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组合物、阻燃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310503803.8 申请日: 2023-05-06
公开(公告)号: CN116462819A 公开(公告)日: 2023-07-21
发明(设计)人: 李平阳;林倬仕;叶文;董玲玲;肖雄;许保云;艾波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G18/66 分类号: C08G18/66;C08G18/48;C08G18/12;C08G18/76;C08G18/32;C08K3/32;C08K7/24;C08K5/523;C08K5/521;C08K9/10;C08G101/00
代理公司: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代理人: 陈天宝
地址: 200062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微孔 聚氨酯 弹性体 组合 阻燃 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组合物、阻燃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多异氰酸酯:10‑35份;聚醚多元醇:35‑90份;可膨胀石墨:1‑40份;聚磷酸铵:1‑40份;阻燃微球:1‑25份;扩链剂:1‑10份;催化剂:0.5‑2份;发泡剂:0.1‑2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以前直接在聚氨酯体系中添加磷酸酯的缺陷,采用的阻燃微球为微米颗粒,且粒径分布均匀,在不影响微孔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同时,又解决了磷酸酯易挥发、相容性差、减振性能降低的问题,扩大其应用场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燃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组合物、阻燃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聚氨酯弹性体由于其结构具有软、硬两个链段,可以对其进行分子设计从而赋予材料强度高、韧性好、耐磨、减振等优异性能。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的孔径大小大部分在0.1~10μm之间,是一种性能介于弹性体和泡沫材料之间的材料,兼顾了泡沫质轻、耐冲击性好、吸能、缓冲性能好和弹性体的强度高、耐磨性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轨道工程、建筑装饰、汽车配件等领域,是一种性能突出的减振材料。但由于聚氨酯本身具有阻燃性能不佳、氧指数低、在燃烧时会放出大量的HCN、CO等有毒气体和烟雾等缺点,限制了其在一些对阻燃有明确要求的领域中的应用。轨道交通领域要求微孔聚氨酯弹性体弹性好,永久压缩变形率低,动静刚度比≤1.35,同时欧盟标准EN45545-2《欧盟轨道车辆防火测试-材料及元件防火要求》及我国铁道部在2010年8月正式发布了TB/T3237-2010《动车组用内装材料阻燃技术条件》中的阻燃及烟密度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如Ds4≤200。

目前,聚氨酯阻燃剂主要有传统的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可膨胀石墨等无机阻燃剂,但都普遍存在添加的量比较大,阻燃的功效较低,与聚合物的相容性差、易析出、使材料的性能大幅度降低等问题,传统阻燃体系已无法满足其应用要求,具有良好阻燃性能的同时,保证其优异的减振性能不改变是当前微孔聚氨酯弹性体应用的技术难题。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14230763 A公开了一种建筑减振用微孔聚氨酯弹性体制备方法、微孔聚氨酯弹性体及减振件,采用三羟基聚丁二烯、聚醚多元醇、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合多异氰酸酯、聚四氢呋喃二醇制备的微孔聚氨酯弹性体,静刚度为0.03N/mm3,断裂伸长率为160%,永久压缩形变为8%,性能良好,但是未对其进行阻燃改性。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13563563 A公开了一种低密度耐疲劳微孔聚氨酯弹性减振垫及其制备方法,直接采用未经任何处理的甲基磷酸二甲酯(DMMP)使得制得的产品防火等级为B2(E)级,阻燃效果较低,应用场景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组合物、阻燃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解决了以前直接在聚氨酯体系中添加磷酸酯的缺陷;采用的阻燃微球为微米颗粒,且粒径分布均匀,在不影响微孔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同时,又解决了磷酸酯易挥发、相容性差、减振性能降低的问题,扩大其应用场景。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多异氰酸酯:10-35份;

聚醚多元醇:35-90份;

可膨胀石墨:1-40份;

聚磷酸铵:1-40份;

阻燃微球:1-25份;

扩链剂:1-10份;

催化剂:0.5-2份;

发泡剂:0.1-2份。

进一步地,所述多异氰酸酯为芳香族多异氰酸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038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