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气轮机叶顶间隙主动控制装置及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131944.9 申请日: 2021-09-26
公开(公告)号: CN113756883A 公开(公告)日: 2021-12-07
发明(设计)人: 武文涛;尉涵;李志伟;阴文豪;周灿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F01D11/20 分类号: F01D11/20;F01D11/00
代理公司: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代理人: 李慧;柯婷婷
地址: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气轮机叶顶间隙主动控制装置,包括透平气缸、透平动叶片和第一透平持环,透平气缸、透平动叶片和第一透平持环同轴设置,透平气缸与第一透平持环相连,第一透平持环承载透平动叶片,第一透平持环与透平动叶片顶部设有间隙,还包括用于调节间隙的间隙调整装置,第一工况下,第一透平持环在间隙调整装置作用下进行移动,第二工况下,第一透平持环和间隙调整装置归位。本发明通过在燃气轮机达到满负荷后向排气侧移动透平持环以减小透平动叶顶部间隙,以解决目前重型燃气轮机无法在启停阶段和满负荷运行阶段对叶顶间隙的动态控制的问题。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燃气轮机 间隙 主动 控制 装置 方法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11113194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叶尖间隙可控的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部件及航空发动机-202310363994.2
  • 刘通;盛汉霖;赵岩;陈芊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3-04-07 - 2023-10-13 - F01D11/2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尖间隙可控的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部件。本发明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使内层可变径机匣的变形和内表面位置与作动杆位移构成明确的耦合关系,并且为位移传感器营造了可正常工作的环境温度,基于位移传感器的实时数据反馈,可通过HTSMA(High temperature shape memory alloy,高温形状记忆合金)位移作动器对叶尖间隙实现精准的闭环控制,并且由于本发明的HTSAM位移作动器受到强冷却流场和电流热效应的共同作用,可以通过控制驱动电流的大小,双向灵活地调节HTSMA的温度,实现低延迟的快速作动,提高叶尖间隙控制的实时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可对航空发动机涡轮叶尖间隙进行快速准确地主动闭环控制。
  • 一种控制涡轮叶片间隙的装置、系统及方法-202310436523.X
  • 董琨;于宁;郭雨;韦焕程;杨皓翔 - 清航空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4-21 - 2023-09-22 - F01D11/20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涡轮叶片间隙的装置、系统及方法,属于涡轮叶片技术领域,具体包括设置于静叶外环的温差发电片、设置于静叶外环上的叶尖间隙传感器以及设置于涡轮转子盘上的转速传感器,温差发电片与功率控制器连接;叶尖间隙传感器用于测量静叶外环与动叶之间的间隙,转速传感器用于测量涡轮转子盘的转速。控制涡轮叶片间隙的系统包括控制涡轮叶片间隙的装置和主动间隙控制模块。通过本申请的处理方案,可以有效控制叶尖间隙,提高了涡轮效率。
  • 一种耦合径向肋条和周向槽的涡轮叶顶间隙流控制方法-202210303646.1
  • 吴艳辉;史旭阳;李紫良;薛亚鹏;冯鲁文 - 西北工业大学
  • 2022-03-24 - 2023-05-23 - F01D11/2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径向肋条和周向槽的涡轮叶顶间隙流控制方法,通过在动叶的叶尖设置径向肋条的同时,在与动叶毗邻的机匣上设置周向槽来联合控制涡轮动叶叶尖泄漏流;在引入周槽式机匣处理后,机匣通道涡和刮削涡的强度被明显弱,转子通道内的流动损失降低;径向肋条是叶片叶顶型面在径向延伸,设置在动叶叶顶,径向肋条的存在使叶顶出现了一个凹腔结构,在流体流过凹腔结构时,会卷起产生的漩涡结构,一方面消耗间隙流体的动能,另一方面对凹腔上方间隙流体形成射流阻碍效应,会阻碍气流越过叶顶进入吸力面侧的流动,削弱了叶尖间隙泄漏流,提高了涡轮效率。
  • 一种汽轮机调节级-202221972061.0
  • 李桐;李睿;李真真;郭金闯 - 山东齐鲁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 2022-07-27 - 2022-12-20 - F01D11/2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轮机调节级,涉调节级汽封领域,采用的方案是:包括喷嘴室和隔板,所述喷嘴室内设置有喷嘴,所述喷嘴呈环状结构,所述喷嘴伸出所述喷嘴室,所述隔板端面与所述喷嘴的端面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隔板端面上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围绕所述喷嘴的伸出端,所述凸缘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两排径向汽封片一,所述径向汽封片一与所述隔板同轴线设置,多排所述径向汽封片一沿所述隔板的轴向方向排列,所述径向汽封片一的密封面靠近所述伸出端的外圆周面。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与喷嘴发生碰撞,同时保证密封的效果,使汽道的漏汽量降到最低,对汽轮机主汽流的干扰更小。
  • 封严主动控制系统、涡轮发动机和封严主动控制方法-202110648140.X
  • 吴明峰;杨璐瑜;丁飞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2021-06-10 - 2022-12-13 - F01D11/2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封严主动控制系统、涡轮发动机和封严主动控制方法。该涡轮发动机包括该封严主动控制系统,该封严主动控制方法采用该封严主动控制系统,该封严主动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设置在转子和静子之间的封严结构,封严结构包括设置于转子的第一封严结构和设置于静子的第二封严结构,第一封严结构与第二封严结构之间具有径向间隙,该封严主动控制系统包括滑动件、滑动件安装部、弹性件和引流通道,滑动件与第二封严结构固定连接,滑动件通过弹性件可径向移动地连接滑动件安装部,滑动件安装部和引流通道设置于静子,引流通道用于从封严结构的外部引入流体并将其导向滑动件,以通过调节引流通道内的流体的压力控制滑动件相对于静子的位移。
  • 用于控制燃气轮机的间隙最小化的方法-201980018689.1
  • H-G·加姆;M·许宁;U·卡尔斯托夫 - 西门子能源环球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2019-03-11 - 2022-10-28 - F01D11/2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在燃气轮机的转子和壳体之间的可调间隙的间隙最小化的方法。为了在燃气轮机的运行中确保高度精确的间隙调节,持续确定运行参数的实际值(PI),例如燃气轮机的相对功率(PREL),并且将相对功率(PREL)与下限阈值(PU)和上限阈值(PO)进行比较,在预定的时间段中确定实际值(PI)的最大值(PMAX)并从中确定极限值(PG),该极限值(PG)位于下限阈值(PU)和上限阈值(PO)之间。这基于从仿真数据中提取的关联性来进行。如果实际值(PI)低于下限阈值(PU),则停用间隙最小化,而如果实际值(PI)高于上限阈值(PO),则激活间隙最小化。在阈值(PU、PO)之间的情况下,如果实际值(PI)高于极限值(PG),则激活间隙最小化,而如果其低于极限值(PG),则停用间隙最小化。
  • 基于偏心阻尼作用的主动间隙控制篦齿密封结构-202110376206.4
  • 孙丹;周敏;赵欢;郭金道;张国臣;王建明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2021-04-08 - 2022-08-26 - F01D11/2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偏心阻尼作用的主动间隙控制篦齿密封结构,包括:转子、密封件和主动间隙控制结构,其中,所述密封件包括梳齿座和梳齿,所述主动间隙控制结构与所述梳齿座对应设置,包括连杆、弹簧座、压缩弹簧、固定限位块、圆盘和销轴,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梳齿座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座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配合套于所述连杆上且一端通过固定限位块限位,另一端与弹簧座抵接,所述圆盘设置于所述弹簧座的外侧,且外周与所述弹簧座抵接,所述圆盘上设置有偏心孔,所述销轴配合插入所述偏心孔,用于带动所述圆盘同步转动。该篦齿密封结构,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易于维护,可以精确调节密封间隙。
  • 一种轴流燃气轮机叶顶间隙主动控制装置-202011109672.8
  • 邓喆;蓝吉兵;隋永枫;孟惠;陶冶;谢健;徐睿;张伟;姚文丹;杨庆材 - 杭州汽轮动力集团有限公司
  • 2020-10-16 - 2022-06-14 - F01D11/20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流燃气轮机叶顶间隙主动控制装置,包括压气机气缸、记忆合金机构、压气机动叶片和主动控制机构,所述压气机气缸内壁表面沿内壁周向设有凹槽;所述记忆合金机构沿压气机气缸内壁周向滑动安装在凹槽内,记忆合金机构沿压气机气缸内壁轴向固定;所述主动控制机构包括冷却风机、加热电阻丝和热电偶传感器,所述冷却风机用于向记忆合金机构提供用于散热的空气流;所述加热电阻丝用于加热记忆合金机构;所述热电偶传感器用于探测记忆合金实时温度,并将温度转换为电信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压气机无法在启停阶段和运行阶段动态控制的问题,通过主动控制机构动态控制记忆合金件的变形温度,从而实现对叶顶间隙的优化,提升压气机效率。
  • 静叶间隙控制系统和具有其的燃气轮机-202210283764.0
  • 于洪飞 - 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 2022-03-21 - 2022-06-10 - F01D11/2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叶间隙控制系统和具有其的燃气轮机,所述静叶间隙控制系统包括作动器、间隙测量器和控制组件,作动器安装在静叶的持环上,静叶连接在作动器上,作动器适于沿静叶的高度方向驱动静叶移动,间隙测量器设于静叶上,间隙测量器适于检测静叶朝向转盘的端部与转盘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尺寸,控制组件与间隙测量器和作动器均连接,且控制组件适于根据间隙测量器的检测信息控制作动器动作。本发明的静叶间隙控制系统可以实时调控静叶和转盘之间的间隙尺寸,既可以保证静叶与转盘之间不发生碰撞,又可以使燃机维持高性能运行,保证燃机功率。
  • 一种低滞后高承压刷式密封结构-202122731326.X
  • 彭能;刘美红;宋晓磊;康宇驰;熊忠汾;杨景尧 - 昆明理工大学
  • 2021-11-09 - 2022-03-08 - F01D11/2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滞后高承压刷式密封结构,包括静子,所述静子的外表面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静子的内侧上下两部分均设置有前挡板与后挡板,且前挡板与后挡板分别固定连接于静子的内侧壁两端,两个所述后挡板的内表面均开设有环形腔,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前挡板与后挡板之间均嵌设有刷丝束。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调节组件来使该刷式密封结构内侧的刷丝束接近转子,减少泄漏,保证密封效率,延长密封结构的使用寿命,并且在任意一侧可驱动处来调节该调节组件,即可完成对该刷式密封结构内侧两处刷丝束的同时驱动,从而大大提升了调节效率,可避免两侧刷丝束在调节时彼此存在误差,并且同时也增强了两侧刷丝束对转子的承压能力。
  • 涡轮叶尖间隙主动控制方法、系统和航空发动机-202010863555.4
  • 周健;辛长堃;魏芳;佘云峰;郑建弘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2020-08-25 - 2022-02-25 - F01D11/20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涡轮叶尖间隙主动控制方法、系统和航空发动机,其中涡轮叶尖间隙主动控制方法包括:接收输入参数,基于输入参数计算高压涡轮的流量、高压涡轮的间隙泄漏量和高压涡轮的效率中的至少一个;选择高压涡轮的流量、高压涡轮的间隙泄漏量和高压涡轮的效率中的至少一个构造优化目标,根据最优控制理论计算发动机的作动系统的位置指令值;和根据计算出的位置指令值驱动作动系统动作以调整涡轮叶尖间隙的大小。本发明采用间接的监测方法,可以降低叶尖间隙的控制难度,有效减少气流泄漏并防止碰磨的发生,提高发动机运行安全性,降低耗油率,延长发动机的服役寿命。
  • 航空发动机低压涡轮主动间隙控制系统的一体化结构装置-202121025795.3
  • 沈宏;周丽;李帅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2021-05-13 - 2022-02-18 - F01D11/20
  • 本公开的一方面涉及航空发动机低压涡轮主动间隙控制系统的一体化结构装置,包括低压涡轮的内机匣;低压涡轮的外机匣,外机匣在前端包括多个开口,并且在后端包括排气孔;在内机匣与外机匣之间的空腔;分流环,分流环呈环形并被布置于外机匣的前端,分流环包括多个引流孔,用于将冷却气体引至外机匣的多个开口;其中从外机匣的前端的多个开口引入的冷却气体在空腔内轴向地从前向后冷却内机匣,并从排气孔向外侧排出,并且其中外机匣的内表面包括褶皱表面以引起气体回流,从而增加冷却气体与内机匣的外表面的接触时间。
  • 涡轮机及其主动间隙控制方法、间隙控制系统和机构-202010619104.6
  • 辛长堃;魏芳;周健;佘云峰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2020-06-30 - 2021-12-31 - F01D11/20
  • 本发明提供一种涡轮机及其主动间隙控制方法、间隙控制系统和间隙控制机构。该间隙控制机构包括有多个导向孔的固定外环;多个活动环块,在固定外环的外周侧环绕固定外环设置;多个封严组件,每个活动环块对应一个封严组件,每个封严组件包括多个封严单元,封严单元包括细长形状的封严件,封严件可滑动地穿过固定外环的导向孔,封严件的外端固定于活动环块,封严件的内端位于固定外环的内侧,每个活动环块对应的封严组件的所有封严件的内端限定可变的封严曲面;其中,通过活动环块的径向移动,带动封严组件进行移动,以调节封严曲面与位于固定外环的内侧的叶片之间的间隙。该间隙控制系统包括该间隙控制机构以及使活动环块径向移动的驱动装置。
  • 一种燃气轮机叶顶间隙主动控制装置及方法-202111131944.9
  • 武文涛;尉涵;李志伟;阴文豪;周灿 - 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 2021-09-26 - 2021-12-07 - F01D11/2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气轮机叶顶间隙主动控制装置,包括透平气缸、透平动叶片和第一透平持环,透平气缸、透平动叶片和第一透平持环同轴设置,透平气缸与第一透平持环相连,第一透平持环承载透平动叶片,第一透平持环与透平动叶片顶部设有间隙,还包括用于调节间隙的间隙调整装置,第一工况下,第一透平持环在间隙调整装置作用下进行移动,第二工况下,第一透平持环和间隙调整装置归位。本发明通过在燃气轮机达到满负荷后向排气侧移动透平持环以减小透平动叶顶部间隙,以解决目前重型燃气轮机无法在启停阶段和满负荷运行阶段对叶顶间隙的动态控制的问题。
  • 一种TRT间隙调节装置-202120943114.5
  • 陈一峰;戴军;李锋辉 - 上海慕帆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2021-04-30 - 2021-11-09 - F01D11/2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TRT间隙调节装置,包括:TRT转子;推力轴承,所述推力轴承包括彼此相对的工作面和非工作面,所述推力轴承与所述TRT转子固定连接;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推力轴承工作面和非工作面上的液压活塞,所述液压活塞通过推力轴承推动TRT转子朝远离或靠近机组承钢的方向位移。本实用新型的一种TRT间隙调节装置,当机组运行过程中由于动静碰磨导致的短时间后动静间隙比设计值更大时,通过液压装置将转子沿着逆气流方向移动,能够使机组的动静间隙减小,进而减少机组相邻两级之间的漏气损失,使机组达到更高的效率和功率,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 一种涡轮叶轮转静子轴向间隙控制方法-202110134648.8
  • 陈娟;赵燕伍 - 安徽应流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2021-01-29 - 2021-06-15 - F01D11/20
  • 本发明适用于离心叶轮尺寸转换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涡轮叶轮转静子轴向间隙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量工装加工后的确定值L5;确定压气机叶轮与涡轮叶轮的轴向尺寸;确定涡轮叶轮与涡轮导向器的轴向间隙L;测量工装紧密贴合涡轮叶轮,在弧度上将涡轮叶轮与涡轮导向器的间接接触的最高点联系起来,模拟实际装配位置,保证涡轮叶轮与涡轮导向器的曲面轮廓之间轴向间隙符合设计要求,进一步将曲面接触位置转换成平面接触位置,减小了测量难度;通过测量工装,还确定了压气机叶轮与涡轮叶轮的轴向位置尺寸的装配技术要求,用两叶轮之间轴向测量尺寸判断是否装配到位,提高了此款发动机转子组件轴向位置的稳定性,提高了生产效率。
  • 一种用于航空涡桨发动机性能增强的主动控制模块-202011226644.4
  • 周洁;冉鹏宇;黄向华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0-11-05 - 2021-02-02 - F01D11/2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航空涡桨发动机性能增强的主动控制模块,属于发动机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由主动涡轮间隙控制模块、主动燃烧控制模块、主动噪声控制模块组成。主动涡轮间隙控制,主动维持较小的间隙,提高发动机的燃油效率。主动燃烧控制,采取降低火焰温度进而减少发动机的NOx排放。主动噪声控制,基于相同步控制降低螺旋桨的噪声。主动控制器通过总线接口与原有发动机主控制器进行数据交换。主动控制器每经过一个控制间隔时间从发动机主控制器获取发动机的进口总温总压、压气机出口总温总压、涡轮排气总温总压、转速、燃油量、压气机导叶当前角度、涡轮冷却引气阀位置,将燃油量和桨距角的修正量传送给主控制器,实现发动机的性能增强控制。
  • 中心支承减振调节汽轮机气封间隙的方法及减振装置-201710146875.6
  • 常立宏;宫志阳;奚守谱 -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富拉尔基发电厂
  • 2017-03-13 - 2019-03-08 - F01D11/20
  • 中心支承减振调节汽轮机气封间隙的方法及减振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心支承减振调节汽轮机动叶顶部气封间隙的方法及减振装置。解决了现在减小汽轮机动叶顶部气封处漏气损失时,仅仅采用被动应对转子径向跳动,带来不利因素的问题。方法和装置的方案是汽轮机达到正常转速后,调节设置在隔板内孔处的扶正器组件,使上轴瓦和下轴瓦逐步环绕汽轮机主轴,以减小汽轮机主轴的径向跳动;扶正器组件包括上轴瓦、下轴瓦、一对上推杆、一对下推杆、四个推进装置,上推杆和下推杆的底端都设置一个推进装置;最后调节汽轮机动叶顶部气封组件,使动叶顶部气封组件的内孔表面向汽轮机叶片外表面逐渐收拢,最终形成二者之间的间隙在0.15至0.45毫米之间。
  • 喷气减振调节汽轮机气封间隙的方法及减振装置-201710146916.1
  • 常立宏;奚守谱;邵松林 -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富拉尔基发电厂
  • 2017-03-13 - 2019-03-08 - F01D11/20
  • 喷气减振调节汽轮机气封间隙的方法及减振装置,它涉及一种喷气减振调节汽轮机动叶顶部气封间隙的方法及减振装置。解决了现在减小汽轮机动叶顶部气封处漏气损失时,仅仅采用被动应对转子径向跳动,带来其它不利因素的问题。方法和装置的方案是汽轮机达到正常转速后,调节设置在隔板内孔处的扶正器组件,使扶正器组件上的上轴瓦和下轴瓦逐步趋于合拢并环绕汽轮机主轴,以减小汽轮机主轴的径向跳动;上轴瓦和下轴瓦表面开有均布的微气孔,微气孔的进气端分别连通高压气室形成气垫。最后调节汽轮机动叶顶部气封组件,使动叶顶部气封组件的内孔表面向汽轮机叶片外表面逐渐收拢,最终形成二者之间的间隙在0.15至0.45毫米之间。
  • 中心架减振调节汽轮机气封间隙的方法及减振装置-201710147322.2
  • 常立宏;王相军;张聪 -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富拉尔基发电厂
  • 2017-03-13 - 2019-03-08 - F01D11/20
  • 中心架减振调节汽轮机气封间隙的方法及减振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调节汽轮机动叶顶部气封间隙的方法及减振装置。它解决了现在减小汽轮机动叶顶部气封处漏气损失时,仅采用被动应对转子径向跳动带来其它不利因素的问题。方法和装置的方案是汽轮机达到正常转速后,调节设置在隔板内孔上的扶正器组件,使扶正器组件上的三个滚轮逐步向汽轮机主轴接近,以减小汽轮机主轴的径向跳动;推杆是具有长度方向弹性压缩的柔性杆,三个推杆在垂直于汽轮机主轴的平面内呈120度均分布置;滚轮设置在推杆前端;最后调节汽轮机动叶顶部气封组件,使动叶顶部气封组件的内孔表面向汽轮机叶片外表面逐渐收拢,最终形成二者之间的间隙在0.15至0.45毫米之间。
  • 宏微驱动中心架减振调节汽轮机气封的方法及装置-201710147323.7
  • 常立宏;刘翔太;申中勇 -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富拉尔基发电厂
  • 2017-03-13 - 2019-03-08 - F01D11/20
  • 宏微驱动中心架减振调节汽轮机气封的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调节汽轮机动叶顶部气封间隙的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在减小汽轮机动叶顶部气封处漏气损失时,仅仅采用被动应对转子径向跳动的问题。方法及装置的方案是在达到正常转速后,调节设置在隔板内孔上的扶正器组件的推进装置,使扶正器组件上的三个滚轮逐步向汽轮机主轴接近;当滚轮的外表面与汽轮机主轴的外表面最小距离达到0.1毫米时,停止推进装置,增加每个压电陶瓷微动组件中电极片的通电数量,以使滚轮逐渐靠近或靠紧汽轮机主轴,最后调节汽轮机动叶顶部气封组件,使动叶顶部气封组件的内孔表面向汽轮机叶片外表面逐渐收拢,最终形成二者之间的间隙在0.15至0.45毫米之间。
  • 燃气轮机转子位移调整系统以及调整方法-201710757570.9
  • 唐健;陈浩;张栋芳;杨瑞琪;严晶;郭强 - 上海电气燃气轮机有限公司
  • 2017-08-29 - 2017-12-01 - F01D11/20
  •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气轮机转子位移调整系统以及调整方法,其包括与供油管路相连的增压泵,与增压泵相连的蓄能器,以及与所述蓄能器相连的两路液压管路,第一液压管路与位于燃气轮机内压气机侧的主推腔室相连通,第二液压管路与位于燃气轮机内压气机侧的副推腔室相连通,所述主推腔室与第一回油管相连,所述副推腔室与第二回油管相连;所述第一液压管路与第二液压管路上均至少设有一个关断电磁阀,第一回油管和第二回油管均设有回油电磁阀,增压泵、所有关断电磁阀和所有回油电磁阀均与控制系统相连。本发明通过控制燃气轮机转子的轴向位移,以优化燃机效率。
  • 一种涡轮叶尖间隙主动控制机构-201520079388.9
  • 刘锦生 - 厦门大学
  • 2015-02-04 - 2015-07-01 - F01D11/20
  • 一种涡轮叶尖间隙主动控制机构,涉及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提供可减少叶片尖处的燃气泄漏,增加涡轮效率的一种涡轮叶尖间隙主动控制机构。设有固定环、进给螺栓、间隙控制环、作动环、机匣、涡轮叶片、摇臂;固定环安装在机匣的外周,进给螺栓大部分齿面设在固定环上,以保证结构的牢靠,进给螺栓的末端与间隙控制环连接,间隙控制环嵌在机匣的内侧,间隙控制环的端部与机匣的内侧之间留有间隙,作动环与机匣之间留有间隙,作动环安装于机匣上并通过摇臂与进给螺栓连接。结构控制逻辑简单、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当涡轮前温度变化时,通过作动环旋转带动摇臂,使进给螺栓的进给量变化,带动间隙控制环运动,改变涡轮叶尖间隙。
  • 将转子与机匣之间的间隙最小化的方法-201380037767.5
  • A.卢滕伯格 - 西门子公司
  • 2013-07-15 - 2015-03-25 - F01D11/2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转子(120),尤其工作叶片(120)与机匣(138),尤其与涡轮机(100)的机匣(138)之间的间隙(d)最小化的方法,其中,在转子(120)与机匣(138)之间的间隙(d)尤其可通过转子(120)与机匣(138)彼此相对移动来进行调整。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转子与机匣之间间隙最小化的简便的方法。为此,将为转子(120)和/或机匣(138)对应配设的固体声监测系统的输出信号利用于度量所述间隙(d)的大小,并因而利用于调定一个最小的间隙(d)。
  • 主动控制叶尖间隙的执行机构和系统-201420562229.X
  • 陈烽 - 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2014-09-28 - 2015-02-04 - F01D11/20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主动控制叶尖间隙的执行机构和系统,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其中,所述执行机构包括:步进电机、丝杠和隔板;其中,所述丝杠的一端与所述步进电机固定连接,所述丝杠的另一端与所述隔板固定连接;所述步进电机能够做旋转运动,以带动所述丝杠移动,所述丝杠移动带动所述隔板朝向或远离叶片叶尖的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执行机构适用于多/全电飞机,能够满足未来多/全电飞机的发展要求。此外,该执行机构结构简单,无需大量的辅助管路、控制阀门等,改善了发动机的经济性。
  • 控制系统-201210220517.2
  • 李夫庆;陈景阳;廖坚 - 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2012-06-28 - 2014-01-15 - F01D11/20
  • 一种控制系统,其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中,控制系统包括:轴,其纵向地延伸;叶片,其安装在轴上,并径向地向外延伸并形成叶尖;壳体,其包围叶片;驱动机构,其固定在壳体上;挡板,其可被驱动地连接于驱动机构,并与叶片的叶尖限定间隙;传感器,其布置在叶片、壳体、驱动机构和挡板的其中之一上用于检测间隙;控制器,其与传感器和驱动机构耦接并响应传感器检测到的间隙以控制驱动机构对挡板的驱动从而调节间隙。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