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溴氯海因连续式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682429.6 申请日: 2019-07-26
公开(公告)号: CN110305065B 公开(公告)日: 2022-05-17
发明(设计)人: 李伟宪;周保良;娄献之;李爱军;李丽敏;赵晓鹏;陈波;李伟光 申请(专利权)人: 河北利仕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D233/82 分类号: C07D233/82
代理公司: 石家庄轻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8 代理人: 侯迎新
地址: 057550 河北省邯郸***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溴氯海因连续式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属于溴氯海因生产技术领域,将水、5,5‑二甲基海因、碱按比例加入溶解‑溴化釜,搅拌溶解后加入溴化剂,得到的吸收釜储备液连续泵入吸收釜,再从吸收釜底阀排出经射流器泵入吸收釜形成循环;射流器吸气口与合成釜排气口连通,使合成釜内处于负压状态;向合成釜内充氯气,与物料进行氯化反应;氯化反应后的物料经脱液、干燥后得到溴氯海因成品。本发明能够实现溴氯海因的连续式生产,提高了溴氯海因的生产效率,适合溴氯海因规模化生产。同时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溴氯海因连续式生产方法,缩短了反应时间,减少了副反应,溴氯海因生产收率达到95%以上,纯度达到98.5%以上。
搜索关键词: 海因 连续 生产 设备 方法
【主权项】:
1.一种溴氯海因连续式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溶解‑溴化釜、吸收釜、合成釜、脱液装置和干燥机,所述溶解‑溴化釜的顶部设有用于添加原料的进料口,所述溶解‑溴化釜通过转料泵与吸收釜相连,所述吸收釜的底部出口通过循环泵、射流器与吸收釜的顶部进口相连,所述射流器的吸气口与合成釜的排空管连通;所述吸收釜的上部溢流口与合成釜连通,所述合成釜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合成釜与氯气管连通;所述溶解‑溴化釜、吸收釜和合成釜均设有冷却装置;所述合成釜的上部溢流口与脱液装置的进料口相连,所述脱液装置的固体滤饼出口与干燥机的进口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利仕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利仕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68242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二溴海因清洁合成方法-202210370330.4
  • 李伟宪;李伟光;李丽敏;赵晓鹏;李丽花;王志强;张娜;殷学振 - 河北利仕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4-09 - 2022-07-29 - C07D233/82
  •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技术领域的一种二溴海因清洁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反应容器中加入5,5‑二甲基海、烧碱、溴化钠溶于水中得到5,5‑二甲基海因钠盐;S2:由连接反应容器进出口的循环管向反应容器中连续滴加溴素;S3:向循环管内滴加双氧水和盐酸,双氧水、盐酸与溴化钠反应,得到溴素;S4:反应容器内溶液PH值达到4‑6时,停止向循环管滴加双氧水和盐酸;S5:将反应容器升温到10‑15℃,继续反应2‑4小时;S6:将二溴海因及溶液离心过滤,得到二溴海因湿料,湿料经过干燥得白色二溴海因成品,在不使用氯化工艺的前提下,反应过程中各部分物料能够充分反应,合成滏内是碱性环境,循环管内是酸性环境,循环反应,能够得到纯度更高的二溴海因。
  • 溴氯海因连续式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201910682429.6
  • 李伟宪;周保良;娄献之;李爱军;李丽敏;赵晓鹏;陈波;李伟光 - 河北利仕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 2019-07-26 - 2022-05-17 - C07D233/8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溴氯海因连续式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属于溴氯海因生产技术领域,将水、5,5‑二甲基海因、碱按比例加入溶解‑溴化釜,搅拌溶解后加入溴化剂,得到的吸收釜储备液连续泵入吸收釜,再从吸收釜底阀排出经射流器泵入吸收釜形成循环;射流器吸气口与合成釜排气口连通,使合成釜内处于负压状态;向合成釜内充氯气,与物料进行氯化反应;氯化反应后的物料经脱液、干燥后得到溴氯海因成品。本发明能够实现溴氯海因的连续式生产,提高了溴氯海因的生产效率,适合溴氯海因规模化生产。同时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溴氯海因连续式生产方法,缩短了反应时间,减少了副反应,溴氯海因生产收率达到95%以上,纯度达到98.5%以上。
  • 溴氯海因连续化生产方法-202010698348.8
  • 李伟宪;李丽敏;李爱军;陈波;李伟光;王志强;赵晓鹏 - 河北利仕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7-20 - 2022-02-22 - C07D233/8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溴氯海因连续化生产方法,属于消毒剂生产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合成5,5‑二甲基海因‑‑5,5‑二甲基海因水除氨‑‑制取溴氯海因。本发明利用水、氨气和二氧化碳、丙酮氰醇为原料反应合成5,5‑二甲基海因;5,5‑二甲基海因水溶液中通入惰性气体去除溶解的氨;将5,5‑二甲基海因与无机碱加入反应釜进行降温后,通入溴素及氯气进行溴氯化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物料离心甩干、烘干制备得到粉末状溴氯海因。本发明通过惰性气体去除5,5‑二甲海因水溶液中的溶解的氨,再进行合成溴氯海因,减少了生产步骤,降低了生产成本及安全隐患,同时采用输送管道链接各工序实现了二甲基海因合成到溴氯海因的连续化生产。
  • 低色度1,3-二碘-5,5-二甲基海因合成方法-202010857551.5
  • 李伟宪;李丽敏;李爱军;李伟光;陈波;王志强;赵晓鹏 - 河北利仕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8-24 - 2020-11-20 - C07D233/8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色度1,3‑二碘‑5,5‑二甲基海因合成方法,属于消毒剂生产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5,5‑二甲基海因溶解于水中,依次加入催化剂、碘制剂搅拌,同时通氯气;PH值降到8时,停止通氯并快速滴加盐酸溶液后进行固液分离,滤饼用淋洗液淋洗至滤液无色,干燥后得到1,3‑二碘‑5,5‑二甲基海因。本发明在水相中进行合成,最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处理得低色度或无色1,3‑二碘‑5,5‑二甲基海因,色度0‑5Hazn,纯度达到99.5%以上,能够满足需求低色度或者无色的1,3‑二碘‑5,5‑二甲基海因的领域需要。
  • 一种溴氯海因粉生产装置-201910127158.8
  • 姚勤光 - 江苏康世源药业有限公司
  • 2019-02-20 - 2020-08-28 - C07D233/8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溴氯海因粉生产装置,包括顶部支撑板、支柱、底部支撑板和电磁阀,底部支撑板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方向轮,底部支撑板的顶端设置有顶部支撑板,支柱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顶部支撑板底部的两端和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液压气缸,且无水硫酸钠储存腔的底端均安装有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的底端均安装有压板,底部支撑板的顶端均设置有搅拌腔。本发明通过安装有流量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安装在连接管上,单片机控制液压气缸,推动液压伸缩杆将定量的配料粉剂通过连接管挤入搅拌腔的内部,同时流量控制阀也同样会对药剂的用量进行把控,从而避免调配失败,浪费药物。
  • 甜菜碱型氯胺抗菌剂及其合成方法-201810372643.7
  • 李令东;靳亚楠;王翰德;王鹏飞 - 大连理工大学
  • 2018-04-18 - 2020-08-25 - C07D233/8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甜菜碱型氯胺抗菌剂及其合成方法,属于氯胺抗菌剂的化学合成与应用技术领域。该类抗菌剂以溴烷基5,5‑二甲基海因Ⅱ、盐酸二甲胺为原料,经不同化学合成路线制得氯胺前体化合物Ⅳ1/Ⅳ2,之后再与过量次氯酸叔丁酯在常温条件下反应制得抗菌剂化合物Ⅰ1/Ⅰ2。本发明抗菌剂将氯胺基团与甜菜碱内盐基团整合在一个分子中,以期在改善氯胺化合物亲水性的同时,实现不同结构甜菜碱结构单元与氯胺基团协同杀菌作用。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模式菌株,抗菌测试结果表明羧酸内盐型氯胺抗菌剂的杀菌活性显著优于先前报导的季铵盐型氯胺抗菌剂,而分子量相当的磺酸内盐型氯胺抗菌剂其抗菌活性略逊于季铵盐型氯胺抗菌剂。
  • 双季铵盐型氯胺抗菌剂及其的合成方法-201711153307.5
  • 李令东;靳亚楠;闫佳威;王翰德;王鹏飞 - 大连理工大学
  • 2017-11-17 - 2019-08-20 - C07D233/82
  • 双季铵盐型氯胺抗菌剂及其的合成方法。本发明公开一种小分子双季铵盐型氯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类抗菌剂制备方法以溴烷基5,5‑二甲基海因、N,N,N′,N′‑四甲基烷基胺为原料,制得溴化双季铵盐氯胺前体化合物(Ⅲ),经离子交换后,与次氯酸叔丁酯在常温条件下反应制得抗菌剂化合物Ⅰ。本发明抗菌剂将两个季铵亲水基与两个相同疏水链氯胺基以化学键联接在一个分子中,一方面改善了氯胺抗菌剂的水溶性,另一方面这种结构有可能使得两个氯胺和两个季铵盐单元“协同”抗菌,即作为一个分子团队进行杀菌。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模式菌株,抗菌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双季铵盐型氯胺较单季铵盐氯胺有较好的杀菌活性。
  • 一种锍盐型氯胺抗菌剂及其合成方法-201810787525.2
  • 李令东;王瀚德;常畅;闫佳威 - 大连理工大学
  • 2018-07-18 - 2018-11-06 - C07D233/82
  • 本发明属于氯胺抗菌剂的化学合成与应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锍盐型氯胺抗菌剂及其合成方法。该类抗菌剂制备方法以溴烷基5,5‑二甲基海因、硫醚为原料,制得溴化锍盐氯胺前体化合物Ⅳ,经离子交换后,与次氯酸叔丁酯在常温条件下反应制得抗菌剂化合物Ⅰ。本发明抗菌剂向疏水链氯胺基团引入了一种阳离子结构单元——锍盐基团,不但更好的改善了氯胺抗菌剂的水溶性,而且显著的增加了其结构的稳定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模式菌株,抗菌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锍盐型氯胺化合物的杀菌活性优于单季铵盐型氯胺化合物。
  • 一种医药中间体二氯海因的绿色合成方法-201810247946.6
  • 任伟 - 任伟
  • 2018-03-23 - 2018-09-04 - C07D233/8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药中间体二氯海因的绿色合成方法,以乙酸乙酯和四氢呋喃为有机介质,5,5‑二甲基海因、液氯与镧改性的纳米级Ga/Al复合固体碱为原料通过冷凝回流,磁力搅拌,微波反应器处理后得到医药中间体二氯海因;本发明采用独特的镧改性的纳米级Ga/Al复合固体碱来进行医药中间体二氯海因的合成,操作简单,原料相对容易获取,通过加入镧改性的纳米级Ga/Al复合固体碱,有效的提高了反应速率,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在合成过程中,有利于反应的顺利进行,使反应朝预期的方向进行,便于得到目标产物医药中间体二氯海因。
  • 一种卤胺双键海因抗菌剂及其制备、应用方法-201510195639.4
  • 任学宏;李晓林;蒋之铭;刘殷 - 江南大学
  • 2015-04-22 - 2017-12-01 - C07D233/82
  • 本申请人提供了一种卤胺双键海因抗菌剂及其制备、应用方法。先将等摩尔的NaOH和5,5二甲基海因加入烧瓶中,再加入去离子水,搅拌至无色透明,再加入相同摩尔的3‑氯‑1‑丙醇,升温至100℃,在冷凝回流的条件下,反应10‑15h;将所得放入烧瓶中,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加入相同摩尔的三乙胺作为除酸剂,在冰浴的条件下,逐滴加入等摩尔丙烯酰氯,反应1h;在室温下再反应20‑24h,由此得到3‑(3‑丙烯酸丙酯)‑5,5‑二甲基海因。本方法简单高效,无需使用引发剂、交联剂,工艺条件温和,无需高温,节约能源;使用高能电子束的能量引发,减轻工业废液的污染,杀菌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一种溴氯二甲基海因的合成方法-201510281613.1
  • 李建生;史维丽;王会影 - 天津市职业大学
  • 2015-05-28 - 2015-08-12 - C07D233/82
  • 本发明涉及一种溴氯二甲基海因的合成方法,特别是在二甲基海因溶液中加入氨基磺酸钠、氨基乙酸钠、尿素或其混合物作为次氯酸钠稳定剂,稳定剂可与氧化剂次氯酸形成氧化配位体,作为二甲基海因氧化卤化的媒介用于二甲基海因卤化。稳定剂既可防止次氯酸钠的分解,又可防止其深度氧化分解二甲基海因,从而提高了合成收率和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发明不使用易挥发和强腐蚀性的化工原料,反应过程容易控制,生产过程安全环保,能适合工业化生产要求。
  • 一种溴氯海因片的的生产装置-201420217101.X
  • 赵玉宝 - 赵玉宝
  • 2014-04-29 - 2014-11-05 - C07D233/82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溴氯海因片的生产装置,依次包括第一称量装置、混料机、压片装置、第二称量装置、分装机以及外包装机,混料机上设有上料口,上料口内设有弹簧盖,该混料机内还设有清洁装置和搅拌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清扫装置和吸尘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主轴、叶片以及底叶,该叶片包括倾斜叶片和垂直叶片,底叶设置于主轴的底端,混料机与压片装置连接,该压片装置与第二称量装置连接,第二称量装置通过分装机与外包装机连接。该生产装置的整个生产加工过程流畅、简单、环保,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工时;混料机内的搅拌装置设计合理,且混料机内设有清洁装置,使片剂中各种成份的重量一定,并能有效避免交叉污染等问题。
  • 用作化工中间体的溴氯海因的生产方法-201310296191.6
  • 李武成;周保良;李爱军;赵晓利;娄献之;李丽敏;李伟光 - 河北鑫淘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2013-07-15 - 2013-10-02 - C07D233/8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作化工中间体的溴氯海因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5,5-二甲基海因、片状烧碱、液溴、氯气反应,得反应物料;B、反应物料利用刮刀下卸料离心机进行离心甩干处理,然后用去离子水进行离心洗涤并甩干,离心处理后所得的湿品烘干得干品;C、将干品用丙酮进行溶解后过滤,再加入去离子水进行稀释降温后溴氯海因结晶析出,湿品烘干即为可作为化工氧化剂的溴氯海因。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溴氯海因含量达99.3%以上、溴含量32.85%、氯含量14.70%、三氯甲烷不溶物≤0.03%、铁离子≤8mg/kg、钙离子≤24mg/kg,可用作化工中间体。
  • 新型溴氯海因粉生产装置-201220284579.5
  • 不公告发明人 - 江苏胜意药业有限公司
  • 2012-06-18 - 2013-03-06 - C07D233/8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溴氯海因粉生产装置,该装置属于消毒剂领域;该装置以反应釜、过滤器、压滤机、烘干器、双锥混合机为设备,以5.5-二甲基海因、水、溴素、氢氧化钠水溶液、氯气、碳酸氢钠粉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粉剂、无水硫酸钠粉剂为原料,通过溴氯海因的制取、配料的掺混、成品的分装等工序来生产溴氯海因粉,该工艺流程的主要优点是:使用通用设备、工艺简单、无有毒有害气体和液体排放;产品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消毒杀菌剂,可用于各种水处理、农业上用于花卉、种子及畜禽养殖业的消毒、杀菌等方面。
  • 用作医药中间体合成的二氯海因的生产方法-201110249594.6
  • 李武成;娄献之;周保良;李爱军 - 河北亚光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2011-08-22 - 2011-12-21 - C07D233/82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作医药中间体合成的二氯海因的生产方法。用5,5-二甲基海因、片状烧碱和液氯为原料,采用间歇式一锅法生产,步骤包括:将提纯的5,5-二甲基海因和片状烧碱加入反应釜溶于水,冷冻卤水降温、加入液氯得反应液;该反应液放入离心机内离子水淋洗、甩干,所得湿品放入烘干机烘干,再粉碎得粉末状二氯海因;该粉末经造粒机造粒,得颗粒状二氯海因。本发明改进了合成工艺技术条件,设计了淋洗提纯、耙式烘干、辊压式造粒等工序。生产粉末和颗粒状产品有效氯含量均达到71%以上,性质稳定、异味小。生产成本低、设备操作简单、基本无废气、废水排放达标,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 1,3-二碘乙内酰脲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200680031821.5
  • 井上和久;花村幸彦;宫泽孝明 - 日宝化学株式会社
  • 2006-08-30 - 2008-08-27 - C07D233/82
  •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抑制在制造或储藏1,3-二碘乙内酰脲化合物时I2的游离,从而解决该化合物的纯度降低和I2引起的各种问题的方法。本申请提供一种1,3-二碘乙内酰脲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如下工序:准备包含1,3-二碘乙内酰脲化合物的湿体的工序;(1)通过使所述湿体与加热气体接触,使所述湿体干燥的工序,或者(2)使所述湿体冷冻干燥的工序。还提供1,3-二碘乙内酰脲化合物的储藏方法,其具有在15℃以下的温度条件下储藏1,3-二碘乙内酰脲化合物的工序,以及提供游离I2的含量为1质量%以下的1,3-二碘乙内酰脲化合物。
  • 生产N-卤代有机化合物的方法-200580027924.X
  • 布鲁斯·C.·彼得斯;小埃奇·E.·施皮尔曼;达斯廷·H.·托马斯;哈森·Y.·埃尔纳加 - 雅宝公司
  • 2005-07-12 - 2007-12-05 - C07D233/82
  • 本发明方法能非常有效地N-卤代其分子中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可卤代的酰胺或者酰亚胺官能团。该方法涉及例如将(i)水、无机碱和待N-卤代的化合物如乙内酰脲以及(ii)溴化剂和/或者氯化剂的进料同时送入反应器。这些进料的比例是这样,以致pH值保持在5、或者低于或者在特定范围内内如5.5-8.5;以致一种或者多种酰胺或者酰亚胺氮原子被溴或者氯取代。本方法的特点是,它可以在高达90℃的高温下进行,而没有反应物或者产物的显著热分解。所得到的产物以高产量和纯度连续地沉淀出来。此外,可以生产很浅黄色到几乎纯白色外观的产物。而且,已经发现该方法能够在商业规模上生产,比以前所生产的颗粒尺寸更大的1,3-二溴-5,5-二甲基乙内酰脲。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