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瓜氨酸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80015339.1 申请日: 2015-01-21
公开(公告)号: CN107172883A 公开(公告)日: 2017-09-15
发明(设计)人: 古市圭介;渡部玲子;伊藤裕之;山本惠理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明治
主分类号: C12P13/10 分类号: C12P13/10;C12N1/00;C12N1/20;C12N15/09
代理公司: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 代理人: 胡志君,段承恩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有效地生产瓜氨酸的瓜氨酸制备方法和以高浓度含有瓜氨酸的含瓜氨酸组合物的制造方法。进一步地,公开了提高了从精氨酸向瓜氨酸的转换效率的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和发酵方法以及提高具有瓜氨酸产生能力的微生物的浓度的培养方法。通过将具有瓜氨酸产生能力的微生物接种于培养基,在比通常高的温度下进行培养;和将具有瓜氨酸产生能力的微生物添加到原料中,在比通常高的温度下进行发酵,从而能够高效地生产瓜氨酸。进一步地,通过将精氨酸添加到培养基或原料中,对具有瓜氨酸生产能力的微生物进行培养或发酵,以及控制培养基的pH进行培养,从而能够提高从精氨酸向瓜氨酸的转换效率,并且能够提高微生物的浓度。
搜索关键词: 瓜氨酸 制备 方法
【主权项】:
瓜氨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具有瓜氨酸产生能力的微生物接种于培养基,在40℃以上且70℃以下的温度进行培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明治,未经株式会社明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8001533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以精氨酸为原料制备L-鸟氨酸的方法-201510376778.7
  • 高法民;高树营;李令娣 - 山东民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5-07-01 - 2018-08-24 - C12P13/10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精氨酸为原料制备L‑鸟氨酸的方法,步骤为:(1)底物的获得:将精氨酸陶瓷膜过滤液经711氨型树脂吸附,用2.0N氨水洗脱,得到精氨酸阳柱纯化液;(2)将含有精氨酸酶的菌体,用生理盐水洗涤1次,离心后收集菌体。将菌体转移到转化液中,转化液包括0.3mol/L碳酸盐缓冲液(Na2CO4与NaHCO4体积比为7:3)和0.1mg/ml的Mn2+,加入5%的L‑精氨酸纯化液,反应24h(30℃,200r/min);转化率可达98%。本发明以精氨酸为原料制备L‑鸟氨酸,产品纯度高,易分离,产成品成本低。
  • 一种D-精氨酸盐酸盐的制备方法-201510431791.8
  • 王刚 - 成都百事兴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2015-07-21 - 2018-08-17 - C12P13/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精氨酸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消旋:L‑精氨酸盐酸盐溶于冰乙酸中,加入催化剂消旋反应得DL‑精氨酸盐酸盐;S2.乙酰化:将DL‑精氨酸盐酸盐溶于氢氧化钠中,滴加乙酸酐,乙酰化反应得固体为AC‑DL‑精氨酸;S3.酶解:AC‑DL‑精氨酸中加入酰化酶,酶解得D‑精氨酸盐酸盐。本发明以L‑精氨酸盐酸盐为原料,经消旋、乙酰化、酶解制得D‑精氨酸盐酸盐,为D‑精氨酸盐酸盐的制备提供了新的高效生产方法,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D‑精氨酸盐酸盐收率高、EE值可达99.7%,该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方便、绿色环保、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 L‑鸟氨酸酶法转化制备方法-201510287808.7
  • 焦庆才;刘均忠;高亮;陆阳;刘茜 - 南京大学
  • 2015-06-01 - 2018-02-27 - C12P13/10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鸟氨酸酶法转化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采用含有精氨酸的料液或精氨酸粗品或精氨酸盐粗品为底物配制酶转化液,加入具有精氨酸酶活性的菌体细胞或酶粗提液,在25~55℃、pH 7~11条件下进行酶促反应,利用等电点结晶和离子交换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制备转化产物L‑鸟氨酸盐酸盐。该方法以廉价的L‑精氨酸料液为底物酶法合成了附加值较高的L‑鸟氨酸盐酸盐,具有原料来源广,酶促转化效率高,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 瓜氨酸的制备方法-201580015339.1
  • 古市圭介;渡部玲子;伊藤裕之;山本惠理 - 株式会社明治
  • 2015-01-21 - 2017-09-15 - C12P13/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有效地生产瓜氨酸的瓜氨酸制备方法和以高浓度含有瓜氨酸的含瓜氨酸组合物的制造方法。进一步地,公开了提高了从精氨酸向瓜氨酸的转换效率的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和发酵方法以及提高具有瓜氨酸产生能力的微生物的浓度的培养方法。通过将具有瓜氨酸产生能力的微生物接种于培养基,在比通常高的温度下进行培养;和将具有瓜氨酸产生能力的微生物添加到原料中,在比通常高的温度下进行发酵,从而能够高效地生产瓜氨酸。进一步地,通过将精氨酸添加到培养基或原料中,对具有瓜氨酸生产能力的微生物进行培养或发酵,以及控制培养基的pH进行培养,从而能够提高从精氨酸向瓜氨酸的转换效率,并且能够提高微生物的浓度。
  • 一种微生物酶法转化生产L-鸟氨酸的方法-201610306208.5
  • 王雷;周玉平;张晓龙;蔡园园;邬浩杰;袁晓敏 - 宁波市镇海海德生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2016-05-10 - 2016-08-24 - C12P13/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酶法转化生产L‑鸟氨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具有L‑精氨酸酶活性的枯草芽孢杆菌接种到试管中的斜面培养基上制备成斜面菌种;(2)将斜面菌种扩大培养作为种子液;(3)将种子液接入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得发酵液;(4)发酵液离心后收集含精氨酸酶的湿菌体,湿菌体与精氨酸、缓冲液和去离子水配制成转化体系,进行转化反应得含鸟氨酸的转化液;(5)将含鸟氨酸的转化液经脱色后利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鸟氨酸分离纯化。本发明具有专一性强、转化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反应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的优点,工艺简单易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 一种以精氨酸为原料制备L-瓜氨酸的方法-201510378466.X
  • 高法民;王威;闫洪波 - 滨州市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2015-07-01 - 2015-12-23 - C12P13/10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精氨酸为原料制备L-瓜氨酸的方法,具体步骤为:(1)底物的获得:将精氨酸陶瓷膜过滤液经732氨型树脂吸附,用2.0N氨水洗脱,得到精氨酸阳柱纯化液;(2)转化培养:将含有精氨酸脱亚胺酶的菌体,用生理盐水洗涤1次,离心后收集菌体。将菌体转移到转化液中,转化液包括0.45mol/L的醋酸缓冲液和0.5g/L的CTAB,加入10%的L-精氨酸纯化液,37℃保温24h,即得L-瓜氨酸转化液。本发明采用精氨酸发酵纯化液作为转化原料,克服了精氨酸酶转化法生产瓜氨酸的瓶颈,价格低廉易得,工艺简单,产品纯度高。
  • 一种L-精氨酸产生菌发酵培养基及其培养方法-201510487478.6
  • 周洁 - 成都易创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15-08-11 - 2015-11-25 - C12P13/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精氨酸产生菌发酵培养基及其培养方法,所述培养基配方如下:葡萄糖9%-18%、硫酸铵1.5%-60%、玉米浆1.5%-4.5%、KH2PO40.005%-0.05%、MgSO4·7H2O0.005%-0.05%、FeCl3·6H2O0.005%-0.05%、MnSO4·6H2O 0.05%-0.2%、碳酸钙3%。根据上述比例制作的发酵培养基,在250ml广口三角瓶中装入10-25ml培养液,调整培养基ph6.0-8.0,按8%-14%的接种量接到发酵培养基中,28℃-30℃,250r/min恒温振荡器培养96h。本方法,操作简单,极大的提高了L-精氨酸的产量。
  • 以酵母粉代替玉米浆发酵提高钝齿棒杆菌的L-精氨酸生产能力的方法-201410190809.5
  • 许正宏;赵芹芹;窦文芳;罗玉常;张晓梅;耿燕;史劲松 - 江南大学
  • 2014-05-08 - 2015-03-25 - C12P13/10
  •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酵母粉代替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crenatum)发酵培养基中玉米浆组分进行发酵提高L-精氨酸产量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分别考察不同浓度酵母粉及玉米浆对钝齿棒杆菌生长及积累L-精氨酸的影响,玉米浆的最适添加浓度为25 g/L,酵母粉的最适添加浓度为10 g/L,发酵96 h后,酵母粉较玉米浆的添加发酵,L-精氨酸产量提高29.5%,生物量降低8.5%,单位菌体L-精氨酸产量提高40.8%,用酵母粉代替玉米浆有利于L-精氨酸的积累。同时,由于酵母粉成分相对稳定,不同批次发酵,L-精氨酸产量差异小。所以,用酵母粉代替玉米浆进行发酵,对于L-精氨酸生产菌株的发酵特性研究及L-精氨酸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 氨基酸的制造方法-201380019752.6
  • 三桥敏 - 协和发酵生化株式会社
  • 2013-04-12 - 2015-01-07 - C12P13/10
  • 通过在培养基中培养如下棒状细菌,使选自由L-精氨酸、L-瓜氨酸及L-鸟氨酸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氨基酸在培养物中生成并累积,并从该培养物中收集该氨基酸,由此可以高效地制造该氨基酸,在所述棒状细菌中,通过向亲株的染色体DNA上存在的编码具有L-精氨酸、L-瓜氨酸或L-鸟氨酸摄取活性的蛋白质的1个以上基因中引入1个以上的核苷酸的缺失、取代或添加,由此与亲株相比,选自由L-精氨酸、L-瓜氨酸及L-鸟氨酸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氨基酸的摄取活性降低或丧失,并且所述棒状细菌能够生产该氨基酸。
  • 一种高产L-精氨酸钝齿棒杆菌分批发酵优化工艺-201410249335.7
  • 许正宏;饶志明;满在伟;徐美娟;杨套伟;张显;耿燕 - 江南大学
  • 2014-06-05 - 2014-08-13 - C12P13/10
  • 本实验室前期对钝齿棒杆菌发酵生产L-精氨酸的诱变育种以及菌株代谢工程改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相关成果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基于前期研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产L-精氨酸钝齿棒杆菌分批发酵优化工艺,是在之前利用钝齿棒杆菌发酵生产L-精氨酸的工艺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通过种子培养以及发酵工艺改进来提高L-精氨酸产量。该工艺种子培养过程中,种子生长迅速且最终菌浓较高。该工艺发酵过程中发酵培养基成分简单,无需添加维生素、氨基酸等微量元素,工艺控制简单,菌株发酵性能稳定,L-精氨酸产量达到56.3g/L,为国内目前最高产量之一;糖酸转化率达到32%,为国内目前最高水平。
  • 一种微生物发酵生产精氨酸工艺-201310721124.4
  • 李令娣;张祥飞 - 山东民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3-12-24 - 2014-04-02 - C12P13/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发酵生产精氨酸工艺,采用黄色短杆菌MQA121,该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发酵液的制备:斜面培养、摇瓶菌种、一级种子培养、二级种子培养、继续发酵;发酵产品提取精制:发酵液预处理、二次结晶、脱色除杂处理、膜浓缩分离、干燥,包装得成品。能显著降低精氨酸后续提取精制液中菌体、有机物和无机物杂质含量,提高精氨酸的得率;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 一种精氨酸精制工艺-201310721132.9
  • 高法民;高树营;王威 - 山东民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3-12-24 - 2014-04-02 - C12P13/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氨酸精制工艺。本提取工艺采用陶瓷膜代替传统的板框过滤,提高了滤液质量;采用膜分离技术代替传统的离子交换分离技术,提高了料液质量和透过,提高了产品质量;采用膜浓缩技术代替传统的减压浓缩技术,减少了对产品的破坏,降低了能耗,提高了产品质量。通过本发明制备方法,成品对于发酵液来说总收率能达到87%以上(相对于除去菌体的净精氨酸含量计算),成品一次合格率达到99.9%。
  • 一种精氨酸制备方法-201310721125.9
  • 高法民;高树营;李令娣 - 山东民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3-12-24 - 2014-04-02 - C12P13/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氨酸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发酵液的制备:斜面培养、摇瓶菌种、一级种子培养、二级种子培养、后续发酵;发酵产品提取精制:发酵液预处理、二次结晶、脱色除杂处理、膜浓缩分离、干燥,包装得成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显著降低精氨酸后续提取精制液中菌体、有机物和无机物杂质含量,提高了精氨酸的得率;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减少了水、酸、碱、活性炭等固液废的排放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 一种高纯度精氨酸生产工艺-201310721134.8
  • 李令娣;张祥飞 - 山东民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3-12-24 - 2014-04-02 - C12P13/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纯度精氨酸生产工艺。包括下述的步骤:发酵液的制备:斜面培养、摇瓶菌种、一级种子培养、二级种子培养、继续发酵;发酵产品提取精制:发酵液预处理、二次结晶、脱色除杂处理、膜浓缩分离、干燥,包装得成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显著降低精氨酸后续提取精制液中菌体、有机物和无机物杂质含量,提高精氨酸的得率;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减少了水、酸、碱、活性炭等固液废的排放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 提高L-精氨酸发酵产酸的工艺-201310531269.8
  • 高法民;高树营;李令娣;王威 - 山东民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3-11-01 - 2014-01-29 - C12P13/10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L-精氨酸发酵产酸的工艺。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黄色短杆菌ATCC21493(SDR)为出发菌,经NTG处理,诱变得到TA189菌株,该菌株可以利用葡萄糖直接合成精氨酸,而且产酸能力强,菌种生产能力和发酵工艺控制达到的指标,其综合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本发酵工艺结合氨基酸和抗生素的发酵工艺特点,采用趋势控制,中途补料、补糖工艺严格控制,始终菌体的活力,得到较高的产酸水平。
  • 一种提高L-精氨酸发酵产率和糖酸转化率的方法-201210554227.1
  • 李少平;周旭波;庄楚周 - 广东环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2-12-19 - 2013-04-24 - C12P13/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L-精氨酸发酵产率和糖酸转化率的方法,其主要步骤为:采用L-精氨酸生产菌经发酵获得L-精氨酸,在发酵起始或中间过程,往发酵培养基中加入发酵辅助因子;按发酵培养基的总体积计,所述发酵辅助因子中含有:0.01×10-4~10×10-4g/L硫胺素、0.01×10-4~2×10-4g/L核黄素、0.1×10-4~10×10-4g/L烟酸、0.01×10-4~9×10-4g/L吡哆素、0.01×10-4~5×10-4g/L生物素、0.05×10-5~6×10-5g/L叶酸、0.01×10-4~10×10-4g/L泛酸。本发明方法在不增加额外设备和人力投入的情况下,实现了L-精氨酸发酵生产周期的缩短以及产率和转化率的大幅提高,方法简单易行,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 一种酶固定化连续生产L-鸟氨酸复合盐的方法-201210532452.5
  • 印常智 - 武汉圣佳化工有限公司
  • 2012-12-12 - 2013-04-03 - C12P13/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酶固定化连续生产L-鸟氨酸复合盐的方法。该方法选择具有胺基基质的大孔吸附树酯,在酶与树酯结合固定化过程中,采用固化剂进行特殊处理,使得精氨酸水解酶与大孔吸附树酯在充分的接触过程中,其孔内外表面的胺基反应形成牢固的共价结构,再通过简单的淋洗除去表面杂质达到固定的目的。本发明保持了酶法生产收率高,品质好以及质量稳定的优点,同时解决了酶法生产过程酶无法回收利用,导致的使用成本高、不能连续化生产等缺点,同时还可以一步合成L-鸟氨酸复合盐,且收率高、能耗低、工艺简单、质量稳定。
  • 一种采用固定化酶制备L-鸟氨酸的方法-201110202072.0
  • 张奇;白钢;侯洁;白芳;李鸣 - 南开大学
  • 2011-07-19 - 2011-12-21 - C12P13/10
  • 一种采用固定化酶制备L-鸟氨酸的方法。采用构建的精氨酸酶基因工程菌BL21(DE3)-pET35b-Arg,将其诱导表达,破碎细胞,收集上清液,对精氨酸酶的最适反应条件和固定化条件进行了研究。将自制的纤维素微球载体加入到细胞裂解液中,通过CBD的特异性吸附,实现精氨酸酶的固定化,采用交联剂交联之后,优化催化反应条件,最佳的催化反应条件为,pH8;反应时间2h;底物L-精氨酸浓度,40g/L;固定化酶浓度,2mL/L;Mn2+浓度,1mM。在最适反应条件下,重复使用10次,底物L-精氨酸的转化率均达到90%以上。
  • 精氨酸发酵联合酶转化制备瓜氨酸的方法-201010147697.7
  • 李炜;李文濂 - 上海聚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2010-04-15 - 2011-10-19 - C12P13/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氨酸发酵联合酶转化制备瓜氨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本公司研发的精氨酸发酵菌种Ac189-20,微生物保藏号:CGMCC No.3693,发酵产生含精氨酸60~80g/L的发酵液;2)利用本公司研发的菌种Ac88,微生物保藏号:CGMCC No.3694,制备含精氨酸脱亚氨基酶的恶臭假单胞菌湿菌体;3)精氨酸直接转化瓜氨酸;4)瓜氨酸产品的提纯。本发明由精氨酸的发酵液直接转化为瓜氨酸,从而合并了两种氨基酸的纯化过程,减少了纯化的损失,提高了产品收率,使得瓜氨酸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 酶法制备L-鸟氨酸的方法-200910035931.4
  • 陈士安 - 新沂市汉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2009-10-14 - 2011-05-04 - C12P13/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酶法制备L-鸟氨酸的方法,反应物料主要有L一精氨酸盐酸盐、L一精氨酸酶、硫酸锰和浓盐酸,提取L一精氨酸酶所用的原料主要有牛肝、Tris-HCl缓冲液和少量氯化锰,反应物料经加料、反应、pH调节、浓缩、沉淀和过滤等步骤后最终制得L-鸟氨酸,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周期短、耗能低、专一性强、收率高和无污染等特点。
  • 一种L-精氨酸的制备方法-200910040485.6
  • 张添元;徐达;雷剑芬;郑明英;宁异真;陆林芳 - 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09-06-23 - 2009-11-25 - C12P13/10
  • 一种L-精氨酸的制备方法,它是培养改性的大肠杆菌发酵生产L-精氨酸,所述大肠杆菌的改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构建含有乙酰谷氨酸合成酶基因的表达载体。(2)将含有乙酰谷氨酸合成酶基因的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中,筛选阳性转化子。本发明使乙酰谷氨酸合成酶基因表达单元定点插入整合到大肠杆菌的argR基因位点,使得外源基因在整合的同时敲除了argR基因。利用这种改性大肠杆菌进行发酵,能够产生并在培养基中积累L-精氨酸,通过分离纯化步骤收集L-精氨酸。本发明的大肠杆菌改性方法避免了将整个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带来的基因拷贝数过高,使基因过度表达,从而干扰代谢途径中其它酶基因的表达。可提高菌种的遗传稳定性。
  • 碱性氨基酸盐酸盐结晶的取得方法-200780045821.5
  • 岸野光广;龟井利道 - 味之素株式会社
  • 2007-10-22 - 2009-10-14 - C12P13/10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品收率和品质与以往技术中的大致相同并且更简便的、从含有硫酸根离子的碱性氨基酸发酵液中分离取得碱性氨基酸盐酸盐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从含有硫酸根离子的碱性氨基酸发酵液或者以产生碱性氨基酸的微生物的生物菌体为催化剂进行了酶反应的含有硫酸根离子的酶反应液中取得碱性氨基酸盐酸盐结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向含有硫酸根离子的碱性氨基酸发酵液或者酶反应液中,添加选自钙、钾、镁和钡中的金属的氯化物,使该硫酸根离子以该金属的硫酸盐结晶的形式析出,(2)从该碱性氨基酸发酵液中除去该金属的硫酸盐结晶,(3)将除去了该金属的硫酸盐结晶的碱性氨基酸发酵液维持在该金属的硫酸盐的饱和溶解度以下的同时进行冷却,使碱性氨基酸以其盐酸盐结晶的形式析出,(4)分离并采集该碱性氨基酸结晶。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