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核表达重组鸡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的方法与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899778.3 申请日: 2019-09-23
公开(公告)号: CN110564756A 公开(公告)日: 2019-12-13
发明(设计)人: 赵旭;黄华山;苏闪闪 申请(专利权)人: 临沂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70 分类号: C12N15/70;C07K14/515;C07K19/00;A61D7/00;C12R1/19
代理公司: 11512 北京迎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钱扬保;张群峰
地址: 276000***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提供一种原核表达重组鸡ANGPTL4蛋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人工合成重组鸡ANGPTL4的基因序列,将基因序列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2)将重组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E.coli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菌落;(3)将重组阳性质粒单菌落扩大培养,加入诱导剂进行诱导表达;(4)采用稀释复性方法进行包涵体复性;(5)将包涵体复性蛋白进行纯化。本发明通过构建重组鸡ANGPTL4的原核表达载体,使重组鸡ANGPTL4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经包涵体复性和复性蛋白纯化,促进了蛋白的正确折叠,提高融合蛋白表达量。本发明的重组鸡ANGPTL4蛋白可调节肉鸡的脂肪代谢,为今后鸡ANGPTL4功能研究的开展提供良好的试验材料。
搜索关键词: 包涵体复性 蛋白 构建 重组原核表达载体 原核表达载体 大肠杆菌 基因序列 感受态细胞 复性蛋白 高效表达 功能研究 扩大培养 融合蛋白 试验材料 稀释复性 阳性菌落 阳性质粒 诱导表达 原核表达 脂肪代谢 重组蛋白 包涵体 表达量 单菌落 可调节 诱导剂 折叠 肉鸡 筛选 转化
【主权项】:
1.一种原核表达重组鸡ANGPTL4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1)人工合成重组鸡ANGPTL4的基因序列,将基因序列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n(2)将重组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E.coli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菌落;/n(3)将重组阳性质粒单菌落扩大培养,加入诱导剂进行诱导表达;/n(4)采用稀释复性方法进行包涵体复性;/n(5)将包涵体复性蛋白进行纯化。/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大学,未经临沂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89977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酰基转移酶AiiO的高效生产方法及检测-201610196338.8
  • 赵晶;张福蓉;崔一;权春善;范圣第 - 大连民族大学
  • 2016-03-31 - 2020-02-14 - C12N15/70
  • 本发明涉及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酰基转移酶AiiO的高效生产方法及检测,通过构建能够表达AHL酰基转移酶的基因重组菌,对该酰基转移酶利用复合自诱导培养基及变温分批发酵方式进行发酵罐水平的高效发酵,得到高酶活力的发酵液及高比活力的AHL酰基转移酶;利用Quantity one软件对蛋白定量分析,能够快速地对发酵过程不同时间细胞内AHL酰基转移酶总浓度进行准确定量;同时本发明还构建了专用于该酶活力检测的体系,实现准确快速检测酶活力的目的。本发明可以降低AHL酰基转移酶的生产成本,实现AHL酰基转移酶的高效生产,同时对发酵过程中AHL酰基转移酶的浓度及纯化后AHL酰基转移酶的活力进行准确快速的测定,该酶可作为一种新型的病害防治酶制剂使用。
  • 甲醇生物转化菌株的构建方法以及构建的菌株和应用-201810826759.3
  • 郑平;王钰;孙际宾;凡立稳;T·菲利伯特;马延和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2018-07-25 - 2020-02-07 - C12N15/70
  • 本发明公开了构建甲醇快速利用菌株的方法,首先构建甲醇和木糖强制共利用的基础菌株。其次以甲醇和木糖为碳源对上述基础菌株进行适应性进化,获得生长速度显著加快的菌株。最后增强菌株中核酮糖‑5‑磷酸的下游代谢途径相关酶的活性。本发明还公开了构建的甲醇生物转化菌株以及利用所述菌株进行甲醇生物转化的方法。利用本发明的菌株能够以甲醇和木糖为碳源,甚至以甲醇为唯一碳源进行甲醇生物转化,并且甲醇的转化效率显著提高。本发明还公开了本发明菌株中一些酶的突变体,以及利用这些突变体进行甲醇生物转化的方法。
  • 一种无细胞表达信号蛋白的方法及表达系统-201610335133.3
  • 沈鹤霄;华权高;王静;马峰;徐春雷 - 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2016-05-19 - 2020-02-04 - C12N15/70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细胞表达信号蛋白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将信号蛋白目标基因连接到pIX3.0载体上,获得表达质粒;采用S30缓冲液提取大肠杆菌,得到大肠杆菌抽提物,所述大肠杆菌菌种为Rosetta(DE3);配制能量供应体系,所述能量供应体系包括丙酮酸(PEP)/丙酮酸激酶(PK)、磷酸肌酸(CP)/肌酸激酶(CK)以及葡萄糖;配制氨基酸混合物及盐溶液;采用超临界法制备卵磷脂/胆固醇脂质体;将所述表达质粒加入到包括大肠杆菌抽提物、能量供应体系、氨基酸混合物、盐溶液以及卵磷脂/胆固醇脂质体的无细胞蛋白表达系统中进行表达。本发明能解决信号蛋白表达量低的问题。
  • 一种内切葡聚糖酶表达载体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201911015991.X
  • 王洪成;沙冲;邵蔚蓝 - 江苏大学
  • 2019-10-24 - 2020-01-31 - C12N15/70
  •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领域,具体涉一种内切葡聚糖酶表达载体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切葡聚糖酶表达载体,其筛选基因为大肠杆菌glmS基因,原核宿主细胞为glmS基因缺陷型大肠杆菌,转化E.coliΔglmS后生产的蛋白只有大肠杆菌自身蛋白和内切葡聚糖酶蛋白而不含有抗生素等其它外来蛋白,具有相对的安全性;经过发酵和高温灭活处理,既可以消除大肠杆菌的毒性,又可以保证本酶活性的存在;使得来源于热纤梭菌(C.thermocellum ATCC 27405)的CelD基因实现生物安全性高效表达。本发明所提供的载体构建方法简单,安全性好,成本低,具有较高的表达量,可为饲用内切葡聚糖酶的生物发酵提供批量、低价、高质量的原材料。
  • 产3-羟基丙酸的重组菌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201710247568.7
  • 刘伟丰;刘波;崔倩倩;赵广;陶勇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2017-04-14 - 2020-01-31 - C12N15/70
  • 本发明公开了产3‑羟基丙酸的重组菌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公开的重组菌的构建方法,包括:敲除受体菌的fadR基因、fabF基因、fabH基因和向受体菌中导入acc基因或基因簇、alkL基因、mcr基因以及增强受体菌中fadL基因、fadD基因、sthA基因和atoSC基因簇的表达;受体菌为含有fadR基因、fabF基因和fabH基因的细菌或真菌。实验证明,利用本发明的重组菌以脂肪酸为原料生产3‑羟基丙酸的转化率为28.37%,表明,可以利用本发明的重组菌制备3‑羟基丙酸。
  • 一种检测微生物细胞中脂肪烃的构建体及利用构建体原位检测脂肪烃的方法-201410450056.7
  • 吕雪峰;吴伟;姚伦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波音(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2014-09-04 - 2020-01-21 - C12N15/70
  •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与生物能源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检测微生物细胞中脂肪烃的构建体及利用构建体原位检测脂肪烃的方法。构建体包含至少一个脂肪烃检测元件和一个报告蛋白元件;脂肪烃检测元件由具有脂肪烃响应特性的转录激活因子和启动子组成;所述报告蛋白元件为能够在宿主中功能性表达和被检测的蛋白质。测定方法,利用所述构建体将其导入宿主细胞,再将宿主细胞进行培养并诱导其合成脂肪烃,而后通过检测报告蛋白的表达,从而实现对细胞内脂肪烃的检测。本发明方法操作步骤简单,设备要求低,可同时检测大量样品,也可用于对已知脂肪烃生物合成相关的酶和蛋白质或潜在产烃途径的进化和高通量筛选中。
  • 一种基于细菌內源同源重组系统的基因组编辑方法-201910921907.4
  • 霍毅欣;黄潮勇 - 北京理工大学
  • 2019-09-27 - 2020-01-10 - C12N15/70
  • 细菌是代谢工程中的主要宿主,基因组编辑是细菌工程改造的主要途径,而现有的针对细菌的基因组编辑方法都需要过表达外源的同源重组系统或非同源末端连接系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细菌內源同源重组系统的基因组编辑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基因组编辑方法是按照包括以下步骤进行:构建一个双质粒基因组编辑系统,通过转化将该系统导入待编辑的菌株。将含有基因组编辑系统的菌株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使其进行繁殖,待细胞数目足够时加入诱导剂诱导CRISPR/Cas9系统表达,随后发生DNA双链切割和修复,实现基因组编辑。本发明先通过细胞繁殖增加细胞的数量和活性再启动基因组编辑,显著提高了基因组编辑效率,并成功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基因敲除和大片段删除。
  • 一种乙脑病毒SA14-14-2的克隆方法及应用-201910983991.2
  • 孙强明;魏春燕;李琳昊;王恒;管娇琼;李代英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2019-10-16 - 2020-01-07 - C12N15/7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乙脑病毒SA14‑14‑2的克隆方法:根据NCBI公布的D90195.1基因序列为参照分别合成6段基因序列,利用同源重组技术通过相应酶切位点将合成序列依次克隆至线性化载体中,获得乙脑病毒SA14‑14‑2的全长克隆。本发明采用同源重组技术,可简单、快速并且高效的将插入片段定向克隆至载体任意位点。仅需将插入片段正/反向引物5’端引入线性化载体的末端序列,使之包含载体的同源臂,后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重组酶催化下,37℃反应30min即可完成,极大的节约了连接时间。同时由于独特的非连接酶依赖体系,极大降低了载体自连背景,同时对杂质的耐受度增加,提高了其阳性率并简化了实验步骤。
  • 一种生产α-酮戊二酸的双酶共表达菌株的构建方法-201610365301.3
  • 刘立明;樊祥臣;刘佳;林小宝 - 江南大学
  • 2016-05-26 - 2020-01-07 - C12N15/7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α‑酮戊二酸的双酶共表达菌株的构建方法,属于发酵工程和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在分析L‑谷氨酸生产α‑酮戊二酸的基础上,分析转化体系所需KatG用量;随后从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共构建了不同表达水平的双酶共表达菌株,并通过摇瓶水平全细胞转化L‑谷氨酸生产α‑酮戊二酸来评价共表达菌株性能,转化条件为:110g/L L‑谷氨酸,2~2.5g/L菌体,pH 6.5磷酸缓冲液体系,30℃,200rpm条件下转化18~24h。其中,最优菌株F006α‑酮戊二酸产量可以达到107.2g/L,转化率为98.4%,完全替代外源添加过氧化氢酶;增加菌体浓度,132g/L底物条件下α‑酮戊二酸的产量可以达到127.1g/L,转化率96.9%。
  • 抗细菌和疽原虫抗菌肽的制备及纯化方法-201910875221.6
  • 邓兴朝;陈欢 - 深圳容金科技有限公司
  • 2019-09-17 - 2020-01-03 - C12N15/70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抗细菌和疽原虫抗菌肽的制备及纯化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目标抗菌肽基因;根据所述目标抗菌肽基因,构建对应的表达载体;将所述表达载体转化到宿主细菌,培养得到重组细菌;诱导所述重组细菌表达包含设定标签的重组抗菌肽;对所述包含设定标签的重组抗菌肽进行酶切,获得无标签的重组抗菌肽作为抗菌肽原料对待纯化的抗菌肽原料进行预处理,获得粗提取抗菌肽;使用设定孔径的微孔滤膜过滤所述粗提取抗菌肽,收集滤液;通过二次超滤的方式,对所述滤液进行过滤,获得目标产物;浓缩所述目标产物,制备获得纯化的抗菌肽。整个方法流程简单,耗时缩短,费用降低,可很好的应用于抗菌肽的工业化制备。
  • 一种蛋白表达及纯化的方法-201910955181.6
  • 崔格特 - 武汉博欧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19-10-09 - 2019-12-31 - C12N15/7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蛋白表达及纯化的方法,首先构建含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表达载体,将目的蛋白基因插入该表达载体中,再将含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和目的蛋白融合基因的表达载体转入表达菌株中诱导表达,通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表达菌株是否发出绿色荧光来判断融合蛋白是否被成功表达。表达出融合蛋白后,通过亲和层析纯化的方法获得纯融合蛋白,蛋白酶切除GFP蛋白,获得纯目的蛋白。该方法可以直观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方便快捷,且纯化蛋白的效果好。
  • 基因元件、表达载体及其应用-201610340212.3
  • 元英进;曹英秀;肖文海;张金来;丁明珠 - 天津大学
  • 2016-05-20 - 2019-12-31 - C12N15/70
  • 本发明涉及合成生物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因元件、表达载体及其应用。本专利提出一种提高脂肪烃微生物合成的新方法:通过动态平衡关键中间代谢物脂肪醛的积累和转化来提高大肠杆菌脂肪烃合成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专利首先通过协同表达脂肪醇合成过程,通过竞争路径帮助ADO平衡脂肪醛的合成与转化;随后将与脂肪醛动态平衡相关的脂肪酸合成、脂质降解和电子传递三个模块与脂肪烃合成模块相适配,最终实现工程大肠杆菌高产脂肪烃的人工合成。
  • 一种高枝化型右旋糖酐蔗糖酶工程菌的构建方法及其表达应用-201611136122.9
  • 张洪斌;王超;李瑶;李梦琦;胡雪芹 - 合肥工业大学
  • 2016-12-12 - 2019-12-27 - C12N15/7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枝化型右旋糖酐蔗糖酶工程菌的构建方法及其表达应用,其中高枝化型右旋糖酐蔗糖酶工程菌的构建方法是以右旋糖酐蔗糖酶基因为模板,去除3’端的1584bp碱基、保留上游3000bp碱基dex‑YG‑bMU01后重组转化到BL21(DE3)大肠杆菌中获得的BL21(DE3)/dex‑YG‑bMU01基因工程菌。本发明构建的BL21(DE3)/dex‑YG‑bMU01右旋糖酐蔗糖酶基因工程菌,合成的右旋糖酐支链化程度提高,其中的α(1‑3)比例从原来的5%提高到了17%,其水溶液黏度增加,絮凝效果方面得到明显改良,其产酶仍然保持了较高的活性。
  • 一种利用新型dCas9调控基因表达的方法-201910923497.7
  • 霍毅欣;郭丽微;刘玉美 - 北京理工大学;苏州工业园区洛加大先进技术研究院
  • 2019-09-27 - 2019-12-24 - C12N15/70
  • CRISPRi系统由于可以阻断RNA聚合酶复合物的起始或延长来抑制基因转录,为了可控地调节基因的转录,dCas9基因会与各种诱导型启动子连接后进行表达。然而由于一些诱导型启动子宽松的调控机制,在不添加诱导剂的情况下,dCas9仍具有微弱的表达能力,进而对目的基因进行部分抑制。工业生产的大规模发酵中需要实现基因的精准调控,故诱导型启动子引起的泄露表达问题亟待解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新型dCas9系统调控基因表达的方法,利用密码子偏好性和tRNA氨酰化水平的差异,在翻译水平上,简单有效地通过补加氨基酸实现dCas9基因的表达调控。将dCas9基因中的氨基酸替换为其稀有密码子形式,外源添加对应氨基酸,可以使其恢复表达有功能的蛋白而发挥抑制作用。
  • 细菌视紫红质的可溶化表达载体及其表达方法-201810601212.3
  • 周敏;马文龙;卢颖洪 - 南京理工大学
  • 2018-06-12 - 2019-12-20 - C12N15/7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菌视紫红质的可溶化表达载体及其表达方法。所述载体将除去N端信号肽的麦芽糖结合蛋白cDNA整合到pET28a质粒中得到pET28a‑ΔspMBP载体;将截短的人类载脂蛋白cDNA整合到pET28a‑ΔspMBP载体中得到pET28a‑ΔspMBP‑ApoAI*‑His载体;将细菌视紫红质合成基因整合到pET28a‑ΔspMBP‑ApoAI*‑His载体中,得到细菌视紫红质的可溶化表达载体。本发明的细菌视紫红质的可溶化表达载体,实现了天然含量极少的细菌视紫红质的大量表达,达到全蛋白的40%左右,同时提高了细菌视紫红质的可溶性且表达的蛋白没有形成包涵体。
  • 一种构建基因碱基定点突变及缺失的新方法-201910871761.7
  • 李信志;王绪德;张高英 - 武汉赛维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19-09-16 - 2019-12-20 - C12N15/70
  •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构建基因碱基定点突变及缺失的新方法,包括实验材料的准备、单点突变、目的基因片段扩增、表达载体双酶切及T5外切酶处理、转化、阳性转化子检测、测序比对以及碱基缺失。本发明在目的基因突变位点周围分成两段DNA片段,分别设计两对引物F1、R1,F2、R2,其中突变或缺失碱基位点设计在R1、F2中,R1与F2要有至少20bp的同源臂,F1与R2要分别和表达载体插入位置有至少20bp的同源臂,基因片段和载体片段在T5外切酶作用后,利用大肠杆菌自身的修复系统就可以得到含有目标位点的环状质粒,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多位点碱基突变或缺失。
  • 一种效率高且成本低的无缝DNA组装方法-201910923589.5
  • 霍毅欣;王雪芹;黄潮勇 - 北京理工大学
  • 2019-09-27 - 2019-12-20 - C12N15/70
  • 本发明对大肠杆菌DH10B进行工程改造,敲除基因组上的recB‑recC‑rec‑D基因并过表达基因组上的recE‑recT基因后得到性能优良的重组工程宿主菌株DH10B*,将1–3个带有20bp–40bp同源序列接头的DNA片段共转入该细胞即可体内组装成完整质粒,平板上形成的菌落阳性率高于95%。该方法与现有无缝DNA组装方法相比,省去了昂贵并且费时的体外连接操作,实现了高效率、低成本、低耗时的无缝DNA组装,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利用dU耐受型高忠实性DNA聚合酶的基因克隆方法-201910787162.7
  • 袁慧;田文奇 - 苏州博睐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19-08-25 - 2019-12-13 - C12N15/7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dU耐受型高忠实性DNA聚合酶的基因克隆方法,包括步骤为:用dU修饰引物和dU耐受型高忠实性DNA聚合酶扩增目标基因和质粒载体;用尿嘧啶DNA糖苷酶处理,再进行碱裂解,得到3’端为单链的DNA产物;将产物混合,使目标基因和质粒载体的两端单链区发生配对连接起来,形成含目标基因的带缺口环状重组质粒载体;含目标基因的带缺口环状重组质粒载体转化大肠杆菌后,缺口被修复好,得到含目标基因的完整重组质粒载体。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用于基因工程领域,特别是重组DNA的构建与氨基酸定点突变方面的应用,同时本方法也可用于需要进行DNA文库构建的精准医疗、基因克隆等领域。
  • 一种原核表达重组鸡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的方法与应用-201910899778.3
  • 赵旭;黄华山;苏闪闪 - 临沂大学
  • 2019-09-23 - 2019-12-13 - C12N15/7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原核表达重组鸡ANGPTL4蛋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人工合成重组鸡ANGPTL4的基因序列,将基因序列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2)将重组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E.coli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菌落;(3)将重组阳性质粒单菌落扩大培养,加入诱导剂进行诱导表达;(4)采用稀释复性方法进行包涵体复性;(5)将包涵体复性蛋白进行纯化。本发明通过构建重组鸡ANGPTL4的原核表达载体,使重组鸡ANGPTL4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经包涵体复性和复性蛋白纯化,促进了蛋白的正确折叠,提高融合蛋白表达量。本发明的重组鸡ANGPTL4蛋白可调节肉鸡的脂肪代谢,为今后鸡ANGPTL4功能研究的开展提供良好的试验材料。
  • 利用乙酸或其盐生产3-羟基丙酸的代谢工程大肠杆菌菌株的构建方法及应用-201910928013.8
  • 吴辉;赖宁玉;赵舒欣;王文卓;黎冠忠 - 华东理工大学
  • 2019-09-27 - 2019-12-13 - C12N15/7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乙酸或其盐生产3‑羟基丙酸的代谢工程大肠杆菌菌株的构建方法,在利用乙酸或其盐经乙酰‑CoA羧化酶和丙二酰‑CoA还原酶生产3‑HP代谢途径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造,包括以下两种途径中的一种或两种:(1)抑制脂肪酸合成并促进乙醛酸循环以增加流向目标代谢产物的乙酰‑CoA和丙二酰‑CoA代谢流并增强能量代谢;(2)抑制脂肪酸合成途径以增加流向目标代谢产物的乙酰‑CoA和丙二酰‑CoA代谢流。本发明通过在已构建的外源表达3‑HP途径基础上,对代谢途径和调控的分析,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对大肠杆菌进行改造,获得的菌株在以乙酸或其盐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生产3‑HP,得率可达0.38g/g,为最大理论产量的50.7%。
  • 制备无融合标签包涵体蛋白纳米颗粒的方法-201610529226.X
  • 熊思东;齐兴梅 - 苏州大学
  • 2016-07-07 - 2019-12-13 - C12N15/7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无融合标签包涵体蛋白纳米颗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自发断裂蛋白质内含子的C端与目的蛋白基因融合,N端与增强目的蛋白表达的标签蛋白融合,得到融合蛋白编码基因;将融合蛋白编码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通过自发断裂蛋白质内含子的C端自发断裂,释放所述目的蛋白,形成包涵体蛋白;将大肠杆菌细胞破碎,离心,弃掉上清液,得到无融合标签包涵体蛋白纳米颗粒。本发明解决了在包涵体蛋白颗粒水平上实现标签蛋白的移除,填补了制备无标签包涵体蛋白纳米颗粒的技术空白,并且蛋白质内含子的自发断裂在大肠杆菌体内完成,后处理简单。
  • 一种延缓皮肤衰老基因工程核酸因子膏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201910846754.1
  • 王秀芳;闫丽芳;吕白雪;吉宁;苏利波;刘树锋;宋志学;吕占军 - 河北医科大学
  • 2019-09-09 - 2019-12-10 - C12N15/7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延缓皮肤衰老基因工程核酸因子膏及使用方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无内毒素污染的基因工程小分子RNA制备:将表达人小RNA的DNA序列插入pET‑28α质粒中构建表达载体,将表达载体转化BL‑21菌,用IPTG诱导使转化的BL‑21菌产生人小RNA,用SDS‑NaCl提取无内毒素污染的人小RNA;步骤二,制备延缓皮肤衰老基因工程核酸因子膏:将制备的RNA进行干燥处理,与基质混合,加入透皮吸收剂,即制成了延缓皮肤衰老基因工程核酸因子膏。本发明从皮肤衰老的本质入手,用人小RNA调节皮肤细胞的基因表达,达到延缓皮肤衰老的目的,疗效明显,作用持久。
  • 一种微生物生产丙酸的方法-201610227348.3
  • 刘天罡;柳志杰;王艺璇;邓子新 - 武汉大学
  • 2014-01-24 - 2019-12-10 - C12N15/7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生产丙酸的方法,属于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质能源以及化工原料生产领域。该方法是在微生物体内引入外源基因——丙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丙二酸半醛还原酶基因、3‑羟基丙酰辅酶A合成酶基因、3‑羟基丙酰辅酶A脱水酶基因和丙烯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从而催化自身的丙二酰辅酶A得到丙酸;所述的微生物为大肠杆菌。本发明实现了改造微生物直接利用二氧化碳合成丙酸,不需利用石油资源来进行化学合成,减少了对石油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是一种可再生的、低消耗、环保的技术,可缓解当前的温室效应。本发明通过微生物固定二氧化碳生产丙酸可直接应用于工业生产。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