于组合挥发性化合物极易挥发,熏蒸处理后残留在芒果表皮的化合物在常温下也易挥发从而减少了对芒果品质的影响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本发明确定了对芒果炭疽病有防治效果的7组不同组合挥发性化合物的配比和使用浓度,与现有的保鲜药剂相比,具有防效好、低残留的优点,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一种新型多功能土壤熏蒸剂及制备方法-201510723936.1
  • 崔勇;肖同姊;王思颖 - 天津市天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 2015-10-29 - 2017-05-10 - A01N41/1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土壤熏蒸剂及制备方法。将环糊精溶于水,研磨混匀,制成环糊精溶液。然后将1,3-D和DMDS加入到环糊精溶液中充分混匀,研磨成糊状,经低温干燥、溶剂洗涤、再干燥得到环糊精包合物。将木质素溶于水后加入环糊精包合物恒温加热搅拌,完成制备。这种新型多功能土壤熏蒸剂中含有1,3-D和DMDS两种土壤熏蒸物质,它们以最佳比例混合,可以有效的灭杀土壤有害生物;这种熏蒸剂加入了木质素成分,增加了肥料的功效;这种熏蒸剂还具有缓释效果,提高了使用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了环境污染,这种熏蒸剂为我国熏蒸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先进技术,将推动中国淘汰溴甲烷的进程,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发展前景。
  • 环保杀菌型驱虫消毒剂-201610015964.2
  • 李绍通 - 洛阳和梦科技有限公司
  • 2016-01-12 - 2016-04-20 - A01N41/12
  • 本发明公开了环保杀菌型驱虫消毒剂产品。本发明的环保杀菌型驱虫消毒剂产品配方包括环保杀菌剂0.01~10%,乳化剂0.1~20%,增效剂0.1~5%,稳定剂0.2~5%,去离子水余量。本发明的环保杀菌型驱虫消毒剂产品有杀菌快速、驱赶昆虫,无污染,对人、动物无伤害、温和、刺激性小、生物降解性好、环保等优点。
  • 一种防治烟田地下害虫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201410728697.4
  • 陈兴江;孙艳;商胜华;贾蒙骜;孟建玉 - 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
  • 2014-12-05 - 2015-03-04 - A01N41/1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烟田地下害虫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为有效浓度为百分之一至千分之一的大蒜素溶液或大蒜素缓释胶囊。大蒜素有浓烈的大蒜气味,且有杀菌及杀虫的作用,对蛞蝓有强烈触杀作用。蛞蝓及小地老虎均是对气味较为敏感的害虫,将大蒜素稀释后喷施于井窖中,其强烈的大蒜气味可使蛞蝓及小地老虎迅速逃离,井窖深度一般在20公分左右,移栽后井窖底部温度一般在20度左右,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大蒜素在20度左右降解较慢,15天左右仍有较大气味,其缓解剂型则降解更慢,药效可维持30天以上,可满足生产需求,且属于高效、低毒、无残留的环境友好药剂。
  • 二甲基二硫乳油、其制备方法以及水乳剂和胶囊-201410521174.2
  • 刘垣 - 北京格林泰姆科技有限公司
  • 2014-09-30 - 2015-02-25 - A01N41/1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甲基二硫乳油、其制备方法以及水乳剂和胶囊。按质量百分比计,该乳油包括以下组分:二甲基二硫1~90%;乳化剂10~20%;有机溶剂0~80%。通过向二甲基二硫中添加乳化剂和有机溶剂,解决了因二甲基二硫不溶于水、不易乳化以至于形成的乳油较粗,农田滴灌期间乳油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二甲基二硫乳油具有颗粒细化、分布均匀、不易分层或破乳且能够长时间保持稳定的优点,确保了防治效果,适于滴灌使用。此外,本发明在制备高二甲基二硫含量的乳油时,可以不添加有机溶剂,节省成本,由于乳油含量较高,在用于防治土壤线虫、土传病原真菌、杂草及地下害虫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一种杀菌原液及其应用-201410070544.5
  • 黄永红;易干军;胡春华;董涛;魏岳荣;左存武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 2014-02-28 - 2014-05-14 - A01N41/1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杀菌原液,包括药性成份与溶剂,药性成份为甲基烯丙基三硫醚,溶剂为有机试剂和去离子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药剂对香蕉枯萎病菌具有高效的抑制作用,能高效致死香蕉枯萎病菌,破坏其孢子结构,而且能显著抑制香蕉枯萎病菌的发病率,减轻发病程度;另外,甲基烯丙基三硫醚在工业上主要用作食品添加剂,所以捋该物质开发用于香蕉枯萎病的防控,对人畜无毒,对环境无害,具有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特性,符合目前“公共种植”和“绿色植保”的种植理念,符合人类发展的需求,而且使用方便,操作简单,非常适合大面积推广使用。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