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心肌保护作用的1-丹参酮酸酯衍生物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217573.5 申请日: 2016-12-26
公开(公告)号: CN106800582B 公开(公告)日: 2019-09-13
发明(设计)人: 毕跃峰;王洋洋;吴震;杨小敏 申请(专利权)人: 南阳博瑞康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大学
主分类号: C07J73/00 分类号: C07J73/00;A61K31/58;A61P9/10;A61P9/00;A61P9/06
代理公司: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代理人: 孙诗雨
地址: 473200 河南***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属于制药领域,涉及具有心肌保护作用的1‑丹参酮酸酯衍生物及其应用。其制备步骤如下:向反应容器Ⅰ中,加入丹参酮类和无水CCl4,加入过氧化苯甲酰和NBS,控温,回流后停止反应,硅胶纯化,得到1‑溴代丹参酮类;向反应容器Ⅱ中,加入苯酸类化合物和溶剂DMF,利用K2CO3调pH,搅匀后,加入1‑溴代丹参酮类,反应结束,冷却后除去DMF,利用硅胶柱或结晶法纯化,得到1‑丹参酮酸酯衍生物。本发明的药理实验表明,具有更好的心肌保护作用,并研究其缓释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利用低温喷雾干燥技术将其微囊化,进一步制作成丸剂、片剂、胶囊剂、粉针剂等各种剂型,为心血管新药的开发和丹参的利用提供了新的可能。
搜索关键词: 心肌保护作用 酸酯衍生物 丹参酮类 丹参酮 溴代 制备 低温喷雾干燥 过氧化苯甲酰 固体分散体 结晶法纯化 酸类化合物 硅胶纯化 药理实验 溶剂DMF 成丸剂 粉针剂 硅胶柱 胶囊剂 微囊化 丹参 心血管 缓释 搅匀 控温 无水 制药 应用 冷却 制作 开发 研究
【主权项】:
1.具有心肌保护作用的1‑丹参酮酸酯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通式(Ⅰ)或结构通式(Ⅱ),式中:R= ‑OH;R= ‑OH;R=‑OH或‑OCH3;R4 = ‑ 3 ‑ CH3‑ 2, 3 ‑ 2H‑呋喃基;R5= ‑OH;具有如下结构通式(Ⅲ)或结构通式(Ⅳ)式中:R1’= ‑H或‑OH;R2’= ‑OH或‑OCH3;R3’=‑OH;或具有如下结构通式(Ⅴ)或结构通式(Ⅵ),式中:R4’=‑OH或‑OCH3;R5’=‑O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博瑞康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大学,未经南阳博瑞康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21757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具有心肌保护作用的1-丹参酮酸酯衍生物及其应用-201611217573.5
  • 毕跃峰;王洋洋;吴震;杨小敏 - 南阳博瑞康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大学
  • 2016-12-26 - 2019-09-13 - C07J73/00
  • 本发明属于制药领域,涉及具有心肌保护作用的1‑丹参酮酸酯衍生物及其应用。其制备步骤如下:向反应容器Ⅰ中,加入丹参酮类和无水CCl4,加入过氧化苯甲酰和NBS,控温,回流后停止反应,硅胶纯化,得到1‑溴代丹参酮类;向反应容器Ⅱ中,加入苯酸类化合物和溶剂DMF,利用K2CO3调pH,搅匀后,加入1‑溴代丹参酮类,反应结束,冷却后除去DMF,利用硅胶柱或结晶法纯化,得到1‑丹参酮酸酯衍生物。本发明的药理实验表明,具有更好的心肌保护作用,并研究其缓释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利用低温喷雾干燥技术将其微囊化,进一步制作成丸剂、片剂、胶囊剂、粉针剂等各种剂型,为心血管新药的开发和丹参的利用提供了新的可能。
  • 一种高橙皮中高效提取柠檬苦素的方法-201710940906.5
  • 尤文挺;王洒;何龙;陈才铭;吴伟波;江天;陈胜军;杨诗奕;李云岳 -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
  • 2017-10-11 - 2019-08-23 - C07J73/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橙皮中高效提取柠檬苦素的方法,属于药物提取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高登皮浪费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橙皮中高效提取柠檬苦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选取的经过粉碎的高橙皮和乙醇水溶液投入到提取容器中,采用超声波提取法进行提取,使超声波的声强在0.02W/cm2~0.4W/cm2内,且使提取温度控制在20℃~70℃,提取结束后,进行浓缩除去醇溶剂,得到相应的提取物柠檬苦素。本方法能够实现高效提取高橙皮中的柠檬苦素和有效避免其被高温破坏和氧化,提高提取的柠檬苦素含量的效果。
  • 一种丹参酮骨架拼接双吲哚或双吡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201710534521.9
  • 刘雄利;陈智勇;余章彪;周玥;俸婷婷;周英;彭礼军;田民义;张敏 - 贵州大学
  • 2017-07-03 - 2019-08-09 - C07J73/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丹参酮骨架拼接双吲哚或双吡咯类化合物,本发明以取代的吲哚或取代的吡咯与丹参酮按摩尔比为3:1的比例在极性溶剂乙腈中,加温50℃条件下进行加成反应72小时,获得丹参酮骨架拼接双吲哚或双吡咯烷烃类化合物。该类骨架包含多重生物活性的丹参酮骨架和双吲哚或双吡咯烷烃类骨架,可以为生物活性筛选提供化合物源,对多靶点多用途药的筛选和制药行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发明操作简单易行,原料合成便宜易得,可以在各种极性有机溶剂中进行,也具有较好的空气稳定性,适用性广,对于各种取代基都有很好的兼容性,且这些化合物具有开发成为抗肿瘤药物的潜力。
  • 一种制备雷公藤甲素的方法-201810117221.5
  • 赖旭宇 - 江西中德诚信科技有限公司;江西中医药大学
  • 2018-02-06 - 2019-07-26 - C07J73/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雷公藤甲素的方法。存在于雷公藤中的雷公藤内酯酮、雷公藤甲素、雷公藤乙素和2‑表雷公藤乙素结构非常接近,其中雷公藤乙素和2‑表雷公藤乙素为一对手性异构体,分离难度大。现有技术在分离这四种化合物时,无不依赖于反复硅胶柱层析,然而反复硅胶柱层析耗费溶剂、重现性差,只适合于实验室少量分离,难以在工业生产中推广。目前工业生产中,唯一在使用的柱色谱只有大孔树脂。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不依赖于反复硅胶柱层析即可分离制备雷公藤内酯酮、雷公藤甲素、雷公藤乙素和2‑表雷公藤乙素。本发明提供的HPLC方法基于常规的C18色谱柱即可有效分离手性异构体雷公藤乙素和2‑表雷公藤乙素,成本低、重复性高。
  • 雷公藤甲素靶向前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1811147534.1
  • 郭可点 - 郭可点
  • 2018-09-29 - 2019-07-12 - C07J73/00
  •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靶向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雷公藤甲素前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雷公藤甲素靶向前药的R1为L‑精氨酸、L‑精氨酸甲酯、L‑Nω‑NO‑精氨酸、L‑Nω‑NO‑精氨酸甲酯、L‑胍氨酸、L‑硫代胍氨酸、L‑赖氨酸或L‑鸟氨酸。本发明利用炎症部位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高表达的特点,以iNOS特异性底物(基团)对雷公藤甲素进行半合成制备前药,通过其靶向特性降低雷公藤甲素的毒性、改善其生物利用度,其抗炎效果显著好于雷公藤甲素,可以实现对雷公藤甲素有效开发和利用。
  • 从雷公藤中制备雷公藤乙素的方法-201610003311.2
  • 刘建群;伍秋珊;余昭芬;舒积成;廖琦;刘英俊 - 江西中医药大学
  • 2016-01-07 - 2019-05-17 - C07J73/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雷公藤中制备雷公藤乙素的方法。将雷公藤根用乙醇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得到总浸膏。将总浸膏用乙酸乙酯溶解数次至不再溶解,得乙酸乙酯部位。将乙酸乙酯部位依次经中性氧化铝色谱柱、MCI GEL色谱柱和硅胶色谱柱层析,得雷公藤乙素粗品。最后用乙酸乙酯重结晶,得雷公藤乙素纯品。该法提取制备过程相对简单、设备要求低、产品得率高、纯度高、适合雷公藤乙素的大规模分离制备。
  • 一种度他雄胺的制备方法-201510411617.7
  • 刘小龙;刘荣昌;陆勇坤;梁兴华;孙运强 - 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2015-07-14 - 2019-04-02 - C07J73/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度他雄胺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3‑酮‑4‑氮杂‑5α‑雄甾‑1‑烯‑17β‑羧酸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二氯亚砜,使3‑酮‑4‑氮杂‑5α‑雄甾‑1‑烯‑17β‑羧酸与二氯亚砜反应,在反应基本完成后,加入2,5‑二(三氟甲基)苯胺和哌啶,反应完成后得到度他雄胺。所述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极大提高了度他雄胺的收率,降低了制备成本,且操作简便,更适合工业化生产。
  • 一种制备雷公藤内酯酮的方法-201810117159.X
  • 赖旭宇 - 海门市彼维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 2018-02-06 - 2019-04-02 - C07J73/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雷公藤内酯酮的方法。存在于雷公藤中的雷公藤内酯酮、雷公藤甲素、雷公藤乙素和2‑表雷公藤乙素结构非常接近,其中雷公藤乙素和2‑表雷公藤乙素为一对手性异构体,分离难度大。现有技术在分离这四种化合物时,无不依赖于反复硅胶柱层析,然而反复硅胶柱层析耗费溶剂、重现性差,只适合于实验室少量分离,难以在工业生产中推广。目前工业生产中,唯一在使用的柱色谱只有大孔树脂。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不依赖于反复硅胶柱层析即可分离制备雷公藤内酯酮、雷公藤甲素、雷公藤乙素和2‑表雷公藤乙素。本发明提供的HPLC方法基于常规的C18色谱柱即可有效分离手性异构体雷公藤乙素和2‑表雷公藤乙素,成本低、重复性高。
  • 一种制备雷公藤乙素和2-表雷公藤乙素的方法-201810117628.8
  • 赖旭宇 - 海门市彼维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 2018-02-06 - 2019-04-02 - C07J73/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雷公藤乙素和2‑表雷公藤乙素的方法。存在于雷公藤中的雷公藤内酯酮、雷公藤甲素、雷公藤乙素和2‑表雷公藤乙素结构非常接近,其中雷公藤乙素和2‑表雷公藤乙素为一对手性异构体,分离难度大。现有技术在分离这四种化合物时,无不依赖于反复硅胶柱层析,然而反复硅胶柱层析耗费溶剂、重现性差,只适合于实验室少量分离,难以在工业生产中推广。目前工业生产中,唯一在使用的柱色谱只有大孔树脂。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不依赖于反复硅胶柱层析即可分离制备雷公藤内酯酮、雷公藤甲素、雷公藤乙素和2‑表雷公藤乙素。本发明提供的HPLC方法基于常规的C18色谱柱即可有效分离手性异构体雷公藤乙素和2‑表雷公藤乙素,成本低、重复性高。
  • 一种制备雷酚新内酯和异雷酚新内酯的方法-201811585974.5
  • 胡辉;何存银;徐小波 - 胡辉
  • 2018-12-24 - 2019-02-22 - C07J73/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雷酚新内酯和异雷酚新内酯的方法,包括:步骤1、取雷公藤干燥根粉碎,用95%乙醇回流提取,抽滤,滤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等体积石油醚脱脂,收集水溶液;步骤2、以NKA‑9大孔树脂为吸附树脂,采用湿法将预处理的树脂装入吸附柱中,将上述水溶液上样于NKA‑9大孔树脂,先用15%乙醇洗脱10个柱体积,再用68%乙醇洗脱,收集第13个柱体积的68%乙醇洗脱液,浓缩、冷冻干燥得混合粗品;步骤3、混合粗品的HSCCC分离纯化,两相溶剂系统为体积比为8:7:7:6的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醇‑水。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雷酚新内酯、异雷酚新内酯的纯度分别高达98.2%、98.7%;该方法对雷公藤干燥根中雷酚新内酯、异雷酚新内酯的制备回收率分别高达76.5%、93.6%。
  • 一种改进的雷公藤甲素-适配子偶合物的合成方法-201510670073.6
  • 吕爱平;张戈;鲁军;刘彪;党蕾;何小鹃;赵宁;姜淼;吕诚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 2015-10-19 - 2019-02-01 - C07J73/00
  • 本发明涉及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雷公藤甲素‑适配子偶合物的合成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1)雷公藤甲素与丙炔酸烯丙酯在有机溶剂中于三丁基膦作用下反应生成3‑(14‑雷公藤甲素氧基)‑丙烯酸烯丙酯;2)3‑(14‑雷公藤甲素氧基)‑丙烯酸烯丙酯于有机溶剂中在四三苯基膦钯和吗啉作用下生成3‑(14‑雷公藤甲素氧基)‑丙烯酸;3)3‑(14‑雷公藤甲素氧基)‑丙烯酸在含水的有机溶剂中并在EDCI‑NHS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作用下与溶于缓冲溶液中的适配子反应生成适配子‑雷公藤甲偶合物。本发明方法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适配子的利用率,使得工艺更加简单、优化、更环保,从而提高了目的产物的产率。
  • 一种渥曼青霉素前药及其制备与应用-201810695679.9
  • 葛璟燕;应莎莎;董佳;赵成艳 - 浙江工业大学
  • 2018-06-29 - 2018-12-21 - C07J73/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渥曼青霉素前药及其制备与应用,本发明以渥曼青霉素为母体,利用简单的化学合成手段,构建了具有不同缓释效应的抑制剂。通过对体外缓释实验、癌细胞增值实验、AKT磷酸化检测验证了,本发明的抑制剂仍保持着对PI3K通路影响效果的同时,利用了药物缓慢释放作及生物素靶向作用,提高了抗肿瘤靶向性,大大降低了抑制癌细胞增值的用量。
  • 一种提高丹参醇提液中丹参酮IIA稳定性的方法-201810789185.7
  • 王锦军 - 荆楚理工学院
  • 2018-07-18 - 2018-12-04 - C07J73/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丹参醇提液中丹参酮IIA稳定性的方法,包括在丹参醇提液进行减压浓缩和减压干燥前加入符合药典规定的强还原剂,强还原剂与丹参醇提液的质量体积比为0.01%~1%,质量体积比的单位为kg/L;其中,减压浓缩和减压干燥过程的温度控制在55‑65℃。本发明的方法能提高丹参醇提液在减压浓缩和减压干燥过程中丹参酮IIA的热稳定性,保证质量,增强疗效。
  • 一种丹参酮类化合物17位酯化衍生物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201611218636.9
  • 毕跃峰;王振基 - 郑州大学
  • 2016-12-26 - 2018-12-04 - C07J73/00
  • 本发明属于制药领域,为解决丹参酮类化合物结构母核上难以引入其它基团等因素,导致其衍生物合成的困难的技术难题,公开了一种丹参酮类化合物17位酯化衍生物及该衍生物的制备工艺:通过17‑溴代丹参酮类化合物,制备丹参酮类化合物17位酯化衍生物以及该衍生物作为制备防治心血管疾病药物的微囊型缓释固体分散体的应用。本发明为改善丹参酮的极性、增强功效、提高的生物利用度,对丹参酮类化合物进行修饰研究,得到了系列的丹参酮类化合物17位取代的衍生物,均为新化合物。通过制作微囊型缓释固体分散体中间体,以有利于进一步制备成成丸剂、片剂、胶囊剂、粉针剂等各种剂型,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新药开发和丹参的利用提供了新的可能。
  • 柠檬苦素化合物及其二聚体-201610975533.0
  • 吴军;申丽 - 暨南大学
  • 2016-11-07 - 2018-11-30 - C07J73/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柠檬苦素化合物及其二聚体。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一种结构如式(I)所示的柠檬苦素化合物和结构如(IIa)或(IIb)所示的柠檬苦素二聚体,式中各个基团的定义详见说明书。本发明还公开了它们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