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羟肟酸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抗肿瘤的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58147.0 申请日: 2008-03-04
公开(公告)号: CN101245035A 公开(公告)日: 2008-08-20
发明(设计)人: 朱华结;廖头根;范华芳;任洁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C259/06 分类号: C07C259/06;A61K31/16;A61P19/10;A61P29/00;A61P7/06
代理公司: 云南协立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马晓青
地址: 650204***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式(I)化合物,其中各取代基团由说明书定义,它们的对映异构体形式、非对映异构体和外消旋体;它们的可药用盐;式(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含有此类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所述化合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
搜索关键词: 异羟肟酸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肿瘤 应用
【主权项】:
1、式(I)表示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对映体异构体、非对映体、外消旋体、药学上可接收的盐、溶剂化合物,水合物或多晶型,其中X选自:CH2,CH2CH2CH2;R1选自:a)为C(=O)R6,C(=S)R6,S(=O)R6,其中R6选自:H、卤素,C1-C10烷基、C2-C10链烯基、C2-C10链炔基、杂烷基、环烷基、C1-C10芳烷基、C1-C10杂芳烷基、C2-C10芳基烯基、C1-C10环烷基杂烷基、C1-C10芳基杂烷基、C1-C10杂芳基杂烷基、卤代烷基、卤代烯基、卤代炔基、卤代环烷基、卤代芳烷基、卤代芳基烯基,羟基,C1-C10烷氧基、杂烷氧基、环烷基、环烷基、C1-C10芳烷氧基、C1-C10 杂芳烷氧基、C1-C10环烷基杂烷氧基、氨基、N-烷基氨基、N,N-二烷基氨基、N,N-二芳基氨基、N-芳基-N-烷基氨基,或R6=-O-Lb)为O-R7,S-R7,其中R7选自:H、C1-C10烷基、C2-C10链烯基、C2-C10链炔基、杂烷基、环烷基、环烷基、C1-C10芳烷基、C1-C10杂芳烷基、芳基烯基、环烷基杂烷基、C1-C10芳基杂烷基、杂芳基杂烷基、卤代烷基、卤代烯基、卤代炔基、卤代环烷基、卤代芳烷基、卤代芳基烯基,或R7=Lc)A-CN,其中A选自:C1-C10烷基,C1-C10烷基的支链烷基,d)N(-R8)R9,其中R8、R9各自独立地选自:H、C1-C10烷基、C2-C10链烯基、C2-C10链炔基、C1-C10烷基的支链烷基,杂烷基、芳烷基、杂芳烷基、芳基烯基、环烷基杂烷基、芳基杂烷基、杂芳基杂烷基、卤代烷基、卤代烯基、卤代炔基、卤代环烷基、卤代芳烷基、卤代芳基烯基,或LR2,R3选自:H、C1-C10烷基、C2-C10链烯基、C2-C10链炔基、C1-C10烷基的支链烷基,杂烷基、芳烷基、杂芳烷基、芳基烯基、环烷基杂烷基、芳基杂烷基、杂芳基杂烷基、卤代烷基、卤代烯基、卤代炔基、卤代环烷基、卤代芳烷基、卤代芳基烯基、羟基甲基、1-羟基乙基、(甲基氨基)甲基、(乙基氨基)甲基,或LR4选自:a)H、C1-C10直链烷基、C2-C10直链烯基、C2-C10直链炔基、C1-C10烷基的支链烷基,C1-C10烷氧基、杂烷氧基、环烷基、环烷基、C1-C10芳烷氧基、C1-C10 杂芳烷氧基、C1-C10环烷基杂烷氧基、氨基、N-烷基氨基、N,N-二烷基氨基、N,N-二芳基氨基、N-芳基-N-烷基氨基b)-Y-Z其中,Y选自:直接键、-CH2O-、-CH2CH2O-、-CH2OCH2-、-CH2NH-、-CH2CH2NH-、-CH2NHCH2-,Z选自:苯环,其可以是未取代的,也可以被1、2、3或4个独立的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羟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卤原子、三氟甲基、硝基、氰基、氨基、C1-C4烷基氨基、二(C1-C4烷基)-氨基、甲酰氨基、乙酰氨基的取代基所取代或萘环,其可以是未取代的,也可以被1、2或3个独立的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羟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卤原子、三氟甲基、硝基、氰基、氨基、C1-C4烷基氨基、二(C1-C4烷基)-氨基的取代基所取代或呋喃环(包括四氢呋喃),其可以是取代的,也可以是被1或2个独立的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羟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卤原子、三氟甲基、硝基、氰基、氨基、C1-C4烷基氨基、二(C1-C4烷基)-氨基的取代基所取代或噻吩环(包括四氢噻吩),其可以是取代的,也可以是被1或2个独立的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羟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卤原子、三氟甲基、硝基、氰基、氨基、C1-C4烷基氨基、二(C1-C4烷基)-氨基的取代基所取代或吡啶环(包括六氢吡啶),其可以是取代的,也可以是被1或2个独立的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羟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卤原子、三氟甲基、硝基、氰基、氨基、C1-C4烷基氨基、二(C1-C4烷基)-氨基的取代基所取代或吡咯环,其可以是取代的,也可以是被1或2个独立的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羟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卤原子、三氟甲基、硝基、氰基、氨基、C1-C4烷基氨基、二(C1-C4烷基)-氨基的取代基所取代或其它取代或者非取代杂环,如:吡咯、噻唑、咪唑、唑、吡啶、吡嗪、嘧啶、吲哚、喹啉、蝶啶、吖啶、R5选自氢、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苄基、甲基取代苄基、甲氧基取代苄基、硝基取代苄基、氰基取代苄基、卤代苄基、氨基取代苄基,或L以上R1-R9各基团所述L选自:甲酰基、乙酰基、苯甲酰基、烷基甲酰氧基、烷基乙酰氧基、叔丁氧基羰基、苯甲氧羰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5814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抑菌效果好的辛酰羟肟酸制备方法-202310603040.4
  • 周宇峰;杨金桥;秦莉锦;李学文;陈坤 - 菏泽新东方日化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5-26 - 2023-09-08 - C07C259/06
  • 本申请涉及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抑菌效果好的辛酰羟肟酸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在乙醇水溶液中加催化剂搅拌分散后,加入羟胺和辛酸甲酯搅拌至反应结束,调节pH值后过滤回收沉淀,滤液蒸干后重结晶即得辛酰羟肟酸;所述催化剂包括催化载体和活性组分;所述活性组分包括氧化镧和四甲基氢氧化铵;上述制备方法以乙醇水溶液做溶剂介质,以羟胺和辛酸甲酯为反应原料,以催化载体负载氧化镧和四甲基氢氧化铵做催化剂,通过优化工艺参数,使用绿色安全的催化剂催化制得辛酰羟肟酸,本申请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原料转化率高,产品收率高、纯度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 一种乙酰氧肟酸合成工艺及其应用-202310612793.1
  • 耿国武;杨玲卫;冯秀娟;何伟 - 铜仁贵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2023-05-29 - 2023-08-18 - C07C259/06
  • 本发明涉及乙酰氧肟酸的合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乙酰氧肟酸合成工艺及其应用,所述合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盐酸羟胺中添加水搅拌至全溶,加入醋酸甲酯或醋酸乙酯进行搅拌,再加入碳酸钠后进行升温;(2)加入氢氧化钠进行搅拌混合,取样中控HPLC,原料<0.5为合格;(3)依次加入碳酸钠、氢氧化钠进行搅拌升温处理,得到乙酰氧肟酸钠;(4)将乙酰氧肟酸钠进行降温,然后进行滴加硫酸二甲酯,且取样中控HPLC乙酰氧肟酸<4%为合格,得乙酰基甲氧胺;本发明保证了烷基化反应时Ph值控制的稳定性,保护了氮上的氢和α‑氯被碱取代的反应,从而大大减少了副反应,产品的转化率和收率都得到了提高,降低了成本。
  • 一种高纯度辛酰羟肟酸的制备方法-202010060129.7
  • 王红平;杨红瑾 - 北京天弘天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0-01-19 - 2023-06-16 - C07C259/06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高纯度辛酰羟肟酸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反应体系的溶剂中投入硫化钠、氢氧化钠和盐酸羟胺;在反应体系中投入正辛酸乙酯进行反应;用酸对反应液进行中和、过滤除盐、去除反应液中的溶剂、清洗分离干燥,得到粗产物;其中:在盐酸羟胺加入反应体系前先加入硫化钠,硫化钠:正辛酸乙酯的质量比为0.0015~0.002:1;盐酸羟胺:正辛酸乙酯的摩尔比为1.10~1.15:1;加入正辛酸乙酯后的反应温度为45±2℃。本发明通过同时控制辛酸酯与盐酸羟胺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和控制Na2S的加入时间和加入量,使粗产品在保持收率95%的基础上,可获得99%的纯度。
  • 一种辛酰羟肟酸的制备工艺-201911123214.7
  • 薛天辉;陈晓辉;陈坤;秦莉锦 - 菏泽新东方日化科技有限公司
  • 2019-11-16 - 2023-03-31 - C07C259/0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辛酰羟肟酸的制备工艺,属于化学合成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以下步骤:(a)正辛酸和乙醇在硫酸的催化下经加热回流来制备正辛酸乙酯;(b)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正辛酸乙酯和羟胺于30至60℃下进行羟肟化反应1.5至4小时制得所述辛酰羟肟酸,其中,复合催化剂包括乙酸钠和碳酸钠,正辛酸乙酯与复合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1至1:0.03,复合催化剂中乙酸钠与碳酸钠的摩尔比为1:0.4至1:0.6。针对本发明的辛酰羟肟酸的制备工艺,复合催化剂的选取和使用提高了辛酰羟肟酸的收率、纯度,缩短了反应时间。
  • 一种辛酰羟肟酸的制备工艺-202011147312.7
  • 蔡建;陈晓辉;薛天辉;秦莉锦 - 烟台东方化学有限公司
  • 2020-10-23 - 2023-02-28 - C07C259/06
  • 本申请涉及化学合成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辛酰羟肟酸的制备工艺,其制备步骤包括:正辛酸乙酯的制备、辛酰羟肟酸的制备;其中,正辛酸乙酯的制备步骤如下:将1‑1.5kg的正辛酸和0.35‑0.7kg的乙醇混合后,加入固体超强酸,加热回流5‑7h,过滤,得沉淀和滤液,将滤液减压蒸馏,得正辛酸乙酯;其中,将得到的沉淀进行洗涤,焙烧,得到固体超强酸,将其循环到正辛酸乙酯的制备步骤中进行使用。本申请通过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使用,提高正辛酰羟肟酸制备工艺中酯化反应的环境友好性。
  • 合成氨过程中胺化工序连续化工艺-202210971110.7
  • 路勇;陈艳艳;李波;于如军 - 沾化家裕化工工贸有限公司
  • 2022-08-11 - 2022-12-30 - C07C259/06
  • 本发明涉及氯代胺胺化领域,且公开了合成氨过程中胺化工序连续化工艺,胺化工序连续化工艺如下:步骤一,初步反应:首先将储存筒内的液碱和羟胺输送至管道反应器一内,通过管道反应器一生成游离羟胺、氯化钠或者硫酸钠、水;步骤二,混合液体:将步骤一生成的游离羟胺、氯化钠或者硫酸钠、水进行混合成混合液,并通过连续离心机把副盐氯化钠、硫酸钠固体、游离羟胺溶液分开,固体单独储存,液体进入下一步生产合成反应;在胺化工序中过滤出纯硫酸钠或氯化钠,可作为副产出售,减少后期混盐的产生;通过连续反应器一和连续反应器二进行间歇性连续反应,换热效率高,温度易控制,单位时间内管道反应器内反应物料比间歇反应釜少安全性相对较高。
  • 一种N-酰基羟胺的合成方法-202010577597.1
  • 姚秋丽;冉茂刚 - 遵义医科大学
  • 2020-06-23 - 2022-12-23 - C07C259/06
  • 一种N‑酰基羟胺的合成方法,该方法由邻二酮和亚硝基化合物出发,加入酸后,在可见光或紫外光照射下,高效率地得到N‑酰基羟胺的结构。得到的部分产物是重要的生物医药化工中间体。该方法使用廉价易得的邻二酮和亚硝基化合物为原料,反应过程中仅仅需要可见光或紫外光照射以及加入廉价的酸,而无需使用催化剂或金属化合物,大量生产时,可仅仅使用水作为溶剂。整个生产过程绿色、经济、高效、成本低廉,和以往的生产工艺相比,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
  • 一种安全抑菌辛酰羟肟酸的制备方法-202110375178.4
  • 蔡建;陈晓辉;周宇峰;薛天辉;秦莉锦 - 烟台东方化学有限公司
  • 2021-04-08 - 2022-10-18 - C07C259/06
  • 本申请涉及化学合成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抑菌辛酰羟肟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正辛酸酯:正辛酸和低碳醇在固体酸催化剂作用下加热回流,得正辛酸酯;S2、制备辛酰羟肟酸:将正辛酸酯和羟胺用溶剂溶解,并在固体碱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经酸化、纯化、干燥,得辛酰羟肟酸;所述正辛酸酯和羟胺的摩尔比为1:(1.01‑1.02)。本申请采用固体酸催化剂代替浓硫酸,不仅实现了循环利用,还避免了对设备的腐蚀,提高了环境友好性;本申请采用固体碱催化剂,循环利用性好,且循环利用后保持较高的辛酰羟肟酸的收率和纯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控制正辛酸酯和羟胺的摩尔比为1:(1.01‑1.02),可以进一步提高辛酰羟肟酸的收率和纯度。
  • 一种伏林司他Ⅰ晶型的制备方法-201910475148.3
  • 范石虎;薛礼运;李刚;周化;荣乐义;韩爱华 - 宿州亿帆药业有限公司;亿帆医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 2019-05-31 - 2022-09-27 - C07C259/06
  • 本发明属于医药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伏林司他Ⅰ晶型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使用醇类溶剂与含氮化合物类溶剂的混合溶剂对伏林司他进行重结晶,得到伏林司他I晶型。本发明方法能够快速去除伏林司他中的辛酰苯胺酸、辛酰苯胺酸甲酯等杂质,得到高纯度的伏林司他I晶型,产品纯度可达到99.87%以上,最高可达到99.92%,并且所得产品所有单杂均在0.05%以下。而且,本发明方法能够得到稳定的伏林司他Ⅰ晶型,无混晶现象。此外,本发明方法所用溶剂价格低,生产成本低。另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 肟酯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202110219821.4
  • 袁晓冬;刘海丰;陈潇;陈华 - 维思普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 2018-07-12 - 2022-06-21 - C07C259/06
  • 本发明涉及肟酯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所述肟酯化合物由下述通式(I)表示,式(I)中,X表示Y表示‑CN或R2表示R1’或者‑OR1’;R1和R1’各自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12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3~2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2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3~2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20的芳酰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3~20的杂芳酰基;R3和R4各自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20的烷基;n表示1~8的整数。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