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分对策反拦截机动突防/精确打击导引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165807.X 申请日: 2016-03-22
公开(公告)号: CN105716470B 公开(公告)日: 2018-10-23
发明(设计)人: 陈万春;李云云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主分类号: F41G3/00 分类号: F41G3/00
代理公司: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代理人: 王顺荣;唐爱华
地址: 100191***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微分对策反拦截机动突防/精确打击导引方法,它包括以下三个步骤:一、三体微分对策模型建模;包括交战三方的动力学环节模型、交战三方线性化交战模型、三体微分对策模型;二、对原三体微分对策模型进行降维处理得到新的三体微分对策模型;三、基于最优控制理论求解新三体微分对策模型,得到导弹的最优控制律;包括新三体微分对策模型的哈密顿函数、新三体微分对策模型对应的最优控制问题的求解;通过上述三个步骤,本发明描述了三体微分对策模型的建立过程、新旧模型的转换过程以及微分对策模型的求解过程,最终得到了一种微分对策反拦截机动突防/精确打击导引方法。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微分 策反 拦截 机动 突防 精确 打击 导引 方法
【主权项】:
1.一种微分对策反拦截机动突防/精确打击导引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一:三体微分对策模型建模;包括交战三方的动力学环节模型、交战三方线性化交战模型、三体微分对策模型;1.交战三方的动力学环节模型对导弹制导系统来说,动力学环节反映的是导弹实际加速度与指令加速度的关系,指令加速度是导弹的理论控制量,实际加速度是导弹实际能够产生的控制量;本发明假设交战三方的动力学环节均用一阶惯性环节代替,根据自动控制原理中一阶惯性环节输入输出量的关系,得到交战三方各自的指令加速度和实际加速度的关系,也即交战三方的动力学环节模型,具体如下:式中,字母M、T、D分别表示导弹、目标和防御弹;uM、uT、uD分别为导弹、目标及防御弹的指令加速度大小,它们是理论控制量;aM、aT、aD分别为导弹、目标及防御弹的实际加速度大小,它们是实际控制量;分别为aM、aT、aD对时间的导数;τM、τT、τD分别为导弹、目标及防御弹的一阶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2.交战三方线性化交战模型研究的是导弹的末制导律,在末段,相对速度较大,交战时间很短,假设交战三方的加速度方向垂直于各自的速度方向,即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方向而不改变速度的大小,这一假设比较符合实际,在末制导律的设计中很常用;交战参与方有导弹、目标及防御弹三个,涉及到两个初始碰撞三角形,分别是导弹‑目标初始碰撞三角形、导弹‑防御弹初始碰撞三角形,在末段,交战时间很短,相对速度很大,且认为中制导能够为末制导提供较好的制导条件,故假设交战参与方的弹道沿着对应的初始碰撞三角形进行线性化,线性化假设在末制导律的设计中非常普遍,也具有很高的精度;(1)根据加速度垂直于速度方向这一假设,对于导弹和目标这一对交战方,能写出,二者在垂直于目标视线方向上的相对加速度,具体如下:假设导弹和目标的弹道沿着导弹‑目标初始碰撞三角形进行线性化,即二者的弹道与初始碰撞三角形对应边的偏差量很小,转化成数学语言就是如下表达式:γT≈γT0、γM≈γM0、λMT≈λMT0从而,二者在垂直于目标视线方向上的相对加速度简化为如下形式:上述三个式子中,字母M、T分别表示导弹和目标;aM、aT分别为导弹和目标的实际加速度大小;γM、γT分别为导弹和目标的弹道倾角,γM0、γT0是对应的初值;λMT是导弹‑目标交战主体对应的目标视线角,λMT0是对应的初值;是导弹和目标在垂直于二者初始视线方向上的相对加速度,积分两次即得到yMT,对于线性化交战模型,yMT在拦截时刻的值即为导弹拦截目标的脱靶量;(2)根据加速度垂直于速度方向这一假设,对于导弹和防御弹这一对交战方,能写出,二者在垂直于目标视线方向上的相对加速度,具体如下:假设导弹和防御弹的弹道沿着导弹‑防御弹初始碰撞三角形进行线性化,即二者的弹道与初始碰撞三角形对应边的偏差量很小,转化成数学语言就是如下表达式:γD≈γD0、γM≈γM0、λMD≈λMD0从而,二者在垂直于目标视线方向上的相对加速度简化为如下形式:上述三个式子中,字母M、D分别表示导弹和防御弹;aM、aD分别为导弹和防御弹的实际加速度大小;γM、γD分别为导弹和防御弹的弹道倾角,γM0、γD0是对应的初值;λMD是导弹‑防御弹交战主体对应的目标视线角,λMD0是对应的初值;是导弹和防御弹在垂直于二者初始视线方向上的相对加速度,积分两次即得到yMD,对于线性化交战模型,yMD在拦截时刻的值即为防御弹拦截导弹的脱靶量;为使微分方程形式简洁,便于书写,将上列(1)和(2)中相对加速度表达式写成如下形式:式中,θT0、θM0、θD0、θ0的表达式如下:θT0=γT0‑λMT0θM0=γM0+λMT0θD0=γD0‑λMD0θ0=λMT0‑λMD0式中,γT0、γM0、γD0、λMT0、λMD0的定义同本步骤序号2;上述微分方程组即是线性化交战相对运动学模型;3.三体微分对策模型(1)三体微分对策模型的系统方程将上面序号1处的动力学环节模型和序号2处的线性化交战相对运动学模型写成一个微分方程组,如下:其目的是要找到一个最优的控制律,使得导弹能够以最大的脱靶量突防防御弹,同时能够以最小的落点偏差命中目标,因而,既需要关注防御弹和导弹之间的脱靶量、又需要关注导弹和目标之间的脱靶量;在序号2线性化交战模型处已经交代过,对于线性化交战模型,导弹和目标之间的脱靶量即导弹攻击目标的落点偏差就是yMT在对应拦截时刻的值,防御弹和导弹之间的脱靶量就是yMD在对应拦截时刻的值;因此,yMT、yMD须包含在三体微分对策模型的状态变量中,结合上述微分方程组,三体微分对策模型的状态变量归纳如下:式中,X表示状态变量矢量,它是个7维的列向量,上标T表示向量转置,xi,i=1…7表示第i个状态变量;表示yMT对时间的一阶导数,反映的是导弹和目标在垂直初始目标视线方向上的相对速度;表示yMD对时间的一阶导数,反映的是导弹和防御弹在垂直初始目标视线方向上的相对速度;aM、aT、aD、τM、τT、τD的定义同序号1;假设导弹和防御弹的交战完成时刻要早于导弹和目标交战完成时刻,则防御弹和导弹交战完成后,防御弹消失,剩下导弹和目标,交战的主体由原来的三个变成了两个,为了保持三体微分对策模型的一致性,引入阶跃函数δ,阶跃函数的定义如下:式中,t是当前时刻,tf2是防御弹和导弹交战的完成时刻;分别将上述7个状态变量对时间求一阶导数,并结合上述微分方程组,得到如下由七个微分方程组成的微分方程组:将上述微分方程组写成状态空间形式,具体如下:式中,上标T表示向量转置;A、B和C均为常系数矩阵,表达式如下:C=[0 0 0 0 0 0 1/τM]T上述状态空间形式即为三体微分对策模型的系统方程;(2)三体微分对策模型的指标函数序号(1)给出了三体微分对策模型的系统方程,对于一个完整微分对策模型,还需要补充指标函数;导弹一方面要以较大的脱靶量突防防御弹,保证自身的生存概率,另一方面要以较小的落点偏差命中目标,保证命中精度;对于导弹来说,期望突防防御弹的脱靶量最大,且攻击目标的落点偏差最小,同时自身消耗的能量最小;对于防御弹和目标这一对组合来说,期望防御弹拦截导弹的脱靶量最小,且目标规避导弹攻击的落点偏差最大,同时消耗的能量最小;在序号2线性化交战模型处已经交代过,对于线性化交战模型,导弹和目标之间的脱靶量用yMT在对应拦截时刻的值表示,防御弹和导弹之间的脱靶量也用yMD在对应拦截时刻的值表示,各自的能量消耗通过控制量平方对时间的积分来表示,因此,三体微分对策模型的指标函数用下式表示:对于导弹来说,期望找到最优控制律使得指标函数J最大,即maxJ,对于目标和防御弹这对组合来说,期望找到最优控制律使得指标函数J最小,即minJ,这是一个典型的双边最优控制问题,后续需要应用最优控制理论进行求解;上式中,J是三体微分对策模型的指标函数;tf1、tf2分别是导弹和目标之间、导弹和防御弹之间交战的拦截时刻即完成时刻;yMT(tf1)是在拦截时刻tf1,导弹和目标在垂直于二者初始视线方向上的偏差量,即为导弹和目标之间的落点偏差;yMD(tf2)是在拦截时刻tf2,导弹和防御弹在垂直于二者初始视线方向上的偏差量,即导弹和目标之间的脱靶量;aMT、aMD分别是与yMT(tf1)、yMD(tf2)相关的权重系数,均为非负数;uM、uT、uD分别为导弹、目标及防御弹的指令加速度大小,或者说控制量;βT、βD分别是与积分相关的权重系数,均为非负数;t是时间,右侧积分项表示对时间t的积分;tf1、tf2的表达式如下所示:tf1=RMT0/(VMcosθM0+VTcosθT0)tf2=RMD0/(VMcosθM0+VDcosθD0)式中,VM、VT、VD分别为导弹、目标及防御弹的速度大小;RMT0、RMD0分别为导弹和目标、导弹和防御弹之间的初始距离;θM0、θT0、θD0的定义同序号2;如此,就建立了三体微分对策模型;序号1和2提供了三体微分对策模型的原始微分方程组,序号3的(1)对原始微分方程组进行处理,得到三体微分对策模型的系统方程,结合(2)的指标函数,组成了三体微分对策模型;步骤二:对原三体微分对策模型进行降维处理得到新的三体微分对策模型;包括零控脱靶量矢量的定义、新三体微分对策模型的系统方程、新三体微分对策模型指标函数;1.零控脱靶量矢量的定义原三体微分对策模型的系统方程包含七个微分方程,是七维的,后续求解需要进行多次积分,处理起来较为复杂;为了简化求解难度,定义新的状态量,即零控脱靶量矢量ZEM,将原七维问题降阶为二维问题,ZEM的定义式如下:式中,z1、z2是ZEM的两个分量,z1是从当前时刻t到拦截时刻tf1,导弹和目标都不施加控制时得到的脱靶量,即零控脱靶量;z2是从当前时刻t到拦截时刻tf2,防御弹和导弹都不施加控制时得到的脱靶量;X是原三体微分模型的七维状态变量矢量;D是常系数矩阵;Φ(tf‑t)是原三体微分对策模型的,从t时刻到tf时刻的状态转移矩阵;tf1、tf2分别是导弹和目标之间的拦截时刻、导弹和防御弹之间的拦截时刻;D矩阵为:状态转移矩阵通过下式进行求解:Φ(tf‑t)=L‑1[(sI‑A)‑1]式中,I是7阶单位矩阵;A是原三体微分对策模型系统方程中的常系数矩阵;s是频域变量;(sI‑A)‑1表示对矩阵(sI‑A)求逆;L‑1(·)表示拉普拉斯逆变换;代入A的表达式,得到状态转移矩阵的表达式为:将状态转移矩阵Φ(tf1‑t)、Φ(tf2‑t),系数矩阵D以及原三体微分对策模型的状态变量矢量X代入ZEM的定义式中,得到ZEM的表达式如下式中,tgo1是导弹和目标之间的剩余飞行时间,它等于拦截时刻tf1与当前时刻t之差;tgo2是导弹和防御弹之间的剩余飞行时间,它等于拦截时刻tf2与当前时刻t之差;tf1、tf2、aT、aM、aD、τT、τM、τD、yMTyMDθ0定义同步骤一;fT(t)、fD(t)、fM1(t)、fM2(t)的表达式为:fT(t)=cosθT0τTψ(εT1)fD(t)=cosθD0τDψ(εD2)fM1(t)=cosθM0τMψ(εM1)fM2(t)=cosθM0τMψ(εM2)式中,θT0、θD0、θM0的定义同步骤一;εT1、εD2、εM1、εM2及ψ(ε)函数的表达式如下:εT1=tgo1/τTεD2=tgo2/τDεM1=tgo1/τMεM2=tgo2/τMψ(ε)=e‑ε+ε‑1式中,tgo1、tgo2的定义同上;ε是任意变量;e是自然底数;2.新三体微分对策模型的系统方程本步骤二中的序号1定义了零控脱靶量矢量ZEM,它包含两个分量z1、z2,二者的表达式同序号1,将z1、z2的表达式对时间t求一阶导数,并结合步骤一处的系统方程,得到如下两个微分方程:式中,分别表示z1、z2对时间t的一阶导数;uM、uT、uD、θ0、δ的定义同步骤一;fT(t)、fD(t)、fM1(t)、fM2(t)的定义同本步骤的序号1;这两个微分方程等价替换了原三体微分对策模型的系统方程,构成了新三体微分对策模型的系统方程;原三体微分对策模型的系统方程包含7个微分方程,本步骤通过定义新的状态变量矢量ZEM后,只需要用2个微分方程就能等价替换原7个微分方程,大大简化了后续求解难度;3.新三体微分对策模型指标函数根据零控脱靶量的物理意义,在拦截时刻,零控脱靶量就是实际交战的脱靶量,因此有下述式子成立:yMT(tf1)=z1(tf1)yMD(tf2)=z2(tf2)从而,原三体微分对策模型的指标函数就能等价替换为如下形式:式中,J′是与原指标函数等价的新指标函数,它是新三体微分对策模型的指标函数;z1(tf1)是z1在拦截时刻tf1对应的值,它和步骤一中指标函数处的脱靶量yMT(tf1)是等价的;z2(tf2)是z2在拦截时刻tf2对应的值,它和步骤一中指标函数处的脱靶量yMD(tf2)是等价的;uM、uT、uD、aMT、aMD、βT、βD、tf1、tf2定义同步骤一,对于导弹来说,期望使指标函数最大,即maxJ′,对于目标和防御弹这对组合来说,期望使指标函数最小,即minJ′,这是一个典型的双边最优控制问题,需要用最优控制理论进行求解,求解过程在步骤三给出;本步骤中,序号2处的新三体微分对策模型的系统方程,和序号3处新三体微分对策模型的指标函数,共同组成了新三体微分对策模型;新模型是二维的,相比于原模型,形式上更简洁,后续求解也更加简单;步骤三:基于最优控制理论求解新三体微分对策模型,得到导弹的最优控制律;包括新三体微分对策模型的哈密顿函数、新三体微分对策模型对应的最优控制问题的求解;1.新三体微分对策模型的哈密顿函数新三体微分对策模型实际上是一个双边最优控制问题,要求解该最优控制问题,首先需要建立模型所对应的哈密顿函数;根据最优控制理论相关知识,新三体微分对策模型所对应的哈密顿函数为:表达式即步骤二的序号2带入上式,即得到本模型对应的哈密顿函数,具体如下:式中,H是新三体微分对策模型所对应的哈密顿函数;λ1、λ2分别是与相关的协态变量;的定义同步骤二;uM、uT、uD、βT、βD的定义同步骤一;2.基于最优控制理论求解新三体微分对策模型所对应的最优控制问题新三体微分对策模型实际上是双边最优控制问题,一方即导弹期望指标函数最大,另一方即目标和防御弹组合期望指标函数最小,这是一个典型的最优控制问题,对该问题,最优控制理论给出了具体的求解方法;下面基于最优控制理论,求解新三体微分对策模型对应的最优控制问题,具体如下:在最优控制理论中,协态方程反映的是哈密顿函数对状态量的偏导数与协态变量一阶导数的关系,具体为式中,X是任意最优控制问题的状态变量矢量;对于新三体微分对策模型,状态变量矢量是ZEM,它包含z1、z2两个状态量,得本最优控制问题的协态方程为:式中分别是协态变量λ1、λ2对时间的导数;分别表示哈密顿函数H对状态量z1、z2的偏导数,z1、z2的定义同步骤二;由于本最优控制问题的哈密顿函数H不显含状态量z1、z2,故:从而有:在最优控制理论中,通常将指标函数中与终端状态相关项记为是终端时刻tf和终端状态X(tf)的函数,横截条件反映的是协态变量的终端值与函数与对应状态量偏导数的关系,具体为:式中,X是任意最优控制问题的状态变量矢量,λ是对应的协态变量矢量,tf是对应的终端时刻;针对本最优控制问题,首先根据指标函数即步骤二的序号3处:可以写出函数再根据函数,写出本最优控制问题的横街条件,如下:式中,表示函数对状态量z1、z2的偏导数,代入的表达式,得到λ1、λ2在拦截时刻的值,如下:λ1(tf1)=‑αMTz1(tf1),λ2(tf2)=αMDz2(tf2)式中,λ1(tf1)是协态变量λ1在拦截时刻tf1对应的值;λ2(tf2)是协态变量λ2在终端时刻值tf2对应的值;tf1、tf2的定义同步骤一;z1(tf1)、z2(tf2)的定义同步骤二;aMT、aMD的定义同步骤一;根据协态方程结果和λ1(tf1)、λ2(tf2)的表达式,得到协态变量λ1、λ2的表达式为:λ1=‑αMTz1(tf1),λ2=αMDz2(tf2)式中,z1(tf1)、z2(tf2)的定义同步骤二;aMT、aMD的定义同步骤一;在最优控制理论中,耦合方程反映的是哈密顿函数与控制量的关系,当控制量使得哈密顿函数取得极值时,即为最优控制律,耦合方程表达式为:式中,u是任意最优控制问题的控制量矢量;对于本最优控制问题,控制量矢量u=[uT;uD;uM],即本最优控制问题的耦合方程为:式中,分别表示哈密顿函数H对控制量uM、uT、uD的偏导数;uM、uT、uD的定义同步骤一;将本步骤序号1处哈密顿函数H的表达式代入上述耦合方程,即得到如下方程组:代入上面求得的λ1、λ2表达式,就得到交战三方的最优控制律,表达式如下:式中,分别是导弹、目标、防御弹的最优控制律;aMT、aMD、βT、βD、θ0、δ的定义同步骤一;fT(t)、fD(t)、fM1(t)、fM2(t)、z1(tf1)、z2(tf2)的定义同步骤二;三者的最优控制律均是z1(tf1)、z2(tf2)的显示表达式,然而,在实际交战中,并不知道终端时刻的零控脱靶量z1(tf1)、z2(tf2),只能够通过当前交战双方的信息计算当前时刻的零控脱靶量z1(t)、z2(t),因此,很有必要建立z1(t)、z2(t)和z1(tf1)、z2(tf2)的显示关系;将最优控制律代入新三体微分对策模型的系统方程中即步骤二的序号2:得到将得到的微分方程在[t,tf1]内对时间积分,且考虑到在步骤一中的阶跃函数δ的表达式:以及,导弹和防御弹的交战完成时刻要先于导弹和目标的交战完成时刻,即得到关于z1(tf1)、z2(tf2)的线性方程组,如下:式中,t是当前时刻,z1(t)是当前时刻,导弹和目标之间的零控脱靶量,z2(t)是当前时刻,导弹和防御弹之间的零控脱靶量,后面为了书写方便,分别记为z1、z2;系数矩阵K的表达式如下:式中,gMT、gMD、kMT、kMD的表达式为:gMT=αMT[h(εT1)/βT‑h(εM1)]gMD=αMDcosθ0h′(εM2)kMT=αMTcosθ0h′(εM2)kMD=αMD[h(εD2)/βD‑cos2θ0h(εM2)]式中,aMT、aMD、βT、βD、θ0定义同步骤一;εT1、εD2、εM1、εM2的定义同步骤二;h(εT1)、h(εM1)、h(εD2)、h(εM2)、h′(εM2)的表达式如下:式中,εT1、εD2、εM1、εM2、函数ψ(ε)的表达式同步骤二;θT0、θD0、θM0、τT、τD、τM的定义同步骤一;函数k1(ε)、k2(ε)、k3(ε)、g(ε)、ΔεM表达式如下:k1(ε)=(‑0.5e‑2ε‑2εe‑ε+ε3/3‑ε2+ε+0.5)k2(ε)=‑(ε+1)e‑ε+ε3/3‑0.5ε2+1k3(ε)=‑e‑ε+0.5ε2‑ε+1g(ε)=e‑εΔεM=(tf1‑tf2)/τM式中ε为任意变量;e为自然底数;tf1、tf2的定义同步骤一;根据克莱姆法则,求解上述线性方程组,得到z1(tf1)、z2(tf2)的表达式如下:式中,Δ是系数矩阵K的行列式;Δ11、Δ12、Δ21、Δ22分别是行列式Δ对应下标元素的代数余子式,如Δ12表示行列式Δ对应第1行第2列元素的代数余子式;上述表达式建立了终端时刻零控脱靶量z1(tf1)、z2(tf2)和当前时刻零控脱靶量z1、z2的显示关系;将z1(tf1)、z2(tf2)的表达式代入导弹的最优控制律中,并进行整理,即得到导弹的最优控制律即是一种微分对策反拦截机动突防/精确打击导引方法;式中,第一项用于导引导弹拦截目标,即落点精度控制作用,第二项用于导引导弹规避防御弹的拦截,即起突防作用;tgo1、tgo2、z1、z2的定义同步骤二;NM1是关于零控脱靶量z1的有效导航系数;NM2是关于零控脱靶量z2的有效导航系数,NM1、NM2的表达式为:式中,aMT、aMD、tgo1、tgo2、θ0的定义同步骤一;tgo1、tgo2、fM1(t)、fM2(t)的定义同步骤二;Δ11、Δ12、Δ21、Δ22、Δ的定义同步骤三;上述三个步骤中,步骤一是根据交战三方的动力学环节和线性化相对运动学模型建立三体对抗微分对策模型;考虑到步骤一的三体微分对策模型是七维的,求解难度大,步骤二对其进行了处理,通过零控脱靶量矢量将原七维问题降阶成二维问题,得到了新的三体微分对策模型;步骤三是基于最优控制理论,对新三体微分对策模型所对应的双边最优控制问题进行求解,得到导弹的最优控制律,该最优控制律即是一种微分对策反拦截机动突防/精确打击导引方法;通过上述三个步骤,描述了三体微分对策模型的建立过程、新旧模型的转换过程以及微分对策模型的求解过程,最终得到了一种微分对策反拦截机动突防/精确打击导引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6580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基于视线追踪的履带车枪械瞄准方法-201910638823.X
  • 陈万忠;蒋鋆;韩志武 - 吉林大学
  • 2019-07-16 - 2019-10-18 - F41G3/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线追踪的履带车枪械瞄准方法,为克服现有技术适用性不高、精度较低与实时性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该方法步骤:1)获取人眼图像:正确佩戴视线追踪器后,调节人眼CCD摄像头至双眼居中的位置,且面向正前方,以确保视线追踪器能够准确的完成对射手眼部图像的采集;2)瞳孔检测:(1)眼部图像预处理;(2)瞳孔中心定位;(3)瞳孔跟踪;(4)普尔钦光斑中心定位;(5)获得P‑CR向量;3)定点标定;4)视线追踪:得到P‑CR向量与场景图像视线落点坐标的映射关系后,进一步获取新的人眼图像的眼动参数,然后借助已经确定的映射关系完成视点在场景图像中位置的估计,完成最终的视线追踪;5)执行控制指令。
  • 一种基于弹道成形的运载火箭子级返回段精确制导方法-201810886247.6
  • 韦常柱;张亮;崔乃刚;琚啸哲;浦甲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18-08-06 - 2019-09-10 - F41G3/00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弹道成形的运载火箭子级返回段精确制导方法,属于制导与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设计了以栅格舵为执行机构的、由箭载导航输出的子级状态、射前装订目标信息组成的虚拟惯性视线角速度模型,推导了弹道系下的弹道成形最优导引表达式,进而得到子级返回段实时飞行过载指令。本发明可有效提高子级落区和子级重复使用返回制导精度,通过充分利用栅格舵在大动压区的高控制效率,有效保障子级以期望落角实现在目标着陆点的高精度着陆。
  • 一种有限时间收敛全局鲁棒滑模制导方法-201910147805.1
  • 徐洋;彭维仕;伍友利;方洋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2019-02-27 - 2019-08-20 - F41G3/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限时间收敛全局鲁棒滑模制导方法。包括步骤:1、将测得的航迹看作方位信息的时间序列,不同航迹最终构成一个时间序列集合;2、以当前时刻与历史时刻为模糊因子进行相似计算并得到模糊相似矩阵,后求得模糊等价矩阵;3、采用全局最优的判别准则确定航迹关联对,达到航迹关联的目的。本发明还能用于评估其他非致命武器作战效能评估,解决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中的评估难题。
  • 用于提高激光测照器编码精度的系统-201721756042.3
  • 吉俊文;韦春雷;芮建保;王永春;蔡震 - 无锡亮源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 2017-12-15 - 2019-06-25 - F41G3/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用于提高激光测照器编码精度的系统,采样实际激光出射时刻作为反馈参数,采用闭环反馈控制对可调延时电路的延时时间做动态调整,保证实际激光出射时刻相对于外部编码信号延时时间的一致性,在每一个激光脉冲周期内,通过可调延时电路计算出实际激光出射时刻相对于外部编码脉冲的延时,将该延时与基准固定延时做比较,根据所得差值在下一周期内对可调延时电路的延时时间做动态调整,保证每一个激光发射周期内激光出射时刻相对于外部编码信号延时的固定,提高了脉冲出光时间的时间精度,避免了测照器中激光器长时间工作后由于温度特性或器件特性改变带来的出光时刻变化。
  • 一种基于虚拟比例导引的运载火箭子级返回段精确制导方法-201810582474.X
  • 韦常柱;崔乃刚;浦甲伦;关英姿;韩业鹏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18-06-07 - 2019-05-10 - F41G3/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虚拟比例导引的运载火箭子级返回段精确制导方法,属于制导与控制技术领域。通过箭载GPS/INS导航量测获得惯性系下子级的位置、速度矢量,结合任务的期望目标落点位置、速度信息,计算虚拟惯性视线角速度在地面系下的分量,通过地面系到弹道系的坐标转换矩阵,得到惯性视线角速度在弹道系下的分量,得到考虑重力补偿的虚拟比例导引过载指令,用于输入栅格舵控制系统实现控制。所述方法具有有效提高子级落区和子级重复使用返回制导精度的特点。
  • 一种雷达红外复合导引头-201821422576.7
  • 解光文;王利剑 - 沈阳航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2018-08-31 - 2019-04-16 - F41G3/00
  • 一种雷达红外复合导引头,涉及雷达探测领域。包括雷达引导头和红外探测组件,其技术要点是,所述的红外探测组件由红外探测器、红外主反射镜和红外次反射镜组成,雷达引导头包括带有毫米波收发组件的毫米波缝天线,红外探测器设在毫米波缝天线中心位置,且红外探测器的探头位于作为红外光路的毫米波收发组件的中心开孔处,在毫米波缝天线前方依次设有红外主反射镜和红外次反射镜,且依次经红外主反射镜、红外次反射镜反射的毫米波进入红外探测器的探头内,在导弹弹体的末端设置红外探测组件,在导弹弹体前端设置雷达引导头,二者分开设置后彼此不会相互遮挡,不会产生干扰,提高了雷达的检测能力,实现远距离的探测。
  • 一种具有攻击时间和攻击角度约束的制导策略-201810107255.6
  • 胡庆雷;韩拓;郭雷;王陈亮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18-02-02 - 2019-03-29 - F41G3/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攻击时间和攻击角度约束的制导策略,包括以下步骤:考虑导弹和目标所在的二维水平面为攻击平面,建立导弹和目标的数学模型,得到导弹的视线角的二阶动态方程;基于虚拟碰撞点设计制导策略,将制导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针对第一阶段,设计基于虚拟碰撞点的攻击角度约束制导律,针对第二阶段,设计比例制导律;设计所述基于虚拟碰撞点的攻击角度约束制导律和所述比例制导律的切换策略;调节所述虚拟碰撞点的位置。本发明采用基于虚拟碰撞点的制导策略,不需要对模型进行线性化和基于横程的微分方程转化,也不依赖于剩余时间信息的估计,适用于多约束条件下对移动目标的任务,具有设计方法简单、适用性强等特点。
  • 一种鱼雷最佳攻击提前角的建模方法-201810695048.7
  • 王尚;张小兵 - 南京理工大学
  • 2018-06-28 - 2018-11-30 - F41G3/0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鱼雷最佳攻击提前角的建模方法,考虑到发射平台进行攻击提前角计算时,解算出的目标运动要素值存在误差,在不考虑运动目标防御措施的情况下,本发明假设误差服从标准正态分布,以鱼雷的自导扇面中心点与运动目标的相遇点作为基础,建立计算模型求解最佳攻击提前角;由于目标散布服从正态分布,根据概率论原理,当鱼雷搜索扇面遮盖的正负误差绝对值相等时,捕获概率越大,建立了一种最佳攻击提前角的计算模型。
  • 一种微分对策反拦截机动突防/精确打击导引方法-201610165807.X
  • 陈万春;李云云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16-03-22 - 2018-10-23 - F41G3/00
  • 一种微分对策反拦截机动突防/精确打击导引方法,它包括以下三个步骤:一、三体微分对策模型建模;包括交战三方的动力学环节模型、交战三方线性化交战模型、三体微分对策模型;二、对原三体微分对策模型进行降维处理得到新的三体微分对策模型;三、基于最优控制理论求解新三体微分对策模型,得到导弹的最优控制律;包括新三体微分对策模型的哈密顿函数、新三体微分对策模型对应的最优控制问题的求解;通过上述三个步骤,本发明描述了三体微分对策模型的建立过程、新旧模型的转换过程以及微分对策模型的求解过程,最终得到了一种微分对策反拦截机动突防/精确打击导引方法。
  • 一种随机快速光滑二阶滑模末制导方法-201610751045.1
  • 方洋旺;杨鹏飞;伍有利;张丹旭;彭维仕 - 方洋旺
  • 2016-08-26 - 2018-08-31 - F41G3/00
  • 本发明涉及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随机快速光滑二阶滑模末制导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随机不确定制导模型;2、随机快速光滑二阶滑模控制律;3、将随机快速光滑二阶滑模控制律应用于随机不确定制导模型得到有限时间收敛的随机快速光滑二阶滑模制导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所提出的随机快速光滑二阶滑模制导律滑模变量收敛速度明显优于非有限时间制导律;考虑了目标的随机机动,相比于确定的快速光滑二阶滑模方法,脱靶量更小;所提出的制导律能够抑制制导中段控制量的大幅抖振,使得控制量更容易实现,且视线角速度更加平稳;制导律具有很强的抗干扰和应对目标随机机动的能力;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一种狭小弹体制导电子设备布局结构-201710171666.7
  • 向广超;胡凯博;侯娟丽 - 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
  • 2017-03-22 - 2018-06-01 - F41G3/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狭小弹体制导电子设备布局结构,包括外壳套筒、端盖、射频模块、电源单元、数处模块和压板,采用沿弹轴的平行方向进行集成化设计,将各单元模块层叠式排列安装的整机布局设计方式,将各单元模块的交互接口设计在整机的前端,相互间通过端盖上的连接器实现线缆连接,省却了系统母板这一部件的设计,缩小了整机轴向尺寸,减少了整机重量。
  • 一种红外导引头图像预处理系统-201721287244.8
  • 褚毅宏;王锋;李瑞峰;魏磊;吴树奎;何广印 - 武汉华讯国蓉科技有限公司
  • 2017-09-26 - 2018-04-27 - F41G3/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导引头图像预处理系统,包括红外探测器、ZYNQ芯片处理器系统和伺服系统;红外探测器包括第一LVDS接口;ZYNQ芯片处理器系统包括第二LVDS接口、第一数据转换电路、基于HLS的图像预处理电路、VDMA接口、PS端和第一RS422接口;伺服系统包括第二RS422接口;第一LVDS接口、第二LVDS接口、第一数据转换电路、图像预处理电路、VDMA接口、PS端、第一RS422接口和第二RS422接口依次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通过ZYNQ平台提供的HLS硬件加速开发环境大大提高了预处理的执行效率,同时对其他领域的图像预处理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 一种成像导引头光学系统-201711285883.5
  • 张继荣;刘倩;马超;杨丹;王健;张裕;李洁;陈中华;马秀玲 - 沈阳航天新乐有限责任公司
  • 2017-12-07 - 2018-04-06 - F41G3/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满足总体指标要求的成像导引头光学系统,其由整流罩、镜片一、镜片二、镜片三、镜片四及探测器组成,各部分按光线入射顺序同轴设置。鉴于成像导引头的总体要求,本发明采用折射式结构,光学系统各镜片的参数见表1。本设计共采用三个非球面,用以校正各类像差。初始机构设计完成后,通过Zemax软件对该结构进行像差评价并以此判断成像光学系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本发明的优点高的空间分辨率,满足了成像导引头作用距离远的需要;成像光学系统可以在‑40°C~60°C温度范围内工作,与电子器件的工作温度范围相当;瞬时视场大,保证了导引头不易丢失目标。
  • 基于输出一致性的多弹协同制导方法-201610402960.X
  • 王佳楠;康珅;单家元 - 北京理工大学
  • 2016-06-08 - 2018-04-03 - F41G3/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输出一致性的多弹协同制导方法,该方法为首先给定各导弹法向加速度和视场角的约束条件;基于导弹和目标的相对运动关系,建立导弹状态依赖的线性模型,选择所述导弹状态依赖的线性模型的趋同变量、视线角速度和视场角作为输出变量,根据设定的预测时域建立预测控制模型;基于预测控制模型和各导弹打击时间协同的要求,获得性能指标函数;其次将性能指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转化为二次规划标准型;获得多弹协同制导的优化模型,利用凸优化方法,获得当前时刻各导弹的法向加速度,最后下一时刻采用更新后的各导弹状态直至各导弹命中目标。本发明能够实现在法向过载及视场角受到限制情况下的最优协同制导。
  • 一种激光制导协同攻击照射安全区设计方法-201610156861.8
  • 李雷;文东;曾伯成;常会勇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2016-03-18 - 2018-02-23 - F41G3/00
  • 本发明涉及直升机协同作战任务规划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激光制导协同攻击照射安全区设计方法,以解决现有照射安全区设计方法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激光制导协同攻击照射安全区设计方法如下步骤根据攻击机上携带的预定导弹的弹道散布以及满足照射机激光的照射角度,确认第一危险区域,第一危险区域以外的区域为所述照射机的第一安全区域;再根据所述预定导弹的导引头的有效作用距离,确认第二危险区域,第二危险区域以外的区域为所述照射机的第二安全区域。本发明综合考虑了预定导弹的弹道散布、满足照射机激光的照射角度、导弹方位方向散布以及导引头的作用距离等因素,更全面、合理,可以增强激光半主动导弹激光捕获概率和照射机的安全性。
  • 一种带终端弹道倾角和攻角约束奇异摄动次优制导律-201610888077.6
  • 陈万春;赵鹏雷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16-10-11 - 2017-12-15 - F41G3/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终端弹道倾角和攻角约束的奇异摄动次优制导律,包括如下步骤确定系统状态变量的时间尺度;建立奇异摄动系统;求解零阶慢系统;求解一阶快系统;一阶剩余飞行时间τgo的计算;计算满足脱靶量、终端弹道倾角、攻角的最优控制指令加速度,进行指令更新。本发明优点在于较于传统的末制导律,该解析制导律可以满足脱靶量、终端弹道倾角、攻角约束,同时满足在飞行过程中能量控制最优;该制导律基于奇异摄动理论进行求解,获得的最优控制制导律形式更简洁,物理意义更加鲜明;该制导律为求解复杂高阶最优控制制导律提供了一种新的求解思路,可以进行更多约束的求解,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一种狭小弹体制导电子设备-201720287147.2
  • 向广超;胡凯博;侯娟丽 - 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
  • 2017-03-22 - 2017-12-12 - F41G3/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狭小弹体制导电子设备,包括外壳套筒、端盖、射频模块、电源单元、数处模块和压板,采用沿弹轴的平行方向进行集成化设计,将各单元模块层叠式排列安装的整机布局设计方式,将各单元模块的交互接口设计在整机的前端,相互间通过端盖上的连接器实现线缆连接,省却了系统母板这一部件的设计,缩小了整机轴向尺寸,减少了整机重量。
  • 拉杆式红外成像导引头位标器-201510371924.7
  • 刘涛;邱亚峰;陈冲;曹成铭;张雷 - 南京理工大学
  • 2015-06-29 - 2017-12-08 - F41G3/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拉杆式红外成像导引头位标器,包括支座、立板、内框架、光学组件、外驱动系统、内驱动系统。立板设有两块且平行固定于支座上,内框架与立板转动连接的,光学组件置于内框架内且与内框架转动连接,外驱动系统驱动内框架转动,内驱动系统驱动光学组件转动;所述内框架的转动轴与光学组件的转动轴垂直设置;所述光学组件的作用在于对图像进行实时采集并传输。
  • 一种具有高度约束的高置修正比例导引律方法-201610236081.4
  • 郭继峰;关英姿;荣思远;李伟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16-04-15 - 2017-06-16 - F41G3/00
  • 一种具有高度约束的高置修正比例导引律方法,本发明涉及具有高度约束的高置修正比例导引律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非直接碰撞的导弹武器,对于其精确末制导,理想的命中点就与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的问题。具体是按照以下步骤制备的步骤一、建立高置修正比例导引律模型;步骤二、对高置修正比例导引律模型进行简化,得到高置修正比例导引律简化后的模型;步骤三、利用高置修正比例导引律简化后的模型计算剩余飞行时间τ。本发明应用于非直接碰撞的导弹武器领域。
  • 红外/雷达复合导引头的一体式结构-201620773631.1
  • 武因峰;李晓雷;王艳 - 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2016-07-22 - 2017-04-05 - F41G3/00
  •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导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红外/雷达复合导引头。其技术方案是红外/雷达复合导引头的一体式结构,包括红外成像系统(1),雷达探测系统(2),稳定转台(3),主支架(4),各功能模块(5),前罩(6);红外成像系统(1)和雷达探测系统(2)固定于稳定转台(3)上,稳定转台(3),各功能模块(5)和前罩(6)固定在主支架上(4)上。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体式结构,具有结构紧凑、各功能模块拆卸方便、可靠性高的优点。
  • 小光敏面大接收视场高重频激光接收机前端装置-201610268105.4
  • 高玮;卜英华;陈健;陈文建;段园园;马世伟;何玉兰 -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
  • 2016-04-27 - 2016-09-28 - F41G3/00
  • 本发明提出一种小光敏面大接收视场高重频激光接收机前端装置,包括光学接收窗口、浸没透镜、光电探测器、前置放大模块;其中浸没透镜为由高折射率材料制成的半球形结构,浸没透镜平端粘接在探测器的光敏面前端,且浸没透镜的半径大于探测器的半径;聚焦物镜的焦点位置与浸没透镜的球心重合,且探测器光敏面中心与浸没透镜的球心重合。本发明浸没透镜与探测器通过光胶法粘接在一起,构成了浸没型探测器,优点是在高重频激光接收系统中,在保持大视场角不变情况下,可以将光学成像尺寸缩小,以小光敏面的探测器代替大光敏面的探测器,这样做的好处,既降低了探测器的输出电压噪声,提高探测器的信噪比,又满足了制导系统的大接收视场角的使用要求。
  • 直驱式红外成像导引头位标器-201510369382.X
  • 邱亚峰;刘涛;钱芸生;陈冲;曹成铭 - 南京理工大学
  • 2015-06-29 - 2015-10-21 - F41G3/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驱式红外成像导引头位标器,包括支座、支架、内框架、光学组件、外驱动系统、内驱动系统。所述支架有两块,平行固定于支座上;内框架与立板转动连接;光学组件置于内框架内且与内框架转动连接;外驱动系统驱动内框架转动;内驱动系统驱动光学组件转动;所述内框架的转动轴与光学组件的转动轴垂直设置;所述支架上设有两个第一限位销,所述第一限位销限制内框架运动轨迹;所述光学组件的作用在于对图像进行实时采集并传输。
  • 一种导弹精确制导系统及方法-201410518016.1
  • 曾衡东 - 成都市晶林科技有限公司
  • 2014-09-30 - 2015-03-11 - F41G3/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弹精确制导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红外检测装置、导弹制导系统、跟踪处理器以及摄像头跟踪系统,所述的红外检测装置与跟踪处理器连接,跟踪处理器分别与导弹制导系统和摄像头跟踪系统连接,所述的摄像头跟踪系统与红外检测装置连接;该制导方法包括S1:红外探测器摄取目标及背景的红外图像并进行预处理;S2:图像处理芯片对数字化目标图像进行处理和图像识别,区分出目标、背景信息;S3:跟踪处理器按预定的跟踪方式跟踪目标图像;S4:跟踪处理器把误差信号送到摄像头跟踪系统,控制摄像头继续瞄准目标;S5:跟踪处理器向导弹的控制系统发出导引指令信息,控制导弹的飞行姿态,使导弹飞向选定的目标。
  • 用于对战斗机武器系统进行校准的机体纵轴方位确定设备-201420264260.5
  • 李平金;焦锋利;陈远春 - 李平金;焦锋利;陈远春
  • 2014-05-22 - 2014-11-05 - F41G3/0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对战斗机武器系统进行校准的机体纵轴方位确定设备,包括第一机体纵轴测量仪和第二机体纵轴测量仪,第一机体纵轴测量仪和第二机体纵轴测量仪均包括调节底座,调节底座上安装平台,平台上安装与平台垂直的垂直升降杆、倾角仪和水准仪,水准仪的瞄准轴线与平台平行,机体纵轴测量仪的平台上安装的水准仪相向设置,机体纵轴测量仪的水准仪的瞄准轴线与各自的垂直升降杆之间的距离相等,各水准仪的物镜一端均设置可将水准仪物镜端遮蔽或敞开的活动板,活动板远离水准仪物镜的一面设有刻度。本实用新型简化机体纵轴方位确定过程的步骤、提升校准效率,在野战环境中对武器系统进行校准。
  • 使用光纤陀螺仪对战斗机武器系统进行校准的设备-201420264122.7
  • 焦锋利;李平金;陈远春 - 焦锋利;李平金;陈远春
  • 2014-05-22 - 2014-11-05 - F41G3/0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光纤陀螺仪对战斗机武器系统进行校准的设备,方位姿态确定仪包括方位姿态调节器,方位姿态调节器上安装第二光纤陀螺模块,第二光纤陀螺模块内置用于分析方位角度数据的计算机,第二光纤陀螺模块上安装电子光学对准器和显示器,第二光纤陀螺模块的积分解算模块和显示器均通过数据传输接口与计算机连接,计算机通过数据传输接口与第一光纤陀螺模块的积分解算模块连接,方位姿态调节器能够调节第二光纤陀螺模块的姿态角度,机体纵轴方位确定设备能够测量机体当前的纵轴线方向,并通过水准仪目镜中显示的十字瞄准线指示该方向。本实用新型简化战斗机武器校准过程的步骤、提升校准效率,在野战环境中对武器系统进行校准。
  • 使用光纤陀螺仪对战斗机武器系统进行校准的方法及设备-201410218270.X
  • 焦锋利;李平金;陈远春 - 陈远春;焦锋利;李平金
  • 2014-05-22 - 2014-10-08 - F41G3/0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光纤陀螺仪对战斗机武器系统进行校准的方法及设备,包括方位姿态确定仪和机体纵轴方位确定设备,方位姿态确定仪包括方位姿态调节器,方位姿态调节器上安装第二光纤陀螺模块,第二光纤陀螺模块内置用于分析方位角度数据的计算机,第二光纤陀螺模块上安装电子光学对准器和显示器,第二光纤陀螺模块的积分解算模块和显示器均通过数据传输接口与计算机连接,计算机通过数据传输接口与第一光纤陀螺模块的积分解算模块连接,机体纵轴方位确定设备能够测量机体当前的纵轴线方向,并通过水准仪目镜中显示的十字瞄准线指示该方向。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简化战斗机武器校准过程的步骤、提升校准效率,不受自然因素的影响等。
  • 包含速度过程约束和多终端约束的空地导弹投放下滑段制导方法-201410134938.2
  • 陈万春;周浩;胡锦川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14-04-04 - 2014-08-13 - F41G3/00
  • 本发明公开一种包含速度过程约束和多终端约束的空地导弹投放下滑段制导方法,首先利用投放段近似平衡滑翔状态下飞行器升阻比变化不大的特点阻力消耗能量分解为克服重力部分和转弯机动部分,并分别求得表达式;然后利用能量守恒求解得到终端速度—纵程的对应关系,从而使得广义显示制导律能够解决有末速约束的问题;最后,利用法向控制边界和轴向控制边界设计了速度控制反馈,从而得到同时满足终端高度、终端角度、终端速度和最大速度约束要求的制导律。本发明的优点为:采用闭环解析制导方法来解决投放下滑段的多约束制导问题,不仅具有良好的任务适应能力,也便于工程实现。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